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课件30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1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以北半球为例,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①气压带
字母 A C E G
名称 赤__道__低__压__带 _副__热__带__高__压_带 副__极__地__低__压__带 极__地__高__压__带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THANKS
课时1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冬季甲区域出现的超强气旋会给沿岸地区带来何种天气? [提示] 带来暴风雪天气。
课时1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巧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②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 流下沉,则气压高。 ①副热带高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②副极地低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课时14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影响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023·温州模拟)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由70多个小岛组成,群岛 植被以苔藓、草甸为主,无高大树木。在群岛附近海域总是不定期地出现白色 浪花,数以亿计的海鸟和成百上千的座头鲸会出现并追逐浪花,随着浪花的消 失,它们也逐渐退去,下图为群岛所处的位置。读图,完成4~5题。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
热带季 而形成的___东__北__季__风___的控制,全年高温,一年
风气候 雨季时受气压带、风带北移而 可分为旱雨两季
形成的___西__南__季__风___的控制
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 C )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2)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B ) 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2.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 D ) 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
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
揭开大气环流的神秘面纱 位于南纬40度到60度之间,大致在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 侧,有一处环绕地球的特殊低压区,这个低压区的特殊之处在于其 一年四季总是盛行五六级强度的西风,又时常刮起几米高的海浪。 尤其是全年各月都有超过一周到十天至少都有7级以上的大风天 气。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半球西风带,也称“咆哮西风带”,是进 入南极必经的一道“鬼门关”。
“咆哮西风带”是人类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由航海探险家们发 现并命名的,这个时代,航海家们还发现航行至南北纬30°附近的 纬度带时常常无风,缺云少雨。当时机械动力驱动的运输船还没有 发明出来,大洋航运靠的是风力驱动的帆船。航海家们发现,进入 30°纬度带时帆船无法航行,海上贸易大受影响。那时,很多帆船 都载着许多马匹,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马匹相继死掉,吃不完的 马肉只好投进大海里喂鱼。后来,人们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称为 “马纬度”。
高三地理人教版复习课件:气压带与风带
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和相对应的近地
3、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压带
• 思考:赤道低气压与副极地低气压成因相同吗? 副热带高气压与极地高气压成因相同吗?
• 答案:赤道低气压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 属于热力成因;副极地低气压是冷暖气流相遇, 暖气团被迫抬升形成的,属于动力成因。副热带 高气压是空气气流聚集被迫下沉形成的,属于动 力成因;极地高气压是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 属于热力成因。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大 西
洋
亚速尔 高压
60N
太
亚欧大陆 平
洋
副亚洲热(带印度高)气低压压 带 夏威夷 30°N 高压
七月
2、东亚季风(冬季风—西北季风)
冬季—— 东亚盛行来自 蒙古-西伯利 亚高压前缘的 偏北风,低温 干燥,风力强 劲。
2、东亚季风(夏季风—东南季风)
夏季— 东亚盛行来 自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西 北部的偏南 风,温暖湿 润。
4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观察气压 带、风带 的季节移 动图,回 答下列问 题
1、气压带、风带随 太阳直射点 季节移动而南北移动,其移动方向与太阳直
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2、就北半球来说, 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
归纳小结: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单圈环流 2、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又考虑地转偏向力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知识点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知识点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对物体产生的压力。
在地球表面上,气压的分布并不均匀,而是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分布规律,这就是气压带。
而气压带的存在,也直接导致了风带的形成。
一、气压带气压带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的转动、不同经纬度的热量分布以及地形的影响。
根据气压分布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气压带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四个带状区域。
1.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受到阳光直射的影响,地面上的气体分子被加热后上升形成气压下降,形成低压带。
由于气压低,空气上升,水汽充足,距离赤道越远,雨量越多。
因此,赤道低压带也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2.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位于赤道低压带以北约30°到40°之间,主要由于赤道地区上升的空气在30°左右下沉形成的压力。
这里空气下沉,水汽减少,降雨较少,天气晴朗。
这也是为什么多数沙漠地区位于副热带高压带的原因。
3. 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北约60°到70°之间,该区域的天气寒冷,气温低,很少有人类居住。
由于经度和季节的变化,副极地低压带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4.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位于北极和南极附近,是气温最低的地区。
由于冰雪的存在,极地高压带的地表气温极低,冬季长时间黑暗,气温更是低至零下50摄氏度左右。
二、风带风带是由气压带形成的,气压差是产生风的主要原因。
高压区的气压较大,而低压区的气压较小,两者之间的压强差就会引起风的产生。
根据气压对称性的原则,风流始终是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
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风的方向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根据风流的方向,我们可以将风带分为赤道东风带、副热带西风带、副极地东风带和极地西风带。
1. 赤道东风带赤道东风带位于赤道附近,又被称为信风带。
由于地球自转的作用,赤道附近的空气流动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风的切向速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东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 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a 为信风带b 为西风带c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低温少雨)C东南风(高温多雨)南亚季风B东北风(凉爽干燥)D西南风(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成因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炎热湿润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步:确定半球
第二步:以温定带(特殊:温带海洋性气候) 第三步:以水定性
观察以下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特点和降水分配特点。
并偿试判断所属半球(南、北半球)及气候类型.
500 400 300 200 100 0
年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点 甲
气温和 降水量 气温 降水量
90° 80° 70°
西部
大陆内部 极地气候 寒带(极地)
东部
90°
7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60°
温带海 50° 洋性气候
40°
30° 20° 10° 0°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 55°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
35°
地中海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
25°
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10°
C
7、请在下图中的直线上画出箭头将环流完成;
(1)写出a,b,c所代表的风带;
(2)E,F,D所代表的气压带 (3)使之形成湿润气候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60°
副极地低气压带
30°
0° 30°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实际中的气压是不是也呈带状分布?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一 月
C 阿留申低压 D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4. 东亚季风区是全球最典型的季风区,这主要 是因为( C ) A 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影响 B 该地区冬天特别寒冷,夏天特别炎热 C 该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 D 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气压带和风带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气压带和风带
3.季节移动:随的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在北
半球,与两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冬季偏。
2.分布:全球分为个气压带、个风带,存在着、中纬度和三个环流圈。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成因:高低纬度间因而产生差异。
太阳辐射七六低纬度热量高纬度太阳直射点北南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1.气压中心
(1)形成原因:的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2)影响北①半球
②南半球
特点:状分布表现冬季夏季亚欧大陆:(蒙古、西伯利
亚高压)
太平洋、大西洋:低气压(副极地低压)
亚欧大陆:亚洲低压( )
太平洋、大西洋:高气压(副热带高压)
特点:状分布
原因: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小
亚洲高压。
气压带和风带复习课件
分布规律、典型地区 • 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分布 规律、典型地区 •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 特点、分布规律、典型地区
重难点突破: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单圈环流成因: 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冷却受冷却单圈环流
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 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 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称作极锋。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附极地低气压 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
南亚季风 夏季 西南风 印度洋
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 内部) 温暖干燥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高温高湿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4.季风对气候和经济的影响
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的 生长,而亚洲是各大洲中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其他大洲也 有季风气候,只是没有亚洲典型),亚洲是世界上水稻种 植最为集中的,所以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但夏季 降水过分集中也易造成水涝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我国广大 地区盛行季风气候,因此,夏季从太平洋带来的暖湿气流 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形成了森林,草原景观。农业 生产也生机勃勃,而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非洲撒哈拉地区,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景观 另外,降水的大小和雨期的长短也存在差异,存在着东南 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 对农业生产有重大影 响
时间 春末 夏初 7-8月 9月
副高位置 15-20°N 20°N 25-30°N 南退 华南
高三地理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2、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①假设地面均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单圈环流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压带。
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带。
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气从赤道流向极地。
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
②假设地面均一,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
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压带,即赤道低压。
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
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
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
这样,便在赤道与北纬30°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
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运动之气压带、风带
(1)推测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对印度半岛季风环流的影响。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印度半岛的高压势力范围较小。 【答案】 西南季风减弱。 (2)说明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导致中亚降水增加的原因。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力强盛,根据低压的相关知识回 答即可。 【答案】 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 力强盛,中心气流上升,西南风势力强盛,使阿 拉伯海的水汽输送量增加,中亚降水增多。
(2)推测“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 【提示】“秋老虎”为持续高温、晴朗的天 气,因此“秋老虎”最怕冷空气和降水。
【答案】 受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距海 较远,受台风影响小。
情境2 卡卡杜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受气候影响,景观多样,一年中不断更换
着自己的“容颜”。下表示意当地原住居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
(2)分析“咆哮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 【提示】根据西风带的特征和位置推断海况恶劣的原因。 【答案】 西风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雨雪天气变化频 繁,常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情境2 副热带急流 副热带急流是对流层上层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是动力成因下
4. 图示高空西风( A ) A. 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 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 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 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解题思路】 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随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最远可到30°N附近,A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影响 的结果,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地球公转引起的,B错;高空西风的形成主要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中纬西风南侧是副热带高压带,D错。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气压带和风带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气压带和风带一、教学目标1.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及分布规律。
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4.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地球上的气压分布规律,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1)讲解:气压带是指地球上纬度带上气压分布相对均匀的地区。
风带是指地球表面上风向和风速相对稳定的地区。
(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地球形状、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
(3)展示:通过动画演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3.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1)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受纬度、季节等因素影响。
(2)展示:通过地图展示不同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
(3)分析:讨论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讲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降水、风向等方面。
(2)实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3)讨论:气压带和风带对农业、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5.实例分析(1)展示:通过地图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实例。
(2)分析:讨论实例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具体影响。
6.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7.课后作业(1)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2)分析我国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实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但在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变式图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变式图2: 以北极为中心的Hale Waihona Puke 视图N 60° 30° 0°
3、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名称
气流运 动方向
赤道低 气压带
上升
副热带 高气 压带
下沉
副极地 低气 压带
上升
极地高 信风 西风 东风 气压带 带 带 带
下沉
高纬 低纬 高纬 →低 →高 →低 纬 纬纬
[典型例题]11.读下列四幅“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回答.
当我国白昼时间最短时,上面四幅图所示气压带、
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C )
A.a
B.b
C.c
D.d
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的影响
亚洲 高压
阿留申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亚洲 低压
夏威夷高压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气压带)的影响
位 置
影响气 压分布 的因素
时 间
被切断的 气压带
气压中心的变化
亚欧大 陆
太平洋
北
海陆热
1月
副极地低 压带
半 力性质
球
的差异
7月
副热带 高压带
冷高压 保留副极 (块状) 地低压带
热低压 保留副热
(块状)
带高压带
南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状,因为 海洋 面积
半 占绝对优势
球
[典型例题]下图所示为“某月北纬30°附近地面(或
东南亚、 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暖、湿润
南亚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原因:气压带和风带 的季节移动,海陆热 力性质的差异。
西南季风
赤道
东南信风
思考: 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
风的原因?
东亚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主要取决于海陆间的气 压梯度,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东亚季风区冬季 处在亚洲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形成的气压梯度极大的地 区,远大于夏季夏威夷高压与亚洲低压形成的气压梯 度。
性质 湿热 干热 温湿 干冷 干热 温湿 干冷
[典型例题]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 成1~2题。
1.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 乙地低,则( C )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
[典型例题]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 成1~2题。
三、季风环流
1.季风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
象,称为季风。
2.季风环流
3.季风环流的形成 冬季 风向 东亚 西北风
东南亚、 东北风 南亚
根本原因
性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冷干、风力强劲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暖干燥
3.季风环流的形成
夏季 东亚
风向
根本原因
性质
东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暖、湿润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第九讲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
(1)单圈环流:假设地球球面均一,地球不自转。 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三圈环流: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 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低
×
高 高
低
北纬60
北纬30
高
高
低
低
。
。 北纬60 北纬30
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可以推知与该图情况相
吻合的时间是( B )
A.1月 B.7月
C.4月
D.10月
[典型例题]13.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 图。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非洲西南部高温干燥 B.巴西高原绿草茵茵 C.大陆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海洋)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9.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00~100N盛行下沉气流 B.100N~200N盛行东南风 C.200N~300N盛行西北风 D.300N~400N盛行西南风
[典型例题]如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 答9~10题。
10.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B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三圈环流的形成
热
冷
。
北纬60
。
北纬30
南纬30 南纬60
三圈环流的形成
③冷
②暖
①
热
①
②
冷
。
北纬60
。
北纬30
③
南纬30
南纬60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
北纬60
。
北纬30
。
南纬30
。
南纬60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 -----热力作用
南亚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原因是冬季南亚季风区 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亚洲高压中心,并有青藏高原 等高大地形阻挡,再加上大陆面积狭小,又处于低纬,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已不显著,所以冬季风到此已为 强弩之末。而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就位于印度北部, 它与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 气流又来自广大的热带洋面,高温潮湿、很不稳定, 因而形成强盛的夏季风。
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D.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典型例题]6.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 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C )
A.②①③④ C.④③①②
B.②③①④ D.④①③②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2.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
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D)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典型例题]3.读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形势图,判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E处的降水多为对流雨 B.P处因热力因素作用气流下沉 C.F气流形成西南风 D.E、P两处附近的气压带的位置基本不变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典型例题]8.下图表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低气压 带的位置变化。从图中可知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 )
A.滞后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
B.一年中影响南半球的时间较长
C.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D.盛行下沉气流
[典型例题]如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读图,回 答9~10题。
[典型例题]4.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 ⑦表示风带,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D )
A.①——低压带—— 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 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 —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 带——西南风
[典型例题]5.下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B点所在气 压带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