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茛科Ranunculaceae
十大科、次级大科拉丁学名

十大科、次级大科拉丁学名1.毛茛科(Rannunculaceae)*↑K3~∞C3~∞,0 A∞G 1~∞:1:1~∞代表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2.十字花科(Cruciferae) * K2+2 C2+2 A2+4 G(2:2:1- ∞)代表植物:菘篮Isatis indigotica Fort 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3.蔷薇科(Rosaceae)* K5 C5 A∞G1~∞:1:1-∞,G G(2-5:2-5:1-2)代表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 杏Prunus armeniaca L4.豆科(Leguminosae)↑* K(5),5 C5 A(9)+1,10,(10)∞G 1:1:1~∞代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olicus (Bge)5.伞形科(Umbelliferae)* K(5),0 C5 A5 G(2:2:1)代表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Willd 6.唇形科(Labiatae)↑K(5-4 )C(5-4)A 2+2,2 G(2 :4 : 1)代表植物: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a (Lour.)S.Y.Hu.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7.菊科(Compositae)* ↑K0~∞C(5~3 ) A(5) G(2∶1 ∶1)代表植物:蒲公英T 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us L8.禾本科(Grarninceae)* P 2-3 A 3 G ( 2 -3: 1: 1)代表植物:薏苡Coix lacryma 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9.百合科(Liliaceae)* P 3+3, (3+3) A 3+3 G ( 3 : 3: 1-∞)代表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g 百合Lilium brownii10.兰科(Orchidaceae)↑P 3+3 A1-2 G(3:1:∞)代表植物:天麻Coix lacryma石斛Lophatherum gracile11.鸢尾科(Iridaceae)* P (3+3) A 3 G (3:3:∞)代表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次级大科1.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 ↑P﹙3﹚A6-12 G G﹙4-6:4-6:∞﹚代表植物:北细辛(辽细辛)Asarum heteropoides 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2.蓼科(Polygonaceae)* P6-3,(6-3)A6-9 G(3-2:1:1)代表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3.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K4~5,(4~5)C4~5 A8~10 G (2~5:1:∞)代表植物: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 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4.木兰科( Magnoliaceae ) * P6-15 A ∞G ∞: 1 : 1-2代表植物:玉兰(又名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e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5.五加科(Araliaceae)* K(5)C5 A5 G(2~5:2~5:1)代表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三七(田七)Panax pseudo-ginseng6.龙胆科(Gentianaceae )* K(5-4)C(5-4)A5-4 G(2:1:∞)代表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 秦艽(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7.茄科(Solanaceae)﹡K(5)C(5)A 5 G(2 :2 : ∞)代表植物:洋金花(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 枸杞Lycium chinensis Mill8.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K(5-4)C(5-4)A 4,2 G(2 :2 : ∞)代表植物:地黄Lehmannia glutinosa (Gaertn.) Libosch.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9.葫芦科Cucurbitaceae)♂* K(5) C(5) A 1+(2)+(2)♀* K(5) C(5) G(3:1:∞)代表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 Poiret 10.桔梗科(Campanulaceae)* ↑K(5) C(5) A5 G(3:3:∞)代表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orum (Jacq.) A. DC.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毛茛科植物PPT学习教案

会计学
1
毛 茛 科
毛茛科概况 形态特征
分类及代表属种 物种价值
第1页/共15页
毛莨科概况
中文学名: 毛茛科
拉丁学名: Ranunculaceae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木兰亚纲
目: 毛莨目
科: 毛茛科
第2页/共15页
分布区域: 主产北温带
毛莨科概况
毛茛科(Ranunculaceae),是被子植物的 原始科之一,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 为藤本或灌木。
本科有50属,20000多种,分布于世界各地。 我国有39属,约75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中国特有属5个:尾囊草属、星果草属、独 叶草属、罂粟莲花属和毛茛莲花属。
第3页/共15页
形态特征
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为藤本或灌木 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很少对生(铁线莲属),无托叶。 花通常两性,辐射对称,稀两侧对称(乌头属、翠雀属) 萼片5~多数,分离,有时呈花瓣状(白头翁属、铁线莲
苦地丁
第7页/共15页
乌头属 Aconitum L.
萼片5,花瓣状,上面一片大而呈帽状或头 盔状;果实为蓇葖果;植物根块状或粗厚; 叶常掌状分裂;花蓝色、紫色、白色或黄 色,左右对称,排成总状花序式或圆锥花 序。
第8页/共15页
乌头属 Aconitum L.
草乌
第9页/共15页
银莲花
白头翁
第10页/共15页
第13页/共15页
物种价值
药用价值:毛茛科,块根虽有毒,但作药 用,有消炎止痛、祛风除湿之效,具有医 药和经济价值。
观赏价值 :毛茛科中不少属(如乌头属、 翠雀属、银莲花属、毛茛属等)有美丽的 花,可供观赏。
ranunculus的简介

Ranunculus:一种魅力无穷的花卉在自然界中,有一种花卉以其优雅的姿态、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那就是ranunculus(毛茛科植物)。
本文将对这种美丽的花卉进行一次全面的介绍。
首先,让我们从ranunculus的起源说起。
Ranunculus这个词源自拉丁语,意为“小溪边的”,因为这种花最初是在潮湿的地方被发现的。
据推测,它起源于亚洲和欧洲,但现在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在许多文化中,ranunculus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因为它通常在早春开花。
Ranunculu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到30厘米。
它的叶子形状多样,有心形、掌状或羽状分裂,颜色从深绿色到浅绿色不等。
然而,ranunculus 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它的花朵。
这些花朵有五片花瓣,呈杯状,直径可达5厘米。
它们的颜色非常丰富,包括红色、粉色、黄色、橙色、紫色和白色等。
此外,有些品种的花瓣边缘还带有斑点或条纹,增加了花朵的美感。
Ranunculus的花期长且连续,一般从春季持续到夏季。
由于其美丽的花朵和较长的花期,ranunculus常被用于园林绿化和插花艺术。
在园林中,ranunculus可以单独种植形成花海,也可以与其他花卉混种,增加花园的色彩层次感。
在插花中,ranunculus因其优雅的形态和丰富的色彩而受到欢迎,可以作为主要花卉使用,也可以作为点缀花卉使用。
除了其观赏价值外,ranunculus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传统医学中,ranunculus的一些种类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发热、关节炎、皮肤病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ranunculus的部分种类是有毒的,如果不小心误食或接触到汁液,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ranunculus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总的来说,ranunculus是一种美丽而多样的花卉,无论是在园林绿化还是在插花艺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植物学分类——精选推荐

植物学分类植物学分类000一、毛茛科Ranunculaceae(一)特征*,↑ Ca5-∞ Co0-∞ A∞ G∞-1:1:11.草本植物,稀木质藤本或灌木2.叶常掌状裂,互生或对生3.两性花,花托突起4.花萼常呈花瓣状5.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6.心皮多数至少数,离生蓇葖果或聚合瘦果。
(三)常见植物1.毛茛属Rununculus L..多年生植物,叶多为掌状深裂叶,无托叶,花黄色,辐射对称,花萼5片分离,花瓣5瓣分离,花瓣基部常有蜜腺。
最大特点:花托膨大2.铁线莲属 Clematis L.木质藤本或丛生灌木,叶对生,三出复叶,花萼4—5个,花瓣状,无花冠,雄蕊多数,雌蕊多数。
聚合瘦果,结果时,有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3.金莲花属Trollius多年生草本,叶为掌状深裂,花大型,花萼有5—10个萼片组成,花瓣状,花瓣退化,棒状,基部有蜜腺形成蜜叶,聚合蓇葖果。
4.乌头属 Aconitum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块根,叶为掌状裂叶;花排列成总状或圆锥花序,花萼5,花瓣状,最上方一片成盔状,花瓣2,退化形成距状蜜叶,包藏于盔状萼片内,聚合蓇葖果。
5.翠雀属 Delphinium L.草本,掌状或羽状裂叶,花两侧对成,花组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花萼5,花瓣状,最上方一片花萼向后延伸,形成距,花瓣4,上方的2片退化成蜜叶,伸于距内,下方的2片退化为雄蕊,聚合蓇葖果。
6.水葫芦苗属 Halerpestes茎匍匐,花萼5,绿色,花瓣5,黄色,雄蕊多数,聚合蓇葖果。
7.唐松草属 Thalictrum L.多年生草本,叶为三出或多回三出复叶,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小,组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二、石竹科Caryophyllaceae(一)特征:* Ca5,(5) Co5 A5,5x G(2-5: 1:∞)1.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2.茎节膨大,叶对生,无托叶;3.二歧聚伞花序;4.萼片5个,合生或分离;5.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
K3-∞ C3-∞ A∞ G∞-1 - - - 草本或藤本。叶多互生少对生,叶片多缺刻或分裂,通常无托
叶。 · 花多两性,雄蕊和心皮多数,分离常螺旋状排列。 · 聚合瘦果或蓇葖果,稀为浆果。 · 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毛茛甙及木兰花碱。 主要药用植物有黄连、乌头、威灵仙、白头翁、升麻、毛茛 、金盏花、铁线莲等。 约50属,2 00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我 国有43属,800余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已知药用的有30属,近 500种。 本科突出的特征是:草本。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雄蕊和雌 蕊常为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在膨大的花托上;多为聚合瘦果。 本科和木兰科的花的构造相似,但木兰科为木本,有油细胞; 其花粉有1萌发孔,为单沟花粉,而毛茛科为草本,无油细胞;花粉 为三沟花粉或其衍生类型散沟、散孔花粉。 本科植物的维管束常具“V”字形排列的导管;维管束有的散生 ,类似单子叶植物,如升麻属、类叶升麻属和乌头属的某些种。
6、牡丹属(Paeonia) 、牡丹属 (1)牡丹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牡丹
又名洛阳花,;下部茎 下部茎木质,树皮黑 下部茎 灰色,分枝多,髓黑褐色,叶纸质, 通常为二回三回复叶;根皮入药,有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镇痉、通经之 效,治闭经、月经不调、中风、瘀血 腹痛、痛经、血热发疹、急慢性盲肠 炎等症。
2、铁线莲属 (Clematis) 、
攀缘草本或木质蔓生藤本。 特征 攀缘草本或木质蔓生藤本。羽状 复叶对生。花萼4 复叶对生。花萼4-5,镊合状排列;无 镊合状排列; 花瓣;雄蕊和雌蕊多数。瘦果集合成1 花瓣;雄蕊和雌蕊多数。瘦果集合成1 头状体,具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头状体,具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四十三毛茛科Ranunculaceae

四十三、毛茛科 Ranunculaceae
2、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高40~
80cm,分枝黑褐色,无毛。叶互生, 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为单叶; 小叶片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花 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有时仅一朵开 放,苞片4~5,披针形,萼片4,宽 卵形,花瓣9~13,倒卵形,白色或 粉红色,雄蕊多数,花丝黄色,心皮 4~5,无毛。花期4~5月。 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 蒙古及东北地区。 习性:喜光,也耐荫,好肥,忌积水, 以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好,尤其富 含磷质有机肥的土壤,盐碱地和低洼 地不能种植。 繁殖:以分株为主,也可播种或根插 繁殖。 用途:园林中常布置专类花坛或配植 花境,也可盆栽布置室内观赏。
四aeonia suffruticsa Andr.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1~2m,
枝多而粗壮,当年生枝青紫色。叶互 生,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顶生小 叶宽卵形,3裂至中部,叶背有白粉。 花单生枝顶,苞片5,椭圆形;花萼5, 宽卵形;花瓣5或重瓣,倒卵形,花 色丰富,有红、白、黄等色;雄蕊多 数,紫红色,心皮5枚,密生柔毛。 花期4~ 5月。 分布:我国西部及北部。 习性:喜温暖而不酷热气候,较耐寒; 喜光但忌夏季阳光直射。喜深厚肥沃、 排水良好、略带湿润的沙质土壤,最 忌黏土和积水。 繁殖:分株。 用途:可孤植、丛植、片植于庭园, 也可盆栽或切花。
《植物学》被子植物常见科的特征

《植物学》1、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科的识别特征:木本。
花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
聚合蓇葖果。
原始特征:同被花,柱状花托,雌雄蕊多数,螺旋状着生在柱状花托上。
花丝短,花药长;柱头和花柱分化不明显。
2、毛茛科Ranunculaceae本科约37属,1200种,主产北温带。
我国约有36属,570多种,各省均有。
本科的识别特征:草本。
萼片、花瓣各5个,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3 锦葵科识别特征:单叶,单体雄蕊,花药1室,蒴果或分果。
如棉花、麻、洋麻,锦葵、蜀葵等。
4、葫芦科Cucurbitaceae葫芦科识别特征:具卷须的草质藤本。
叶掌状分裂。
花单性;下位子房;花药折叠。
瓠果。
5十字花科识别特征:植株具辛辣味。
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6 蔷薇科识别特征:花为5基数,心皮离心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周位花,蔷薇型花。
果实为核果、梨果、瘦果等。
根据心皮数、花托类型、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分为四个亚科:1.蓇葖果;心皮5,分离;常无托叶------------------------绣线菊亚科1.果不开裂;具托叶。
2.子房上位;心皮1或2至多数,分离。
3.心皮2至多数,分离;聚合瘦果或蔷薇果--------蔷薇亚科3.心皮单生;核果-------------------------------------------梅亚科2.子房下位;心皮2-5,合生;梨果-------------------------苹果亚科7豆科识别特征:叶常为羽状复叶或3出复叶,有叶枕。
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雄蕊为2体、单体或分离,雌蕊由1心皮构成。
果实为荚果。
1.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多数------------------------------------含羞草亚科1.花两侧对称,花瓣覆瓦状排列,雄蕊10。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

【植物界全系列】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真核生物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毛茛目(学名:Ranunculales)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位于真双子叶植物分支较原始的一个目。
在某些特征上表现出比木兰目进步一些,但比其它双子叶植物原始,故通常认为它是由木兰目进化而来;也有人认为木兰目进化出木本植物,而草本植物是由毛茛目进化来的。
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也将小檗科放入毛茛目中,在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下;但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毛茛目放到木兰亚纲之下。
其中十大功劳属和小檗属的亲缘关系最近,两个属的植物之间可以杂交。
以前的分类法有另外分出南天竹科、囊果草科和鬼臼科的。
1.形态特征毛茛目的植物为木本植物或草本植物。
花通常两性,稀单性,整齐,稀左右对称,各部分螺旋状排列或轮状排列。
花轴常隆起,稀凹陷或与心皮多少合生。
花被花瓣状或分化成花萼和花冠。
雄蕊多数,或减少到少数。
心皮多数,或减少到少数或l个,通常分生,稀合生。
种子通常含丰富的胚乳。
2.主要价值毛茛目毛茛科的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种植物是药用植物,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医药卫生上不可缺少的黄连、乌头、丹皮、赤芍、白芍、木通等的原植物均属毛茛科。
毛茛科植物也多是有毒植物,如乌头、毛茛、天葵等,均可作土农药,防治一些农作物的病虫害,也可用于除四害。
耧斗菜属的某些种类的根含糖类,可食用。
金莲花属某些种的种子含油脂,可供工业用。
展枝唐松草的叶含鞣质,可提制栲胶。
毛茛科中不少属有美丽的花,可供观赏,如牡丹、芍药、乌头、翠雀都是我国著名的花卉,此外,在耧斗菜属、铁线莲属、银莲花属、翠雀属、乌头属、金莲花属、毛茛属、唐松草属等属中有不少种值得在庭园中引种栽培。
3.下属科小檗科(Berberidaceae)星叶草科(Circaeasteraceae)领春木科(Eupteleaceae)紫堇科(Fumariaceae)独叶草科(Kingdoniacea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防己科(Menispermaceae)罂粟科(Papaveraceae)蕨叶草科(Pteridophyll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4.星叶草科(星叶科)星叶草科(学名:Circaeasteraceae),又名星叶科,只有1属1种,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西北部至中国的西部。
牡丹的分类体系

牡丹(学名:Paeonia)是一类具有艳丽花朵的植物,被广泛栽培为观赏植物。
关于牡丹的分类,一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例如植物学分类、园艺分类等。
以下是根据植物学分类的一般分类体系:
植物学分类:
1. 科:毛茛科(Ranunculaceae)
-牡丹属(Paeonia)
2. 主要分类:
-木本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也称为乔木牡丹,是最常见的牡丹之一,通常高大,木质化。
包括众多品种,花色丰富,是园艺栽培中的重要类别。
-草本牡丹(Paeonia lactiflora):也称为草本芍药,高度较低,茎不木化。
同样包括多个品种,是园艺中常见的牡丹之一。
园艺分类:
1. 花型:
-单瓣牡丹:花瓣单层,没有内部重瓣。
-重瓣牡丹:花瓣多层,内层的花瓣数目较多。
2. 颜色:
-红色牡丹:花瓣颜色主要为红色系。
-白色牡丹:花瓣颜色主要为白色系。
-其他色彩:包括黄色、粉色、紫色等。
3. 栽培种类:
-草本芍药型牡丹:适合庭院栽培,花色丰富,开花期较长。
-乔木牡丹:适合庭园和公园栽培,高大挺拔,花型华丽。
需要注意的是,园艺中的分类通常更加强调植物的外观、花色等特征,而植物学分类则更注重生物学特性。
因此,在不同的场合,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药用植物学十大科精华

1毛茛科(Ranunculaceae)多数草本无托叶,单叶分裂或复叶。
基生互生稀对生,花被原始偶有距。
5 数花被雄蕊多,分离雌蕊多心皮。
子房上位胚珠多,聚合蓇葖或痩果。
2十字花科(Cruciferae)蔬菜多由本科生,单叶基生或茎生。
总状花序花两性,十字花冠4 基数。
雄蕊四强共六枚,2 皮1 室膜隔离。
子房上位为角果,侧膜胎座长短果。
3蔷薇科(Rosaceae)多具托叶叶互生,蔷薇花冠有萼筒。
花萼5 枚基联合,花瓣5 数或重瓣。
杯状花托雄蕊多花萼凹凸心皮数,四个亚科借此分。
心皮1 枚为桃李,心皮离生绣线梅。
心皮合生苹果梨,花托凹陷为蔷薇。
3豆科(Leguminosae)植物多为羽状叶,三出羽状或多回。
花瓣5 数为蝶形,不为蝶形别亚科。
雄蕊10枚9 + 1,子房上位单雌蕊。
边缘胎座成荚果,凭借花冠分三科。
辐射对称含羞草,真假蝶形辨云实。
4伞形科(Umbelliferae)草本中空叶互生,特殊气味多药用。
复叶通常为多回,叶柄基部形成鞘。
花序顶生或腋生,通常单伞复伞形。
花瓣5 枚房下位,2 皮2 室1 胚珠。
分果双悬侧压扁,果实棱部有油管。
5唇形科(Labiatae)茎四棱,叶对生,挥发油脂遍全身。
轮伞花序唇形冠,2 强雄蕊高处站。
子房上位2 心合,留下4 个小坚果。
薄荷藿香与荆芥,益母黄芩可活血。
6菊科(Compositae)此乃被子第一科,分布极广用极多。
头状花序有总苞,舌花管花萼变毛。
5 枚雄蕊常合生,紧抱一起称聚药。
下位子房珠室1 ,瘦果有毛随风跑。
7禾本科(Gramineae)此科常有禾与竹,农工绿化功勋著。
秆空有节基分枝,单叶互生成两列。
叶鞘舌耳有或缺,脉纵平行好分别。
两性花小装小穗,颖包稃片裹浆片。
雄蕊常3 药丁字,子房上位一珠室。
颖果常作粮食用,稻麦黍粟见四处。
8百合科(Liliaceae)多年草本稀木本,基生单叶基互生。
辐射对称花两性,6 枚花被两轮生。
同数雄蕊与花对,子房大多安上位。
小檗科和毛茛科特征

鲜黄连属掌状脉和基生叶
小檗属单叶互生
小檗科特征分述—花
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单生,簇生或组成总状花序,穗状花 序,伞形花序,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具花梗或无;花 两性,辐射对称,小苞片存在或缺如,花被通常3基数, 偶2基数,稀缺如;萼片6—9,常为花瓣状,离生,2—3 轮;花瓣6,扁平,盔状或呈距状,或变为蜜腺状,基部 有蜜腺或缺;雄蕊与花瓣同数而对生,花药2室,瓣裂或 纵裂;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或少数,稀1枚,基生活 侧膜胎座,花柱存在或缺,有时结果时宿存。
蒴果(黑种草属)
毛茛科特征分述—果
浆果(类叶升麻属)
瘦果(银莲花属)
小檗科的分布
17属,约650种,主产北温带和亚热带高山地区。中国有 11属,约32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以四川、云南、 西藏种类最多。除了小檗属往南分布到非洲和南美洲外, 几乎所有属均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地区,呈间 断分布或地区特有,极具生物地理学意义。
唐松草属 羽状叶脉
毛茛科特征分述—叶
叶掌状 全裂
鸡爪草属鸡爪草
毛茛科特征分述—叶
星 叶 草 属 的 二 叉 状 叶 脉
毛茛科特征分述—花
花两性,少有单性,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辐射对称,稀 为两侧对称,单生或组合成各种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 萼片下位,4—5,或较多,或较少,绿色,或花瓣不存在 或特化成分泌器官时较大,呈花瓣状,有颜色。 花瓣存在或不存在,下位,4—5,或较多,常有蜜腺并常 特化成分泌器官,这时常比萼片小的多,呈杯状、筒状、 二唇状,基部常有囊状或筒状的距。 雄蕊下位,多数,有时少数,螺旋状排列,花药2室,纵 裂。退化雄蕊有时存在。 心皮分生,少有合生,多数,少数或1枚,在多少隆起的 花托上螺旋状排列或轮生。沿花柱腹面生柱头组织,柱头 不明显或明显;胚珠多数、少数至1个,倒生。
毛茛科Ranunculaceae

附子--性热,味辛,有毒。
回阳、温中,止痛。
川乌、草乌、盐附子
3 各种附片
白 附 片
( 熟 附 片 ) ( 黄 附 片 )
黄
连
【来源】 毛茛科植物 黄连Coptis chinensis --味连、鸡爪连 三角叶黄连C. deltoidea 的根茎--雅连 云南黄连C. teeta --云连
毛茛科Ranunculaceae
毛茛科Ranunculaceae
草本稀木本 ; 叶互生稀对生; 花两性稀单性, 萼片3~∞,花瓣3~∞ ,0 雄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 离生心皮,子房上位; 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毛茛科Ranunculaceae
50属 ,2000余种,主产北温带; 我国43属,约750种,北方较多见; 主含生物碱及三萜皂甙类化合物; 重要种属:黄连属Coptis,含小檗碱 乌头属Aconitum,白头翁属Pulsatilla 芍药属Paeonia,含芍药甙,牡丹酚等 铁线莲属Clematis ,升麻属Cimicifuga
白 芍
赤 芍
本科主要特征
草本稀木本,叶互生稀对生。 花 两 性 稀 单 性 , 萼 片 3~∞ , 花 瓣 3~∞ , 0 ,雄雌蕊多数,螺旋状排 列,离生心皮,子房上位;聚合瘦 果或聚合蓇葖果。
威 灵 仙
【来源】 毛茛科植物威灵 仙、棉团铁线莲 或东北铁线莲的 根和根茎。
【功效】
祛风除湿,通络
止痛。
白头翁
【来源】
毛茛科植物Pulsatilla chinensis白头翁的根。
升麻属

毛茛科Ranunculaceae>>升麻属Cimicifuga约18种,分布北半球温带。
我国有8种,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以及东北诸省区。
1、Cimicifuga acerina (Sieb. et Zucc.) Tanaka小升麻小升麻(河北内邱)拐枣七(四川金佛山),开喉箭、茶七(陕西平利),金丝三七、五角连(浙江天目山),金龟草在我国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湖南、广东、浙江、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
生海拔800-2600米间的山地林下或林缘。
在日本也有分布。
2、Cimicifuga brachycarpa Hsiao短果升麻产云南东北部(镇雄)。
生海拔2000米左右的林中荫湿处。
3、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 Maxim. 兴安升麻在我国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生海拔300-1200米间的山地林缘灌丛以及山坡疏林或草地中。
在苏联西伯利亚东部和远东地区以及蒙古也有分布4、Cimicifuga foetida L.升麻(神农本草经)绿升麻(湖北、云南)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河南西部和山西。
生海拔1700-2300米间的山地林缘、林中或路旁草丛中。
在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7b.多小叶升麻(变种)Cimicifuga foetida var. foliolosa Hsiao, 植物分类学报, 增刊1: 58. 1965.与升麻的区别:小叶较小,通常长2.5-4厘米,宽1-2.5厘米,背面有长柔毛;花密集;花梗通常比花短。
产西藏东部、四川西部。
生海拔3000-3600米间的山地林下。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黑水。
在四川若尔盖一带用本变种的根状茎治流感发热、咽喉肿痛等症。
7c.长苞升麻(变种)Cimicifuga foetida var. longibracteata Hsiao,植物分类学报, 增刊1: 58. 1965.与升麻的区别:叶干后变黑色;苞片宿存,线形,长5-15毫米,宽0.5-2毫米。
【植物界全系列】毛茛目—毛茛科(一):乌头

【植物界全系列】毛茛目—毛茛科(一):乌头真核生物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目毛茛科毛茛科(学名:Ranunculaceae)是毛茛目的一个科。
本科植物共有50属约2000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尤其北温带和寒带为多,中国有39属约750种。
植物有毛茛、白屈菜、乌头和铁线莲等。
1.形态特征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少有灌木或木质藤本。
叶通常互生或基生,少数对生,单叶或复叶,通常掌状分裂,无托叶;叶脉掌状,偶尔羽状,网状连结,少有开放的两叉状分枝。
花两性,少有单性,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辐射对称,稀为两侧对称,单生或组成各种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
萼片下位,4-5,或较多,或较少,绿色,或花瓣不存在或特化成分泌器官时常较大,呈花瓣状,有颜色。
花瓣存在或不存在,下位,4-5,或较多,常有蜜腺并常特化成分泌器官,这时常比萼片小的多,呈杯状、筒状、二唇状,基部常有囊状或筒状的距。
雄蕊下位,多数,有时少数,螺旋状排列,花药2室,纵裂。
退化雄蕊有时存在。
心皮分生,少有合生,多数、少数或1枚,在多少隆起的花托上螺旋状排列或轮生,沿花柱腹面生柱头组织,柱头不明显或明显;胚珠多数、少数至1个,倒生。
果实为蓇葖或瘦果,少数为蒴果或浆果。
种子有小的胚和丰富胚乳。
2.分布情况约50属,2000余种,在世界各洲广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
中国有42属(包含引种的1个属,黑种草属),约720种,在全国广布,大多数属、种分布于西南部山地,其中尾囊草属 Urophysa、星果草属 Asteropyrum、罂粟莲花属 Anemoclema 和独叶草属 Kingdonia 等4属是中国西南部的特有属,此外,鸡爪草属 Calathodes、铁破锣属 Beesia、黄三七属 Souliea 和星叶草属 Circaeaster 等属的分布区的绝大部分也位于这个地区。
3.主要价值毛茛科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种植物是药用植物,在中国使用历史悠久。
《双子叶植物毛茛科》PPT课件

❖ (3) 花深蓝色,成串, 顶上一片突起象个盔帽,
ppt课件
21
草p乌pt课件
22
3、铁线莲属 (Clematis)
特征 攀缘草本或木质蔓生藤本。羽状
复叶对生。花萼4-5,镊合状排列;无 花瓣;雄蕊和雌蕊多数。瘦果集合成1 头状体,具宿存的羽毛状花柱。
转子莲 (Clematis patens )
为乌头属;叶密 集 , 花 序 具 2-7 花,萼片5,淡 黄色,上萼片船 状盔形,边缘在 中部以下稍缢缩, 花瓣2,距极短。 块根入药,倒卵球 形,可治中风痰 雍,口眼歪斜、 破伤风等症。
ppt课件
20
草乌 (北草乌、五毒花根、百步草) 止痛药
❖ (1) 多年生草本,茎 直立,粗壮,高70~ 150厘米。块根纺锤状 圆锥形,常2~3个连生 一起,黑色象乌鸦头, 舐之麻舌。
27
3、棉团铁线莲(棉花团子、山棉花)祛风湿药
❖ (1) 多年生草本,须 根多数,黑褐色。茎直 立,单一,坚硬。
❖ (2) 叶对生,羽状全 裂,裂片线状披针形。
❖ (3) 花白色,密生白 色棉花状毛。
ppt课件
28
3、棉团铁线莲(棉花团子、山棉花)祛风湿药
❖ (4) 瘦果被白毛, 先端成羽毛状(花柱)。
ppt课件
3
❖ 本科约50属2000余种,世界各洲广布,主产 北半球温带和寒温带。
❖ 我国有42属720余种,分布于全国,主产西 南部山地。本科是含有毒植物种最多的科之 一。
ppt课件
4
3、毛茛科 Ranunculaceae
花程式: K 3-∞ C0- ∞ A ∞ G ∞-1:1:1- ∞ 识别要点:草本,雌、雄蕊多数,没有托叶。 种类概况:50属约1900种,我国43属约700种。
威灵仙

②小木通C. armandiFranch.,使用于云南、湖南、广西、浙江,参见川木通条。
③柱果铁线莲C. uncinataChamp. ex Benth.。又名:老虎师藤,使用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福建、浙江、江西。
④毛柱铁线莲C. meyenianaWalp.,使用于广西、福建、湖南。
⑤单叶铁线莲C. henryiOliv.,使用于广西、江西、安徽、浙江,参见雪里开条。
均以条均匀,质坚硬,断面灰白色者为佳。
现代研究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
(1)威灵仙表皮细胞1列,排列紧密,外壁增厚显深棕色。外皮层细胞排列紧密;皮层宽广,细胞有明显的纹孔,含淀粉粒、草酸钙砂晶,有的细胞含挥发油;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带。韧皮部狭窄。初生木质部二原型,全部木化,导管直径较大,木纤维与木薄壁细胞壁较厚。根茎部及较老根的韧皮部可见少数木化的纤维及石细胞。
功效作用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
别名: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能消、灵仙、黑脚威灵仙、黑骨头。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通络药。
性味:辛、咸,温。
归经:归膀胱经、肝经。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6]
3药用价值编辑
根入药,能祛风湿、利尿、通经、镇痛,治风寒湿热、偏头疼、黄胆浮肿、鱼骨硬喉、腰膝腿脚冷痛。鲜株能治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根治丝虫病,外用治牙痛(中草药学)。全株可作农药,防治造桥虫、菜青虫、地老虎、灭孑孓等(河南经济植物志)。[3]
花毛莨

花毛莨
【学名】Ranunculus asiaticus
【别名】芹菜花、波斯毛莨、芹菜牡丹
【科目】毛莨科毛莨属
【产地】原产欧洲东南部及亚洲西南部
【植物形态】多年生块根草本,块根纺缍形,长1.5-2.5厘米,粗不及1厘米,常数个聚生根颈部,花毛莨株高20-40厘米,基生叶片椭圆形,有长法柄,茎生叶有羽状裂片,几乎无叶柄,似芹菜叶,花单生枝顶,有白、黄、水红、大红、紫等,花色十分丰富,正常花期4-5个月。
花毛莨喜凉爽半阴的环境,较耐寒,不耐炎热,怕阳光直射,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进入休眠期。
要求含丰富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作栽培用土。
【栽培】花毛莨以分株繁殖为主。
秋季9-10月将母株块茎分离,每个单株应带根颈,栽于园地或盆栽,栽植不要过深,埋住根颈部分就行。
园栽或盆栽都需选择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生长旺盛时期注意经常浇水,保持湿润,花前施1-2次稀薄液肥作为追肥,花开茂盛,入夏后,枝叶干枯,植株休眠,这时应将块根挖出,晾干放置于室内通风干燥处,使其休眠,如太潮湿,或留于盆中,易腐烂。
秋季种植时期在立秋后,应愈早愈好,可促使株丛充分长大,次年春季开花好,但最好盆栽,并尽量避免高温及阳光直射,否则块根易腐烂。
花毛莨花大而美丽,常种植于树下,草坪中丛植,以及种在建筑物的阴面,同时,也适宜作切花或盆栽。
栽培要点;
发芽适温:10-15 生长适温:10-15
播种期:秋季开花期:冬春
栽培方法:
选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肥土做床,也可以直接室内盆播,播种宜在秋季进行,种子温度过高时发芽缓慢,在10度下,20天就可以发芽,于次年春定植,定植前施足底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