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合集下载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实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实数的性质(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平方根等)以及实数的运算。

这些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对于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实数的分类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能够正确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2.掌握实数的性质,包括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平方根等。

3.学会实数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和特点。

2.实数的性质:数轴、绝对值、相反数、平方根的理解和应用。

3.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和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PPT、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加深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4.提供大量的练习题和实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实数的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PPT,包括实数的概念、分类、性质和运算的讲解和示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分、实数的性质和运算等。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什么是实数?”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使用PPT呈现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讲解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14篇)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14篇)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14篇)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11.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班级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连最基本的总是都无法掌握,部分学生勉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本学期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

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科版七年级下数学“实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频数分布”的章节内容教学。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第六章实数这部分的.内容是七—九年级“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在有理数之后,对数系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组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是最基本的内容,对它的学习可为后续不等式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八章重点是整式的乘除法和因式分解,特别是作为乘、除运算基础的是幂的运算。

第九章分式中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方式乘除法运算中约分的依据,也是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运算中通分的依据,因此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本章学习的关键。

第十章学习重点是垂直概念及其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1,平移及其性质,难点是对垂直、平行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第十一章频数分布重点是领会频数和频率的概念,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或折线图在数据处理中的意义。

4.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1《幂的运算》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1《幂的运算》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1《幂的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幂的运算》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运算规则。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学段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后续学习代数式、函数等知识的前提。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幂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幂的概念和简单的幂运算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幂的运算规律。

同时,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操作活动,来巩固和提高幂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幂的运算概念,掌握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能够运用幂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幂的运算规则。

2.难点:理解幂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幂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幂的运算规律。

2.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幂的运算概念。

3.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注重练习和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如PPT、教案、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幂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一些直观教具,如幂的运算图表、幂的运算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面积。

然后引出幂的运算概念,告诉学生,面积可以表示为边长的平方,即2的平方。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6页 0071页 0091页 0118页 0131页 0168页 0184页 0223页 0239页 0307页 0339页
第6章 实数 6.2 实数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8章 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8.2 整式乘法 8.4 因式分解 第9章 分式 9.2 分式的运算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和平移 10.2 平行线的判定 10.4 平移
7.4 综合与实践排队问题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8章 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6章 实数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6.1 平方根 、立方根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6.2 实数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7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 式组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7.2 一元一次不等式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7.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最新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4分)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3.14 B.C.D.2.(4分)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2与B.﹣2与C.﹣2与﹣D.|﹣2|与23.(4分)生物具有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大多储存在DNA分子上,一个DNA分子直径约为0.0000002cm,这个数量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0.2×10﹣6cm B.2×10﹣6cm C.0.2×10﹣7cm D.2×10﹣7cm4.(4分)如右图所示,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 B.∠1=∠2 C.∠D=∠DCE D.∠D+∠ACD=180°5.(4分)把多项式x3﹣2x2+x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A.x(x2﹣2x)B.x2(x﹣2)C.x(x+1)(x﹣1)D.x(x﹣1)26.(4分)若分式的值为0,则b的值是()A.1B.﹣1 C.±1 D.27.(4分)货车行驶25千米与小车行驶35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已知小车每小时比货车多行驶20千米,求两车的速度各为多少?设货车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A.B.C.D.8.(4分)如图,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A.110°B.115°C.120°D.130°9.(4分)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甲),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A.(a+b)2=a2+2ab+b2B.(a﹣b)2=a2﹣2ab+b2C.a2﹣b2=(a+b)(a﹣b)D.(a+2b)(a﹣b)=a2+ab﹣2b210.(4分)定义运算a⊗b=a(1﹣b),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个结论:11.①2⊗(﹣2)=6;②a⊗b=b⊗a;③若a+b=0,则(a⊗a)+(b⊗b)=2ab;④若a⊗b=0,则a=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5分)化简:=.12.(5分)如图,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20°,∠COD=100°,则∠C的度数是.13.(5分)若代数式x2﹣6x+b可化为(x﹣a)2﹣1,则b﹣a的值是.14.(5分)观察下列算式:31=3,32=9,33=27,34=81,35=243,…,根据上述算式中的规律,你认为32014的末位数字是.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5.(8分)计算:.16.(8分)解方程:.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7.(8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8.(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2.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19.(10分)如图,已知DE∥BC,BE平分∠ABNC,∠C=55°,∠ABC=70°.①求∠BED的度数(要有说理过程).②试说明BE⊥EC.20.(10分)描述并说明:海宝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请根据海宝对现象的描述,用数学式子填空,并说明结论成立的理由.如果(其中a>0,b>0).那么(结论).理由∴,∴则.六、(本题满分12分)21.(12分)画图并填空:(1)画出△ABC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2格得到的△A1B1C1.(2)线段AA1与线段BB1的关系是:平行且相等.(3)△ABC的面积是 3.5平方单位.七、(本题满分12分)22.(12分)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巴蜀中学小卖部经营某款畅销饮料,3月份的销售额为20000元,为扩大销量,4月份小卖部对这种饮料打9折销售,结果销售量增加了1000瓶,销售额增加了1600元.(1)求3月份每瓶饮料的销售单价是多少元?(2)若3月份销售这种饮料获利8000元,5月份小卖部打算在3月售价的基础上促销打8折销售,若该饮料的进价不变,则销量至少为多少瓶,才能保证5月的利润比3月的利润增长25%以上?八、(本题满分14分)23.(14分)设A是由2×4个整数组成的2行4列的数表,如果某一行(或某一列)各数之和为负数,则改变该行(或该列)中所有数的符号,称为一次“操作”.(1)数表A如表1所示,如果经过两次“操作”,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请写出每次“操作”后所得的数表;(写出一种方法即可)表11 2 3 ﹣7﹣2 ﹣1 0 1(2)数表A如表2所示,若经过任意一次“操作”以后,便可使得到的数表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求整数a的值.表2a a2﹣1 ﹣a ﹣a22﹣a 1﹣a2a﹣2 a2参考答案与解析1、考点:无理数.专题:应用题.分析:A、B、C、D根据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开方开不尽的数”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B、D中3.14,,=3是有理数,C中是无理数.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1)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其中整数可以看作小数点后面是零的小数,例如5=5.0;分数都可以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其中有开方开不尽的数.(3)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也就是说,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而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化为分数,它是无理数.2、考点:实数的性质.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性质及根式的性质化简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2,﹣2+2=0,故选项正确;B、=﹣2,﹣2﹣2=﹣4,故选项错误;C、﹣2+()=﹣,故选项错误;D、|﹣2|=2,2+2=4,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如果两数互为相反数,它们的和为0.3、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专题:应用题.分析: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2=2×10﹣7c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4、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分别进行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B、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CD,故此选项正确;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D、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D∥AC,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5、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这个多项式含有公因式x,应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按完全平分公式进行二次分解.解答:解:原式=x(x2﹣2x+1)=x(x﹣1)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能力,一个多项式有公因式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同时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分解为止.6、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是:(1)分子=0;(2)分母≠0.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得:b2﹣1=0,且b2﹣2b﹣3≠0;解得:b=1;故选A.点评:由于该类型的题易忽略分母不为0这个条件,所以常以这个知识点来命题.7、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题中等量关系:货车行驶25千米与小车行驶35千米所用时间相同,列出关系式.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故选C.点评: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关系式.8、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对折前后角相等.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3,∵∠1+∠2+∠3=180°,∴∠2=(180°﹣50°)÷2=65°,∵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EF+∠2=180°,∴∠AEF=180°﹣65°=11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9、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分析:第一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边长是a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边长是b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等于a2﹣b2;第二个图形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是(a+b),宽是(a﹣b)的长方形,面积是(a+b)(a﹣b);这两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解答:解:∵图甲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2﹣b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b)(a﹣b),而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a2﹣b2=(a+b)(a﹣b).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平方差公式.10、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专题:新定义.分析:先认真审题.理解新运算,根据新运算展开,求出后再判断即可.解答:解:∵2⊗(﹣2)=2×[1﹣(﹣2)]=6,∴①正确;∵a⊗b=a(1﹣b)=a﹣ab,b⊗a=b(1﹣a)=b﹣ab,∴②错误;∵a+b=0,∴b=﹣a,∴(a⊗a)+(b⊗b)=a(1﹣a)+b(1﹣b)=a﹣a2+b﹣b2=0﹣a2﹣a2=﹣2a2,2ab=2a(﹣a)=﹣2a2,∴③在正确;∵a⊗b=0,∴a(1﹣b)=0,a=0或1﹣b=0,∴④错误;即正确的有2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理解新运算的意义,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11、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解答.解答:解:原式===4.点评:解答此题,要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a|解题.12、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AB与CD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D的度数,在三角形COD中,利用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解答:解:∵AB∥CD,∠A=20°,∴∠D=∠A=20°,在△COD中,∠D=20°,∠COD=100°,∴∠C=60°.故答案为:6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3、考点:配方法的应用.分析:先将代数式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后再判断a、b的值.解答:解:x2﹣6x+b=x2﹣6x+9﹣9+b=(x﹣3)2+b﹣9=(x﹣a)2﹣1,∴a=3,b﹣9=﹣1,即a=3,b=8,故b﹣a=5.故答案为:5.点评:能够熟练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考点:尾数特征;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由31=3,32=9,33=27,34=813,35=243,36=729,37=2187,38=6561…,可知末位数字以3、9、7、1四个数字为一循环,用32014的指数2014除以4得到的余数是几就与第几个数字相同,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末位数字以3、9、7、1四个数字为一循环,2014÷4=503…2,所以32014的末位数字与32的末位数字相同是9.故答案为9.点评:此题考查尾数特征及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通过观察得出3的乘方的末位数字以3、9、7、1四个数字为一循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考点:实数的运算.分析:本题涉及零指数幂、负指数幂、二次根式化简、绝对值4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2.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16、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观察可得2﹣x=﹣(x﹣2),所以可确定方程最简公分母为:(x﹣2),然后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求解.注意检验.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2),得:x﹣3+(x﹣2)=﹣3,解得x=1,检验:x=1时,x﹣2≠0,∴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点评:(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3)去分母时有常数项的不要漏乘常数项.17、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3,由②得:3(x﹣1)﹣2(2x﹣1)>6,化简得:﹣x>7,解得:x<﹣7,在数轴上表示为:,故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7.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2时,原式==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9、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垂线.专题:计算题.分析:①由BE为角平分线,求出∠EBC的度数,再由DE与BC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DEB度数即可;②由DE与BC平行,得到一对同旁内角互补,求出∠DEC度数,在三角形BEC中,利用内角和定理求出∠BEC为90°,即可得证.解答:解:①∵∠ABC=70°,BE平分∠ABC,∴∠EBC=∠ABC=70°×=35°,又∵DE∥BC,∴∠BED=∠EBC=35°;②∵DE∥BC,∴∠C+∠DEC=180°,∴∠DEC=180°﹣55°=125°,又∵∠BED+∠BEC=∠DEC,∴∠DCE=125°,∵∠BED=35°,∴∠BEC=90°,则BE⊥EC.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垂直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0、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图表型.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猜想得到结论,利用分式的加减法则计算,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即可得证.解答:解:如果++2=ab(其中a>0,b>0),那么a+b=ab;理由:∵++2=ab,∴=ab,∴a2+b2+2ab=(ab)2,即(a+b)2=(ab)2,则a+b=ab.故答案为:++2=ab;a+b=ab;∵++2=ab,∴=ab,∴a2+b2+2ab=(ab)2,即(a+b)2=(ab)2,则a+b=ab.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考点:作图-平移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3)利用△ABC所在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2)AA1与线段BB1平行且相等;(3)△ABC的面积=3×3﹣×2×3﹣×3×1﹣×2×1=9﹣3﹣1.5﹣1=3.5.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3.5.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22、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3月份每瓶饮料的销售单价为x元,表示出4月份的销售量,根据4月份销量量增加1000瓶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2)利用(1)中所求得出每瓶饮料的进价,再由5月的利润比3月的利润至少增长25%,可得出不等式,解出即可.解答:解:(1)设3月份每瓶饮料的销售单价为x元,由题意得,﹣=1000解得:x=4经检验x=4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3月份每瓶饮料的销售单价是4元.(2)饮料的进价为(20000﹣8000)÷(20000÷4)=2.4元,设销量为y瓶,由题意得,(4×0.8﹣2.4)y≥8000×(1+25%)解得y≥12500答:销量至少为12500瓶,才能保证5月的利润比3月的利润增长25%以上.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表示出3月份及4月份的销售量.23、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分析:(1)根据某一行(或某一列)各数之和为负数,则改变改行(或该列)中所有数的符号,称为一次“操作”,先改变表1的第4列,再改变第2行即可;(2)根据每一列所有数之和分别为2,0,﹣2,0,每一行所有数之和分别为﹣1,1,然后分别根据如果操作第三列或第一行,根据每行的各数之和与每列的各数之和均为非负整数,列出不等式组,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原数表改变第4列得:1 2 3 7﹣2 ﹣1 0 ﹣1再改变第2行得:1 2 3 72 1 0 1(2)∵每一列所有数之和分别为2,0,﹣2,0,每一行所有数之和分别为﹣1,1,则:①如果操作第三列,a a2﹣1 a ﹣a22﹣a 1﹣a22﹣a a2第一行之和为2a﹣1,第二行之和为5﹣2a,,解得:≤a,又∵a为整数,∴a=1或a=2,②如果操作第一行,﹣a 1﹣a2 a a22﹣a 1﹣a2a﹣2 a2则每一列之和分别为2﹣2a,2﹣2a2,2a﹣2,2a2,已知2a2≥0,则:,解得a=1,验证当a=1时,满足不等式,综上可知:a=1.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题目中的操作要求,列出不等式组,注意a为整数。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数学解题的关键就是知识和方法;知识是锁眼,方法是钥匙。

缺少哪个都不能打开题目这把锁;那么我们的数学学习也要针对这两点进行。

一、掌握课本知识内容及内涵数学知识是数学解题的基石。

只有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内容,理解知识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二、多看例题数学有的概念、定理较抽象,我们可以通过例题,将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透彻!看例题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看一道例题,解决一类问题。

不能只看皮毛,不看内涵。

我们看例题,要注意总结并掌握其解题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

不能看一道题就只会一道题,只记题目答案不记方法,这样看例题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每看一道题目,就应理清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我们就不在难了。

既然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要鱼不如要渔”呢!2、我们不仅要看例题还要会总结,总结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最好把总结的写出来。

以后复习时再看,就事半功倍了。

3、会模仿,也要创新。

在看例题的解题时,首先想自己遇到这个题怎么做,然后看例题怎么解答的,之后我们还要思考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和思路。

我们最后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三、多做练习“多”讲的是题型多,不是题目数量多。

不怕难题,就怕生题。

题海战术不一定好,但是接触的题型多了,总结的解题方法多了。

以后遇到相同类型的题目也就不怕了。

四、心细,多思,善问,勤总结数学是严谨的,做题目时要细心,一个符号之差,题目的解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遇到问题要多思考,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实在不会的,我们就要问,去弄懂。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完全平方公式)课件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完全平方公式)课件


+(


=
)2
(4)原式=(2a)2-2·2a·5+52

2
y +y+
=4a2-20a+25

注意每一项系数
例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s+t)2
解:
(2) (-2x-1)2
(1)(-2s+t)2= (t-2s)²
= t² -2·2s·t +(2s)2
=t2-4st+4s2
=(2x+1)2
2
2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两倍中间放
( a b) a 2ab b
2
2
2
在解题过程中要准确确定a和b、对照公式原形的两边, 做到不
丢项、不弄错符号、2ab时不少乘2;
巩固练习
(1) ( 2a
3)
2
(2)
1
(3
t)2
3
(3)
(b 3)
思考: (1)完全平方展开有几项?
2
(4)
( 2 a 3 y ) 2
(5)
(0.5m 0.2n) 2
(6)
(1 3x)(3x 1)
(2)每一项的符号特征?
相信你能行
课堂练习:
1、计算:
(1)(a
2
1 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
8.3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第一课时
完全平方公式
知识回顾
1、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 根据是什么?
——分配率
2、如何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运算?
(m+b)(n+a)= mn
+ ma + bn + ba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6.1平方根立方根第1课时平方根课件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实数6.1平方根立方根第1课时平方根课件沪科版

3. a 具有双重非负性: (1)a≥0; (2) a≥0.
1.【2021·广安】16的平方根是( A ) A.±4 B.4 C.±8 D.8
2.【2021·南充】已知x2=4,则x=__±__2____.
3.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0.025 6;
(2)2 1 . 4
解:(1)因为(±0.16)2=0.025 6,
13.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将它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 拼成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 为( D ) A.3 B.5 C. 3 D. 5
14.【易错题】 a 的平方根为±3,则a=__8_1_____.
【点拨】因为 a 的平方根为±3,所以 a=9,解 得a=81,故答案为81.
15.【合肥月考】如果a的平方根是±16,则 a 的算术平方 根是__4______.
16 见习题 17 见习题 18 见习题 19 见习题
1.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有__两____个,它们互为__相__反__数__, 其中用____a____表示a的正的平方根,用__-____a__表示 a的负的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0的平方根是 ___0_____;负数没有平方根.
2.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记为___a_____,也叫做a的 _算__术__平__方__根_____;特殊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__0____.
所以0.025 6的平方根是±0.16. (2)214=94, 因为±322=94,所以94的平方根是±32.
4.【2021·凉山州改编】 81 的算术平方根是( B ) A.±3 B.3 C.±9 D.9
5.下列说法:①-1的算术平方根是1;②-1的平方根是 ±1;③1的算术平方根是1;④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其中正确的有(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分组分解法》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分组分解法》教学设计2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分组分解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分组分解法》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式的乘法、因式分解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组分解法,并能够运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

本节课的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式的乘法、因式分解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分组分解法这种新的因式分解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组方式进行因式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组分解法,并能够运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分组分解法,并能够运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

2.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组方式进行因式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组分解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因式分解。

例如:已知多项式f(x)=x^2+2x+1,请尝试对其进行因式分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组分解法的步骤和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组分解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题目进行因式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认为比较难的题目,尝试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组方式进行因式分解,并举例说明。

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求解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和一元一次方程,他们对代数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和解法。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解题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能够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2.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和求解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2.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不等式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些不等关系?2.呈现(10分钟)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新课标沪科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沪科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3
概率的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
介绍概率的加法法则和乘法法则,用于计算复杂 事件的概率。
统计与概率应用实例
01
02
03
预测天气
利用历史天气数据,通过 统计方法预测未来天气情 过统计方法计算平均 分、中位数等,评估学生 成绩水平。
抽奖游戏
设计一个抽奖游戏,通过 概率计算每个奖品的中奖 概率,确保游戏公平性。
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等。
几何应用实例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 艺术品等。
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 筑设计、艺术创作等。
数学中的几何应用:如勾股定理 、相似三角形等在数学中的应用

04
CATALOGUE
统计与概率部分
统计基础知识
统计的基本概念
描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和方法。
06
CATALOGUE
教学评价与反思
学生评价方法与标准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 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进行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
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度、正确率 和独立思考能力。
测验与考试
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试,检测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
能力。
教师自我评价内容与标准
教学目标达成度
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水平。
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
THANKS
感谢观看
01
例如,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路程问题、时间问题、工
作效率问题等。
代数在数学其他领域的应用
02
例如,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如勾股定理的应用;用代数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性质及三线八角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性质及三线八角

B. ∠3
23
45
C. ∠4
D. ∠5
归纳总结 变式图形:下图中的∠1 与∠2 都是内错角关系.
1
1
12
2
2
2
1
图形特征:在形如字母“Z”的图形中有内错角.
三、同旁内角的概念
活动3 观察∠4 与∠5 的位置关系
① 在直线 EF 的同旁
② 在直线 AB、CD 之间
E1 2
B
同旁内角
A
34
4
65
5
C
第10章 相交线、平行线 与平移
10.2 平行线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线的概念、基本事实及三线八角
回顾与思考 问题 前面我们学过两条直线的什么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相交 (其中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形).
生活中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 情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
摩托车在公路上奔驰
国旗上的线条
解: 因为 a∥b,b∥c,所以 a∥c.
(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因为 c∥d,所以 a∥d.
(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生活中的数学:三线八角手势记忆法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平行线 的概念
平行线 及三线 八角
平行线 的性质
三线八角
合作与交流: (1) 经过点 C 能画出几条直线? 无数条
(2) 与直线 AB 平行的直线有几条? 无数条
·C
a
A· ·B
·D
b
(3) 经过点 C 能画出几条直线与直线 AB 平行?
1条 (4) 过点 D 画一条直线与直线 AB 平行,与 (3) 中所画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1 对顶角及其性质 (共17张PPT)

沪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1 对顶角及其性质 (共17张PPT)

对顶角: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1 和∠3有公共顶点O,并且它们的两 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 叫做对顶角。
3、图中还有其他角能构成对顶角吗? ∠2和∠4也是一对对顶角。
判断下列各图中∠1和∠2是否为对顶角,并说明理由?
1
2 (1)
1
(2)
2
1
2
(3)
1 2 (5)
12
(4)
1
2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一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么大,还是因为不能狠下心来逼自己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如果你坚信自己最优秀,那么你就 果你真心选择去做一件事,那么全世界都是帮助你的。头脑是日用品,而不是装饰品。我要的未来,要靠我自己去拼。想成功就要和成功者的思想、脚步 想干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的人永远在找理由。要感谢痛苦与挫折,它是我们的功课,我们要从中训练,然后突破,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要纠正别人 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一个人只有 己伤疤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痛,什么是对与错。一个一味沉溺于往事的人,是不能张开双臂去拥抱今天的。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 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是梦,最长的是路;最易做的是梦,最难走的是路。愿你像那石灰,别人越是浇你冷水,你越是沸腾。真正 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拼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生活会辜负努力的人,但不会一直辜负 失败的历程也是成功的历程。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 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输在犹豫,赢在行动。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13.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 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时断了翅膀一样,永远不能前进。战士的意志要象礁石一样坚定,战士的性格要像和风一样温柔。站起来的次数能够比跌倒的次数多 是强者。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 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志坚智达言信行果,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竹根——即使被 人得见,也决然不会停止探索而力争冒出新笋。总要有一个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最坚固的捆绑是习惯。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 更努力。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昨天如影——记住你昨天的挫折和失败的教训;今天如画 生活、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要靠你自己去描绘;明天如梦——珍惜今天,选择好自己的目标,努力地为自己的明天去寻求和拼搏。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不 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不要 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成功也就不会太远了。趁着年轻,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 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生命如自助餐厅,要吃什么菜自 命像流水,这些不快的事总要过去,如果注定一辈子要这么过,再不开心也没有用。如果你看到前面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背后有阳光。如果为了安 海在一起,船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山高路遥不足惧,最怕贪图安逸心。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犹如一条船,每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生活对于智者永 扬的歌,它的主旋律永远是奋斗。金钱难买健康,健康大于金钱,金钱难买幸福,幸福必有健康,生命的幸福不在名利在健康,身体的强壮不在金钱在运 生有那么多的徒劳无功,梦想,我还是要一次次全力以赴。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就算全世界都说我漂亮,但你却说我不漂亮 是不漂亮。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空谈不如实干。踱步何不向前行。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课件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课件
问题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你能写出下列式子的答案吗? (a+b)2= a2+2ab+b2 . (a–b)2= a2–2ab+b2 .
探究新知
完全平方公式
(a+b)2= a2+2ab+b2 . (a–b)2= a2–2ab+b2 .
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 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这两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 方公式.
(3)(–3a+b)2=9a2–6ab+b2.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例2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1022;
(2) 992.
解: 1022 = (100+2)2 =10000+400+4 =10404.
992 = (100 –1)2 =10000 –200+1
=9801.
∵x–y=4, ∴(x–y)2=16,即x2+y2–2xy=16②; 由①–②得4xy=48 ∴xy=12.
课堂小结
法则
完全 平方 公式
注意
(a±b)2= a2±2ab+b2
1.项数、符号、字母及其指数
2.不能直接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式子,可能需要先添括号变形成符 合公式的要求才行
3.弄清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不同(从公式结构特点及结果两 方面)
(4) (2x+y)2 =4x2 +2xy +y2 × (2x +y)2 =4x2+4xy +y2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
例1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涵盖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应用》的13节。

详细内容包括: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能运用性质简化不等式。

2. 学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对不等式组进行求解、分析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重点: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 知识讲解:(1) 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实例为载体,详细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

(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分析其解集。

3.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不等式的定义及性质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不等式:2x 3 > 5(2) 解不等式组:2x 3 > 5,x 2 < 42. 答案:(1) x > 4(2) 2.5 < x < 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不等式的其他性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不等式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3. 课堂小结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关键环节。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实数的概念与分类》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实数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教材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分类,以及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

教材还介绍了实数的运算规则,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对数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问题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数的分类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讲解和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实数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实数的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实数的概念和分类,解释实数的运算规则。

2.问题解决法: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分类和运算规则。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PPT课件。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例如,假设有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60km/h,问这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呈现(15分钟)讲解实数的概念和分类,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通过PPT课件,展示实数的分类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4.巩固(10分钟)通过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则。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运算规则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内容概要
本文档为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内容总结和重点归纳。

涵盖了七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章节,包括初次引入的知识点、相关概念的讲解和例题演练。

通过本文档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七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要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等式与运算
本章主要介绍了等式的概念和运算的基本规则。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等号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等式应用,培养灵活运用等式的能力。

1.1 等式和等式的应用
•什么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和特点
•等式的应用实例
1.2 等式的加减运算
•等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解等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1.3 等式的乘除运算
•等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法则
•解等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通过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实际问题,学生可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解题方法。

2.1 一元一次方程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方程和解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表达形式
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见方法
•通过例题巩固解题技巧
2.3 实际问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章整式
本章介绍了整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学生将学会整式的运算方法,掌握整式的乘法和除法。

3.1 整式与多项式
•什么是整式?
•什么是多项式?
•整式的分类和性质
3.2 整式的加减法
•整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解整式的加减混合运算
3.3 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法法则
•整式的因式分解方法
3.4 整式的除法和除法算法
•整式的除法法则
•整式的除法算法
第四章图形与运动
本章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几何运动的性质。

通过图形的分析和运动的推理,学生将学会解决与图形和运动相关的问题。

4.1 基本图形的性质
•什么是点、线、面?
•图形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4.2 平移、旋转和对称
•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概念
•平移、旋转和对称的性质和规律
第五章数据和概率
本章主要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学生将学会如何分析和处理数据,以及如何计算概率。

5.1 数的集合与数据的收集
•什么是数的集合?
•数据的收集方法和技巧
5.2 数据的展示和处理
•数据的表格和图形展示方法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巧
5.3 概率与实验
•什么是概率?
•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实验原理
总结
本文档简要总结了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学习内容,包括等式与运算、一元一次方程、整式、图形与运动、数据和概率等章节。

通过全面的知识点介绍和例题演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下册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充分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定义和应用,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