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辉中医师个人简介
范德辉医生(教授 广东省最年轻的名中医)简介
![范德辉医生(教授 广东省最年轻的名中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5c36f354b35eefdc8d33326.png)
基本资料姓名:范德辉姓别:男籍贯:江西职称:教授主任中医师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69年5月工作单位: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学历:硕士学习与工作经历1988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江西中医药大学担任班长2003年4月至2003年10月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2005年5月至2005年8月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1993年3月至1999年11月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康复科担任科主任主治中医师1999年11月至2005年7月佛山市南海区西樵人民医院康复科担任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2005年8月至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担任病区主任主任中医师临床与科研本人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擅长运用龙氏手法、针灸、小针刀、浮针及康复理疗技术治疗中风病、顽固性眩晕、头痛、失眠、各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及各种创伤术后康复等,疗效显著。
科研成果如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2008年脊柱推拿诊疗规范化研究广东省科技厅科研课题2项2011年不同体位下腰椎牵引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2012年倒悬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机理正交设计临床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项2007年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2012年不同角度倒悬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重大民生工程)科研课题1项2012年动正整脊手法(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学术兼职范德辉,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龙氏治脊疗法传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针刀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手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脊柱相关疾病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运用针灸、浮针、小针刀、龙氏正骨手法及中药治疗脊柱关节疾病,主持国家级、省厅级及市局级脊椎病因学相关科研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你的脊柱到底正不正
![你的脊柱到底正不正](https://img.taocdn.com/s3/m/5562fbe979563c1ec4da71b9.png)
你的脊柱到底正不正作者:殷鑫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8期殷鑫腰酸背痛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对付这些病痛,老人们有自己的一套招数。
药敷、按摩、艾灸、针灸齐上阵,仍然有些腰酸背痛无法缓解,这又是为什么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中医师范德辉表示,高血压、冠心病、常年便秘、腰酸背痛等脊柱相关疾病,在经过专业的系统治疗后效果不佳,不妨检查下脊柱是否出现偏歪、错位。
脊柱偏歪常被误诊脊柱偏歪会发出信号告知患者警惕,但因为这些信号都过于常见,所以常常被忽略或误诊。
17岁的高三学生陈某,经常感到沉重感,还伴有头晕、失眠症状,陈某在上课时无法集中精神,成绩受到影响。
开始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陈某是因为高三学习压力太大,所以出现焦虑症状,让陈某放松心情,并进行心理疏导,但是效果不佳。
后来经亲戚介绍,找到范德辉,经过一系列检查,才确诊为脊柱偏歪。
范德辉介绍,学生和白领都是要经常伏案的人群,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低头学习工作,加上可能坐姿不太标准,很容易出现脊柱的偏歪。
而此类脊柱偏歪的症状多以头晕症状出现,很多人会忽视,误以为是焦虑。
无独有偶,70多岁的张阿姨也因为偏头痛遍访名医,仍然没有缓解,后辗转到范德辉处求诊。
范德辉发现,张阿姨胸椎有两处偏歪,颈椎有三处偏歪,这直接导致了张阿姨的偏头痛以及手指麻木。
经过治疗,张阿姨表示:“轻松了很多,眼睛都没那么蒙了。
”范德辉表示,偏头痛可能有一半是因为颈椎问题所致,颈椎的偏歪经过纠正后,效果几乎立竿见影,但仍然要配合其他中医疗法巩固疗效。
端正姿势,防止意外损伤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出现脊柱的偏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范德辉表示,有3大原因可能导致脊柱的偏歪,符合下面3种情况的人群要格外小心。
首先是不良体位,我们常常说“行如风、坐如钟、站如松”,这不仅是让人看上去更加精神,更有其健康上的考虑。
走姿、坐姿、站姿的不标准都可能导致脊柱的偏歪。
曾经就有一位家庭主妇,因为家中灶台过矮,以致脊柱偏歪。
【推荐】清明养生不妨自己动手来艾灸 散寒祛湿保健康
![【推荐】清明养生不妨自己动手来艾灸 散寒祛湿保健康](https://img.taocdn.com/s3/m/efb01edbaef8941ea76e05dd.png)
清明养生不妨自己动手来艾灸散寒祛湿保健康
我习惯在下班前打开办公室电脑,查看OA网,看看单位有什么新通知,昨天最先跳出来的消息是清明节放假通知,原来又到清明节了。
每年在此时,我的心情总是悲伤和沉重的:三年前的清明前夕,为了我们兄弟姐妹们辛劳一生的母亲因心梗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从小生活在贫穷而美丽的井冈山小山村,自我有记忆以来,每到清明节,母亲便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七八个在田埂上采摘清香翠绿的新鲜艾草,拿回家和糯米粉做成美味的艾米果,至今仍难以忘怀那种味道。
那时,我除了吃,不知道艾草还有什么用处,现在自己做了医生,才知道艾草原来不仅是菜,还是药,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儿时,每逢清明,母亲总是为我们做艾米果,青翠的味道久留余香。
长大后,我才知道,艾米果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极高,艾的味道,更是母亲爱的味道,蕴含了她对我们的美好祝福,期盼我们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艾草全身都是宝用法多种多样
艾草在我国民间被非常广泛的使用,既能食用,也能药用,同时民间还认为能够驱毒避邪,深受人们喜爱。
艾草身上较有价值的部分分别是艾根和艾叶,两者的功效是有差别的。
艾草根苦燥辛散,能调理气血、温经散寒祛湿,为妇科要药。
食疗中,艾草根煲鸡汤可以散寒除湿、温经补血,当地女性坐月子期间常喝艾草根鸡汤以补养身子,因此,艾草根鸡汤已成为客家人餐桌上常见的必备品。
南城县中医院导师简介
![南城县中医院导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19c2c79c5da50e2534d7f34.png)
南城县中医院导师简介1、程冬耕:男,1963年11月生,江西南城人。
本科学历。
现任南城县中医院副院长、副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
85年7月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骨伤疾病诊治。
期间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深造。
对各类骨病、骨折及其并发症能运用中医辨证、手法复位、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诊治。
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2、张志强:男,1967年1月生,江西南城人。
本科学历。
现任南城县中医院工会主席,副主任中医师。
93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从事脾胃病临床工作20多年,期间到江西医学院二附院进修深造消化内科,能运用中西医结合等多种诊疗方法医治脾胃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3、丁应发:男,1962年10月生,江西南城人,本科学历,现任南城县中医院内科主任。
江西省名中医。
85年江西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期间到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修神经内科专业。
对痹症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4、郑先发:男,1967年9月生,江西南城人,本科学历。
现任南城县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
1991年于江西中医学院骨伤科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骨伤疾病的诊治。
期间到江西省中医院骨伤科、山东文登整骨医院进修深造。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类骨折及其并发症能运用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诊治,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5、宁小平:1965年11月生,江西南城人。
现任南城县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江西省名中医。
1989年7月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后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期间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深造,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
对肿瘤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延长了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生存质量,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龙氏治脊疗法
![龙氏治脊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20d4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a.png)
谢谢观看
这段摘录说明了学习脊柱医学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许多疾病都与脊柱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 肥胖症等。这些疾病都与脊柱的力学平衡失调有关。”
这段摘录指出了许多疾病都与脊柱有关,提示我们在治疗这些疾病时,应该考 虑到脊柱的问题。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筋,肝主疏泄,肝主情志。肝失疏泄则筋络失养,容易 产生颈椎病。因此,颈椎病的发生与情志不畅有关。”
这段摘录说明了中医理论中肝脏与颈椎的关系,提示我们在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时,应该注重调节情志。
阅读感受
《龙氏治脊疗法》是一本深入探讨脊椎病治疗方法的医学书籍,作者范德辉凭 借其深厚的医学背景和对脊椎病的深入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本实用、科学的 指南。
在书中,作者首先强调了脊椎病的重要性。他指出,脊椎病不仅影响人体的力 学平衡,还会对神经、肌肉、血管等造成压迫,从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治 疗脊椎病成为了当务之急。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只症状的缓解,而忽略 了病因的消除。因此,作者提出了“治脊疗法”的概念,强调从根源上治疗脊 椎病。
《龙氏治脊疗法》这本书的目录分析表明,它是一本以脊柱疾病治疗为主题的 医学著作。通过对脊柱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与疾病关系的介绍,为读者展示了 如何运用手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脊柱疾病。通过大量临床案例分享,进一步证明 了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龙氏治脊疗法》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在书中,作者还分享了许多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表明,“治脊疗法”是一种 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消除症状、恢复健康。作者也强调了预防脊椎 病的重要性。他指出,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锻炼、避免过度劳累等都可以预 防脊椎病的发生。
四川省名中医简介
![四川省名中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c9e85f504a1b0717fd5dd7b.png)
四川省第二届名中医初评通过人员情况简介(29人)【 】【 2013-04-07 16:55 】【来源:四川新闻网】我校及附属医院入围老中医:1、艾儒棣教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师从文琢之、罗禹田。
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43年,擅治红斑狼疮、皮肌炎、天疱疮、特异性皮炎、荨麻疹、肿瘤疾病、脂溢性皮炎等病症。
2、张之文教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年。
擅治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外感发热、失眠、焦虑性神经症等病症。
3、张发荣教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年,擅治糠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脑血管病、健忘、痴呆、偏瘫、咳喘、郁证、疲劳综合征、性功能障碍等病症。
4、杨家林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师从王渭川。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51年,擅治月经失调、子宫肌瘤、不孕症、先兆流产、绝经后骨质疏松、外阴营养不良、产后流血等病症。
5、罗才贵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
从事中医推拿临床工作37年,擅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骨与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等骨关节退行性疾病以及筋伤疾病、股骨头坏死等病症。
6、胡天成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师从胡伯安。
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工作45年,擅治小儿高热、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多动综合征、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病症。
7、钟以泽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师从王渭川、文琢之。
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工作50年,擅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周围血管疾病、银屑病、皮炎湿疹、白癜风、等病症。
8、曹吉勋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成都中医学院“西学中”高级研修班。
从事中医肛肠临床工作63年,擅治混合痔、肛周脓肿、便秘、先天后天肛门会阴畸形等病症。
9、熊大经教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师从熊雨田。
从事中医耳鼻喉临床工作48年,擅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声音嘶哑、耳鸣、耳聋、耳胀等病症。
10、李培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4年,擅治胃痛、泄泻、痢疾、便秘、胸痹、心悸、哮喘、水肿、癃闭、黄疸、胁痛、臌胀等病症。
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04829e20b4c2e3f56276329.png)
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通过对各种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进一步探讨热针疗法临床研究,将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建设项目规范性统一标准用于临床,向全国推广应用。
对各种热针疗法的临床研究查询整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作用是充分肯定的,具有很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如何能使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建设项目管氏热针疗法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应用,才能更好地将热针疗法推广应用临床,更好地应用现代电子科技对热针疗法仪改进。
而且,从目前所查阅论文看,对如何客观评定热针疗法的临床疗效,针刺热效应,机理,如果能统一的规定,统一标准,才能更客观,更直接的标准来衡量热针疗法,这是我们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标签:热针疗法;临床研究;综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卫生保健,防病治病意识的增强,对传统针灸的治疗方法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传统针灸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热针疗法,顺应了时代要求,脱颖而出了一些热针疗法,电热针疗法,磁热疗法等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是肯定。
热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刺,艾灸,温针灸,火针等疗法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大多方法都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现将热针疗法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热针疗法热针疗法是国家级名中医管遵惠主任医师根据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将针刺灸疗融为一体的治疗方法。
热针疗法使用GZH型热针仪,可使刺入人体的针发热,根据治疗需要提高并控制体温度,温度可以30℃~80℃调节,并保持恒温,起到针刺、灸疗、温针灸、火针等综合疗效[1]。
GZH型热针仪的改型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相关课题,曾先后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奖励。
是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之一[2]。
管遵惠,徐杰等[3]应用GZH型热针仪随机分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热针组治愈率64.1%,电针组治愈率31.7%,经统计学处理χ2=29.29,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卧如弓”,你做对了吗
![“卧如弓”,你做对了吗](https://img.taocdn.com/s3/m/caae9327bb4cf7ec4bfed085.png)
“卧如弓”,你做对了吗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第12期张华/李朝古人云:“坐如松、卧如弓、行如风。
”这些不仅是指日常仪态,既端庄富于美感,而且还有利于健康,气息调和自然血脉流畅,人就不易生病。
所谓“卧如弓”,是指人在睡眠时身体侧卧弯曲似“弓”的姿势。
在这个位置上,四肢可以放在较舒适的位置,全身的肌肉也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放松。
但是,有些人误解了这个姿势,错误操作继而引发了颈椎病。
李女士从事会计行业快5年了,基于工作要经常低头的缘故,她颈椎病也没少犯。
最近3个月,李女士的头晕、头痛又复发了,向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范德辉求诊。
范德辉用龙氏三步定位诊断,判断李女士是由于颈椎生理曲度反弓导致的颈椎不稳定。
范德辉用龙氏正骨手法为其治疗后,李女士的症状当场就缓解了许多。
然而,李女士更想搞明白的一点是,明明自己已经很注意,比如硬板床、枕头的高度、睡如弓等方面都兼顾了,为何颈椎病老是反复呢?于是,范德辉让李女士在治床上做了个“卧如弓”的姿势。
结果当李女士示范完,范德辉就明白问题所在了——她误解并做错了“卧如弓”,头部、颈部均弯曲,像只虾米,以至于颈椎生理曲度反弓,导致关节不稳定。
像李女士一样,相信还有很多人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范德辉说,弓的两端是直的,而不是弯的。
因此,真正的“卧如弓”,相对于弯曲的躯干而言,头颈跟足踝是直的。
也就是说,晚上睡觉时,头颈的摆位跟正常站立位是一样的。
只有这样,颈椎在休息的时候才依然保持中立位,才不会在白天已经“过度”屈曲的情况再继续保持屈曲,以致于颈椎曲度变直、反弓。
在听了范德辉解释后,李女士才恍然大悟。
经过几次治疗并按正确的姿势睡觉,她的颈椎病再也没犯了。
范德辉提醒,睡眠后第二天发现脖子劳累或颈部不舒服的症状并无缓解,甚至还加重,那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睡姿不对了。
范德辉说,在临床上,相信很多医生都会对患者有所嘱咐,比如饮食、运动、保暖、姿势等,可是,有的时候,疗效却不大理想。
范德辉中医师个人简介
![范德辉中医师个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a249931af45b307e8719758.png)
范 德 辉 中 医 师
教授 主任中医师 医学百事通成员
范德辉个人简介
范德辉,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医学百事通 成员,龙氏治脊疗法传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 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 针刀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常务委 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手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从事脊柱相关疾病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运 用针灸、浮针、小针刀、龙氏正骨手法及中药治疗脊柱关 节疾病,主持国家级、省厅级及市局级脊椎病因学相关科 研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医学百事通个人ຫໍສະໝຸດ 誉 2006-200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践教学优秀带教教师 2010-201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践教学优秀带教教师 2012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研究所青年科技标兵
2012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研究所优秀学术论文作者
2012年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
2012年国家中医药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康 复科)
为患者做全方位的治疗
2003.4~2003.10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康复科进修学习
2005.5~2005.8 广州军区总医院 康复科进修学习
医学百事通,在线医生咨询
范德辉医师在学术会议上的讲学
个人科研(临床)经历
科研成果如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 2008年 脊柱推拿诊疗规范化研究
名医荟萃∣广东省名中医
![名医荟萃∣广东省名中医](https://img.taocdn.com/s3/m/0da940d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d.png)
名医荟萃∣广东省名中医展开全文广东省名中医邱健行邱健行,主任中医师,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历任中华中医学会理事、中华中医内科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血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脾胃病学说研究组组长、广东省老中医药专家协会副会、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
中医内科专家,擅治脾胃病、急慢性胃炎、溃疡病、急慢性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上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难治性血证、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月经过多、顽固性咳嗽、顽固性失眠、顽固性皮肤过敏、习惯性便秘。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出诊地点:名医特诊室----------------------------------------------------广东省名中医卢桂梅卢桂梅,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善用中医中药辩证诊治内科各种常见及疑难疾病,尤其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及神经内科疾病,如头痛、眩晕、神经痛、脑梗塞、失眠、抑郁、癫痫、面瘫、高血压等病,同时对冠心病、胃肠、肝胆消化道疾病;肾、输尿管等泌尿系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全天,周六上午出诊地点:名医特诊室------------------------------------------------------广东省名中医王清海王清海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
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中西医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湿气重,饮食运动“双管齐下”
![湿气重,饮食运动“双管齐下”](https://img.taocdn.com/s3/m/5e5794fc227916888586d771.png)
湿气重,饮食运动“双管齐下”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第5期总是感觉头部沉重,老想要睡觉;四肢乏力,困倦,懒着不想动;口中发黏,发甜,感觉嘴里蒙上了一些东西,粘腻不适。
也有人因为湿气重,出现皮肤瘙痒,湿疹;颈肩腰腿痛的病人天气潮湿时症状也会加重等。
对于这种情况,广东省名中医、脊柱养生专家、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范德辉教授认为,中医理论讲究“天人相应”,天气情况的变化一样会影响到人体,空气潮湿,相应地也会使人体内湿气加重,而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湿气加重会影响脾胃运化,即所谓的“湿困脾”,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液输布不利,进一步加重体内的湿气,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粘滞,阻遏气机,从而产生以上种种症状。
因此,范德辉从煲汤、饮茶、运动三方面推荐大家祛除体内的湿气的养生宝典:一款养生汤[茯苓生姜猪肉汤][原料]茯苓200克,猪肉500克,生姜2-3片。
[做法]先将茯苓洗净,切成片,猪肉洗净,将三者一起放入瓦煲内,加适量自来水,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约2个小时,然后加入食盐、味精等调味品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利水消肿。
两种除湿茶[芡实薏仁茶][原料]芡实、薏苡仁、赤小豆、马齿苋、淡竹叶、绿茶、槐米各5克。
[做法]将薏米洗净,提前炒过,将芡实、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1小时左右,放入锅内,用小火慢慢煮,煮出薏米的香味,加入其余原材料,继续煮20分钟,待凉即可饮用。
[功效]利水消肿,健脾除湿,益肾固精。
[陈皮茯苓茶][原料]陈皮3克,茯苓5克。
[做法]将茯苓、陈皮洗净,放入茶杯内,用开水冲泡,10-15分钟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
三个小动作1.慢跑至微汗从中医的角度讲,去除体内的湿气包括发汗,这种出汗的方法叫做“但微微似欲汗出”,而不是汗出如水流漓,即是此时出汗是蒙蒙细汗,一点薄薄的汗意,而不是满身大汗。
可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慢跑运动,不需要累到满身大汗。
2.刺激膀胱经膀胱经走行于人体的背侧,从头至脚,中医称一身之藩篱,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要想去除体内的湿气,就要保持膀胱经的通畅无阻。
山东十大名老中医简介
![山东十大名老中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36d60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2.png)
山东十大名老中医简介山东省是中国中医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著名的老中医,他们用自己的医术和智慧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山东省十大名老中医的简介。
1. 翁恒亮:翁恒亮老先生是山东中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被誉为山东省的中医泰斗。
他擅长中医诊疗和药物研究,尤其在肿瘤疗法方面有独到见解。
2. 胡松泉:胡松泉老先生是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创始人,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
他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经典研究,对中医经络学有着深入的理解与研究成果。
3. 李守义:李守义老先生是山东省著名的老中医,被誉为“桃云先生”,擅长中医内科和针灸治疗。
他多年来积极传承中医药知识,致力于推广中医文化。
4. 张福源:张福源老先生是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创始人,被誉为“山东研究中医养生的泰斗”。
他重视中医与养生之间的关系,通过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了不少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养生方法。
5. 朱景荣:朱景荣老先生是山东省中医院的名老中医,被誉为“名施泉城”的中医专家。
他擅长中医推拿和骨伤科诊治,对于关节疾病有着深入的研究。
6. 刘民航:刘民航老先生是山东省中医学院的教授级高级职称人员,擅长中医脾胃病及针灸治疗。
他通过长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医术。
7. 张利民:张利民老先生是山东省中医院的教授,古籍医书研究专家。
他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斐然成绩显著,并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医经典文化。
8. 张国仁:张国仁老先生是山东省中医院的名老中医,被誉为“山东中医世家”的传承者。
他专长于中医针灸和经典研究,为众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9. 王有安:王有安老先生是山东省中医院的教授级名医,擅长中医儿科和药方研究,对于小儿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广受患者信赖和敬爱。
10. 周明根:周明根老先生是山东省中医学院的名誉院长,被誉为“山东中医界的泰斗”。
他对中医内科和临床研究有着独到见解,在教育和医学实践方面给予了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巨大的推动。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范德辉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范德辉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2438d3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4f.png)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15卷第7期 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 2020,Vol 15,No 7 ·文献研究·DOI:10.13935/j.cnki.sjzx.200711基金项目:范德辉广东省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作者单位: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510405;2.河源市人民医院,广东河源517000;3.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510095通信作者:范德辉,Email:35592847@qq.com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范德辉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王朝峰1 欧志文1 吴慧琴2 苏美意3 张振宁3 袁智先3 范德辉3【摘要】 目的 探讨范德辉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中应用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提供更多思路。
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143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221份电子病历,采用频数、频率分析、层次聚类分析以及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药物分析。
结果 有13味中药频率超过50.00%,14味频率在10.00%~50.00%之间,42味频率小于10.00%,根据聚类分析,27味中药可分为7大类,以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12个公因子。
结论 范德辉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从肝、脾、肾论治,治法以祛风除湿、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为主,多采用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作为主要组方药物。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ontheRegularityofProfessorFanDehui′sDrugUseforLumbarDiscHer niationBasedonDataMiningMethodsWangChao-feng1,OuZhi-wen1,WuHui-qin2,SuMei-yi3,ZhangZhen-ning3,YuanZhi-xian3,FanDe-hui3(1.TheFifthClinicalMedicalCollegeofGuang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zhouGuangdong510405;2.HeyuanPeople′sHospital,HeyuanGuangdong517000;3.GuangdongSeco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 pital,GuangzhouGuangdong510095)【Abstract】 Objective ToanalyzetheChinesemedicationregularityandexperienceofProfessorFanDehuionLumbarDiscHerniation,andprovidemoreideasforclinicaltreatment.Methods 143casesincluding221electronicmed icalrecordsforLumbarDiscHerniationtreatedbyProfessorFanDehuiinthe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Rehabilita tionoftheGuangdongSeco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fromJune2018toJune2019werecollected.Frequencyanalysis,relativefrequencyanalysis,HierarchicalClusteranalysisandfactoranalysiswereusedtoanalyzeandevaluatetheChinesemedicineregularity.Results 13herbswereusedwithafrequencyover50.00%.Thefrequencyof14Chineseherbalmedicinesisbetween10.00%and50.00%,andthefrequencyof42Chineseherbalmedicinesislessthan10.00%.Accordingtoclusteranalysis,27herbscouldbedividedinto7typeswithHierarchicalClusteranalysis.Then12commonfactorswereextractedbyprincipalcompositionanalysismethod.Conclusion TheregularityofChinesemedica tionofProfessorFanDehuiforLumbarDiscHerniationisbasedontheliver,spleen,andkidney.Themaintreatmentmeth odsaredispellingwindandeliminatingdampness,tonifyingtheliverandkidney,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toremovebloodstasis,invigoratingspleenandsupplementingqi,andusesthetonifyingdrugs,invigoratingbloodstasisdrugs,winddampnessdrugsasthemainprescriptiondrug.【Keywords】 LumbarDiscHerniation;RegularityofChineseMedication;DataminingTechnology;ClusterAnalysis;FactorAnalysis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骨科疾病,多发于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以L4~5、L5~S1居多[1],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你的“肩周炎”可能是颈椎错位惹的祸!
![你的“肩周炎”可能是颈椎错位惹的祸!](https://img.taocdn.com/s3/m/841113c7bcd126fff6050b86.png)
你的“肩周炎”可能是颈椎错位惹的祸!作者:张华李朝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第4期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脊柱专家范德辉指出,很多人会把肩周炎当做“垃圾桶”,搞不清楚的肩痛都统统归类到肩周炎,以致于肩周炎成了众多肩痛的“避难处”。
其实,肩膀痛并非就一定是肩周炎,或许是颈椎错位所致。
被误诊了大半年的肩周炎肖先生65 岁,近来因右肩疼痛加重彻夜难眠。
肖先生说,肩痛实际上已经有大半年了,实在痛得受不了就吃点止痛药,这段时间止痛药也不顶用。
这半年也辗转看了不少医生,可并没有起色。
范德辉主任询问得知,肖先生起初只是脖子痛,刚开始按摩了一段时间,脖子痛倒是好些了,渐渐的右肩开始出现疼痛,右上肢外展和前屈时疼痛加重,期间并没有受过外伤史。
听完肖先生的讲述后,范德辉便给他做了体格检查。
范德辉认为,肖先生的肩痛是颈椎错位压迫神经导致的,之前的治疗都是针对右肩局部进行的,自然效果不佳。
颈椎错位引发肩膀痛临床上,颈椎病出现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头晕、头痛、手臂麻木等。
此外,颈椎病还会导致肩膀疼痛。
这是因支配肩部肌肉的神经是从颈椎发出的。
如颈椎发生错位,或局部有慢性损伤,导致相应神经受压,就会出现这些神经支配的区域发生感觉或运动的障碍,从而导致肩部肌肉力量不足而产生损伤,出现疼痛。
因此,治疗的关键点在于颈椎,而非肩部。
所谓肩周炎,俗称“五十肩”,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一般会有肩痛、活动受限、怕冷等表现。
而这个病好发于50 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肩周炎可表现为肩膀痛,但并不是所有的肩膀痛都是肩周炎。
而颈源性的肩痛,除肩膀疼痛外,还伴有颈部的症状,如颈部肌肉僵硬不适、颈部活动受限等。
两者不难鉴别。
专家强调,临床上,对久治不愈又没外伤史,且影像学等检查可排除肩部病变的肩痛,尤其要考虑是否为颈椎病变导致的。
【提示板】如何预防颈源性肩痛对于颈源性的肩痛,治疗之外,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小儿推拿公开课主持稿
![小儿推拿公开课主持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511dfecc7931b764ce1512.png)
尊敬的各位家长和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公开课会场,我代表主办单位:广东省健康管理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中广和中医教育,悦杏林,中广和堂中医馆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忠心的感谢。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阮丽衡,是这次的公开课的主持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健康的成长,途中,你是否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每到流感季—-担心宝宝免疫力?每到咳嗽时——犹豫不决去医院?每到积食时——忧心是否会发烧?每到发烧时——焦心会出现惊厥?有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让孩子喜欢,妈妈放心呢?有!!让我们一起马上进入今天名中医育儿干货分享会如何做一个懂中医的妈妈接下来的三十分钟,由刘毅大夫三甲中医院儿科专家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师承王雪峰教授七年专注中医儿科诊疗为大家分享的小孩发烧,妈妈必备的处理方法(小孩发烧分类、发烧应急处理、发烧中医处理办法等中医的治疗方法既绿色又有效,孩子喜欢,妈妈放心,那我们干货分享肯定停不下来,接下来有请彭冬华大夫三甲中医院小儿推拿专家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师承广东省名中医范德辉十年专注中医小儿推拿临床为大家分享推拿穴位及案例,实实在在干货分享给您.掌声想起来,下面有请彭冬华老师!非常感谢彭老师的精彩分享,相信经过妈妈们的认真学习,一定会掌握好中医调治小儿疾患的方法,同样也会为自己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精彩肯定不能停,今天呀,大家实在太有福啦,现场还请到了两位小儿推拿专家,蒋卓秀老师和孙英煌老师给大家各带来一个案例分析,实实在在将自己的临床心得分享给大家。
蒋卓秀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张仲景国医学院承诸师,重经典,采众长。
验临床,二十年.非常感谢蒋老师的精彩案例,此时此刻的精彩不能停,下面有请孙英煌老师给大家接着分享临床心得从事小儿推拿工作数年擅长运用各种外治法调理儿科常见疾病深受广大家长的喜欢和推荐非常棒,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是满满长知识,接下来,现在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这次分享会还设立了抽奖环节,抢红包游戏抽奖。
练瑜伽受伤了怎么办?
![练瑜伽受伤了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3d6601624431b90d6c85c7f5.png)
练瑜伽受伤了怎么办?
瑜伽老师练伤自己的也有,针灸康复科医生提醒瑜伽学者,练习动作要讲究身体力行,重视练瑜伽暴露的旧伤。
瑜伽老师也拉伤“我的门诊一周要收4、5个练瑜伽的受伤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范德辉副主任医师最近留意了两个月,发现这一数据有增无减。
他承认练习瑜伽对研修身心、增强身体柔韧性、修复情绪有诸多好处,但部分练功心切的学员甚至老师会动作过量而引发身体不适。
范医生举例,一位70岁的阿婆练习瑜伽已有几年时间,精神状态保持得很饱满,坚持“别人能做的,我也能行”的信念,但大幅度的动作却导致了膝盖韧带拉伤;更有一位40多岁的瑜伽老师,曾在印度拜师回国开课十余年,过于频密的教学任务导致她的脊椎移位压迫神经,手臂一度麻痹;瑜伽还会“挖掘”旧伤,有女学员多年前受过外伤损伤韧带,由于练习过于勤奋,导致腰椎滑脱;还有先天性骶椎隐性裂开者,练瑜伽时易造成关节错位。
不要随意推拿颈部、膝盖、腰部是练习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医生提醒,一旦感觉身体某部位出现异常疼痛,要马上停止继续练习,24小时之内可用冰块进行冷敷,阻止脊椎等处的毛细血管出血;24小时之后宜热敷来活血化淤,此时方可以对痛处进行揉搓。
医生演示称:揉搓伤口缓解疼痛时,应用手指的指腹部,先在淤血处的周边进行揉搓,再渐渐靠近淤血集中位置,一般一次20分钟左右,有利淤血化解。
如果感觉伤情较严重,不要随意去找按摩师推拿,更不要有“师傅力量越重越见效”的错误观念,如果用力不当,可能会造成医源性错位损伤。
身体拉伤后通常需要休息15。
你的脊柱到底正不正
![你的脊柱到底正不正](https://img.taocdn.com/s3/m/48ff6b05c5da50e2524d7fc1.png)
除此 以外 , 为 脊柱 偏 歪 所 致 的症 状 多种 多样 。 高 I 『 【 1 、 心病、 便 秘 、月 } . I 炎等 部 足 脊柱 相 关疾 病 ,如忠 有 此 类疾 病 , 日 过 系统 I l 规 的 治疗 ,f f 『 K} f J j 治 疗 效果 不 理想 , 妨 俭 查 脊 的 问题 , 能 会仃 意 想不 到 的 效 粜 。范德 辉 表 示 ,如 } 果怀 疑 自己有 脊柱 偏 歪 , J 1 以通过 照
老师和家 K邯认为陈某足囚为高 学 J / , J 人大,所以出现焦虑疵状 ,
计 陈某 放 忪心 情 ,并进 行 心理 疏 导 , 足效 果 小佳 。后来 戚 介 , 找 到范 德 辉 ,绛 过 系列 榆 查 ,才 确 诊 为脊 住偏 。范德 辉 介绍 , 、 牛 和 白领 都 足 经 常伏 案的 人群 , K} f 1 』 维持旧 ‘ 姿 势 ,低 学 上作 , 加 l 可能^ l ^ 姿不 太标 准 ,很 容易 f } ; 现 脊性 的偏 。 [ : w J . L I L 类 脊 托偏 歪 的 症 状 多 以头 罐 状 出现 ,很 多人 会 忽视 ,误以 为是焦 虑 。 尢 独 仃偶 ,7 0 多岁 的 张 阿 姨 也 为偏 头痛 遍 访 名 医 , f J j 然 没 仃 缓 解 ,后 辗 转 剑范 德 辉 处求 诊 。范 德 辉 发现 ,张 阿姨 胸 椎有 两处 偏 斧 ,颈 椎 有 三 处 偏 i ,这 直 接 导 致 了 张 阿 姨 的 偏 头痛 以 及手 指 麻 小 。 绐 过 治 疗 ,张 阿 姨 表爪 : “ 轻松 _ l r 很多 ,眼 睛 邰没 j J 【 5 么蒙 了 。 ”范 德 辉 衷, , 偏头 痛 可 能仃 - 是 因为 颈椎 问题 所致 ,颈 椎 的偏 歪 经过 纠 【 一 后 ,效 粜 儿乎 立竿 见影 ,但 仍 然要 合 其他 r 疗 法巩 刚疗 效 。
耳鸣,你还只看耳朵吗
![耳鸣,你还只看耳朵吗](https://img.taocdn.com/s3/m/4e37cec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79.png)
2021窑01家庭科学·新健康康6.儿科:适时增减衣服、室内多通风全科医生窑身体管理+30岁的林先生是某出租车公司的一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林先生经常早出晚归,而因为久坐、保持一个姿势不动,林先生脖子经常酸痛不适。
在一次夜班回家后,林先生躺在沙发上因太困就睡着了,当醒来后就出现了右耳耳鸣。
于是他急忙到耳鼻喉科就诊,可是经过相关检查,耳朵未见明显异常。
本来脖子就酸痛难忍,现在又出现耳鸣,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林先生烦恼不已,最后来到医院求诊。
广东省名中医范德辉教授一接诊,就看到林先生脖子明显偏向一侧,之后经过详细的诊查跟阅片后,范德辉认为林先生的耳鸣是颈椎错位引起的,是常见的颈源性耳鸣。
在确认病因之后,范德辉便用中医正骨手法为林先生错位的颈椎进行了复位治疗,在复位完成后,林先生当即就感到耳鸣减轻了许多,并且整个肩颈、头部瞬间都舒服了。
范教授指出,颈椎病引起的症状有多种,常见的有颈痛、头晕、头痛或手麻等,而耳鸣也是其中一种,不过比例相对较低,容易引起人们的忽视,而有时恰恰是这种忽视,导致了不少耳鸣患者的漏诊或误诊。
颈源性耳鸣的主要机理是颈椎的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发生错位,使相应的神经和血管受压,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耳鸣。
因此,治疗颈源性耳鸣,其关键点就是要治疗好颈椎。
颈椎问题解决了,耳鸣这个烦人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而颈源性耳鸣一般多伴有脖子不舒服的症状,抓住这一点,就不会轻易发生误判。
鸣这三招看过来那具体如何预防颈源性耳鸣呢?范德辉指出,首先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注意姿势。
不但要选择正确的姿势,还有注意其时长。
常见的办公室一族,自我调理时,可以采取适当多喝水的方法。
适当补充水分,一是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二是喝水的时候,尽量仰头慢慢喝,有助于平缓心情,消除疲劳;三是可以适当增加去洗手间的次数,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变换体位,防止长时间固定同一个姿势了。
其次,在空调房间里,不宜对着冷风直吹,要注意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以免局部受凉,引发肌肉痉挛。
腹痛竟然是因为腰椎错位名中医范德辉支招腰椎锻炼三功法
![腹痛竟然是因为腰椎错位名中医范德辉支招腰椎锻炼三功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55861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b.png)
腹痛竟然是因为腰椎错位名中医范德辉支招腰椎锻炼三功法炎炎夏日,口渴难忍,来一杯冷饮,何其惬意。
舒爽之余,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我们常常归罪于冷饮。
但是,广东省名中医范德辉教授却发现,有一部分人的腹痛,按照胃肠痉挛来处理,却依然无效。
在做脊柱检查的时候,发现腹痛竟然是脊椎错位引起的。
范德辉教授广东省名中医龙氏治脊疗法传承人问诊多次才找出腹痛缘由王小姐的腹痛是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的。
那时她腹痛不适,以肚脐周围疼痛为主,尤其月经过后腹痛会更厉害。
王小姐以为是月经来了,身体虚弱导致的,也找妇科医生调理过一段时间未见好转。
后来王小姐腹痛实在难受,便去胃肠专科看了,吃药、打针,各项针对腹部的理疗都做上了,也未见腹痛缓解。
腹部B超、CT等也照了,也没发现有异常。
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脊柱专科门诊就诊时,范德辉触诊王小姐的腹部,腹部柔软,无压痛,也无反跳痛。
王小姐俯卧后,医生发现其腰部肌肉僵硬,腰椎曲度反弓,右L3/4棘旁压痛。
范德辉还了解到,王小姐从事文职工作,早九晚五,有时还需要加班,基本上都是坐着干活,平时又不爱运动,导致腰部肌肉力量不足,腰椎椎体错位压迫神经导致腹痛。
于是,范德辉给王小姐进行龙氏正骨手法复位,并指导其功能锻炼。
经过几次治疗后,王小姐的腹痛完全消失了。
痛虽在腹部,病却在腰间当发生腹痛时,我们往往以为是肠道出了问题,这种思路是对的,这是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优先要考虑的病因。
范德辉说,不少腹痛在临床上并无表现出明显的肠道异常,也不伴有呕吐、腹泻或发热等症状,服用胃肠药后疗效不佳,病情反反复复,缠绵不愈,病人也十分痛苦迷茫,这时我们就要考虑脊源性腹痛的可能性了。
这是因为支配腹部脏器的神经从腰部发出,当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时,腹腔空间变小,腹腔里的脏器相互之间容易挤压。
当腰椎椎体发生错位时,对穿出的神经产生压迫,导致腹痛的发生。
专家:三招保持腰椎正常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人体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体的阳经,所以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阳气的督脉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百事通
从事脊柱相关疾病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运 用针灸、浮针、小针刀、龙氏正骨手法及中药治疗脊柱关 节疾病,主持国家级、省厅级及市局级脊椎病因学相关科 研课题多项,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寄情山水——范德辉医师的旅行照片
工作学习经历
1988.9~1993.7 就读江西中医药大学 班长
个人荣誉
2006-200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践教学优秀带教教师 2010-201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践教学优秀带教教师 2012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研究所青年科技标兵 2012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研究所优秀学术论文作者 2012年获得“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2013年“龙氏正骨疗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民间特色疗法项目” 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为“倒悬推拿疗法”全国适宜技术推广
项目牵头单位负责人
集体荣誉
2009年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项目中医名科(康复科) 2009年广东省“十一五”中医重点专科(康复科) 2012年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 2012年国家中医药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康
复科)
为患者做全方位的治疗
感谢您的下载让小编的努力能帮助到您, 最后一页是小编对你的谢谢哦,提醒一下, 下载好了几个全部自己看一遍,把用不上 的删除哦!包括最后一页!
2005.5~2005.8 广州军区总医院 康复科进修学习
医学百事通,在线医生咨询
范德辉医师在学术会议上的讲学
个人科研(临床)经历
科研成果如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 2008年 脊柱推拿诊疗规范化研究 广东省科技厅科研课题2项 2011年 不同体位下腰椎牵引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 2012年 倒悬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机理正交设计
1993.8~1999.11 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 康复科 科主任 主治中医师
1999.11~2005.7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人民医院康复科 副主任中医师
2005.8至今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康复科 师
病区主任 主 任 中 医
2003.4~2003.10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康复科进修学习
范
德
龙辉
氏 治
中
脊医
疗师
法
传
承
人
教授 主任中医师 医学百事通成员
范德辉个பைடு நூலகம்简介
范德辉,广东省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医学百事通 成员,龙氏治脊疗法传承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 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 针刀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康复分会常务委 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手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