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质

合集下载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一、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20世纪末,随着世界各地尤其是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个学科都在向旅游业渗透。

地球科学亦不例外,它不仅仅只是我们早先理解的采掘地质矿产的学科,而是作为自然资源的基底,地质奇观更是作为山水旅游资源的精灵,逐渐走入我们日益丰富的旅游视野,并越来越影响着我们对新时代旅游的定义。

人们对旅游地质的认识与人们的文化科学素质、灵感有关,随着人们地质知识的不断增多,地质资源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旅游者的兴趣。

用严格的术语讲,旅游地学资源是适用于旅游业中的地学方面的资源的物质基础形式。

在地球几亿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些景象就被叫做地质旅游资源。

通俗的讲,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或者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过程中遗存的人类文化遗址,人类与地质体相互直接作用的遗迹,都叫做旅游地质资源。

同时,由于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作用、地质体密切相关,而且大多数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因此它具备空间定位性、永续性、不可再生性,并且更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简而言之,它就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观赏、游乐、考察、科普价值,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乐的心理要求的自然景观及与之有关的人文景观。

2、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个学科都在向旅游业渗透,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中越来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发挥着其自身的优越性。

其在旅游业的作用很多,这里仅说三条典型。

(1)、地质资源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

旅游日渐成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的休闲方式,求新奇成为人们在旅游中竞相追逐的目标,地质学旅游正满足人们这一“求知”的心理,它通过研究旅游资源的地学成因,揭示了旅游资源在观赏、科学及历史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涵,而且为旅游业发展注入的生机与活力。

地质旅游景点

地质旅游景点

地质旅游景点
地质旅游景点是指以地质遗迹、地质景观等为特色的旅游景点。

这些景点通常具有丰富的地质背景和独特的自然形态,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以下是一些有名的地质旅游景点:
1. 张家界:位于中国湖南省,以奇形怪状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天子山、金鞭岭等景点。

2. 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峡谷之一。

它以壮美的地质景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3. 格兰德·峡谷:位于美国科罗拉多河上,是一片壮丽的峡谷
景观,也是世界上最壮丽的地质景观之一。

4. 萨哈林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包括温泉、火山、冰川等,是地质旅游者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5. 大蓝洞: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也是潜水爱好者的梦幻之地。

这里的地质景观包括海底溶洞、珊瑚礁等独特的地貌。

6. 冰岛:位于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拥有活火山、冰川、间歇泉等丰富的地质景观,被誉为地质奇观的宝库。

以上只是地质旅游景点的一小部分,全球范围内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地质旅游景点等待着您的探索。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

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开发保护摘要:旅游地质资源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和与地质体直接有关的人类活动遗迹,包括了旅游资源中那些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以及在人类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人类与地质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与人类有关的文化遗址遗迹。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且分布非常广泛,这些地质资源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变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关键词:主要特点、分布情况、开发保护一、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主要特点:1、丰富多样性。

我国的旅游地质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分布的空间也极为广泛,同时又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

就前者而言,无论是高山还是大河、无论是喀斯特还是黄土、沙漠,各种形态的旅游资源在我国都以不同方式存在。

就后者而言,由于地势、气候等方面的不同,即便是类似的旅游资源,也都有着不同形式的展现,比如,在山岳旅游地质资源方面,我国有数百座不同类型的大山,分布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且各具特色。

2、空间定位性旅游地质资源的空间定位性,是指旅游地质资源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而且这种空间位置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水文、气象、水文地质、海陆分布以及人类长期活动等因素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内在分布规律。

例如,丹霞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红色碎屑岩分布的地区;岩溶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并且与岩层的产状、厚度、岩性等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还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有关。

3、永续性及不可再生性地质作用的速度,除了一些突发性的变化,如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能使地质体瞬时发生变化以外,一般都是较为缓慢的。

因此,相对于人的生命及社会的历史来说,地质遗迹的存在具有永续性。

同时也正是如此,当人们或突发性事件破坏了这些遗迹时,它将是不可(或难以)再生的。

例如,石灰岩溶洞及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其它钙华沉积物,其形成过程以百万年或万年计。

地质旅游的好处

地质旅游的好处

地质旅游的好处
地质旅游是一种结合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的旅游形式,它有以下好处:
1. 促进自然环境保护。

地质旅游可以让游客对地质环境、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2. 增强游客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地质旅游中包含的文化知识和艺术元素能够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和社会。

3. 创造旅游业经济效益。

地质旅游可以增加旅游业的收入,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创造就业机会。

4. 增强游客身体健康和心理愉悦。

地质旅游需要游客进行户外活动,能够增加运动量,同时也可以减轻压力,让游客身心愉悦。

5. 丰富人们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精神。

地质旅游可以让游客亲身参观、体验、感受自然和人文景观,增强对生命和自然世界的探索和了解,从而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更多的满足感和愉悦。

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目的及意义

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目的及意义

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目的及意义
一、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目的
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的目的在于围绕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查明其资源状况,为未来的资源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保护培育等提供基础资料。

二、生态旅游地质资源调查意义
通过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全方位、全覆盖、不留死角、不漏资源的全部调查、精准调查、科学调查,从而摸清生态旅游地质资源家底。

为充实“山水风光、美丽乡村”旅游规划的核心内容提供旅游资源地学基础资料;为实现“一县一品牌、一镇一特色、一村一景区”和树立旅游品牌提供生态旅游地质资源保障;为构建“百镇千村万点”和“多业联动、多业融合”的“民宿+”乡村旅游经济新业态提出一批可供开发的新的旅游地;为优化生态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奠定基础;为乡村政府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

广西善图科技有限公司。

旅游景区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旅游景区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

紧急避难场所
设立紧急避难场所
在景区内选择安全、开阔的区域设立紧急避难场所,确保在地质 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游客到安全地带。
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
在紧急避难场所内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如帐篷、食品、水、医疗 用品等,以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加强安全保卫
在紧急避难场所周围设置安全警戒线,安排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03
制定安全撤离路线
在旅游景区内制定详细的 安全撤离路线,确保在发 生地质灾害时能够快速、 有效地撤离游客。
标识安全撤离区域
在景区内明显位置设立安 全撤离区域的标识牌,以 便游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 快速找到安全撤离地点。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确保 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熟悉 安全撤离方案,提高应对 地质灾害的能力。
,以便景区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
06
灾后评估与恢复重建
灾后评估
评估灾害影响
评估灾害对旅游景区造成 的损失和影响,包括建筑 物、设施、植被、道路等 。
损害程度评估
根据灾害的强度和范围, 评估旅游景区各部分的损 害程度,为后续恢复重建 提供依据。
影响游客安全评估
评估灾害对游客安全的影 响,包括是否需要紧急疏 散、安全警示的设置等。
安全设施建设
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如设置预警系 统、加强应急救援能力等,提高游 客的安全保障水平。
07
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
宣传教育方案
1 2
制作地质灾害宣传资料
制作地质灾害宣传海报、手册等,向游客和景区 工作人员普及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方法。
开展宣传活动
在景区内开展地质灾害知识讲座、展览等活动, 提高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地质旅游景点

地质旅游景点

地质旅游景点
中国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地质旅游景点,以下是部分推荐:
-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五大连池镇药泉东路北侧,拥有奇特的火山地质构造和美丽的火山地貌景观。

-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是以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

- 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是一个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

- 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镇,是一个以丹霞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 庐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以庐山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断块山构造及变质核杂岩构造等地质地貌景观为主要特征。

-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是一个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性公园。

旅游地质学复习

旅游地质学复习

旅游地质学的定义与特点
旅游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地质景观的分类与评价、地质景观的演变与形成机制、地质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总结词
在分类与评价方面,主要研究不同类型地质景观的特征、价值及其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在演变与形成机制方面,重点探究地质景观的形成过程、演化规律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地质景观的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如何实现地质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包括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类
包括地层、古生物、构造等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地质遗迹类
各种美丽的矿物和岩石也是重要的旅游地质资源,如水晶、宝石、玉石等。
矿物与岩石类
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资源特色
评价旅游地质资源的独特性和吸引力,确定其市场定位和开发价值。
01
旅游地质资源的评价与分类
针对不同类型和特色的旅游地质资源,开展评价和分类研究,为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02
旅游地质景观的形成与演化
深入探究旅游地质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其科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未来旅游地质学的研究方向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多元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旅游地质学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应用于旅游地质景观的展示和体验。
技术创新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旅游地质学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市场竞争与品牌建设
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地质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旅游地质学面临的机遇之一。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可以根据其形成过程和特征划分为以下几类:
1. 火山与热液旅游地质资源:包括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和地貌,热液活动形成的热泉、蒸汽喷发和温泉等。

2. 岩溶旅游地质资源:包括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天坑、地下河、钟乳石等。

3. 断裂与褶皱旅游地质资源:包括构造地貌和构造遗迹,比如峡谷、断壁、岩柱、露头、悬崖等。

4. 沉积岩旅游地质资源:包括海滩、海蚀槽、地层堆积、沙漠景观等。

5. 冰川与冻土旅游地质资源:包括冰川和山地冻土形成的地貌和景观,比如冰川湖、冰川谷、冰瀑等。

6. 奇岩异石和珍稀矿物旅游地质资源:包括形态各异的奇岩异石、世界罕见的矿物等。

7. 地质公园旅游地质资源:包括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景观和地质遗迹,为人们提供自然科学教育和旅游观光的场所。

旅游地质学

旅游地质学

第一章绪论旅游的主要特点:异地性、业余性、享受性、消费性和知识性。

旅游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乐”这样三条一、旅游地质学的概念--旅游地质学是研究与旅游有关的地质体、地质现象、地质资源;开发地质景观的观赏性、科学性及其旅游价值;提高人们旅游的游览质量和观赏水平的学科。

旅游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地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观察、分析、解释名胜区、风景点、地质景观等旅游资源的成因、演变及发展,并科学性的探讨与研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规划和保护,提高人们的旅游质量。

二、旅游地质学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就其客体属性来说,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山水名胜、自然风光,如风景区、珍贵动植物生息地、特殊地质构造等。

后者主要指历史古迹、文化遗迹,以及文化艺术、民族习俗、城乡建设等。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赋予的、尚未作其他开发利用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及其地域组合,包括水光山色、江河湖泊、阳光海滩、奇石异洞、流泉飞瀑、旅游气候、生物资源等有美学价值的景物。

自然旅游资源大部分是地质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主要包括一国或一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历史古迹、旅游文化、城乡风光、旅游商品和风味佳肴等。

人文旅游资源则多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

三、地质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是“具有旅游价值的地质遗迹及与地质体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遗迹”。

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山川河流等,均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地质旅游资源包括了旅游资源中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也包括了在晚近地质历史时期人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人类文化遗址,还有人类与地质体相互作用的遗迹,即人类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地质资源以及人类遭受地质灾害等各种遗迹。

地质旅游资源的类型:1、观赏性地质旅游资源--各类山水风光、地质构造地貌景观、岩溶景观、丹霞景观、峡谷瀑布、河流湖泊、冰川雪山、石窟石雕、海岛沙滩等等。

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1. 简介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是指基于地质和地貌原因而形成的旅游景点,包含了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海岛等自然景观。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赏、探险、研究,使得这些景点成为了旅游业的热门景点。

2. 地质遗迹2.1 泰山泰山地处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一。

泰山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有五大景观,分别是“玉皇顶”、“十八盘”、“天街”、“中天门”和“三清宫”。

这些景点以其陡峭怪石、绝壁悬崖、山间云海、峰峦叠嶂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2.2 三峡三峡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境内,是中国山水名胜之一。

三峡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有“轻烟四季游”、“谷神庙”、“龙舟峡”、“瞿塘峡”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其陡峭的悬崖峭壁、清澈见底的江水、青山绿水的秀美自然风光而著称。

2.3 黄山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一。

黄山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有“云海日出”、“天都峰”、“光明顶”、“玉屏楼”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其怪石嶙峋、云海云海、奇松异树、温泉飞瀑的自然景观而著称。

3. 地质公园3.1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是中国第一个以自然保护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该公园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了清溪瀑、金鞭溪、袁家界、天子山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其石柱林海、奇峰异石、溪流飞瀑、峡谷百瀑的自然景观而著称。

3.2 阿勒泰地质公园阿勒泰地质公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是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质公园之一。

该公园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了高山冰川、河流地貌、火山岩石等景点。

这些景点以其地质遗迹、火山喷发遗址、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而著称。

4. 自然保护区4.1 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中国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

该保护区旅游资源地质地貌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乌苏里江、黑龙江两大河流及周边景观。

地质旅游的名词解释

地质旅游的名词解释

地质旅游的名词解释地质旅游是指以地质遗迹、地质景观、地质现象等为主要参观对象的旅游活动。

地质旅游是一种结合了科学、文化和旅游的综合性旅游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欣赏地质景观,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和地质过程,增长地质知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旅游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旅游的魅力在于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感官体验,融合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科学知识的探索。

通过观赏奇特的地质地貌,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的创造力。

例如,在黄山地质公园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奇形怪状的石峰、陡峭的岩壁和流动的云海,这些都是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过程中的产物,令人叹为观止。

地质旅游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

地质现象和地质遗迹都是地球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它们见证了地球的变迁和发展。

例如,在云南的石林景区,这里的石林奇观是由于亿万年来的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形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自然历史的见证。

通过观赏这些地质景观,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变迁历史,感受自然之美。

同时,地质旅游也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特点。

在地质旅游中,游客可以通过专业导游的解说了解地球科学知识,学习有关地质演化、板块构造、火山地震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在冰岛的冰川公园,游客可以参观冰川和火山,观察岩浆的喷发和冰川的运动,了解火山地震的成因和冰川的形成过程,这不仅是一种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地球环境保护的一种教育。

地质旅游还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地质旅游为旅游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通过开发地质旅游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同时,地质旅游也可以推动地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尽管地质旅游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对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地质旅游资源多为自然资源,因此,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非常关键,以保护地质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另外,地质旅游的科普和教育工作也需要加强,提高导游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加地质科普教育的力度,以满足游客对地质知识的需求。

第一章旅游地质学概述杨世瑜版旅游地质学课件.

第一章旅游地质学概述杨世瑜版旅游地质学课件.

3、1985年—1999年初创阶段 1985年,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成立 1985年,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论》列出旅游地理学 到1991年,五大旅游地学学术团体成立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 会)、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 、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中国地 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 4、1999年以后全面发展阶段 2000年,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建立 2001年,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创立 2007年,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创立 2015年,世界地质公园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地质公园 出版了大量旅游地学类的出版物,建立了学科体系。 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长安大学,在地质学本科专业 开设旅游地学方向。
【世界地质公园徽标】Global Geopark logo 由约克•佩诺先生(York Penno)设计。徽标中部 的图案象征着地球,五条曲线分别代表着地球的圈层 :地幔与地核、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它 象征着地球行星是一个已形成我们环境的各种事件和 作用构成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整个徽标的寓意是在 UNESCO的保护伞下,世界地质公园是地球上选定的 ,其所包含地质遗产已受到保护,并为可持续发展服 务的特别地区。未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批准,任何集团不得使用世界地质公园“UNESCO GEOPARK”标志。
【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徽标】National Mine Park logo of China 外圈上缘是汉字“中国国家矿山公园”,下缘为英 文“National Mine Park of China”。内圈象形图案是 :古汉字“山”代表矿山,矿物晶体象征矿产资源的类 型,锤子象征着开采工具,锤子的头尾部的白色空间象 征着井巷开采和露天开采;黄色、绿色象征矿山环境修 复。整个徽标代表着利用修复后的矿山遗址,开展旅游 持续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理念。

旅游地质规范

旅游地质规范

旅游地质规范
旅游地质规范从地质遗迹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角度,结合地质学科分类及地质遗迹的成因、自然属性等,提出了地质遗迹分类方案:3大类、13类、46亚类;明确了地质遗迹调查的目的任务和工作程序,规范了调查评价内容、方法与技术要求;规定了成果编制及数据库建设要求等。

旅游地质就是告诉人们,在旅游风光中怎样看待地质现象,在旅游景色中怎样辩别地质遗迹,在旅游审美中怎样了解地球演化。

这样,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就能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审美情趣,就能拥有更超值的享受和更多的审美愉悦。

形象地说,旅游地质就是常规旅游的添加剂,就象我们在咖啡中,加入咖啡伴侣一样;旅游地质就是传统旅游的升级版,就象我们把3G智能手机,升级为4G智能手机一样。

一是旅游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

二是因旅游项目配套安排商品住宅要求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不得批准。

旅游地质学-1

旅游地质学-1
(科学考察)
激发旅游产生旅游动机的方法
1. 旅游客体
① 景点形、声、色的和谐美感 ② 设施的美观、实用、方便,以刺激旅游者的兴
趣爱好
2. 旅游媒体
①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② 树立良好形象 ③ 传播媒介的宣传
2、旅游媒体 ——导游人员的心理要求
1.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2. 兴趣广泛 3. 性格随和 4. 情感丰富 5. 思维敏捷
其地域分布规律 3. 控制与自然景观演化的促进 4. 能增加美感,强化意境
山岳
绝对高度在500m以上的称为山
峡谷
火山
水景旅游资源
❖ 有海洋水、河流水、湖沼和水库水、冰川水、 地下水等
❖ 淡水资源显得稀少与珍贵
风景河段
❖ 除长江、漓江、京杭大运河等开发,潜力很 大
❖ 开发着眼于:水质和河岸景色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 主要包括一国或一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历 史古迹、旅游文化、城乡风光、旅游商品和 风味佳肴等。
人文旅游资源则多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 所以,通常在旅游资源中自然旅游资源,也 即地质旅游资源是重要基础。
自然旅游资源及功能
❖ 指自然条件和自然风光,即能使人们产生 美感的自然环境和物象的地域组合
旅游地质学
1. 旅游是人类高层次需要 2. 旅游成为时尚 3. 传播旅游和享受旅游 4. 地质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普及地质知识,倡导旅游文化,保
护旅游地质环境
第一章 旅游地质学概述
1. 旅游地质学 2. 旅游的构成
➢ 旅游者 ➢ 旅游媒体 ➢ 旅游资源
3. 旅游地质资源
一、旅游地质学的涵义
人文旅游资源多依附于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以地质资源为其主体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游客产生吸 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著名诗人卢纶的“巴路绿云出,蛮乡入洞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处于中期阶段的贵州高原
地貌的极好诗句。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
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地质原因:3类可溶性岩石广布
气候原因:温度降水气压等方面,温度越高反应越快,气压越大水中CO2溶解越多
生物原因:岩石表面生长的菌类、藻类生物分泌溶蚀性酸,腐蚀岩石。

代表地形:其中以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青海(即云贵高原)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
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

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

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中国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岩壁为瀑布华地貌。

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瑶琳仙境,以“雄、奇、丽、深”闻名于世。

研究意义: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喀斯特地区有许
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

在水库大坝选址时应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貌等。

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

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
分布于岩溶盆地的边缘。

流水继续侵蚀溪沟两侧的节理、裂隙、形成峰丛,当切割至一定深度时,则形成由无数挺拔陡峭的峰柱构成的峰林地貌,其相对高度为100~200米,高者达300米,坡度>45°,形态一般较对称。

石芽和洞穴发育,常与洼地错落。

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桂林阳朔——山水相依的画廊;第二、武陵源——失落深山的丹青,武陵源属世界上罕见的砂岩风林地貌,整个景区,沟壑纵横,岩峰高耸,绿树翠曼,兽鸟成群,有“大自然迷宫”、“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

第三、万峰林——高原上的心跳,典型的喀斯特盆谷峰林地貌。

第四、三清山——西太平洋边缘最美的花岗岩,第五、罗平峰林——金色的花园。

丹霞地貌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分布: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同时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广东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江西龙虎山、鹰潭,福建武夷山、张掖丹霞地貌、赤水丹霞地貌。

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第1名:丹霞山(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第2名: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第3名:大金湖(福建省;第4名:龙虎山(江西省;第5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第6名: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第7名:赤水丹霞地貌(贵州省遵义
形成: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化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

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

地貌特点: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
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
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

具有科学研究、美学观赏、旅游应用等方面的巨大价值。

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张家界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

面外力地质活动作用的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则是塑造张家界地貌景观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因此,它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诗歌,观景途中(周原)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张家界行(艾定增)
晓登黄石寨,暮宿金鞭岩。

崖如刀削出,山似斧劈开。

云从脚下起,日自岭边来。

欲随溪水去,何处是蓬莱?
特点:1
)柱峰林立,基座相连
峰多体窄,突兀高耸,与方山、岩岭交错组合在大型合地周围;发育高度:在海拔300到1100m之间不等。

显示出高峻、顶平、壁陡等特点。

形态各异的峰柱,峰柱高几十米至400m,其柱体的密集度、造型之奇异度、各种砂岩地貌景观的组合有序度、岩石植被、气象因素的色彩鲜明对比度、峡谷与溪流组合的和谐度、地形高低错落相配及各种象形山石景观引人入胜的联想度,
张家界,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张家界的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山上峰峻石奇,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似剑。

张家界,既有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奇观,又有举世罕见的砂岩峰林异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张家界地貌和丹霞地貌是两种既存在联系又有区别
的地貌,两者都是砂岩地貌且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条件都需要近乎水平且节理发育的沉积岩;在其形成过程中都受到了流水侵蚀、风化作用及重力崩塌作用;而在地貌形态上也存在着相同之处:都形成了方山、天生桥、巷谷等
地貌形态。

不同的是,张家界地貌形成的时期要早于丹霞地貌形成的时期,前者
是经历了一系列构造运动的结果,并且其的形成与海侵有关,而后者的形成主要
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关;在形成的地貌形态上,张家界地貌所呈现出来的更加
完备,其主要有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等地貌形态,而丹霞地貌
则主要有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地貌形态
岩石,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是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是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

矿物指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的岩石体系,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地壳运动,形成山系、平原等地貌,又经过风力、水力等外力作用,形成了现今喀斯特、峰林等地貌。

所以说岩石是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地貌是岩石外形和构造的体现。

两者区别:1.从外观上看,丹霞地貌呈红色的的景观。

而喀斯特地貌呈白色的景观!2.发育的母质不一样,丹霞地貌发育在红色的沙砾岩上所以呈现红色,而喀斯特地貌发育在石灰岩上所以呈现白色。

3.我国湖南张家界就是著名的丹霞地貌区,而云南的石林九乡就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
1.丹霞地貌景观:红色沙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

流纹岩地貌景观,流纹岩地貌为酸性喷出岩冷凝,后经风化所致,具有流纹构造,地貌造景丰富逼真,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看,常常会呈现出不同的造型。

2.喀斯特地貌景观:是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为主的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石灰岩的风化主要是水的溶蚀,地面上石灰岩的溶蚀形成孤峰、峰岭、峰丛,地下石灰岩的溶蚀形成溶洞,石灰岩溶蚀后的蚀余部分形成“太湖石”、“水上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