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级经济师知识点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1)

合集下载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6)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6)

环球网校经济师,刘艳霞领衔主讲,业内最高通过率辅导课程!
/leraning/class_jjs/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
教材最新变化、报名消息、考试重难点及免费资料及时获取
免费QQ 群:129666620,欢迎加入千人备考交流群!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6)
4、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外资经济的进入,可以为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多种实现形式提供空间和机会。

第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及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2015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讲解(37)

2015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讲解(37)

环球网校经济师,刘艳霞领衔主讲,业内最高通过率辅导课程!
/leraning/class_jjs/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
教材最新变化、报名消息、考试重难点及免费资料及时获取
免费QQ 群:129666620,欢迎加入千人备考交流群!
2015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讲解(37)
经济波动
1、经济增长波动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是在经济波动中实现的。

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和收缩、繁荣和萧条、高涨和衰退现象。

其大都由一个经济扩张期和接下来的收缩期(或者说经济调整期)构成。

并用“峰顶”和“谷底”分别表示两个阶段的转折点。

经济波动可以分为正常经济波动和超常经济波动。

正常经济波动即经济波动的幅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波动;经济波动的幅度超出一定的范围,给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危害的称为超常经济波动。

经济波动又称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波动有规律的重复扩张与收缩。

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复习(1)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复习(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亦即正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具体指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根据这一特定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尚未建立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阶段,而是指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发展过程1979年,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讲话中初步表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大会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

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又做了进一步阐释。

"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概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发展过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公有制经济是必要补充;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知识点辅导(5)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知识点辅导(5)

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上来分析的话,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应该能够拉动就业能力的迅速扩大,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绝对数量上看,经济的发展对于就业能力的增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了就业能力的扩大,要解决就业压力的问题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但我们以经济发展的增长率与就业的增长率为分析的出发点,二十多年来的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发挥出就业增长能力的拉动作用,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增长体现出不一致性。

特别是在进入了90年代以后,经济的发展反而对就业能力的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挤出作用。

从而可以认为,要解决我国的就业压力持续扩大的问题,盲目的依靠加大经济的增长是不合理的,应该从经济发展的内部原因出发去考察能够拉动就业能力扩大的合理的经济增长动力,合理的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使经济与就业能力的一致性的前进,才能够使经济与就业达到良性的协调的互动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促进就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我国要从以第一、第二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转向以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

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服务业的比重比较小,到目前为止,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还不到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一直很大,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当中,如果把服务业包括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来,就能够吸收更多的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人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化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溢出作用,推动中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制造业领域,目前吸收就业的能力没有以前那么高,过去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解决就业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不能再完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因而仍然需要在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的关键因素。

经济增长指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实际增长,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而经济发展则更广泛,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持续性改善。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与影响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的情况。

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

经济增长对国家和个人有着广泛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其次,经济增长有助于就业的增加。

经济的扩大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的人口数量。

此外,经济增长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二、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要素经济发展是指经济在长期内持续改善,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进步。

经济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系的升级和优化。

通过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指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获得应有的权利和机会。

最后,经济发展还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的要素包括内外部要素。

内部要素主要包括科技进步、人力资本、资本积累等。

外部要素则是指国际环境、市场需求等。

三、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而经济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目标。

经济增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一个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可以让国家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经济增长也需要在经济发展的框架内进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015高级经济师考试重点辅导(一)

2015高级经济师考试重点辅导(一)

环球网校经济师,刘艳霞领衔主讲,业内最高通过率辅导课程!
/leraning/class_jjs/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
教材最新变化、报名消息、考试重难点及免费资料及时获取
免费QQ 群:129666620,欢迎加入千人备考交流群!
2015高级经济师考试重点辅导(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

用现价计算的GDP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 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2015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讲解(31)

2015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讲解(31)

环球网校经济师,刘艳霞领衔主讲,业内最高通过率辅导课程!/leraning/class_jjs/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教材最新变化、报名消息、考试重难点及免费资料及时获取免费QQ 群:129666620,欢迎加入千人备考交流群!2015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讲解(31)(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坚持这一原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

同时,我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防止两极分化,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因此,在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一双重目标。

效率与公平之间不仅存在着替代关系,也存在着一致的一面。

坚持效率优先,促进经济发展,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也就有可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社会公平,而社会公平的实现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否则,如果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片面地追求社会公平,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共同贫困。

这样的社会公平显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

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分配环节和不同的分配机制下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般来说,在微观领域应更强调效率,而在宏观领域应更多地注重公平;在个人收入的初次分配过程中,应更强调效率,而在再分配过程中应更兼顾公平;在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地方应强调效率,而在政府分配机制方面,则应更关注公平。

要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执行,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机制和制度保证。

这就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和健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制度基础。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复习(3)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复习(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这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五十条决定。

《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这一框架包括五个部分: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②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运行的基础。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发展战略要点复习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发展战略要点复习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着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它包括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方面的决策。

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有其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

.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经济的战略目标:到20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科学总结、充分肯定了我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根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明确提出了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六个方面的新要求。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复习(4)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复习(4)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其实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它包括经济主体对生产资料的归属或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各个方面的经济关系。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归属、占有、支配和使用等诸方面的经济关系中,归属关系或所有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它规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因此,不同的生产方式总是有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形式与之相联系。

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联系在一起的,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

(2)财产所有权经济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产生以后,必然在法律关系上表现出来。

财产所有权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基本表现。

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所有关系体系一样,财产所有权也不单纯是一个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而是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即是说,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

财产所有权所包含的四项权能既可以集中于同一经济主体,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分离。

正是由于所有权各项权能的统一与分解,才有可能使同一性质的所有制形式或经济形式出现不同的存在形态。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财产所有者的组成关系划分,所有制可以分为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三种最基本的财产所有权形式。

(1)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私人所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和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

--个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主要依靠个体劳动进行生产和经营,生产的产品和收入归劳动者个人所有。

个体所有制是在几个社会中都存在,但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不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私有制形式。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

2015年高级经济师知识点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市场机制的有效性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竞争、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机制。

因此,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就构成了市场机制的主要要素。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市场机制的功能:形成价格,优化资源配置,平衡供求关系,激励市场竞争主体。

市场机制的显著特征:第一,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第二,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分散地做出;第三,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资源的配置是自发和自动地进行的;第三,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信息。

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的长处表现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对经济运行进行自动地调节,并在大多数领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可以自动地实行优胜劣汰,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3)2、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进行,以便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1)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具有自觉性、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通常的做法是,政府运用工资、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实行劳动政策、物价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外经政策,达到劳动平衡、产品平衡、货币平衡,财政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以及国内外总供求平衡。

例如:为了吸引外资、鼓励出口、促进高新技术、加强农业基础等,可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了解决经济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可以设法将外部性内部化,对外部成本增加税收,对外部收益给予补贴。

(2)法律手段。

国家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市场经济运行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市场交易行为,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法律手段具有超前性、普遍性、稳定性、强制性,是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经过几百年的积累,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使一切经济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复习(2)

2015年高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要点复习(2)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1、资源配置现代经济学是指由马歇尔创立新古典经济学以来的经济理论。

现代经济学认为: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生产和消费间的关系是全部经济研究的出发点。

生产的本质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只有投入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原材料、机器设备等,才能生产出产品。

消费的实质是对产品的需要。

需要的两个特点:一是需要的无限性;二是需要的层次性。

资源(生产要素或要素):为生产所必需的一切要素。

资源通常包括:①人力资源,即劳动;②土地、矿藏、森林、水域等自然资源;③由这种初级资源生产的为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资本资源。

资源的两个特点:一是资源的稀缺性;二是资源的多用性。

经济学的基本矛盾:资源是稀缺的,需要又是无限的。

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由基本矛盾产生经济问题:如何最优地或有效的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的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至少包括两个内容:①稀缺资源应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②稀缺资源应尽可能多地由生产效率高的生产者使用。

现实经济中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的两种表现:①部分产品滞销和部分产品脱销并存;②低效率生产者得到较多的稀缺资源。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源配置概念属于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

资源稀缺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为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

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1)自给自足经济基本上没有资源配置,因为每个个体占有资源,自己生产自己消费,不需要进行资源配置。

(2)计划经济,所谓计划经济,是指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和各种资源都为国家所有或主要为国家所有,企业只是政府的附属物。

资源配置是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的。

首先,中央政府要搜集和掌握有关资源的拥有量、社会对各种产品的需求量,然后根据政府的特定目标来编制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然后把这个计划按照行政层次逐层分解下达,最后到企业或其他生产单位。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然而,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并非长久之计,只有结合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推动国家实现经济的全面、持续、稳定发展,为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点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经济增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不断的技术、制度和人力资源创新中实现。

其次,经济增长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以往的经济增长为当前的增长提供了基础。

最后,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需要在不同领域、不同产业的发展中实现。

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仅仅追求经济增长并非可持续之道。

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经济发展战略能够引导经济增长的路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富强国家。

三、国内需求的扩大国内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可以不断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

例如,通过提高政府支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支出等方式,可以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四、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家竞争力。

例如,通过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可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

五、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通过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可以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例如,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和支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强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等措施,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知识点辅导(3)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知识点辅导(3)

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原因渐进式改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中,我们党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而且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稳步改革的方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渐进式稳步过渡的改革具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一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即在经济改革中把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与基层单位自下而上的探索和实验相结合,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双轨过渡,即不实行一步到位的市场化改革,而广泛采用行政协调与市场协调并存的双规制;并通过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来稳步向市场经济过渡。

三是从局部到整体,强调在统一领导的前提下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分部门、分企业、分地区各个突破,由点到面,最后实现经济体制的整体转变。

四是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制的主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

五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把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起来,实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良性循环。

六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

在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坚持政治上的稳定和相对集中,同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推进政府体制的改革。

1997年******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2、企业与产权企业是在一定的财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的行为倾向与企业产权结构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企业在市场上所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实质上也是产权的交易。

因此了解企业制度,必须从产权这一概念入手。

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考点

(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考点

(发展战略)发展经济学考点1、经济增长:指⼀个经济中的国民⽣产总值GNP和⼈均收⼊变量持续增加的过程。

经济发展:通过提⾼和扩⼤⽣产⼒⽔平,实现国民⽣产总值可持续发展,⼈均收⼊和经济福利⽔平提⾼,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结构变化,减少和消除贫困。

两者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并是充分必要条件,经济增长侧重对量的增长,⽽经济发展更注重⽣活质量的改善。

2、经济增长的类型外延式增长:⽣产技术不变,要素数量增加⽽引起⽣产总量的增加内涵式增长:(1)斯密式内涵增长:通过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贸易来实现增长。

(2)诺思式内涵增长:制度改⾰⽽导致的经济增长。

(3)普洛⽶休斯式的内涵增长:技术进步导致的经济增长。

⼀般来说,⼤多数国家都要经历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增长⽅式的转变。

3、为什么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衡量经济发展的⽔平?GNP和⼈均GNP的缺陷:GNP不能充分反映⼀个经济的总产出⼈均GNP:(1)这个指标没有包括⾮市场或⾮货币化的经济活动。

(2)它⽆法反映收⼊分配状况和经济福利⽔平。

(3)在进⾏国际⽐较时,这⼀指标往往会因汇率的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国民收⼊核算体系等问题出现较⼤的统计失真。

发展是⼀个多⽅⾯的过程,是⼀个整体。

没有任何⼀个单⼀指标能完整的衡量发展。

对发展的衡量必须采⽤某种指标体系。

4、发展经济学发展的现实背景:(1)全球分裂:富国和穷国(西⽅富,亚⾮拉发展中国家穷)(2)殖民地国家的独⽴必然导致发展的要求,中国的赶英超美的时代特征5.亚当·斯密的增长理论:经济的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经济增长的条件:劳动率的⾼低和从事⽣产性劳动⼈数的多寡(1)分⼯能提⾼劳动⽣产率(2)⼈⼝数量的增长会引起劳动数量的增长,从⽽引起经济增长(3)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4)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6.马尔萨斯-悲观的经济增长理论(⼈⼝论)两条⾃然规律:(1)⾷物是⼈类⽣存所必需的(2)两性之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三个命题:(1)⼈⼝必然地为⽣活资料所限制(2)只要⽣活资料增长,⼈⼝⼀定会增长,除⾮受到⾮常有⼒的⽽⼜显著的抑制的阻⽌(战争和疾病)(3)道德的节制、罪恶(战争、瘟疫和饥荒)和贫困使⼈⼝与⽣活资料保持同⼀⽔平7.哈罗德-多马模型假定前提:(1)整个社会⽣产⼀种产品,产品的剩余可以被⽤来作为追加投资的⽣产资料(2)有两种⽣产要素-劳动⼒和资本,两者配合⽐例不变(资本产出⽐不变)(3)规模报酬不变,但如增加两种要素中的⼀种,则受收益递减规律的⽀配(4)不存在技术进步哈-多模型的意义:(1)哈罗德-多马模型是战后增长模型的核⼼部分,为构造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计划学派提供了基础。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82)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82)

环球网校经济师,刘艳霞领衔主讲,业内最高通过率辅导课程!
/leraning/class_jjs/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
教材最新变化、报名消息、考试重难点及免费资料及时获取
免费QQ 群:129666620,欢迎加入千人备考交流群!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82)
(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对外经济合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又会推动对外经济合作。

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 ,必须从以下方面推动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
(1)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主要分布在亚洲,同时近年来,中国和非洲之间的联系逐步加强,非洲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联系最为紧密的第二大洲。

要想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开拓国外新市场,在发展亚洲、非洲和欧洲对外经济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的经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网校经济师,刘艳霞领衔主讲,业内最高通过率辅导课程!
/leraning/class_jjs/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
教材最新变化、报名消息、考试重难点及免费资料及时获取
免费QQ 群:129666620,欢迎加入千人备考交流群!
2015年高级经济师知识点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经济发展中着关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决策体系,它包括一个相对较长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方面的决策。

与一般的经济计划相比,经济发展战略有其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

.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我国经济的战略目标:到20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科学总结、充分肯定了我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根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明确提出了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六个方面的新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