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
国民党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
国民党南京政权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贾士钊杨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14级本科生)摘要:国民党是我国先进的资产阶级政党,对中国的政治做出过巨大贡献,最终于1949年失利而撤守台湾,国民党和共产党从最初的一强一弱、一大一小,经过几十年的纷争,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却又在历史规律之中。
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是海内外政界和史家争论的焦点,形成了人心向背说、经济崩溃说等多种学说和主张,但大多着眼于40年代中后期,研究其直接失败的原因。
事实上,国民党的失败并不是仅由几次偶然的决策失误或战争失利而导致的,而是从一开始执政就为其最终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美国学者Lloyd E. Eastman试图阐述“(国民党)为什么一开始就显示出其脆弱和不稳定性,不能实现有效的政治统治,并最终走上了崩溃。
”1本文也着重探讨国民党失败的深层原因,总结历史教训,以求对今天能有所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国民党政权;蒋介石;失败原因;南京国民政府一.国民党革命精神的骤然而逝国民党在30年代时,中央机构已经显出臃肿的态势,官位被越来越多保守的官僚抓住不放,而这些官僚在她们的岗位上则过着安顿舒适的生活,却绝少关心自己的公共责任、自己的祖国,更不用说统治下的普通百姓了。
然而,国民党从开始绝不缺乏真心投身于革命事业的党员和有志青年,例如有参加革命放弃了清政府许诺的高官厚禄的蔡元培,或共同在革命流亡中战斗和生活的汪精卫和胡汉民。
但在初期阶段,领导人关心党的规模甚于党的质量,于是在国民党宽松的入党条件下,党员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党的信念和哲学不了解的新成员,使得基层组织极其涣散2,其中包括许多把入党视为升官发财的捷径的贪官和奸绅,组织的扩张让领袖们越来越难以控制新党员的成分,党的腐化也由此而产生。
而这些就是官员的提拔对于那些有理想的党员来说,是令人失望的。
清党运动是国民党的一件大事,又称之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3,为了清除国民党内的“不纯洁”的成分,清洗期间到底有多少人遭到屠杀是不得而知的。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1949年12月解放中国西南地区,蒋介石乘飞机仓皇逃往台湾,这标志着国民党及其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彻底失败。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弊病,又是当时外部环境使然。
总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国民党及其政权自身来看,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国民党的败退都有其必然性。
从政治方面,国民党蒋介石实行一党专制独裁,权力高度集中,自身腐败,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再加上其内部派系斗争严重,又忽视民众,因此并未实现对全国的控制,所以统治基础不牢固。
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一党专制、领袖独裁的政治信条,排斥和打击异己势力,特别是蒋介石提出“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理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又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实际上正式实现了其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在政治上陷入孤立。
而权力的高度集中,致使公众的参政渠道堵塞,公众的参政危机爆发,使政权丧失民众的信任,而自身又腐败,从而丧失了其合法性。
再加上内部派系纷争激烈,中央政治派系斗争不断,地方军阀派系斗争也是此起彼伏,并且地方割据势力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南京政府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
国民党内部组织涣散,行政效率低下与该政权相始终,统治机器一直不能正常运转,国家控制力低下,从而使国民党成为一个弱势独裁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缺乏全民性的政治动员,忽视民众,不把工农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而在城市中,资产阶级也因为国民党的勒索打压而与其离心,因此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很不牢固,并且最终因为在民心向背的天平上失去民心而失去政权。
从经济方面看,国民党政权下,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势力的挤压,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微弱的,是不充分的。
而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不惜动用国库中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军费支出,巨大的军费开支,导致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只得靠发行钞票弥补,这势必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国民党崩溃的原因及启示
一、政治反动说: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利益,背叛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长期进行反共内战与人民为敌。
二、经济崩溃说:认为财政经济的总崩溃导致南京政权的败亡,提出经济崩溃说: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经济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和内战的巨大消耗而陷入严重危机,币制改革使经济加速崩溃。
财政经济的总崩溃,既推动国统区民众起而为生存斗争,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各派矛盾的激化和军事与政治的危机,导致南京政权败亡。
三、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把中国放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提出未来得及制度创新终至合法性危机说:中国是在庞大的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政治衰败和国家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开始现代化起步的。
南京政权面临来自外国列强、地方势力和民间社会三方面挑战,来不及实现制度创新,厉行政治、经济、农村等各方面改革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和要求,只得向专制体制回归;于是丧失现代化导向,不但无法化解抗战胜利后的参与爆炸危机,反而发生合法性危机,最终被以中共为代表的自下而上兴起的革命力量击败。
南京政府对社会的抽取超过了社会可资抽取资源的限度,引发社会对抗;政府在集权的同时不向社会尽提供公共物品的义务,也无力通过制度创新完成变革,结果丧失政治转型的历史机遇,失去合法性基础。
四、全能主义政治推行失败说。
学者们把视角上溯至清末,指出从传统官僚帝制到现代中央集权科层制之间必须经过集权(传统)——分权——集权(现代)的过程,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启动。
民国以来至30年代的权力分散和政治无序,诱发了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
但国民党的全能主义政治在权力凝聚与分散两个层面都犯了错误。
政府偏重从地方收缴权力而不注重决策的分层化,造成在中央能够控制的权力网络,决策过分集中于行政中枢,特别是蒋介石个人,权力运作中人治传统更起作用,制度化水平低下。
国民党在本应分权的社会层面却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并对地方势力施行削弱和消灭政策。
第八讲 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
如抗战胜利时曾对国民党抱有很大期望的沦陷 区人民面对如狼似虎的“劫收”大员很快变成了失 望。正如当时老百姓所言:“天上来,地上来,就 是老百姓活不来。” 与其相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 区的人民好喜欢”。如早在抗战时期就盛传革命圣 地延安“十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 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 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委靡 不振之风,九没有人吃摩檫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两相鲜明对照,人民就必然选择了解放区和 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综合册,解放 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第五,情报工作的滞后。 邓文仪回忆说:“从总司令的办公室到各 级指挥部,都被共产党特务所渗透,他们 猎取情报并制造假情报,因此敌人对我们 的情况了如指掌,而国民党军队则既不知 己也不知彼。自然,我们的军队难以避免 被共产党所包围和俘获” 。
陈立夫于1961年在日本就“大陆何以失败”为题 发表演讲,他说:“一个政权和人民利益脱了节,到 头来人民一定抛弃它,没有比这个事实考验的结果, 再残酷,再不客气了。坦白地讲,在大陆时代,特别 是在抗战时期和以后的一段时期,我们的财政政策过 分漠视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居然利用一时的变态的 市场心理,一下子把法币换伪币的比率折为一比二百, 这说明沦陷区人民购买力因抗战胜利而一夜之间贬低 为二百分之一了,一百块钱的存款变成五角钱了,这 事关系太大了,试想小康人家赤贫化了,尚何社会安 定之可言?
台湾●六卷本 《剿匪重要战役追述与检讨》(由胡宗南
和汤恩伯等17名国民党高级上将所完成。)
第一,错误的战略和战术。《追述》指出,内战中 的国民党军队害怕近战,不敢进行夜战,火线纪律 软弱无力,缺少灵活性。不能适当地勘查他们所处 的位置,他们讨厌在山区作战。但是,国民党军事 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战术而在于战略。正如刘 峙评论淮海战役:“战略失败远大于战术失败,战 术失败远大于(单个的)战斗失败”。从战争一开 始,国民党高层就过分铺开了它的军队,由于企图 控制太大的地区,军队在各地都显得薄弱。由于把 自己分散于“点和线”上,国民党军队犯了把主动 权让给了共产党的重大错误。
从政治整合的失败看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_刘景岚
2003年第1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 1 2003总第201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Sum No 201[收稿日期]2002-10-11 [作者简介]刘景岚(1964-),女,内蒙古赤峰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中共党史博士生。
从政治整合的失败看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刘景岚(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吉林长春130024)[摘 要]本文运用政治学原理,考察南京国民党政权在政治整合过程中,各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政权的抗衡、各派系的纷争攘夺以及中央政府对基层政权的控制乏力,使南京国民党政权始终没能形成一个事实上统一的中央权威,丧失政治学意义上的权威资源及其合理性,从而揭示其政权崩溃的必然性。
[关键词]政治整合;国民党政权;失败;必然性[中图分类号]K262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3)01-0043-06按照现代化理论和政治学原理,一个现代化政权必须实现政治整合过程,即由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取代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或地域性的政权,实现中央政权的集中统一、把权力集中于公认的公共机构手中的政治整合过程,形成一个统一集中而有效运行的中央权威,政权才具有其合理性或称之为理性化[1](P35)。
按此标准考察南京国民党政权,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始终没能实现真正统一的形统实分的政权体系。
南京政权从建立那天起,就一直伴随着内部各种势力和派系的纷攘争夺,其中既包括各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国民党中央政权的矛盾和斗争,也包括国民党内各种政治派别的争夺,同时又包括基层政权与中央政权的抵制和抗衡。
这些派系横向间的矛盾虽时有发生,但往往是局部的或短期的,而他们与国民党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却是长期的、普遍的,贯穿了南京政权的始终,南京政权直到崩溃,也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迅速崩溃,为什么说是历史的必然?
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迅速崩溃,为什么说是历史的必然?璞玉
【期刊名称】《唯实》
【年(卷),期】1992(000)004
【摘要】无
【总页数】1页(P73)
【作者】璞玉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抗战后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历史考证 [J], 许月明
2.对“崩溃边缘论”“大锅饭论”“凭票供应论”的历史与辩证唯物主义再认识--三评“国有企业效率效益必然低下” [J], 龙斧;王今朝
3.从资本积累运动看雇佣劳动终结的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崩溃理论"的再认识[J], 陈孝兵;李广平
4.国民党政府财政走向总崩溃的历史必然性 [J], 陈昭桐
5.从政治整合的失败看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 [J], 刘景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一,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是因为失去民心吗?有这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内战的后期很明显,当时的大多数民心(特别是农民)向着共产党确实也是事实,但失去民心就一定会失败吗?换句话说,得到民心就一定能成功吗?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明初朱棣起兵造反之前曾经与首席谋士姚广孝有过一段对话:朱棣说:“民心向彼,奈何?”姚广孝说:“臣只知天道,何论民心?”靖难之役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实力弱小的朱棣在没有得到民心的情形下也得到天下了,历史上霸王硬上弓而成功的例子实在太多了,所以,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或者“失民心者失天下”完全就是扯淡。
要知道国民党实力比共产党强大的多,而且在内战爆发的初期,要说国民党失去了民心是不对的,特别是刚刚领导中国打赢了抗日战争,一跃成为世界五大国之一,美国甚至废除了对华不平等条约,蒋介石与国民党在1945-1946年确实是风光无限,应该说是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所以,失去民心之说不是根本原因。
二,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是因为腐败吗?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腐败就一定会失败吗?腐败就一定会亡国吗?虽然历史上历朝历代亡国不免都有腐败的原因,但根源在我看来都不是因为腐败,这些政府除去立国的初期政治比较清明以外,一般到了第二、第三代皇帝的时候就基本腐败不堪了,但大一统的王朝却都可以稳定的统治二三百年,原因何在?具体来分析国民党,就其在内战时期与抗战时期的政治清明的程度而言,笔者认为,至少应该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当然内战时可能要差些),既然如此,在抗战时期、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惨烈了抵抗了凶狠强大的日军4年多而没有垮掉,在内战时期,装备和兵力都更加强大的国民党在三年多就土崩瓦解了,原因何在?要知道,日军的战力是远远的强过共产党的军队的,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除了1937年的平型关之战歼灭千余日军外,在此以后连成建制歼灭日军一个大队(营级单位)例子也找不到了,而在内战的时候却能整兵团甚至整兵团群的围歼国民党军队。
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一定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
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一定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它不以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然而,不同的个人、阶级、党派又总是带着各自的意志、目的,参与历史的运动,并力图促使历史的发展与自己的愿望相一致。
这就使得历史发展呈现出一派波澜起伏、多姿多彩的景象。
这其中也就包含着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历史正是在众多的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向前发展的。
个中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而偶然性最终是由必然性决定的。
二者关系是辩证的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探讨历史问题时,既要注意必然性因素,又要注意偶然性因素。
如此,我们反映出来的历史才能够有血有肉,才能够更加接近客观事实。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正是由许许多多必然因素和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认为,离开了对南京国民党政权的阶级属性,社会基础,政治行为模式,政党及军队状况等等内在的必然性因素的研究,无法说明为什么它必然走向来亡;而没有考虑到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抗战胜利后中国特殊的政治局势的影响等外在的偶然性因素(相对于这一政权自身而言)的作用,则难以解释清楚为什么它会在抗战胜利后短短三年多时间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如此迅速地走向崩溃。
学界关于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历史必然性问题,目前已有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
如张益民的《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历史必然性》(《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一期),忻平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原因探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二期),易劳逸(美)的《流产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等等。
本文接受他们的一些观点,故有关这方面的一些内容恕不作详细的阐析。
主要就中日战争及战后中国的政局这二个偶然性因素,探讨它们如何同国民党政权灭亡的必然性因素共同作用,促使这一政权迅速走向崩溃。
二南京国民党政权走向崩溃是必然的。
因为,从政权的阶级属性及社会基础看,它只是代表少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自始至终与广大民众相对立。
就是少数的地主豪绅及资产阶级也并没有一直作为它的忠实的同盟者。
历史八上《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4.历史意义: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在大陆的
残余势力,巩固了新生的政 权,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 造了稳定的环境。
P26
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采取大迂回大 包围的策略?
防止敌人向国外逃窜,给以后的革命 和建设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留下隐患。
兵力部署:一野:大西北 二野:大西南 三野:华东 四野:华南
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部队行进在戈壁滩上
蒋 阴谋 和 被揭 谈穿
百万雄师过大江
为全 解中 放国
向全国进军
展示了彻底歼灭国 民党、解放全中国 的决心
摧毁了国民党的政 权
追剿国民党的残余 势力
1.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毛 泽东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人·民解放军的下列行动中,体现了诗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精 神的D是( )
A.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推翻国民党政权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根据图一我们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
(2)从图一到图二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斗争?
斗争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参 考 答 案
(1)抗日战争后共产党努力争取 和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愿望参 加重庆谈判;蒋介石内战准备不充 分,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蒋介 石真内战,假和平等。
人·民解放军解放成都后举行入城式
全 国 领 土
基 本 解 放
形 势 图
战果:
1.到1949年9月底,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西 南和中南部分地区以外全国大陆上的大部 分地区。
2.到1950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 行动宣告结束。
八年级历史上册 5.24 国民政权的崩溃拓展资料素材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5.24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拓展资料素材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历史上册5.24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拓展资料素材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历史上册5.24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拓展资料素材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战略决战前的形势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解放军已增长到280万人,军政素质和战略战术水平亦大有提高。
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被大量歼灭,已被迫采取重点防御的方针。
当时国民党的5个战略集团已被人民解放军分别牵制包围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东北5个战场上。
东北为卫立煌集团,共48万人,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地点上。
华北为傅作义集团,共60余万人,分布在张家口、北平、天津、塘沽一带。
华东战场为刘峙集团,共60余万人,集中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地区内。
中原为白崇禧集团,共75万人,分布在平汉铁路南段和以武汉为中心的地区.西北为胡宗南集团,约30万人,被牵制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隅.他们共360万军队,但能用于前线的只有170万,后方机动兵力也很少。
在这种形势下,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了.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了夺取全国政权的各项工作,并决定人民解放军第三年度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
同时决定将战略决战的初战放在东北战场。
首战东北战场的有利条件中共中央决定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对解放军最有利.第一,在兵力对比上解放军占优势.我军的正规军70万,地方军30万,合计百万人,是全国五大战场上兵力超过蒋军的唯一战场。
国民党兵败大陆的原因
国民党兵败大陆的原因1943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37年的国民政府垮台。
这个在抗战后鼎盛时期军队数量达596万,并且有着大量先进美式装备的庞然大物为何会在1945年到1949年短短4年时间里分崩离析,最终兵败大陆,黯然退场呢?其原因有很多,在探究之前我们要了解国民党是个怎样的党,或者说这是个有着何种性质的党派。
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为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一个中国政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
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的兴中会,而后分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
无论是早期的武昌起义,亦或是在抗日战争中领导了对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过程中有着不可否认的功绩。
但是,自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名党右翼实力抬头,就已经不可避免的将这辆革命战车带向了深渊。
在蒋介石先后攫取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组织部长、军人部长以及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等要职,逐渐掌握了国民党的领导大权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性质已然变化。
可以说,国共合作破裂,北伐大革命失败。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背叛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已不再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而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试想,一个性质落后腐败的政党如何能在那样一个迫切要求革新的时代中生存下来呢。
其主旨也不可避免的由民主共和向独裁专制转变,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事情,在汪精卫右翼分子等“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理念下。
无数仁人志士没能为祖国报效疆场,却惨死在同胞的屠刀之下。
更遑论当时的无辜百姓,天天谈“共”色变。
失去民意支持的国民政府,失败似乎也成了理所当然。
如果说以上是导致国民党兵败的间接原因,那么错误的战略与腐败不堪的军队便是其被摧枯拉朽般击败的主要原因。
共产党军队少,装备差;国民党军队庞大,装备的多是先进的美式装备。
然而正是这样看似弱小的中共军队,在三大战役中全歼国名党百万大军,看似天方夜谭,实际确实有根据的。
国民党政权崩溃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国民党政权崩溃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一.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
(一)根本原因: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
(二)直接原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的倒行逆施
(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拒绝和平民主,在美国支持下积极发动内战,因而日益失去民心。
1.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2.民主党派纷纷觉醒,国民党政权日益孤立。
(二)以接收为名,国民党政府对社会各阶层人民进行大肆掠夺,官僚资本空前膨胀,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
(三)军事上,师出无名,失信于民,内战中连战连败,国民党政权最终为人民解放战争所摧毁.
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一)人民解放战争的正义性是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二)中共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实施是加速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1.政治上:顺应民心,力争和平民主,赢得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经济上: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保护中农和中小工商业者的利益,努力发展多种经济。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政治方面
首先,国民党蒋介石实行一党专制独 裁,权力高度集中,致使公众的参政 渠道堵塞,公众的参政危机爆发,使 政权丧失民众的信任,而自身又腐败, 从而丧失了其合法性。 其次,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激烈,中 央政治派系斗争不断,地方军阀派系 斗争也是此起彼伏,并且地方割据势 力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 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 最后,国民党缺乏全民性的政治动员, 忽视民众,不把工农作为自己的社会 基础,而在城市中,资产阶级也因为 国民党的勒索打压而与其离心,因此 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很不牢固,并且最 终因为在民心向背的天平上失去民心 而失去政权。
三大战役简况表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歼敌和改 编敌人数 47万 55万 解放地区 东北全境 长江以北的 华东和中原 地区 华北全境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1月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52万
三大战役的意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 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 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数风流人物还看润之
性格外向豪放,具有浪 漫主义诗人气质
敢于冒险,顺时而变
放眼全局,不拘小节
用人不疑,敢于放权
关注底层,藐视知识分 子、官僚阶层 强势独裁者,坚决维护 自身权威
敌我力量对比表
总 机动 军队 兵力 兵力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 军队
280 万
365 万 优于 敌军
1948年7月
南京
江阴 江阴
湖口 湖口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 京,国民党22年的 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南京国名党政权丧失原因探析
即使蒋介石自己也认为不可靠。据国民党在各个 时期出版的大量的蒋介石的演说集、言论集、文集、 全集等。蒋介石痛斥其军队的言论可说比比皆是。 他自称把“ 一切危险困苦艰难曲折的情形都预料到 了, 但却不料我们的军纪会败坏到这步田地” ,这样, “我们的军队怎么能不失败、不崩溃呢? ” 第一, 连年战争的逼迫和缺乏训练, 使军队素质低下。 第二, 无庸讳认, 国民党军队是一个多种军队成分的 联合体,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实政治 影响下的急功近利。 第三, 缺乏坚定的信仰与明确的作战宗旨。
如果说早期主要靠资产阶级慷慨解囊而支撑的话, 那么 1935年币制改革和对全国金融工商业的垄断完成后, 已 奠定了自己的经济基础。然而长期的战争不能不予经 济以沉重的压力, 尤其是8 年抗战, 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 缘, 虽然其间进行了若干如赋税制度的改革, 但无补大 局。抗战胜利后, 大规模的接收和“美援” 造成的虚假 繁荣,使南京冲昏了头脑, 抗战烽火刚熄又挑起了全面内 战, 巨大的社会财富被投入战火之中, 陷入了更深的经 济危机。为阻止经济崩溃, 南京政权推行了货币改革, 可仅40 天, 金圆券即一落千丈, 几千万百姓的财产转眼 化为乌有, 不仅引起经济全面崩溃, 也彻底丧失了民心, 毫无疑问, 它加速了政治崩溃和军事崩溃的速度。
第二, 严重的贪污腐化的官场要习。作为转型时期的 南京政权, 既未树立起现代民主政权的廉洁风气和严 明的纪律, 又未清除旧式官场恶习, 导致了整个官场 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第三, 机构重叠庞大, 缺乏效率和正常运转的机制。 这是南京政权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蒋介石多次要求 “精简机构, 提高行政效率”, 但却难以做到。1940 年县平均上级机关有37个, 与县平行的机关也有17个。 湖南更达45个之多 。 第四, 南京政权始终是个上层机构。孙中山认为只重 视上层政权而忽视下层基础是中国历来政治腐败的 关键原因之一, 故指出中华民国应“ 不自政府造起, 而自人民造起。”南京政权自建立之日起即倡导 “ 自治” , 但实际上的集权又遏制了这一趋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蒋介石为了换取发动内战的资本,使 中国经济一步步成为了美国的附庸。
1946年11月4日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王世杰、司徒雷登)。
新二十一条
主要内容
一是美国人有在中国“领土全境内居住、旅行 及经商”权利,其经营的范围包括“商务、制造、 加工、科学、宗教及慈善事业”等。为此可以 在中国购置、保有、建筑和租赁土地、房屋及 产业。这就是说, 中国的领土完全向美国开放。
1946年,国民党政府全年支出为法币8~10
万亿元,收入仅为2万亿元,赤字高达支出总 额的60%~80%; 1947年,全年支出为法币100万亿元, 收入 只有13万亿元, 赤字高达支出总额的90% 左右; 到1948年,财政赤字更为惊人,竟高达900万 亿元。
1947年12月, 法币发行量为33万亿元;到 1948年8月19日(宣布发行金圆券当日) 达 到600万亿元以上, 与抗战前夕的1937年6 月相比, 增加了45万5千倍。
陈立夫于1961年在日本就“大陆何以失败”为题 发表演讲,他说:“一个政权和人民利益脱了节,到 头来人民一定抛弃它,没有比这个事实考验的结果, 再残酷,再不客气了。坦白地讲,在大陆时代,特别 是在抗战时期和以后的一段时期,我们的财政政策过 分漠视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居然利用一时的变态的 市场心理,一下子把法币换伪币的比率折为一比二百, 这说明沦陷区人民购买力因抗战胜利而一夜之间贬低 为二百分之一了,一百块钱的存款变成五角钱了,这 事关系太大了,试想小康人家赤贫化了,尚何社会安 定之可言?
(3)共产党:格外具有力量的是战地指 挥员有很大的决定自由。因此,如果他 们面临失败,他们就能迅速撤退,由此 而使他们的损失减至最小限度。 国民党:则“常常陷入战斗至死的 境地„„高级指挥官缺少独立行动或立 即改变计划的授权”。
第三,缺少合作。
宋希濂
陈明仁
邱清泉
第四,倒戈和部队补充的困难。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共有“188万官兵起 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其中陆军240个师;海军 3800余人,大小舰艇97艘;空军4000余人,各种飞 机128架,合占国民党军被歼总人数的22%强”,从 而打乱了蒋介石的军事部署,动摇了国民党的军心, 削弱了国民党的力量,“对促进解放战争的胜利起 了重要作用。”
第二,错误的军事指挥。
(1)共产党:在战斗之前,要做广泛的准备。他 们“充分地说明他们的想法,统一意志„„研究 地势,掌握敌人的情况”。 国民党:“出于保密的考虑,战前不谈论任 何准备事项。由于内部的这种情报封锁,所有的 战斗都打得糊里糊涂”。
(2)共产党只有在他们保持有优势的 时候才展开战斗,一旦开始以后,他 们“不躲避任何困难,不吝惜任何牺 牲,勇敢、坚决地进攻,不达到消灭 我们的目标,进攻决不停止。但是当 形势对他们不利时,他们迅速地毫不 犹豫地退出战斗,转而攻击其他地区 的我军”。
刘斐
郭汝瑰
三、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政治原因
(一)从政治整合的失败看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 历史必然性 1、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权的抗衡——中央权威资 源的流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哪些呢?
国 民 党 新 军 阀 割 据 图
台湾●六卷本 《剿匪重要战役追述与检讨》(由胡宗南
和汤恩伯等17名国民党高级上将所完成。)
第一,错误的战略和战术。《追述》指出,内战中 的国民党军队害怕近战,不敢进行夜战,火线纪律 软弱无力,缺少灵活性。不能适当地勘查他们所处 的位置,他们讨厌在山区作战。但是,国民党军事 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战术而在于战略。正如刘 峙评论淮海战役:“战略失败远大于战术失败,战 术失败远大于(单个的)战斗失败”。从战争一开 始,国民党高层就过分铺开了它的军队,由于企图 控制太大的地区,军队在各地都显得薄弱。由于把 自己分散于“点和线”上,国民党军队犯了把主动 权让给了共产党的重大错误。
在法币完全崩溃,国民党统治区财政金融完全破产 的形势下,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在1948年8月20日实行 所谓“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 以法币300万元折合金圆券1元的比价,限期将法 币兑换成金圆券;
限期收兑人民的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 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在国外之外汇资产; 限制物价,冻结在1948年8月19日的水准上。
“五子登科”、 “三迷成风”、 “三洋开泰”
民谣则称: 想中央, 盼中央, 中央来了 更遭殃。
如果说劫收是国民党权贵个人行为,而在将伪币 兑换法币的金融政策上,则是国民党政府对人民的巧 取豪夺。 按其规定,流通于华中和华南沦陷区的伪币中储 券200元兑换法币1元,流通于华北沦陷区的联银券5 元兑换法币1元。而这两种伪币与法币的实际购买力 的比值是多少呢?据国民党官方学者陈孝威在《为什 么失去大陆》一书中的数据,分别为35:1和0.5:1, 按此比值,国民党政权每兑换1元法币就要从人民手 中掠走4.7倍到9倍的财富。此外,套购外汇、黄金换 实等,国民党政权都从中以各种手段牟取暴利。
1948
1947
大捆钞票去买米
物价飞涨下人民的生活:
战前一封平信的邮价是5分钱,到1948年4月增长到五万元。 一枚邮票,却“约等于战前一个普通银行的基金”。
一口上好的棺木,战前不过四百元,战后却增长到200万元。 带给老百姓的反差,是“能在十年前买大楼房二十所”。
1947年4月15日是河北静海县城的集市,由于粮食供不应求, “价格遂随风上涨。清晨玉米开价为七万五千元一石,至午时 涨至九万元。小麦每石由十六万元涨至二十二万元。 一车夫愤然大呼,“干脆 来个原子弹,大家玩完”!
如抗战胜利时曾对国民党抱有很大期望的沦陷 区人民面对如狼似虎的“劫收”大员很快变成了失 望。正如当时老百姓所言:“天上来,地上来,就 是老百姓活不来。” 与其相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 区的人民好喜欢”。如早在抗战时期就盛传革命圣 地延安“十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 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 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委靡 不振之风,九没有人吃摩檫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 两相鲜明对照,人民就必然选择了解放区和 共产党。
第三,农村的征兵、征粮、征税政策, 导致 农村经济极度凋敝。
逃难的老百姓。
征兵:1946年全国征兵50万人, 1947年增至150 万人。强征民兵更无法统计,大量青壮年农民被抓 兵拉夫,未被抓的又相率逃亡, 农村劳动力大大减 少,造成土地荒芜,直接影响农业生产。
征粮:田赋
田赋征实
预征
预借
征税:捐税摊派, 名目繁多。一般自耕农的田赋 捐税负担已达其收获量的60%~90%。
自然灾害:1946年有19省受灾,水淹耕地达600万
亩以上,各地饿死人数达1000万人。1947年夏秋之 间,又有15个省分别遭到水旱虫雹等灾害,各地饥民 共达1亿人以上。
第四,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引发了国民党统 治区经济的严重危机。
三是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之任何口岸、 地方或领水内”自由航行, 可以沿途卸货载货; 不管从何港口出发, 也不管到达何港口, 都不得 课过境税, 待遇应与中国船舶一样。美国人员和 物品有经由“最便捷之途径”通过中国“领土之 自由”。而且, 美国船舶包括军舰在内, 可以在 遇到“任何危难”下, 开入中国“对外国商务或 航业不开放之任何口岸、地方或领水”,中国还 得予以“友好之待遇及协助”。
“无货不美”、“有美皆 备”
第二, 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使民族工商业日 益萎缩, 严重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
是哪四大家族呢?
蒋介石
宋子文
孔详熙
陈果夫
陈立夫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借到日伪占领的沦陷 区接收敌产之名行劫收人民财富之实,接收大 员们不仅对日伪财产大肆贪污盗窃,而且任意 指控沦陷区人民为汉奸,进行敲诈勒索,闹得 沦陷区人民民怨沸腾。
采用恶性通货膨胀政策来剥夺人民是国民 党政权最不得人心的。所谓通货膨胀,按西方 经济学的说法,大量的货币追逐少量的商品。 它的直接现象是钞票毛了,结果是人民的大量 金融资产被剥夺了。这个结果是国民党政权滥 发纸币造成的。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万元的纸币(1947年)
中央银行发行的面值一百万元的纸币(1949年)
第八讲
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历史必然性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1946.7)
项 别 数 目 百分比
共产党方面
兵力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地区面积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城市 国民党方面
120万人
430万人 228.5800万平方公里 731.1720万平方公里 464座(中小城市) 1545座(大中城市)
1
3.58 23.8% 76.2% 23% 77%
共产党方面
人口 国民党方面
13606.7万人
33893.3万人
28.6%
71.4%
参见《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6页。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崩溃的经济原因
任何战争都离不开物质保障, 作战双 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 也是物质力量的 较量。特别是现代战争, 巨大的物资消耗 使其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加, 强大的经 济实力, 已成为制约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 因素。
特有的现象:抢购风潮
在抢购风潮中,人们已不敢过问物价的高低。 因为,“物价一天数变,这时不买,转一下身 又是另一个价”。“商人们都有这般心理:货 一出门,恐怕就再买不进,为着保险,就干脆 更提高些”。所有的日用品市场,几乎全部 “随人喊价!同是一种东西,同是一个时候, 而价钱却可以相差甚远。因为卖的根本就不大 想卖,宁存货不存钱,所以买不买由你”。
二是美国商品在中国“之征税、销售、分配 或使用”, 享有不低于现在或将来所给予“中国 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美国“任何种植物、 出产物或制造品之输入”, 以及运往美国任何物 品之输出,“不得加任何禁止或限制”。这表明中 国不能有关税自主权, 美国货可以自由出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