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课程学习指南.ppt

合集下载

人体生理学课件

人体生理学课件
研究对象
人体从细胞、组织、器官到系统 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包括新陈 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免疫等 方面。
人体生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生理学
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经验积累,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生理学理论,如中 医的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
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解剖学的发展,生理学开始从描述性向实验性转变,如哈维的血 液循环理论。
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 、胰腺等,分泌消化液帮 助消化食物。
消化道平滑肌
消化道壁内的平滑肌,通 过收缩和舒张推动食物在 消化道内前进。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物理性消化
通过牙齿咀嚼和胃肠蠕动将食物磨碎,使其表面积增大,便于化学 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能将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 为小分子物质,如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等 。
呼吸节律
指呼吸运动有节奏地交替进行, 其产生与呼吸中枢的兴奋和抑制
有关。
化学感受器
是指其适宜刺激为O2、CO2和 H+等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当动 脉血PO2降低、PCO2或H+浓度 升高时,可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
加。
05 消化系统与营养 吸收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等器官,是 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 所。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 位,可通过脱氨基作用分解为 氨和相应的α-酮酸。氨主要在 肝脏中合成尿素排出体外,α酮酸则可进一步氧化供能或转 化为糖、脂肪等其他营养物质 。
06 泌尿系统与排泄 功能
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01
02
03
04
肾脏

人体生理学PPT课件

人体生理学PPT课件
13
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 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 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 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 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 的生理过程。被排出的物质一 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 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 所形成的废物。此外,排泄物 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 余物质,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 蛋白质等。
基础医学
1
1 • 人体结构与人体构造 2 • 人体器官与功能 3 • 慢病管理的意义
2
细胞结构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
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细胞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
细胞核。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
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
7
大脑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 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 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 细胞每天要死亡1000至10万个(越不 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最善于用 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 10%。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 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 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 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 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 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4
化学组成
水占了人体重量的65%, 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 人脱水后只剩25公斤, 其中碳水化合物3公斤, 脂肪7公斤,蛋白质12公 斤,矿盐3公斤。
九大系统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运动系统 ✓内分泌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免疫系统
5
血液 人体总血量约为体重的8%。若一次失血超过人体 内血量的20%,生命活动便受阻。健康的人,一 次失血不超过10%时,一般可以迅速恢复.。

《人体生理学》医学基础 ppt课件

《人体生理学》医学基础  ppt课件

(2)胆汁
A. 肝胆汁呈弱碱性 (pH7.4) ; 胆囊胆汁呈 (pH6.8)。
成人每日分泌量为800~1 000mL。
B.胆汁构成:水、无机盐、胆盐、胆固醇、卵磷脂 C.胆汁酸由雄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构成 胆汁酸+钠离子(钾离子)→胆盐 D. 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的作用。
E.胆盐的作用辅助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二、乳母的生理特点


胃肠功能增加; 易饥饿(孕期不易饥饿); 催乳激素是影响泌乳最重要的激素; 多种因素影响泌乳量。(情绪、环境、营养) (5~10天内的乳汁称为初乳,其后5~10天称 为过渡乳,继而为成熟乳 750mL)
三、婴儿生理特点 四.幼儿生理特点 五、学龄前儿童生理特点
八、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
视网膜: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并分辨颜色) 视杆细胞(感受弱光但不能分辨颜色)
九、生殖系统(了解)
十、内分泌系统
1. 作用:产生激素(代谢、生长、生殖、行为、适应) 2. 组成: (1)丘脑下部:促激素释放激素 (2)垂体:促激素 (3)甲状腺:甲状腺素
(4)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
3.

孕期血液容积及血液成分改变
血液容积增加
血液成分降低
【孕期生理性贫血】 【葡萄糖、氨基酸、微量元素 水溶维生素】 【脂溶维生素A不增加、维生素E增加】
4.肾功能改变

尿糖排出↑
叶酸排出↑
氨基酸排出↑
5.孕期体重改变

体重增加。平均每周增加0.5KG。
(主要孕妇脂肪、胎儿)
表2-1 人体基本组织的构成
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构成
上皮细胞、黏膜(内脏、口腔、眼结膜)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

人体生理学介绍课件

人体生理学介绍课件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选择合适 的实验对象、实验条
件和实验方法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 测量、记录等方式收
集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 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 分析结果,解释实验
现象和结论
结论验证:通过重复 实验或与其他研究结 果进行比较,验证结
论的可靠性
研究应用:将研究成果 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 领域,推动科学研究和 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生理学的重要性
1
生理学是医学的基 础学科,对人体生 理功能的研究是医 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2
生理学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人体的生理 机制,从而更好地 预防和治疗疾病。
3
生理学可以指导我 们进行科学的生活 方式,保持身体健
康。
4
生理学在生物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等领 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前景。
人体生理学的主要内容
06
计算机模拟法:通过计算机模拟 来研究人体生理活动,如虚拟手 术、虚拟药物试验等
理论研究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生 理现象,分析其规律和机制
观察法:直接观察人体生理活动, 了解其变化和特点
模型法:建立生理模型,模拟人 体生理过程,分析其机理
理论推导法:根据已知的生理知 识,推导出新的生理规律和机制
观察研究方法
01
观察法:直接观察人体生理活动, 如心率、血压等
02
实验法:通过实验来研究人体生 理活动,如药物试验、手术等
03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 方式收集人体生理数据
05
模型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研 究人体生理活动,如血液循环模 型、呼吸系统模型等

人体生理学 ppt课件

人体生理学 ppt课件

肌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平滑肌分离装片
骨骼肌分离装片
心肌切片
心肌分离装片
四、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分离装片
脊髓横切
运动终板装片
环层小体
髓鞘(锇酸)
脊神经节切片
交感神经节切片
大脑锥细胞切片
小脑潘金奇细胞
神经干纵横
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6)变移上皮
多层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和层数随器官功能状 态不同而异, 如: 收缩期膀胱:细胞层次多,可达5-6层,表层 细胞体积较大,称盖细胞,中层细胞多为多边 形,基底部细胞为立方或矮柱状(HE染色);
舒张期膀胱:细胞层次减少,表层细胞扁平 (HE染色)。
变移上皮
变移上皮
二、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明软骨切片
纤维软骨切片
弹性软骨切片
硬骨横磨片
硬骨横磨片
硬骨去灰横切
硬骨去灰纵切
三、肌肉组织
肌原纤维和肌 小节
每个肌细胞含有数 百至数千条与肌纤 维长轴平行排列的 肌原纤维。直径约 1-2微米,纵贯肌 细胞全长。
另一种是以离子通道(ion channel)为中介的 易化扩散 (分电压、化学、机械三种门控通道)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不需要细胞另外供 能,这种转运方式称为被动转运。其物 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顺浓度差和顺电位差 移动的。
(3)主动转运
需要细胞代谢供给能量。
指细胞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的 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 的过程。在细胞膜的主动转运中研究得最充分 的是对Na+和K+的主动转运过程。 钠-钾泵 (sodium-potassium pump):是镶嵌在膜的脂 质双分子层中的、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蛋白 质。它可被Na+、K+和Mg2+等离子所激活, 通过分解ATP为物质主动转运提供能量 。

《人体生理学》课件

《人体生理学》课件
离子恢复
〔 Na+-K+泵和Na+-Ca2+ 交换〕
自律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自律细胞的特点-4期自动去极化 窦房结自律细胞的: RP不稳定,能自动去极化,有最大舒张电位生物电现象. AP分成三期,0期,3期,4期,无1期和2期. 0期:当4期自动去极化到达阈电位→激活慢钙通道→Ca2+内流 3期: K 外流 4期: 4期自动去极化 K+外流的逐渐减少, Na+ 和Ca2+少量内流
3. 心脏不会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 B. 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C. 不受躯体运动神经的支配 D. 心肌收缩形式是“全或无〞式 E. 细胞内钙离子储存量少 4. 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每搏输出量约为
A. 7 ml B. 10 ml C. 35 ml D. 70 ml E. 120 ml
特点 各部不一 窦房结最高 有效不应期
特别长 各部传导 速度不一 全或无
意义 保证心脏以窦性节律活动
保证心脏舒缩交替进行 有利于心室充盈
保证房室交替收缩、左右心 室同时收缩,利于心脏射血 保证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有利于心脏射血
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体温的影响 *体温升高,心率加快 *体温降低,心率减慢 pH的影响 *pH偏低〔酸中毒〕,心肌收缩力降低 *pH偏高〔碱中毒〕,心肌收缩力增强
心脏做功量:心脏射血压力与每搏输出量的乘积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率与心动周期 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每分输出量 = 每搏输出量 × 心率
每搏输出量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能力
前负荷: 即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 V回心血量 +剩主余血量

人体生理学PPT课件

人体生理学PPT课件
恩格斯对哈维的发现给予了 高度的评价:“哈维由于发现了 血液循环而把生理学(人体生理学 和动物生理学)确立为科学。”
后人将1628年视为近代生理 学的起点。
12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William Harvey在《论动物的心脏与血 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呼吁: “无论学和教应当以实验为据,而不应当以 书籍为据,应当以巧妙的自然为师,而不应 当以知识的教条为师”。
动脉是从心脏输出血液的血管, 静脉是运回血液到心脏的血管,血液 能从动脉透入静脉,动脉与静脉的移 行是在四肢及身体的远端部分;心脏 是一种肌肉,其瓣膜阻止了血液的逆 流,心脏运动是血液循环的唯一原因。
10
生理学—绪论
11
生理学—绪论
1660年和1668年,Malpighi 和Leunwenhock 分别用显微镜 看到了蛙的肺的毛细血管和蝌蚪 尾部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实际循 环过程,证实了Harvery 的推论。
17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18
生理学—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metabolism)
为了表彰亚力西斯·圣马丁的功绩,加 拿大生理学会于1962年在他的墓碑上镶了 一块金属牌,用英、法两种文字写着: “通过他的痛苦,他为全人类做出贡献。”
15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一)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是由构成该器官的各个细胞的特性决
生理学—绪论
人体生理学
PHYSIOLOGY
1
生理学—绪论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第二章人体生理系统ppt课件

第二章人体生理系统ppt课件

7.2 温度觉
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刺激范围是-10—60度 超过这个 范围不产生温度觉,会产生痛觉。32°是生理零点 人和环境交互的过程中,与室内设计相关的是室内的供暖、 送冷、通风的标准和质量。
二、神经系统
1、末梢神经系统 指中枢神经和身体各部位之间的信息传递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三个调节系统组成:a进行维持生命所需 的反射、机能调节的脑干-脊髓系统 b进行本能、情感行 为的大脑边缘系统。C进行高级思维判断活动的大脑新皮 层
• 皮肤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它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感 觉器官,它对人的情绪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皮肤广 泛分布的神经末梢是自由神经末梢,构成真皮神经 网络,形成了位于真皮中的感受器,可产生触、温、 冷、痛等感觉。
7.1 痛觉
人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环境的过强的刺激会引起痛觉。
A 痛觉与室内界面的关系 要求室内构配件和局部设计,凡 是直接接触皮肤的部位保持光滑,无刺伤的危险,如扶手、 台口、墙角、家具拉手和开关等。 B 痛觉与环境振动的关系 要避免振源的持久振动引起皮肤 和内脏的持久钝痛,轻者使人麻木,重者会损伤人的器官 C 痛觉与环境噪声的关系 主要防止强噪声对人耳的刺痛和 损伤,当噪声源不能控制时,则要做好个人防护。 D 痛觉与局部过热的关系
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由于人们的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也 会有不同,与知觉对象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知觉对 象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在复杂的环境中,知觉对象隐蔽、 外部标志不鲜明、提供的信息不充分时,语言的提示或思 维的推论,可唤起过去的经验,帮助人们去立即理解当前 的知觉对象,使之完整化。此外,人的情绪状态也影响人 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进入眼球---晶状体----视网膜上,心房、形成物体的像。

人体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人体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基强度:刺激的强度低于某一强度
时,无论刺激的作用时间怎样延长,都 不能引起组织兴奋,这个最低的或者最 基本的阈强度,称为基强度。 强度-时间 曲线揭示了组织兴奋的普遍规律,在体 内一切可兴奋组织都可以绘制出类似的 曲线。
3、评价兴奋性常用指标
(1)阈强度:是评定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最 简易指标。测定阈强度时只须固定一适中 的刺激作用时间,再由低向高逐渐增加刺 激的强度,便能获得刚能引起组织反应所 需的最低刺激强度,这就是阈强度。兴奋 性与阈强度呈倒数关系,即引起组织兴奋 所需要的阈强度越低,表明组织的兴奋性 越高,反之亦然。
动作电位:接受刺激后,在细胞膜两 侧发生一次可传播的电位变化,称动作电 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兴奋性又特 指组织细胞接受刺激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 能力,而兴奋(Excitation)则是产生动作电 位本身或动作电位同义语)。
2、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刺激强度(阈刺激或以上) 刺激作用时间(最短作用时间) 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B:AP大小不随传导距离改变而改变。
(3)局部兴奋 产生条件:阈下刺激 特点:没有“全或无”现象 呈电紧张扩布 可总和(时间总和,空间总和)
(4)动作电位的传播
传导原理:阈上刺激局部AP局部膜电位 逆转产生局部电流邻近膜受刺激邻 近膜产生AP邻近膜兴奋传导下去,就 表现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特点:双向性
不衰减性扩布
▪ (三) 应激性(各种组织都具有):指机体或一切
活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变化有发生反应的能力,这 种能力或特性称作应激性。
(四)适应性:在环境变化中适当的反应保持自身 的生存克服因这种变化造成危害的特性叫适应性。

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均为生命体对内、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学习指南
作为医学生,通过人体生理学的学 习,可以促进我们对疾病的过程和机制的 理解,帮助我们从正常的功能活动及变化 来判断病理的变化,来推理临床表现,理 解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为后续课程的学 习做好准备,为完成学业打下基础。
(有利于学习)

特殊传导组织的自律 功能(自律细胞)
人体生理学从整体水平、系统及器官水平、细胞和分子 水平进行功能研究。

课程学习指南
循环系统 的功能
心肌的收缩功能

(工作细胞)

心脏的

功能

特殊传导组织的自律 功能(自律细胞)
动 的
血管的 血压的形成/影响因素
调 节
功能
组织液的生成 /影响因素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及各组成 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 验性的科学。

课程学习指南
二、为什么要学习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和医学是紧密联系的。医 学中关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 现、处理原则、护理等实践和研究都是以 人体生理学为基础的;临床实践中一些问 题的提出、分析、解决也要以生理学为基 础。

• 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失眠紧张、思想 不集中、焦虑烦躁、舌和二手平举向前伸 出时有细震颤、多言多动等。
• 患者怕热多汗,常有低热,危象时可有高 热,多有心悸脉速,食欲亢进,体重下降, 疲乏无力。
• 基础代谢率增高。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比如胸闷、气短、 呼吸急促等。

• 比如,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提高中 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加人体内绝大多 数组织细胞的耗氧量,增加产热量等。
•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 多所引起的一组内分泌疾病,临床上可出 现神经兴奋的症状、高代谢综合症等。
(有利于生活)

课程学习指南
1.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准备,为完成 学业打基础
基础护理学
药理学 病理学 生理学
内科护理学 外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儿科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比如,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不断的生成又不断重 吸收,保持动态平衡。组织液的生成机制以及影响 组织液生成和重吸收的因素如图所示。
自此以后,人们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观察获 得了大量有关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知识。

比如,医生从一个加拿大受枪伤伤员 胃与腹壁瘘管中收集到胃液并进行化学分 析,发现胃酸实际上是盐酸;比如,俄罗 斯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狗的腹部做 了一个人工胃瘘,长期观察分析狗胃的功 能活动,获得了大量的关于胃功能的知识。
功能 调节 机制

人们对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了解,不是通过 单纯的想象和推理来完成的,而是从观察和实 验中总结出来的。比如,英国生理学家 William Harvey利用动物实验和对人体的观察, 在1628年发表了论文证明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 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帮助我们理解水肿、 缺水的产生机制。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mmHg)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mmHg)
n
• 比如:尿液的生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 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而实现的。 临床上的利尿药就是通过作用于肾单位的 不同部位而产生利尿作用的。
• 心功能衰竭时,心脏的射血功能下降,每 搏输出量减少。

课程学习指南
• 结果: ①左心射血量减少,通过动脉系统输送到 组织器官的血量减少↓→出现组织缺血缺氧 的表现 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胸痛、尿少、疲乏 无力等

课程学习指南
②左心室每搏输出量↓→舒张期留在左心室 的血液↑,左心室压力↑→接收左心房的血 液量↓,左心房压力↑→肺静脉血液回流减 少,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的压力↑(组织液 生成的机制)→肺水肿(影响气体交换的 因素)→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
作为在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我们可 以用生理学理论知识对临床实践中观察到 的、提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工作水 平和为病人服务的质量。
(有利于工作)

另外,生理学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遵 循生命活动的规律进行生活,养成健康的 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
活动。研究的任务是在正常条件下,人体 各器官系统、细胞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 能是如何实现的,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 节和控制等。

整体
血液 循环 呼吸 消化 泌尿 神经 内分泌 生殖

课程学习指南
循环系统 的功能
心脏的 功能
血管的 功能
心肌的收缩功能 (工作细胞)
• 这就是药理学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课程学习指南
比如:用生理学知识推理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课程学习指南
•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次心脏搏动射出的血 量约为70毫升,占心脏舒张末期血量的 55%~65%。

比如,我国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胜教授通 过实验对胃黏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联系进 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发现了组胺具有刺激 胃酸分泌的作用和肠抑胃素及其作用。

“理论是构成一个建筑物所必需的框架, 而真正大厦的建成,则是靠实验所获得的 事实”。
科学实验工作是推动生理学发展的重 要途径。
人体生理学课程学习指南
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 尹志英(中央电大)
课程学习指南
一、什么是人体生理学 二、为什么要学习人体生理学 三、怎样学习人体生理学

课程学习指南
一、什么是人体生理学 •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
学。 • 人体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正常人体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