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养殖水体中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变化对鱼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氨氮等水质指标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第40卷 总第205期2021年10月 第5期黑龙江水产NorthernChineseFisheriesVol.40Tot.205October2021,No.5作者简介:吕妍(1981.3-),女,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淡水增养殖。
氨氮等水质指标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及解决办法吕 妍(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摘 要:鱼类需要健康的养殖环境,可是在实际的水产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质恶化、氨氮等环境指标异常的情况,给水产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
文章主要介绍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几个重要的环境指标的形成、毒害作用及处理办法,还对pH值过高或过低对养殖鱼类的影响以及调节pH方法进行了阐述,为保证水产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氨氮;环境指标;水产养殖;影响中图分类号:S912文献标志码:C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这就容易导致养殖水体负载增大,甚至超过其饱和限度,进而使养殖水体理化指标遭到破坏,水质恶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殖水生动物中毒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
本文就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及pH值这几个重要的指标入手,谈谈它们对淡水鱼类养殖的影响,希望为养殖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1 氨氮1.1 氨氮的形成水中氨氮通常是在氧气不足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的,或者是由于含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的。
一般情况下,水体的氮循环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水体氨氮维持在正常水平。
但是,在高密度养殖及淡水综合养殖的水体中,特别是鱼类生产旺季期间,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同时定期的使用消毒药剂杀灭了有益微生物,致使水生态失衡、水质恶化、水体缺氧,进而造成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增高的情况。
1.2 氨氮的存在形式水中的氨氮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即分子形式存在的氨(NH3)和离子形式存在的铵(NH+4),我们常说的氨氮,实际是分子氨(即非离子氨)和离子氨的总称。
饲养鱼类的水质管理
饲养鱼类的水质管理水质是鱼类健康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水质管理对于鱼类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质的重要性、水质检测方法以及水质调节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水质对鱼类的影响1. 溶解氧:溶解氧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它直接影响鱼类的呼吸和新陈代谢。
鱼类在富含溶解氧的水体中能够更好地养殖和生长,而水体中溶解氧过低会影响鱼类的健康。
2. 氨氮和亚硝酸盐:饲养过程中,鱼类的排泄物和剩余饲料会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这些物质对鱼类有害,会导致鱼类患病甚至死亡。
3. pH值:水体的pH值对鱼类的生长和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过低或过高的pH值会对鱼类产生应激反应,影响鱼体免疫力以及饵料的消化吸收能力。
二、水质检测方法为了准确评估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1. pH测试:使用酸碱试剂盒或pH仪器,根据水样的酸碱度测量pH值。
2. 溶解氧检测:利用溶解氧测定仪测量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3. 氨氮和亚硝酸盐检测:使用化学试剂或特定测试仪器来检测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4. 温度检测: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水体的温度。
5. 浑浊度检测:利用浊度计测量水体中悬浮物质的浓度,从而评估水质的清澈度。
三、水质调节措施1. 水体清洁:定期清理池塘、鱼缸等养殖设施,及时清除杂物和残饵,避免污染和积聚有害物质。
2. 确保良好的水流通:通过配置合适的水泵、过滤装置等设备,保持水体的流动循环,增加溶解氧含量,减少废物和有害物质的积聚。
3. 控制饲料量和投喂时间:合理控制鱼类的饲料量,避免过度投喂导致剩余饲料堆积,减少水体中的污染。
4. 使用生物过滤器:生物过滤器能够帮助将氨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减少对鱼类的伤害。
5. 定期检测水质:养殖者可以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保持水质的稳定。
四、结语在饲养鱼类过程中,水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良好的水质可以提供一个适宜的养殖环境,有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和繁殖。
pH值、水硬度--对水产养殖
PH值,水的硬度,溶氧,亚硝酸盐,氨对鱼的影响(PH值篇)PH的定义: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
这个概念是...通常情况下,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中性。
PH对鱼的影响pH值的大小直接影响鱼类和其它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生命。
对热带鱼而言,因出生地的不同,对pH值的适应范围也不同,中南美洲出生地的水质是微碱性;原产地为非洲的热带鱼,因当地土壤属微酸性的红壤土,多喜欢微酸性水;也有的热带鱼经长期驯养,适应了非原生地水域的pH值。
总体讲,热带鱼对pH值的承受幅度较窄,但都能在水质pH为6~8范围内的水中生存,而最适宜的pH值在6.5~7.5。
当pH值大于8.5或小于6.5时,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硝化细菌的分解作用受阻,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
当pH值低于5.5时,鱼对传染疾病特别敏感,极易得病,死亡。
当pH值大于9.5或小于4.0时,鱼会直接造成死亡。
所以控制热带鱼水缸中的pH值十分重要。
pH的测量有很多方法来测量溶液的pH值:在待测溶液中加入pH指示剂,不同的指示剂根据不同的pH值会变化颜色,根据指示剂的研究就可以确定pH的范围。
滴定时,可以作精确的pH标准。
1、使用pH试纸,pH试纸有广泛试纸和精密试纸,用玻棒蘸一点待测溶液到试纸上,然后根据试纸的颜色变化并对照比色卡也可以得到溶液的pH。
上方的表格就相当于一张比色卡。
2、使用pH计,pH计是一种测量溶液pH值的仪器,它通过pH选择电极(如玻璃电极)来测量出溶液的pH。
pH计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pH试纸不能够显示出油份的pH,由于pH试纸以氢铁制成和以氢铁来量度待测溶液的pH值,但油中没含有氢铁,因此pH试纸不能够显示出油份的pH。
PH值调节调节热带鱼缸水质常使用一些无机盐类,如加碳酸盐可调高水的pH值;加磷酸二氢盐可调低pH值,这此盐类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以维持一个相当稳定的pH值。
鱼类的适宜养殖水体氨氮控制与处理
鱼类的适宜养殖水体氨氮控制与处理鱼类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而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鱼类养殖中适宜的水体氨氮控制与处理方法,以确保鱼类的良好生长环境。
一、氨氮对鱼类养殖的影响氨氮主要由鱼类的代谢产物、鱼饵残留物和鱼粪尿等无机氮化合物生成。
当氨氮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鱼类产生毒性作用,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
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鱼类呼吸困难、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等严重问题,甚至造成死亡。
二、适宜养殖水体氨氮的控制方法1. 水质管理合理的水质管理是控制鱼类养殖水体氨氮的关键。
首先,要保持水体的循环,增加溶解氧含量,促进氨氮的氧化和转化。
其次,定期抽排底泥,避免底泥中过多的氨氮污染水质。
最后,控制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多的氨氮产生。
2. 生物过滤系统生物过滤系统是一种常用的水体氨氮控制方法。
通过利用硝化菌降解氨氮,将其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有毒氨氮浓度。
这种方式需要在养殖池中增加适量的生物过滤器,提供良好的生物附着面积,为硝化菌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
3. 水体曝气处理水体曝气处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氨氮控制方法。
通过加强水体中的氧气供应,促进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可以使用曝气装置或喷嘴等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并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加强氮气转化的效果。
三、高氨氮水体的处理方法当鱼类养殖水体中出现高浓度的氨氮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避免对鱼类造成更大的伤害。
1. 增加水体循环对于高氨氮水体,首要的处理方法是增加水体的循环,提高氧气供应量,加速氨氮的氧化转化。
可以通过增加水泵或水循环设备来实现。
同时,也要避免过度饲喂,减少氨氮的产生。
2. 水质调节剂的使用适量使用水质调节剂是处理高氨氮水体的一种有效方法。
良好的水质调节剂可以中和水体中过高的氨氮浓度,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选择水质调节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避免使用对鱼类有毒性或副作用的产品。
掌握水体PH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PH值
掌握水体PH对水产养殖的影响,以及如何调节PH值pH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
在养殖水体中,pH值十分直观地反映着水质的变化,比如藻类的活力、二氧化碳的存在状态等,都可以通过pH值的大小和日变化量来推断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1、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水体PH值是由氢离子浓度决定的,它们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
1.1.pH值的决定因素: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
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
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由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来决定的。
水中的二氧化碳越高,则结合水分子形成碳酸,释放出氢离子,使水中的PH下降,相反则PH升高。
看来,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决定水体PH的最大因素之一,而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又直接与水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水植物的含量和活跃程度有直接关系,例如:水中的浮游植物丰富,则白天光合作用强,消耗二氧化碳促进水体PH升高,而夜间水中植物由于呼吸作用增强,释放了二氧化碳,造成水中PH相对降低。
1.2.pH值的变化规律:养殖用水在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日变化规律是冈为浮游植物进行白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又释放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
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1.3.判断pH值的意义:如果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鱼塘水质标准
鱼塘水质标准鱼塘水质是影响养殖鱼类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水质标准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鱼类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科学合理地控制鱼塘水质对于养殖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鱼塘水质的主要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溶解氧是维持鱼类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在5mg/L以上。
PH值影响水体的酸碱度,一般要求在6.5-8.5之间。
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有毒物质,其浓度过高会对鱼类造成严重危害。
其次,鱼塘水质的管理需要根据不同鱼类的养殖需求进行调整。
不同种类的鱼对水质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淡水鱼和海水鱼对水质的要求就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水质调节,以满足不同鱼类的生长需求。
另外,鱼塘水质的管理需要有科学的监测手段和方法。
定期对鱼塘水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关键。
同时,也需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投喂和养殖密度控制,以维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最后,鱼塘水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水源、饲料投放、养殖密度等因素。
水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鱼塘水质的稳定性,而饲料投放和养殖密度会直接影响到水质的污染程度。
因此,在进行鱼塘水质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总之,鱼塘水质标准的合理管理是养殖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科学合理地控制水质标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保证鱼类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养殖人员能够重视鱼塘水质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氨氮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威胁及防范措施
氨氮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威胁及防范措施氨氮污染是水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对水生生物产生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氨氮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威胁,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氨氮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威胁1. 对鱼类的危害: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超过水生生物耐受范围时,会导致水中氧含量降低,直接影响鱼类的呼吸作用,甚至导致鱼类窒息而死亡。
2. 对浮游生物的影响:氨氮污染会导致浮游生物的繁殖能力下降,进而影响食物链的正常运转。
同时,浮游生物是水生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其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上层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影响底栖生物:水体中的氨氮污染会使水环境的pH值下降,导致底栖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无法维持其正常生活活动,如筑巢、觅食等,从而威胁其生存状况。
二、防范措施1. 加强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对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进行定期检测,以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污染源,避免污染进一步扩大。
2. 限制农业用肥:加强对农业用肥的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
对于农户使用肥料的种类、数量以及施肥的时间和方式等进行指导,确保合理用肥,避免肥料的过度积累和流失,减少氨氮的排放。
3.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城市污水中的氨氮是重要的污染来源之一,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确保污水经过合格的处理后排放。
对于一些老旧污水处置设施,应加强改造和升级,以提高处理效果。
4. 鼓励生态修复:通过鼓励生态修复,增加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面积,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加强氨氮的吸附和降解作用。
同时,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政策,杜绝湿地破坏行为。
5.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人们对氨氮污染的认知。
加强对农民、工厂主、居民等不同群体的环保教育,引导他们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为减少氨氮污染做出努力。
在保护水生生物蓝色家园的过程中,氨氮污染的防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加强监测、限制农业用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鼓励生态修复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氨氮污染的发生,保护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水产养殖五项水体理化指标的作用
水产养殖五项水体理化指标的作用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可见水环境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
在养殖过程中主要通过检测水体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溶解氧等几个指标来判断养殖水质的好坏,因此了解水体中几个理化指标的作用尤为重要。
一、养殖水体pH值的作用及调节酸碱度是反映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也是直接影响鱼类健康的关键因素。
实践证明鱼类最适生长水环境pH值是7-8.5之间,pH 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类的死亡。
鱼类在pH值高于9.0的碱性水体,会发生碱中毒,而且会导致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影响呼吸,pH值高于10.5会直接引起鱼类死亡。
pH值异常还会影响水体藻类的生长,如高pH值会影响藻类对铁、碳等的利用,导致水体天然饵料减少,影响花白鲢鱼产量。
鱼类在pH值低于5.0的酸性水体,其血液载氧能力降低,引起缺氧、呼吸困难,摄食量降低,饵料消化率降低,生长缓慢。
pH值低于6.0时,许多有益微生物的代谢受阻,有机质分解速度降低、水体物质循环受阻。
偏酸性的水体会导致原生动物引发的鱼类疾病如孢子虫病、纤毛虫病等的大量发生。
pH值变化还会引起水中一些物质形式的改变特别是有毒物质的转变,如pH值低于6.0时,水中90%的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
pH值发生异常,一定要根据引发异常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调节。
水体出现过酸的情况,可引入新水,同时用生石灰调节(约10-15kg/亩)。
同时加快水体藻类的培育,及时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水体pH值过高可选用磷酸二氢钠、二氯化钙等调节,也可以使用腐植酸或醋酸进行调节,定期使用EM菌恢复水体生态平衡。
展开剩余72%二、养殖水体氨氮转化精养池水体氮素主要来源于残饵和养殖对象排泄物,一些固氮藻类及细菌把氮气转变为有机氮,死亡藻类及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产生有机氮,人为投入氮肥等几种途径。
氮在自然界存在形式多达9种,有机氮约占60%,氨态氮约占35%,其它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其中氨态氮为有害物质。
水产养殖pH-氨氮-亚硝酸盐详解
氨氮、pH、亚硝酸盐详解一、氨氮:1、鱼塘中氨氮来源:氨氮主要来源是沉入鱼塘底部的饲料残饵、鱼类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
其中,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其多少主要取决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和投喂量。
2、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氨氮毒性强弱不仅与总氨量有关,且与他存在的形式也有一点关系,离子氨(nh4+)不易进入鱼体,毒性也小,而非离子状态的nh3-n毒性强,当他通过鳃、皮膜进入鱼体时,不但增加鱼体排除氨氮的负担,且氨氮在血液中浓度较高时,鱼血液中的ph相对升高,从而影响鱼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研究表明,当分子氨(nh3-n)浓度越高,越可降低apk(血清碱性磷酸酶)和lsz(血清溶菌酶)的活力,其活力异常变化,反应机体代谢功能失常和组织机能损伤,因而导致鱼体不正常反应,表现为行动迟缓、呼吸减弱、丧失平衡能力、侧卧、食欲减退,甚至由于改变了内脏器官的皮膜通透性,渗透调节失调,引起充血,呈现与出血性败血症相似的症状,并影响生长。
另外,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及水温有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下,温度和ph 越高,毒性越强。
这也是鱼类为什么在夏季、当池水中ph超过8.5时,易发生氨中毒的原因所在。
3、怎么控制池水中氨氮浓度:----科学开关增氧机,保证底层溶氧充足----有条件的可定期换水,加注新水----后期泼沸石粉和活性碳,新兴这边一般沸石粉30-40斤一亩,活性炭4-6斤一亩,活性炭可以吸附部分氨氮----使用微生物制剂,特别是光合菌,新兴船岗新岗峡村养殖户简清帮,8月份帮他下过一次,有明显效果。
----大水面,我指的是50亩以上的鱼塘,可以种植水生植物,这些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吸附和分解氨氮等有毒物质。
二、亚硝酸盐1、亚硝酸盐怎么来的亚硝酸盐主要是池底有机物在缺氧状态下分解生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对鱼虾等水生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2、亚硝酸盐危害: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作用机理主要是使鱼类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亚硝酸盐能促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和氧结合的能力,一般称为"褐血病"。
水产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pH值等带来的危害
水产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pH值等带来的危害作为连续六年成为渔业科技入户的老指导员,本人深刻体会到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水质的好坏。
在养殖过程中,这些指标过高,将对养殖的水产品带来很大的危害。
现简单介绍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供参考。
一、形成原因1、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和水体使用消毒剂将有益和有害的细菌统统杀灭,氧气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积累的氨消化过程受阻,形成养殖中的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偏高。
2、硫化氢在缺氧条件下,由残饵或粪便中的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
硫化氢科与水底泥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
二、造成危害1、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mg/l后,亚硝酸盐对水体中养殖的鱼、虾、蟹产生危害。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鱼、虾、蟹的呼吸作用由鰓丝进入血液,鱼、虾、蟹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出现组织缺氧,此时水生动物聂食降低,鰓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从而导致鱼、虾、蟹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2、当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超过0.2 mg/时,氨氮将对鱼、虾、蟹造成危害,其危害相似鱼亚硝酸盐,氨氮毒性当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温度和pH值越高,毒性越强。
3、硫化氢有臭蛋味,但当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在0.1mg/以上时会对水产动物产生刺激、麻醉和影响鱼类呼吸作用。
4、pH值低可使鱼、虾、蟹血液中的pH值下降,消弱其血液载氧能力,尽管水中的溶解氧较高,还是造成鱼、虾、蟹生理缺氧症,经常浮头且生长受阻或患病,pH值过高则可能腐蚀鱼、虾、蟹鰓部组织,使鱼、虾、蟹等失去吸收能力而大量死亡。
另外,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能分解。
池塘养殖四个水质指标超标的处理(氨氮、亚硝酸盐、PH值、硫化氢)
池塘养殖四个水质指标超标的处理(氨氮、亚硝酸盐、PH值、硫化氢)1.氨氮超标淡水养殖生产中应将氨氮浓度控制在0.2毫克/升为宜。
氨氮超标主要是因高密度放养、投饵施肥量过大、水产动物排泄物积累、底层有机物沉淀和细菌分解等造成。
水体氨氮含量超标会导致水产动物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甚至发生暴发性死亡。
氨氮超标处理措施:①放养前清淤、清塘,减少池中氮的库容量。
②清塘后,施入适量有机肥培水,使池水肥度适宜。
③根据水体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养殖中选择消化率高的饵料投喂,并经常开动增氧机增氧。
④养殖中后期,每立方米水体用沸石粉15~20克或活性炭2~3克全池泼洒,以改善底质,吸附氨氮,降解有机物。
2.亚硝酸盐超标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应控制在0.1毫克/升以下。
亚硝酸盐超标是由池底老化、淤泥中有机物含量过多、水源水质不佳等因素所致。
水体中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含量超标对水产动物的毒性较强,造成的危害相似于氨氮超标。
亚硝酸盐处理措施:①开动增氧机增氧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
②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吸附剂、腐植酸聚合物等复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如亚硝酸盐降解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③施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通过微生物分解亚硝酸盐。
注意微生物制剂不能与消毒剂、抗生素等同时使用,其间隔时间为5~7天。
3.pH值超标淡水养殖pH值应保持在6.5~8.5之间,以微碱性为好。
pH值低于6.5是水质变坏、溶氧降低、有毒的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的综合体现,会削弱水产动物血液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而经常浮头,影响生长。
pH值高于9,会腐蚀水产动物鳃组织,导致失去呼吸能力,同时造成水体中氨氮转化为分子氨,毒性成倍增加。
pH值过低的处理措施:①每667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15~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每半月使用1次。
养出一池好水,关键还看四大指标!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
养出一池好水,关键还看四大指标!pH、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水产养殖想成功,关键要养出一池好水!判断一池水的好坏,除了观察的水色、透明度,还有就是数据的反馈。
这里所说的数据反馈就是四大指标—氨氮、亚硝酸盐、pH、溶氧。
数据往往是最真实、最直观反馈水体是否健康的标准。
01PH值pH就是酸碱值,它的数值介于0-14之间。
在水产养殖中,pH最佳数值为7.5-8.5之间,一天当中,pH值也是有变化的,太阳出来之前,pH值最低,下午四五点pH值最高,每天波动的数值在0.5-1之间,若超出以上范围表明水体有异常情况;•如何调节PH值:1、pH过高,晴天上午补充有益菌,通过菌藻竞争,抑制藻类的活力;加酸性物质中和,例如乳酸钙、有机酸等,有条件的直接换水;2、pH过低,泼洒生石灰、解毒、增氧、多改底,多开增氧机加快藻类的分解。
(注意根据水体藻类的情况适当加肥,保持好藻类的营养、活力);02氨氮养殖过程中氨氮产生于鱼类的排泄,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80-90%为氨氮,微生物和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二级产物。
氨氮含量不应该超过0.2mg/L,氨氮超过2.0mg/L出现中毒;•氨氮与pH、亚硝酸盐的关系:氨氮,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水温密切相关,pH值越高氨氮毒性越强;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氨氮超标如何处理:1、解毒并且泼洒抗应激的药物;2、泼洒光合细菌;3、培育藻类;4、开增氧机爆气;5、控制饲料的投喂。
03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池塘有机物缺氧状态下分解生成,是氨转化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氮循环阻断);•如何控制亚硝酸盐1、勤改底,提高溶氧;2、开增氧机增加上下水体的交换;3、有条件可以换水(需要注意外来水源的亚盐含量);4、培育藻类。
04溶解氧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水产养殖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危害及治理分析
S h u i c h a n y u y e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污染、非点源污染、畜禽产业的污水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氨氮污染和亚硝酸盐污染的其他原因的增加,水体中的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形成富营养化污染,其可导致水中溶解氧的过渡消耗致使水产生物无法存活,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水体中的氨氮和硝酸盐具毒性,其对水产养殖产品的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制约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高密度工业养殖技术的不断普及,对氨氮污染控制的需求越来越突出。
因此,找寻合理的方法将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危害性降到不具备威胁的范围内,实现水生物的健康生长,成为目前人们研究关注的热点。
一、水产养殖中氨氮与亚硝酸盐氮的危害鱼虾蛋白质的代谢就会产生氨,甲壳类动物的排泄物含有超高的氮,所以氨氮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在水产养殖中如果不能有效对水中氨氮含量进行有效降低,会严重危害鱼虾的正常生长,甚至会让鱼虾身体中的酶产生作用,导致其被毒害;亚硝酸盐氮对水产品的危害在于能破坏鱼虾器官,导致鱼虾难以进行氧气的输送,必须对这些危害因素进行有效预防,保障水产养殖户的劳动资本。
以对虾的危害为例,根据相关专家的研究发现,氨氮对虾的幼体具有毒害的作用,虾会随着不断的增长而增强对氨氮的抵抗力,而虾的幼体则难以承受,在虾的幼体培养中,氨氮会基于LC50的安全浓度为0.093mg/L,EC50的安全浓度则为0.025mg/ L;用亚硝酸盐氮对虾幼体进行实验,斑节对虾自无节幼体变态到仔虾的发育过程,虾的幼体随着成长对亚硝酸盐氮的耐受性不断增加,无节幼体的亚硝酸盐氮基于96h LC50的安全浓度为0.11mg/L左右;仔虾的亚硝酸盐氮基于96h LC50的安全浓度为1.36mg/L左右,由此得出,氨氮与亚硝酸盐会让虾体中的PO、溶菌酶与SOD的活性变低,自由基氧化物会变多,导致虾体的抵抗力衰减,正常生理被破坏。
水产养殖中氨氮亚盐的毒害作用及应对措施
水产养殖中氨氮亚盐的毒害作用及应对措施在水产养殖中,我们经常遇到池塘中氨氮和亚硝盐过高的问题。
确实,因为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盐超标的问题,每年都有不少养殖户血本无归。
关于如何处理氨氮、亚盐超标,笔者认为做好几点,这个问题的处理并不难。
氮元素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氨氮、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硝酸氮对水生生物是无毒的,氨氮、亚硝酸氮是有毒的。
一、氨氮亚盐是如何毒害鱼虾的?氨氮的毒害作用氨氮,一般以分子氨的形式渗入鱼体内,由于分子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鱼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子的Fe2+氧化成为Fe3+;虾是血蓝蛋白,分子氨会将虾血液中的Cu+氧化成Cu2+,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使呼吸机能下降,造成生理缺氧。
由此可见,水体溶氧越低,氨毒性也就越强,鱼虾越容易缺氧窒息。
同时,氨也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先是侵袭粘膜组织,特别是鳃的表皮和肠粘膜,这些都是比较脆弱的器官;其次是神经系统,使鱼虾等水生动物的肝肾系统遭受破坏,引起体表及内脏充血、肌肉增生及出现肿瘤,严重的发生肝昏迷以致死亡。
所以,即使低浓度的氨,长期存在水体中,也会腐蚀鱼虾的鳃组织器官,出现鳃小片弯曲、粘连或融合等现象。
亚盐的毒害作用亚盐的毒理与氨氮相似,同样也是把鱼正常血红蛋白(虾为血蓝蛋白)下的Fe2+氧化成Fe3+,降低血红蛋白的携带氧气的能力,造成鱼体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这种现象与人体一氧化碳中毒原理是一样的。
另外,在pH较低的情况下,亚盐易与仲胺类(以硝基化合物,与醛或酮类化合物为原料生成的一类物质)物质生成亚硝酸胺,加重亚盐的毒性,造成鱼虾厌食烦躁不安的现象。
二、氮的来源1、池塘底质。
池塘底质中的氨氮本质上来源于上一造养殖期间遗留下来的污染,其浓度取决于休耕期间干塘晒塘的处理程度。
如果休耕期间池塘淤泥能够彻底干燥,将氨氮全部氧化为硝酸,则回水后,当底泥中的氧气被消耗完毕,硝酸往往被作为电子受体和氢受体而还原为氮气。
因此,残余的氮不会太多。
PH氨氮亚硝酸盐藻类老化你都知道怎么解决嘛?
PH氨氮亚硝酸盐藻类老化你都知道怎么解决嘛?各个养殖区域的水源水质、气候变化、养殖品种和养殖管理模式等都有一定的区别,防治水产疾病时,就需要根据池塘水体和水产动物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正确判断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
以下方案仅供参考。
一、pH值异常鱼虾适宜的pH值为6.5~8.5,鱼虾最适宜的pH值为7.5-8.5,一般呈弱碱性,对虾最适宜的pH值为8.2-8.5。
(1)pH值高有条件的池塘可适当排换水。
超过8.5,8.8稍高:解毒后培养超能乳酸菌种;超过9.0高:先泼洒有机酸产品,再培养超能乳酸菌种。
如果藻类实在过多可谨慎考虑杀灭一部分藻类(消杀类产品甲壳类蜕壳期禁用,放苗半月之后才可以考虑杀藻措施,水草池塘适当清理水草),然后及时解毒增氧,选择晴天上午补充超能乳酸菌种。
有机质等悬浮物比较多的水体,可先施用活性炭、沸石粉等吸附产品净水之后,改底增氧,解毒之后再培养超能乳酸菌种。
(2)pH值偏低pH<7.4时,总氨氮低,少量多次使用凉石灰水{5~10斤/亩}缓慢提高pH值,再进行培藻。
7.5<pH<8.2时,藻类偏稀或缺乏时(养殖前期):晴天上午解毒之后使用藻种+肥料等肥水产品,可配合超能EM菌种。
藻类丰富但老化时(养殖后期):先使用有机酸解毒,再改底增氧,然后在晴天上午解毒之后肥水。
二、亚硝酸盐高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2mg/L以下,鱼塘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mg/L,就可以引发褐血病。
海水养殖中盐度高,亚硝酸盐的毒性会降低,没有淡水养殖的危害大。
适当控料(减料或停料),适当加大排换水量,降低亚硝酸盐的浓度,配合有机酸等抗应激产品提高水产动物活力,使用强氧化性改底产品如过硫酸氢钾降解亚硝酸盐,配合增氧产品,然后晴天上午培养超能EM菌种降解亚硝酸盐,根据情况可配合培藻措施调水,同时拌喂VC还原解除亚硝酸盐对鱼虾血液的毒性。
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时,应急措施可使用吸附性产品(沸石粉、活性炭等)暂时性缓解,注意氧化改底,也可全池泼洒粗盐或海水晶(每亩·米用5公斤),氯离子可以与亚硝酸根离子竞争氯细胞上的吸收位点,增加亚硝酸根离子进入机体的难度,从而起到了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对养殖对象的毒害作用。
鱼缸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危害和对策_浪漫鱼
鱼缸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危害和对策_浪漫鱼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危害对于我们循环水养殖的水体来说,水中的主要危害鱼类健康的物质是氨氮和亚硝酸盐。
在过滤系统尚未建立,或尚未成熟,或运转异常时,这两种物质的存在很让我们烦心。
中国锦鲤俱乐部,锦鲤$c; ^$ C( J0 n1 s9 p( G氨氮对鱼的致死浓度在0.2-2.0㎎/L,小于0.2㎎/L时,会使鱼类的内部器官发生病变、坏死及组织溃烂。
当氨氮中的非离子氨达到0.01-0.02㎎/L时,易破坏鱼鳃的粘膜层,降低血红素携带氧的能力,使鱼类生长缓慢。
当非离子氨浓度达到0.02-0.05㎎/L时,会引发多种疾病,增加死亡;达到0.05-0.2㎎/L时,会破坏养殖鱼类的皮、胃、肠道粘膜,进一步引起内部器官和体表出血;达到0.2-0.5㎎/L时,会引起鱼类急性中毒死亡。
9w6 g+ ] }2 o) s+ n4 t0 `. w- H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在0.1㎎/L时,鱼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变成巧克力色,也就是养殖上常说的“褐血病”,使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下降,鳃肿胀,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疾病增多。
当浓度达到2.5㎎/L时,鱼体呈中毒状态,呼吸作用下降,体能衰弱,最后暴发疾病而死亡。
养鱼其实就是营造一个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中,健康的成分多,不健康的成分少,各种成分和谐共处,良性循环,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养好了。
在这一缸水中究竟有什么,有H2O,氧、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原生虫类、苔藻、草、矿物质、有机质,还有二氧化碳、氨、亚硝酸盐、硝酸、致病菌等等有潜在危害的物质,还有光线这一重要元素。
我们所说的养好水,就是把有害的东西减少到最少程度,把有益的东西维持在良性水平。
在这一个小环境中,金鱼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弱势群体,它是被呵护者,同时也是麻烦制造者。
第一阶段:从三新缸开始新缸、新水、新鱼是小环境的初始阶段,从三新缸到成熟缸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三个环节来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动态良性循环。
影响鱼类生长的水质
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水质改善 的重要手段,包括水污染防治法、水 资源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污行为 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和 评估,确保水质的持续改善。
04
水质监测与评估
水质监测技术
物理监测
通过测量水体的温度、溶解氧、 浊度、电导率等物理参数,评估 水质状况。
化学监测
对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总氮 、总磷、重金属等化学物质进行 检测,以评估水质质量。
生物监测
利用水生生物(如鱼类、昆虫、 微生物等)对水质的反应,评估 水质状况。
水质评估标准
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水质评估标 准,以确保水质的健康和安全。
国际标准
参照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标准,制定更为 严格的水质评估标准,以促进水质的改善。
学特性和生态环境条件,合理控制水温。
酸碱度(pH值)
总结词
酸碱度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水质参数 ,过酸或过碱的水质条件都会对鱼类生 长产保持水体生态平衡,促 进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过酸或过碱的水质 条件会导致水体中溶解氧的减少,对鱼类 的呼吸和生理功能造成影响,破坏鱼类的 免疫力,增加疾病的发生率。在养殖过程 中,需要定期监测水质的酸碱度,并采取 相应的调节措施,保持适宜的酸碱度范围 。
污水处理厂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和布 局,以满足当地污水的处理需求。
生态修复工程
01
生态修复工程旨在通过恢复水生 生态系统来改善水质,包括水生 植物种植、底质改良、鱼类放养 等措施。
02
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可以增加水 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盐,促进水 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水体 的自净能力。
PH等对养殖的影响
在水产养殖中,氨氮、亚硝酸盐已成为威胁水产动物生命、导致养殖效益降低的主要因素,往往降解时出现降解不彻底,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呢?一、pH值:水质pH值对水产动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当pH值低时可使养殖鱼类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能力,使其生长受阻或患病。
pH值过高则可能腐蚀鱼类鳃部组织,使鱼类等失去呼吸能力而大批死亡。
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
淡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6.5~9.0之间,最佳pH值范围为7~8。
PH值低于4或高于10.6时,鱼虾不能存活。
二、氨氮:水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存在。
分子氨对鱼类是有很大的毒性的,而离子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之一。
水体中分子氨浓度过高时,会使鱼类产生毒血症,长期过高则将抑制鱼类的生长、繁殖,严重中毒者甚至死亡。
分子氨来源:水产养殖中分子氨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类排遗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
影响分子氨毒性的因素:A、分子氨毒性强弱不仅与总氨量有关,且与它存在的形式也有一定关系。
分子态氨氮毒性强,当它通过鳃、皮肤进入鱼体,分子氨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时,鱼血液中的PH值相应升高,从而影响鱼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当氨氮浓度越高,会导致鱼体不正常反应,影响生长。
B、一般情况,温度和PH值越高,分子氨毒性越强,这也是鱼类为什么在夏季,当池水中PH值超过9时,易发生氨氮中毒的原因所在。
三、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水环境中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故其极不稳定。
当氧气充足时,它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但也可以在缺氧时,转为毒性强的分子氨。
它的形成过程,主要由养殖动物的粪便、残饵、死藻等这些物质分解成氨氮,然后转化成亚硝酸盐。
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类血液,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
含量在0.1~0.5mg/L时,鱼类摄食降低,鳃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高于0.5mg/L时,鱼类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导致死亡。
水体高PH值和氨氮的危害
水体高PH值和氨氮的危害频道报道,相信大家都知道,ph值、氨氮是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内的ph值、氨氮会使鱼虾类养殖品种生长良好,稳定水质。
但是当ph值、氨氮开始升高、偏高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因为这与我们的养殖过程息息相关,下面我们就探讨下高ph值、氨氮的情况与注意动作吧。
高PH值的危害高ph值会使水体中的碱性加大,长时间高ph值会腐蚀鱼虾的鳃部组织能力,使鱼虾类失去呼吸能力而容易导致鱼虾大量死亡,水体中的ph值过高会抑制水体中的微生物生长,有机物得不到分解,淡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6.5-9.0之间,最佳ph值范围为7.0-8.0,ph 值低于4或高于10,鱼虾不能存活。
高氨氮的危害水体中的氨氮以分子氨和离子氨存在,分子氨是有很大的毒性的,而离子氨是无毒,氨氮高通常都是分子氨升高。
水体中的分子氨浓度过高时会使鱼虾产生毒血症,长期高氨氮则将压制鱼虾的成长、繁殖,严重性的中毒甚至大量死亡。
当高ph值,氨氮的时候这些动作请勿做:1、勿泼石灰:(对高ph值的影响)石灰是生石灰的俗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剧烈碱性物,当水体中的ph值偏高的时候,泼石灰会加速提升池塘ph值,容易导致ph值过高导致鱼虾中毒。
2、勿泼石灰:(对高氨氮的影响)氨氮高的时候,泼洒石灰会使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分子氨,更容易激发氨氮的毒素,因为当水体中的碱性增大,促使氨氮转化分子氨的速度就越快,产生的毒素也越来越大,容易使鱼虾中毒,甚至死亡。
当ph值指数偏高的时候也会转化氨氮中的分子氨。
高氨氮使用石灰后中毒案例顺德汤老板,7月15日检测氨氮1.2,当天已经提醒预防措施,未采用。
汤老板7月17日突然泼石灰,造成鱼急性出血死亡。
幸亏技术员及时到塘头,建议客户把余下的石灰泼上岸,再使用“重毒清+解毒超爽+增效降解灵”泼水及时挽救大部分损失。
3、勿盲目培肥:(对高ph值的影响)当高ph值的时候,浓水盲目培菌培藻会使水体水色更浓,不利于鱼虾生长,也不利于放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水体中P 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变化对鱼的影响及防治措施酸碱度(即pH值) 对鱼的影响池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其酸碱度(即pH值)是鱼池水质的主要指标,它对鱼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鱼类最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其pH值为7.8~8.5。
但在pH值6~9时,仍属于安全范围。
不过,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就会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如果pH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甚至会使化学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对鱼类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的溶氧状况,妨碍鱼类呼吸。
如果pH值过高,鱼类生活在酸性环境中,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强度降低,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而且鱼鳃会受到腐蚀,使鱼的血液酸性增强,降低耗氧能力,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较高,但鱼会浮头,造成缺氧症,还会使鱼不爱活动,新陈代谢急剧减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差,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同时,偏酸性水体会引发鱼病,导致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大量发生,如鞭毛虫病、根足虫病、孢子虫病、纤毛虫病、吸管虫病等。
如果pH值过低,在5~6.5之间,又极易导致甲藻大量繁殖,对鱼的危害也较大。
pH值对鱼类繁殖也有影响。
pH值不适宜,亲鱼性腺发育不良,妨碍胚胎发育。
若pH值在6.4以下或9.4以上,则不能孵出鱼苗。
若pH值过低,可使鱼卵卵膜软化,卵球扁塌,失去弹性,在孵化时极易提前破膜。
若pH值在5~6.5之间,又遇适宜的温度条件(22℃~32℃),饲养的鱼种还极易得“打粉病”。
由于池水酸碱度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要经常对池水作pH值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以保证池水的pH值正常。
水的硬度对养鱼的影响硬度作为一项水质指标对水草的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总是弄不明白什么是软水和硬水?什么是GH和KH?硬度是如何分级的?对水草有何影响?水怎么会有软硬之分呢?这裡所说的软硬并不是物理性能上的软硬,而是根据水中所溶解的矿物质多寡来划分的,多了水就“硬”,少了水就“软”,硬水有许多缺点,使用时有不少麻烦。
例如,在烧开水时易产生锅垢,又如硬水用来洗涤衣服时,消耗肥皂会比较多等。
因此,硬度可以用来描述水的软硬程度,其定义是指能使肥皂沉淀之量。
这是因为肥皂是硬脂酸的钠或钾盐,遇到水中的钙、镁离子,易生成不溶性的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使肥皂失去洗涤衣服的作用。
除了钙、镁离子外,肥皂还能被铁、锰、铜…离子所沉淀,所以在化学上定义︰凡是水体存在能被肥皂产生沉淀的矿物质离子,都称为「硬度离子」,这裡指金属阳离子而言,主要包括钙、镁、铁、锰、铜离子等,而象钠、钾离子都不属于。
但在一般的自然水(包括自来水)中,除了钙、镁离子外,其馀硬度离子存量很少,它们的总含量可能不到3%,因此水的硬度可以说主要表现为钙和镁离子,又称为“钙硬度”或“镁硬度”两者之和,称为“总硬度”,简称“硬度”,这其中钙硬度平均约占85%,镁硬度约占15%。
硬水又依加热之后是否可以发生矿物质沉淀,而分为“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两种。
其中的部分金属离子可因加热而析出,故称为暂时硬水,主要是指那些含有酸式碳酸盐(例如,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碳酸氢锰…等);所谓永久硬水,是指含有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例如硫酸锰、硝酸镁、氯化钙…等)的水,不因加热而析出,故称为永久硬水。
可见永久硬水或暂时硬水主要是针对酸根阴离子而言的。
软水和硬水的判断,通常必须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才能决定,无法用肉眼直接判断。
由于硬度离子的碳酸盐都是沉淀的,所以在道统化学上的定量分析中,只有使用碳酸盐法才能使所有的硬度离子都被沉淀出来。
硬度也因此通常以碳酸盐表示,又因钙硬度占总硬度中绝大部分,因此在国际上特别以碳酸钙(CaCO3)的量(ppm)来表示硬度。
但使用碳酸钙(CaCO3)的量来表示硬度,在道统化学上的定量分析中,其结果可能会有一些操作上的误差,如果能再经过进一步的焙烧处理,让碳酸钙(CaCO3)变成氧化钙(CaO),就可以更准确获得分析结果,例如,德国就是利用氧化钙(CaO)的量(°dH),来描述硬度GH是指水体中所有硬度离子︰即钙、镁、铁、锰、铜离子等的浓度,主要考量的是金属阳离子;与之对应的考量酸根离子中主要是“暂时硬水”的酸式碳酸根(HCO3-)的浓度值,即称为KH值。
硬度对水草的影响表现下︰GH︰硬度离子中的钙及镁离子是水草的必要养分(次要营养元素),铁、锰、铜等离子也是微量营养元素,由此看来,硬度对水草养分的获得,应该具有正面的助益;但水体中的各种养分如果存在比例不均衡,会发生相互拮抗作用,已知钙有阻止水草对水分之吸收而有利于养分吸收之作用,适与钾之作用相反,故钙与钾必须要有适当比例,否则钙与钾之间必会发生拮抗作用,让水草只能吸收钙或钾,不能吸收钾或钙,对水草的生长一定有极不良的后遗症。
硬度对水草的影响,主要是建立在养分相互之间的拮抗作用,尤其是钙与钾之间的拮抗作用之上。
水草无法生活在GH=0的水中,也不可以生活在硬度极高的水中,所以GH是水草育成的基本条件,一般以GH介于软水(5~8°dH)至适度硬水(9~12°dH)较为适当。
KH︰作为碳酸根或重碳酸根(HCO3-)的浓度值,不是水草育成的条件本身对水草生长无太大关係,但它会影响水体的pH值,以及当水草缺乏CO2来源时,供作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无机碳源,对水草的育成有密切的关係,因此,水草可以生活在KH=0的水中(但必须输入CO2及预防pH 值过低),也可以生活在KH=25°KH以上的水中(但必须预防pH值过高),不过一般以4-10°KH最适当,因为在这范围之内,水体的pH值较为稳定,同时水体也能涵容适当的无机碳源供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之用综上所述我们可人为地将水的硬度分成︰强软水︰德国硬度0~4°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0~89ppm之水;软水︰德国硬度5~8°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90~159ppm之水;适度硬水︰德国硬度9~12°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160~229ppm之水;中硬水︰德国硬度13~18°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230~339ppm之水;硬水︰德国硬度19~30°dH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约340~534ppm之水;强硬水(veryhard water)︰德国硬度30°dH以上之水,相当于碳酸盐硬度535ppm以上之水。
最适当,因为在这范围之内,水体的pH值较为稳定,同时水体也能涵容适当的无机碳源供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之用养殖水体中氨氮对鱼的危害和解决技术措施养殖水体中的游离氮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其来源主要是饲料、肥料、水生物排泄以及注入的其它水体。
氨氮对养殖鱼有明显的中毒致死的危害。
我们大多数养殖鱼类对氨氮都十分敏感,如氨氮浓度为0.099~0.455mg/L就会对草鱼生长产生抑制,而水质国标规定氨氮小于0.5mg/L,氨氮在国标规定水平以下就可能对鱼造成危害了。
科技工作者经研究指出,氨氮中毒主要危害主要为:一是氨氮增高抑制鱼类自身氨的排泄,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二是氨氮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很容易透过细胞膜直接引起鱼类中毒,使鱼群出现呼吸困难,分泌物增多并发生衰竭死亡;三是引起鳃表皮细胞损伤而使鱼的免疫力降低。
水体氨氮增高会引发鱼类氨氮急性中毒或氨氮慢性中毒现象。
鱼类氨氮急性中毒的症状:1.鱼群出现挣扎、游窜现象,并时而出现下沉、侧卧、痉挛等症状。
2.呼吸急促,鱼口时而大张不能速度闭合。
3.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黑色,有时出现流血现象。
4.鳍条舒展,基部出血。
5.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
急性中毒时能能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鱼类氨氮慢性中毒的症状:1.鱼摄食量下降、时间短,或摄食时一会便散开了,在四周漂游喝料沫;2.遇到阴雨天,上层鱼,如鲢鱼浮头,长时间浮在水面上,底栖鱼,如鲤鱼吃食逐渐减少。
溶氧下降,富营养化,PH值、温度升高,都会引起氨氮增加,加重水体对鱼的毒性。
如大量使用高蛋白饲料的精养塘,本来水体中氮含量就很高,受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浮游植物大面积死亡,水体中的氨氮浓度将会突然升高。
氨氮中毒需要综合防治,主要有:1.提高饲料质量,降低饲料系数、减少残饵量减少养殖鱼的氮排泄量。
2.严格防控生活、工业下游的“富氮”水体侵入养殖塘,适当种植浮萍,凤眼莲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控制和降低富营养化程度。
3.改善水质,增加底层溶氧合理使用增氧机,加强上下对流;经常清淤、换水、减少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数量都增加水体溶氧;使用化学增氧剂,精养塘选用在水中分解缓慢的过氧化钙和过硫酸铵,对改善水质尤其是底层水质效果更加良好。
水体溶氧尤其是塘底溶氧充足,可使水体有毒的氨氮被消除,保持水质的pH值稳定。
4.合理施肥。
精养塘应少施效果慢、耗氧大的有机肥,高温季节要多施磷肥。
5.使用水质改良剂。
精养塘氨氮中毒后风险高、损失大,最好能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特别是在高温季节。
6.氨氮中毒的救治。
先可用盐酸或醋酸调节水体pH值,pH值低于7.0时可解除氨氮毒性,后使用沸石粉、麦饭石、膨润土、活性炭等都具有吸附作用的矿物质、减少或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每亩200~300kg/1.5米水深),进行底层水体置换,抽去底层老水加注新水。
预防优于救治,养殖人员要密切观察水质、浮游植物、鱼类活动的变化,发现不良苗头及时处置,就能切实控制和减少氨氮中毒的风险。
在水体中以氮气、游离氨、离子铵、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氮的形式存在。
其中游离氨和离子铵被合称为氨氮。
水体中只有以NH4+、NH2-和NO3-形式存在的氮才能被植物所利用。
水体中其它形式的氮不能被浮游生物所利用,并且会对池鱼产生危害。
一、水体氮的来源鱼池中施入大量畜禽粪肥,分解产生无机氮;注入含有大量氮化合物的生活和工业棍合水;水生生物和鱼类的代谢产物中含有氮。
池塘中氮主要来源于肥料和饲料。
进入水体中的氮一般以氨的形式存在。
这些氮来源于鱼鳃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
据研究,饲料中的氮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因此水产养殖生态中总氮浓度与投饲率及饲料蛋白含量有直接关系,在精养池中经常会出现对鱼类有害的“富氮”。
二、氨氮中毒的机理水体氨氮增加会抑制鱼类自身氨的排泄,使血液和组织中氨的浓度升高,降低血液载氧能力,血液C02浓度升高。
NH3不带电,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很容易透过细胞膜直接引起鱼类中毒,使鱼群出现呼吸困难,分泌物增多并发生衰竭死亡。
NH3会引起鳃表皮细胞损伤而使鱼的免疫力降低。
研究表明:鳜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分子氨浓度呈抛物线变化关系,鲫鱼血清溶菌酶(LSZ).活性随分子氨浓度递增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