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学-复习点整理解读资料

合集下载

气候知识点总结

气候知识点总结

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大气系统长期的平均状态或者长期变化的统计结果,通常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平均气象条件。

气候知识是人们对气候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和归纳的科学知识。

下面将对气候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气候的定义、形成、类型、变化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一、气候的定义气候定义指一定地点、一定区域范围内大气现象的长期状态和平均情况,包括温度、湿度、压强、降水及气候要素之间的关联。

另外,气候还包括了不同季节的差异、气候事件的频率、持续时间、气候变化趋势等。

二、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同时受到纬度、海洋、大气环流、地形、陆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与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差异有关。

海洋热容量大,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气温,形成海洋性气候;而陆地热容量小,气温变化大,形成大陆性气候。

三、气候的类型根据温度、降水和气候事件的频率、持续时间等不同特征,气候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种类型。

热带气候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气候包括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包括冷带湿润气候和冷带干旱气候。

四、气候的变化气候变化主要指气候要素在长期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动,涉及到很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气候变化会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了温室效应、极端气候事件、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五、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海洋和大气环流、地形和地球表面特征、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的气候系统。

六、气候知识的意义认识气候及其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同时,气候知识对于灾害预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七、气候知识的研究方法气候知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气象观测、气象模拟和气候统计分析。

中国气候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必考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类型。

气候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在长期观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定范围内气候要素变化的总和,它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气候类型众多,主要有寒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其中,以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等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具代表性。

中国气候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南北纬度差异大,由亚热带到寒温带气候一应俱全,纵向气候差异极大;二是华东、华南、华北、西北之间的经度差异大,从而形成了横向气候分带的特征。

因此,中国气候形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在气候类型多样的中国,气候变化也变得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自然要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气候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比较典型的有南北气候差异造成的中国北方和南方降水和温度,中国季风格局带来的气温和降水分配差异,地形起伏带来的山地气候和平原气候等。

同时还有干湿差异,风向和风力差异等多种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气温、降水、湿度、风力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影响了农业、水资源、能源、交通等领域的生产和生活。

而急剧的气候变化,则带来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和环境保护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本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确保气候变化问题得到有效的应对和管理。

总的来看,中国气候类型多样,气候变化复杂。

了解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对于地理学、气候学和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与分布、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I.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南北纬度差异、地形气候差异、季风气候特征、热岛效应等方面进行介绍。

气候学复习点整理

气候学复习点整理

气候学复习点整理第一章气候与气候系统1.现代气候学特点1) 从气候变化来研究气候宽的时间谱:万年, 千年、…年,季等。

2)从气候系统来研究气候大气、海洋、冰雪、陆地、生物圈3)从气候动力学来研究气候现代气候学的灵魂。

2.天气系统:指大气圈和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

3.反射率及其物理作用:反射率:物体表面所能反射的光量和它所接受的光量之比。

常用百分率和小数表示。

(百科)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是水的几倍,能有效地反射太阳辐射。

冰雪对热量传输是绝缘的,有冰雪覆盖的洋面和陆面,与大气的热量交换是很弱的。

因此,冰雪覆盖对地球热量平衡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气候变化起着稳定器的作用。

4.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及正负反馈的判别反馈:就是将一个系统的输出回输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如果反馈过程能够使系统的运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称为正反馈;反之,称为负反馈。

1)冰雪反照率反馈——强烈的正反馈放大作用:温度降低→冰雪覆盖增大→反射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少→温度降低温度升高→冰雪覆盖减小→反射率减小→太阳辐射增多→温度升高2)水汽反馈——正反馈作用:水汽吸收红外辐射→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水汽增加→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加速蒸发过程→热效应5.大气环流: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东西风带(包括急流)、平均经圈环流和准定常的槽脊是大气环流的主要成员。

它的主要状况(形势)决定着全球的或区域的天气和气候类型及其变化。

三圈环流:假设大气均匀的在地表运动,在南北半球各有3个平行的风圈或风带,包括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低纬度是正环流或直接环流又称为哈得来环流贸易风:信风(又称贸易风)指的是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风。

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

6.辐射强迫:辐射强迫是对某个因子改变地球–大气系统射入和逸出能量平衡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它同时是一种指数,反映了该因子在潜在气候变化机制中的重要性。

气候学复习资料 内部呕心沥血版

气候学复习资料 内部呕心沥血版

⒈气候: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和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带有特征性的天气状况。

⒉ENSO:包括两个过程,即发生于大气中的“南方涛动”现象和发生于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

南方涛动:是指印度洋上气压下降时,太平洋各气压及周围的降水增加的趋势。

厄尔尼诺:指那些海温上升异常激烈的年份。

一般3-4年就有一年春、夏海温上升特别强,造成比多年平均高许多的海温正距平。

拉尼娜: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沃克环流:赤道太平洋的温度是西高东低,西边的印尼与澳洲东部沿岸一带因海温较高气压低有上升气流,在高空转向向东;东边东太平洋海温低气压高有下沉气流,在海面转向西。

这种低纬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为···。

⒊气候系统:气候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封闭的物理系统。

⒋反馈:是将一个系统的输出回输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⒌正反馈:如果反馈过程能够使系统的运行得到进一步发展,则此反馈过程称为正反馈。

⒍负反馈:如果反馈过程能够使系统的运行得到抑制,则此反馈过程称为负反馈。

负反馈是系统的控制机制;正反馈使系统失去控制,并使输出越来越偏离预期的目的。

正、负反馈举例:1.冰雪-反射率反馈(正)冰雪的范围主要依赖与大气的近地面温度,若因为某种原因发生降温,冰雪量一般说会增加或维持时间更长,这将导致行星反照率增加。

结果就反射掉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大气温度进一步下降。

反之~~;2.云量-地面气温反馈(负)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将导致地面蒸发增加,从而导致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促使云得到发展,云量的增加使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地面温度降低。

⒎太阳常数:当太阳处于平均日地距离时,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表面上所接收到的太阳辐照度称为太阳常数(是变化的)。

⒏地球轨道三要素:偏心率、(岁差)地轴摆动、黄赤交角⒐温室效应(增强):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所致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大,导致大气中CO2等浓度比正常偏高,从而造成温室效应增强,温度升高。

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

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

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气候的定义与特征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该地区的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候要素。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期内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期的气象状况。

气候的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要素,这些要素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二、气候的变化与影响气候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例如季节性变化、年际变化和长期变化。

这些变化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等,而人类活动包括能源的消耗、工业排放和森林砍伐等。

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三、气候与环境气候与环境密切相关,气候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降水量减少会导致干旱,气温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从而影响到环境的平衡。

同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例如森林的砍伐会导致土地沙漠化,从而改变了当地的气候。

四、气候与人类生活气候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活动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热带气候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会更加偏向于热带的特点,而在寒带气候地区,人们则更多地依赖于采取保暖措施。

五、气候变化的应对与调适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地球正在逐步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

尤其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明显加快,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调适。

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的共识。

六、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各国已经相继签署了多项国际公约和协议,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协定之一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制定通过,成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基石。

此外,还有《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多项协定也被成功签署,为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七、气候变化的应对技术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气象学与气候学 复习资料

气象学与气候学 复习资料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资料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资料气象学和气候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学科。

虽然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有所不同。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气象学和气候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学科。

一、气象学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的学科,主要关注天气的形成、演变和预测。

它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大气的物理性质、天气系统的结构和运动、气象观测和仪器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气象学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1. 大气层结:大气层结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常见的大气层结类型有逆温层、正常层、辐射逆温层等。

了解大气层结对于预测天气和理解大气运动非常重要。

2. 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形成的大气现象,如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暖锋等。

它们的形成和演变对于天气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3. 气象观测:气象观测是指对大气现象进行系统的监测和记录。

常用的气象观测参数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量等。

气象观测数据是进行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的重要依据。

4.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模型进行的对未来天气情况的预测。

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如出行安排、防灾减灾等。

二、气候学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学科,主要关注长期气候的统计规律和变化趋势。

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气候系统的组成、气候要素的测量和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气候学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1. 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是指描述气候特征的物理量,如温度、降水量、风速、湿度等。

它们的变化可以反映气候的不同特征和变化趋势。

2.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是根据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特征划分的。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了解不同气候类型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分布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候的统计规律和变化趋势。

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史上最全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必藏)

史上最全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必藏)

气候类型
降水特征
气候类型
降水特征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雨型
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 全年多雨型 全年均匀型 全年少雨型
四、世 界 陆 地 自 然 带
低 陆地自然带 纬 热带雨林带 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中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7、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8、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9、 各大洲中分布面积较大的气候类型及缺少的气候类型:(见下表)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具体步骤如下: A、 先以气温定带(气候带),缩小范围 全年平均气温高于 20℃,最冷月均温在 15℃以上,为热带(包括四种)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 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 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低于 0℃,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再以降水定型(气候类型),锁定目标。(见下图)
大致分布在 南、北纬 10 º至南、北回 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大部分地 区、澳大利亚北部 和东部、南美巴西 等地
全年高温, 干季湿季分 明
地区。当赤道低气压带 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 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 信风带控制时盛行热带
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
雨的干季。
大致分布在
热带季风 气候
南、北纬 10 º至南北回 归线之间的
纬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高考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地理气候知识点归纳总结地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大重点,而其中的气候知识点更是占据了相当的篇幅。

在高考复习中,对于地理的气候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中常见的气候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气候与气象1. 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定时期内大气现象的统计特征,包括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等方面。

2. 气象与气候的关系气象是研究大气的瞬时状态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气象与气候相辅相成,气候是气象的统计结果。

二、气候要素1. 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气温。

2. 降水量降水量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降水量大小。

降水量的测量单位常用毫米。

3.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饱和水蒸气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4. 有效降水有效降水是指对于一定区域而言,可补充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降水量。

三、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常见于赤道附近,全年温暖,降水量充足,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常见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具有明显的干、湿季交替,降水集中在夏季。

3. 中亚大陆性气候中亚大陆性气候常见于中亚内陆,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日温差大,年降水量较少。

4.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常见于东亚地区,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5. 寒温带/亚寒温带气候寒温带/亚寒温带气候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冬季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年降水量较少。

四、气候区划1. 国际气候区划国际上常用的气候区划方案有柯本气候分类法、夏普气候分类法等。

2. 中国气候区划中国气候区划根据气温、降水等要素的分布特点,划分为南亚热带、亚热带、北亚温带和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

五、影响气候的因素1.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包括纬度、经度、海洋等,如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经度越大,气候差异越明显。

2. 地形因素地形因素影响气候分布,如山脉阻挡湿气,形成雨影区;海洋起因温暖湿润的气候。

气候学(复习)

气候学(复习)

第七部分气候学(杨琨)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中国气候;季风第一章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一、了解气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和高度。

冬季和夏季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布有如下特征:1、纬度的影响:在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明显地看出,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这是一个基本特征。

2、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而夏季相反。

这是因为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温度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温度比海洋高的缘故。

此处,高大山脉能阻止冷空气的流动,也能影响气温的分布。

3、热赤道:最高温度带并不位于赤道上,而是冬季在5~10°N处,夏季移到20°N左右。

这一带1月和7月平均温度均高于24℃,故称为热赤道。

4、极值温度分布:南半球不论冬夏,最低温度都出现在南极。

北半球仅夏季最低温度出现在极地附近,而冬季最冷地区出现在东部西伯利亚和格陵兰地区。

二、了解全球四个降水带名称及其地理分布,降水特征及降水分布的影响因子1、赤道多雨带:赤道及其两侧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的地带,这是由于大量湿热空气剧烈上升所致,该带以对流雨为主。

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个别地区(如太平洋岛屿与大陆的高耸海岸)年降水量可超过3000~4000mm。

2、南北纬15°~35°少雨带:南北纬15°~35°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以下沉气流为主,是全球降水量很少的地带,尤其是在大西洋西岸及大陆内部降水更少。

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500mm。

撒哈拉沙漠某些地方的年降水量仅5mm。

应该指出,少雨带并非到处少雨,因地理位置、季风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本带某些地区降水很丰富,全球年降水量最高记录即出现在本带内。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印度的乞拉朋齐(25°N)年均降水量高达12,665mm,绝对最高年降水量竟达26,561mm;太平洋夏威夷群岛中的威阿里阿(22°N)年降水量12,090mm。

气候知识归纳总结

气候知识归纳总结

气候知识归纳总结.气候的影响因子有哪些?.①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②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③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的一般分布规律①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有四种:②只分布大陆东岸有三种:③只分布大陆西岸有三种:④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世界各大洲气候的一般分布规律图示非洲亚洲.世界气候的特殊分布现象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②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与其东部气候成因完全类似的地区还有那些?③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而形成热带草原的原因? ④南美洲西岸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赤道的原因?⑤澳大利亚四面临海,但中西部沙漠广布的原因?⑥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东侧,这里东西距海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原因?⑦德干高原与我国的云贵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⑴根据平均气温最低值和最高值出现的月份,判断所在半球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澳大利亚气候知识归纳总结气候的影响因子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大气环流;④下垫面(地面状况);⑤人类活动。

①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冰原气候;②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

世界气候的一般分布规律①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有四种:热带季风、温带季风、亚寒带针叶林、苔原气候。

②只分布大陆东岸有三种: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③只分布大陆西岸有三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高山气候(除南极洲外的其它六个大洲)。

世界气候的特殊分布现象一: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赤道低气压控制;.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气象科普知识培训-气候与气候变化-复习整理

气象科普知识培训-气候与气候变化-复习整理

名词解释1.EnsoENSO是厄尔尼诺 (El~Nino)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的合称。

Enso 在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尺度为几千公里的东赤道太平洋上海面温度的异常增暖现象。

包括两个过程况即发生于大气中的“南方涛动”现象和发生于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

“南方涛动”指印度洋上各站气压下降时况太平洋各站及爪哇的降水增加的趋势。

“厄尔尼诺”指处在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温上升异常激烈的现象。

在增暖期,赤道附近的海温可以高于气温,水汽通量和降水在赤道附近地大大地增加,赤道辐合带(1TCZ)将靠近赤道;在增暖时期。

Hadey环流将明显增强。

并将引起中纬度逆环流的变化。

由于出现东西向海温梯度的变化、热带地区的主要降水区及Walk环流也将发生明显异常。

2.气候学气候学是研究气候特征、形成、分布和演变规律,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学科。

它既是自然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气候学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大气过程,是该时间段内全部气候成分的平均成分的平均统计特征, 广义上讲是大气科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地理学、地质学、冰川学、天文学、生物学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和共同研究的交叉科学。

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地球上的气候。

3.水循环地球上各种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4.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5.气候系统5个子系统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高中地理气候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气候学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某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统计值,是某个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气象工况和多种气象要素的总和。

气候主要受降水、温度、湿度、风向、风力、气压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对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气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高中地理气候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气候要素1.温度:是气温的平均值,可以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温度受到地球的太阳辐射、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很大,温带地区温差小,热带地区温差大。

2.降水:降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水滴从大气中落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的形式有雨、雪、霰、冰雹等。

降水受大气中水蒸气含量、气流运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上热带、季风、地中海、西风带和高纬度地区的降水情况差异明显。

3.湿度:湿度是水汽含量的多少,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湿度受温度、海洋、陆地、植被、水系等因素的影响。

4.风:风是大气运动的一个表现形式,风的产生受地球自转、不同密度气团的作用力、地形的影响。

风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可以调节气温、影响降水、影响植被等。

5.气压:气压是大气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强,气压受温度、湿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气压在气候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气压的高低会影响风向、气候类型和降水等。

6.日照:日照是指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的时间,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和季节的不同,日照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日照对气候、作物生长等有重要的影响。

7.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地形的起伏不平,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季风、地表径流、降水、气温等方面。

二、气候分类根据不同的气候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差异,气候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最广泛的气候分类方法是柯本气候分类法,按照此方法,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三大类型,每大类型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型,每种气候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要素进行详细的描述。

1.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一般是指地球赤道向南北各23.5度之间的地带,根据不同的降水情况,热带气候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几种类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气候学要点概括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气候学要点概括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地理学复习资料气候学要点概括气候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研究的是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气候现象和规律。

对于准备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的学生来说,掌握气候学的要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概括气候学的主要内容,为考生提供复习资料。

一、地球气候系统地球气候是由大气、水、陆地和植被等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在地球气候系统中,大气是关键的要素,它通过大气圈、海洋圈和陆地圈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来维持气候的稳定性。

二、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速、气压等。

这些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气候不同地区的差异,是研究气候学的基础。

三、气候区划气候区划是将地球表面分为若干个气候类型区域的方法。

通常根据降水和温度等要素的分布特点,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不同的气候区域。

四、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时间内气候要素的变化。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渐凸显。

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对于理解气候学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五、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对农业生产、能源利用和城市规划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可持续的社会。

六、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气候特点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其气候受到亚洲季风、大陆性和高原气候的影响。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风。

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要素的特点,宁夏划分为寒温带、温带和半干旱气候类型。

了解宁夏的气候特点对于地理学的研究和宁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气候学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的学生来说,掌握气候学的要点是必不可少的。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地球气候系统、气候要素、气候区划、气候变化、气候与人类活动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气候特点等内容。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气候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期统计的天气状况,包括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等;天气是指短期内的气象状况,如一天或几天的气温变化、降水等。

2.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等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共同决定气候变化。

3. 气候变化:指气候系统在长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包括由旧气候向新气候过渡的过程。

4. 气候因素: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公转、大气运动、水循环等。

5. 气候带:根据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划分的区域,由赤道至两极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

6.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球上不同地区由于纬度、海洋和陆地分布、海洋暖流等因素不同,导致气候特征各异。

7. 温度和降水分布: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温度和降水分布差异很大,受纬度、高度、地形等多种因素影响。

8. 气候类型:地球上有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寒带气候等。

9.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干旱和洪涝灾害增加等。

10. 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社会提出了减排温室气体、推广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适应气候变化等一系列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
)太阳活动能引起大气臭氧层的变化。
O3混合比同太阳辐射加热有明显的关系。
)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场的变化,磁场的变化将引起地壳内部磁流体
(日长)的变化,通过地球与大气和海洋的角动量交换将引起
火山爆发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直接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光学性质。
2)参加化学反应,改变大气成分。
:是发生在北大西洋区域空间上具有海盆尺度、时间上具有多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准周期性暖冷异常变化。
70年左右出现一次。
对CO
温室效应的检测
例如把气温变化的曲线与CO
浓度变化
(包括
)、火山活动等的影响,从原序列中把这些因素排除后,再进行滤

三大涛动
(百科)
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及正负反馈的判别
就是将一个系统的输出回输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运行过程
正反馈;反之,称为负反馈。
)冰雪反照率反馈 —— 强烈的正反馈放大作用:
温度降低→冰雪覆盖增大→反射率增大→太阳辐射减少→温度降低
温度升高→冰雪覆盖减小→反射率减小→太阳辐射增多→温度升高
温度一般都高于6000K,按照Planck辐射定律,其辐射能
2-5μm的波长范围,只有约0.4%的辐射能处在大于5μ
的波长范围。因此一般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太阳常数:
1367±7 W/m2之间。
太阳短波辐射的变化
一般在22.08o-24.43o之间变化,改变气候带和季节差异,黄
平均周期为4.1万年;偏心率在
40%,这首先是由于化石燃料的排放,其次是由于土地利用变
海洋已经吸收了大约30%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这导致了
400ppm。
中国气候变化
全国涝,长江为主
长江涝, 华北及华南旱
长江涝,江北旱
:长江旱, 华北及华南涝
江南旱、江北涝
、全国旱
辐射与能量平衡
太阳辐射的特点(太阳短波辐射)
输送带:北大西洋的NADW在深层以西边界流的形式向南流去,
NADW部分和形成于威德尔海的南极底层水混合,流
温盐环流与气候变率
)年代际气候变率
/年代际时间尺
)千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
能是和温盐环流的中断与重新形成相联系,如新仙女木事件
11000-10000a BP).
ENSO系统
ENSO:由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有密切关系,厄尔尼诺时涛动为负
ENSO。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
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拉尼娜: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
,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南方涛动:南太平洋气压与印度洋气压的跷跷板的变化。
90%以上储存于海洋,海洋上层(0-700米)已经变暖。
19世纪中叶以来的海平面上升速率比过去两千年来的平均速
高信度 )。1901-2010年期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19米。
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量一直在损失,全球范围内的冰
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大气浓度
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自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
沃克环流: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上空大气是下沉运动,西太平洋印
(个在

对沃克环流、西太平洋副高、QBO的影响
对沃克环流:El Nino事件发生情况下,主要增暖区的西边,也就
El
期间主要降水区由印度尼西亚地区东移到了那里。同时,Walker环流
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同El Nino年ITCZ位置偏南相
气候与气候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代气候学特点
从气候变化来研究气候 宽的时间谱:万年, 千年、…年,季等。
从气候系统来研究气候 大气、海洋、冰雪、陆地、生物圈
3)从气候动力学来研究气候 现代气候学的灵魂。
天气系统:指大气圈和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
反射率及其物理作用:
集合预报:80年代中后期,人们采用了与统计方法结合,克服初始
海陆分布及海流与气候
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海洋耦合系统中,海洋主要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
风应力向海洋传输动量,改变洋流
大洋表层环流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北半球海区环流沿顺
“西向强化”。
(了解)
温盐环流:是一个因为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度引起的海洋密度分布不
ENSO的发生造成了大气环流,尤其是热带大气环流的严重持续异
1)距SST正距平区较近的中南美太平洋沿岸地区,由于赤道地区东
但El Nino事件的发生又往往造成南亚、印度尼西亚
2)El Nino事件的发生使中高纬度西风加强,阿留申低压往往比正常
(气压值低),因而常给北美西岸地区造成频繁的强风暴活动,使得暴风
辐射强迫:辐射强迫是对某个因子改变地球–大气系统射入和逸出能
(百
简述 海洋对大气的影响
对大气系统热力平衡的影响
85%贮存在海洋表层(混合层)中,以潜热、长波辐射和感热交
2)对水汽循环的影响
86%由海洋提供,海洋(尤其是低纬度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源
;不同的海洋状况通过蒸发和凝结过程对气候及其变化产生影响。
(主要受到地表温度、以长波为主波长变化)。
气候系统的研究
收集气候观测数据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空间上,进行全面的观测,综合大气、陆地、海洋等多方面研究数据。
时间上,一定要长时间连续稳定观测。
数据要有源数据特征,采用描绘性语言说明数据获取采用的手段、当
TOGA计划
70个锚定浮标组成,这
温度异常、降水异常、干旱洪涝的确定
过去三个十年的地表已连续偏暖于185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十年。
1983-2012年可能是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30年( 中等信度 )。
大部分陆地区域更暖和/或更少冷昼和冷夜;大部分陆地区域更
/或更频繁的热昼和热夜。强降水事件,大多数大陆地地区强降水的频
/或雨量增加。
海洋变暖在气候系统储存能量的增加中占主导地位,近30年间
植被的作用
,改变地气间的交换过程。
气候变迁
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地质时期 万年或万年以上(104~108年)
历史时期 几千年(103~104年)
超长期 几百年 (世纪际102~103 )
长期 几十年(年代际101~102年)
(3)对温室效应的缓解作用
对大气运动的调谐作用
-气相互作用把信息贮存下来,再作用于大气。海洋热惯性的滞后(大约一个月)
-气耦合作用减频成为低频波(低频变化)后,再
感热、潜热
亦称显热,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
(百科)
相变潜热的简称,指物质在等温等压情况下,从一个相变化到
ENSO同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分地区(例如华北地区
)而论比较恰当。在EI Nino(SOI低)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
SOI高的年份,出现多雨的可能性较大。
影响气候系统的因子
太阳活动可能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认为是太阳活动改变大气电场。
(特别是高纬) 。在地磁作用下,可
Ferrel逆环流加强。空气南北交换
3)平流层气溶胶及光学性质的变化会影响到大气的辐射平衡,进而
生态系统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条件,主要是降水量和温度对植物群落有制约作用,而降水量
植被通过蒸腾作用以及对土壤的“固水”作用,对气候状态起着一
25mm的雨后,有植被地区的土壤湿度明显高于周
温室气体和气溶胶
地球气候主要是地-气系统吸收进入其中的太阳辐射能而在
,一般取靠近林区边缘的树木。在森林上限100米范围内,或森
气候模拟、气候模式的分类
根据一定的大气或海洋动力学、热力学定律,在给定边界
(1)能量平衡模式(EBM); (2) 辐射对流模式(RCM);
(3) 统计动力模式(SDM); (4) 总环流模式(GCM)。
(5)地球系统模式
)水汽反馈 —— 正反馈作用:
→ 气温升高 → 蒸发加强 → 水汽增加 → 温室效应
气温升高 → 加速蒸发过程 → 热效应
大气环流: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东西风带(包括急流)、
假设大气均匀的在地表运动,在南北半球各有3个平行的
哈得来环流
信风(又称贸易风)指的是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
O主要来自生物过程,化肥的使用可增加生物脱硝过程,而使N2O
N
O的主要损失过程,主要发生在平
N
O也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大气中N2O主要来自好
N
O的重要源地,
气溶胶通过对太阳辐射和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直接影响气
大气中SO
既是重要的气溶胶成分,又是主要
地-气系统的温度变化
CO2浓度增加将通过改变辐射强迫使地气系统的温度发生变
模拟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将使地面和对流层大气温度增加,而使平
CO2的汇,由于海洋有很大的热容量,可以延迟大气对
浓度增加的响应。同时,由于海流的作用,将会减小因CO2浓度增加
臭氧、臭氧作用及 臭氧空洞
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层,其中以20-28km层有最
)臭氧对太阳紫外辐射有强烈吸收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对地球生物
)臭氧的紫外辐射吸收是平流层的主要加热源,是它导致平流层温度
就是极地平流层臭氧浓度的区域性急剧下降,从而形成臭氧
-84oC)下,可形成特有的极地
之间变化,平均周期为9.7万年;受地球扁圆度影响,二分点沿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