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供热设施验收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小区供热设施竣工验收标准
目录
1 总则-----适用范围
\
2 总体验收流程
3 验收标准
室外供热管网
换热站
'
建筑物热力入口
建筑物内系统
户内系统
建筑节能(采暖部分)
{
供热计量
系统水压试验和冲洗
系统试运行和调试
1 总则
*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可集中供热的房地产竣工项目供、用热设施的验收”,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规划红线内室外供热管网、换热站、建筑物热力入口、建筑物内系统、户内系统、和建筑节能(采暖部分)、供热计量、远传抄表管理系统、系统水压试验和冲洗、系统试运行和调试。
2 总体验收流程
验收流程:
$
申请用热户向供热单位提出书面开户申请(应在办理规划许可手续前)——供热单位受理,书面答复——具备条件,用热单位与供热单位签订开户协议——委托供热专业经营单位组织有资质的设计、施工、监理进行室外供热工程建设——施工完毕,建设单位组织有供热单位参与的供用热设施冷态验收——冷态验收合格后,签订热态调试协议——供热办及供热单位进行现场复验、备案——热态调试——签订供热合同——实施供热
提出综合验收申请所需材料
1、供热开户协议;
3、供热工程施工合同;
!
4、管材、设备、阀门、热表、温控及热力调节装置等材料的入场材料检验证明(材质分析报告、材料安装使用说明、打压试验报告、合格证),热表首次鉴定报告、调试合格证明;
5、建筑节能验收合格证明;
6、系统冲洗及压力试验记录;
7、竣工图纸(纸质竣工图纸及电子版图)、竣工报告;
?
室外供热管网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厂区及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区)的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热水温度不超过130℃的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室外直埋管网优先采用聚氨酯预制保温管,避免采用地沟敷设;聚氨酯预制保温管的质量满足《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
CJ/T114-2000的要求。
预制保温管进行施工现场后,必须进行蓬盖,避免聚乙烯外壳遭受日晒雨淋,造成聚乙烯外壳破裂。
)
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径小于或等于4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
(2)管径为50~200mm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GB8163标准)。
(3)管径大于200mm时,应使用螺旋焊接钢管标准)。
.
室外供热管道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
管网设计必须要有具备热力资质的设计院(所)设计;设计方案必须经供热单位审核同意;管网施工前应向供热单位提供正式施工图纸3套和电子版一份。
主控项目
换热站、管网必须安装热量计量和水力平衡、变频等调控装置。
#
管道及配件安装
放线定位以设计图、规划审批为准,标明绝对坐标或相对坐标尺寸;施工图纸上必须标明检查井、补偿器、管道拐点相对于永久性建筑的定位尺寸。
阀门关断阀应采用球阀或质量可靠的蝶阀。
红线内一、二次管网设计图纸应符合市政建设要求。
—
外网的管道堵板设计严格按《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和《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等标准执行。
一般项目
阀室及固定支座
(1)首先核对施工几何尺寸与设计相符,墙体盖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阀室井井口必须高于地面40-50mm;配筋数量及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
(2)砌筑;垫层、砌砖、抹灰及底板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注意如设计底板有配筋,而施工未按要求做,必须予以制止。
(3)现浇混凝土厚度按设计要求,注意监督井底设置积水坑。
(4)穿墙套管及挡板制作必须采用钢板,并进行满焊、刷防锈漆,套管穿墙处填石棉绳、抹沥青油封闭,井内爬梯需采用铸铁材质。
回填砂
*
(1)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下,管道管底至管上100mm垫中砂;其余部分垫基砂;
(2)人行道和小区内地下管道管底至管上100mm垫中砂;其余部分垫基砂;
(3)路基部分采用5%水泥石硝进行回填,保证路面不塌陷。
管线标识
·
(1)警示布在距地面300mm处,管道上敷设一层;
(2)管道供水保温外壳顶部刷一道红油漆做标记。
换热站
换热站选址
、
换热站选址尽量设在供热小区的热负荷中心位置,建设地上独立换热站,与居民建筑物外表面间距不低于10米。
办理规划定点手续,站址选择符合整体项目
供热规划的要求,提供换热站水电源负荷,水电源接至换热站内并设独立水、电表。
换热站正式移交后,供热单位直接供电部门单独结算。
换热站内房间格局完整且房屋结构应设设备间。
根据《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Z47-103-96)规定,单系统热力站建筑面积见下表:
换热站必须保证有单独对外通道,道宽不小于2×2米的通道进出换热站,供热维护人员可随时进入换热站,而且换热站不能与其他设备间连通或共同使用,确保非供热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换热站。
换热站室内净高(梁下)不低于米,站内房间格局合理,屋面防水良好不漏不渗。
换热站的内外门窗齐备完好,门的开向应为从设备间向外开,朝向主通道。
站内应设不同朝向的两个以上带铁栅栏的外窗,外门设置防盗门,换热站内外墙壁平整洁净,粉刷完好。
、
站内有楼梯的需要设置扶手,超过三阶,应加护栏,门应选用防盗门,窗设防盗网。
根据热力设计要求,换热站内应预埋安装主要设备(水泵、除污器等)维修用吊装设备所需的预埋件,同时要将吊架的荷载考虑到换热站顶板的承载之中,并预留好管道进出换热站的洞口。
换热站须放置标准5kg干粉灭火器,不少于1台。
站内要有通风排潮措施,防止设备过热运行或潮气重。
》
站内需设置可移动梯子,高处操作处设有操作平台。
站内预留热量测量装置安装所需的测量直管段,做成便拆式保温。
配电柜、电缆沟、进出站管道等孔洞必须封堵,不具备封堵条件的设护栏。
工艺部分验收要点
*
规划红线内供热设施符合集中供热主管网参数要求。
换热站地面,必须在有泄水的设备侧设有带铸铁水篦子的排水明沟,按篦子定沟宽(宽度不小于200mm),深度200 mm左右开始坡向排水地漏,坡度为2%,地漏设耐腐蚀的水篦子。
地面平整,坡度合理(地面坡向排水沟),设备基础平整。
换热站污水池、排水沟设篦子,污水池应有护栏或加盖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第二章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必须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且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换热器选用原则:板式换热器板片的材质为不锈钢316L,便于维修,要求不等截面,换热效率高;换热器进口加装过滤器。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宜大于或等于3000W/(㎡.k),板片厚度不能低于。
—
安全阀必须有整定、校验报告,安全阀导流管要引出室外(室外排污设施)。
换热站的管道堵板设计严格按《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5054-1996和《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等标准执行。
换热站的排污必须加入自动排污系统。
排污泵一用一备,自动启停。
循环泵,补水泵须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设就地启停按钮。
)
换热站管道、设备应标号,介质流向,介质性质、管径、标志色环。
站内一次二次总阀应加严密性良好。
软接头需保证质量,无老化等现象;循环泵软接头采用工作次数多的金属材质。
水泵质量好、便于维修、售后服务好;建议选用屏蔽泵或噪声低、振动小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
…
水泵选型时应严格进行水力计算,出具水力计算结果,选择合适设备,在符合选型要求下优先选择低转速水泵;选用低扬程、大流量泵—须控制站内压降和外网阻力。
≥11KW的循环泵应设有吊装环,便于维修必须含有独立的加油孔。
卧式水泵电机与叶轮必须一体连接,严禁通过连轴器连接。
热水采暖供热系统的一、二次水的动力消耗应予以控制,耗电输热比EHR 应符合最新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供热站内设备(板换、水泵、水箱、除污器等)基础应按设计图施工,主要运行设备(板式换热器、水泵等)应按设备要求安装地角螺栓;站内设备间距应符合规范,保证检修更换空间。
新建小区分期建设时,应按每期投入使用负荷配备相应功率的循环泵。
除污器的选用原则:一次供水、二次回水应装设立式除污器,除污器的过滤网须使用钢板钻孔,钢板孔径为φ3~φ6。
换热站必须加装性能可靠的软化水装置。
|
换热站内不支持设分、集水缸,可加粗循环泵入口和出口总管的管径,使其代替集水器和分水器,使外接管道直接在站内连接。
管道滑托高度应保证保温厚度,刷两遍红丹防锈、所有管道上的排泄水和排气口出口管应就近引至站内排水明沟处。
换热站内设备编号、刷漆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技术规定》的要求,并标明供热介质流。
'
管道类别项目一级网
供水管
一级网
回水管
二级网
供水管
《
二级网
回水管
色环(二道)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备注
¥
1. 色环宽度:DN<150mm,环宽50mm,150≤DN≤300mm,环宽
70mm,DN>300mm,环宽100mm
2. 色环间距,直管段5m均布,转弯及穿墙处必须加色环
泵进出口阀门和止回阀及橡胶接头间应有短管,避免阀门开关受阻;出口可
不设止回阀,如必须采用避免使用蝶式止回阀,建议使用旋起式止回阀。
保温时要求站内设备铭牌外露,需保温部位和设备有换热器、除污器、凝结水系统、高温段、阀门、管道等,保温方式采用:橡塑保温,铝铂纸外皮;硅酸铝毯,玻璃丝布缠绕外刷树脂漆,包白铁皮。
变频器的适应的工作环境:室内空气温度不高于+60℃,最低温度不低于-15℃,24h内平均温度不高于+45℃ ,最大日温差25K。
海拔高度30M-400M。
环境相对湿度(在250C时),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
变频柜技术要求
@
变频柜需分为远程/就地两种控制方式,远程/就地控制旋钮安装在变频控制柜柜门上。
变频器控制柜柜门上安装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显示。
当旋钮打到远程位置时,变频器调速以及启动/停止都受集控室上位机控制,同时上位机接收变频器的反馈信号。
当旋钮打到就地位置时,变频器调速以及启动/停止都有就地变频控制柜控制,此时,变频器也有反馈信号到上位机。
上位机启动信号为长信号。
循环泵是一台变频器拖动3台电机,补水泵以及混水泵是一台变频器拖动2台电机。
能够做到工频与变频的相互切换,能够做到一台工频与一台变频并联运行,两台工频并联运行等。
在运行过程中只启动一台泵,需要将每台泵的状态信号反馈到上位机。
在远程控制中,上位机可以操作切换泵的启动/停止。
#
柜内安装独立的零排、地排,零排、地排做到双点固定,左零右地;预留的压线螺栓不得小于10个。
电源柜技术要求
每个小区的循环泵,补水泵以及混水泵变频控制柜电源都来自就地电源柜。
电源柜柜门上安装电压表、电流表显示。
柜内安装三相有功电能表,高低系统要分别加装电度表,同时安装电能传感器,上传电能表的数。
柜内安装两个空气开关,一路为变频控制柜供电,根据实际功率数选择断路器大小。
另一路当备用电源。
《
需要从电源柜内独立引出两路做220V照明盘及检修盘。
变频器技术数据要求
变频器额定电流必须大于电机的额定电流。
变频器可在-10℃∽+45℃环境使用,不降容。
|
变频装置必须包括所有必需的设备及其内部设备之间的接线。
变频装置整个系统必须在出厂前进行整体测试,以确保整套系统的可靠性。
变频装置制造商必须已通过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在30-100%的调速范围内,变频系统在不外加任何功率因素补偿的情况下输入端功率因素必须达到以上。
;
变频装置的功率单元为模块化设计,方便从机架上抽出、移动和变换,所有单元可以互。
变频装置输出必须符合IEEE 519 1992及中国供电部门对电压失真最严格的要求,高于国标GB14549-93对谐波失真的要求。
变频装置对电网反馈的谐波要求也必须符合IEEE 519 1992及中国供电部门对电压失真最严格的要求,高于国标GB14549-93对谐波失真的要求。
变频装置输出波形为正弦波,不会引起电机的谐振,转矩脉动小于%。
/
变频器自身效率应达到98%以上,变频装置整个系统的效率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达到96%以上。
在距离变频装置1米的范围内任何一个方向进行测试,所测得的变频装置噪声不得超过 80 分贝。
变频装置对电网电压的波动应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15%~+10%电网电压波动时必须满载输出。
设备明细中详细说明结构(包括元器件型号、隔离距离和结构及绝缘)以及主要元器件的供应商、产地。
¥
由于换热站控制系统采用SCADA系统控制,变频器必须有效的解决变频器对SCADA系统的干扰。
变频装置能实现远距离命令输入操作,并可对其进行远程/本地控制的切换。
变频器必须提供原厂家配备的进线 AC电抗器和RFI射频干扰滤波器等相关选件。
系统不装设转速传感器,采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式;
在整个频率调节范围内,被控电动机均能保持正常运行。
在最低输出频率时,应能持续地输出电流。
在最高输出频率时,应能输出额定电流或额定功率。
变频装置应设以下保护:过电压、过电流、欠电压、缺相保护、短路保护、超频保护、失速保护、变频器过载、电机过载保护、半导体器件的过热保护、瞬时停电保护等,并能联跳输入侧 6kV开关。
保护的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变频装置应至少包含以下几种开关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
开关量输入:起动、停止、急停、复位、手动/自动转换等信号;
开关量输出:变频器高压就绪、变频器运行、变频器故障、变频器停止等信号;
模拟量输入:频率调节(转速给定);
—
模拟量输出:输出频率、输出电流、输出电压。
开关量的外部接点全部为无源接点,开关量输出的内部接点全部为无源接点。
变频器柜操作盘应能进行各种控制操作和参数设置。
显示面板应具有输出电流、电压、频率、功率、功率因数、开、停、故障显示及故障追忆等功能。
具有计算机在线控制、监视、检测、诊断功能及相应的软件。
软件的升级问题在技术协议中具体商定。
…
频率分辩率
变频器应带有自诊断显示,运行中可选择观察输出电流、电压、频率、转速等参数。
能对所发生的故障类型及故障位置提供中文指示,能在就地显示并远传报警,变频装置需有对环境温度的监视,当温度超过变频器允许的环境温度时,变频器需提供报警。
在运行环境温度下,变频器精度应满足模拟量输入, 输出信号±%。
I/O类型,模拟量输入:DC4~20mA。
模拟量输出:DC4~20mA。
电气柜内的控制接线端子应提供15%的余量。
】
变频装置就地控制窗口必须采用全中文液晶触摸操作界面;功能设定,参数设定等均应采用中文。
对于不能提供中文的变频器需要提供详细的英文与中文对照的详细介绍。
变频装置应具有工/变频手动切换功能。
接线部分
软线必须压线鼻子,双软线、一软一硬必须压线鼻,双硬线可以不压线鼻。
#
走线要留有改线余量,余量不能低于10CM。
二次线如有断线连接,要用锡焊焊牢,过后做好绝缘。
二次回路与一次回路电缆不能平行敷设,如果无法确保交叉敷设,则平行间距不得小于。
一次回路超过6mm2的线缆(包含软线)都必须压铜线鼻子(冷压鼻,含有锡保护层)。
>
柜体内下方安装绑进出线的安装板。
接触器的一次回路的接线端(裸露的铜排)距离接线端子大于15cm。
变频器高放、中部布置交流接触器、底部安放变频器的接线端子,以减少信号干扰,方便变频器散热。
柜体内的附件要全,(固定端子和端子盖)端子要加标号,端子标号要与施工图对应,并以竣工资料的形式存档。
$
相线加好辨识色表,继电器、接触器等电气件要求做好标示,其定义标号要与施工图对应。
所有与PLC通信以及变频器通信的信号线的均采用屏蔽线。
控制柜选用原则:
电源柜表面应有电流表、电压表,箱内进线开关应为漏电开关并装有电度表,要求将检修的漏电开关和照明的漏电开关“分线路、独立装设。
”
】
循环泵控制柜表面应有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表,需有变频装置和手动装置且应一备一用,并有和下位机连接的远控装置,为满足后期开发和天气变化,为循环泵变频与大小泵配合使用的运行方式做准备。
循环泵的控制柜不允许设自动联锁运行装置。
22KW以上循环泵手动装置应采用降压启动,如果现场条件具备,建议安装降压启动器。
变频器须选用ABB,便于运行人员使用和维修通讯。
在控制柜门后,应张贴控制柜原理图。
[
动力和照明表分开设;换热站进线必须加设漏电保护装置。
换热站内电线布线合理,明线布设应采用线槽方式;照明灯头数量按规范要求安装,布置合理,开关应布置在换热站入口附近,保证开关方便,应采用防水防爆灯头,灯伞完好,灯头距地面高度应不高于米,站内安装可靠照明,使用节能灯,并应加设应急照明和停电报警装置。
照明要求
换热站照明采用吸顶式防爆灯,照明效果应良好。
灯头数量按规范要求安装。
开关应布置在换热站入口附近。
\
应急灯配备齐全,应急照明效果良好。
照明采用BV型铜塑线,沿墙沿顶棚暗敷。
通讯方式要求
通讯方式根据换热站条件确定;如果采用宽带通讯方式,换热站的带宽不应小于1M,监控中心带宽不小于10M。
具体技术要求需要与电信运营商协调确定。
)
站内热量测量装置及其安装要求
站内一次、二次网必须安装热量测量装置,站内安装应满足热量测量装置直管段安装要求(前10D,后5D),其口径根据流量确定。
(根据供热计量技术导则要求,站内应安装热量测量装置)。
现场仪表的安装要求
热量测量装置的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一次网回水管、二次网回水管。
:
现场压力测点的安装位置:一级网和二级网除污器前后、循环泵出口、供回水母管、调节阀前后、板式换热器的一级水和二级水的进出口侧。
现场温度测点的安装位置:板式换热器的一级水和二级水的进出口侧;二次网供、回水管母管处。
信号电缆的要求
(1)采用三芯屏蔽信号电缆,接地可靠。
》
(2)所有信号线必须穿钢管,镀锌钢管保护管采用圆柱管螺纹连接,穿管时不应损伤电缆。
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曲,保护管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换热站热计量
(1)换热站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测量装置加以计量监测。
(2)水—水换热站的热量测量装置的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一次管网的回水管上。
&
(3)热量测量装置应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
(4)换热站的耗热量、补水量、耗电量均应计量。
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算。
调节和控制
(1)换热站必须安装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
】
(2)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的室外温度传感器应放于通风、遮阳、不受热源干扰的位置。
(3)变水量系统的一、二次循环水泵,应采用调速水泵。
调速水泵的性能曲线宜为陡降型。
循环水泵调速控制方式宜根据系统的规模和特性确定。
(4)对用热规律不同的热用户,在供热系统中宜实行分时分区调节控制。
(5)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不能与散热器供暖同系统,应单独采用供热系统。
@
换热站宜采用分级水泵调控技术。
换热站验收及竣工资料
换热站工程竣工后,用热单位应当组织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自行对工程初验;合格的,提交以下资料:
(1)开工报告;
|
(2)施工组织设计;
(3)材料合格证;
(4)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5)油漆防腐记录;
*
(6)焊接记录;
(7)管道清洗记录;
(8)水(汽)压试验记录;
(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10)无负荷试运转报告;
(11)工程竣工质量验收报告;
(12)一次、二次网及换热站全套竣工图纸;
(13)设备样本和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原件)。
"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系统水压试验,打压试验应按照规范《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第条规定进行系统打压试验。
并且打压现场需要通知供热单位到现场验收。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系统试运转及调试,需要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第条的规定执行。
热交换器应以最大工作压力的倍作试验,热水部分应不低于。
建筑物热力入口
!
一般规定
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位置、管道井结构及热力入口装置的设备配置、安装位置等,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热量表、自力式压差控制
阀、静态平衡阀、过滤器和阀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并便于检修、维护和观察。
热力入口内供热管道的排列和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管道间距应便于设备检修和查验。
地埋管道穿越外墙时,应设置具有一定强度的套管,套管与供热管道之间应做柔性防水,套管与墙体之间应做刚性防水。
`
在供热系统冲洗前,应采取先安装一段与热量表长度相同的短接管替代热量表等措施保护热量表。
热力入口及管道井应设置防水隔潮保护层和排水地漏。
主控项目
热量表的安装
(
(1)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安装在回水管道中,且应与管道同心。
热量表安装方式(水平或垂直)、前后直管段长度及管径,必须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且直管段上不应有任何接口。
流量传感器指示的水流方向应与管道内热媒流动的方向一致。
(2)若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安装在供水管道且热媒供水温度超过90℃时,应采用分体式热量表,分体部件(计算器)应固定牢靠并便于观察。
(3)流量传感器的前后应分别设置具有关断功能的阀门,流量传感器前应安装过滤器。
(4)温度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垂直或逆流倾斜)和位置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其供水测温探头和回水测温探头应分别安装在相应的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上,温度传感器测温探头的顶端应处于管道的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