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卷1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教育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A.测量B.评价C.测验D.统计3.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5.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测量B.评价C.测验D.统计6.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正态化转换方案B.对比参照方案C.百分等级方案D.常模参照方案7.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8.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9.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10.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 \r\n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卷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卷答案
2.答:①方向性原则;②公平性原则;③客观性原则;④科学性原则;⑤可行性原则;⑥指导性原则。
3.答:①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②考试实施过程的标准化;③评分、计分过程的标准化;④分数合成和解释过程的标准化。
二、论述题
1.答:①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指用同一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做的分数的相关系数。
②副本信度(等值性系数):是指两个等值的测验测量同一组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A、B卷是同事连续实测的。
③内部一致性信度:题目之间的关系,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求出分半信度需进行矫正。如:测验的分半信度为0.6,原测验的信度?
④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信度是指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一般要求经过训练达0.9以上,评分才被认为是客观的。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A
B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B
B
A
D
A
B
D
题号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B
B
A
B
A
A
C
C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A. 测量B. 评价C. 测验D. 统计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A. 教育研究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C. 心理测验研究D. 八年研究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是(B )A.复本信度B. 重测信度C. 同质性信度D. 分半信度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A )A. 效度B. 稳定性C. 信度D. 可信度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A.同质性信度B.复本信度C.效标关联效度D.重测信度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C )A.头脑风暴法B.理论推演法C.因素分解法D.典型研究法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A. 模型B. 常模C. 量规D. 参照物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A. 正态化转换方案B. 对比参照方案C. 百分等级方案D. 常模参照方案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A.经典测验理论B.题目反应理论C.心理测验理论D.智力测验理论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A. 经典测验理论B. 题目反应理论C. 心理测验理论D. 智力测验理论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1.A2.B3.D4.B5.C6.B 7.A 8.C 9.D 10. D11. C 12. B 13. A 14. A 15. B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或学业成就进行量化测定的过程。

2. 信度:信度是评价测量工具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反映的是同一份测验或者不同时间重复同一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高信度意味着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 效度: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即测量结果与实际要考察的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是评价测量工具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4. 标准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一种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或目标来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关注个体是否达到了特定的学习标准或发展目标,而不是将个体之间的表现进行比较。

5. 形式效度:形式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形式上是否与预定的测量目的和理论构想相一致,包括题目的编制、题目难度分布、题目类型的选择等是否恰当合理。

二、填空题1. 教育评价的核心任务是对教育活动的______进行价值判断。

答案:质量和效果。

2. 常见的教育测量方法有纸笔测验、观察法、访谈法和______等。

答案:项目反应理论(IRT)。

3. 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一种常用的______。

答案:内容效度依据。

4. 教育评价中,______是指评价系统对所有被评价对象公平对待的程度。

答案:评价的公正性。

5. 在进行教育测量时,为了确保分数的稳定性,我们通常会通过计算______来评估测量工具的质量。

答案:信度系数。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配置性评价D. 标准参照评价答案:A2. 在教育测量中,若一个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5,这意味着该测验的可靠性()。

A. 较低B. 一般C. 较高D. 不确定答案:C3. 关于效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效度反映的是测量工具能否准确测出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B.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整个待测内容范围的代表性程度C. 结构效度只能通过实证方法验证D. 同一测验的效度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被试者群体变化的影响答案:D4. 下列关于项目难度和区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教育测试题与评价试题附答案解析

教育测试题与评价试题附答案解析

教育测量与评价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正确的一项1.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对比参照方案B.常模参照方案C.正态化转换方案D.百级等级方案2.测量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再认、比较与辨别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的推断力的题型是()A.填空题B.选择题C.是非题D.计算题3.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A.效度B.稳定性C.信度D.可信度4.根据某种规则把所观察的对象予以数量化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测量B.评价C.统计D.测验5.衡量测验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A.信度与区分度B.效度与信度C.难度与效度D.难度与区分度6.下列不属于教育评价的原则的是()A.方向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指导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7.下列哪种效应的弊端为“以偏概全”()A.晕轮效应B.参照效应C.首因效应D.成见效应8.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的评价法是()A.定性分析评价法B.临床督导评价法C.绝对评价法D.相对评价法9.评价者在评价中坚持反映自己“大我”价值观的心理现象是指()A.本位心理B.逆反心理C.“趋”中心理D.从众心理10.体育运动会中各个项目的名次为“第1名,第2名,第3名……”,这一变量属于()A.比率变量B.称名变量C.顺序变量D.等距变量11.评价者的心理现象中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是()A.期望效应B. 时尚效应C.理想效应D.近因效应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所指的测量的特点是()A.间接性B. 相对性C.可测性D.准确性13.根据题目答案的范围和评价误差的大小,可把测验题目分为()A.选择题和填空题B. 论述题和操作题C.选择题和简答题D.客观题和主观题14.在一36名学生数学考试分数的频数分布表中,最高分数为97,最低分数为50,并将其分为8组,则组距为()A. 5B. 6C. 5.6D.715.用来表示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且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的信度是()A. 同质性信度B.重测信度C. 复合信度D.评分者信度16.下列为评价信息收集标准的是()A.可靠性和准确性B.时限性和客观性C.准确性和一致性D.可靠性和有效性17. 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A.评价指标B.评价标准C.指标权数D.指标权重18.标准分数属于什么变量()A.类别变量B.等级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19.定性分析评价法和定性综合判断法的教育评价方法是按照( )来分A.基种B. 思维方法C. 行为目标D.单项指标评分方式20.T分数的计算公式是( )A.100Z+500B.2Z+50C.10Z+50D.2Z+5二、填空练习题1、用于测量学生对字词、事件、人物、地点、公式、原理等关系的识记能力和联接能力的题型是2、测量的三个要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这一概念是(A )
A. 测量
B. 评价
C. 测验
D. 统计
2、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这一概念是( B )
A. 测量
B. 评价
C. 测验
D. 统计
3、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剂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D )
A. 教育研究
B. 教育测量理论研究
C. 心理测验研究
D. 八年研究
4、于1975年成立的在开展教育评价的国际交流与协作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协会是(B )
A. 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B. 国际教育评估协会
C. 国际教育评价协会
D.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
5、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 C )
A. 效度
B. 稳定性
C. 信度
D. 可信度
6、用同一个量表(测验或评价表)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一概念
是(B )
A.复本信度
B. 重测信度
C. 同质性信度
D. 分半信度
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
是(A )
A. 效度
B. 稳定性
C. 信度
D. 可信度
8、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这一概念是( C )
A.同质性信度
B.复本信度
C.效标关联效度
D.重测信度
9、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D )
A.信度与区分度
B.效度与信度
C.难度与效度
D.难度与区分度
10、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D )
A.评价指标
B.评价标准
C.指标权数
D.指标权重
11、在评价指标拟定过程中,经常会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
是(C )
A.头脑风暴法
B.理论推演法
C.因素分解法
D.典型研究法
12、一个与被试同类的团体在相同测验上得分的分布状况与结构模式,这一概念是(B )
A. 模型
B. 常模
C. 量规
D. 参照物
13、我国高考标准分数采用了一种方案,这种方案是(A )
A. 正态化转换方案
B. 对比参照方案
C. 百分等级方案
D. 常模参照方案
14、最早的测验理论是( A )
A.经典测验理论
B.题目反应理论
C.心理测验理论
D.智力测验理论
15、在现代测验理论的诸多模式中,最具有优越性的是(B )
A. 经典测验理论
B. 题目反应理论
C. 心理测验理论
D. 智力测验理论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C
6.
B 7.A 8.
C 9.
D 10. D
11. C 12. B 13. A 14. A 15. B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
(1)间接性和推断性
(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要点:
(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制定教育评价表的意义与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意义:
(1)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2)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全面性;
(3)有利于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原则:
(1)科学性与导向性原则;
(2)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
(3)发展性与整体性原则;
(4)操作性与可测性原则;
(5)可行性与可比性原则;
(6)超前性与持续性原则。

2、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政治性得到加强;
(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教育功能得到强化;(3)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研究得到突破性进展;(4)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测验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