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所“2+8” 高校经典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十所“2+8” 高校经典分析
自1954年至2000年,国家教育部一共公布了七次“重点大学”或“重点建设首批”名单,取其交集,除了下述十所名校,加上北航、天大、南开,这十三所高校当之无愧的堪称“重点中的重点”,现将本次“2+8”十所逐一评说。
“2”—世界一流;“8”—世界知名,按如下顺序:
北方:清华、北大、北理工、哈工大、西交
南方:南大、复旦、上交、浙大、中科大
1、清华
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金字招牌,无论拆拆并并、分分合合,似乎对它没有过任何影响。工科之强,尤以电子、机械、计算机三大巨头独步天下。近期又在大力复兴其文科,法学院、经管学院办得红红火火,听闻人文学院也在筹划当中。其实这一点倒大可不必,18亿元的投资倾尽于工科,可以使清华的国际地位上升很多,何苦费了半天劲弄个综合还是国际二三流的水平。把理工科的档次提高到世界前十名后再行备建文科有何不可?MIT无论名气、地位都是前五名,“长春藤”的综合院校一样比它不过;今年的全美第一名是加州理工也说明了建成世界一流,哪怕世界第一也并不一定非得是综合。历史既然已经这样做了决定,总归有他的道理,当初拆走清华的文学院是错误的,现在重建文法也未见起是对的。
2、北大
虽然地位被南大撼动了一些,但仍然是最好的。北大历来强在文理,工科薄弱。如今并进了北医大,在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又迈进了一步。但近来被世人指责、批评颇多。其实北大当务之急有二,一是巩固、加强理科。如今的南大在基础数学、天体物理等纯理学科上已超出了北大,所以加强北大原有优势是保持、提高地位的必要因素;其次是“北大精神”的再现。而且这一点对于迫切想要保住“最好”的北大人来说同样重要。至于合并工科,还未到时机,北大的工科既然要一口吃成个胖子,就必须是与其地位相称的,风传的北航专业面窄,水平上也稍微差点儿,如果真要合并谁的话,西交、上交各方面条件还可以,但地理条件无法克服,故不如等一等,效法他老人家“或许后人比我们聪明,会有办法的。”
3、北理工
隶属国防科工委的北理工,在制导兵器、弹箭技术、军用光学、军用车辆等兵器领域堪称君临天下、无人能敌!但在前几年有所衰落,原因有三,一是长期以来保密状态下的国家保护和投入的减少;二是随着“和平、发展”的流行,政府对军工科研的关注转移;三是体制的转变比较慢。因此尽管北理工除军工领域外,在汽车、电子、光学、机器人等学科上也是高校领头羊,但毕竟从全国高校来看自身规模偏小。由于北理工的军工特色的制约,无法像清华、北大那样发表论文、公布成果,因此,涉及到的排名便极不准确。虽然在民间给出的排行榜中排名靠后,但若按真实实力,当在10—15之间。北理工近几年充分利用了大环境的变化,逐步改善了自身内部条件,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实力逐一体现并释放出
来;最为可贵的是,北理工顶住压力,拒绝和临近的高校合并,保持独立自主的办学实体;再加之如今10亿元的投资,大力发展原有优势专业,强化特色,拓宽军工专业发展方向,方可实现“世界知名”的目标。
4、哈工大
先举三个例子来描述一下哈工大。一是哈工大的生源并不很优秀,但哈工大取得成绩却在高校中数一数二;二是哈工大的学生可以如数家珍的告诉你哈工大有多少个“亚洲第一”;三是哈工大的眼里从来只有清华一个竞争对手,凡事必和清华比,虽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抛开精神不谈,单这份底气就足以说明哈工大的实力了。尽管八十年代后期逐渐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哈工大并没有瘦死,在强手如临的国防科工委稳坐头把交椅便是证明,有人说地理位置限制了哈工大的发展,这话不尽然,东北虽不发达,但哈尔滨比较例外,作为不多的副省级城市之一,又是外贸发达地区,城市环境一流、人文素质比较高、教育大环境好,这些对哈工大的重新崛起格外有利,而哈工大要做的就是用好这10亿资金,保持并发展自己在机器人、计算机、航天领域的绝对优势。
5、西交
秉承了老交大70%,在理工科上实力突出,尤其传统专业更是高校中的佼佼者。原先的问题在于西安的地理环境限制了这些年的西交发展,但以西北贫瘠落后之地尚能卓而不群、屹立不倒,且名气不坠已足令上交汗颜。如今赶上西部开发这一良好时机,当应在巩固提高原有专业优势强项外,大力加强对外联系,这除了吸纳填补资金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影响和地位。
6.南大
有人比喻其象“硬盘”,概是说南大虽小,但容量巨大。的确,近年来南大牛市走高、一路上扬,未有任何颓像。其理科如数学、物理、化学无论大方向或是细小分支无不精英辈出,潜力之大,深不可测,不愧论剑北大,“南北”之对,毫不逊色。但与北大一样,工科也是其软肋,凡涉及“工程”二字,略显底气不足;另一方面,名气不大,只在江南一带有号召力,且不如复旦,过了黄河往北,尤其关外,其地位几乎与中山、武大一样。其实南大该利用12亿的投资把自己建为中国第一的综合院校。首先实力允许,其次名气不大有利于进行大改革。清北虽高,但实在太引人注目,牵一发而动全身,号召力上南大要逊色得多,却也可因此而有大变化。建议假以时日,收东南、南理工、南航等如囊中,必然坐南朝北,三分天下!
7、复旦
很不错的学校,可惜被卫慧给恶心了一次;又听说很多复旦中文系的女孩子却以卫慧为荣或是不以为然,又恶心了一次;随后的光盘女主角报考一事,更加恶心一回复旦。实际上的上海第一金字招牌,很多上海学生都声称上海最好的孩子都上复旦,而非清北,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就实力和名气上来说也不算吹牛,最出名的是新闻系,与人大新闻系并称双子星座;法律系也很好,不过同样是重文理轻工科。不过从地理位置及自身条件看,复旦没必要也没可能建成综合,近有上交虎视眈眈,发展工科谈何容易?不如踏下心来,
把文理提高再提高,保住“上海第一”建成“世界知名”的名号就可以了。
8.上交
如果单算工科的话,上交当进前三。交大解体后,其充分利用了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资金、宣传、信息上的优势,除了机械、船舶、电子外,其余新兴专业方向上也有所建树,生物科学研究已自成一家。但既然有了同城复旦,再不服气也要面对现实,本身的工科已是最好的资源和基础,若能充分利用,交大的牌子自会万古长青。
9.浙大
囊括所有专业,当然是“这大!”,只是大的有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毕竟名校知名在于实力,而不在于规模。浙大先天的文理工较之清北两校,实力相对平均,但除数学强得一塌糊涂外,其余都有所不及。本次的投入不妨“二一添作五”,老校一半用于巩固加强,另一半提高“新肌体”的水平。现在的浙大的主要任务应是全面提高,不要出现强的很强、弱的很弱的“瘸腿”现象,也就是同样要往综合的路上走。但其合并的其他院校实在是差,恐怕这条路要走的费劲一些。
10、中科大
高校中独一无二的“理科院校”,文工皆无或说忽略不计,不过仅凭理科当年雄居三甲之列已证明了实力。现在中科大面对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实力的下滑。人员流失、经费不足在中科大导致的危害尤为严重;二是地域条件带来的发展上的限制。合肥政治地位不高、经济发展落后、文化层次较低等方面的不足不是短时间内所能改变的。而中科大又不可能脱离合肥单独跃变,这势必从人才基础、资金保障上造成限制。“十所”中只有中科大和西交的投资最少,为9亿,便足以说明这一点,而西交背靠大开发,发展指日可待,合肥的前途却是不甚明朗。因此,中科大的定位不应好高鹜远,稳妥的保住理科的优势,并积极利用中科院的资源,是自己的发展平稳而不冒进,保持而不扩张才是上策。
趣谈“985工程”(“2”+“8”来历及其他)
1995年12月,第一批进入“211工程”的15所大学是:北大、清华、北理工、北航、中农大、哈工大、天大、南开、复旦、上交大、中科大、南大、浙大、西交大、西工大。
从1996年,国务院、教育部就设想再从这15所大学中选出10所,作为中国高校航母,即
重中之重。国家将投入巨资,目标是在中国打造10所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这就是所
谓的“985工程”的原型。
钦定“十所航母高校”的设想从1996年春天,就在北京的几所重点大学里传开了。这一消息
顿时给这15所之中某几所院校喜悦的心头蒙上了一层不小的阴影,使他们忧心忡忡、坐卧
不安。事实太残酷了,刚刚被钦定为15所第一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大学,许多人还没来得
及仔细品味和享受这桌御筵的美味和喜悦,又要重新排队、重新筛选、重新定位。而且这
次“定位”非同小可、是建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定位、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历史
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最重要、最严峻的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