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数学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分、秒,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字编码,集合。

教科书安排了三部分的学习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综合练习。

成长小档案是对全册学习内容的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有趣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数学活动以主题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动”中回顾,主要安排了三项数学活动。

综合练习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各单元的知识已经了解和掌握,但可能有所遗忘,而且对重要的知识还会存在理解不透彻的地方。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能更系统地掌握知识。

学生在前面四个学期的数学学习中,每册都有安排总复习这一内容,经历了总复习的过程,有一定的整理知识的经验,但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串联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单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更要在总结的层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建立起知识框架。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

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四边形的意义。

4.理解“倍”的两种不同意义。

5.掌握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能够解决集合问题。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总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总复习,帮助学生巩固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进入四年级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内容本次总复习的内容覆盖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如下主题: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2.分解十以内数的加减法3.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4.运用米、升、斤、元的简单计价5.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重量和容量6.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整点、半点、刻钟和个别分钟的时间7.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8.能简单地进行数表上面的数字填空和排列三、教学重点1.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的进一步巩固;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4.能简单地进行图形的分类和图形线性边数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1.不带进位的数到1000内的加减法;2.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3.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

五、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巩固性、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学生通过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数到1000内带0的加减法、长度、质量和容量的比较、运用升、斤、元测量体积和重量的理解。

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练习建议和习题解答方法。

3.鼓励学生边做题边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以便更好的相互补充和学习。

六、教学资源1.练习册;2.教科书;3.黑板和粉笔。

七、教学时间共计两节课。

八、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组织小组合作的行为,检查其协调性和学习效果。

2.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查看其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适时对其进行辅导。

3.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思和调整,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九、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并在每次课堂开始时检查作业情况。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

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策略教案如下:一、掌握基本算法1.1 加法和减法口诀通过歌唱、游戏、口诀学习加减法,掌握住两个数字相加、相减,几个数字相加、减的方法。

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加强记忆。

例如,制作“数字寻宝游戏”,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相应数字的卡片。

同时,播放加法和减法口诀歌曲。

1.2 数学计算方法强调记住加减乘除的口诀和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培养孩子们化繁为简、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运用数字之外的思维2.1 逻辑思维通过进行打乱思维以及一些逻辑思维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推理和思考得出答案,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推荐一些适合三年级孩子的数学思维游戏,例如:数盘游戏、数形结合游戏、推理游戏等。

2.2 创造性解决问题强化孩子们的创造力,引导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让孩子们多参与一些数学活动,例如做数学手工、制作数学模型等,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理解和应用3.1 实际应用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让孩子们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

可以通过采访家长、让家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3.2 问题应用引导孩子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创造性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计算周长和面积时,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的教学策略。

通过掌握基本算法,运用数字之外的思维,以及理解和应用,孩子们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老师也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情境教学、课堂游戏等,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学习更轻松,更容易。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4、例5,“练一练”和练习二第1、2题。

教学目标:1、经历初步认识“倍”的过程,联系实际问题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个几”和“倍”的联系。

2、在认识“倍”的教学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准备:圆片数个,例5花图、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1、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

(1)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4个,第二行摆几个圆片?(2)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要摆2个3,第二行摆几个圆片?(3)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圆片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几个圆片?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老师演示:第一行圆片摆了3个,第二行摆跟它同样多的3个,这时第二行的个数就是第一行圆片的1倍。

请你也来摆一摆: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1倍。

2、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摆边想:1倍该怎么摆?3、题目要求我们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请你想一想接下去该怎么摆?(学生动手操作后)谁来说一说第二行圆片摆了()个()。

4、完整地说一说: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第二行摆了2个3。

5、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又该怎样摆呢?如果是6倍呢?1倍呢?(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圆片,并完整地复述:第一行圆片有3个,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第二行摆了()个()。

6、巩固练习:(1)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先独立摆一摆,再说一说。

)(2)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第二行摆()个(),第二行一共有()个圆片。

(学生独立操作,并能完整地说一说。

)(3)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第二行摆了()个()。

(4)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倍。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三年下册数学复习教案四合分校 战凤敏知识点归类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 南 西 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 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西北 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图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比较,更容易分辨相同项目的区别;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第五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1、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2、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3、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6、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第六单元年、月、日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4、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31天 31÷7=4个……3天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一般用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二24计时法1、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时刻相同,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②下午1时到晚上12时,时刻加上12,并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时间限制词;②13时到24时,用时刻减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时间限制词;3、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时刻—时刻=时间段4、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天=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3、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4、小数读写法:①读法→汉字形式;②写法→阿拉伯数字;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第一课时除数是-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口算乘法、除法、笔算乘法、除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问题,并通过反思进行自己正;2、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提高计算能力,达到计算熟练,实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宣布本节课复习内容;二、基本练习l、口算练习;60×20=24×10=23×20=40×90= 60÷3=150÷5=800÷4=9000÷3=要求:1直接说出答案;回答语句要说完整2说一说口算的方法;2、估算练习;79×3014×3935×1961×8079÷412÷383÷9430÷7要求:l直接说出答案,学生回答语句要完整;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可以把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时,不一定都把被除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数;3、笔算练习;22×1411×2545×3486×13 91÷78÷6609÷3562÷4要求:l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计算;2汇报结果,说一说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结合题目,归纳出注意点:乘法计算中:1要注意进位问题;2要注意积的书写位置;除法计算中:1商的书写位置;2除数与商的积的书写位置数位对齐;3被除中间有O的除法计算;4商的中间,末尾有的除法;三、知识梳理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说一说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进行交流后、回答、教师板书:因数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笔算乘法、进位笔算、被除数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及验算;计算:856÷7 2309÷3 2832÷4四、课堂活动1、计算2346÷5并验算要求: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独立计算;汇报结果,并说一说除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验算中,要注意什么2、练一练;第二课时: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权单位;2、能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知识梳理教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三、要点复习1、面积与面积单位;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学生结合具体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教师出示面积概念;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教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教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简单换算;2平方米= 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面积计算;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四、课堂活动练一练第三课时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03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某地区1994~2003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3、回答问题;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03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2、小数大小比较;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①〇元元〇元4分米〇分米米〇米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三、课堂活动1、练一练:2、课内外作业: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年、月、日教学内容:方向的辨认,简单的路线图,年、月、日的基础知识,24时计时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几个方向;2、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全体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3、全面掌握所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二、要点复习:1、位置与方向1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四面八方”是指哪几个方向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东、南、四、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方向辨认;①以教室为中心,辨认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在什么方向;②说一说,你们家的方向;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也可以不以学校为中心;如:我家在××广场的××方向等;只要学生能正确描绘自己家的方向即可;3路线图;图示:教材112页第1题:①填一填:书店在小明家方向,学校在书店的方向;小冬家在小桥的方向,小桥在小冬家;②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说一说小冬上学的路线;说一说小冬到小明家的路线;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年、月、日;1请学生回顾;说一说在年、月、日这一单元中都知道了哪些知识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一年有几个月,一年有多少天,平年多少天,闰年多少天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你是怎么记的拳头、歌诀帮助记忆;还可以整理出:一年分几个季度,各个季度有哪几个月份;一年大约有几个星期;一个月的上、中、下旬是怎么分的;(2)、练一练:三、课堂作业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第五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2、了解用乘法、除法可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出示口算卡;50×108×200400×3105×6800÷ 825÷5204÷255÷52、计算;120×30×7250×6×123400÷8÷54450÷6÷3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3全班交流评价;二、要点复习1、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图书馆里有1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8本,书架一共可以放几本书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出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2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计算;3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有目标地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4鼓励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正确的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学生解答方法有:8×5×168×16×5=40×16=8×80=640=6405组织交流;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2、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出示题目:某送奶站共有3个送奶小组,每个小组有4人;每天要送牛奶816份,每个送奶员要送多少份1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2启发、引导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3组织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小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每-步解决了什么问题4教师小结;三、课堂活动练一练。

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复第二单元中关于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利用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探究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复内容1. 10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10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重点与难点1. 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教具、学具等。

2. 组织学生回顾第二单元的研究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课堂导入1. 利用趣味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课堂讲解1. 利用课件、教具等展示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过程,讲解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研究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练1.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收获。

2. 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点评,鼓励优秀学生,激励后进生。

课后作业1. 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探索更多数学奥秘。

四、教学评价学生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题完成情况。

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1. 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

2.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教具、学具等。

2. 相关研究资料、练题等。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第1课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总复习、第110页第2题、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3题、第114页的“思考题”。

【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及笔算、除法估算,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学会一些简单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整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回顾知识,有序梳理1.今天,我们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请你来想想这部分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些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反馈,教师课件梳理。

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三年级数学下·新课标(人教)2.梳理计算方法。

①口算:400÷2= 360÷4= 4000÷5= 8400÷4=想一想: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小结:被除数有几个0,商的末尾就写几个0,另外需要注意特殊的情况。

②笔算: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

486÷2= 249÷3= 506÷5= 780÷6= 327÷3= 635÷6=小结: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③验算:怎样检验除法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的依据是什么呢?尝试验算下面两道题: 524÷4= 708÷7=④估算:PPT课件出示估算题目。

600÷19 5600÷69小结方法:除法估算时,先看成与所给数接近的整百、整十的数再进行计算。

二、综合练习,提升能力1.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1一、教学目标1.在回顾和整理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

3.在复习过程中,渗透学习方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进行乘法口算、笔算、估算三、教学难点渗透学习方法四、教学具准备练习小篇子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今天我们要一起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内容。

这个单元包括哪些内容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口算:用乘法口决计算再添0,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笔算:从个位算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二)探究新知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口算方法4×60=(说算法) 80×5=(注意0的个数) 103×4=(十位要加进位数)2.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订正(3)全班交流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第1个问题你选择什么方法?(2)第2个问题你怎么选择笔算呢?(3)第3个问题可以估算吧吗?(4)小结:我们要根据问题和数据的特点合理选择算法,考虑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时候必须用准确值。

(三)拓展延伸1.快速抢答争第一(1)出示题目:(2)学生抢答2.认真观察填表格(1)出示题目:(2)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从第一行的数怎样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

(3)根据规律填数: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通过观察、计算,大家发现了第一行的数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数,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把表格填写完全。

3.趣味数学找规律(1)观察:认真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发现规律: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很有趣的数学算式,你能在方块里填上合适的数吗?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复习》教案2一、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数的认识和运算数的读写和比较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乘除法的运算方法2. 第二章: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的性质和计算图形的变换和组合3. 第三章: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和换算时间和金钱的计量和换算数据收集和处理4. 第四章:数的进一步认识分数的读写和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小数的读写和比较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5. 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整数和分数的加减法应用题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量的计量和数据处理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数学题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练习和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2.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3.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时间1. 每个章节安排2-3个课时进行复习和巩固。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和节奏。

六、第六章:分数的进一步认识与应用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应用题七、第七章:小数的进一步认识与应用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应用题八、第八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与分类数据的图表表示九、第九章:几何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圆的性质和计算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分类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十、第十章: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策略逻辑推理与论证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技巧思维训练与创新实践十一、教学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篇)2024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一)(p125)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掌握连除、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比较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复习这部分内容。

通过复习,要使同学们更好地熟练地进行解答。

二、复习运算顺序1、提问:有哪几种计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2、请学生归纳:(运算顺序及小括号)3、练习复习(一)第2、3、4题。

(1)各自独立完成。

(2)校对,讲评2、3题,校对后讲评第4题。

三、复习应用题。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题。

2、完成后,说说分析思路解题步骤。

3、引导归纳: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四、小结:(混合运算顺序,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五、作业《作业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二)(p126)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6、作业《作业本》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三)(p127)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解答。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复习-苏教版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复习-苏教版秋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复习-苏教版秋教学目标1.复习三年级上学期所学数学知识,包括加减法、乘除法、数的大小比较和位置关系等;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加减法的复习教学目标:复习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加减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1.大班教学,老师板书加减法运算的基本公式和方法;2.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加减法的运用方法;3.呈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图形等形式呈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乘除法的运用教学目标:复习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及安排:1.大班讲解:老师向学生讲解乘除法的基本公式和方法;2.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运用乘除法;3.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乘除法的运用。

第三课时:数的大小比较和位置关系的认识教学目标:感性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和位置关系,增强数的抽象理解。

教学内容及安排:1.游戏:老师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学生感性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和位置关系;2.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游戏中的认识转化为概念的理解。

第四课时: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安排:1.讨论:老师出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2.演示:老师通过演示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3.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1.大班讲授: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感性认识数学知识;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3.游戏: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学生感性认识数学知识;4.案例演示:通过案例演示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5.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和成长。

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2.课堂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表现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3.作业完成情况: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4.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

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

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简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整数加减法1. 加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定律2. 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定律3. 整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题第二部分:小数加减法1. 小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规则2.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运算定律3. 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题第三部分:简单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2.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 平面图形的实际应用题第四部分:时间和货币1. 时间的认识和表达方式2. 货币的认识和计算3. 时间货币的实际应用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 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3. 时间和货币的实际应用题难点1.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和运算定律2. 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3. 时间货币的实际应用题的解决策略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1.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2.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方法。

实践操作1. 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课堂表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等。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复习-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复习-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复习苏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课的教案,这一节课我们采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复习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数字0到100、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数字0到100有深入的认识,能够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同时对几何图形有基本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主要是学生对于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教学重点则是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字0到100进行计算,能够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计算,对几何图形有基本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主要是黑板、粉笔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则是学生自己的作业本、计算器和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实际情境引入,比如“小明有30个苹果,他给了小红10个,还剩下多少个?”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加减法运算:通过一些例题,如23+17、5629等,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讲解答案,重点讲解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3. 数字0到100:让学生说出0到100之间的所有数字,然后通过一些练习题,如“123减去45等于多少?”让学生运用数字进行计算。

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通过一些实际操作,如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计算教室的面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5. 几何图形:让学生识别和命名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然后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加减法运算的法则、数字0到100的认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运用、几何图形的识别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23+17=2. 5629=3. 5=4. 教室的长是10米,宽是8米,求教室的面积。

答案:1. 402. 273. 784. 80平方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于加减法运算、数字0到100、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以及几何图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教学中还是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进位和退位的处理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2024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并巩固三年级数学上册中涉及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强化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等方式,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强调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的认识和运算,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的加减法及乘法运算。

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如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数据的简单统计与分析,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关系。

掌握复杂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如多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回顾前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提问学生关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展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和要点,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2. 知识梳理(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和梳理本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要求学生自主整理笔记,总结重点公式和解题方法。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笔记和复习方法,促进知识的互补和共享。

3. 重点难点突破(15分钟)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开展小组竞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综合应用(10分钟)提供综合性应用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提取关键信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拓宽思维视野。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复习要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

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

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复习三年级上册数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和比较- 复习自然数的认识和读法- 复习数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数的比较2. 数的运算- 复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口算技巧- 练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题目,包括进位和退位的情况- 引导学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 数的整理和排列- 复习数的整理,包括数的顺序排列和数的分组- 练习数的整理和排列的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应用数的整理和排列解决问题4. 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复习长度的认识和读法,包括米、厘米和分米的换算- 练习长度的测量,使用尺子和其他测量工具- 引导学生应用长度的测量解决实际问题5. 时钟的认识和读写- 复习时钟的认识,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作用- 练习时钟的读写,包括整点和半点的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应用时钟的读写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问题解决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评价-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资源- 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练习册:与教科书配套的练习册- 数学工具:尺子、计算器、时钟等教学安排- 每周三节数学课,每节课45分钟- 每节课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每节课结束前进行课堂小结和预告下节课内容教学反思- 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和效果,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与同事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以上是小学2023—2024学年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教案的内容和安排。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2 复习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2 复习   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2 复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24时计时法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复习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复习内容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3. 情境教学(10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六、作业布置1. 完成本册数学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1. 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本册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表现出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情境教学”部分。

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通用22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通用2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篇1复习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

(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一、统计知识点1、出示:某地区1994~20xx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xx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

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

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20xx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读法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生活中感悟数学、体验问题冲突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2)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都跑过步吧,那你们知道我们班谁跑的最快吗我们就以50米为例,请5位你认为跑得最快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所用的时间。

[引用学生体育活动中熟悉的50米跑为情景,使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并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进而进一步对下文的路程相同、时间相同时,速度的变化情况讨论作铺垫。

]二、新授(一)路程相同时,比速度。

师:你们认为这5位小朋友中,谁跑的最快为什么 (生说理由)师:可见,在路程相等时,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得快。

(二)时间相同时,比速度。

师:一年级的小A同学看到( )号运动员跑的这个成绩,他乐坏了,高兴得说,我居然和三年级的大哥哥跑的一样快。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说想法)师:可见,在时间相同时,谁跑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三)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比速度。

1、学习速度的单位师:刚刚我们说,路程相等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相等时,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那么,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时,该怎么比快慢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揭题)谁跑得快来看看小丁丁和小胖之间的PK赛,小丁丁说“我3分钟走了180米,小胖说“我5分钟走了250米,谁跑的快”说说你准备怎么比(算出每分钟所行的路程)师:请你在1号本上完成(1学生板演、校对)。

师:再来看看摩托赛车与小汽车之间的较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3、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一)(P12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
计算。

2、进一步掌握连除、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复习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比较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混合运算及两步计算应用题,今天我们要复习这部分内容。

通过复习,要使同学们更好地熟练地进行解答。

二、复习运算顺序
1、提问:有哪几种计算?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2、请学生归纳:(运算顺序及小括号)
3、练习复习(一)第2、3、4题。

(1)各自独立完成。

(2)校对,讲评2、3题,校对后讲评第4题。

三、复习应用题。

1、各自分析,解答第5、6题。

2、完成后,说说分析思路解题步骤。

3、引导归纳: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四、小结:(混合运算顺序,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五、作业《作业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二)(P12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
6、作业《作业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三)(P127)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解答。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渗透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所学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基本训练,投影仪显示下列题目
1、根据下面问题联想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①两个鸡场一共养鸡多少只?②两个鸡场养鸡的只数相差多少?
③平均每个鸡棚里养成鸡多少只?
①第二养鸡场要给第一养鸡场多少只鸡,两个鸡场的鸡同样多?
2、根据下列条件提出问题,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①有桔子2500千克,苹果是桔子的3倍。

②有苹果7500千克是桔子的3倍,桔子有多少千克?
三、重点训练:围绕上面第1题联系第15题训练。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四、独立完成其余几题。

五、引导完成思考题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
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
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六、作业《作业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