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什麽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一现象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什麽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一现象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什麽近代以后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一现象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中外学者不同的角度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下面是我关于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几点认识(一)经济方面:落后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主要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只满足于一时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

安于现状,严重缺少有改变传统的开托精神和创造精神。

这也大大舒服了中国近代卡机的落后(二)历史原因:社会转型迟滞,影响近代科技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社会,又最迟走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国家,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中国由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社会整体转型的迟滞同时导致科技思想转型也没有跟上世界科技思想的发展潮流(三)动力不足: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近代中国落后的社会制度压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政府对科技的漠视使中国古代的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历史上能够青史留名的科技人才寥寥无几。

, 统治者大力提倡儒学对科技的发展重视不够,直到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依旧将西方的先进科技称为奇技淫巧,即使主张学习西方的洋务派,也只是对西方的部分实用技术感兴趣,对西方的科技缺乏全面的认识。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西方,早在1624年英国的议会就通过“专利法”鼓励和保护私人发明。

这极大的推动了近代英国的科技发展。

(四)社会制度:,国家实行封闭政策不利于中国人创新思维的发展,中外历史证明,国家只有开放,才能使国家获得多方面的新信息,产生认识上的飞跃,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

而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实行严密封闭的愚民政策。

行政封闭和思想禁锢使中国与国外缺乏信息交流,中国人信息不灵通,与外界交流少,思维方式处于长期封闭的状态,中国科技落后就不可避免了。

以及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文字狱,文化大革命,压抑个性,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五)教育制度:落后的教育体制制约科技的发展宋代程朱理学产生,它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很大程度上压制人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科技进步。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作者:谭周桂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1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创造了今天令我们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而且中国古代科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领先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然而我国古代科技在明清时期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没有孕育成近代科学,没有迅速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原因何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兴盛的原因在明清以前,中国古代科技遥遥领先世界,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科技的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自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以后,强大的封建王朝在科技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家统一是主流,也促进了科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交流和发展。

而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与封建皇权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有关的天文学、历法、数学、农学、医学等学科,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扶持与推广。

总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2.经济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社会需求,成为科技繁荣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这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科技就是为适应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是为农耕经济服务的。

例如,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这就是有力的证明。

3.教育方面: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中国古代教育开始是由官府垄断。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从此私学兴起;后来汉武帝时就已经建立了中央到地方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作者:谭周桂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4年第06期我们祖先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曾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它却没有像西方一样孕育出近代科学,反而在明清之际变得停滞不前,其原因何在?下面我就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来加以探讨,希望能从这些发展特点中找出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一些原因和启示,为今天科技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是中国古代科技自成体系,独立性和排外性强。

中国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地形上又多是平原和丘陵,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

农业生产和各种手工业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形式,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缺少交流的情况下,中国各学科独自发展,自成体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科技体系,例如医学,特别是中医理论。

另外,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一经形成后便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它自成体系,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保守性和排外性。

随着这一体系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它的保守性、排外性日益突出,这使得与原体系不同的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的出现就成为很困难的事。

与此同时,它对外来的科学技术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排它性。

当然,如果外来的东西不会影响到这个体系本身,就可以顺利地被接受并融化在这个体系之中。

例如原产美洲的花生、玉米、烟叶、番薯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种植和推广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但其他与原体系不同的科技就难以吸收了。

例如,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西方科技知识,就没有被中国科技体系所吸收。

原体系的保守性与排外性显然成为其吸收新知识的一种障碍,从而导致中国科技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

二是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大一统的结构体系特征。

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就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统一的封建国家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

这样一方面为古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古代科技也必须服务于大一统封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技发展的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技发展的因素

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技发展的因素摘要:精神形态的科学技术属于文化的一部分,物化科学技术则属于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革命发生的基本原因除了生产的需要之外,便是文化的孕育。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乃至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与科学技术革命,都产生过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用文化对于科技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这个问题。

本文主要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技发展的因素,这不仅能引导我们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同时也能促使我们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不断改革和进步。

关键词:传统,文化,科学,技术,因素传统文化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制定、实施和改进技术创新政策时必须考虑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文化的变迁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及其相关的配套政策是可以加速或控制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的,相应的,传统文化也对我国科技发展过程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文化与科技发展在互动的过程中必然有取舍的问题,那么是取还是舍,要根据科技发展的事迹情况来定。

但是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攒,有些思想是不可动摇的,这对于科技发展有着一定的制约,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缺乏西方“平等、自由、民主”精神,导致了封建专制,这对于科学,人才和思想都是一种压抑。

因此我们应该把文化中的这些制约科学发展的不利方面剔除,同时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思想,外国文化崇尚对真理的追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具有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注重对自然的探索。

为我们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不断改革和进步提供参考。

本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进行解读,从而去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技发展的因素。

1. 对于天人合一的重度推崇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历史变迁中逐步完备其独具特色的传统的。

这一传统从朦胧到明确的转变时期大致从春秋战国到秦汉。

当文明的进步把地理上浑然一体的中国大陆联系为社会整体时,当历史在小国寡民与大一统帝国之间作出抉择之后,中国传统文化便深深烙上了由此而导致的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印记。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及其兴衰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及其兴衰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及其兴衰原因BY1207138 张超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

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随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

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传统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探究,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页第427页。

)而今天众多著名科学家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珍贵价值的重新肯定,必将使之在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中显示出东方智慧的新的转移与新的实现,这种情况在一些学科已初见端倪。

深信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新世纪里对人类文明再次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2)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3)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更多地得到发展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又一特征;(4)有机宇宙观、元气论是指导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思想;(5)官办为主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的另一特点。

下面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及其兴衰的原因着重从五个方面加以描述,一是先秦科技与先秦诸子,说明中华文明(包括科技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先秦诸子的主要论题是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他们不太关心对自然现象的理论探求。

二是秦汉时期(主要是汉代)诸多中国古代传统科学体系的形成。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

2 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满足一时 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绝少有改变 传统的开拓和创造精神,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没 有迫切的需求。
3 因而科学技术发展失去了最根本的原动力,只 能在日益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的轨道上蹒跚而行。
3.文化教育的束缚
科举制度
四书五经
八股文
官场敲门砖
私塾教育
2.在同一个时期中国正好是 明朝,封建的集权制在朱元 璋取得政权后被空前野蛮地 强化,特务机构横行,人人 自危,此时中国虽然也取得 一些技术上的成就,但不论 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落 后于西方
1.焚书坑儒。
2.禁止民间研 究天文学
皇权对科学发展的粗暴干预
2.社会现实的束缚
1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 形态是自然经济。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科学
叶骄 杨骞 张尚彤 12级技术科学试验4班
社会现实 的束缚
封建制度 的束缚
中国古 代没有 科学
文化教育 的束缚Leabharlann 封 建 制 度 的 束 缚
集权制
朕即真理!!!
逻辑学
公理,定义,推论的不必要
精密科学
失去逻辑学,推理数学的基础
1.封建制度的束缚
1.民主制度是逻辑的摇 篮,从开始的文学上歌 颂人文主义蔑视神权, 到14、15世纪,欧洲 的神权和君主专制摇摇 欲坠,接着西方迎来了 17世纪的科学繁荣
让历史照亮未来!
谢谢!
作为一群业余研究者,我们无意也 无力得出一个准确精辟的,可以奉为 圭臬的标准结论,我们也不满足于停 留在对过去的探究,我们相信“读史 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我们更 希望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探究引发 大家对我们今天的一些思考,思考我 们今天相对落后的科学技术如何发展, 如何避免历史重演。

中国古代科技的不足与启示

中国古代科技的不足与启示

中国古代科技的不足与启示古代科技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科学技术和知识。

尽管在某些领域,中国古代科技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比如农业、建筑、医药等领域,但在其他领域,比如航海、机械、化学等领域,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相对滞后。

因此,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不足以及其中的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下和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

一、古代科技的不足1. 缺乏科学精神中国古代科技不仅缺乏具体的科学方法,而且缺乏科学的精神,即“治学之道精于求真,究之慎密,明之审慎”。

在古代中国,人们往往更为注重实用性,缺乏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推动。

这种思想上的侧重点,可能造就了很多在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但是也有明显的缺陷。

2. 缺乏国际交流在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受到了国际交流的限制和影响。

对于这一点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明代郑和曾经率领大船队到达了非洲和印度洋的沿岸地区,但是由于内部权力斗争等原因,中国最终放弃了海外探险探索和与外部世界的技术交流。

3. 因伦理观念而受限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伦理观念的限制。

比如在古代医学领域,由于“道教”、“佛教”等一些信仰的影响,中国的医学往往更倾向于注重“养生”和灵魂的永生等概念,因此对一些手术等具有一定影响的“外科”医学比较排斥。

二、古代科技的启示1. 强化科学精神虽然人文本位的宗教信仰和实用性追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但是对于未来的科技领域,科学精神的强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精神包括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推动,对方法论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科学研究环境的包容。

这些方面的加强都有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2.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科技发展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是当今世界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放弃了与外部世界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将会损害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比如2017年中国与国际陆地脆弱性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将共同加强陆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样的合作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而且往往会带来意外收获。

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因素-

影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因素-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已是世所公认的事实。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如果说中国古代文明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便是缀满枝头的奇花异果,为中国古代文明增添斑斓的色彩和浓郁的芳香,又为世界科学技术园地增添了盎然生机。

我们惊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与灿烂,看到了在古代和中世纪,是中国高擎文明的火炬,照亮着人类进步的道路。

同时,我们又不难看到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古代中国的发明创造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成为正在摧毁封建主义古堡的工具的时候,中国却仍在昏暗的封建泥沼中徘徊;近代科学技术没有产生于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却偏偏产生和发展于一直较中国落后许多的欧洲。

这些现象的成因何在?是偶然还是必然?静而思之,或许能悟出其中的一些奥妙。

出现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其中可能有政治的、地理的、气候的甚至人种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但我们似乎更应该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结构、科学技术自身结构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去探求。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科技文化长期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

一提到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研究就不能不提到李约瑟难题,在科学技术史领域李约瑟几乎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代名词,而李约瑟难题则意味着对于“中国近代科学何以落后”这一现象的探索。

李约瑟的问题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其核心内容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对自然的数学化假设及其所蕴含的先进技术——只产生于伽利略时代的西方,而不是产生于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十五世纪一直享有比西方更辉煌文明的中国?今天的科学史家将这一关于科学革命和中国科学与技术演化状态的比较问题称为“李约瑟问题”。

对此有很多解释。

1 蛮族的入侵中国历史上的蛮族入侵极大地阻碍了中国迈向资本主义,发展科学的步伐。

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骄傲。

然而,到明清时期我国传统科技由先进逐步转向落后,西方文艺复兴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并迅速发展时,我国仍处于古代传统科学理论阶段。

接着是技术落后。

西方工业革命后,广泛采用大机器生产和利用蒸汽为动力,世界进入“蒸汽时代”,我国仍基本处于运用手工工具生产阶段,加之18世纪初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文化专制等一系列基本国策,更加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使我国科技全面落伍了。

中国与西方在科技方面位置的颠倒,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试从两种科技的区别分析我国传统科技落后的原因。

1.传统科技重经验,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传统科学严格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主要表现为把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丰富经验记录下来,经过积累、整理,逐渐使之系统化。

但总的说来,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认识的感性阶段,还未上升到理性阶段。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

缺乏理性思维就无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难以推动科学向更深更新领域延伸。

而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西方近代科学重视实验的好处在于可以激发人们大胆想象,并通过实验验证人的设想,探索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推动科学不断向更深更新的领域前进。

2.传统科技重综合,近代科技重分析。

传统科技善于全面观察现象,直接从这些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至于通过实验对每一个部分加以具体分析,揭示现象背后的机制,则是很薄弱的,只言其然,不言其所以然,缺乏“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讨,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成为我国古代科技一大特色。

如天文学,我国历来对天文现象观察详细、系统,积累了极其丰富完整的天象记录,但却很少对这些资料深入分析,以探求其中的规律。

我国是最早发现哈雷彗星的国家,从春秋至清末共记载了31次,但从来没有人从中分析研究,探求其平均出现的周期,结果英国人哈雷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此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浅谈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浅谈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浅谈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作者:蒋宁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53期科技史是研究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历史。

过去,中国几乎没人研究科技史,而英国人李约瑟花了几十年时间写成《中国古代科技史》,这足以让古代科技遥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人汗颜。

出于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近代开始,不少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办法。

他们对中国的第一份诊断书就是“兵不利,甲不坚,科学技术不如人”,因此提出了“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口号。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的科技落伍了呢?我们先从中国古代科技说起。

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曾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迟滞现象。

原因是中国古代科技受到三次大冲击,形成了两个脱离。

第一次大冲击:秦始皇焚书坑儒,禁百家言。

之后,知识分子地位明显下降。

许多人为了政治、经济地位,开始把爵位、俸禄看得重于学问,士人科学研究积极性大受打击。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君权不甚强,知识分子地位较高,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等一大批学问高深的知识分子。

他们一无家资、二无禄位,完全靠知识名满天下、抗礼诸侯,使士人重视自己人格,尊重知识学问。

中国古代科技有着良好的发展氛围。

第二次大冲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之后,在思想界确立了儒学的一家统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引入了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论,用它来解释客观世界,凡遇事解释不通,以五行相比,不再求深一步解释。

由于儒学长期独家统治,造成哲学贫困,理论思维贫乏,科学技术没有理由进步。

第三次大冲击:隋创立科举制,对古代科技发展也有影响。

由于皇上极力抬高进士地位,进士科很快压倒其他各科,成为对士人最有吸引力的一科。

一般士人也就不搞科技,以为那是“雕虫小技”。

如此一来,造成科技与知识分子相脱离。

士人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进身之道,古代科技的队伍不能形成。

发明创造往往后继无人,成就一般口碑相传,不绝灭已是万幸,创造根本是奢望。

论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

论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

《论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摘要:作为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和高度发达科技成就的国家,中国不但没能产生辉煌的近代科技,反倒被西方国家远远超过,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逐渐衰落。

李约瑟难题正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衰落,也能避免我们现代人重蹈前人覆辙,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主要有(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

(2)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束缚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3)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外贸主动权,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4)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5)中国科学技术满足于实际的应用,没有形成理论上探讨和深思的风气。

(6)教育落后。

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一)从地理上来看,地理因素对社会的发展、民族的特色、人们的思维模式等都是有影响的.我国处于东亚,地势相对闭塞,东西文化交流不易,中世纪时基本未吸收古希腊文化,也未能吸收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国的文明.传统文化一直在本土发展,虽然保证了它的延续性,但无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刺激,就很难更新文化模式.(二)在意识形态方面,先从政治上来看,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封建专制制度,不利于科技进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重道轻器"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三)从文化因素来看,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造就了其教育特点和文化心理.封建国家的官办学校都致力于培养政治奴仆,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科学技术或被排斥,或受到忽视,教育对象为贵族子弟,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更不重视培养科技人才.民间办学也多重于经书理学,希望学子能藉此走上仕途.可以说科技在正式的教育中得不到滋养,科技人才在正式的教育中也找不到成长的土壤.在民族文化心理方面,农耕经济决定了先民的务实观念,农民重视的在于农业、历法、水利、建筑、医疗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而对物理、化学、光学、声学等理论性知识缺乏兴趣.农业型社会造就了中国古代人民的保守性,安定的生活和生存模式使他们易于满足,缺乏趋新求变和积极开拓精神.中国这个封建大国的上层阶级一贯自封中华为"天朝大国",谓我华夏地大物博,根本无须向夷族引进和学习,自高自大,而无危机感,从而也较少有强烈的进取心.这些都给科技的发展造成阻碍,中国科技的发展愈来愈故步自封,难以突破,终于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各国。

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与局限

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与局限

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与局限中国古代科技源远流长,历经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

这些发明都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中国古代科技也存在一些局限,这些局限最终进一步制约了科技发展的速度和深度。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和局限。

1. 革命性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四大发明。

造纸术是最早的四大发明之一,可以追溯到汉代。

这个发明帮助中国文化的普及和保存,极大地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交流。

指南针也是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发明,它帮助中国人建立了全球性的贸易网。

火药没有像造纸术和指南针那样立即造成社会变革,但却给战争和狩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活字印刷是最后一个被发明的四大发明,令人惊讶功效也是最广泛的。

印刷技术为世界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转折点。

这些伟大的发明让中国古代成为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块重要砖头。

2. 道家文化对科技的影响中国科技史上重要的传统文化——道家文化,与道家思想一样,一直强调“无为而治”,即在行动上保持无为状态,但仍然使自然力量发挥作用,以达到非常有效的结果。

这种方法运用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中国的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在农业方面的许多重大发明,如水轮灌溉、轮耙、旋磨、犁耙等,都得益于这种方法论的精神。

3. 科技的历史和文化缺陷尽管中国古代科技在某些领域非常先进,但其发展也受到了一些文化和历史上的制约。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传统。

长期以来,中国重文轻技,儒家文化弥漫于全国,并使得中国的学生受到了传统教育的限制。

这种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背诵,这种方法并不激励学生把知识可以应用到实践中去。

同时,科学研究也被视为缺乏社会价值,这也使得科学家承受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4. 技术的遗失和维护另一个限制古代科技发展的因素是技能丢失和技能传承问题。

因为技术的制作方法,对外国人来说是未知的,如果没有传承人传给下一代,那么这些技能将丢失,对于科技的发展产生更大的限制。

浅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缺陷

浅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缺陷

浅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缺陷张卫平提要中国古代人民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过很多辉煌的成就,但由于重实用而轻理论;哲学与科学严贡脱节;闭关锁国,致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由兴盛走向衰落。

以史为鉴,有助于找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 古代;科技成就;缺陷我国古代人民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丁泊一年来最为人们传颂的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及造纸。

实际上,对世界科技产生影响的不仅是这四大发明,我国古代对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的研究,也曾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 Joseph Needham)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就对中国古代的科技赞不绝口。

他写道:“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他甚至列表叙述了不少科学技术从中国向四方传播的情况,并举例和西方科学技术作了比较:龙骨车比西方早15世纪,石碾早13世纪,用水力驱动的石碾早9世纪,水排早11世纪,风扇车和簸场机早14期世纪,活塞风箱早14世纪,缫丝机早3至13世纪,提花机早4世纪,独轮车早9至10世纪,加帆手推车早11世纪,磨车早12世纪,拖重牲日用的两种高效马具:胸带早8世纪,套包子早8世纪,弓弩早13世纪,风筝早约12世纪,竹蜻蜓(用线拉的)早14世纪,走马灯(由上升的热空气驱动)早约10世纪,深钻技术早约11世纪,铸铁早10至12世纪,游动常平悬吊器早约8至9世纪,弧形拱桥早7世纪,铁索吊桥早10至13世纪,河渠闸门早7至17世纪,造船和航运的诸多原理早至少10世纪,船尾的方向舵早约4世纪,火药早5至6世纪,用于战争的火药早4世纪,罗盘(磁匙)早11世纪,罗盘针早4世纪,航海用罗盘针早2世纪,纸早10世纪,雕版印刷早6世纪,活字印刷早4世纪,金属活字印刷早1世纪,瓷器早11至13世纪。

但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漫长而又崎岖的路程。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一前3世纪间)我国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古希腊奴隶社会繁荣时期),这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及其局限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及其局限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及其局限性摘要:科技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人类在每一历史阶段都产生了自己的科技文明与成就,而科技也被刻上了相应时代里文化的烙印。

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隋唐五代的持续发展。

但由于重实用而轻理论、闭关锁国等局限性致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由兴盛走向衰落。

启示我们应当前车之鉴,足以为训,以便更好的发展近代科学技术。

关键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局限性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与文化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科技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物质力量的体现,又是精神力量的升华,不论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还是作为文化的要素,都从各个方面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和传统,也在无形或有形的推动或制约着科技的前进。

人类在每一历史阶段都产生了自己的科技文明与成就,而科技也被刻上了相应时代里文化的烙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有其重要历史地位。

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隋唐五代的持续发展[1]。

至16世纪以后到近代渐渐趋于停滞,并被西方远远超过。

世界着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其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为什么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把人类自然知识运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2]”这两个问题相互联系,构成了着名的“李约瑟难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众说纷纭,但至今未能达到对这一难题的破解。

由上述可知,科学技术是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全面、系统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多方面地把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春秋战国,是我国科技文化从孕育、萌芽到初步发展的时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1.封建制度的束缚: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封建制度以君主为中心,对知识的控制力极强,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和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封建社会对于崇尚实用主义的科学技术发展比较保守,可能担心这些知识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权威产生威胁。

2.对实践的偏重: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注重实用主义,重视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和应用方面的需求,而缺乏理论研究和基础科学的发展。

这种实践主义的偏重导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缺乏系统化和纵向拓展。

3.文化传统的局限:中国古代文化非常注重传统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科学方法和实证思维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政治道德,对科学技术发展相对冷漠。

这种文化传统局限限制了科学技术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创新。

4.社会结构的不利因素:古代中国社会结构中,封建士大夫居高临下的地位限制了底层人民的参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实验,而贫苦的农民、手工业者往往没有足够时间和资源去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这限制了科学技术的积累和创新。

5.宗族和家族的传承: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往往在其中一家族或宗族中传承,限制了知识的广泛传播和研究的群体化。

这种宗族和家族的传承模式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地域和家族中,并阻碍了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主要是封建制度的束缚、实践主义的局限、文化传统的局限、社会结构的不利因素以及宗族和家族的传承模式。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限制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导致其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古代科技创新和落后的原因和教训

古代科技创新和落后的原因和教训

古代科技创新和落后的原因和教训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功效深远。

古代时期,许多文明曾为人类的历史和世界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

然而,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也存在一些薄弱和滞后的环节。

本文将从古代科技的创新和落后的原因、教训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代科技创新的原因在古代,许多国家都在科技领域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源于多种原因。

首先,社会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中国的明清时期,科学技术是当时的皇帝和文化人士所崇尚的,这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其次,文化和哲学的推动对科学技术也产生了非常有利的影响,让它们得以长足发展。

例如,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通过逻辑和思考的方式思考世界和宇宙的本质,启发了许多科学家探索自然的奥秘。

此外,技术创新的竞争也是重要原因。

例如,美索不达米亚时期的城邦国家之间在水利、建筑等方面的技术竞争使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得到了提高。

二、古代科技落后的原因虽然古代时期有许多科技发展,但是也有许多发展滞后、落后的方面,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制度成为落后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封建社会中,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帝王的统治阻碍了科学思维的自由流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传播以及技术的应用。

其次,文化和教育水平的落后也是一个原因。

在古代,教育水平因为种种因素的因素因此影响到了人们对理念和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例如,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正宗理论的力量限制了科学的进步。

第三,技术难以传承。

由于技术传承并不完备,技艺难以较好地被后继者发展和浓缩。

另外,一部分技术的发展和灭亡是难以预料和防止的,导致在后期的推广方面更加困难。

三、古代科技创新和落后的教训古代科技的创新和落后造就了古代文明和后世的科技基础,同时也要我们从中吸取一些教训,以便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一,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制度、文化和哲学等的优势以及科技创新的竞争优势,不断在科技领域得到突破,还要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第二,我们要避免陷入传统和宿命思维的影响,摒弃先入为主的传统观念,让科技创新更能得到自由地、开放的环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消失的金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衰落的原因之我见摘要:作为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和高度发达科技成就的国家,中国不但没能产生辉煌的近代科技,反倒被西方国家远远超过,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逐渐衰落。

李约瑟难题正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

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衰落,也能避免我们现代人重蹈前人覆辙,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中国科技史衰落英国著名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先生曾说过:“中国古代的科技遗产,是一个绝对的金矿”,然而就是这样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金矿一般科技成就的国家,却面临着一个李约瑟难题,那就是:“为何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在最近的数百年里,中国的科技如何会停滞不前,以至于成了一个备受欺辱的衰老帝国的?”这个问题跟所有历史难题一样,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结论的开放性假设。

但是分析这些原因,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科技的衰落,也能避免我们现代人重蹈前人覆辙,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在这里我从政治制度、国家政策、教育体制、思维观念及学术氛围等几个方面做以简要分析。

(作为一个对科技史仅仅有所涉猎而未作过深入研究的学生,我不敢妄下定论,因此就像副标题写的那样,在这里仅仅发表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让我们沿着李约瑟先生的脚印,一起去看看那个金矿是怎样慢慢消失的……一、政治制度:长期的封建统治是遏制中国科技发展最主要因素。

中国是最早进入、最后走出封建社会的国家,长期充满弊端的封建统治严重制约了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大体可分为两类:官用科技和民用科技。

官用科技就是皇帝召集一批有识之士在自己身边搞所谓的科学研究为自己服务,比如北宋苏颂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是专门为皇帝报时用的,很多方士的职责就是在皇宫里为皇帝研究长生不老药,这类科学研究大多数是为了取悦于皇帝或是为了完成皇帝的任务而进行的,虽然大多数研究目的单一、成果有限的,但像水运仪象台之类的成就有很高的价值,而且数学和天文学的研究也有很杰出的成果,为科技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可是很多成果因挂上御用的招牌而无法及时在第一时间被百姓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既而成了空洞的、无法进一步发展的理论。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学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学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虽然在某些领域有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却缺乏突破性进展。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大,重视经典文献的传承和注解,强调“传统”和“经验”,对于创新和实验则缺乏重视。

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科学研究应该服务于社会,而不是追求纯粹的科学知识。

这种观念的影响,导致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方向受到限制,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

二、政治制度的限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状态,皇帝是权力的核心,科学研究必须符合皇帝的意志和需要。

这种政治制度的限制,使得科学研究缺乏自由和开放,科学家难以独立思考和探索,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目的受到限制,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

三、科技传承的问题中国古代的科技传承主要依靠口传心授和师徒制度,缺乏系统的科技教育和科技文献的积累。

这种传承方式,容易导致科技知识的失传和局限性,难以形成系统的科技体系和科技创新的环境,对于突破性进展的实现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四、科技发展的环境问题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战乱频繁等,这些问题都对科学研究的开展和成果的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学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的影响、政治制度的限制、科技传承的问题和科技发展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制约,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科学研究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百花园地2014-01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创造了今天令我们引以为荣的四大发明,而且中国古代科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领先世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然而我国古代科技在明清时期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没有孕育成近代科学,没有迅速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原因何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科技兴盛的原因在明清以前,中国古代科技遥遥领先世界,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科技的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自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以后,强大的封建王朝在科技发展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国家统一是主流,也促进了科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相互交流和发展。

而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与封建皇权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有关的天文学、历法、数学、农学、医学等学科,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扶持与推广。

总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

2.经济方面,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对科技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社会需求,成为科技繁荣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这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科技就是为适应古代农耕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是为农耕经济服务的。

例如,科技成就主要集中于农学、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这就是有力的证明。

3.教育方面: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中国古代教育开始是由官府垄断。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教育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从此私学兴起;后来汉武帝时就已经建立了中央到地方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及落后西方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及落后西方的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及落后西方的原因补充问题:1.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原因(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

(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科技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

(3)各民族间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教育和科举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5)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富于智慧和创新精神。

(6)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4)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3. 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特点,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有何影响。

特点:宋元科技具有开创性、开放性;继续领先于世界。

影响:科技发明应用于农业、手工业生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我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明朝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传播;促进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4. 明清科技发展的特点。

传统的科学技术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出现《本草纲目》等几部综合性科技著作;西方科技开始传入中国。

中国不能产生,而西方能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中国:见2。

西方:①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物质基础和动力。

②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思想——思想基础。

③资产阶级革命——政治保障。

④工业革命的促进。

5. 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与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A.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B. 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信息H1603
梁宇航
1610650513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有无数的先民为我们亦或留下的,亦或失传的只存在于古文献之中,更是有无数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的众多发明。

为何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屡屡发生!窃以为此类事之原因大可分为三点。

第一点:大多数发明者的社会地位低下
第二点:当权者的不重视与特权层的压榨
第三点: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
大多数的发明者都是出身与手工艺者,而我国自古以来的观点便是“士农工商”,但是这之中的“工”却不是那些既得利益的获得者,而是指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所不齿。

”正是将这种赤裸裸的歧视说的光明正大,去理所当然的享受
别人的劳动成果,并对其挑三拣四。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而且当权者从来不会去认为科技生产力的重要,而是认为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腐儒高贵无比,正是应了那句古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此风由已北宋时的宋真宗赵恒的那首《劝学诗》表现的最为明显,诗曰: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可见当时的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之高!而我国四大发明之中对文化的传播最为重要的两大发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都是在那时得到了最为重要的改进和应用。

在宋之前,虽已有正规的宣纸生产,但其价格即为昂贵,被视为货比黄金,且其产量有极其之低,连当时的唐太宗一年给整个皇室的用量也还不到一百张。

而是到了宋朝时期,造纸术的技术得到了新的进展,原材料的成本急速下降,产量的急速上升。

但是,有谁还记得是谁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改进后所获得的巨大利益果实又是被谁给吃了?
每一个新的发明的出现都代表着一种新的技术的诞生以及一个老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代表着发明者
所在的层次将会和另一个实力深厚的固化利益团体的激烈碰撞,并将随着其中一方的败亡为结束。

而在这种斗争之中,无论胜负,那个挑起“战争”的发明者既会被所属利益团体抛出作为替罪羊亦或转移敌人注意力的诱饵而被背叛,导致牺牲;也会被敌对老牌利益团体作为泄恨和杀鸡儆猴的无辜者而遭受狠狠的折磨。

而且可笑的是在这场新兴势力和老牌利益团体的斗争大都以新兴势力的失败,被老牌利益团体吞下,消化好为结局。

随后在老牌利益团体将该发明和其所代表的技术吸收透之后,成为他们手中新的吸金工具,而可怜的发明者的坟头草恐怕到那时都已长到四尺高了吧!
而在当时,为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屡屡被人陷害入狱,最终惨死。

只因为当时的掌权者的利益链被触动了!而在那时,肯定是在朝堂之上有一伙家中有印书坊的大佬们发现有一伙掌管着书籍销售的大佬们得到了足以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失的技术而相互攻伐。

最后为了妥协,将毕昇扔了出来最为双方合作结盟的祭品,何其不公也!!!
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把握知识,随后平民百姓渴望得到知识,所以有一种叫做“士子”的特殊阶层出现了。

他们出身平凡,但却被贵族赏识,得到了拥有知识的机会。

然而很快,这个特殊的阶层背叛了他们出生的平民阶层,要么成为新的贵族,要么组建出了中华历史上一个绵延到现在的世家
阶层。

而后世家代替贵族获得了对知识的掌控权——书籍!历朝历代的中央集权领导者皆重农轻商,尤重文采,而轻科技实用。

比如在唐朝,朝廷对新技术的发明者的奖励最高为十五贯钱。

《旧唐史》中记载“武德四年,有匠者制渴乌,着金一万。

武德六年,驿者献眉苏,上悦,着金一万。

武德六年,万年令献翻车,着赐羊两头,金一万。

”而在当时的工匠,叫做“丁奴”,叫做“户奴”,或者叫做“官奴”。

每年他们都需要无偿工作二十几天,且还要随叫随到!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工人的悲惨生活。

而且特权者们往往对那些平民百姓有着巨大帮助的发明视而不见,亦或将其当作奇珍异宝,放入府中独自享受。

《大业拾遗记》记述隋文帝,隋炀帝时的饮料:“有筹禅师仁寿间在内供养,造五色饮,以扶芳叶为青饮,拔楔(xie)为赤饮,酪(lao)浆为白饮,乌梅浆为玄饮,江笙(sheng)为黄饮。

又作五香饮:第一沉香饮,次丁香饮,次檀香饮,次泽香饮,次甘香饮,皆有别法,以香为主。


而在尚食值长谢讽的《食经》有四时饮:“春有扶芳饮,桂饮,江笙饮,荠(ji)花饮,桃花饮;夏有酪饮,乌梅饮,加蜜沙糖饮,姜饮,加蜜谷叶饮,李饮,麻饮,麦饮;秋有莲房饮,瓜饮,香茅饮,加沙糖饮,麦门冬饮,葛花饮槟(bin)榔(lang)饮;冬有茶饮,白草饮,枸杞饮,人参饮,茗饮,鱼饮,苏子饮,并加朱佩。

”呵呵,书都是用来干了什么?
记载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民有大智而不用,书籍与其用来记载这些风花雪月,享受生活的方法还不如用来记载几句田间躬耕几十年老农的经验之谈,让人们能够多吃上几口饭,少饿死几个人!!!
北宋时的沈括写作出了《梦溪笔谈》这等著作,可是但宋朝商人愿意为其出资印书之时,他却因嫌弃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而拒绝了他。

好吗,你有骨气,这很好。

但是!!为何你又去找辽国贵族去卖弄你的知识,结果这本《梦溪笔谈》先是在辽国流行,在转到流传到了西夏国,最后回到宋国的时候,却并未引起别人的注意,沉没在了历史的角落。

而最后,华夏的知识成为了全世界的知识,而那群罪人却还仰着头微笑,浑不知先驱者的鲜血正从他们的齿间留下,文明的瑰宝正被他们碾碎,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正在被他们献给外国人!
综上所述,为我对中国古代科技落后的原因的理解,我们要肯定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充分的去为那些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去奋斗,去开创出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