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及应急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国交通运输部目录前言 (1)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第一节发展需求 (1)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第三节发展目标 (4)第二章综合运输 (7)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 (7)第二节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8)第三节加强城市客运管理 (9)第四节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10)第三章公路交通 (11)第一节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11)第二节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13)第三节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 (14)第四节完善公路市场管理 (15)第四章水路交通 (16)第一节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16)第二节加快发展内河水运 (17)第三节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19)第四节加强水运市场管理 (20)第五章民用航空 (20)第一节增强机场保障能力 (21)第二节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 (22)第三节提高民航服务能力 (23)第四节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24)第五节确保航空持续安全 (25)第六章邮政业 (26)第一节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 (26)第二节构建快递服务体系 (27)第三节加强邮政行业管理 (28)第四节促进交通邮政协同发展 (28)第七章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29)第一节推进科技进步 (29)第八章绿色交通 (33)第一节强化节能减排 (33)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35)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36)第四节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36)第九章安全与应急保障 (37)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37)第二节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38)第三节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39)第十章保障措施 (40)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指导性 (40)第二节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融资政策 (41)第三节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41)第四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2)第五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行业发展软实力 (43)附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指标汇总 (44)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

企业安 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 国发 [ 11 号 ) 2 03 0 2 精神 ,制定本规划 。
一
应急救 援 ,以及汶 川、玉树地 震等重大 自然灾害救援 中发挥 了重 要 作用 。四是应 急救 援装备水平 不断提 高。国家级矿 山和 危险化学 品
救援队伍增 配各类救援车辆 7 0余 台,配备个体 防护 、救援 、侦检 、 0 通信 等装备 80 0 0余台 ( ) 套 。骨干队 伍和基 层队伍所在 地方政府 和 依托单位加大 了救援 装备 投入力度 ,部 分省 ( 区、市 ) 建立了安全生 产应 急物资装 备储备库 。五是应 急预 案和演练工 作进一步加 强。在
造一 支富有生 气 、充满 活力 、顽 强拼搏 、攻 坚克难 可持续 发展的
加 强规划落实 情况过程控制 ,依据规划 目 任务合理分 解年 度 标 工 作计划 ,通 过细化 工作方案 ,明确责任 ,强化监 督检查和执 行情 况评估等 工作 ,狠抓 落实 ,推进 各项工作任 务完成。完善规 划实施
展。修订 完善 了安全 生产应 急管理培训和 宣教工作制 度 ,制定 了应 急管理和指挥人 员培训大纲 ,全国每年培训 3 多万人次 。宣教工作 0
援 队伍建设 、应急平 台体系建 设、宣传 教育培训 等一 系列规章 、标 内容 日益丰富 ,宣 教形式不断 创新 ,应急知 识普及面不 断扩大 。八 准和指导 性文件 ,为加强 安全生产应急管 理提 供了依据 。各省 ( 是应 急科技支撑 不断增强 。各 地区均成立 了安全生产应 急救援专家 区、 市 )制订的部 分地方 性法规和规 章也对 安全生产 应急管理 工作进行 组。安全生产应 急救 援科研项 目投入 明显加大 ,科技部下达 的 1 个 9 了规 范。三是 应急救 援队伍体 系建设 成效 明显。各地 区、有关高危 应急救 援重点项 目研究 已经完成 ,在煤矿 瓦斯、危险化学 品等事故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伍。
按照燃油税费改革 “ 四个不变”的原则 ,积极争
取延用 按 不低 于原 交通 规 费 1 的标 准 提取 专 项 资金用 于 交通 教育 培训 。 交通 企事 业单 位应 按照 《 国务 院关 于大力 发 展职 业 教 育 的 决 定 》 ,提 取 职 工 工 资 总 额 的 15 一25 ,作 为本 单位 职工 教 育经 费 。交 通 . .
二。 一一 年 四月二 十七 日
公 路 水 路 交通 运 输 信 息化 “ 二五 ’ 展 规 划 十 ’ 发
五” 时期公 路水 路信 息化 发展具 有重 要 的指导 意
前
言
义。
一
“ 十二五 ”期是 我 国经济 结构 战略性 调 整和
、
“ 十一 五” 公 路 水路 交 通 信息 化 发 展 回
(- S )加 强 队伍 建设 ,提 高 实施 能 力
鼓 励开 展 国际交 流 与合 作 ,学 习借鉴 国际先
进教育培训理念和经验 ; 建立和完善行业教育培 训需求信息服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 ,实现信息 资源共享 。加强对交通教育培训工作 的宣传 ,扩
大 其在 行业 和社 会 的影 响 ,使 更多 的力量 能进 一 步关 心 、支 持交 通教 育培 训事 业 的发 展 ,为交 通 教 育培 训工 作创 造更 加 良好 的发展环 境 。
信 息化 “ 二 五 " 展 规 划 的 通 知 十 发
交规 划发 [0 1 12号 2 1] 9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 ( 局、委) ,有关港 口管理局 ,
以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为主线——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副主任王晋中解读《安全生产应急

《 安 全 生 产 应 急 管 理 “十二五”规划 》明确 了 “十二五” 时期 我 国 安全 生产 应 急管 理 工 作 的 指 导 思 想 、 基 本 原 则 和 主 要 任 务 、重 点 工 程 等 内容 ,深 入理解 《规划 》。对 于抓好《规划 》 的实施具 有重要意义。
“十二 五 ”期 间进 一 步加 强 安 全 生 任 务 ,主要从 3个方 面考 虑 :一是
二 是 安 全生 产 应急 体 系建设 投 产 应 急管 理 、加 强应 急救 援体 系建 解 决 制 约 应 急 管 理 工 作 发 展 的难
入 不断加 大。“十一五 ”期间 ,国家 设 的 指导性 、纲 领性 文件 ,《规 划 》 点 。《规 划 》提 出颁 布 实 施 《安 全
以风 险 管理 和
应急救 援体 系建设为主线
国家安 全生产应 急救援 指挥 中心副主任 王晋 中解读 《安 全 生产 应 急 管理 “十 二五 ’’规 划》
e 本刊 编辑部
《安 全 生产 应急 管理 “十二 五 ” 规划 》(以下 简称 《规 划 》)是 《安 全生 产 “十二 五 ”规划 》的重要 子 规划 ,也是 安全 生 产应 急管 理领域 第 一个 正式 的 5年 规划 。作 为指 导 “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应急 管理各 项工作 的纲领性文件 ,深入理 解 《规 划 》内容 ,对于 抓好 《规划 》的实
理 控 制 的力度 。二是 强 调工作 的抓 队伍 体 系建设 急管 理 和应 急救 援 工作 手 和 龙头 ,抓住 建设 国家 、区域 和 伍 、骨 干 队伍 、基 层 队伍 的建设 ;
年连续 3年共计拨付 专项资金 8 000 重 点 工程等 ,请 您具体 介 绍一 下这 构建 设 ;推 动应 急 救 援 科 技进 步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续)

( ) 立 健全 安全 生产 应急 管理 机构 。 二 建
建 立完 善省 、 市和 重点县 三级 安 全生 产应 急管 理机 构 , 强人 员 、 加 装备 配 置 , 强化技 术 培训 , 实运 行 经 落
费 , 定 工 作 制 度 和 协 调 指 挥 程 序 , 高 应 急 管 理 能 力 和 救 援 决 策 水 平 。 强 高 危 行 业 企 业 应 急 管 理 机 构 建 制 提 加 设 , 实应 急管理 与救 援责 任 。 落
安 全 生产 应 急 管 理 ‘ 二五 " 划 ( ) 十 规 续
( ) 划 目标 三 规
到 2 1年 , 本 建成符 合我 国国情 的安全 生产 应 急管理 体 系 , 善分 类管 理 、 级 负责 、 0 5 基 完 分 条块 结 合 、 地 属 为 主 的 应 急 管 理 体 制 和 统 一 指 挥 、 应 灵 敏 、 调 有 序 、 转 高 效 的 应 急 管 理 机 制 , 急 能 力 全 面 加 强 , 应 反 协 运 应 适 有效 应 对各 类生 产安 全事 故 灾难 的需 要 , 为其 他灾 害的 应 急救援 提 供有 力支 持 。 是 在 法制建 设 方面 , 并 一 颁 布 实 施 全 生 产 应 急 管 理 条 例 与 之 配 套 的 规 章 、 准 和 政 策 措 施 , 成 基 本 完 善 的 安 全 生 产 应 急 管 理 安 及 标 形 法 规 体 系 。 是 在 机 构 、 制 建 设 方 面 , 立 完 善 国 家 、 、 、 点 县 以 及 高 危 行 业 ( 域 ) 中 型 企 业 应 急 二 机 建 省 市 重 领 大
建设 国家 ( 区域 ) 山 、 矿 国家 ( 区域 ) 危险 化学 品应 急救 援 队和部 分 中央企 业应 急救 援 队 , 以及矿 山、 险 危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CH7—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第七章交通科技与信息化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时期,要以科技进步为引领,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推进科技进步一、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继续推进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
完善行业重点实验室布局,优化实验室研究方向,重点加强交通安全、节能环保、智能交通、决策支持等领域实验室建设,对符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域和方向、对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行业重点实验室,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培育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稳步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建设。
在明确总体布局、建设模式、实施方式、管理机制和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综合运输与现代物流、民航工程技术、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等领域建设15个左右行业研发中心,促进行业技术开发和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加快培育国家级科研基地建设。
继续加大对直属交通运输科研机构基础条件投入,重点支持应用基础研究装备、重大关键仪器设备和大型综合试验场建设;继续支持工程建养、运输、信息、安全、节能、环保和决策支持等领域科研条件建设;注重发挥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引导性作用,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二、加强重大科技研发支持重大交通科技专项。
以重大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为主,依托重大工程建设,着力支持跨江海通道大型结构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内河航道通过能力提升关键技术、新一代智能交通技术开发与应用、新一代公路基础设施维护技术与装备开发、水上搜救打捞、航空安全等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等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形成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实用性强的重大科研项目研发成果。
突出交通科技研发重点。
以实用性、前瞻性技术为主,紧密结合全国和区域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开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养护、港口与航道建设与养护、内河通航枢纽、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城市客运、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交通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交通运输信息化、交通运输科学决策支持等重点方向研发,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2•【字号】苏政办发[2012]31号•【施行日期】2012.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3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本《规划》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并与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相衔接。
《规划》立足率先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发展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我省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5年我省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确定交通网络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主要依据。
一、现状评价“十一五”是我省交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基础设施总量规模、运输能力供给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交通运输业进入各种方式协调发展、能力扩大与效率提高并重、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阶段。
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_概述及解释说明

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必须加强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管。
本文旨在概述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要点,详细解释相关政策和措施,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结构以便读者理解整体内容。
其次,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探讨当前交通运输现状与挑战,包括2024年交通运输形势预测、当前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第三部分将重点讨论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目标及重点工作,其中包括总体目标设定、安全管理措施改进计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计划。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探讨技术创新与应用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前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电动车辆和智能交通系统的推广利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1.3 目的本文旨在概述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要点并解释说明相关内容。
通过对当前交通运输现状与挑战的分析,明确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目标及重点工作,并探讨技术创新与应用在促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指导和建议,推动2024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交通运输现状与挑战2.1 2024年交通运输形势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24年交通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预计城市化进程将加快推进,都市圈规模扩大,跨城市间的交通量也会增加。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交通工具和服务模式将逐渐出现,如自动驾驶、空中出租车等。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十二五”规划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
“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
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28•【字号】鄂政发[2012]81号•【施行日期】2012.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8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9月28日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综合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交通发展基本评价“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263亿元,建成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交通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铁路建设力度空前。
全省铁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通道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地位日益凸显,高速铁路突飞猛进,基本形成了“四纵三横”铁路主骨架。
建成了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武汉至合肥客运专线、宜昌至万州铁路、天兴洲大桥、武汉站货车外绕线、武汉北编组站、武汉集装箱中心站、武汉动车基地等项目,增建了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电气化改造了北京至九龙、武汉至九江、焦柳铁路洛阳至张家界湖北段以及长江埠至荆门等既有铁路,提速改造了北京至广州铁路信阳至孝感花园段,改扩建了汉口站、武昌站、黄州站、舵落口货场,开工建设了武汉至宜昌、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重庆至利川、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武汉和谐号大功率检修基地、滠口货场和武汉至咸宁、孝感、黄石、黄冈4条城际铁路等项目。
全省铁路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36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4.8倍;营运里程达到3319公里,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达到91.5%、81.3%。
十二五规划全文(免费)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
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
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2【“十二五”规划概要】 2【“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各部委“十二五”规划动向7【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7【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8【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8【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9【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10【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11【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12各产业“十二五”规划点评12【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12【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13【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15【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16【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17【“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19【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20【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20【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21【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23【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23主要省市“十二五”规划进程24【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24【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25【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25【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26【“十二五”规划成浙江省政治协商重点】26【海南省:将跨海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26【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编制思路】27【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九大关注重点】28【西藏“十二五”规划:立足实际超前谋划】29【香港自请纳入“十二五”规划】30【“十二五”规划聚焦10大城市群】31“十二五”规划展望31【中国“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31【“十二五”规划中国民生展望】32【“十二五”规划中国经济展望】32【“十二五”规划中国社会发展展望】35【“十二五”规划中国企业发展展望】37【“十二五”规划中国城市发展展望】38【“十二五”规划长三角发展展望】39各方观点荟萃41【吴敬琏:对“十二五”规划的四个意见】41【杨万东: “十二五”规划关注低碳经济】42【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十二五”规划应突出三个功能】43【中央党校教授:“十二五”规划应重点解决富民问题】45【港报:中国编制“十二五”规划须重视三方面】46【罗奇:中国“十二五”规划三大建议】46【两会委员:将海西列入“十二五”规划区域发展重点地区】46华经纵横“十二五”规划课题观点47【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项目启动】47【“十二五”规划重点在于解决三大问题】48【“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是主要方向之一】48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十二五”规划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7)第一节发展需求 (7)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 (7)二、运输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必须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8)三、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8)四、落实建设“两型”社会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8)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须强化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8)第二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基本原则 (9)一、总体目标 (10)二、具体目标 (10)三、主要指标 (12)第二章综合运输 (14)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 (14)一、加强各运输方式的规划衔接 (14)二、优化综合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布局 (14)三、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15)第二节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15)一、依托货运枢纽发展现代物流 (15)二、支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15)三、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16)第三节加强城市客运管理 (16)一、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 (16)二、提高城市客运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16)三、规范城市公交运营管理 (17)四、加强出租汽车市场管理 (17)第四节提高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17)一、优化运输组织 (17)二、建设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18)三、制定与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18)四、进一步完善协商协调机制 (18)第三章公路交通 (18)第一节完善公路交通网络 (18)一、完善公路网规划 (18)二、加快形成高速公路网 (19)三、强化国省道改造 (19)四、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19)五、加快公路运输站场建设 (19)六、加强口岸公路等专项建设 (20)第二节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20)一、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法规体系 (20)二、推进公路科学养护 (20)三、全面加强农村公路养护 (20)四、规范路政管理,强化公路保护工作 (21)第三节提升公路运输服务水平 (21)一、引导发展现代化营运车辆 (21)二、推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 (21)三、促进区域及城乡客运发展 (21)四、大力发展农村客运 (22)第四节完善公路市场管理 (22)一、完善运输市场管理 (22)二、加强建设市场监管 (22)三、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23)四、全面推行现代公路工程管理 (23)第四章水路交通 (23)第一节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 (23)一、优化港口布局 (23)二、推进主要货类运输系统码头建设 (23)三、加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4)四、促进港口结构调整 (24)第二节加快发展内河水运 (25)一、实施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 (25)二、加快以高等级航道为重点的内河航道建设 (26)三、发展规模化港区 (26)四、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 (26)五、加强航道养护管理 (26)第三节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27)一、提升运输装备水平 (27)二、加快提升港口服务水平 (27)三、完善运输组织体系 (27)四、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27)五、提升水上客运服务品质 (28)第四节加强水运市场管理 (28)一、完善运输市场管理 (28)二、加强水运建设市场管理 (28)第五章民用航空 (28)第一节增强机场保障能力 (29)一、优化机场布局 (29)二、加快机场建设 (29)三、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30)四、保障航空油料供应 (31)第二节建设现代空管服务系统 (31)一、完善空中交通网络 (31)二、提高空管运行效率 (31)三、加强空管技术保障 (31)第三节提高民航服务能力 (31)一、大力发展旅客运输 (31)二、积极发展货邮运输 (32)三、努力提高航班正常率 (32)第四节加快发展通用航空 (32)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32)二、改善企业运营环境 (33)三、完善规章标准体系 (33)第五节确保航空持续安全 (33)一、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33)二、加强安保系统建设 (33)三、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34)四、提升适航系统水平 (34)第六章邮政业 (35)第一节完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 (35)一、加强普遍服务能力建设 (35)二、大力提升普遍服务水平 (35)三、完善普遍服务保障机制 (36)第二节构建快递服务体系 (36)一、提升快递服务能力和水平 (36)二、优化快递基础网络布局 (36)三、推动快递企业做大做强 (36)第三节加强邮政行业管理 (37)一、建立健全邮政行业监管体系 (37)二、规范快递业务市场 (37)第四节促进交通邮政协同发展 (37)一、统筹设施建设和政策协调 (37)二、推进业务合作和优势互补 (37)第七章交通科技与信息化 (38)第一节推进科技进步 (38)一、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38)二、加强重大科技研发 (38)三、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39)四、强化科技标准化建设 (40)第二节加强信息化建设 (40)一、加强行业管理服务应用系统建设 (40)二、加强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41)三、加强行业市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41)四、加强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 (41)五、加强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系统建设 (42)第八章绿色交通 (43)第一节强化节能减排 (43)一、结构性节能减排 (43)二、技术性节能减排 (43)三、管理性节能减排 (44)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45)一、节约土地和岸线资源 (45)二、循环利用资源 (45)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45)一、加强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力度 (45)二、加强污染治理 (46)第四节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46)一、强化工程全过程节能环保监管 (46)二、建立交通节能环保统计及考核机制 (46)三、建设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监测网络 (47)第九章安全与应急保障 (47)第一节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47)一、强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 (47)二、强化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安全管理 (47)三、加强交通运输工具安全管理 (47)第二节加强交通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48)一、加强水上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48)二、加强航海保障能力建设 (48)三、提升交通治安保障水平 (48)第三节加强交通运输应急体系建设 (48)一、完善交通安全应急预案体系 (49)二、加快交通安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49)三、加强应急监测系统建设 (49)四、加强交通运输应急能力建设 (49)第十章保障措施 (50)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的指导性 (50)第二节加强资金保障,完善投融资政策 (51)第三节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51)第四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52)前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铁计[2011) 80号关于印发《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部属各单位,各铁路公司(筹备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及《“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铁道部编制了《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相关单位结合铁路发展形势和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要求,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提高铁路发展质量,努力完成铁路“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推动铁路科学发展。
二O一一年七月一日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及《“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编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
本规划明确了“十二五”铁路行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铁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回顾“十一五”是我国铁路发展的重要时期。
五年来,铁路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铁路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技术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客货运量保持快速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输保障作用明显提升。
铁路“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路网建设取得新成就。
“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铁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城际铁路开工建设,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等高速铁路建成运营。
青藏、包西、太中银铁路等建成投产,向莆、兰渝、云桂、山西中南部铁路等区际干线、煤运通道和西部铁路有序推进。
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新客站建成授产,形成与其他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
编组站、集装箱中心站、动车组维修基地、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等进展顺利。
“十一五”期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 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新增营业里程1.6万公里,复线投产1.1万公里,电气化投产2.1万公里,分别是“十五”的2.3、3.2和 3.9倍。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品资料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一、“十一五”时期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听取湖北骨架公路网规划汇报为巨大动力,团结拼搏、克难奋进,提前13个月实现“十一五”时期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省公路水路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基本缓解”转变为“总体适应”。
(一)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900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的倍,相当于建国后55年交通投资总和的倍。
交通保增长、扩内需的主力军作用充分显现。
(二)“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新增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超过2005年以前全省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的总和。
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673公里,建成了以沪渝高速宜恩段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科技示范工程和以鄂东、荆岳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长江公路大桥。
高速公路网辐射全省90%的县市区、96%左右的人口和98%左右的经济总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三)国省干线公路优质环保。
以全国科技环保示范路——神宜公路为标志的“两型交通”建设成效明显,武神、赤壁、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仙洪试验区公路各具特色。
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94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210公里,分别为“十五”期末的6倍、倍,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路网结构明显改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四)农村交通变化翻天覆地。
省政府每年承诺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新增16237个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建成通村公路候车亭9655个,招呼站17270个;除恩施州外,全省实现100%的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达客车、100%的乡镇渡口达标,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五)水运振兴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
国家安全十二五计划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三)规划目标
3.预期性指标(20项,较“十一五”增加18项)
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
伤亡人数,减少职业
危害,有效防范和遏 制重特大事故
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
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二)基本原则
1
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2
强化法治 综合治理
3
突出预防 落实责任
4
依靠科技 创新机制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实施 是“十二五”时期各级政府和有
关部门履行安全监管和社会管理
职责的重要指导文件 是“十二五”时期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生 产行为的重要依据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内容框架
一 二
现状与形势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主要任务(6项)
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 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 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
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 自救互救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 事故防范能力
1. 涵盖安全生产各重点行业领域
1.煤矿
2.道路交通
3.非煤矿山
4.危化品
5.烟花爆竹
6.建筑施工
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与《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
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掌握了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地区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超大型油轮、集装箱船舶的建造水平大幅提升;空管新技术推广应用;铁路、公路、机场等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水筑港、河口航道治理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一、“十一五”时期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听取湖北骨架公路网规划汇报为巨大动力,团结拼搏、克难奋进,提前13个月实现“十一五”时期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省公路水路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基本缓解”转变为“总体适应”。
(一)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0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的倍,相当于建国后55年交通投资总和的倍。
交通保增长、扩内需的主力军作用充分显现。
(二)“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新增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超过5年以前全省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的总和。
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公里,建成了以沪渝高速宜恩段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科技示范工程和以鄂东、荆岳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长江公路大桥。
高速公路网辐射全省0%的县市区、96%左右的人口和98%左右的经济总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三)国省干线公路优质环保。
以全国科技环保示范路——神宜公路为标志的“两型交通”建设成效明显,武神、赤壁、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仙洪试验区公路各具特色。
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公里,分别为“十五”期末的倍、倍,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路网结构明显改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四)农村交通变化翻天覆地。
省政府每年承诺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新增37个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建成通村公路候车亭655个,招呼站270个;除恩施州外,全省实现00%的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达客车、100%的乡镇渡口达标,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五)水运振兴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省港航建设完成投资10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倍。
贵州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贵州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第二节内河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74)第三节“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75)第四节公路、航道养护管理 (76)第五章运输服务 (79)第一节优化运输装备和运输组织 (79)第二节提高公路客运服务水平 (81)第三节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82)第六章人才发展与科技信息化 (83)第一节人才发展 (83)第二节科技进步 (84)第三节信息化建设 (85)第七章绿色交通 (87)第一节节能减排 (87)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88)第三节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 (89)第四节节能环保监管 (90)第八章安全应急 (91)第一节交通设施安全性 (91)第二节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 (91)第三节交通运输应急体系 (93)第九章保障措施 (95)第一节加强规划指导 (95)第二节土地保障 (95)第三节资金保障 (96)第四节推进依法行政和法规体系建设 (99)第五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00)第六节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101)第七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02)附表附表1 贵州省公路水路建设“十二五”规划目标表附表2 贵州省“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汇总表附表3 贵州省“十二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方案表附表4 贵州省“十二五”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规划方案表附表5 贵州省“十二五”客运枢纽建设规划方案表附表6 贵州省“十二五”货运枢纽建设规划方案表附表7 贵州省内河水运“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规划方案表附图附图1 贵州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示意图附图2 贵州省“十二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方案示意图附图3 贵州省“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规划示意图附图4 贵州省“十二五”水路交通建设规划方案示意图前言“十一五”时期贵州省公路水路交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等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重旱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2.01.13•【文号】交规划发[2012]18号•【施行日期】2012.01.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水运,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交规划发[201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沿海主要港口管理局、港口企业,部属各单位: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明确“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部组织编制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
本规划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交通运输部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三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前言一、形势与要求(一)公路水路交通环保的主要成绩(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三)“十二五”新形势和新要求二、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和重点(一)发展目标(二)发展重点四、主要任务(一)行业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二)行业环保监管体系建设(三)行业环保科研体系建设(四)行业低碳技术应用和推广(五)公路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六)水路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七)废弃物循环利用五、政策措施(一)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理念(二)强化行业环境保护监管工作(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四)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前言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十一五”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也是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法制和预案体系基本形成,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人员队伍出具规模,装备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为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总体情况“十一五”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万亿元,是“十五”的2倍多;新增公路63.9万公里,沿海港口新增通过能力30亿吨,内河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4181公里,分别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1.7倍、1.4倍、1.1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安全与应急的坚强保障。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是我国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现代交通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安全和应急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
我部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主要涉及水路、公路交通运输、城市客运、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等方面,当前,我部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是由安全监督司综合管理,各业务司局根据职责职责分工合作。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具体情况“十一五”期末与“十一五”初期相比,全国水上交通运输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2.7%和30.5%,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下降68.9%。
五年水上共成功救助101812人,搜救成功率96.3%。
全国道路运输和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
“十一五”期间,我们主要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法规和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制定并颁布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管理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等法规和规章,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养护和质量监管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修订并完善了公路、水路、海上搜救等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也加强了法规建设,颁布了公路桥梁养护、航道航标、渡船渡口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等管理规定。
二是体制机制逐步建立。
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成立了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和应急管理的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与外交、公安、农业、国土、水利、安监、环保等部门在安全应急工作中的协调联动。
海事、救捞、搜救体制不断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的协调机制。
2009年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军队和武警交通部队正式纳入国家交通运输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三是人员队伍初具规模。
直属海事系统共有25000多人,直属救捞系统共有8000多人,直属航道部门15000多人,直属航运公安2700多人。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配备了专职安全和应急管理人员,各级公路和港航管理部门初步建立了专兼职安全生产监管与应急队伍,全国已初步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基本配套、以技术骨干为主的交通运输建设安全管理和监理专业队伍,部分交通运输企业建立了专兼职安全管理队伍。
四是装备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十一五”期直属系统共增加各类监管救助船舶400余艘、直升飞机12架、基地58处,在沿海和长江干线建设了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15个,已建成38个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沿海近岸和长江干线通信系统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本实现连续覆盖,海事卫星地面站和搜救卫星任务中心已改造升级,立体监管救助体系初步形成。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安全设施装备的建设,全国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基本安装了自动行车记录仪,内河通航水域建设了一定数量的监管救助船艇和基地,航道应急疏通工程船舶和备用航标。
运输企业也加大了相关安全生产和设施装备的投入。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与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各类不确定因素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将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新挑战。
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和现代交通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十二五”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对建设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现代交通运输业提出更高要求。
而且,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不同运输方式将进一步有效衔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跨行业、跨地域、相互交叉的特征更加明显。
这就要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安全监管覆盖面,实现由单一监管到综合监管的转变,建立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无缝衔接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反应快捷、处置高效的应急保障体系。
二是体制改革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提出新要求。
随着大部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交通运输部新增了城市客运(含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车)的运营管理职责。
预计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53%以上,城市客运量迅猛增加,特别是到2015年我国25个大中型城市将拥有72条地铁线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环境封闭、人员密集、疏散通道狭窄,运营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困难,安全保障压力越来越大。
这就要求交通运输安全工作必须认真履行新的职能,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对新领域运营安全监管的研究,不断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十二五”期是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项目多、任务重、战线长,且建设项目中山区公路、桥隧工程比例高、分布广、情况复杂,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大、差异性大,港口工程远海孤岛分布多,处在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和多发期。
这些都对“十二五”期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
四是非传统安全压力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极端自然灾害频繁,给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影响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恐怖袭击、人为破坏、公共安全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目前安全和应急保障的基础比较薄弱,防范和抵御非传统安全的能力比较脆弱,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老化现象严重,各类灾害引起的次生灾害的影响大,面临着许多潜在风险和现实威胁。
此外,人民的物资和文化需求不断扩大,社会交流更加频繁,各种大型公共活动越来越多,人们的安全权利意识越来越强,更加追求安全稳定、高质量的现代生活,交通运输安全已成为社会公众共同关心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责任越来越大。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面临的四个方面新挑战“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围绕建设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现代交通运输业的目标,以提高安全监管和应急能力为重点,构建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覆盖全面、装备精良、监管有力、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和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能力。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法制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装备手段更加先进,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需要的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
公路交通运输方面要实现:营运车辆万车死亡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下降3%;一般灾害情况下公路抢通时间不超过24小时; 12小时内可集结车辆200辆以上;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运行监测覆盖率达到60%以上。
水路交通运输方面要实现:运输船舶百万吨港口吞吐量水上交通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下降5%,较大以上事故件数每年下降3%,特别重大事故实行零控制;24小时内可调集电煤船舶运力沿海100万载重吨、长江干线30万载重吨以上;内河航道抢通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1小时;沿海船舶整体打捞能力由目前的5万吨提高到8万吨以上,水下探摸打捞深度由目前的200米提升到300米;沿海通航水域一次船舶溢油清除控制能力由200吨提高到500吨,重点水域一次船舶溢油清除控制能力达到1000吨;人命救助成功率大于93%。
城市客运方面:百万车公里死亡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下降1%。
工程建设方面:百亿元投资死亡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下降1%;工程抢险救援应急联动时间不超过120分钟为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总体目标的关键因素一是要将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建设内容纳入相关规划和建设工程。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将安全生产和应急信息平台和装备设施建设等作为强制性建设项目,纳入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加快相关工程的立项、投资和建设,并与公路水路交通其他专项建设规划和建设工程相衔接,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验收运行,保证规划的实施。
各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根据规划的要求,制订本地规划,做好与区域规划、部门规划的衔接,并逐条细化、逐年落实安全生产与应急具体建设任务。
二是加大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建设投入。
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应加大对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建设的投入,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程建设投入纳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和年度预算;将安全生产和应急方面的运行维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培训演练、应急补偿等资金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和企业的专项支出。
按照事权划分原则,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工程建设项目由中央、地方和企业分别承担,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的立法支持,切实加快相关法律立法进程;在职责配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效能;强化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选拔,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方面的科学研究。
要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科研,鼓励有关交通院校设立安全生产和应急相关学科。
加大对交通运输生产和应急管理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力度,重点支持相关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和防灾抗灾、应急抢险的科学研究。
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开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实现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方面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制的突破,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