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功法学
推拿功法学的名词解释

推拿功法学的名词解释推拿功法学是一门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学科,着重研究和探索推拿手法的原理、技巧和应用。
它与其他学科如中药学、针灸学等有着紧密的关联,并在医学、康复和保健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推拿功法学涉及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增进对这门学科的深入了解。
一、推拿(Tui Na)推拿是指一种通过手法推动、按摩、捏压、揉搓等手法,以调理人体气血、经络和器官功能的方法。
它是推拿功法学的核心技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体经络和相关穴位的刺激,促进气血循环、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二、气血(Qi Xue)气血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人体内的气和血。
气即人体功能活动的能量,血则是脏腑组织需要的养分和能量。
在推拿功法学中,气血的流通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身体健康。
推拿手法能够疏通经络、畅通气血,促进气血的循环,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三、经络(Jing Luo)经络是中医学中关于气血运行的通道系统,人体内有经络五十二条。
经络上的穴位是推拿手法刺激的重点对象,不同的穴位具有不同的功能。
推拿通过对经络和穴位的刺激,调理气血运行,促进经络的通畅,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四、脏腑(Zang Fu)脏腑是中医学中对人体内部器官的称呼,包括五脏和六腑。
推拿功法学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对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拿手法通过刺激相关脏腑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五、穴位(Xue Wei)穴位是人体经络上具有特殊功能的点位,也是推拿手法刺激的重要目标。
在推拿功法学中,穴位是通过对其按摩、捏压等手法,刺激经络和调节脏腑功能的关键。
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作用,通过精确的按摩手法刺激穴位,可以调理人体健康,缓解疾病和病痛。
六、手法(Shou Fa)手法是指推拿过程中医师用手按摩、推动、揉捏等方式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的技巧。
推拿功法学

第一节概述一、推拿练功的概念练:训练,锻炼,练习。
功:①功能与能力,“功夫”。
②功法,即特定的功能与能力。
练功:锻炼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使身体的局部和整体机能得到提高和改善的一种方法。
它是一种“主动性的自我调整”过程,此过程使机体进入到积极的调整、修复状态,从而起到防治疾病和强身健体的作用。
推拿练功;学习者通过对特定功法的长期、反复的刻苦锻炼,逐渐获得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机体功能和负荷能力的过程。
推拿功法学:研究和阐述如何应用传统功法增强推拿临床工作者的体质,提高其手法的功力技巧,充分发挥推拿疗法的临床医疗效果,并通过自我身心的锻炼激发人体潜能的一门学科。
是手法技能训练的基础,是中医推拿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推拿医师必修的课程之一。
二、推拿功法的起源与发展简史起源:历史悠久(一)源于日常劳作(二)源于古代舞式体操(三)源于导引(四)源于角斗(五)源于按摩三、练习推拿功法的目的及意义(一)增强推拿医师的身心素质,使其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机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增强手法的功力技巧,增加手法的效益。
(三)医练结合,增强疗效。
第二节推拿功法的基础知识一、练习功法的基本要素调身――形松调息――气平调心――心定二、练习推拿功法的基本要求静:环境安静,心情平静。
舒:环境-空气新鲜、温度适宜、身体-全身放松,衣着宽松;恒:运动量(锻炼强度、密度、时间、数量等)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
六忌:忌饥饱练功,忌强忍溲便,忌汗出当风,忌劳逸失度,忌纵欲耗精,忌纵口暴饮。
三、功法的命名及分类(选择题)(一)按所练功法的姿势命名分类1、站功:自然站式、按球站式、抱球站式、马步或弓步站式。
2、卧功:仰卧式、侧卧式。
3、坐功:平坐式、盘坐式、靠坐式。
4、活步功(二)按所练功法的方法命名分类1、形体功:“调身功”2、呼吸功:调息功、吐纳功、练气功3、意守功:调心功(三)按所练功法的动静命名分类1、静功:肢体不进行运动。
推拿功法学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⑴ 五行的特性及相关事物属性归类
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火: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土: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金:清洁、沉降、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水:寒凉、滋润、下行、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⑵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①五行相生与相克
五行相生是指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
五行相克是指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克我:为我所不胜;我克:为我所胜.
②五行制化与胜复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针灸、功法练习有密切关系,在推拿功法练习过程中,又受到经络理论的指导。
三、精气神与推拿功法的关系
精、气、神古称为三元、三才、三宝,它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和物质基础。推拿功法更加注重对精、气、神的锻炼。
精是受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物质精华,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3. 动静结合,以动致静
动静结合是推拿功法的基本练功形式,又分为动中求静和静中求动两种方法。
①动中求静,是指在进行外在肢体肌肉和内在气血锻炼时,保持意念集中心境平静,逐步达到“净"的要求。
②静中求动,是指保持外在肢体不动,运用内在的意念活动与呼吸运动相结合,调节气血和脏腑。
推拿功法主要采用动中求静、以动致静的练习方法。
2. 疏经通络,调和气血
推拿功法课件

易筋经为何人所创,历来众说纷纭。从现
有文献看,大多认为易筋经为达摩所创。 达摩原为南天竺国(南印度)人,公元527 年来我国并最终到达嵩山少林寺,人称是 我国禅宗初祖。
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
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达摩悟出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 《易筋经》。 《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 《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
手法真正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刚中有柔, 柔中带刚,刚柔相济,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指禅推拿流派和㨰法推拿流派,均以易筋经
为练功主要内容。 如朱春霆所言“使气得以运周全身,宣达经络, 使骨壮筋柔,体强身健。”
推拿功法与推拿
三、推拿功法与患者自我锻炼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掌托天门—调理三焦、引血上行; 出爪亮翅—疏泄肝气、条畅气机; 青龙探爪—疏肝化瘀、调肝理气。
少林内功
原为武术强身的基
本功,经历代辗转 相传,至清末渐渐 被内功推拿流派所 采纳与利用。 是内功推拿的基础 功法。
特点
不强调吐纳意守,而是讲求以力贯气 用足力气,以五趾抓地,足更踏实,
脚尖内收,下肢挺直,两股用力内夹 躯干:挺拔,挺胸、收腹、含颏。 上肢: 凝劲于肩、臂、肘、腕、指 “三直四平” 呼吸自然,“外紧内松”, 刚柔相济
易筋经与少林寺
在易筋经流传中,少林
寺僧侣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史料记载,达摩所 传禅宗主要以河南嵩山 少林寺为主。 由于禅宗的修持大多以 静坐为主,坐久则气血 瘀滞,须以武术、导引 术来活动筋骨。
易筋经与少林寺
因此,六朝至隋唐年间,在
河南嵩山一带盛传武术及导 引术。 少林寺僧侣也借此来活动筋 骨,习武健身,并在这个过 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修改、完 善、补充,使之成为一种独 特的习武健身方式。最终定 名为“易筋经”,并在习武 僧侣中秘传。
推拿功法概述

思考题
1.简述推拿功法学的基本概念。 2.如何理解推拿功法学是推享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 3.推拿功法有哪些特点? 4.如何理解推拿功法学与推拿手法学的关系? 5.如何正确掌握推拿功法学的学习方法?
谢谢观看
推拿功法学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推拿功法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定义: 推拿功法学是推拿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学理
论为指导,研究推拿功法的锻炼原则、操作方法、作用原 理和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推拿功法学的主要任务: 如何应用传统功法,以提高推拿临床医生的素质和体质,
增强其临床运用手法的功力、耐力和巧力,充分发挥推拿的疗 效,并通过自身长期的功法锻炼,以积蓄内劲,激发体内潜能。
1.推拿功法所锻炼的功力直接影响着推拿手法的疗效“工欲善 其事,必先利其器”,长期的推拿手法训练,也能增强医生体 能,使其功力不会退化。 2.按照练功姿势练习手法,或临床治疗保持练功的架势及其与 手法相对应的身法、步法,如㨰法、推法、揉法、按法等许多 手法的临床操作,均要求在一定的裆势下进行,功法与手法相 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意的境界,气的和顺,意气合练,才能增添功夫,这也是 与其他运动锻炼相区别之处。
五、自我锻炼,贵在坚持
自我锻炼一方面要重视学习推拿功法的基本理论,研读 一些有关导引、吐纳、养生的古代文献,熟悉一些推拿功 法常用的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坚持不懈地锻炼,而不能一曝 十寒、半途而废。
第三节 推拿功法与推拿手法 的关系
第五节 推拿功法学的 学习方法与意义
一、推拿功法学的学习方法
1.老师的正确指导。 2.学生的认真体悟与实践。 3.长期的功夫积累练功是―项艰苦而长期的锻炼过 程,非一日之功。 4.有益的相互促进。
推拿功法

推拿功法习称推拿练功,是指以提高推拿手法技能和临床应用水平为目的的功能锻炼方法。
推拿功法学是研究推拿功法学的技术求、作用原理和应用规律的一门课程,属推拿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应用传统的功法,增强推拿临的体质与素质,增强其运动手法的技巧、耐力和功力、充分发挥推拿的临床疗效,及通过自我身心锻炼激发体内的潜能。
放松类手法需要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刚柔相济是是基本要求。
手法的学习需要从外观上把握手法的动作结构,但更重要的是手法内在的意、气、神、即内在力道。
整复类手法需要稳、准、巧、快、必须在诊断正确,触诊明确的前提下,以小巧之力,瞬间完成关节的整复。
整劲:既全身上下,特别是左右手的整体配合。
、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推拿手法要求有持久性,这种持久性取决于推拿医生肌肉的耐久性。
推拿手法要求有深透性,而推拿功法练习可以‘‘以意行气”以气贯力,使推拿医生周身上下内劲从手上出发,增加手法的深透力。
神御气,以气御力唐代王冰注《皇帝内经·素问》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肢}节‘引导’是功法最早的萌芽和雏形。
皇帝内经为导引三调一理论的形成祭奠了基础,同时也开辟了引导治疗疾病的先河。
治疗范围由单纯治疗关节痛发展到能治疗19种病症,包括内外科急,慢性两大类疾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其中的: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已见功法三调的雏形。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导引图》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中国年代最早的导引图谱。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50---公元211年】将引导作为‘治未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养身十要:‘养身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推拿功法学

实践操作: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逐渐熟练掌握推拿功法学的 基本技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
添加项标题
不断学习:通过参加培训、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等方式,不断 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添加项标题
交流与分享:与其他推拿功法学爱好者或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 分享,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推拿功法学的产业化发展:推动推拿功法学的产业化发展,形成产 业链,提高推拿功法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实践操作经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不断学习和提高:通过参加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 技能水平 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优势
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添加项标题
掌握基本功:学习推拿功法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手法、 穴位、经络等方面的知识。
揉法:用指腹或 手掌着力于一定 穴位或部位上, 进行旋转的揉动。
摩法:用指腹或 手掌着力于一定 穴位或部位上, 进行直线或环形 的摩动。
注意事项
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掌 握推拿技术,提高技能水平
掌握基本理论:了解推拿功 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推拿行 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尊重患
者隐私
保持安全意识:注意操作安 全,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03
推拿功法学在临床 中的应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疾病 禁忌症:皮肤病、传染病、骨折等疾病 适应人群:成年人、老年人、儿童等 禁忌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
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推拿手法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僵硬等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手法可以减轻腰部疼痛、麻木等症状 肩周炎:推拿手法可以缓解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膝关节炎:推拿手法可以减轻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失眠:推拿手法可以缓解失眠、焦虑等症状 便秘:推拿手法可以缓解便秘、腹胀等症状
推拿功法

1.推拿功法学: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推拿功法的锻炼原则,操作方法,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2.推拿功法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应用传统功法。
以提高推拿临床医生的素质和体质增强其临床运用手法的功力,耐力,和巧力,充分发挥推拿临床的疗效;更通过自身长期的功法锻炼,以积蓄内劲,激发体内潜能。
3.推拿功法的特点:①内外兼修,由外及内②动静结合,以动制静③练力重气,形神合一④意气合练,强调内劲4.推拿功法的作用:①增力添劲,强筋壮骨②调和气血,舒筋通络③协调脏腑,平衡阴阳④扶正去邪,培育元气⑤养生益智,益寿延年5.推拿功法锻炼的基本原则:①松静自然②灵活准确③圆软柔和④意气合一⑤树立三心(信心,决心,恒心)⑥循序渐进6.功法锻炼的基本要求:①虚灵顶劲②目瞪圆口③含胸拔背④松腰收腹⑤两腿柱立⑥五指抓地7.呼吸锻炼方法:静呼吸法(柔和,细缓,均匀,深长)腹式呼吸法,存想呼吸法⑴静呼吸法,包括自然,数息,深长呼吸法⑵腹式呼吸包括顺腹式,逆腹式8.自然呼吸法:是呼吸锻炼的最基本方法,在自然生理呼吸的前提下,用功法锻炼的意念活动逐步将呼吸调节的比自然生理呼吸更柔和,细缓,均匀的程度,并达到意气相随的境界。
她包括自然胸式呼吸自然腹式呼吸和自然混合呼吸。
锻炼要求:呼吸要求与平时自然生理呼吸一样。
尤其是呼吸频率与深度,但用意上不一样。
他要求全身放松,心神宁静的用意念逐步将呼吸锻炼至柔和,细缓,均匀的程度,做到意气相随。
10.深长呼吸法:吸气时口唇轻闭,舌抵上腭。
用意念把呼吸徐徐引至下丹田,自然稍作停顿后,再将气缓缓呼出,呼气时口唇微开一小缝。
将气自下丹田经口缓缓呼出,呼气后也自然的稍作停顿,如此反复,一呼一吸。
逐步把呼吸锻炼到深长的程度。
锻炼要求,吸气后与呼气后均稍作停顿。
停顿需在自然的前提下进行,不可勉强憋气。
11.腹式呼吸法:是有意识地使小腹部随着一张一缩的呼吸而运动的呼吸方法。
顺腹式呼吸法也称正呼吸法。
推拿功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第一节推拿功法的起源 第二节历代推拿功法的发展 思考题
第一节阴阳五行与推拿功法的关系 第二节脏腑经络与推拿功法的关系 第三节精气神与推拿功法的关系 思考题
第一节推拿功法的分类 第二节推拿功法的作用 第三节推拿功法锻炼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推拿功法锻炼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推拿功法锻炼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推拿功法锻炼的运动量要求 第七节推拿功法锻炼的效应 思考题
第九章其他传统功法 第十章推拿器械练功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易筋经特点 第三节易筋经十二势 思考题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少林内功的特点 第三节基本裆势 第四节单人锻炼法 第五节双人锻炼法 思考题
第一节放松功 第二节站桩功 第三节五禽戏 第四节六字诀 第五节八段锦 第六节保健功 第七节脊柱功 思考题
第一节器械练功概述 第二节传统器械练功法 第三节现代器械练功法 思考题
下篇应用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应用原则 第三节伤科疾病应用 第四节内科疾病应用 思考题
二老子按摩法
一彭祖导引法
三圣济总录·治 法·导引
四规中指南(节 选)·止念第一
五一指禅推拿说明书 (节选)
六祛病延年六字诀 思考题
(二)针灸推拿学 专业
(一)中医学类专 业
(三)中西医临床 医学专业
(四)中药学 1
推拿功法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 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法学
专业
行业
功
类专业
基础
题
中医药
教材
质量 功法
影响
《推拿功法学》本科重点课程

《推拿功法学》本科重点课程推拿功法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教授推拿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本科阶段的推拿功法学课程是中医学专业学习的基础,它涵盖了推拿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法和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推拿,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通过按摩、推拿、揉捏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推拿功法学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巧,为将来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拿功法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推拿的基本理论推拿的基本理论是学习推拿的基石,学生需要了解推拿的起源、发展历程,掌握推拿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机理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推拿的相关解剖学知识,了解人体的穴位、经络和腧穴的分布和作用。
二、推拿的基本技法推拿的基本技法是学习推拿的基本功,主要包括按压、揉捏、推拿、拍打、摇摆等手法。
学生需要通过模拟实践和师傅指导,掌握这些技法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推拿的基本姿势和操作技巧,如正确的手法力度、节奏和频率等。
三、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推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学生需要学习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
例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常见病症的推拿治疗方法,以及推拿在儿科、妇科、内科等专科中的应用。
四、推拿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推拿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学生需要了解推拿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例如,在推拿过程中需要注意力度和时间的掌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推拿也有一些禁忌症,如严重的出血倾向、急性感染性疾病等情况下不宜推拿。
推拿功法学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实验室实践和临床实习等方式,全面掌握推拿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
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推拿技能比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升自己的推拿水平和专业素养。
推拿功法学课程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推拿功法学,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培养扎实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
推拿功法学的基本理论3

1.精是指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物 质基础,是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总称。 2.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 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 织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3.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 总称;狭义的神是指象学说与推拿功法 二、经络学说与推拿功法
第三节
精气神与推拿 功法的关系
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为 人身之 “三宝”。精、气、神三者相互为用,是保持和恢复人 体健康、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为养生长寿之根本。精 气神学说,是古代医家和练功养生家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在 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整体生命 观。精、气、神被视作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物质基础。
第三章 推拿功法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推拿功法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阴阳五行与推拿功法的关系
一、阴阳学说与推拿功法
1.推拿功法锻炼的目的是寻求人体的平衡协调,尤其是调整 人体阴阳,使之保持动态平衡。 2.练功原则上要求动和静密切结合,互为补充,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练动功时要做到外动内静,练静功时则做到外静 内动,也就是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这样才符合阴阳互根互 生的原理。 3.姿体动作上,向上、向外、轻快、刚性的属阳,可以提升 阳气;向下、向里、重缓、柔性的属阴,可潜阳补阴。
4.在意念的运用上也分阴阳,凡是意 念向上属阳,可升阳气,意守印堂和 百会穴;凡是意念向下属阴,具有滋阴 潜阳作用,可守会阴和涌泉穴。 5.在呼吸锻炼方面,呼气为阳,吸气 为阴,阳亢体质者多呼以潜阳,阴虚 体质者多吸以滋阴。
二、五行学说与推拿功法
1.中医学与五行 2.五行学说与六字诀
推拿功法学(发展史)

2013-7-25
14
2013-7-25
11
七、明清时期的功法
传统功法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广泛地为医家所掌握并 加以应用。 李时珍对功法也颇有体会。《奇经八脉考》中,参照内 丹术的资料,强调任督两脉与阴蹻脉的重要性。认为 “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 坎 水 离 火 交 媾 之 乡 。 „„ 人 能 通 此 两 脉 , 则 百 脉 皆 通。„„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两 物皆长寿。此数说皆丹家河车妙旨也”。 他还提出了练功与经络的关系是“内景隧道,唯返观者 能照察之”这一著名论断。
2013-7-25
7
三、两汉时期的功法
华佗根据《吕氏春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 气亦然。”的理论,整编了一套“五禽戏”。(虎、鹿、 熊、猿、鸟)。 导引之术向仿生学靠拢,这是汉代医家对导引术的重大发 展。
2013-7-25
8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功法
1、出现了几个著名的导引养生家:张湛 、葛洪 、陶弘景 等。其中葛洪,也是一个提倡神仙导引的人。《抱朴子》一 书中,记录了练丹服药,养生延年,禳灾却邪之事。 2、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开创了佛教禅宗,提出 了“壁观”(锻炼意念的静功修炼方法)。 3、《导引按摩》介绍了不少成套的动功 ,现存最早的华佗 五禽戏,也在本篇中。
2013-7-25
4
二、先秦时期的功法
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老子》中的“虚其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致 虚极,守静笃”等,是练功的方法。 《庄子》中的“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文中所举的 彭祖,相传是殷商时期有名的养生家,享寿八百岁,后世常以他为长 寿人物的代表。 《吕氏春秋》中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内经》所提出的善于养生者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思想 是一致的。 石刻本《行气玉佩铭》是现存最早且较完整的关于呼吸锻练的文献记 载。
推拿功法学(锻炼要领)

10.01.2021
8
(二)特殊要领
❖ 2、牢记三点(圆、软、远) ❖ ①圆 —— 练功时,躯干和肢体活动都要保持圆
形(包括孤形),关节不要僵直,以有利于气血 的流通。 ❖ ②软 —— 全身都要放松,不要僵硬,即在运动 时都要保持一定的松软度。 ❖ ③远 —— 要看得远。眼睛虽然轻轻闭着,但要 平视前方,不可上视、下视或斜视,否则头部会 感到不适。
10.01.2021
14
谢谢
10.01.2021
4
(一)基本要领
❖ 2、气平——调气的关键 ❖ ①呼吸自然平和,尽力做到深、长、匀、细。 ❖ ②一开始不要强求,否则易使胸肌、腹肌紧张,
阻遏气机下降,而出现气短、胸闷、胃胀、胁痛 等症状。 ❖ ③通过呼吸练习,由浅入深,由快至慢。到一定 程度后,方可达到自然而平和的呼吸。
10.01.2021
运动量)。 ❖ ②练功要因人而异,合理安排运动量。 ❖ ③运动量是指人体在练功过程中的生理负荷量,包括
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和功法项目特性等。
10.01.2021
11
(三)注意事项
❖ 1、四要 ❖ ①室内要温暖 ❖ ②空气要新鲜 ❖ ③全身要放松 ❖ ④练功要定时
10.01.2021
12
(三)注意事项
10.01.2021
7
(二)特殊要领
❖ 1、做到三要(松、静、自然) ❖ ①松 —— 肢体放松,精神放松,但不是松弛、
松懈、松散无力,而是以松为主,松中有紧。 ❖ ②静 —— 练功时精神的宁静,排除杂念,是在
觉醒中的一种特殊的安静状态,反过来说是在安 静的状态下的一种特殊的觉醒。 ❖ ③自然——练功时的姿势、呼吸和意守活动都应 该 在自然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勉强(很重要)。 “贵乎自然”。
推拿功法学

葛洪《肘后 救卒方》: 下颌关节脱 位的口腔内 复位法。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生篇·推拿法》 记有“老子推拿法”42式,即将导引与 推拿相结合,扩大了推拿的范畴,开拓 了保健推拿的领域,其中涉及推拿手法 有13种。
唐·蔺道人《仙授理 伤续断秘方》介绍了 揣、摸、捻、捺4种 检查诊断手法和拔伸、 撙捺、捺正治疗手法。
推、拿”。对推拿的适应症和治疗法则 在
理论上作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
以骨伤科疾病为对象的正骨推拿已形成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限制中医,推拿学术发展处于 底潮。
不视中医,尤不重视操作型的医疗技术, 所以,推拿只能以分散的形式在民间存 在和发展。
民国时期,滚法推拿流派即是在继承一 指禅推拿的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创 立的。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
手法在推拿治疗中起 关键作用,手法作用 于治疗的部位,能起 到调整阴阳,调整脏 腑,行气活血,疏通 经络,理筋整复,活 血化瘀等作用。
一、调整阴阳
《景岳全书》曰:医道虽繁,可一 言一蔽之,曰阴阳而已。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一、调整阴阳
阴阳偏盛,阴邪和阳邪的过盛有余—— 治则损其有余——泻法(强刺激手法)。
推拿手法刺激体表穴位、痛点——通过 经络传导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
2、推拿不仅可以调整阴阳,补虚泻 实,而且对脏腑功能具有良好的双 向调节作用。
这种作用一是直接作用,即通过手 法刺激体表直接影响脏腑功能;
二是间接作用,即通过经络与脏腑 间的联系来实现。
按压穴位——双向调节脏腑功能
强刺激内关穴位——心率增快。 弱按揉内关穴位——心率减慢。 足三里按揉——调节胃酸分泌量。
【免费下载】推拿功法学教学大纲

2、上肢姿势锻炼方法 19 势; 3、双人锻炼 2 个姿势; 4、少林内功的概念。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1、教学组织:
(1) 实施机构:由中医学院骨伤推拿教研室执行。 (2) 教学组织内容: ①教案讲义审核:新上课的教师必须提交全套教案、讲义(助教要求手写讲义), 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后提交教学科研办公室检查,试讲通过后方可给学生授课。 ②集体教学备课:对全书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核心内容进行集体讨论,达成 共识后形成文字形式,授课时保持一致。 ③教学方法研究:传统授课与现代化授课如(CAI 课件)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 最有利于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④教学手段应用: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教学服务,包括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 模型、示教等。 2、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形式,辅以现代教育 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介绍为主,一般内容学生自 学,教师辅导。 (2)实验教学:先由教师集中示教,然后分组辅导,实验分组(20 人/组), 每一组由一名教师授课,一组训练传统静力功法;另一组训练现代器械功法,每 一学时后两组学生对换。教师应对每个学生耐心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为便于 教学,需编写学生实验指导。 (3)辅导形式:本课程采取答疑和课余训练两种辅导形式,辅导时间可以安 排在课间和课余。 3、考核类型: 1) 本课程为针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考查课。 2) 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占 30%,实验考核 70%。
三、教学内容: 1、推拿功法的基本作用、推拿功法的锻炼要领。 2、推拿功法学的基础理论。 3、推拿功法的分类、练功偏差及纠偏方法。
第三章 功法作用原理的现代研究 一、教学目的:学习推拿功法的作用原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功法作用原理的现代研究。 三、教学内容: 1、功法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2、功法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3、功法对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 4、功法对人体代谢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推拿功法学基础理论

一、中医学理论指导
❖ 4、推拿功法与经络学说: ❖ ①功法训练通过对经络的直接刺激,如牵拉方法等; ❖ ②通过特定的调息方法,如丹田开合呼吸; ❖ ③通过特定的调心方法,如意守某一经络或穴位等;
——疏通经络 ❖ ④功法训练更重视任脉和督脉。
一、中医学理论指导
❖ 5、推拿功法与精气神学说: ❖ ①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三元、三才、三宝。 ❖ ②精、气、神源于先天而养于后天,要靠后天充养,才能
一、中医学理论指导
❖ 3、推拿功法与脏象学说: ❖ ①功法训练以调心为根本。 ❖ ②一呼一吸、一动一静,强调心神的参与,通过各种方法
的训练强化心神的主宰作用。 ❖ ③通过特定的调身、调息和调心方法 ,疏畅气机、调整肺
和肝系的功能, ❖ ④功法训练着眼于中医藏象学说的认识,综合运用多种锻
练方法,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源源不断地资生。 ❖ ③功法训练以精、气、神锻练为核心。 ❖ ④一方面,通过固摄先天,减少其耗损;另一方面,通过
培补后天,促进精气神的不断化生。 ❖ ⑤“炼津化精”,如保健功、强壮功等。“炼精化气”,
如内丹功、周天功等。“炼气化神”,如智能功、鹤翔桩 等。“炼神还虚”等。
二、推拿功法的分类
❖ (一)按练功的姿势分类: ❖ 1、卧功
一、中医学理论指导
❖ 2、推拿功法与五行学说: ❖ ①“六字诀”功法,是五行学说用于指导功法锻练的典范。 ❖ ②五禽戏,虎功应肝、鹿功应肾,熊功应脾、猿功应心、鸟
功应肺,应用时根据具体证候性质合理选择和组合,可收到 理想的效果。 ❖ ③五行应四时可选择适宜的练功时间。 ❖ ④五行分属于不同的方位,可选择合适的练功方向或方位。
❖ (三)按练功的动静分类: ❖ 1、静功 ❖ 2、动功 ❖ 3、静动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推系
推拿功法
? 推拿功法习称推拿练功,是以提高推拿手法 技能和临床应用水平为目的的功能锻炼方法。
? 推拿功法练习不但可增加手法力量,提高抗 疲劳、抗损伤能力、提高临证中以神御气、 以气御力的能力。
推拿功法与特点
? 推拿练功包括两种含义: ? 一是指从事推拿工作的医
务人员的自身练功; ? 次是指患者本人结合推拿
治疗选功锻炼。
推拿功法与特点
? 对于一名从事推拿工作的功一方面可以补充推拿医生每日在推拿临床工作中 消耗的体能,改善其职业性久立、久坐、腕部超负荷 运动及持续性弯腰等不良姿势所造成的气血运行的偏 颇状况,可以缓解疲劳,加强关节等易劳易损部位的 气血运行,可调节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机能,通过平 调整体阴阳,迅速恢复身体损伤,以保护推拿医生自 身健康.
六字诀 - 正文
? 在呼气的同时,结合默念“嘘、呵、 呼、呬、吹、嘻”六个字的读音进行 锻炼的气功功法。又称“六字气诀”、 “六字延寿诀”、“祛病延年六字诀” 和“六字呼吸法”等。这是由古代流 传至今的一种功法。
六字诀 - 正文
? 古人认为六个字中,每个字对 应一个内脏,亦即五行配五脏。 其中嘘字配肝、呵字配心、呼 字配脾、呬字配肺、吹字配肾、 嘻字配三焦。并认为练功时, 念不同的字可以治疗相应脏腑 的病变。
推拿功法的分类与作用
?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 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 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 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 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 锻炼方法。气功的种类繁多,主 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推拿功法的分类与作用
?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 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 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
“嘻”字则配以侧卧放松的姿势(也可平坐或 站立)。
六字诀 - 临床应用
? 平时仅为了健身,可以采用五脏通治法,按 照五行配五脏的顺序——“嘘、呵、呼、呬、 吹、嘻”,逐字进行锻炼。如为专门治疗某 一内脏病变,可采用见症治脏法,仅练与病 变脏腑相应的字。如为了季节养生或治疗, 可采用季节用字法,春季做嘘字以清肝明目, 夏季做呵字以清心火,秋季做呬字以润肺金, 冬季做吹字以滋肾水,一年四季做呼字,以 利于脾胃运化。
? 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 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 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推拿功法的分类与作用
? 但本课旨趣在于讨论强身治病之法,故望推 拿医生及病患之家(大家),诚能择法习之, 以求健身治病,即不罔此课所置。
? 从推拿学科发展来看,推拿功法不但包括偏 于外力练习的易筋经、少林内功,偏重于内 力练习的太极拳,同时,也包括练气调神的 放松功、内养功等。
六字诀 - 锻炼方法
? 可取平坐或自然站立姿势,稍低头。 先放松心身入静,呼气的同时念相应 的字音,但不要发出声音。呼气结束 后,稍仰头以鼻吸气。如六个字都练, 每字可念 6~12次。如单练一字,可念 36次。每天练 1~2次。可以按照静功 方式不配合动作练,也可配合一定的 动作练。
? 各字的动作是:“嘘”字睁开双眼,吸气时 轻轻闭合。“呵”字双手轮流单举托天,吸 气时放下。“呼”字做吹口哨的动作,吸气 时口形还原。“呬”字双手托天,吸气时放 下。“吹”字双手抱膝,吸气时双手松开。
内养功
?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 在操作中强调默念字句、腹式 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 动作,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 锻炼特点。可分为姿式、呼吸 法和意守法三大部分。
1.姿式:有侧卧式、仰卧式、平 坐式及壮式四种。
? 侧卧式:侧身卧于床上(左右侧卧均 可,一般采用右侧卧),腰部宜稍弯, 身成弓形,头略向胸收,平稳着枕; 口眼轻闭。上侧的手掌自然放在髋胯 部,下侧的手置于枕上,手掌自然伸 开。下侧的小腿自然伸直、上侧的腿 弯曲放在下侧腿上。体弱的人、不习 惯仰卧的人,可做侧卧式,侧卧式时 腹肌较松,易形成腹式呼吸。
? 另一方面,推拿医生通过自身练功不断改善自我健康 状态,增强自体技能,是自身气血和平,骨正筋柔。 这样才能为他人治病时,与收发纯熟的基础上,发力 柔和渗透,手下带出一团正气,治疗效果自然提高许 多。反之,如果推拿医生之我尚怏怏多病,推拿时焉 能有力。手下之气非寒即湿,名为他人治病,实则伤 已,或可害人。
? 太极动功是气功与太极拳相结合的动功形式,既有功夫,又 有韵味。
? 武术动功对用意要求不高,把武当、少林等武术动作引入气 功锻炼中,运动幅度大,力量强,可作防卫和技击用。
?六字诀
六字诀
?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 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 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 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 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 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动功
? 套式动功一般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功法中的动功部分,动作连 贯,一气呵成,锻炼时要从头至尾做完一个套路,如健身气 功?易筋经功法套路。
? 段式动功的特点是动作不连贯,可随时取舍。如习练健身气 功?六字诀、八段锦时,可选做其中的一势或几势动作即可。
? 仿生动功的起源较早,如华佗五禽戏,就是古代仿生动功的 代表。
推拿功法的分类与作用 ? 气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
一,在医、儒、释、道、武等各家学 术文化典籍中不乏气功学思想之论述。 气功学思想,亦是祖国医学思想之精 粹,古老的中医学,辅助中华民族, 为炎黄子孙疗疾祛病、健康繁衍历数 千年不衰,是为医道医生之精严。
推拿功法的分类与作用
? 实际上,气功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治 疗疾病的法宝,其本意仍在解释宇宙 和人生之真理,使你能真正的认识自 我和找到自我,认识生命并使之发挥 灵光。人,巨人、真人、至人、圣人。 我国古代先哲们孜孜以求探索生命之 道的气功学术思想主旨在于此,而疗 疾祛病,健身强体不过是气功学术思 想的初期目标,亦可谓常人低求小作。 古言斯道甚深,老子谓 道可道,非常 道,名可名,非常名 ,是说气功学术 思想精微无比,无超期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