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窗四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信息窗4

第三单元信息窗4

信息窗4《分数连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1-54页,分数连乘。

【教材简析】分数连乘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完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之后进行教学的。

信息窗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数连乘,既为学生提供练习分数乘法计算的机会,又为学生学习分数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作些准备。

信息窗在呈现相关联的信息之后,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及其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分数连乘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沙包游戏吗?不同大小的沙包有不同的玩法,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来制作沙包?那我们就来了解几条制作沙包的信息,请看大屏幕。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1)装一个绿沙包需要多少玉米?(2)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师:解决这两个问题哪一个稍复杂一些?为什么?谈话:同学们分析的很准确,那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装一个黄沙包需要多少玉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入手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道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找一名学生把屏幕上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一遍,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1)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装一个绿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红沙包的3/4”和“装一个黄沙包所需的玉米是绿沙包的7/9”这两句话的?(2)明确要求,分组学习。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四信息窗4:装运啤酒——正反比例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四。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用一个特写的镜头呈现了汽车运输啤酒的情境。

通过介绍啤酒装箱中的有关数据,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用比例知识解决的问题,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强对比,找出在解答方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让学生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青岛啤酒不光是深受我们青岛市民的喜爱,并且早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牌产品,每年青啤公司都要向全国各地输送大量的优质啤酒。

今天让我们跟进啤酒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运啤酒”,继续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主动搜集相关数学信息,自主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每个箱子能装多少瓶啤酒?(2)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下面我们先来解决“480瓶啤酒需要多少个箱子?”课件出示第一个红点例题。

2、探究交流,获得新知(1)独立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设计意图] 独立思考是高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习惯。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以有助于学生很好的理解题意,正确解答。

(2)交流想法:a:可能出现学生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先求出每个箱子能装几瓶啤酒,再求装480瓶啤酒需要几个箱子,列式为480÷(24÷2);b:如果学生出现用比例知识解决,就请这个同学为大家讲讲他的想法;c:如果没有用比例知识解决的,教师启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也可以解决这道题呢?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能不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呢?[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关注学生充分利用数学信息的能力,以旧带新的能力。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评课稿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评课稿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评课稿1. 引言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是一本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教材。

本评课稿旨在对该教材进行细致的评估和分析,探讨其教学设计、知识点覆盖、习题设置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2. 教材概述《信息窗四》是一本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共分为8个单元,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认识、加法与减法、几何图形、时间、长度、容量和质量等内容。

教材以情境化、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3. 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信息窗四》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运算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2 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教材内容覆盖了四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数的认识:比较大小、数的读写、数的进位与退位等; -加法与减法:整数加减法、连加连减法、进退法等; - 几何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的位置关系等; - 时间:钟面读数、时间单位转换等; - 长度:长度的比较、长度单位换算等; - 容量与质量:容量的比较、容量单位换算、质量的认识等。

3.3 教学方法《信息窗四》注重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或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4 习题设置教材中的习题设置合理,分为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和综合应用三个部分。

基础练习主要用于巩固基本知识点,拓展练习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综合应用则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4. 教材评价4.1 优点4.1.1 情境化教学教材通过巧妙的情景设置和游戏化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4.1.2 启发式教学教材中大量的启发式问题和思考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信息窗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2.能够解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3.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类似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涉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教学内容包括: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基本规则;2.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3.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出自《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程主要围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进行讲解,通过对教材中相关习题的解答,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和扩展。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忆小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规则,进而引入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2.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过程;3.使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比如“有6块3毛5和2块7毛8分的钱,一共多少元?”(二)讲解知识点1.介绍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包括先乘除,后加减;2.使用实例进行运算示范,加深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1.分小组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2.每组报告练习结果,分析计算过程。

(四)巩固练习1.布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2.老师在黑板上解答。

五、课后作业1.完成本堂课练习题;2.完成课后作业题,并准备好下节课的讨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程主要涉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通过讲解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并进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用和扩展。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比如使用实例进行运算示范,分组讨论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混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青岛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案青岛版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1课时教学内容:白鹭和黑天鹅(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本57—58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解x±a=b,ax=b的简易方程。

2.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和逻辑思维实力。

3.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驾驭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难点:应用方程的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预习要求:1.回顾复习乘法安排律。

2.依据情境图,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将课本例题补充完整,并试做指定习题检查预习:1.要求生写出乘法安排律的字母式子,并讲解。

2.解决问题时检查生画的线段图。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今日咱们一块来看一看一些珍稀鸟类,出示情境图,提问获得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白鹭和黑天鹅各有多少只?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1.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信息有哪些?谁来说一说?2.依据供应的信息能写出相等的数量关系吗?3.如何列方程?生自己解决。

4.老师这有一个方法:我们先来画个线段图,看看黑天鹅的只数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先画黑天鹅,用一条线段表示黑天鹅的只数,白天鹅的只数是黑天鹅的4倍,那再画与黑天鹅相同的4条线段就是白天鹅的只数。

5.视察线段图,设谁为x呢?解:设黑天鹅有x只(板书)黑天鹅的只数×4=白天鹅的只数4x=604x÷4=60÷4X=15白鹭有多少只,怎么列方程?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白鹭的只数+多的只数=丹顶鹤的只数解:设白鹭有x只。

X+9=25X+9-9=25-9X=16留意书写格式:(1)先写“解:设……”(2)列出方程(3)解方程(4)检验并写出答语留意最终的x= 不写单位6.小结:①回顾今日学过的方程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②我们要留意什么?留意:我们要选合适的未知数为x,一般把一份的设为x便于表示另一个数。

求出一个未知数后,答案要与方程的解对应起来。

信息窗四(认识“>、<、=”)-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认识“>、<、=”)-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认识“>、<、=”)-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理解数值大小的关系,认识“>、<、=”符号。

2.学生掌握根据题目意思选取符号的方法。

3.学生能准确地完成填表、连线等数学运算。

教学内容1.认识“>、<、=”符号。

2.根据题意选择符号进行填表、判断大小等运算。

教学重点1.学生能识别并灵活运用“>、<、=”符号。

2.学生能准确地完成填表、连线等数学运算。

教学难点1.学生在运用符号时容易混淆,不能准确判断大小关系。

2.学生在填表、连线等运算中容易出现错误。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的综合练习题。

2.教师准备了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教师通过举例说明“>、<、=”符号的含义,并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想一下这几个符号在数学中的作用。

2. 播放教学视频教师准备一个有关“>、<、=”符号的教学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讲解使用方法和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完成题目练习教师将一些练习题放在黑板上,让学生尝试自己完成,并让学生在完成后互相交流并对错进行讨论。

4. 教师讲解当学生完成题目之后,教师请几个学生上来进行讲解,并指出其中的错误。

5.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答问题,并展示出来进行互评。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灵活运用“>、<、=”符号,能准确地判断大小关系,并能准确完成连线、填表等数学运算任务。

作业1.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作业。

2.学生自己找相关练习题进行练习。

信息窗四(解方程1)-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解方程1)-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解方程1)-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列方程;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并学会正确列方程;2.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2.如何对方程应用变形、消元等方法求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引出方程的概念,如:小明比小红多10岁,两人的年龄之和是30岁,问小明和小红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2.展示问题根据教材,展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片,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其中剪去一个正方形,边长为x厘米,使得剩下的部分面积是10平方厘米。

请你根据这个问题来列出一个方程,并解出x 的值。

3.引出方程的基本概念根据上述问题,教师引出什么是方程,为什么需要方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含义。

4.如何列方程通过板书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转换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数学方程,并给予具体的列式操作。

5.基本方法的讲解1.加减消元法假设x和y为两个未知量,可列出如下两个方程:2x+3y=74x−5y=2通过加减消元法,来得到解决方案,具体操作如下:将两个方程的同类项合并,可以得到:(2x+4x)+(3y−5y)=7+2化简得:6x−2y=9通过移项,再次加减消元即可求出x和y的值。

2.代入消元法假设x和y为两个未知量,可列出如下两个方程:2x+3y=7x−y=1通过代入消元法,来得到解决方案,具体操作如下:将第二个方程变形,可得到:x=1+y将这个式子代入第一个方程,可得到:2(1+y)+3y=7化简得:5y=5通过移项,求解得到y的值,再带入原有的式子,求出x的值。

6.课堂练习教师出具体例子,让学生通过计算、列式等方式,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7.总结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答疑解惑,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青岛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四》

青岛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信息窗四》

自学检测
• 课本第50页自主练习第1、2题
• 要求:认真做题,书写规范,坐姿端正。
合作探究
想一想:我们是怎么用正比例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要求: (1)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内按顺序交流自己的想法。 (2)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展示本组方法。 (3)其他小组反馈、点评、补充。
整理信息 判断关系 列式解答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绩 ,

joy!
分 方










我们,还在路上……
自学指导
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个箱子装24瓶 装你4能80提瓶出需什要么多问少题箱?子? 酒 共有480瓶
自学指导
• 根据信息,认真思考如下问题 • 1.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 • 2.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谁?成什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例
?写出比例式
• 3.装480瓶啤酒需要几个箱子?用你喜欢 的方法解答。
装480瓶啤酒需要几个箱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 1.我能掌握用正比例的意义解答相关应用题的 方法。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解形如ax±bx=c的方程》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解形如ax±bx=c的方程》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解形如ax±bx=c的方程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1-74页。

教学目标:1、会解形如ax±bx=c的方程并掌握其方法。

2、学会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教室的面积是56平方米。

长为8米,宽是多少?(方程解)设:宽为x米 8x=56x=7说说求解的依据。

二、比较分析学习新课1、给出情境图: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

截止到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

2、根据情境图,你都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结:大家根据情境图提出了不少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那么我们选取集中提出的问题: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这个问题一起来研究一下。

3、对比研究: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把刚才开课初我们一起解决的那个问题拿出来,大家先把这两道题目做个对比。

(1)教室的面积是56平方米。

长为8米,宽是多少?(方程解)(2)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

截止到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

东北虎和白虎各有多少只?4、仔细对比,找出不同。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同位互相交换意见)5、学生汇报。

小结:刚才,同学们一共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那大家意见较为集中的是什么呢?(第1题只有一问,而第2题却有两问)如果这道题要用方程来解,先从哪里入手研究呢?6、请大家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7、小组汇报。

小结:刚才各个小组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不少同学谈到要先解决白虎的只数,能说说理由吗?(因为题目中提到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求出了白虎就知道了东北虎)大家的意思是先求出1份是多少,那7份是多少自然就求出了。

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备课教案

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备课教案
1
数学课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
备课人:邱若波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 (青教版)五年级上册册第四单元信息 窗四 P71-73 本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是对信息窗二、信息三和信息窗四的拓展。
教材分析
教 学 目 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 ax+/-bx=c 的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新知的能 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 识。
即墨实验三小 邱若波
3
五、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啊? 预设;1、 我学会了怎样列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的方法。 2、 怎样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构建出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计 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
教学重点
怎样来列方程更简单。
教学难点Biblioteka 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帮助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 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繁殖基地的老虎数量的问题,这节我们继续来研究一下 老虎好吗? 预设:好。 出示情境图,上海野生动物园老虎的情景图,和文字说明。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 谈话: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的数学问题我们解决一下吗? 预设:1、东北虎有多少只? 2、白虎有多少只?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图提供的信息入手让学生提出求老虎数量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 新知的兴趣,并能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数学问题。 】
即墨实验三小
邱若波
4

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说课稿

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说课稿

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信息窗四》是青岛五四学制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材,主要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认读和数的比较等知识点。

本册教材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2. 教材选用理由本册教材选用的理由如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对数的认知能力和概念逐渐成熟。

•功能多样,注重实际应用:这本教材通过生活场景、趣味性的题目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符合教材整体要求:与教育部对数学教材要求相吻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的概念与特性;•认识和认读整数;•掌握整数的比较与排序。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数的概念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解答;•掌握使用整数进行比较和排序的基本方法。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和提高以下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心和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概念与特性;•掌握整数的比较与排序。

2. 教学难点•运用数的概念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解答;•掌握使用整数进行比较和排序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创设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将通过呈现一个生活场景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假设学生们要在超市购买水果,然而水果的重量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他们需要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完成购买计划。

通过这一情境创设,学生将体验到数的比较和排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导入与概念讲解首先,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数字的认识和整数的概念。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他们发言,集体回忆整数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我将引入比较和排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较的含义和排序的目的。

让他们思考为什么需要比较和排序。

3. 知识点讲解与示范接下来,我将详细讲解整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 四 信息窗四(分数连乘)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 四 信息窗四(分数连乘)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四信息窗四(分数连乘)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连乘的概念,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连乘的概念2. 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3. 分数连乘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连乘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数连乘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连乘的概念2. 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3. 分数连乘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分数连乘。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连乘。

3. 拓展题:研究分数连乘的其他性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分数连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连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辅导。

同时,对于教学难点的讲解,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因为这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为分数连乘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分数乘法的问题,让学生快速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分数连乘的概念,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分数连乘的意义。

信息窗四

信息窗四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5页信息窗4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3.、在数学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知识迁移。

(1)说一说证书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计算顺序:368+32×58 15×(107-35+18)30÷[480÷(24-8)]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工程几个重要的水库的建设学到许多数学知识,其实水库的建设还有赖于对三峡区域内移民的搬迁工作的合理规划,那我们国家又是如何规划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提出三步计算的问题。

)预设:(1)第一、二期移民共有多人万人?(2)第三、四期还剩多少万人?(3)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万人?……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小组内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解决问题“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万人?”(1)谈话:从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二期安置的移民人数接近,那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有多少万人呢?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2)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交流: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3)学生分组讨论,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信息窗4优秀教案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信息窗4优秀教案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二单元信息窗4优秀教案信息窗四: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2-35页内容。

【教材简析】该信息窗呈现的是布艺兴趣小组给幼儿园做帽子的信息:用6米布做帽子,每顶用布米,将帽子的送给幼儿园。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来学习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探索学习简单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具有两个功能,一方面是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方面是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先除后乘,除的这一步是包含除或根据具体数量关系除)。

【教学目标】1.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布艺小组的同学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准备节日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画面,从中寻找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如:这些布能制作多少顶帽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列式。

教师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如果学生没有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鼓励引导他们提出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交流,明确解题思路学生会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这个问题,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谈话: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解题思路呢?学生思考后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为送给幼儿园的帽子占这些帽子的,所以,要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应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

求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几个米应该用除法来算。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评课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评课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信息窗四》评课稿一、课程概述《信息窗四》是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本教材,本文将对该教材的一节课进行评课,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二位数的数值大小关系,并能够在数轴上进行简单的数值比较和排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重点:1.数轴的引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了解数轴的作用和基本概念,使学生熟悉数轴上的数值表示方式。

2.二位数的大小比较:通过示例和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比较两个二位数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值判断能力。

3.数值排序: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和排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将一组二位数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提高学生的数值排序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与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和故事情景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玩过排队游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排队有什么关系呢?2. 数轴的引入教师通过展示数轴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数轴的特点。

然后,教师向学生解释数轴上数值表示的方法和意义,引导学生熟悉数轴的使用。

3. 二位数的大小比较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教学二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师可使用数字卡片或小黑板将两个二位数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判断。

通过多个实例的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二位数大小比较的技巧。

4. 数值排序教师通过游戏或物品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值的排序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卡片或小玩具,并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

信息窗四(十几减9)-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十几减9)-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四(十几减9)-青岛五四学制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数字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2.能够利用小学数学口诀完成10以内加法、减法的计算。

3.了解零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进行简单的零的运算。

4.能够掌握简单的数量比较的方法。

5.通过课堂游戏等方式学习九九乘法表,并掌握口诀。

二、教学重点1.数字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2.10以内加法、减法的计算。

3.零的概念和作用,以及运算方法。

4.简单的数量比较的方法。

5.九九乘法口诀。

三、教学难点1.大于等于10的加法、减法计算。

2.涉及多个数字比较大小的口算题。

3.培养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四、教学准备1.学生课本、练习册和文具。

2.游戏卡片、时钟、数字卡牌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1)引入老师出示一组数字(例如:23、15、9、18),让学生读出其中每一个数字,并与学生一起回顾1-15的数字读法和书写方法。

(2)授课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加以练习,如下算式:4 + 3 = 75 + 2 = 76 + 4 = 10 8 - 2 = 6 9 - 3 = 6 12 - 4 = 8利用小学数学口诀练习,例如:7 + 3 = 10,10 + 2 = 12。

2.介绍零的概念和作用,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零的运算练习:5 + 0 = _ 0 +6 = 3 - 0 = 9 - 0 = _3.教师出示多组数字,让学生比较出其中的最大或最小数字,练习数量比较。

(3)游戏时间到游戏——学生卡卡丁车,老师定时为6分钟。

2. 第二课时(1)引入老师出示一个由9 * 9个数字组成的乘法口诀表,并与学生一起背诵口诀。

(2)授课1.掌握9以内的乘法口诀。

2.教师出示多组数字,让学生进行复合口算计算:10 + 9 + 7 = 12 - 5 + 3 = 15 - 8 + 9 = 7 + 9 + 4 - 6 =(3)游戏学生分组进行珠峰挑战。

3. 第三课时(1)引入老师出示一个由各种运算符号组成的算式表达式,例如:4 + 3 ? 2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课教学中我始终将对数的估计与数的认识结合起来。本课学习是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一个延续,对于千、万这两个较大的计数单位,学生们主要是借助情境进行推理、想象来认识的,本课所学的“估计”是发展学生对较大数的数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数一数,体验估计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估计较大物品的数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3、鼓励学生自觉运用估算解决数学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计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策略与方法,只要合理,我都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训练优化策略的思想方法。
教师有顺序的将这些问题板书。
交流对农村的感受和印象。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学生、白菜、树……
学生可能提出:
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有多少棵小树苗?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能认真地进行观察描述。
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2、数一数,初步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
学生自己看图数数。
学生交流可能出现的情况:
(1)因为数量太多,一时数不过来、也数不清楚。
(2)有些白菜被挡住了,看不着,没法数。
(3)我数出了每行有6个人,有16行,想用乘法,16X6我不会算。
……
小组内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向全班介绍估算方法。
能否认真数数。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的发现。
2、合理利用时空条件,教给学生各种估计方法。教学中,我利用教材提供的走进农村、体验生活的素材,扩大学生的估计空间,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有关估计的问题,学生交流各自的估计方法,有的学生借助一个标准数来估计,有的借助估一部分来推想全体,还有的用到了估算的方法。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情境激趣、提出问题。
(1)问:小朋友们,谁去过农村呀?说说你对农村的印象和感受吗?请有过对农村亲身感受的孩子说一说对农村的亲身感受。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活动程序及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2、巩固估计策略。
问题一:·大约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展示场景二:白菜园
教师小结:估计的时候要有一定根据,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计。
问题二:·大约有多少棵树?
3、课外实践:
在学校操场上走100步,估一估有多少米?
三、课堂总结
体验生活导学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设计者:胥芡芡
导学内容
信息窗四体验生活——估计
导学重、难点
导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导学难点:
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课前准备
图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个人尝试估计。
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
学生自己谈收获。
能自己解决问题。
能用自己的话总结。
板书设计
信息窗四体验生活
——估计
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大约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大约有多少棵小树苗?
教后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大约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大约有多少棵小树苗?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寻找估计策略。
1、探寻估计策略。
(1)明确问题:·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出示场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学操场。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要求:仔细观察画面,动脑筋、想办法,请你自己先试着估计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用笔笔圈一圈,估一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估计正确率。
引导:是啊,美丽的新农村,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老师继续带同学们走进新农村,和农村的小伙伴手拉手,体验一下农村生活,好吗?
(2)展示走进农村的场景画面。
场景一:手拉手希望小学操场。
场景二:白菜园。
场景三:小树林。
边展示边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
根据三个场景,问:看着这三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数一数。
问:数一数,你能很快地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给学生时间一定时间,让学生数数看。
(2)谈体会:
问:你得出结果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
(3)教师引导:
遇到数量较多的物品,我们一下子数不过来,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计一下大体数量,今天我就来学习数量的“估计”。
板书:估计。
补充板书:大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