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综合测试题(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测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新石器时代,江苏南部有环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和南京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以及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2、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江苏北部大致属徐州,淮河以南地区大致属于扬州。
3、明清以来,南通一带生产的“通花”质量上乘,冠绝亚洲。
4、清康熙至嘉靖年间,南京丝织业全国首屈一指,被称为“云锦之乡”。
5、隋唐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凿,扬州成为全国的水运和造船中心。
6、南通张謇兄弟集资创建了私立通州师范学校。
7、公元939年,李昪在南京建立南唐政权,改称江宁府。
8、谢灵运和谢朓合称“大小谢”,是中国山水诗创作的重要推动者。
9、镇江丹徒马建忠著有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马氏文通》。
10、苏州刺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名绣”。
11、在吴文化的大背景下,孕育了无锡由刚及柔、刚柔并济和吸纳、包容、开放、适时顺变的文化特征。
12、溧阳天目湖的砂锅鱼头,为江苏省天目湖宾馆首创,成为中国美食天地的一枝奇葩。
13、历史上的淮安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
14、唐初,涟水即成为全国四大盐场之一。
15、盐城市区有98条大小河流,有“百河之城”的称号。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南京云锦
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典雅,色彩富丽堂皇,宛如天上瑰丽、璀璨的云霞,故名云锦。
2、扬剧
是在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地方剧种。
3、彭祖
传说为黄帝的后裔,活了800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寿星,也是我国的烹饪鼻祖。
4、下草湾文化遗址
双沟“下草湾文化遗址”是江苏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所在地。发掘更新世和中新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近百种以及古猿化石,距今1800多万年,同北京人的“山顶洞人”时代相当。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扬州经济文化的特征。
答:1、运河经济是扬州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隋唐时期还是明清时期,扬州都是作为南北方运河航运的中转站,在以水运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古代社会,扬州的位置优势是其他任何城市所无法取代的,所以历史上扬州的兴衰无不与运河的兴废密切相关。
2、自然资源优势是扬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汉代开始,吴王刘濞即利用广陵的盐铁资源,发展冶铸业和盐业,“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最后“国用富饶”。此后扬州的发展一直都与盐业兴旺联系在一起。此外,扬州地区发达的农业经济也为扬州城市发展提供了保证。
3、休闲经济突出。明清时期,扬州富商大贾云集,随之而来的就是休闲经济的繁荣,扬州传统的经济形式如饮食、戏曲、洗浴等均体现出休闲文化特色。
4、经济转型成功。经过晚清的衰落和民国以后的逐步恢复,尤其是解放后60年来的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扬州经济又重新焕发出活力,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船舶制造、旅游经济等为支柱的经济结构模式。
2、简述连云港文化的特征。
答:(1)连云港文化的古代远源为东夷文化,并深受北方齐鲁文化、西方楚汉文化、南方吴越文化的影响。
(2)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丰厚。连云港有被誉为“东方天书”的将军崖岩画及藤花落遗址等闻名的国家级重点文物,因《西游记》、《镜花缘》等享有文学名著故乡的盛名,以及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城市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
(3)新兴海港城市的地域文化个性突出。连云港有“港城”之称,为适应国际性滨海城市发展需求,在传承本土文化精髓、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凸显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多元、包容、创新的海洋文化特质。
(4)山海文化特色鲜明。连云港作为全省唯一、全国少有的山海相拥的滨海城市,魅力独特的山海兼备的自然风景,具有神、奇、古、幽的鲜明文化内涵。连云港市在山海文化特色打造上,一方面依托古云台山“海中仙山”的神奇背景,依托《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名著背景,做好“仙山”文章,扬名山之灵气,展名山之文气;另一方面,传承连云港作为海港城市的文化特征,着力发掘“海洋文化”潜力和构建“海洋文化”形态,展示滨海城市文化的特质和形象。
(5)区域经济文化兼容包举。随着长三角滨海城市经济带、陆桥经济带及淮海经济圈的建设发展,连云港市的经济文化、城市文化集历史文化、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于一体,陆桥文化、滨海文化与淮海文化特色鲜明。
(6)连云港语言构成丰富,有江淮官话江淮方言海泗片(市区及灌云、灌南、东海局部)、中原官话徐州片(东海县大部)、胶辽官话青州片(赣榆县)等。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江苏南北文化的包容特征。
答:江苏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上,促使本地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一是价值多元化。江苏人在价值取向上不偏执,最突出表现是历史上江苏虽重儒学但并不轻商,工商同道,在儒学之外的商业等领域里获得成就的人同样可以获得社会的尊重。
二是富于交融性。历史上,西晋之末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和两宋之交靖康之变等社会动荡使北方文化大规模进入江苏,但江苏文化并没有受到冲击,相反是迅速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在文化大交流中形成新的文化中心,文化交融使江苏文化充满了活力。
三是社会和谐。江苏的地理位置使江苏文化有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条件,使江苏文化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发展形态,不封闭,不排外。对待矛盾少有激烈的行为,而是柔性化解,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成为江苏居民的自觉追求。
2、试述盐城文化的特征。
答:(1)海盐文化是盐城的文化根脉和基础元素。盐城为苏北古城之一,以“盐”名城,盐文化发达。武帝元狩四年因域内煮盐亭场遍布、盐运河渎纵横而建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以“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县;初唐时仅盐城即设盐亭123所;唐宝应时境内设海陵监、盐城监,岁煮盐百余万石,为东南沿海盐业中心。明初“洪武赶散”大规模移民海滨烧盐,各场设“总”若干管理灶民;清嘉庆时仅东台富安盐场即设总30个。全国唯一反映中国悠久海盐文化的大型专题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落户盐城,充分展示经两千多年历史沉淀的丰厚的海盐历史文明。
(2)红色军事文化突出。盐城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铁军文化即其文化内容之一,为中国人民一大宝贵精神财富,内涵深刻,影响深远。“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立即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相继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华中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江淮银行等组织,盐城迅速成为华中敌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刘少奇、陈毅等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市区有新四军纪念馆、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大丰白驹建有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纪念碑。
(3)湿地水绿文化。这是以地域地理特征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文化表现。盐城有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有“湿地之都”、“百河之城”之美誉。沿海与里下河滩涂湿地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旨在“传承海盐文化,打造水绿盐城”,体现盐城人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观与城市文明精神。
(4)淮剧、杂技地方文化驰名。盐城为淮剧发源地与杂技之乡。淮剧和杂技是盐城市地方文化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淮剧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和唱腔表演艺术形式,“十八团”杂技以其气功、顶技、蹬技、走索、狮舞、马术等精湛技艺,驰名中外。
(5)盐城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按语言特点可分为3片:滨阜片,包括响水、滨海、阜宁3县和射阳县黄沙港以北地区;建盐片,包括盐城市区、建湖县、射阳县黄沙港以南和大丰市斗龙港以北地区;丰台片,包括东台市和大丰市的斗龙港以南地区。滨阜片、建盐片属淮扬长片,丰台片属通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