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血红蛋白测定(精)

血红蛋白测定(精)

二、沙利氏血红蛋白测定法

沙利氏血红蛋白计由比色架、标准比色柱、血红蛋白测定管及血红蛋白吸
管组成。测定管有两个刻度标志,一侧的2~24刻度表示100ml血液中含有的血的百分数。

测定时,在测定管内加人1/l0m0l盐酸溶液至刻度2处,用血红蛋白吸管吸
三、正常值

动物血红蛋白正常值见表
动物种类 马、骡 牛 水牛 羊 猪 鸡
血红蛋白值(g/100ml) 11.0(9.0~13.0) 10.0(9.0~11.0) 8.3(8.0~9.0) 9.8(7.8~11.6) 10.5(9.5~12.0)
12.5(10.0~14.5)
四、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腹泻、呕吐、大汗、多
血红蛋白测定
一、血红蛋白试纸法
• 红细胞遇酸溶解,游离出血红蛋白,并被酸化为褐色的酸性血红素 ,稀释后与标准色柱比色,即可求得血红蛋白的含量。
• 器材应备有测定血红蛋白试纸和4g%~15g%血红蛋白标准比色板。 测定时,取试纸一条,吸附被检血液一小滴,待血完全浸透后,立即置于 所附标准色板的小孔下,肉眼与色板色泽进行比较,选择颜色相同或近似 者,即得100ml血液所含血红蛋白的克数。
骤处理。
取供检血液至20mm刻度,拭去吸管外壁附着血液后将其插人测定管,压出血液,
并用管内盐酸吸洗数次,然后用小玻璃棒充分搅拌混合,置比色架内静置l0min,
最后向测定管分次加人蒸馏水,随加随搅拌混合并与两侧的标准色柱相比较,直
至测定管内颜色与标准比色柱颜色一致为止,读取测定管内液体凹面最低处刻度
数,即为100ml血液所含血红蛋白克数或百分数。
尿及肠梗阻等。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亚铁血红素等组成,作为红细胞内的一种机能蛋白,在生物体内起到传输氧气、传递电子等功能,与氧和能量代谢有关的重要活动。

在临床上出现各类贫血、白血病及心脏病等症状常与血红蛋白异常有关,因此,人体血液中和尿液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是临床检测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常用血红蛋白内的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在血液中的总浓度来表示。

血红蛋白成分的评价应用范围较广,其涉及动物学、医学、体育学、生物工程学等领域。

目前,随着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目前,血红蛋白含量检测方法主要有比重法、比色法721分光光度仪法、光电比色、电流阻抗法、胶体金法溶血测试条等6个不同方法测定。

1 比重法比重法是血红蛋白测定的最原始的方法,在血库或大量的献血员采血时为了节约时间,看是否贫血,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滴于溶液中,通过其浮力方法是否大于排开水的重量如果沉入杯底,可以献血,血滴漂浮为贫血。

通过血滴在水中的比重变化来观察人体是否贫血,此方法是基于对血滴重量和在水中浮力进行测量,通过肉眼观察,粗略估计而得出的。

是依据阿基米德原理,血红蛋白是由各种亚铁血红素等构成的,血红蛋白内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的量多少,直接影响血红蛋白含量多少,因此通过血红蛋白比重法可推算出是否贫血。

该方法不需要特定的设备,操作简单,但准确度低,没有准确的文字描述,不适合推广。

只用于一般体检且对受试者体能状况有一定的要求,故对体质较弱的人群不要采用。

2 血红蛋白目测比色法血红蛋白目测比色法是对比重法的替代,此测定器材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比色管,一个是参照比色槽。

取0.1mol/L稀盐酸溶液2-3滴加于比色管中,再加20ul血液于比色管中,混匀、静置15分钟,不断加蒸馏水于亮光处与比色槽颜色相对照一样,液体的高度即可读取刻度即血红蛋白含量。

由于指定颜色与刻度存在对应关系,进而可以推算出受试者的血红蛋白浓度。

比色法的优点是受试者可以准确知道血红蛋白含量。

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

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

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存在于红细胞内的铁蛋白化合物,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测定血红蛋白水平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非常重要,常常用于评估贫血症和其他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

常用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带氰和苏丹III染色法:这是一种常规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

首先将一定量的血液样品加入带氰溶液中,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氰离子形成氰亚铁衍生物。

然后加入苏丹III染色剂并进行比色测定。

苏丹III会与氰亚铁衍生物形成红色复合物,其浓度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成正比。

2. 光学法:光学法根据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光度来测定其浓度。

常见的光学法包括比色法和比浊法。

比色法利用光密封溶液或比色计来测定样品吸光度,然后根据对照溶液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

比浊法则利用血红蛋白颗粒在溶液中散射光线的特性来测定血红蛋白浓度。

3. 血色素法:血色素法是一种常用的行动免疫法。

该方法利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可见的复合物或反应产物,并通过光度计等仪器测定血红蛋白浓度。

血色素法具有灵敏度高、精确度好的特点。

4. 气体分析法:这是一种依靠气体分析来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的方法。

利用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特性,通过测定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压差来计算血红蛋白浓度。

气体分析法对仪器要求较高,但具有准确性高和操作简便的特点。

上述方法各有优缺点,选用测定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一些新的测定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中,如利用生物传感器、质谱分析等技术,在血红蛋白测定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血红蛋白测定是临床中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

目前存在多种测定方法可供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对于准确、快速、方便地获得血红蛋白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相信会有更加准确、敏感、高效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不断出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停机伪差
系Ⅰ、Ⅱ、Ⅲ导联的记录。Ⅰ、Ⅱ导联最后一个T波形状 变窄,Ⅲ导联最后一个QRS-T波群都变窄,PR段缩短。这 是由于变换导联时,机器在行将停止运转时走纸速度减慢 所致。
走纸不匀
心电图机由于纸轴运转发生故障,走纸速度不均匀,可使波 形发生改变。第3个搏动的T波窄而尖,第9个搏动的P波小而 尖,与前一P波距离缩短,PR间期与QRS波群时间缩短,这 些是由于走纸速度突然减慢所致。
调节基线旋动基线调节钮,使基线位于适当位置。
输入标准电压。打开输入开关,使热笔预热10min后, 按动1mV定标电压按钮,再调节灵敏度(或增益)旋钮, 标准方波上升边为10mm。开动记录开关,记下标准电 压曲线。
记录心电图。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Ⅰ、Ⅱ、Ⅲ 等导联的心电图。
记录完毕,应解松电极,洗净擦干,以防腐蚀。将心电 图机面板上的各控制钮转回原处,最后切断电源。
判断红细胞凝集,要有足够时间(10-15min) 载玻片须清洗干净;
测压时室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戴听诊器时,务使耳具的弯曲方向与外耳道一 致,即接耳的弯曲端向前
压脉带裹绕要松紧适宜,并与心脏同一水平。
重复测压时,须将压脉带内空气放尽,使压力 降至零位,而后再加压测量。
心电图机必须接地良好,以防交流电干扰。 电极板和皮肤间要接触良好。 受试者应呼吸平稳、肌肉放松,以防肌电干扰。
心率的测定
测定相邻的两个心动周期中的P波与P波或R波 与R波的间隔时间,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求出 心率。如心动周期的时间间距显著不等时,可将 五个心动周期的P-P或R-R间隔时间加以平均, 取得平均值,代入下列公式:
60 心率(次/min)= P P或R — R间隔时间(s)
注意事项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实验综述报告前言血红蛋白(Hb)是人体内比较常见的一种蛋白质,它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和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一些相关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材料1.血糖试剂盒2.血红蛋白含量测定仪器3.暗室4.血液样本(采集自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实验方法步骤1:血液样本处理采集完血液样本后,需要先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

首先,需要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与血糖试剂盒中的试剂混合均匀,并置于暗室内培养15分钟。

步骤2:测定吸光度在血液样本和试剂混合物培养完毕后,需要使用血红蛋白含量测定仪器测定样品的吸光度。

这里介绍一下使用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定的具体步骤:1.取出测定仪,并将其插到电源插座上,接通电源后打开电源开关。

2.选择合适的波长。

这里以540 nm为例。

3.利用去离子水调零,将样品装入比色皿并置于光度计中,读取吸光度值。

步骤3:计算血红蛋白含量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吸光度值,接下来需要根据吸光度值来进行血红蛋白含量的计算。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血红蛋白浓度(g/L)=吸光度值(nm)/系数A总血红蛋白(g/L)=血红蛋白浓度(g/L)×Dilution Ratio×Correction Factor(其中系数A、Dilution Ratio和Correction Factor具体数值因测量仪器不同而异)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操作时,需要按照正常的实验操作流程进行,比如避免测量过程中的干扰因素。

2.对于各项材料的使用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实验结果我们在实验中使用的是三大健康人群的血液样本。

通过计算,得出他们的血红蛋白浓度如下:志愿者编号血红蛋白浓度(g/L)001 128.4002 146.7003 135.9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三名志愿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对三名志愿者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比较,发现存在一定差异。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实训报告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实训报告

####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2. 掌握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进行血红蛋白定量分析。

4. 通过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 二、实验原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蛋白质,主要负责氧气的运输。

血红蛋白含量是衡量血液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该方法是利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与邻甲联苯胺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通过测定该化合物的吸光度来计算血红蛋白含量。

####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血浆样本- 邻甲联苯胺试剂- 盐酸- 水浴锅- 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试管2. 实验仪器:- 邻甲联苯胺试剂- 盐酸- 水浴锅- 分光光度计- 移液器- 试管#### 四、实验步骤1. 样本准备:取适量血浆样本,置于试管中,用移液器加入适量的邻甲联苯胺试剂,混匀。

2. 反应:将混合后的样本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60℃,反应5分钟。

3. 冷却:将反应后的样本取出,冷却至室温。

4. 测定: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样本的吸光度。

5. 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红蛋白含量。

####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作:根据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

2. 血浆样本的测定:根据实验步骤,测定血浆样本的吸光度。

3. 血红蛋白含量的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浆样本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4. 结果分析:通过比较实验结果与正常值,分析受试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了使用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进行血红蛋白定量分析。

3.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4. 认识到血红蛋白含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 七、实验讨论1. 影响血红蛋白含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2. 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优缺点是什么?3. 如何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八、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报告血红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血液蛋白,它能够携带氧气到达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

血红蛋白测定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能够提供有关患者体内氧合情况的重要信息。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参与实验的人员的血液样本中的血红蛋白含量,来了解其体内氧合情况及贫血情况。

实验步骤:1. 收集血液样本:准备工作台和所需器材,包括带有一次性安全针头的注射器、耗材等。

选择一个适当的部位,通常是患者的指尖。

在清洁皮肤后,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

2. 采用血红蛋白计测定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将血液样本倒入已经预装了染剂的检测管中,混合均匀。

将检测管放入血红蛋白计测定仪中。

根据血红蛋白计测定仪的说明书,操作仪器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测得参与者A的血红蛋白含量为X克/升,参与者B的血红蛋白含量为Y克/升,参与者C的血红蛋白含量为Z克/升。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不同参与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血红蛋白含量的正常范围可能因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血红蛋白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并将氧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因此,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往往与身体的氧合情况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男性的正常血红蛋白范围为130-170克/升,成年女性的正常血红蛋白范围为120-150克/升。

如果血红蛋白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存在贫血的情况。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机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或质量的减少,导致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贫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缺铁、缺维生素B12或叶酸、慢性疾病等。

血红蛋白测定不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而且在科研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测定血红蛋白的含量,可以了解机体的氧合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总结:通过本次血红蛋白测定实验,我们了解到血红蛋白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贫血等疾病的依据,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

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

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血红蛋白测定是常见的一种体检项目,通过测定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判断人体的贫血程度。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

一、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血红蛋白测定是基于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原理进行的。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有铁元素的蛋白质,可以与光谱吸收的波长产生特定的反应。

在测定过程中,将血样与某种试剂混合后,产生的反应物质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发生变化。

根据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变化,可以测定出血红蛋白的含量。

二、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1.静脉血法静脉血法是一种比较准确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适用于对血红蛋白含量有精确要求的实验室检测。

在采集静脉血时,需要注意消毒、穿刺和采血的技术操作规范。

2.指尖采血法指尖采血法是一种简单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适用于现场采集和快速测定。

采血时需先用清水和消毒液清洗手指,再用采血针穿刺手指取血。

3.自动化测定方法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发展出一些自动化的血红蛋白测定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这些仪器通常包含一个血样处理模块和一个光学检测模块,能够自动完成血样处理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三、血红蛋白测定的注意事项1.在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之前,务必清洗手部、消毒针头和瓶塞,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污染。

2.采集血样时,注意不要把气泡吸入采血器中,否则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3.参考值仅供参考,具体结果仍需要根据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总之,血红蛋白测定是一项重要的身体健康指标,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操作。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测定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并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二-血型鉴定与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实验二-血型鉴定与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年龄相关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红蛋白含量呈现下降趋势。60岁以上的受 试者血红蛋白含量平均值低于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贫血风
险。
05
实验总结与讨论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达成情况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鉴定了不同个体的血型,并测定了其血红蛋白含量。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表明实验目 的已达成。
实验操作规范性
光电比色法
利用光电比色计测量血红蛋白吸光度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血红蛋白含量 。
实验操作流程简介
采血与制备样品
采集受试者的血液,分离出血 浆和红细胞,制备成待测样品。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利用比色法或光电比色法测定 待测样品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准备试剂和器材
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红细胞、血 清、缓冲液等试剂,以及显微 镜、离心机、试管等器材。
血型鉴定
将待测样品与标准血清进行反 应,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 判断血型。
结果分析与报告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 实验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03
实验步骤
血型鉴定实验步骤
准备试剂与器材
准备抗A、抗B标准血清、生理盐水、微量 吸管、玻片、离心机等。
抗原抗体反应
将标记好的血液分别滴加到抗A、抗B标准 血清中,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了操作规程,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每一步操作都经过仔细核对和确认, 避免了误差的产生。
实验数据可靠性
我们采用了可靠的检测方法和试剂,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多次测量和校准。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确保了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提供了有力支持。
实验讨论与思考
血型鉴定在临床上的意 义
血红蛋白含量与健康的 关系

第三次实验_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及ABO血型鉴定201203

第三次实验_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及ABO血型鉴定201203

二、ABO血型鉴定
目的要求
学习鉴别血型的基本方法

血型 A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红细胞膜(抗原、凝集原) A 血清(抗体、凝集素) 抗B
B
AB O
B
A、B 无
抗A
无 抗A、抗B
二、ABO血型鉴定
实验对象

方法与步骤
在双凹玻片上左、右两个凹陷旁,用笔依次注 上A、B字样。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rsity
凝集与非凝集现象
无B凝集原
有A凝集原
您的血型判定
注意区别:凝集、凝固、沉淀
凝固
沉淀
实验报告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测得的实验结果按正 确格式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实验序号及实验名称 实验对象 目的要求 方法与步骤 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下次(第四次)实验预告
血红蛋白计
一、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取试管一支,加0.9%生理盐水5滴,用于制备红细胞生 理盐水悬液。
采血:用正确方法采集血液20μl,用于血红蛋白含量 测定。另取1-2滴血用于血型鉴定。 血液的酸化处理 稀释和比色 读出测定结果:g/100ml 结果的换算:将读出的结果换算为g/L
第三次实验 血液生理
Southwest University
本次实验主要内容
一 一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二 ABO血型鉴定
一、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
目的要求
掌握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基本 方法和原理
实验对象

方法与步骤
认识血红蛋白计:标准比色架;稀释管。 用滴管滴加0.1mol/L盐酸至稀释管的百 分刻度20处。

血红蛋白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血红蛋白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内的一种含铁蛋白质,具有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直接测定法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法等。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试剂:血红蛋白标准液、邻甲联苯胺溶液、双氧水、醋酸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等。

2. 仪器:分光光度计、微量移液器、试管、离心机、移液管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取一系列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标准液,加入蒸馏水至一定体积。

(2)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邻甲联苯胺溶液和双氧水,混匀。

(3)室温放置10分钟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0 nm处测定吸光度。

(4)以血红蛋白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1)取一定量的待测血液,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混匀。

(2)离心分离血浆,取上层血浆至试管中。

(3)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测定血浆的吸光度。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如下:```血红蛋白浓度(g/L)| 吸光度-------------------|--------0.0 | 0.0000.2 | 0.1500.4 | 0.3000.6 | 0.4500.8 | 0.6001.0 | 0.750```2.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为X g/L。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较高。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血红蛋白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诊断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疾病。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原理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及原理

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色法:这是临床上最广泛使用的方法,包括目视比色和光电比色两类。

其中,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具有操作简单、显色快、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为国际
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国际标准参考方法。

原理是血液中除硫化血红蛋
白(SHb)外的各种Hb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再和CN-结合生成
稳定的棕红色复合物-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其在540nm处有一吸收峰,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该处的吸光度,经换算即可得到每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

2.测铁法:原理为测定血中铁含量,再按100g血红蛋白含0.347g铁的公式换算出血红蛋白含量。

此法虽然精确,但方法复杂、费时,不可能常规使用,仅用以校正其他方法所得的结果。

3.测氧法:先测定血液结合氧的能力,再按1g血红蛋白能结合1.34ml氧的公式计算出血红蛋白含量。

此法不仅繁杂费时,而且不能测定所有失去结合氧功能的血红蛋白,所以测定结果偏低而不准确。

此法已趋于被淘汰。

4.比重法:把血液滴入系列硫酸铜液瓶中,视血滴的悬浮或沉降,决定血液的比重,再由此推算出血红蛋白含量。

因此法准确性差,现已废弃。

5.特定的测定试纸法:适用于工矿、农村等基层单位使用,但准确性差。

请注意,在进行血红蛋白测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遵循专业人员的指导。

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血红蛋白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的测定实验报告

血红蛋白的测定实验报告血红蛋白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血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液成分,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因此,准确测定血红蛋白水平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材料与方法:1. 血液样本:从志愿者的指尖采集足够的血液样本。

2. 高氯酸铁法:将血液样本与高氯酸铁溶液混合,并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

3. 分光光度计: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后的溶液的吸光度。

4. 标准曲线: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以建立标准曲线。

实验步骤:1. 采集血液样本:使用消毒棉球清洁指尖,然后用无菌针头将足够的血液采集到试管中。

2. 加入高氯酸铁溶液:将已采集的血液样本与高氯酸铁溶液按比例混合,确保完全混合。

3. 反应:将混合溶液置于酸性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通常为15分钟。

4. 测量吸光度:使用分光光度计,将反应后的溶液吸入比色皿中,并将其放入光度计中,记录吸光度值。

5. 制备标准曲线:分别测量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的吸光度值,并绘制了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血液样本的吸光度值,我们可以通过标准曲线找到相应的血红蛋白浓度。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血液样本的采集过程需要小心,以避免污染或损坏样本。

其次,高氯酸铁溶液的配制和使用需要准确控制比例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最后,分光光度计的使用也需要注意,确保正确操作和准确读数。

此外,本实验中使用的高氯酸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之一。

然而,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定血红蛋白,如比色法、电泳法等。

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和条件。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血液样本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血红蛋白作为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4. 血红蛋白的测定

4.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四
血红蛋白的测定 ABO血型鉴定
血红蛋白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
2. 掌握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二、实验原理 血红蛋白的颜色常随结合的氧量而改变,不便于比色。 但加入少量稀盐酸时,可使Hb转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呈 稳定的棕褐色。用水稀释后与标准色比较,即可测出每 100ml血液中Hb的克数,或g/L。 正常男性Hb:12-16g/100ml;女性:11-15g/100ml。 病理或生理状态下,Hb含量均会改变。
1. 正确采血,勿过度挤压等,采血后及时挤入稀释管,避 免操作时间过长导致凝固;
2. 轻压吸血管皮头挤血液入盐酸内度稀释。
六、思考题 1. 血红蛋白的含量与年龄的关系? 2. 影响血红蛋白含量的主要因素? 3. 测定血红蛋白的实际意义?
ABO血型鉴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血型鉴定的方法;
2. 观察血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或凝集
原来决定的。由于A凝集原只能和抗A凝集素结合,B凝集 原只能和抗B凝集素结合,因此,可利用已知的抗A和抗B 型标准血清来初步鉴定未知血型。
三、实验用品
显微镜,双凹载玻片,采血针,消毒牙签,抗A和抗 B型标准血清,酒精棉球。
四、实验步骤
1. 取洁净载玻片,在其左上角写A字,右上角写B字; 2. 左侧加一滴抗A血清,右侧加一滴抗B血清; 3. 采血后,用消毒牙签一端沾取血液在左侧血清中搅 匀, 用牙签的另一端沾取血液后在右侧血清中搅匀; 4. 室温下静置1-2min后,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也可用显微 镜观察),初步判断血型。
3. 采血:消毒后,等皮肤稍干再进行快速采血,至血滴直 径3-4mm时,微量吸血管吸血至20μl,干棉球擦净管口周 围血液;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测定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测定
实验一 静脉采血法
目的:掌握静脉采血的方法和无菌操作 技术。
原理:使用注射器和针或真空采血器刺 入浅静脉,用负压吸取所需的血量。
器材:1.消毒棉签。 2.止血带。 3.针头及注射器或一次性真空采血
装置。
试剂:碘伏 标本:静脉血 操作: 1.准备器具及标记试管
2.消毒双手 采血前,操作人员应清洁和消毒 双手。
器材 1.显微镜。 2.香柏油、擦镜纸、清洁液。 3.试管、试管架。 4.玻片。
试剂 1. 10g/L煌焦油蓝生理盐水溶液 2. 新亚甲蓝N于试管中加入染液2滴。 2.加血 在加入染液的试管中注入新鲜全 血2滴,立即混匀,室温下放置15-20min。
后的左手食指在采血部位触摸,发现静脉走向后凭手感试探性穿 刺。
2.扎止血带 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绑扎不能过紧, 以免淤血和血液浓缩,最好不要超过1min。
3.穿刺 不能从静脉侧面进针。针头进入皮肤有一定阻 力,静脉壁阻力小更富弹性。
4.抽血 抽血时针栓只能向外抽不能向内推,以免造成 空气栓塞。
5.止血 不能弯曲手臂,以免形成血肿。 6.放血 血液注入容器时最好取下针头后再注入,防止 溶血,颠倒混匀几次,切忌用力振荡。
5.报告结果 上层血浆如有黄疸及溶血 现象应予注明。
实验三 红细胞平均值计算
RBC
MCV
Hb
MCH
HCT
MCHC
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含义:平均每个红细胞的体积, 以fl为单位。1L=1015fl
计算: MCV=HCT(L/L)/RBC (个/L)×1015fl
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含义:平均每个红细胞所含血红
2.染色时间不能过短,室温低时,可放置 37℃ 温箱或适当延长染色时间。染液与血液 的比例以1∶1为宜。

血红蛋白的测定

血红蛋白的测定

血红蛋白的测定——沙利氏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直接比色法,光电比色法,沙利氏(Sahli) 目视比色法(间接比色法)。

Sahli氏目视比色法虽然精确度较差,但方法简便快速。

【目的】了解Hb测定方法,练习测定Hb含量的沙利氏比色法,理解Hb测定原理。

【原理】血液与盐酸作用后,释放出血红蛋白,Hb被酸化后变为褐色的盐酸高铁血红蛋白,与标准色柱相比,便可测出其含量。

【器材与试剂】(1)沙利氏血红蛋白计一套吸管为一厚壁毛细玻璃管,其上有10微升和20微升两个刻度,上端接一橡皮吸管。

比色架内有标准色柱。

测定管上有两种刻度,从下往上,一侧有2—24的刻度,表示100m1血液中所含血红蛋白克数,以g/dl 表示;另一侧有20—160的刻度,表示100ml 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百分数。

国产的血红蛋白计是以每100ml血液含14.5g血红蛋白为100%而设制。

(2)0.1M盐酸(3)75%酒精棉球、干棉球、采血针、蒸馏水【步骤】(1)将测定管和吸管依次用自来水、95%酒精洗净,干燥备用。

(2)向测定管内加入0.1M盐酸5-6滴,约加到管下端刻度“2”为止。

(3)采血、比色:先消毒无名指尖,再用采血针在无名指尖处采血,用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待第二滴血自然流出一大滴时,用吸管取血液20ul。

擦去吸管外血液后,轻轻加入测定管底部,并回吸数次以洗出吸管中的血液。

轻轻振动比色管,使血液与盐酸充分混合。

(4)静置10min,待血液变成褐色后,缓缓滴加蒸馏水,每加1滴,用细玻璃棒搅动一次,直到颜色与标准色柱完全相同为止。

液柱凹面所指的刻度数,即为每百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用g/dl或g%表示。

血红蛋白的测定

血红蛋白的测定

实验四血红蛋白的测定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和练习沙利氏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2.实验内容或原理血液加入稀盐酸后,血红蛋白转化成不易变色的棕色的高铁血红蛋白,可与标准比色板进行比色,从而测得血红蛋白含量。

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人或动物。

沙利氏血红蛋白计、酒精棉球、0.1mol/L盐酸、蒸馏水等。

4.实验步骤(1)先检查血红蛋白计的测定管和吸血管是否清洁,如不清洁则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3次)、95%酒精(2次)和乙醚(1~2次)清洗。

(2)将0.1mol/L盐酸加入测定管中至刻度“2”或“10%”处。

(3)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以采血针采血,用吸血管插入流出的血滴深处,吸血至刻度20ul处,拭净外壁,将血液立即吹入测定管的盐酸中。

反复吸吹,使吸血管中血液全部进入盐酸液中(避免起气泡)。

混匀,10min后,逐滴加入蒸馏水使液体颜色变浅,边加边混匀并与标准比色板比较,至二者颜色相同止。

(4)读出测定管内液体凹面最低处的刻度,即为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克数。

另一方面刻度表示百分率,可参照血红蛋白计的说明换成克数以核对读数。

实验五红细胞脆性的测定、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测定红细胞膜对不同低渗溶液的渗透抵抗力.亦即测定正常动物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了解红细胞沉降率并掌握其测定方法。

了解红细胞凝集现象,并掌握测定血型的方法。

2.实验内容或原理内容:实验室可完成红细胞脆性实验,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的实验内容。

做到改变某些因素时的检测内容,结合实验理解红细胞脆性的概念,分析论证产生的结果。

原理:(1)通过实验了解正常的红细胞悬于等渗的血浆中,若置于高渗溶液内,则红细胞失去内部液体而皱缩,反之,置于低渗溶液内则水分进入红细胞,使红细胞两面凹陷的圆盘型变为球型,如继续膨大,即发生破裂溶解,形成溶血。

(2)红细胞膜含有凝集原,血浆内含有凝集素。

当相应的凝集原和凝集寨相互作用时,就产生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电子天平、水浴箱、电子称、低速离心机、微量移液器、标准枪架等。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的结合蛋白质。

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多肽链,每条折叠的多肽链中,包裹1个亚铁血红素。

亚铁血红素由原卟啉和1个铁原子组成。

血红蛋白分子量为64 458D。

(一)血红蛋白生理每分子血红蛋白中的4个亚铁血红素含有4个Fe2+原子,可结合4个氧分子。

因此,64 458 g血红蛋白,含铁4×55.84,可结合4×22.14 L氧,即每克血红蛋白含铁3.47 mg(即铁占0.347%),可结合氧1.38 ml。

血红蛋白除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外,尚能与某些物质作用形成多种血红蛋白衍生物。

它们具有特定的色泽和吸收光谱,在临床上,可用以诊断某些变性血红蛋白血症或做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很多,如比色法、比重法、血氧法、血铁法等,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为首选测定法。

现就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介绍如下:1.原理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新生或的高铁血红蛋白再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红色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在规定的波长和液层厚度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吸光系数,根据吸光度,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2.方法取HiCN转化液5ml,加末梢血20μl,混匀后静置5分钟,用光径1.0 cm,波长540nm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OD(以水或稀释液调“0”),求得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

(三)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除了所用量器必须事先校准外(允许误差,5 ml吸管为2.5%,血红蛋白吸管为1%),还要进行下面几项质量控制。

1.多仪器的线性校正取50 g/L、100 g/L、150 g/L、200 g/L的HiCN标准参考液,在λ540 nm测出其A值(以HiCN转化液为空白),标准状态下其值应分别为0.135、0.271、0.407、0.543,如测定值与理论值不符合。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确的诊断和治疗都是很必要的。
基本原理
n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红细胞均含 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的 结合蛋白质。血红蛋白除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外,尚能 与某些物质作用形成多种血红蛋白衍生物。它们具有特定的色泽 和吸光谱,在临床上,可用以诊断某些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 蛋白的定量测定。
n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方法很多,实验常用比色法。其原理是在一 定量的血液中,血红蛋白经少量盐酸的作用,使亚铁血红素变成 高铁血红素,呈现较稳定的棕色。用水稀释后与标准色比较,求 出每100ml血液中所含的血红蛋白克数。正常成年男子每100ml 血液平均含14.4g,女子为13.1g。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实验五 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 型鉴定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实验目的
掌握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 学习鉴定血型的基本方法,观察红
细胞凝集现象,掌握ABO血型鉴定的 原理。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测定血红蛋白的意义
n 人血红蛋白参考值 成年男性:13--15克/dl ;成年女性:11--14克/dl ; 儿童:(依年龄而异)12--14克/dl。
n (5) 判断血型 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 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实验五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血型鉴定
血型判定
正定型
反定型
抗A
抗B A型RBC B型RBC O型RBC
-
-+
+
-
结果 O
+
--
+
-
A
-
++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红蛋白,这个听起来就像是科学家们在做魔法,实际上却是个相对简单的过程。

先别被名字吓到,咱们先来聊聊血红蛋白。

大家都知道,血红蛋白是咱们血液中那个运输氧气的小英雄,简直是身体的快递小哥,跑遍全身,把氧气送到每一个角落。

没有它,咱们可就真得喘气喘得难受了。

说到分光光度法,简单来说,就是用光来“探测”咱们血红蛋白的数量。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很亮的地方,阳光照在你身上,光线透过你的身体,分光光度计就像个调皮的小朋友,拿着光线来测量,看看你身体里的血红蛋白到底有多少。

这个过程其实有点像玩游戏,光线是游戏里的道具,而咱们的血液则是关卡,只有通过“关卡”才能获得分数,嘿,分数就是血红蛋白的浓度!在实验室里,咱们先要准备一些样本。

找点血,没事儿,别紧张,这只是个小小的针扎,跟蚊子叮咬没什么区别。

然后,咱们把这些血液样本放到一个小小的试管里,接着加入一些特殊的试剂。

这些试剂就像是血红蛋白的“玩伴”,会和它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特定颜色的溶液。

此时,咱们的分光光度计就派上用场了。

分光光度计可厉害了,能通过分析颜色的深浅来判断血红蛋白的浓度。

颜色越深,说明血红蛋白越多,像是调色板上的红色逐渐浓烈,让人看着就心情愉悦。

要是颜色淡淡的,那可得注意了,可能是缺少了点什么营养,或者生病了,身体的小警报可能会响起来。

真是像是在玩“谁是卧底”,你得根据颜色的变化找出真相。

这种方法又快又方便,绝对是现代医学的小帮手。

在医院里,医生们可忙了,时间就是金钱,分光光度法就像是一道快速的捷径,让他们能迅速得到结果。

看着那些小小的试管,就像在看着一部悬疑片,谁会是“凶手”?是贫血还是其它问题,颜色告诉你一切。

结果出来之后,医生就能根据这些信息给你制定一个“战斗”计划,看看需要补什么,吃什么,让你重回健康的轨道。

咱们也不能只依赖这个方法,毕竟身体是个复杂的系统,像一部精密的机器。

光靠一项测试可不能全面了解咱们的健康状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发表时间:2011-04-27T15:02:00.6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马骅1 刘海虹2
[导读]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很多,如比色法、比重法、血氧法、血铁法等,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为首选测定法。

马骅1 刘海虹2
(1黑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 150008)(2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黑龙江省管理中心 150008)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049-02
【关键词】血红蛋白生理检测
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组成的结合蛋白质。

每个血红蛋白分子有4条多肽链,每条折叠的多肽链中,包裹1个亚铁血红素。

亚铁血红素由原卟啉和1个铁原子组成。

血红蛋白分子量为64 458D。

(一)血红蛋白生理
每分子血红蛋白中的4个亚铁血红素含有4个Fe2+原子,可结合4个氧分子。

因此,64 458 g血红蛋白,含铁4×55.84,可结合4×22.14 L氧,即每克血红蛋白含铁3.47 mg(即铁占0.347%),可结合氧1.38 ml。

血红蛋白除能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外,尚能与某些物质作用形成多种血红蛋白衍生物。

它们具有特定的色泽和吸收光谱,在临床上,可用以诊断某些变性血红蛋白血症或做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

(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
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很多,如比色法、比重法、血氧法、血铁法等,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为首选测定法。

现就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介绍如下:
1.原理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新生或的高铁血红蛋白再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红色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在规定的波长和液层厚度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吸光系数,根据吸光度,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2.方法取HiCN转化液5ml,加末梢血20μl,混匀后静置5分钟,用光径1.0 cm,波长540 nm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OD(以水或稀释液调“0”),求得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

(三)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
血红蛋白测定的质量控制除了所用量器必须事先校准外(允许误差,5 ml吸管为2.5%,血红蛋白吸管为1%),还要进行下面几项质量控制。

1.多仪器的线性校正取50 g/L、100 g/L、150 g/L、200 g/L的HiCN标准参考液,在λ540 nm测出其A值(以HiCN转化液为空白),标准状态下其值应分别为0.135、0.271、0.407、0.543,如测定值与理论值不符合。

日常工作中测得的A值×367.7×K=Hbg/L或者将一血红蛋白含量较高的样品,分别稀释成1/4、1/2、3/4和原液四个梯度进行线性校正,仪器在200 g/L范围内应有良好线性,重复性试验 CV应≤2%。

2.比色皿的光径和透光度标准比色皿的光径和透光度应符合下述标准:光径1 cm的比色皿误差应<0.005 cm。

3.质控物的应用用来校准仪器和控制实验准确度的制品称为参考品;用于控制实验精密度的制品称为质控品(物)。

4.质控要求手工操作OCV≤3%,RCV≤6%,EQA DI≤2。

(四)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通常情况下,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量大致呈平行的相对应关系。

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的比例约为100:3,故两者测定的意义大致相同。

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发生改变的贫血时,两者的减少程度往往不一致。

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较红细胞明显,大细胞性贫血时,红细胞数量减少程度比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明显,因此同时对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进行比较,对诊断就更有意义。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正常参考值高限。

一般来讲,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红细胞>6.0×1012/L,血红蛋白>170 g/L;成年女性红细胞>5.5×1012/L,血红蛋白>160 g/L时即认为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一般分为相对增多和绝对增多两类:
(1)相对增多:指因血浆容量减少,造成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疾病。

(2)绝对增多: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红细胞增多的症候群。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

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非造血系统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②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目前认为是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受累所致。

其特点是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甚至可达(7~10)×1012/L,血红蛋白180~240g/L,全身总血容量也增加,白细胞和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增多。

本病属慢性病和良性增生,但具有潜在恶性趋向,部分可转变为白血病。

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都低于正常参考值低限,通常称为贫血。

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①轻度:血红蛋白<参考值低限至90g/L;②中度,90~60g/L;③重度:60~30g/L;④极重度:<30g/L。

参考文献
[1]刘兰廷,黄如衡.高铁血红蛋白简易测定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6年03期.
[2]陈耀强,王婧,万家义,谢均.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及与其载氧功能相关的药物研究进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沈高山,谷怀民,闫天秀,魏华江.亚硝酸钠和氧合血红蛋白反应的拉曼光谱[J];中国激光;2008年09期.
[4]李清文,高宏,黄昊,王义明,冯军,罗国安.血红蛋白与NO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