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炳《画山水序》

合集下载

浅析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山水画论

浅析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山水画论

浅析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山水画论理论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一、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1.山水画的起源远在西周时就出现了描绘山川形象的装饰纹样,之后人们将山川形象作为人物画的背景。

东晋至南朝时期,山水诗和山水画出现了。

谈及山水画产生的时期,有必要先谈谈山水诗的产生,因为山水画和山水诗都属于再现自然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两者产生于同一时期。

山水诗人谢灵运的“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过白岸亭》)和谢朓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将景物刻画与感情抒发自然结合,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内心的想法。

山水诗与山水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表现自然美,两者的关系扩大范围可视为文学与美术的关系,它们相辅相成。

2.山水画产生的原因关于山水画产生的原因,有起源于地主庄园制和起源于道家思想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与山水画家历来主张亲身饱览群山、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悟背道而驰。

东晋之前已有受老庄思想影响的画家,但未产生山水画家,所以此说法也成立。

山水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水平的提升,艺术家有意识地表现自然山川之美,进而产生感情共鸣与寄托。

二、对宗炳的《画山水序》中部分段落的理解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这段话是说,因为年老体衰,没有充沛的体力和精神重游眷恋的庐山石门,为了打造着色,于是创作出了这幅山水画。

此处宗炳说明了绘画山水的原因,接下来则是宗炳论述现实自然山水与画面尺寸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透视关系和营造画面境界。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

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

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

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简析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

简析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

简析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摘要】宗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美学家,他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文献之一。

这篇文章将围绕宗炳的地位与影响以及《画山水序》的背景展开探讨。

在将从宗炳对艺术的理解、审美取向、艺术境界以及山水画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体现。

结论部分将展示宗炳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画山水序》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并强调贯穿整篇文章的宗炳的美学思想。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宗炳的艺术观念和美学思想,以及他对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宗炳, 画山水序, 美学思想, 艺术理解, 审美取向, 艺术境界, 山水画, 理念, 影响, 中国美学史, 贯穿.1. 引言1.1 宗炳的地位与影响宗炳(1021-1086),字希文,号石田,北宋著名学者、哲学家、艺术家,被誉为“宗师”,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

宗炳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他对中国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探讨与创造,影响深远。

宗炳不仅在文学上有杰出成就,而且在山水画领域也有极高的造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以写意为主,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形成独特的风格。

宗炳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为后世山水画家树立了榜样,对于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绘画史上,宗炳的地位无与伦比,他对于山水画的探索与表现方式开拓了新的领域,成为中国山水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1.2 《画山水序》的背景《画山水序》是宗炳在宋代创作的一部文论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瑰宝。

该作品主要探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理念和审美标准,对后世的山水画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山水画成为了中国绘画中最为重要的门类之一,受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和关注。

与此文人士大夫们也开始借助笔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悟和审美情趣。

宗炳《画山水序》译文

宗炳《画山水序》译文

宗炳《画山水序》译文《画山水序》宗炳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

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

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不亦几乎, 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

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

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

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

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

应会感神,神超理得。

虽复虚求幽岩。

城能妙写,亦城尽矣。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

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译文:圣人们心中含“道”并且把“道”应用与事物,贤者澄清其心智,心无杂念的领悟与品味“道”所带来的物象。

至于山水,可以从其形质中发现道的所在,因此,像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伯夷、叔齐等这些圣贤神者,必定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等名山的游览活动。

又可以称之为仁智之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即比德于山水)。

圣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出道,而贤者则澄清怀抱领悟具象之道并且通于道,山水以其形质体现道,使仁者游于其中并获得无限的乐趣,不就是这样吗,我眷恋庐山、衡山,又留恋久别的荆山、巫山,不知不觉我已经老了。

自愧不能凝积精气,颐养身体而重返健康,一想到不能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游览砧石门等地就感到悲伤,于是绘图作画,创作这云岭山水图。

宗炳《画山水序》读后感

宗炳《画山水序》读后感

宗炳《画山水序》读后感《《画山水序》读后感篇一》读宗炳的《画山水序》,就像是在古老的艺术森林里漫步,每一步都能踩到前人智慧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宗炳说“山水以形媚道”,哎呀,这可把我绕了一下。

一开始我就想,啥是“形媚道”呢?难道山水还会像个小妖精似的去讨好“道”?后来慢慢琢磨,也许他是说山水的形状、模样本身就蕴含着一种自然的哲理或者说是一种天地间的规则。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座巍峨的大山,它就那么静静地立在那儿,它的高大、它的雄伟、它的连绵起伏,可能就象征着一种坚韧、一种持久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道”在山水里的体现吧。

我记得小时候去爬山,那山不是什么名山,就是家乡的一座小山包。

我当时觉得这山真普通啊,没有黄山的奇松怪石,也没有泰山的雄伟壮观。

可是当我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时候,我发现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着自己的小世界。

草丛里的小虫子在忙忙碌碌地爬着,像是在进行一场微型的马拉松;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议论着我这个不速之客。

那时候我突然就觉得这座小山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虽然不起眼,但也有着自己的“道”。

这也许就有点像宗炳说的,不管是名山大川还是小山小水,都有着可以让人领悟的东西。

宗炳还提到“卧以游之”,这可太有趣了。

我就想啊,他是不是懒得出门看山水,就躺在床上想象自己在山水间游玩呢?但再仔细一想,又觉得这是一种很高超的境界。

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被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里,没有时间去真正的山水间畅游。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画、通过想象,让自己的精神在山水之间遨游。

我有时候在办公室累得像条狗,看着墙上挂的一幅山水画,就会想象自己走进那画里,在溪边洗脚,在树下乘凉,那感觉就像给疲惫的灵魂来了一场小确幸的旅行。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疑惑。

宗炳说的这些都是基于他那个时代的山水观和艺术观,现在我们的世界变得这么复杂,科技这么发达,那他的这些理论还能完全适用吗?比如说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体验山水,这和宗炳的“卧以游之”好像有点像,但又好像有着本质的区别。

简析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

简析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

简析宗炳《画山水序》的美学思想【摘要】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一部具有重要美学意义的著作,对中国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作品中,宗炳强调了自然美的观察与表现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追求意境和表现手法的理念。

他深入探讨了笔墨技法和审美情感的关系,并对中国画的发展和传承提出了独到见解。

宗炳的思想影响了后世美学理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的观点也在当代艺术中有启示作用,对个人审美修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一部对美学思想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宗炳,《画山水序》,美学思想,审美观,艺术创作,意境,表现手法,笔墨技法,审美情感,中国画,传承,影响,中国美学,贡献,当代艺术,启示,个人审美修养。

1. 引言1.1 宗炳的《画山水序》对美学思想的重要性宗炳的《画山水序》作为中国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美学思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宗炳在这部著作中深刻探讨了自然与艺术、审美观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对意境、笔墨技法、审美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视角与深邃的艺术造诣。

通过对中国画的发展和传承进行思考,宗炳不仅回顾了传统艺术的精髓,更提出了新的艺术理念与启示。

其思想对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当代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宗炳的《画山水序》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思想对个人审美修养的提升及对艺术创作的启发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正文2.1 宗炳对自然的审美观和艺术创作的关系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对自然的审美观和艺术创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

他强调自然是中国画的灵魂,艺术家应当以大自然为师,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和启发。

宗炳认为,艺术创作要贴近自然,要以观察、体验、感悟自然为基础,才能创作出真正有灵气、有情感的作品。

宗炳强调艺术家要用心体验自然,要以敏锐的感性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只有通过深入的感受和体验,才能将自然之美融入到作品中去。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摘要】宗炳是中国明代著名山水画家,他的《画山水序》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探讨宗炳在艺术创作中的“媚道”、“妙写”与“畅神”,展现了他在表现大自然、抒发情感方面的独特贡献。

宗炳的“媚道”体现在他对色彩、形态的精致处理;“妙写”则体现在他对笔墨运用的独到技巧和表现力;而“畅神”则是宗炳通过绘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悟与情感。

他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影响了后世山水画家的创作风格。

宗炳的“媚道”、“妙写”与“畅神”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他的艺术特点和对后人的启示也值得深入探讨。

【关键词】宗炳,《画山水序》,媚道,妙写,畅神,艺术创作,山水画,大自然,自然景观,独特理解,影响,发展,贡献,艺术特点,启示。

1. 引言1.1 宗炳《画山水序》的重要性宗炳《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它不仅是宗炳在山水画领域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宗炳的绘画理念、技法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独特理解。

1.2 探讨宗炳的“媚道”、“妙写”与“畅神”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宗炳《画山水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文献,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部文献中,宗炳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阐述了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和创作心得,其中“媚道”、“妙写”与“畅神”成为了他艺术创作中的核心元素。

“媚道”是宗炳在画山水中追求的一种审美境界,也是他创作中的重要手法之一。

宗炳通过运用精妙的笔墨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风光描绘得细腻纤巧,渲染出一种美丽动人的意境。

这种妩媚的艺术表现方式,不仅使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更加深了观者对大自然的情感共鸣。

“妙写”则体现在宗炳对画面结构、色彩运用和形式美感的高超把握上。

他善于运用线条的变化和交叉,使山石的质感和形态更加生动,同时对于水墨的运用也显示出了极为独到的技巧。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宗炳(1019-1082),字谦己,号东篱。

北宋鲁国巨野(今山东省聊城市)人。

他是中国宋代有名的理学家、书画家、文学家。

他的书法造诣极高,既擅长隶、行、草、楷,又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

在绘画方面,他的作品被誉为“画山水序”,主要表现了他对山水的深沉理解和感悟。

他的画作具有“媚道”、“妙写”与“畅神”的特点。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宗炳的《画山水序》。

首先是“媚道”。

宗炳的山水画作以山水为主题,画风秀丽、清新,线条流畅,构图巧妙,刻画细腻,给人以亲切、美丽的感觉。

宗炳在画山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媚术,将景物一一描绘得栩栩如生。

他笔下的山水,形态各异,有的骄阳炎炎,有的苍郁清幽,有的峰峦叠嶂,有的如行云流水。

通过对山水的观察和体验,宗炳深刻领略到山水自然之美,将这种美妙的景象,通过笔墨描绘得入木三分,创造出了极富诗意的艺术形象,构成了媚道的景致。

宗炳的《画山水序》所展现的山水之美,使人们仿佛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山水的神韵之美,达到了一种“媚”人心魂的境地。

其次是“妙写”。

宗炳的绘画技巧娴熟精湛,尤其擅长写意山水画,他的笔法婉转灵动,也非常擅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巧妙地运用浓淡、激情与克制的对比,使得画面显得极为动人。

他笔下的山石,树木,水波,云霞,草木的妙写,丰富的变化和巧妙的安排是宗炳山水画的一个鲜明特点。

他用笔的妙法将山、水、云、树等自然景物表现得独特又富有审美情趣,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精心的构图和富有变化的筆法,宗炳的《画山水序》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达到了一种“妙”人心目的效果。

最后是“畅神”。

宗炳的山水画所展现的山水与自然景物,这些景物在他的笔下,不仅是真实的存在,同时又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神性。

他在画写山水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自然景物的灵性,通过畅快自如、如臆如妄的丹青笔触,使得他的画作充满了一种超俗脱尘的精神气息。

他笔下的山水,宛若天地间的神仙境界,展现出了一种神灵之美,留下了一种清远脱俗的境界感。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宗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文化名人,他的作品《画山水序》被誉为中国绘画批评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序言中,宗炳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了精辟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媚道”、“妙写”和“畅神”三大审美原则。

这三大原则不仅贯穿了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创作和评价,也对后世的绘画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对这三大原则进行详细的解读。

宗炳提出的“媚道”原则,指的是山水画应当符合自然界的景致,不仅要忠实地描绘自然景物,还要能够把握景物的气象神韵。

宗炳强调,画家应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体验,去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变幻,从而把握其内在的规律和变化,最终在画面中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者在观赏画作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在宗炳看来,一幅好的山水画应当能够让人置身于画中,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感知其中蕴含的神秘和奇异,因此在创作山水画时必须重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把握,要追求画面的真实和自然,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离经叛道,这是画山水作品应当遵循的“媚道”原则。

宗炳提出的“妙写”原则,强调的是对画面技巧的重视。

在宗炳看来,一幅山水画的好坏不仅在于画面所描述的自然景物是否真实动人,更在于画家对画面技巧的运用。

宗炳认为,画家应当借助笔墨的妙笔生花,将自然景物的气韵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韵味与神韵。

在画山水的过程中,画家应当善于运用墨色、线条、质感等手法,将山水画的神韵表现得极尽细腻,让观赏者在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这种妙笔生花的技巧,不仅需要画家对画面的把握,更需要对墨色的驾驭和对笔墨的掌控,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山水画的意境和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妙写”的艺术境界。

宗炳提出的“畅神”原则,强调的是观赏者在欣赏画作时的心灵共鸣。

在宗炳看来,一幅好的山水画不仅要有真实的写实,更要有深刻的意蕴,使得观者在欣赏画作时能够与之产生情感共鸣,感知其中的意境与神韵。

试论宗炳画山水序在中国画论史上的意义

试论宗炳画山水序在中国画论史上的意义

宗炳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山水画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画山水序》被认为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对我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宗炳画山水序在我国画论史上的意义,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我们来看宗炳画山水序对我国画论史的深远影响。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阐述了自己对山水画的理解和看法,他提倡在画山水时要追求“气韵生动”的境界,注重画面意境的表达,而不仅仅是形式的模仿。

这一理念对后世山水画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宗炳所提倡的“气韵生动”成为了我国山水画理论的重要范式,影响了后世无数山水画家的创作观念和方法论。

我们要探讨宗炳画山水序对我国画论史的广度影响。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强调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趣,并提出了“虽一山水而百态殊”的看法,强调每一幅山水作品都应该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内在意蕴。

这种观念不仅影响了我国古代的山水画家,也对后世的人物画、花鸟画等其他画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炳的这一理念拓宽了我国画的表现领域,为我国画论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总结回顾,宗炳画山水序在我国画论史上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他不仅在理论上对山水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观念,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为后世山水画家树立了榜样。

宗炳的贡献不仅在我国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对世界美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宗炳画山水序之所以在我国画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因为他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实践融为一体,对我国山水画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为我国古代山水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在力量。

宗炳的《画山水序》成为我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对我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炳画山水序在我国画论史上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实践成就上,宗炳都为我国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宗炳是中国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画家,他以山水画闻名于世。

《画山水序》是他创作山水画的理论论文,对于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下是我对《画山水序》的一些见解。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首先提出了“便是毫髪阐微”的观点,意味着山水画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应该准确地表现出自然界的细微之处。

他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山水来学习山水画的构图和表现方法。

他追求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力求用准确的线条和色彩来描绘自然界的山水景色,达到将自然界中的山水完美地再现在画布上的效果。

这种观点对于后来的山水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他们更加注重观察和准确描绘自然界的山水。

宗炳还强调了“气韵生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山水画不仅仅是表现一幅美丽的景色,更是要表达出山水的生命力和动态感。

通过画笔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他试图创造出气韵生动的山水画作品。

他将自然界的山水景色与诗词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丰富情感和美感的山水画作品。

这种注重表现山水的气息和生命力的观点,使山水画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美的享受。

宗炳还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有山有水者,即为山水”这一观点。

他认为,山水画不仅仅要表达山和水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在表现山和水的关系中体现出人文情感和审美意境。

他强调山水画的审美是建立在山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之上的。

他注重表达山和水之间的对比与和谐,通过画笔的运用和色彩的配置,使山和水在画中相得益彰,达到一种和谐美感的效果。

这种观点对后来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中起到了指导作用,使他们更加注重山和水之间的表现和相互关系。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了一系列对于山水画创作方法和审美价值的观点,对于后来的山水画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山水画要准确地描绘自然界的山水景色,追求写实主义;注重表现山水的气息和生命力,创造出气韵生动的效果;重视山和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追求和谐美感。

这些观点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标准,为后来的山水画家提供了创作的指导和借鉴。

画山水序名词解释

画山水序名词解释

画山水序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画山水序》是南朝宋宗炳创作的一篇山水画论著,是其绘画美学思想的核心。

该文通过阐述以山水为主题的绘画的创作缘由、立意、用笔与构图等问题,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想与绘画美学观念。

二、作品介绍
首先,宗炳认为山水画的存在是基于圣人贤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崇尚。

他以古代的圣贤为榜样,强调山水画并非仅仅是描绘自然,而是要表达出一种“仁智之乐”,即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崇尚。

这种“仁智之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人的精神追求。

其次,宗炳强调山水画的创作需要具备完整的主观境界。

他认为,画山水时应该心中有丘壑,胸怀壮志,而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景象。

只有具备了完整的主观境界,才能真正体现出山水之美,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此外,宗炳还谈到了山水画的用笔与构图问题。

他认为,用笔要简练、生动,注重笔触的变化和节奏感;构图则要注重透视法,以“存形”为原则,通过远近、高低、虚实等手法表现出自然景观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同时,他还强调画中要有“栖形感类”,即通过形象的表现来传达自然物象的本质和内涵。

最后,宗炳认为山水画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实现“畅神”的功能。

他认为,画山水可以使人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忧愁,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愉悦和净化。

这种“畅神”的功能体现了山水画对于人的精神解脱的意义。

总之,《画山水序》是南朝宋宗炳创作的一篇山水画论著,是其绘画美学
思想的核心。

该文通过阐述以山水为主题的绘画的创作缘由、立意、用笔与构图等问题,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想与绘画美学观念。

这些观念不仅对后来的画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

宗炳《画山水序》(全文)

宗炳《画山水序》(全文)

宗炳《画山水序》(全文)展开全文宗炳《画山水序》(全文)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

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

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

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

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

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

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

应会感神,神超理得。

虽复虚求幽岩。

城能妙写,亦城尽矣。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

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续画品》/南朝·姚最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

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

王维《山水论》全文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远人无目,远树无枝。

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此是诀也。

山高云塞,石壁泉塞,道路人塞。

石看三面,路看两头,树看顶头,水看风脚。

此是法也。

凡画山水,平夷顶尖者巅,峭峻相连者崖,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

两山夹道者名为壑也,两山夹水名为涧也,似岭而高者名为陵也,极目而平者名为坂也。

依此者粗知之仿佛也。

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

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

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

山腰掩抱,寺舍可安;断岸坂堤,小桥小置。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美学思想解读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美学思想解读

2023/03 No.253一、概述宗炳(375 — 443)身处战争频繁的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独尊儒术的局面被打破,玄学、佛学思想相互渗透、融合,导致这一时期的绘画思想也变得复杂。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朝产生了大量优秀的绘画理论著作,《画山水序》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宗炳非常有才学,守礼法。

他无意于仕途。

无论是东晋末年朝廷的征召,还是入宋以来统治者屡次召他为官,他皆不应召。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喜拘束。

他隐居山林,投入大自然怀抱,寄情于山水间。

他痴爱山水,对山水爱得痴,爱得真。

后来,他因病不能跋山涉水,而将山水图画于室内,卧以游之。

其晚年所作《画山水序》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画山水序》中美学思想解读(一)“含道映物”“以形媚道”《画山水序》开篇提到“含道映物”,认为自然山水有灵气。

综观整篇,宗炳对山水画的欣赏以及审美观照,都是围绕“道”展开的。

因此,要读懂宗炳的山水画审美精神,首先需了解“道”的意义。

在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儒、释、道蕴含不同意义的“道”,而此篇论著中的“道”受到儒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影响。

宗炳认为“圣人含道”,即“道”蕴含于圣人的生命中,圣人以他的思想来感悟“道”,圣贤之人在感悟生命的同时将“道”融入万物,由此“道”映于物。

也就是说,圣人在体味山川时,通过万物的变化而领悟到世间真谛,以此来应对世间万物。

“道”是山水画着重表达的美学思想。

老子提出的“道”是自然中的规律,有“不争”“无为”的特征。

但不是人人都能领悟“道”,而圣人能够从自然中提炼出“道”。

如宗炳所言,只有“圣人”方能“含道”,“圣人之道”蕴含在山水之中。

宗炳还继承了道家“山水即道”的哲学思想,因此他文中的“道”又多了一层含义,即以美的形式载道—“山水以形媚道”。

宗炳强调山水以美的形式来展现,山水就是承载美的工具。

山水以它独特的形来表现圣人之道,像人一样有灵性和生命,在山水意境中蕴含着美与道。

山水以特有的形质来诠释道的真谛,呈现出“道”,即“以形媚道”。

《画山水序》全文-古籍

《画山水序》全文-古籍

画山水序《画山水序》,东晋宗炳撰山水画论著,为其晚年所作,成于430年前后。

《画山水序》篇幅不长,但在我国绘画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中先结合古代圣贤爱山水的“仁智之乐”和山水是“道”的体现,总言山水之美;继而表明自己创作山水幽的缘由,接着又阐明山水画之能成立及其意义;论证了用透视法以“存形”的原理,及更进一层的“栖形感类,理入影迹”;最后以“畅神”言山水画的功能、价值,表明其所具有的精神解脱意义。

《画山水序》带着佛学唯心主义色彩,作为全文总纲的首段,就是以佛学观点来论证山水美的。

但它作为我国山水画论的开端,对后来的画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具有普遍的美学意义。

从绘画的角度而言,此文道出了画家应该注重观察,“应目会心”,使山水画创作形成丘壑内营的规律,并科学地阐明了透视学原理。

宗炳曾过着“栖丘饮谷,三十余年”的生活,所以对山水及进而作画有深刻体会,《画山水序》总结了这一规律。

“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这是饱看山水的过程;“身所盘桓,目听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在饱游饮看之后,就可以就着对象作画;但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是有疾还江陵之后,并非坐对山水写生。

序中所云“以应目会心为理”,又道出了目击心存、储藏表象的原理,在达到“目亦同应,心亦俱会”的境界后,“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终非亲临,亦能得极美形象。

这一“应目会心”的原理,与西方绘画全然不同,重在观察、记忆,而非对面写实。

后来的山水画家,都遵循“丘壑内营”的规律,其理论揭示就起于宗炳所说。

巨大的山水怎样缩入较小的画幅呢?宗炳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透视原理。

在实践中,他懂得“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故“张绢素以远映”,“竖划三寸,当千初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这种透视学原理,比西方早得多。

我国后来的山水画固非焦点透视,但无论是长卷、大幅、小景,“咫尺万里”都源于宗炳所说。

《画山水序》第一次将形神论,从人物画引入山水画理论,不仅对宋代山水画论产生影响,而且使形神论在造型艺术领域具有普遍意义。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宗炳(1020-1077),字文甫,自号樗菴,汉族,江苏武进人,后进士出身,世称“宗文”。

宗炳擅长书画,尤其以山水画闻名,其山水画风格古朴刚健,广泛影响后世。

此文《画山水序》,即是宗炳对于山水画的一些见解和感悟。

下面笔者将结合文中的主要观点做一些简要的解读。

文章开篇,宗炳抒发了对画山水艺术的热爱之情,他说:“水墨山水之气,非余所长也,然闻友人齐和尚曾于端拱之日,而从希夷君鉴,奇士玉石北都,姆指为眸,蓁莽已具。

一得真汉,思入绘师,怀入道心,须由己而后传圭,故自多拙。

”宗炳自谦地表示对于山水画未必精通,但也说明了他对山水画术的向往和不断钻研。

宗炳提出了自己对于画山水的几点感悟和理解。

他说:“识山有法,识水有门。

”宗炳强调了画山水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门道。

对于识山,宗炳认为不可随意写照,而应该理解山的神韵和气势,把握山的运势和布局。

对于识水,宗炳认为不可随意泼墨,而要领悟水的流动和变化,把握水的形态和神韵。

他还提到山水画应当“立意顶天立地,不可浪迹天涯”。

这说明宗炳认为山水画应当注重意境的营造,而不是随意的描绘。

在山水画作品中蕴含道家哲学的思想。

宗炳在文中也提到了一些自己对于画山水的一些技法。

他说:“作山斧斤可少,木石虚无胜有情。

”这说明宗炳认为画山需要运用斧斤一类的工具,但不能过于刻意,应该以自然之姿表现山的气势,以凸显山的灵动与生气。

他还说:“盆峰悬蚌,针砧息砥,悬斧反手,响空山,入虚墨而有磁风,透外形而有生动。

”这说明宗炳在创作山水画时候,重视用笔的手势和笔墨的变化,以表现山的动静和生动。

他在文章中还提及了画水要注意“披风卷雨之势”,这说明宗炳认为画水重在表现水的流动和变化。

宗炳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他说:“朱亥字已,画水山,披拜见先生,同例镌壶皿,舅兄孙州,疏黄茄图。

乃厉笔受教,竭己于象。

”这说明宗炳虽然自称画山水非余所长,但他在实践中也是不断钻研和吸收前人的经验,不断厉笔受教,以求有所长进。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

宗炳《画山水序》之管见宗炳是明代画家、书法家,其所著的《画山水序》是传世经典。

其书论述了画山水的方法、神韵、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管见:一、审美情趣的重要性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强调了审美情趣对画家创作的重要性。

他认为画家必须具备“山水之心”,即赏山水之美、悟山水之理,才能真正理解山水的神韵和意境,用画笔表现出来。

同时还要有一颗敏锐的心灵,能够捕捉大自然的变幻和山水的气韵,从而在画中体现出来。

这样才能画出具有生命力、富有情感的山水画作品。

二、技法的掌握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还强调了山水画的技法问题。

他认为画家必须掌握笔墨的运用和神韵的表现,运用点、线、面、墨的变化,创造艺术效果。

在表现山水画中,画家要注重山的质感、水的流动性和景色的空间感,运用浓淡干湿、虚实阴阳等多种技法,以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另外,宗炳还提醒画家要注重调和、斟酌,不要太过追求写实,而是要处理好作品的整体和谐感。

三、色彩和构图在山水画创作中,色彩和构图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宗炳认为,山水画的色彩要注重运用淡雅的色彩,不张扬、不浮夸,这是画家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

同时,画家要关注景物的画面分割和搭配,盘根错节的山石、曲折蜿蜒的河流都要化繁为简,凸显整个画面的气势和美感。

画家要站在总体观的角度去剖析山水之美,运用智慧和经验设想出恰当的构图,而不是机械地按照景物本身的分布进行创作。

四、画家的修行宗炳认为画家的修行关系到其画作的成败。

山水画需要画家具有一颗平常心,不贪功、不急功,要努力去悟山水之理,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艺术境界。

只有不断的深入修行,才能在山水画创作中得到很好的表现。

画家也应该注重学习,不断地汲取其他画家的优秀作品中的精华,借鉴成长,使自己的画作更加精湛。

总之,宗炳《画山水序》是一部了不起的艺术作品,它对于山水画的发展和创作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今天,我们也需要继承发扬艺术家们的创作精神和创作方法,不断地为山水画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宗炳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画作被誉为“妙写”、“媚道”和“畅神”的典范。

宗炳的《画山水序》被认为是他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宗炳的《画山水序》的“妙写”、“媚道”和“畅神”进行介绍和分析。

我们来谈谈宗炳的“妙写”。

根据《画山水序》的内容,可以看出宗炳在绘画中运用了多种绘画技巧,极富创意和表现力。

他的笔墨变化自如,既能描绘出峻峭的山峰,也能勾勒出平缓的山势,甚至能够表现出云雾缭绕、波涛汹涌的景象。

他的画面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立体画,将山水的变化和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宗炳的“妙写”不仅在于他精湛的技艺,更在于他对自然景物深刻的理解和对情感的表达。

他的笔墨仿佛有生命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这就是宗炳的“妙写”,他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绘画史上不朽的经典。

我们来谈谈宗炳的“媚道”。

在《画山水序》中,宗炳不仅在画面的表现上让人叹为观止,更在画面的意境和情感上让人动容。

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出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

在他的笔下,山水成为了一种超然的境界,既有着无穷的魅力,又有着深刻的内涵。

宗炳的“媚道”就在于他对山水的深情表达和对自然的赞美,使人触景生情,领略到一种别样的韵味和意境。

这种“媚道”不仅在于画面的美感,更在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给人以力量和启迪。

宗炳的《画山水序》无论是在“妙写”、“媚道”还是“畅神”上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经典。

他的山水画不仅在技艺上精湛,更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感悟。

通过对宗炳的《画山水序》的分析,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和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也让我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愿我们能够通过学习宗炳的绘画艺术,更加珍惜自然、崇尚美好,把握生命的真谛,让心灵在山水画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宗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化大师,他的《画山水序》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序言中,宗炳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媚道”、“妙写”与“畅神”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内涵和精神内涵。

本文将就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媚道”、“妙写”与“畅神”进行解读,深入探讨宗炳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解和艺术表现。

我们来看宗炳对于“媚道”的阐释。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到:“山水之媚,四时之变也。

”他认为山水画之所以能够媚人,是因为它能够将自然界的四季更替、风云变幻、山水起伏、景物变化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宗炳认为,艺术家应当在画山水的时候,要以自然界的景物为师,观察自然界的变化,领会自然界的美妙之处,然后将这种美妙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

在宗炳看来,山水画所要表现的并不是一种死板的、固定的景物,而是一种富有生气,富有变化,富有韵味的景物,这就是所谓的“山水之媚”。

宗炳要求画家要善于观察自然界的景物,善于表现自然界的变化,才能够画出媚人的山水画。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媚道”、“妙写”与“畅神”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三大精神内涵。

宗炳通过对这三大精神内涵的阐释,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内涵和精神内涵,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理念和创作境界。

宗炳不仅对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阐述,而且通过自己的实际创作实践,将这种思考和阐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山水画作品。

宗炳《画山水序》的“媚道”、“妙写”与“畅神”不仅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是宗炳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具体体现,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山水画论宗炳,(375年-443年),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为南朝著名隐士画家。

其高洁的隐逸人格,对后世山水画家影响很大。

如元代画家倪瓒《顾仲贽见访》中有云:“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篇关于山水画的论文,对盛唐以后逐渐形成的“画家十三科”中以山水打头儿的格局具有开启性的意义,为历代画论家所重视。

《画山水序》【原文】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

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

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

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

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

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

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

应会感神,神超理得。

虽复虚求幽岩。

城能妙写,亦城尽矣。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

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画山水序》【译文】圣人以道心映照万物,贤者以虚怀体味万象。

至于自然山水,既具形质,又有灵趣。

因而黄帝、唐尧、孔子、广成子、大隗、许由、伯夷、叔齐这些古圣先贤,必然对崆峒山、具茨山、藐姑射山、箕山、首阳山、大蒙山这类名山胜地有过游览活动,这又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圣人用自己的神思效法“道”,贤者通过品味万物通达“道”。

宗炳《画山水序》

宗炳《画山水序》

【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附译文)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

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

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

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

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

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

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

应会感神,神超理得。

虽复虚求幽岩。

城能妙写,亦城尽矣。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

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译文】道内含于圣人生命体中而映于物,贤者澄清其怀抱,使胸无杂念以品味由道所显现之物象。

至于山水,其形质存在,必能从中发现道之所在。

所以轩辕、唐尧、孔子(疑为“舜”)、广成子、大隗氏、许由、伯夷、叔齐这些圣贤仙道,必定有崆峒、具茨、藐姑、箕山、首阳、大蒙(等名山)的游览活动。

这又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圣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发现了“道”,贤者则澄清怀抱品味这由道所显现之像而通于道。

山水又以其形质之美,更好、更集中地体现“道”,使仁者游山水得道而乐之。

事实不就是这样吗?我眷恋庐山和衡山,又对久别的荆山和巫山十分怀念。

不知不觉中,便迫近了老年。

愧不能象神仙家那样凝气怡身。

身体多病,艰于行路,但我仍坚持游览于石门等地,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啊!于是画像布色,创作此云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附译文)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

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

又称仁智之乐焉。

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

不亦几乎?
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

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

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

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

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

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

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

应会感神,神超理得。

虽复虚求幽岩。

城能妙写,亦城尽矣。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

峰岫峣嶷,云林森眇。

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译文】
道内含于圣人生命体中而映于物,贤者澄清其怀抱,使胸无杂念以品味由道所显现之物象。

至于山水,其形质存在,必能从中发现道之所在。

所以轩辕、唐尧、孔子(疑为“舜”)、广成子、大隗氏、许由、伯夷、叔齐这些圣贤仙道,必定有崆峒、具茨、藐姑、箕山、首阳、大蒙(等名山)的游览活动。

这又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圣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发现了“道”,贤者则澄清怀抱品味这由道所显现之像而通于道。

山水又以其形质之美,更好、更集中地体现“道”,使仁者游山水得道而乐之。

事实不就是这样吗?
我眷恋庐山和衡山,又对久别的荆山和巫山十分怀念。

不知不觉中,便迫近了老年。

愧不能象神仙家那样凝气怡身。

身体多病,艰于行路,但我仍坚持游览于石门等地,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啊!于是画像布色,创作此云岭。

古圣人的学说虽然隐没于中古之上,距今已千载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心意
去探索到;古圣人的思想意旨,虽然很奥妙,又隐微难见于物像之外,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用心研究书策而了解到。

况且是亲身盘桓于山水之中,又是反复地观览,以山水的本来之形,画作画面上的山水之形;以山水的本来之色,画成画面上的本来之色呢?
但昆仑山那么大,眼睛那么小,如果眼睛迫于昆仑山很近很近,那么昆仑山的形状,就不得而见。

如果远离数里,整个山的形状,便会整个落入眼底。

实在是因距离山水愈远,则所见之形愈小,山水之景也就尽为眼睛所收了。

现在我们展开绢素,让远处的山景落到上面来,那么,昆仑山阆风巅之形,也可以在方寸之大的绢素之上得到表现。

只要竖画三寸,就可以表达千仞之高;用墨横画数尺,就可以体现出百里之远。

所以观看所画的山水图画,就怕画上的山水形象不理想,不会因为其形制之小而影响其气势之似。

这是自然之势如此。

所以,嵩山和华山之秀,天地间自然之灵,都完全可以在一幅图画中得以表现出来。

我们通过眼睛去摄取山水之形象之神灵,心中有所会悟,这就得到了“理”。

所以,如果画得很巧妙、很高明,则观画者和做画者在画面上看到的和想到的,也会相同。

眼所看到的和心所悟到的,都通感于由山水所显现之神。

做画者和观画者的精神可得超脱于沉浊之外,“理”也便随之而得了。

即使再去认真地游览真山水,也不比观览画中的山水强啊!又山水之神本来是无具体形状的,所以无从把握,但神却寄托于形之中,而感通于绘画之上,“理”也就进入了山水画作品之中了。

确能巧妙地画出来,也确能穷尽山水之神灵以及和神灵相通的“道”。

于是闲居理气,饮者酒,弹着琴(排除一切庸俗的干扰),展开图卷,幽雅相对,坐在那里穷究画面上的四方远景,可观看到天际荒远之丛林,亦可看到杳无人烟之野景。

既有悬崖峭壁,又有云林森眇。

尽管美圣贤的思想照耀荒远的年代,但我们观看画中的山水的无穷景致,其中的灵气和人的精神相融洽,引发人以无限感受、向往和思索(对深奥的古圣人之道也就理解了)。

我还要干什么呢?使精神愉快罢了,使精神愉快,还有什么能比山水画更强呢?
宗炳简介
宗炳(375一443年),字少文,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375)生于河南南阳地区一个低级士族家庭。

其祖父宗承尝为宜都(今湖北宜昌市)太守,其父宗繇之曾做过湖南湘乡的小官吏,其母师氏,“聪辩有学义”,善于教子。

在家庭中,宗炳受其母的影响最大。

他在三十岁以前,所接受的基本上是儒家的教育,很重视礼义道德。

父母死后,他“居丧过礼,为乡闾所称”(见《宋书·卷九十三》和《南史·卷七十五》)
青年时代的宗炳受到老庄超然物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

同时他又深入三藏,潜心法海,深得佛学思想的浸润。

其妻罗氏死后,他“哀之过甚,既而辍哭寻理,悲情顿释,谓沙门释慧坚曰:‘死生之分,未易可达;三复至教,方能遣哀。

’”他不满当时的黑暗现实,在政治
上采取退隐的态度。

殷仲堪任荆州刺史时,曾邀其做主簿,被他谢绝。

东晋重臣桓玄(369-404年),当时为江州刺史,都督江州、荆州等八州军政,权势很大。

他深慕宗炳之人品,请其做主簿,亦为宗炳所谢绝。

(见《南史·卷七十五》)这时宗炳还不到三十岁,正是年青力盛,大有作为的时期,却抛弃了功名利禄,遁迹林泉,安贫乐道,过着清寒的生活。

安帝元兴元年(402),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334-416年)在江西庐山结白莲社。

宗炳闻讯,欣然而往,依从慧远大师游止。

“考寻文义”,自述“昔(慧)远和尚澄业庐山,余往憩五旬”(见《明佛论》)。

他还与慧远、慧永、刘遗民、周续之(这两人原是玄学家)、雷次宗(386-448年)、毕颖之、张野、张诠等僧侣居士一百二十三人于东林寺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共期西方”(见梁·慧皎《高僧传·慧远传》)。

这一故事,唐中叶后演化为“十八高贤结白莲社”的传说。

安帝义熙十二年(416)阴历八月六日,83岁高龄的慧远大师在东林寺圆寂,结束了他辛勤弘法的一生……义熙三年(407),宗炳的哥哥宗藏做了南平太守,逼其回家。

他回到南阳后,“闲居无事”,却仍无心仕途。

义熙八年(412),一代雄才刘裕(356-422年)攻破江陵,杀了割据者刘毅,占领荆州,请宗炳做主簿,他仍辞谢,回书有“栖丘饮谷,三十余年”之语。

公元420年,刘裕当上宋朝开国皇帝后,重用寒门,慕宗炳之高隐,请其入朝做太尉参军,他不去。

骠骑道刘怜请他做记室参军,衡阳王刘义季亲自到他家里请其做谘议参军,他都没有答应。

甚至“江夏王(刘)义恭尝荐(宗)炳于宰相,前后辟召竟不就。

”(见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和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六》)无论是战乱之际,还是太平盛世,他都隐遁守穷,不愧为一代高士。

宗炳酷爱山水,“往辄忘归”,自述“余眷恋庐、衡,契阔(死生相约的意思)荆、巫,不知老之将至”,并把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寄托于林壑烟雨之中,以此为乐,这也是他安于隐遁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一生遍游楚水吴山,“西陟荆、巫(今重庆市巫山县),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怀尚平之志。

(后)以疾还江陵,叹曰:‘噫!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观。

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凡所游历,皆图于壁,坐卧向之。

”(见《历代名画记·卷六》)“卧游”一词,即来源于此。

后人有诗云:“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吴山作画屏。

”正是宗炳此情此景的绝妙写照!
约在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430),五十五岁的宗炳写成了《画山水序》(全文载《历代名画记·卷六》),是为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文,从而奠定了他在祖国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画山水序》中,宗炳提出了“畅神”之说——“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

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这一学说产生的影响很大。

但宗炳的这篇画论并不是着眼于技术性问题,而是谈道说理,论人之神与山水之神的交融和相合,可见宗炳非常重视绘画时理性的作用和精神的导向,他的山水画论之思想影响远远不止于书画界。

《画山水序》宣扬的“圣人含道映物,
贤者澄怀味像……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之思想,将山水画的创作和欣赏提升至世界观的高度,体验品味至极真理。

因此,宗炳的美学思想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整体上的导向和奠基作用,对中国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起到了规定性的作用。

除了《画山水序》之外,宗炳还著有《明佛论》。

《明佛论》被列为佛教《大藏经》。

元嘉二十年(443),宗炳病逝于湖北江陵,终年68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