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概论
精选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概论

人员,检验员的工资支出在不同生产水平下将呈现阶梯的上升对台阶形的半变动费用,可依其变动的相关范围的大小归属于固定费用或变动费用。这就是,从较短的期间看,如相关范围只占了整个期间的大部分,应视为这个期间的固定费用,反之,则应视为变动费用。
那么,一个工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如何不至于亏损,争取多赢利,为国家多增加积累,往往需要事先知道在企业每年最低限度需要推销多少数量的产品才能保本,销售数量超过多少时,企业才会赢利,这就是需要知道本企业的盈亏临界点。进行盈亏分析,关键是 确定盈亏平衡点,什么是盈亏平衡点呢? 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销售收入总额与支出的成本(费用)总额相等。在这点上利润为零,即在此点上企业销售收入总额完全可以补偿它所耗费的成本,既无赢利也不亏损。
二,盈亏平衡点确定方法
1. 图解法: 设:F—固定费用 V—变动费用 Cv—单位产品变动费用 Q—产量 Y—总费=F+V=F+Cv*Q P—单价 S—销售收入=P*Q Z—赢利额 根据上述,可绘制坐标图:
某企业固定费用为20000万,单位变动费用为3000元,单价为5000元,求在上述条件下盈亏平衡点。
步骤:1)在销售量横轴上划一根反映固定费用的水平线(20000元)2) 在横轴上选一套数产量(20个单位),计算其销售收入(5000元*20=100000元)求出此点再与原点划一直线,即为销售收入线。
5 10 15 20 产量(台)
费用
(+)
(-)_
销售收入
总收入
a
利润 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
现举一例说明其确定方法
3) 在横轴上选一整套数产量20个单位),计算其总费用,(20000元+20*3000元=80000元),求出此点再与固定费用在纵轴上的截点相联,即为总费用线。 总费用线与销售收入线相交处为盈亏平衡点。此点即为当产量为10个单位时总费50000元与销售收入50000元相等,此时企业不盈不亏。
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概论

风险评估:评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可 能面临的风险,制定应对措施
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考虑整个生命周期 内的成本和效益,选择最优方案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 新对环境的影响,制定环保措施
Part ThHale Waihona Puke ee技术改造的技术经 济分析
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降低能耗:通过技术改造,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安全性:通过技术改造,可以提高生产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
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的 技术经济分析概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01 技 术 改 造 及 设 备 更 新 的 概念
03 技 术 改 造 的 技 术 经 济 分 析
05 技 术 改 造 及 设 备 更 新 的综合技术经济分析
02 技 术 经 济 分 析 的 基 本 原 理
提高企业竞争 力:通过技术 改造和设备更 新,可以提高 企业竞争力, 增强企业可持 续发展能力。
综合技术经济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确定分析目 标:明确技 术改造及设 备更新的目 的和需求
收集数据: 收集相关技 术、经济、 市场等方面 的数据
分析技术方 案:对各种 技术方案进 行技术经济 分析,包括 成本、效益、 风险等
添加标题
案例二:某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提高了生产效 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实现 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添加标题
案例三:某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 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 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4
技术改造的类型
按技术改造的程度划分
全面的技术改造 专业的技术改造 局部的技术改造
按技术改造的目的划分
增加产品品种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提高产品质量 节能降耗 增加产量 “三废”的控制、治理和综合利用
5
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
产品更新换代,增加花色品种。 技术装备的改装更新 生产方法和工艺的改革 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生产环境的改造
设备的经济寿命
最低年均费用 四、现有设备的剩余经济寿命
例8-2 例8-3
7
§8-5 设备更新决策
设备磨损形式
Hale Waihona Puke 设备磨损后的补偿 [何时、何种方式?]
可消除性的 有 形 磨损
不可消除性 的有形磨损
无形磨损
修理
更换
改造
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8
一、设备更新的方式 部分补偿
大修理:对可消除的有形磨损耗进行修复 现代化改造:局部改变设备结构,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
Pi----第i种产品的不变价格或单位利润
1
(2)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力和工时的收益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百分率:
劳动或工时的相对节约量:
2
(3)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废品带来的节约收益 产品合格率提高带来的单位产品节约额:
年节约额:
3
(4)节约原材料、能源、工具及其它物资的收益 单位产品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率:
单位产品原材料和能源节约额:
4
(5)降低成本的收益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5
技术改造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替代进口产品,节约国家外汇收入。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为国家多创外汇。 产品生产消耗降低,原材料和能源利用率提高。 产品质量改善,使用成本降低,使用寿命延长。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率。 改善劳动生产条件,有利于劳动者的健康。 增加产品品种,更好满足社会需求。 推广新技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知识点18-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1)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1)一、什么是技术改造?为什么要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Technology Reform)是技术进步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是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来改造现有设备、工艺、产品等生产技术和组织要素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更新改造,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企业技术改造是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改善生产条件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活动,其创新内容是以工艺创新为主,产品创新为辅,并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建立和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
(一)技术改造的内容与特点技术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设备和工具的更新改造、生产工艺的改革、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更新换代、原材料及各种消耗资料的综合利用及改进、生产组织与作业方案的调整及改善、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及劳动条件的改进与完善、以及相应的厂房建筑物等生产条件的扩大与改善等方面。
二、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1、企业技改项目评价方法技术改造项目是在企业原有基础上建设的,这和新建项目是不同的。
对于新建项目来说,所发生的费用、收益都可归于项目,而技术改造项目的费用和收益既涉及到新投资部分,又涉及到原有基础部分,从而给评价项目的效果带来复杂,需要把技术改造项目中发生的费用和收益从原有基础部分分离出来。
因此,企业应针对自己的具体条件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技术改造对象、方案和计划,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和前面所讲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大体一致,其不同点是比较对象是现有企业,其投资具有追加的性质。
常用的两种方法分别是:总量效果法(简称总量法)和增量效果法(简称增量法)。
(1)总量法总量法(Gross Method),实际上是以总量来衡量两种不同方案的绝对效果。
因为不进行技术改造与进行技术改造,实际上是有待决策的两个方案,是两个互斥的方案。
选用总量法,要先计算各方案的绝对效果(如NPV),然后进行优劣比较、判断。
[设备管理]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讲义
![[设备管理]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bd9f88fa98271fe900ef9be.png)
第一节 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一、技术改造概述(一)技术改造涵义及内容:1.概念:先进适用,产品、设备、工艺、生产组织管理生产要素及要素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更新改造2. 内容:广义指企业全厂性、全况性的改造、改建、设备更新,狭义指局部的技术改造(二)类型: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更新与改造、生产工艺改造、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改造、厂房建筑和公用设施的改造、劳动条件和生产环境的改造。
(三) 企业技术改造的原则:1.须从国情出发,寻找适用的先进技术2.须以技术进步为前提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4.统筹规划二、技术改造方案决策调查技术现状、发现问题→技术改造目标→分析→选择方案三、技术改造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一)方法:总量法和增量法(二)改建扩建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1.费用效益分析:费用包括:追加投资费、追加的经营成本、因扩建改建引起的减产和停产损失效益包括:销售收入的增量、成本节约、其他直接收益2.评价方法:(1)不改建、扩建而继续生产:NPVie1≥0 不考虑关停并转方案,只考虑是否要改建、扩建NPVie1<0 考虑是否要改建、扩建或者关停并转(2)进行改建、扩建的项目:NPVie2≥0 考虑是否要改建、扩建NPVie2<0 不考虑是否要改建、扩建(3)只有当NPVie1≥0且 NPVie2≥0时,比较这两个方案(4)改建扩建项目必须减持的增量原则:用“有无分析法”前后分析法:技术改造投资后的有关数据与投资前的相应数据 有无法:有投资与无投资的费用和效益,计算其增量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年份年份年份进行改造进行改造进行改造不进行改造不进行改造不进行改造增量净收益增量净收益增量净收益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的收益由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原产品价格提高、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使净收入增加。
“有无对比分析法”较准确地反映项目效益,“前后对比分析法”扩大投资效益。
改造项目的企业收益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生产负荷增加,难以维持现有水平而下降。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劳动或工时的相对节约量:
M N0 (1 S ) N1
(3)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废品带来的节约收益 产品合格率提高带来的单位产品节约额:
G
N
0
( 1
r0 r0
r1 ) (c w) 1 r1
年节约额: A Q1 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节约原材料、能源、工具及其它物资的收益 单位产品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率:
第8章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 技术经济分析
学习重点
技术改造的概念和经济评价方法 设备的磨损和更新 设备经济寿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8-1 技术改造概述
狭义的技术改造概念
用先进的技术改造落后的技术,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代 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达到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
降低原材料消耗,全面提高社会综合效益的目的。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08:27:3908:27:3908:27Friday, February 26, 2021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1.2.2621.2.2608:27:3908:27:39February 26,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上午8时27分39秒08:27:3921.2.26
有形磨损的规律
磨损度
F
A
Ⅰ 初期损耗阶段 Ⅱ 正常损耗阶段 Ⅲ 剧烈损耗阶段
OⅠ
Ⅱ
Ⅲ 时间
通过设备合理的维护、保养,可减 少或延缓有形磨损,但无法避免。
有形磨损可通过修理、更换零部件等 方法部分消除,但难以完全恢复。
(2)无形磨损(经济磨损) —设备经济价值下降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原 因而造成设备经济价值的降低。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引言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和适应市场需求,常常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然而,这些改造和更新往往需要巨大的投资,在作出决策之前,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析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性,并提供一些决策的参考。
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技术改造是指基于现有设备或工艺的改进和提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改造的技术经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投资成本技术改造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新设备或改装现有设备。
此外,还需要考虑相关设备的运输、安装和调试等费用。
在计算投资成本时,还应考虑设备的折旧期限和折旧率等因素。
生产效率的提升技术改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引入新技术或改进现有工艺,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瓶颈。
生产效率的提升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能和产量,从而带来更多的利润。
产品质量的提升技术改造还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合格品将被有效减少,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这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还有助于降低售后服务的成本。
投资回报期投资回报期是评估技术改造的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从技术改造投资开始到开始获得投资回报的时间。
较短的投资回报期意味着投资效果较好,并且能够更快地回收成本。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设备更新是指企业替换或升级现有设备,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与技术改造不同,设备更新更加注重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以达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老设备的评估在进行设备更新之前,首先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性能,设备的剩余寿命以及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成本等。
通过对老设备的评估,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设备更新。
新设备的选择在选择新设备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设备的技术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
优秀的新设备应具备高效率、低能耗和易维护等特点。
第七章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教学检查)

(1)适时――选择适当的机会 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寿命期的测定为基础。 产品寿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进入衰退期之前实施技改项目。
(2) 适应――选择适宜的技术 选择的技术要适应现有的条件、水平,能发挥出应
有作用。有一定的先进性,技术上可靠,生产上可行,经济 上合算,有一定寿命期的技术。
改造 1—7 8
销售收入 资产回收 支出
600 600 250
495 495
650 650 300
520 520
Ⅰ. 若原有资产不考虑,不改造和改造见图a.1和图a.2
1)不改造(无项目) : NPV1=676.8万元
2)改造(有项目): NPV2=693.5万元
NPV2>NPV1>0,应选择改造方案
(2)增量法
增量法是对有项目和无项目所产生的增量效益进行评价的方法。 1)步骤:
① 有项目和无项目产生的增量现金流量 ② 根据增量现金流量进行增量效益指标计算 ③ 根据增量效益指标的计算结果作出决策判断
(3) 适度――量力而行 技术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使项目效益最大。
7.2 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选择
1.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选择原则(教材P340-341) (1) 从实际出发原则 (2) 技术进步原则 (3) 经济效益原则 (4) 市场导向原则
2.产品、工艺、设备的技术选择 (1) 产品选择
有无对比法
4.有关数据及计算 (1)有关数据的分类 (2)费用和效益计算
5.现金流的计算 (1)销售收入 (2)投资 (3)折旧 (4)经营成本
6.有关其它问题 (1)计算期问题 (2)重估值问题 (3)沉没成本问题
7.4 设备更新的基本原理
7.4.1 设备更新的概念及意义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需要对现有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以保持竞争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对于企业来说,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确保投资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
首先,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需要进行成本分析。
这包括改造和更新的费用、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
通过对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企业可以评估改造和更新的投资是否值得。
其次,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还需要进行效益分析。
这包括改造和更新后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改善、能源消耗减少等方面的效益。
企业需要通过对效益进行分析,评估改造和更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此外,还需要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
比如,市场需求的变化、政府政策的支持、行业竞争情况等,都会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效益产生影响。
企业需要对这些外部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以确保投资的可行性和收益率。
最后,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还需要考虑长期效益。
改造和更新后的技术和设备能否满足未来市场需求,能否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等,都需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分析。
综上所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成本、效益、外部因素和长
期效益等方面,企业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估改造和更新的投资价值,实现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第八章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技术经济分析

动态:
年 设备 份 原值
a 1 2 3 4 b
16000 16000 16000 16000 16000 16000 16000
设备 (P/F, 残值 年使 使用 使用费 总使用 (A/P, 年均 残值 i,t) 现值 用费 费现 累计现 成本现 i,T) 成本 值 值 值 d l g=f× h=∑g k=bc e=c f m=k× d e+h ×d l 10000 .909 9090 2000 1818 1818 8728 1.1 9601
ACTmin
AC2 AC1
0
TE
使用年限n
1.静态—— 最小年(均)费用法(费用年值)
AC T AC1 AC 2
T 1 1 T (K 0 K T ) Ct [( K 0 K T ) Ct ] / T T T t 1 t 1
列表计算不同使用年限T的ACT min { ACT / T = 1,2,3,„„,n } 的年限TACT 2.动态
t 1
T
按不同使用年限T列表计算ACT:TACT
min
—— TE
*平均年费用法:AACmin=( P–Se ) (A/P,i,Ne) +Se·i +Y0 +Ym
(二)确定设备合理更新方案 拟订方案 —— 计算:FNPV、FIRR、Pt 、ACT — 评价选择 例:某设备原值16000元,ic = 10%,确定设备合理更新期。 使用年数 1 2 3 4 5 6 7 年使用费Ct 年末残值Ke 解:静态 使用年限 1 2000 10000 2500 6000 3500 4500 4500 3500 5500 2500 7000 1500 9000 1000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是企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在进行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时,需要进行一定的技术经济分析,以确保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需要进行投资成本的分析。
包括新设备的购置成本、安装调试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这些投资成本需要与预期的效益进行对比,确定投资回收期和资金投入的合理性。
其次,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需要考虑未来的生产成本。
新设备通常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以评估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每年的节省成本,从而判断是否值得进行投资。
另外,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新设备能够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可以评估新设备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判断投资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最后,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还需要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来源。
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
同时,还需要考虑资金的来源,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政府扶持等,选择合适的资金来源来支持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实施。
综上所述,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确定投资的合理性,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通过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技术和设备更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抱歉,我无法按要求继续撰写1500字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了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几个方面。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才能确保投资的有效性。
首先,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大幅提高产能和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20
8.2 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
❖ 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选择之后,需要对不同 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项目可 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 之一。
15
❖ 生产环境的改造 生产环境或劳动条件的状况,对劳动者的心理状态和身
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等产生影响。 生产环境或劳动条件的改善,是技术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
16
三、技术改造的基本原则: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始终围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基本目标。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涉及各方面的因素,但综合起来,应注意遵循适应、适时、 适度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基本原则:
❖ 技术改造项目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的建设, 不可避免地与原有的生产和技术有种种的联系。 例如如何合理地计算技术改造后的经济效益和 成本,涉及合理分摊费用等问题。
21
一、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
技术改造的经济效益—实现技术改造项目所取得的收益与所发生 的费用的比较。
所取得的收益包括由于该项技术改造项目实现而产生的扩大品种,提高产 品质量,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降低成本,增加 盈利,以及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和社会消费所得的效益。这 包括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27
❖ (一)基本指标体系:
投资回收期 投资收益率 贷款偿还期
基本指标体系是每一项技术改造项目需采用的,在技术改造决策时起很 重要的作用。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上三个重要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P Cv
V/S=V0/S0(费用变动率) S0=Y=F+V0=F+V*S0/S S0=F/(1-V/S)
Eg.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销售价格为500元,固定成本3 万 元。2002年共销售80件,亏损6000元,求盈亏平衡时 的产量。
Eg.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销售价格为500元,固定成本3万 元。 02年共销售80件,亏损6000元,求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 已知 P=500 F=30000元 Q1=80元 Z=-6000元 求 Q0
一、基本概念: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销售量
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要维持企业的财务收支
平衡,需要完成多
成本------利润
少销售量?企业的销售计划确定后,可能获得多少利润(或
亏损)?利润计划确定后,要完成多少销售量才能实现利润
目标?成本发生了变化,应如何确定销售价格?价格、成本
等发生了变化,对企业利润将有多大影响? 要使上述问题得
将数据代入公式,则:
F Q0=
P-CV
40
= 2-
60
60
= 40(台)
3. 销售额法
即计算盈亏平衡点所对应的 销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当在盈亏平衡点时,则盈亏 平衡点对应的销额(S0)为 S0=Y 而Y=F+V0=F+V*S0/S V/S=V0/S0(费用变动率) 则:S0=F/(1-V/S)
• 盈亏分析中所说的费用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
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从事经营的 企业,其销售收入均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用以补偿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或称 之为销售成本,另一是企业获得的赢利(及税金)。 销售成本又可按其组成项目与产量的关系划分为变动费 用和固定费用。何谓固定、变动费用呢?
从式中分析可知:
式中:
······以生产能力利用率(利用程度)形
势表示赢亏点。
PQ ·······达到设计能力的销售收入。
CvQ ··························时的变动费用总额。
带入数字得 :PQ = 650×300000=9500万元
CvQ = 400×300000=12000万元
解:
Cv=100000/1000=100 Q=80000/(200-100)=800台 Z=(P-Cv)*Q-F=(200-100)*1200-80000=4万 Q=(Z+F)/(P-Cv)=(5+8)*10000/(200-100)=1300台
四、临界收益法(边际贡献)
临界收益 M=S-V 当平衡时:M=F ∴S 0 =F/m
在实际工作中,除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外,还有一种 费用,它的大小随着销售量的增减而增减,但不成比例变 化,这类费用称半变 动费 用(semi-variable cost )。由于在量本利分析中不存在 半变动费用。因此需将它通过(费用分解法、高低点发等) 不同方法,按其倾向性大小,以百分比方法将其划分为变 动费用与固定费用。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有的费用(如材料费、 产品包装费)随着生产的变化而发生正比例变化,这种性 质的费用称变动费用。
有的费用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甚至产量接近于零,也 要照常开支,这种固定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工 资、办公费)。固定费用加上变动费用就构成总费用。单 位产品费用则正好相反。
= 说明该企业产量达到设计能力40%方可保本。 根据上面计算数字,可画盈亏平衡图,用40% 表示盈亏平衡点。
根据计算数字计盈亏平衡图,具体分析
单价、V、F对a的影响,从而找出这三个 变动因素对平衡点的影响程度。
①当P增建10%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衡点变 化情况:
P增加10% 650+650×10% =715 元/吨
半变动费用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存在,如机器设 备维修费以及水、电、蒸气、冷气等服务费,都 属于半变动费用,这些费用中的固定部分是提供 服务的最基本支出,而其变动部分则是随着服务 量增加而增加的部分。
此外,还有些半变动费用呈台阶形成的变动, 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其发生额不变,当产量 增长超过一定限度,其 发生额会突然跳跃上升, 然后在产量增长的一 定限度内仍保持不变。如 检验员的工资产量增加到 一定限度就要增加检验员
2. 产量法
因为 S=Y+Z
即 PQ=F+Cv*Q+Z
Q= F+Z P-CV
当盈亏平衡时 Z=0 所以 PQ0=F+CvQ0
Q0=
F P-CV
对上题的数字,则Q0=
20000 5000-3000
=10(个)
再如:一企业生产某种产品,销售量为60 台,固定费用为40万元,变动费用为60万元, 每台价格为2万元,求盈亏平衡点。
到圆满解答,必须对销售量、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
析。一般称为量本利分析(quantity-cost-profit analysis)。
• 它的目的在于预测利润,控制成本,掌握企业的盈亏界限,
制定合理的产量、成本目标,正确规划生产发展水平,合 理安排生产能力,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提高企业利润。 要进行盈亏分析,首先必须按产品费用的不同性质,根据 成本和产量的关系,将其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对于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 法都该进行敏感性分析
现举一例,说明应用盈亏平衡点进行灵敏性分 析的方法及步骤。
某厂设计能力为30万吨,产品每吨价格为650 元,单位变动费用为400元,F为3000万元,其中 折旧费为250万元,试分析价格,V及F变化对盈 亏平衡点的影响。
根据公式
如将上式分母(P-Cv)乘以设计生产能力Q则 得:
第四节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主要是针对影响项目的若干因素,在发生某 一幅度地变化后,对盈亏平衡点产生的影响,对生产能力占用 的影响,对投资回收、贷款偿还、净现值以及内部收益率的影 响,以次判断出若干影响效益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效益影响 大,进而提示决策者要慎重和加倍仔细地推销这些因素在未来 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使决策减少失误。一般影响项目较大的因 素有:销售量、销售价、成本、投资总额、通货膨胀等。
(万元)
120 100 80 60 40 20
10 20 30 40 50 60 (台)
销售收入=价格*销售量 S=P*Q 销售收入总额与成本费总额相等即盈亏平衡。
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 、 图解法
二 、 产量法
S=Y+Z=F=CVQ+Z 当盈亏平衡时 Z=0
PQ0=F+CVQ0 三、 销售额法
Q0=
解: PQ1=F+Z+CVQ1
CV=PQ1-F-Z/Q1=(500*80-30000+6000)/80 =200元/件
Q0 = F = 100件 P-Cv
例:某厂生产新产品,销售价格为200元,83年销售量为
1000台,F:8万元 V:10万元 ①求Q? ②若84年生产1200台,求P? ③若上级要求完成利润额5万元,则应完成产量? ④若完成利润5万元时的经营安全率,并做评价
解:
m=0.4*(0.6-0.3)/0.6+0.3*(0.5-0.28)/0.5+0.3*(0.4-0.25)/0.4 =0.4445
S0=F/M=1200000/0.4445=2699662 S甲0=2699662*0.4=1079864.8 Q甲0=1079864.8/0.6=179975 S乙0=2699662*0.3=809898.6 Q乙0=809898.6/0.5=1619797 S丙0=2699662*0.3=809898.6 Q丙0=809898.6/0.4=2024747
Z—赢利额
销售收入(S)
根据上述,可绘制 坐标图:
盈亏平衡点
a
亏损区
Q0
赢利区
总费用(y) 变动费用 (V)
固定费用 (F) 量(Q)
从上图看出,由于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销售收入
和总费用的变动不同,就使两者有一个交叉点 (a), 这一点就是盈亏平衡点。它所对应的产量(Q0)叫盈亏 平衡点产量。当企业的产量等于Q0时,企业的销售收入 等于总费用,企业不盈不亏;当产量大于Q0时,企业有 赢利;当产量小于Q0时,企业亏损。
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销售收入总 额与支出的成本(费用)总额相等。在这点上利润为零, 即在此点上企业销售收入总额完全可以补偿它所耗费的成 本,既无赢利也不亏损。
1. 图解法:
设:F—固定费用 V—变动费用
Cv—单位产品变动费用
Q—产量 Y—总费=F+V=F+Cv*Q
P—单价
S—销售收入=P*Q
销售收入(5000元*20=100000元)
求出此点再与原点划一
5 10 15 20 产量(台)
直线,即为销售收入线。
3) 在横轴上选一整套数产量20个单位), 计算其总费用,(20000元+20*3000元 =80000元),求出此点再与固定费用在纵轴 上的截点相联,即为总费用线。
总费用线与销售收入线相交处为盈亏平 衡点。此点即为当产量为10个单位时总费 50000元与销售收入50000元相等,此时企业 不盈不亏。
临界收益率 m= M/S 即:S 0 ×m=F
S>F+V 盈利 S=F+V 平衡 S< F+V 亏损
例:
要求:1.So及平衡时多种产品的Sio和Qio 2.计划年度的目标利润额Z=740000元时的S, Si, Qi
解:先计算综合利益率(Si*mi%/S)
∑37
则盈亏平衡时: So=407000/0.37=1100000元 S甲o=1100000*40%=440000元 S丁o=1100000*10%=110000元 Q甲o=440000/300=1467吨。 Q丁o=110000/700=157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