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赏析

合集下载

江南乐府民歌汉乐府诗《江南》赏析

江南乐府民歌汉乐府诗《江南》赏析

江南乐府民歌汉乐府诗《江南》赏析江南乐府民歌汉乐府诗《江南》赏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属汉乐府相和歌辞,此题现仅存上面所录的古辞一首,载《宋书·乐志》和《乐府诗集》,是道地的汉代民歌。

这是一首优美的江南采莲曲。

江南水乡,莲的生长极普遍。

一到夏秋间,莲子成熟,年轻姑娘们划着小船,穿行于碧荷间,一边歌唱,一边采莲,最富有水乡的特色。

《江南》这首采莲歌,就描绘出这种劳动生活的动人情景。

开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

江南乐府民歌“可”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

江南乐府民歌“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的样子,一说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

“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

这里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

莲的花期为夏历五至七月,每朵花可开二至三天,每日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又逐渐闭合,翌晨再度开放,花开过二十天,可采收莲蓬生食,果实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间。

清人张玉榖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

”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人们在采摘水上的莲蓬的时候,必然会看到水中的情景。

“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

“戏”字写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

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下面四句又用东西南北这四个方位字,反复咏唱,描绘出鱼儿久久不去,围绕莲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

这首诗是汉乐府相和歌辞,是由一人唱、众人和的,这四句当是众人和唱的歌辞。

《江南》原文及赏析

《江南》原文及赏析

《江南》原文及赏析说起《江南》这首诗,那可是咱们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呀!咱们先来看看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描绘出了一幅多么生动有趣的江南水乡画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开头就把咱们带到了江南那片莲叶茂盛的荷塘边。

你能想象到吗?我有一次去江南游玩,正好赶上莲花盛开的季节。

那满池的莲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真的是“田田”呀!微风吹过,莲叶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江南的故事。

“鱼戏莲叶间”,这一句特别有意思。

那些小鱼在莲叶间自由自在地穿梭嬉戏,好不快活。

我当时就站在池边,静静地看着那些小鱼,它们一会儿从东边的莲叶下钻出来,一会儿又游到西边去,一会儿游到南边,一会儿又跑到北边。

这不就像诗里说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嘛!从这首诗的语言上看,它特别的质朴、简洁。

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是却把江南莲塘的美景和鱼儿的欢快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古代诗歌的魅力所在,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最动人的画面。

再来说说这首诗的韵律。

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有节奏感。

就好像是一首欢快的小曲儿,让人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

这首诗还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人民采莲时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划着小船,哼着歌,在莲塘里采莲,时不时还能看到鱼儿在莲叶间嬉戏,那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总之,《江南》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无尽的魅力。

它就像一幅生动的画卷,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的美景和风情。

每次读到这首诗,我都会想起在江南看到的那片莲塘,还有那些欢快的小鱼。

希望大家也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江南的美好!。

《江南》乐府诗:原文、译文、诗句赏析

《江南》乐府诗:原文、译文、诗句赏析

05
诗文解析
开篇点题
江南采莲季
开篇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一 一 。”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江南 水乡,正值采莲季节,莲叶茂盛,层层叠叠,铺满了整个水面,形成了绿色 的海洋。
莲叶茂盛景象
诗句中的“一 一 ”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莲叶茂盛、紧密相连的景象,给一 以 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了江南水乡独有的自然美景和采莲季节的欢快氛围 。
反复修辞的作用
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诗歌节奏鲜明,增强韵律感,突出鱼在莲叶间嬉戏的场景,提升诗歌表现 力。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融合自然与人文
《江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 风光之美,也反映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乐趣和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自然人文的画卷
《江南》将自然与人文融合,描绘了一幅充 满生机和活力的江南画卷,让人感受到古代 诗歌的独特魅力。
03 情感欣赏
不管《江南》是情歌还是劳动乐章,都不妨碍我们欣赏到诗中那份质朴 一 真挚的情感,它如莲叶般茂盛,层层叠叠,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01 天人合一
《江南》一 诗还深刻体现了古代诗歌中‘天一 合一 ’的哲学理 念,诗人将一 然景物与一 的情感紧密相连,通过描绘一一 在莲叶 间的嬉戏场景,表达了对一 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02
创作背景与来源
创作背景与来源
汉乐府诗的背景
作为汉乐府诗的一部分,其创作年代大致可追溯到汉代。乐府,最初为朝廷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
乐府诗的演变
后逐渐演变为指代该机构搜集、整理并保存的诗歌的总称;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愿望。
《江南》的诞生
在汉乐府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汉代乐府诗中的经典之作。

汉乐府《江南》诗词赏析

汉乐府《江南》诗词赏析

汉乐府《江南》诗词赏析汉代,夏日的一天,在江南大地星罗棋布的湖荡中莲花盛开。

清澈的水面上采莲的小舟缓缓而行,水面下鱼儿在欢快嬉戏。

此时,不知哪位采莲人吟唱出一首助兴的小曲,随后,这歌声穿越千年,回荡在了水乡上空。

从此,江南这个流动着丰富意象的概念里,又多了一份清新活泼的“采莲”身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起首两句点出了诗歌发生的场景,叠词“田田”赞叹莲叶的茂盛饱满。

接下来的五句只改换了一个方位词,反复吟诵。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跳跃,充满了节奏韵律的动感。

汉武帝时设立“乐府”,采集民歌就是乐府的职责之一。

这首汉乐府明白如话,无需注解,就能让人领略一派天真质朴的情趣。

诗中虽无一字写人,却如见采莲之人,身影和那穿梭往来的鱼儿一样轻灵,心情和鱼儿一样欢快。

有学者推断,诗的前三句可能由领者唱,后四句为众人和,歌声此起彼伏,回荡于夏日的荷塘之上,复沓而略有变化的句式,则是《诗经》开创的一种手法。

良辰美景中,采莲的年轻人暗生情愫。

虽未在诗歌中写明,却以比兴、双关的手法进行了暗示。

莲花的“莲”谐音“怜爱”之“怜”,是劳动中的青年男女之间纯洁感情的流露,而鱼儿在莲叶之下自由来去,也好比爱情的欢快灵动。

在这一时期乐府诗歌中,莲花所象征的情感,还是率真天性的自然表达,尚未加入宋朝之后“出淤泥而不染”的道德意义。

这首《江南可采莲》可以算作采莲诗的源头,后世很多诗歌都继承了这一主题。

两千多年过去了,摇舟采莲的场景日渐远去,采莲小曲的旋律更是失传已久,作为文学形式的这首《江南可采莲》却传世至今。

它所表达的浪漫意境,仍然能够唤起人们对水乡之美的无限向往。

《江南》原文及译文

《江南》原文及译文

《江南》原文及译文《江南》原文及译文《江南》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原文及译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南》原文:汉乐府〔两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江南》赏析: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头两句是写采莲的人们望着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圆的荷叶,心里无限喜悦,因而禁不住发出热烈的赞美。

“可”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

“田田”是形容莲叶圆润鲜碧的样子,一说是形容莲叶饱满劲秀、挺立水面。

“何田田”就是“何其田田”,是极度赞美的语气。

这里只写叶,我们却可以联想到花。

莲的花期为夏历五至七月,每朵花可开二至三天,每日清晨开放,下午三、四点又逐渐闭合,翌晨再度开放,花开过二十天,可采收莲蓬生食,果实(莲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间。

清人张玉榖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

”(《古诗赏析》)莲叶茂密,莲花繁盛,不仅景色无比秀丽,还表明莲子必然丰收,采莲人自然心里非常高兴。

人们在采摘水上的莲蓬的时候,必然会看到水中的情景。

“鱼戏莲叶间”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

“戏”字写鱼在水中的迅捷欢乐神态,非常形象。

这里既在写鱼,也有以鱼比人意,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宛如鱼儿在水中游动,其划船动作之娴熟,船行之轻快,采莲人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自然浮现在我们眼前。

【阅读重点】 古诗《 江南 》赏析

【阅读重点】 古诗《 江南 》赏析

江南汉代·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创作背景】《汉乐府·江南》是汉代汉乐府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画面。

【赏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文学常识《《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赏析》

文学常识《《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赏析》

本word文档可编辑可修改
《《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赏析》
《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赏析[赏析]:这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想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贪图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附:[原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江南》古诗讲解和赏析,含视频

汉乐府《江南》古诗讲解和赏析,含视频

汉乐府《江南》古诗讲解和赏析,含视频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可:这里为适合、正好的意思。

莲: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又称荷,莲子可食用。

何:何等、多么。

田田:形容莲叶相连接、生长茂盛的样子。

戏:嬉戏、玩耍。

汉乐府《江南》配图
古诗译文:
江南到了可以采莲的时节,莲叶碧绿茂盛,片片相连,那鱼儿畅游玩耍在莲叶之间。

鱼儿一会儿徜徉到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到莲叶西面,一会儿漫游到莲叶南面,一会儿又到了莲叶北面。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汉朝江南一带的民谣,它以清新明快的语调,描绘了江南水乡在采莲时节莲叶丰茂、鱼儿嬉戏的美丽图景,反映了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诗中五个“戏”字,把鱼儿的俏皮活泼描绘得活灵活现。

后面四句写鱼戏东南西北,用语、句式看似重复,其实是运用回环往复的手法,把莲叶下鱼儿自由自在的神态描绘得出神入化。

同时折射出采莲姑娘们欢喜快乐的心情。

全诗没有任何修饰,质朴率真,呈现出民歌的原生态本色。

作者简介:
乐府是秦汉时期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其任务是收集各地民间歌谣、音乐,整理改编,演唱演奏。

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体裁。

今保存的汉乐府民歌数十首,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

《江南》原文译文赏析

《江南》原文译文赏析

《江南》原文|译文|赏析《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江南》原文两汉:佚名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及注释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江南》原文、译文及注释

《江南》原文、译文及注释

《江南》文言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原文:
江南
两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对照翻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诗词赏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意思

诗词赏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意思

诗词赏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意思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意思?江南风景秀丽,到处都可划船采拾水面的莲叶。

那一片片又青又圆的莲叶,盛开得多么美艳。

《江南可采莲》无名氏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吓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此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

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

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莲”解释是“恋”。

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

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译文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赏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赏析
《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采莲人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出来。

诗的开头“江南可采莲”,透露出莲花在江南地区的盛景以及采莲活动在江南的盛行。

莲花栽培地区虽广,但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民风柔靡,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

这里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

“莲叶何田田”,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

“鱼戏莲叶间”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暗喻采莲男女调情求爱的欢乐情景。

这也是民间情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运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

它省去了眼见莲下鱼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而发出惊叹的采莲姑娘。

想象在水面轻荡的小船之上,有一群欢乐的采莲女孩儿,她们边唱边劳动。

一位女孩儿发现“鱼戏莲叶间”的情景并发出惊叫,船上的姑娘们相继发出“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的惊呼,场面热闹,劳动欢悦跃然纸上。

这首诗就如同汉代的石雕一般,不拘泥于细致、繁琐的刻
画,而着意于捕捉描写对象内在精神。

在质朴、简练之中,不乏画龙点睛的精妙。

汉乐府《江南》古诗赏析

汉乐府《江南》古诗赏析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①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与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与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考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②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③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解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青年男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不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江南(江南可采莲)原文及赏析

江南(江南可采莲)原文及赏析

江南(江南可采莲)原文及赏析江南作者:两汉乐府【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

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

」标志着「乐府」这一名称含义的演变。

汉乐府诗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原文:【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参考资料:1、肖毅江夏初中古体诗词小说评点译释武汉市: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15页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何:多么。

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参考资料:1、肖毅江夏初中古体诗词小说评点译释武汉市: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15页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江南》原文翻译与赏析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江南》原文翻译与赏析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江南》原文翻译与赏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莲更多解释是恋。

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

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此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

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

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汉乐府江南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古诗三百首】江南 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百首】江南 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百首】江南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百首】江南原文及赏析
朝代:汉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在荷叶间嬉戏。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欣赏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
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旋转反复的声调、优美意境、清新活泼的风格勾勒出一幅明
丽的画面。

一望无际的绿色荷叶,自由欢乐的鱼儿在荷叶下嬉戏,强壮的男女在船上采莲,在水面上割荷塘,欢声笑语,多么美丽的江南风光啊!多么安静生动的一幕啊!从文化学
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意味着年轻男女相互玩耍,追求爱情。

看那些
在荷叶中游动和躲藏的鱼。

人们怎么能不想到北方的“大姑娘走进绿纱帐”呢?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
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个词是关于人的,但我们似乎听到它,看到它,感受到一种充满活力的青
春和活力,欣赏采莲人内心的喜悦,以及年轻男女之间的欢乐和甜蜜。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
朽的魅力。

《江南》的原文及翻译

《江南》的原文及翻译

《江南》的原文及翻译《江南》的原文及翻译《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前三句点明采莲季节、场合,地点;后四句描述鱼儿嬉戏的场景。

全诗使用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江南》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江南》注释:何:多么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

《江南》赏析: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看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莲”,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

莲花本来是大江南北湖泽沟塘中常见的人工栽培植物,可这位歌者(亦即诗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却偏要说“江南可采莲”,这是因为莲花栽培的地区虽然很广,但却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莲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妇女为主;同时江南民风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莲时调情求爱之事极为常见,故盛行于南朝时期的民间情歌,在汉代的江南实际上就很流行。

在这类民间情歌中常用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

由此可见,此歌用的.显然也是比兴、双关手法。

起句中的“采莲”,也含有寻欢求爱的意思。

由此可推知这位歌者乃是一个风流小生,他可能不是江南人,而是从外乡来到江南的。

他来江南名为采莲,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否则何处不可采莲,而独留恋于江南,可见“可”字之中的寓意。

其次,紧承上句而来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显然也是明写莲叶茂美,暗喻采莲姑娘们人数众多,姿态丰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赏析导读:《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赏析[赏析]:这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想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贪图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附:[原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