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消毒方法
家庭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家庭常用消毒方法介绍在当前疫情的形势下,保持家庭的清洁和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毒方法的不断升级,家庭消毒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适用情况进行了具体的讲解。
一、酒精消毒酒精是常见的消毒剂之一,因为其对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选用工业级别的酒精(也就是酒精浓度在75%以上),将其倒入喷雾瓶中,喷洒在需要进行消毒的地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酒精进行消毒时我们需要等待酒精完全挥发干净后再重新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紫外线消毒随着紫外线技术的不断发展,紫外线消毒已经成为家庭清洁中的一种新兴方式。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我们可以购买一款专业的紫外线杀菌灯或者使用专业的紫外线消毒箱。
紫外线对于微生物有着较好的杀灭作用,可以有效消灭室内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以免对身体带来伤害。
三、过氧化氢消毒过氧化氢是一种非常安全和环保的消毒剂,由于其稳定性较好,在家庭中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消毒方式。
我们可以将过氧化氢稀释到合适的浓度,然后将其倒入喷雾瓶中,对家庭中需要进行消毒的区域进行喷洒。
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不能同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否则容易产生危险反应。
四、氯(次氯酸钠)消毒氯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
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使用氯或者次氯酸钠来进行消毒。
使用氯消毒时需要注意浓度的问题,低浓度的氯水可以用来进行消毒,但是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清洁。
高浓度的氯水则可以用于极端情况下的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使用氯消毒器时,我们应该先将其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否则过高的浓度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综上所述,家庭消毒方法有很多种,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根据所需消毒的场合和个人身体情况来进行选择。
同时,使用消毒剂时也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加以合理的运用时,我们才能在家庭中保持卫生,建立一个健康无菌的家庭环境。
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
假期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细菌病毒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大安全隐患,家居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些细菌病毒,为了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
我们要定期的对家里进行消毒杀菌,那么居家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汇总了十种常用的家居消毒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分享10种居家常用消毒方法:1、空气清洁消毒法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特别是春季更应注意。
每次开窗15~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打扫房间湿扫,避免尘土飞扬。
除了物理的通风方法,还可以用空调来净化空气。
在空调里面装一个空气过滤装置,这样,开空调的时候,也可以净化屋里的空气。
如果要求更高的话,还可以装一个空气消毒的装置,更加能保证空气的清洁性。
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污染空气。
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
使用这种空气消毒方法时,应结合室内表面的卫生清洁处理或先用消毒剂对污染表面进行消毒,以保证空气消毒效果。
空气消毒注意事项:1.对物品的腐蚀,过氧乙酸、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待消毒剂驱除后方可进入。
4.紫外线灯照射时,不能直接照射暴露皮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灯。
以免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
5.个人防护,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眼镜、手套等。
2、日光消毒法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晒6小时,不可隔着玻璃窗,才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家庭常用消毒清洁和消毒方法
家庭常用消毒清洁和消毒方法
婴幼儿的抵抗疾病能力弱,适应外界的能力差,对各种疾病容易感染,因此保持婴幼儿的蜗居、餐具、玩具、家具的清洁,做好消毒工作,预防疾病,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
一、常用家居清洁和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法
适用范围:餐具、服装、被单等物品的消毒。
操作方法: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浸没,并盖上盖子。
当水沸开始计时,至少持续10分钟。
计时后不得再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2、日光暴晒法
适用范围:被褥、床垫、毛垫、书籍等
操作方法:日光由于其热和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杀菌力,所以将被褥、毛垫、书籍等放在直射日光下,暴晒6小时,定时翻动,使物体表面均受到日光照射。
3、擦拭消毒法
适用范围:家具表面的消毒
操作方法:用布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被消毒物体表面。
静置10-20分钟,必要时,在作用之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4、喷雾消毒法
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
操作方法: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准,作用至规定时间。
喷雾顺序宜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操作者应戴上防护口罩和眼镜,并将食品、食具和衣服等物品收放好。
桌子消毒的小妙招
桌子消毒的小妙招
桌子消毒的小妙招包括以下几种:
1.煮沸消毒法:将桌子上的物品收拾干净,然后用抹布擦拭桌面,接着将抹布放入沸水中蒸煮30分钟,从而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2.酒精消毒法:使用75%的酒精擦拭桌面,注意酒精易燃,需要远离火源和电器。
3.食醋消毒法:在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内,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瓷碗内用小火慢蒸30分钟,熏蒸时要关闭门窗。
4.漂白粉消毒法: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或250mg/L二氧化氯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5.紫外线消毒法:如果家中有紫外线灯,可以用紫外线灯照射桌面30分钟,达到消毒的目的。
以上消毒方法仅供参考,具体选择哪种消毒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消毒只是保持卫生的一种方式,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勤洗手、保持通风等卫生习惯。
婴儿日常护理中的家庭消毒方法
婴儿日常护理中的家庭消毒方法
婴儿日常护理中,家庭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家庭消毒的方法:
1.开窗通风: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至少30分钟,有助
于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2.紫外线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对婴儿的衣物、玩具等进
行消毒。
在使用时,要确保人和宠物离开消毒区域,避免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伤害。
3.煮沸消毒:对于婴儿的奶瓶、奶嘴、餐具等耐高温物品,
可以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
将物品放入沸水中煮沸5-10分钟,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
4.蒸汽消毒:对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毛绒玩具、衣物等,
可以使用蒸汽消毒器进行消毒。
将物品放入消毒器中,按照说明书操作,通常需要消毒10-15分钟。
5.消毒液消毒:对于地面、家具等表面,可以使用含氯消毒
液进行消毒。
将消毒液稀释后,用干净的抹布擦拭表面,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消毒方法前,都要先清洁物品表面,去除污渍和灰尘。
此外,不同的消毒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物品和场合,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同时,家长也要避免过度消毒,以免对婴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消毒灭菌的方法
消毒灭菌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消毒灭菌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保护我们的健康。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呢?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酒精进行消毒。
酒精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酒精棉球或酒精喷雾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比如手机、门把手、桌面等。
此外,酒精还可以用于消毒伤口和皮肤,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具有易燃性,使用时要远离火源。
其次,热水消毒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热水可以迅速杀死细菌和病毒,对于一些耐热的物品,比如餐具、玩具等,我们可以选择用沸水进行消毒。
将物品放入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便可达到消毒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热水消毒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烫伤。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比如紫外线消毒、漂白粉消毒等。
紫外线可以快速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适用于空气消毒和物品表面消毒。
漂白粉在稀释后也可以有效消毒,但需要注意稀释比例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害。
此外,还有一些专业的消毒产品,比如消毒液、消毒片等,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消毒。
这些产品通常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以有效清洁和消毒各种物品和场所。
总的来说,消毒灭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保护我们的健康。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要注意消毒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消毒灭菌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安全。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进行杀菌消毒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种较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1.使用消毒液或消毒喷雾剂:市面上有种类繁多的消毒液和消
毒喷雾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购买。
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稀释或喷洒,确保消毒效果。
2.煮沸消毒: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沸水中,保持沸腾状态5-10分钟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玩具、餐具、乳瓶等较小的物品。
3.紫外线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某些物品,如手机、钥匙、钱包等。
将物品放置在紫外线灯下,照射20-30分钟左右,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
4.手洗消毒:经常洗手是最基本的消毒方法,使用肥皂搓揉双
手20秒以上,特别是在接触外界环境后,回家前,饭前做到
洗手消毒的习惯。
5.通风换气:保持家中通风良好,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病菌
在室内的滋生和传播。
希望以上几种方法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杀菌消毒方法,保持家庭的清洁与健康。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
家庭消毒常用方法一、物理消毒法1.1 阳光暴晒阳光可是个天然的消毒剂呢。
像咱们家里的被褥、衣物,要是能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暴晒,那可不得了。
一般来说,晒个几个小时,很多病菌就被杀死了。
这就好比是让这些东西在太阳下接受一场洗礼,那些藏在里面的细菌、螨虫啥的,就像见不得光的小坏蛋,被阳光一照,就无处遁形了。
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咱这衣物被褥经过阳光暴晒,就变得干净又健康了。
1.2 煮沸消毒对于一些小件的东西,像碗筷、毛巾之类的,煮沸消毒是个特别好的办法。
把这些东西放到锅里,加水没过它们,然后大火煮开,持续个15 20分钟就行。
这就像给这些小物件洗个滚烫的热水澡,那些病菌啊,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根本活不了。
这煮沸消毒简单又有效,就像老话说的“一力降十会”,高温直接就把病菌拿下了。
二、化学消毒法2.1 酒精消毒酒精大家都不陌生吧。
75%的酒精消毒效果那是杠杠的。
咱可以用它来擦拭手机、门把手这些经常被人触摸的地方。
不过要注意啊,酒精是易燃的,可不能到处乱喷,不然就像在身边放了个小炸弹,很危险的。
使用的时候拿个棉球或者小抹布蘸着酒精,轻轻擦拭,就像给这些东西做个细致的清洁护理,那些病菌就被酒精给“一网打尽”了。
2.2 含氯消毒剂像84消毒液就是含氯消毒剂。
在使用的时候,得按照说明书来稀释。
可以用来拖地、擦桌子。
但是这东西有点“泼辣”,有腐蚀性,不能直接用在衣物上,不然就会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衣物给毁了。
用它消毒的时候,就像在和病菌进行一场战斗,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就能把病菌打得落花流水。
2.3 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的消毒能力也很强。
不过这玩意儿气味比较大,而且不太稳定。
在使用的时候,要小心谨慎。
一般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消毒场景,比如在一些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对家里进行全面消毒。
就像请了个厉害的“杀毒卫士”,虽然有点小脾气,但只要用好了,就能把家里的病菌消灭得干干净净。
三、空气消毒法3.1 通风换气这通风换气啊,是最简单又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消毒杀菌的方法有煮沸、紫外线照射、酒精消毒杀菌法以及高压蒸汽灭菌法等。
1.煮沸:主要是通过高温将除芽孢以外的细菌全部杀死,从而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适用于毛巾、衣服、家用碗筷等物品。
2.紫外线照射:主要是利用波长为2000~3000Å的紫外线将物体表面的细菌全部杀死。
常用于器具表面和室内的消毒。
3.酒精消毒杀菌法:主要是利用酒精能穿透细菌的细胞壁,使其蛋白质发生变性死亡,进而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通常用于物体表面、皮肤的消毒,临床常用75%浓度的酒精溶液。
4.高压蒸汽灭菌法:当高压蒸汽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可以将芽孢在内的所有细菌,进而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适用于金属物品、培养基、玻璃等物品的消毒杀菌。
除此之外,消毒杀菌的方法还包括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法、日晒法等,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物品选择合适的方式。
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
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首先,我们来说说最常见的消毒方法之一——用漂白水消毒。
漂白水是一种含氯的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漂白水来消毒厨房用具、卫生间、地板等表面。
使用漂白水消毒时,要注意稀释比例,避免与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其次,热水消毒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方法。
热水可以快速杀灭细菌和病毒,适用于消毒餐具、婴儿用具、玩具等物品。
在使用热水消毒时,要确保水温达到一定的高温,并且物品完全浸泡在热水中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另外,紫外线消毒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消毒方法。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快速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因此,紫外线消毒适用于医疗器械、空调滤网、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的消毒。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要注意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此外,酒精消毒也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
酒精可以迅速挥发并杀灭细菌和病毒,适用于消毒皮肤、伤口、医疗器械等。
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引起火灾和其他意外。
最后,过氧化氢消毒也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消毒方法。
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
它可以用于消毒水果蔬菜、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
在使用过氧化氢消毒时,要注意避免与有机物混合,以免产生有毒物质。
综上所述,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分别是漂白水消毒、热水消毒、紫外线消毒、酒精消毒和过氧化氢消毒。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保障我们的健康。
消毒工作虽然简单,但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正确使用消毒方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首先,家里杀菌消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84消毒液。
84消
毒液是一种常见的消毒杀菌产品,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
在家里使用84消毒液可以将其稀释后喷洒在家具表面、地面、厨房
卫生间等地方,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
其次,家里杀菌消毒还可以使用酒精。
酒精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家里可以使用酒精擦拭门把手、
桌面、电器表面等经常接触的物品,可以有效地杀菌消毒,保持家
庭环境清洁卫生。
此外,家里杀菌消毒还可以选择紫外线消毒灯。
紫外线具有很
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可以杀灭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在
家里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家具、床上用品、空气进行消毒,可
以有效地提高家庭环境的卫生水平。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还有一些家里杀菌消毒的小窍门。
比如,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家具和地面,保持家
庭环境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等。
总的来说,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比如使用84消毒液、酒精、紫外线消毒灯等多种消毒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保障家庭环境的卫生。
同时,家庭成员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消毒,保持个人和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
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疾病,保障家人的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家里的杀菌消毒工作,共同营造一个清洁、卫生的家庭环境。
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2篇
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2篇文章1: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随着病毒、细菌的猖獗,人们越来越重视消毒工作。
消毒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杀灭或减少到安全或接受的水平的过程。
以下是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1. 物理消毒法:利用温度和辐射等物理因素杀死微生物。
比如高温蒸汽消毒,晒太阳消毒等。
物理消毒法具有操作简单、不易产生污染等优点,但是消毒效果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容易产生误杀。
2. 化学消毒法:通过化学药剂作用于微生物,达到杀菌、灭菌、熏蒸等目的。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己定、含氯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化学消毒法具有消毒速度快、消毒效果显著等优点,但是药剂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污染和伤害。
3. 生物消毒法:通过利用微生物、酶等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杀死微生物。
常用的生物消毒法有紫外线辐射灭菌、低温等离子技术消毒等。
生物消毒法具有消毒速度快、消毒效果显著等优点,但对操作者有一定的伤害。
4. 光化学消毒法:通过利用光照射和化学药剂的作用杀菌,如紫外线与氯喹联用消毒。
光化学消毒法具有操作简单、杀菌速度快等优点,但对消毒药剂的选择有一定要求,消毒效果不够彻底。
5. 电化学消毒法:通过利用电能和电解产生的化学反应杀菌,如电解出的次氧化氯溶液进行消毒。
电化学消毒法具有耗能少、不产生污染等优点,但操作较为专业,容易制造误伤。
总之,每种消毒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选用合适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也能保证环境的卫生和健康。
消毒要坚持科学合理、量力而行的原则,以达到消毒的彻底、合理和安全的效果。
文章2:家庭消毒实用小贴士在日常生活中,消毒工作对于家庭卫生健康非常重要。
家庭消毒需要做到科学合理,不仅要有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还要注意消毒剂的正确使用以及消毒时间和频率。
以下是一些家庭消毒实用小贴士:1. 保持家居通风:在家庭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室内通风,以避免化学药剂残余和异味对人体造成危害。
通风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家庭常用的五种消毒方法
家庭常用的五种消毒方法作者:孔令文来源:《初中生(一年级)》2009年第06期我们的家里常会滋生各种细菌,如不经常消毒,则容易使人生病。
家庭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五种。
一、机械除菌法机械除菌法是指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通风和过滤等方法把细菌从物体表面除掉或从物体中滤除。
这些方法虽不能杀灭病原体,但可大大降低其数量,减少人感染病菌的机会。
如家庭居室内开窗通风,可减少室内空气中病原体的数量。
可以洗涤的物品,经过最简单的擦拭洗涤,可以大量去除物体表面的病原体。
实践证明,经过认真洗涤,至少可清除物体表面上90%的病原体。
日常生活中,勤用肥皂等洗涤剂和清水洗手,每次1~2分钟,能预防病毒性腹泻、痢疾、伤寒、肝炎和寄生虫病等传染病。
二、高温蒸煮法通过高温杀灭微生物,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消毒方法,也是目前我国普通家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高温蒸煮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法,最适合家庭使用。
家庭做饭用的压力锅、煮锅、蒸锅都是很好的加热消毒器。
高温蒸煮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变性。
将煮不坏的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锅内,加水浸没,待水烧开后再煮15~30分钟,可杀灭物品上大多数的病原体。
一般碗、筷、匙、盘,纯棉衣服、被褥、毛巾等都可用蒸煮法消毒。
须注意的是,海拔高的地区因气压低,水的沸点低,必须用压力锅消毒。
三、焚烧法焚烧是一种简便彻底的灭菌法。
凡价值不高而又可燃烧的物品均可采用焚烧法消毒。
这种方法通常可用来处理传染病人用过的衣物。
对于受污染的杂草及动物尸体等也应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被病人呕吐物污染的局部地面,可铺上草、锯末等进行焚烧消毒。
在进行焚烧消毒时可加一些引火燃料,如柴油、煤油等。
焚烧时要注意防止发生火灾。
四、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照射消毒法被家庭广泛采用。
最常用的是利用日光照射消毒,这种方法既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又可使物品干燥而不利于病原体生存。
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服、被褥等曝晒于阳光之下,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
居家生活的几个消毒妙招
健康知识夏季,气温较高,是各种病毒、细菌繁殖的旺季。
为了保证健康,应该注意搞好家庭消毒,常用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 住室消毒。
家中如发现了烈性传染病人,在病员住院隔离以后,凡病人生活接触过的房屋、用物,包括地面、墙壁、家具等,都必须严格进行消毒,由于消毒面积大,最好用药物喷洒,常用的药物有1~3%的漂白粉澄清液,3~5%的煤酚皂溶液。
还可以用1~2%的热碱水或肥皂水喷洒或擦洗,但要反复进行三遍。
家具消毒可用2%的石炭酸溶液擦洗,但浓度不要太大,防止损伤皮肤。
2 厕所、水沟及水井的消毒。
用生石灰500克,加水300克,制成熟石灰,再加清水6.5公斤,制成石灰乳,浇在厕所和水沟里,即可消毒。
还可将高猛酸钾溶液倒入厕所和水沟,既可除臭又可消毒,水井的消毒方法是:50公斤水中加2.5公斤漂白粉搅匀,待溶化后倒入水井,漂白粉的用量要根据水井中水的多少而定。
3 餐具及蔬菜水果的消毒。
先将餐具、蔬菜或水果放入溶度为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一分钟,然后再用冷水冲选一遍,既可杀菌又不影响蔬菜的味道。
高锰酸钾配合溶液,要随配随用,不能放置过久,防止失效。
4 衣服被褥消毒。
可经常把衣服、被褥放到阳光下进行曝晒,因为阳光里的紫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1.做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减慢心跳的速度,减少神经张力,降低血压。
每天做10~15的深呼吸练习,另外,任何时候,当你感觉紧张或压力很大时,就做做深呼吸。
让空气充满你的胸部和腹部,然后再慢慢地呼出。
迈克施密德特著有《厌倦疲劳》一书,建议每分钟呼吸12~16次。
2.沉思。
人们常常通过沉思来放松自己,而沉思确实可以帮助人们解除疲劳。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然后舒舒服服地坐着、放松,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像“一”那样简单的字。
当其他想法侵入时,集中精力,再去想先前的那个字。
3.慢慢地做一些伸展运动。
做伸展运动的效果跟做深呼吸差不多。
它可以减轻肌肉张力,加速血液在体内的循环,以及帮助把氧气输送到大脑等。
常用的家庭日光消毒方法的指导
常用的家庭日光消毒方法的指导家庭日光消毒方法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消毒方式,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在家庭中,常用的日光消毒方法有晾晒消毒、阳台消毒、窗户消毒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晾晒消毒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晾晒。
同时,需要选择适合晾晒的物品,并清洗干净。
2.操作步骤将要消毒的物品摆放整齐,避免重叠和挤压。
如果是衣服等纺织品,应该抖散并整理好形状。
然后,将物品悬挂在太阳下暴晒2-3小时即可完成消毒。
3.注意事项在进行晾晒消毒时,应该避免在阴雨天或者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进行。
同时,在夏季高温时应该尽量避免中午时段进行晾晒。
二、阳台消毒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清洗阳台地面和墙壁,清除阳台上的杂物和灰尘。
然后,准备好消毒液和喷雾器等工具。
2.操作步骤将消毒液加入喷雾器中,然后均匀地喷洒在阳台地面和墙壁上。
等待10-2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3.注意事项在进行阳台消毒时,应该选择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进行。
同时,在使用消毒液时应该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三、窗户消毒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清洗窗户玻璃和窗框,并清除窗户上的灰尘和污垢。
然后准备好消毒液和擦拭工具。
2.操作步骤将消毒液倒入擦拭工具中,然后均匀地擦拭窗户玻璃和窗框。
等待10-2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3.注意事项在进行窗户消毒时,应该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同时,在使用消毒液时应该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四、其他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在进行家庭日光消毒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有漂白粉、84消毒液等。
2.保持清洁卫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家庭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3.避免交叉感染在进行家庭日光消毒时,应该避免交叉感染。
例如,在晾晒衣服时,应该将内衣和外衣分开晾晒,避免交叉污染。
总结:家庭日光消毒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式,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怎样全屋消毒杀菌
怎样全屋消毒杀菌
1、开窗通风法
想要给房间消毒,首先可以使用开窗通风法,建议定时的打开门窗,自然的通风,这样能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能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同时这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室内空气消毒法。
但是如果本身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就建议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否则可能会增加室内细菌病毒含量。
2、日光消毒杀菌法
如果阳光比较明媚,可以使用日光消毒杀菌法,因为日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好的天然杀菌效果,直接将室内的物品在阳光下暴晒可以起到消毒作用,但是在暴晒的时候,注意不要隔着玻璃窗。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减少细菌的繁殖,还可以避免病菌入侵体内,平时经常的暴晒床垫、被褥,还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
3、漂白粉消毒法
漂白粉具有很好的杀菌消毒作用,将适量的漂白粉兑水后混合均匀,然后用抹布沾上混合液后擦桌子、地面等地方,这样能够有效的杀菌。
4、食醋消毒法
食醋中所含的醋酸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而且经常被用作室内消毒,根据房间的大小需要使用适量的食醋,然后加入适量两倍以上的清水搅拌均匀。
关上窗后将混合液放入碗中,用文火蒸一个小时,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毒作用,在蒸完之后要通风透气。
5、氧紫外线灯
建议可以在室内安装30W的低臭氧紫外线的,这样能够杀死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而且效果很好。
但是因为紫外线灯直接照在人体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人不可以在房间逗留。
家庭卫生消毒常用方法
家庭卫生消毒常用方法一、家庭消毒的方法家庭成员与社会接触频繁,常易将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带入家庭。
家庭中一旦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做好重点环节的消毒,以防在家庭成员中传播。
(一)一般性消毒:指家庭内环境(如空气、地面和物体表面)、手、食餐具、衣被和毛巾等的日常消毒。
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食餐具消毒,可连同剩余食物一起煮沸10--20分钟或可用500mg/L有效氯,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1--1小时。
餐具消毒时要全部侵入水中,消毒时间从煮沸时算起;手的消毒,可经常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最好用含250--1000mg/L1210消毒剂或250--1000mg/L有效碘的碘伏或用经批准的市售手消毒剂消毒;衣被、毛巾等的消毒,宜将棉布类与尿布等煮沸消毒10--20分钟,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5--1小时,对于一些化纤织物、绸缎等只能采用化学浸泡消毒方法。
要使家庭中消毒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注意掌握消毒药剂的浓度和时间范围,这是因为各种病原体对消毒方法的抵抗力不同所致。
另外,消毒药物的配制,因一般家庭中无量器,故可采用估计方法。
可以这样估计:一杯水约250毫升,一面盆水约5000毫升,一桶水约10000毫升,一痰盂水约2000--3000毫升,一调羹消毒剂约相当于10克固体粉末或10毫升液体,如需配制1万毫升0.5%过氧乙酸,即可在1桶水中加入5调羹过氧乙酸原液而成。
(二)家庭中一旦发生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时,要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
二、对公共场所消毒的方法(一)对住过病人的房间应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可用15%过氧乙酸7ml(克/M3)熏蒸2小时,或用2%过氧乙酸按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
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二)对住过病人的楼层走道的墙壁、地面和所有公用电梯、楼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按100ml/M2喷雾2遍,作用30分钟后对易腐蚀、褪色部位可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家庭餐具常用消毒方法
家庭餐具常用消毒方法一、引言家庭餐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但同时也可能成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传播途径。
为了保障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对餐具进行适当的消毒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家庭餐具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以及在消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二、物理消毒法1.煮沸消毒:将餐具放入沸水中煮沸10-15分钟,可以有效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家庭餐具消毒方法。
2.高温烘干:使用高温烘干机对餐具进行烘干,不仅能去除水分,还能有效杀死细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塑胶或木质的餐具可能不适合高温烘干。
3.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市面上有许多紫外线消毒器可供选择。
使用紫外线消毒时,需注意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以免造成损伤。
4.洗碗机消毒:一些现代洗碗机具有高温洗涤和杀菌功能,可以有效地清洁和消毒餐具。
但需确保洗碗机内部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清洗和维护。
三、化学消毒法1.漂白粉消毒: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将少量漂白粉溶解在水中,将餐具浸泡在稀释后的漂白水中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但需要注意漂白粉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酒精消毒: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使用酒精消毒时,需注意酒精易燃易爆,应远离火源。
同时,酒精对皮肤和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应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酒精气体。
3.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含有一定浓度的氯,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将餐具浸泡在稀释后的含氯消毒液中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但需要注意含氯消毒剂对人体的刺激性,使用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
四、家庭餐具消毒的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一些塑料或木质餐具不适合高温或紫外线消毒,应选择其他适当的消毒方法,如化学消毒等。
2.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无论是使用漂白粉、酒精还是含氯消毒剂,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资料
家庭常用消毒知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家庭的消毒卫生,消毒剂也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由于一些人对消毒剂的性能和危害不甚了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达不到真正的消毒效果,甚至出现个别人误服误用消毒剂而出现意外伤害事例的发生。
因此,开展家用消毒剂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一、家庭消毒原则
1、一般情况下,家庭只需要清洁卫生,无须进行消毒;当家中出现病人时,尤其是传染病病人时,或者外人来访后,才有必要进行消毒。
2、对于一般家庭,在选择消毒方法时应尽量选用物理消毒的方法,如蒸煮、暴晒。
餐具消毒宜首选煮沸消毒,或者消毒柜。
衣物、被褥主要采用在阳光下曝晒的方法。
室内空气消毒主要采取定期开窗通风。
洗手时,如果没有接触患者,使用普通肥皂和流动水即可。
3、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楼梯扶手、脚垫、水龙头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不要全房大面积喷洒消毒剂。
4、对于洗脸面盆和座便器,只需要对表面适量喷洒消毒,消毒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否则会腐蚀管网;地漏及下水道,不
要专门加消毒剂消毒,因为对地漏或下水道消毒通常起不到消毒防病的目的,还会腐蚀管网,带来后患。
5、不要遗漏重点物品的消毒,如洗碗布,由于使用频繁,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而且接触饭菜等有机物比较多,十分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应经常暴晒、煮沸消毒。
6.宠物的窝巢应经常进行消毒。
二、家庭用消毒剂选用原则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根据消毒剂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我国把消毒剂分为灭菌剂、高水平消毒剂、中水平消毒剂和低水平消毒剂。
消毒剂杀菌能力越强,相应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强;一般家庭中没有病人时,也就没有很明显的致病微生物,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剂就可以了,如75%酒精,0.5%碘伏等。
84消毒液为高水平消毒剂,由于浓度相对较低,为家庭常用消毒剂。
2.选择安全的消毒剂。
“安全”至少包括三个含义:对人体健康安全,对消毒对象安全,对环境安全。
绝大多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均有程度不同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急性中毒;有些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很强,会使金属腐蚀、橡胶老化、织物褪色,购买时应详细阅读说明书,重点了解注意事项的内容,根据需要消毒对象的特性选择消毒剂。
为安全起见,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漂白粉精、优氯净、过氧乙酸、高浓度的过氧化氢不适宜家用。
3.选择有效的消毒剂。
很多消毒剂不稳定,存放一定时期后,
有效成分分解,消毒效果下降,消毒剂都有一定的保质期,使用过期消毒剂不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
三、家用消毒剂使用原则
1.合理配置浓度
消毒剂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有消毒效果,浓度太低不能消除病原微生物,浓度太高可能对消毒对象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并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
消毒剂浓度不是越高越好。
2.严格规定时间
消毒剂只有作用一定的时间才有消毒效果,有的消毒剂杀菌作用快速,有的就较慢,不同的消毒剂和不同的消毒对象可能需要的作用时间是不相同的,要保证消毒有效必须让消毒剂与消毒对象作用一定的时间。
3.确保使用安全
多数消毒剂对人体和物品有一定的危害,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避免消毒剂直接接触人体,万一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为安全起见,配制消毒剂时应该戴手套戴眼镜,避免小孩在场。
有些消毒剂可能引起金属物品的腐蚀和带色物品的退色,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在达到说明书介绍的消毒时间后最好用清水立即清洗干净并擦干。
4.减少影响因素
消毒效果与消毒对象的性质有关,含有有机物的物品可能影响消毒效果。
消毒前应该尽量使消毒对象清洁,对餐饮具、家
具消毒时最好先清洁后消毒。
由于消毒物品上的水分可能降低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对象在消毒时应比较干燥。
5.消毒液现配现用
多数消毒剂不稳定,特别是遇水稀释后,更易分解,须现配现用,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造成消毒液污染,消毒效果下降。
6.科学实施消毒
不同的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不同,不同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不同。
一般家用消毒剂只是对一些常见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对一些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能没有消毒作用。
因此,如果家庭中出现了传染病人,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采取消毒措施。
四、家庭用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消毒剂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呼吸道均有程度不同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甚至引起过敏反应,以及造成急性中毒。
如出现瘙痒、红斑、疱疹;眼睛红肿、流泪、流涕、咽痛、呛咳、发憋、气喘、胸闷、呼吸困难、肺充血等;溅到皮肤和眼睛里可引起皮肤和眼睛灼伤,甚至还有消毒剂自行爆炸造成意外伤害。
1.家庭中如有婴幼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或者病人时,慎用消毒剂。
如果没有传染病病人,最好不用消毒剂消毒。
2.正确选用并按照说明使用消毒剂,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
3.施药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防护(手套、眼镜等)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原液。
4.凡是用消毒剂浸泡过的东西最后必须要清洗干净,去除残留。
5.家庭中存放的消毒剂要放置在小孩不能接触到的地方,或上锁保存。
6.避免使用酒瓶、饮料瓶盛装消毒剂,以免误用。
放消毒液的瓶子,不要用饮料瓶代替,以免大人或者孩子误饮而中毒。
如果用其他瓶子装,一定要注明“消毒剂”字样。
7.空气消毒一般选用开窗通风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使用消毒剂喷雾或紫外线直接照射时,必需在室内无人的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8.使用消毒剂喷雾消毒时,为了保证消毒效果,消毒时要关闭门窗,消毒完成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待气味散尽后家人再进入。
9.在公共场所,如果发觉有浓浓的消毒液气味,特别是婴幼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者,要马上离开。
10.在进行消毒时,如果皮肤或者身体其它部位对消毒剂过敏,出现过敏症状,应当停用此种消毒剂,并在医师的指导下酌情使用抗过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