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汉本语言学概论作业形考答案1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作业

《语言学概论》作业

《语言学概论》作业《语言学概论》作业《语言学概论》作业第一批次作业答案1、汉语拼音方案中21个声母之间的关系是()。

A:聚合关系 B:组合关系 C:语法关系 D:语义关系选择答案:A2、按照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称之为语言的 ( )。

A:形态分类 B:结构分类 C:功能分类 D:谱系分类选择答案:D3、英语foot的复数变为feet,所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

A:加词尾 B:加词缀 C:变换重音的位置 D:内部曲折选择答案:D4、"笔”"钢笔”在词义上的关系是()。

A:同义关系 B:反义关系C:上下义关系D:组成关系选择答案:C5、下列各组中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大学、人民、(英)reader 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老虎、(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 选择答案:D6、汉语"紧张”和"松弛”的词义()A:是对立关系B:是重叠关系 C:有时对立,有时重叠 D:既有反义又有同义的因素 E:无同义的因素选择答案:AD7、元音音质的不同取决于()A:开口度的大小 B:发音体整动的频率 C:舌位的前后 D:嘴唇的圆展E: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选择答案:ACD8、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定时期起作用B: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

C: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D: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E: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选择答案:BCE9、[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

选择答案:错误10、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选择答案:错误第二批次作业答案1.汉语中“北平→北京”、“德律风→电话”,产生词语替换的原因是(D )A:社会的因素 B: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C:前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后者是社会因素D:前者是社会因素,后者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庄子》里“匠石运斤成风”中的“匠石”,现代汉语说“名叫做石的工匠”。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国开(电大)《现代汉语(1)》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普通话是指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是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音素。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是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在汉语中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10分,每两个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为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语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

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1.下列各种说法只有口语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是正确的。

2.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构成的。

3.北方话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点的。

4.条件语句中不是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理由是同行地域广。

5.汉语声调是由音高变化形成的。

6.语音的三大属性不包括自然属性。

7.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是ü。

注:文章中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一些语言表述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

8.选择题答案:A9.选择题答案:B10.选择题答案:B四、综合分析应用题1.元音发音特点:①i:舌面靠前,口腔高度较高,不圆唇元音。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开(电大)《古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国开(电大)《古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8分)1.许慎——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

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2.六书——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

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3.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

4.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5.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6.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7.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8.假借——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9.因形示义——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

10.随体话训——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

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

请讪:屈曲,曲折。

11.独体——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

12.合体——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

13.变体——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

14.四体二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围,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分,共20分)15.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语言学概论》考核作业一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语言学概论》考核作业一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解释下列名词:(10分)1、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答:是指用语言来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信息的交流,社会成员可以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和思想成果,从而更好地分工协作的功能。

2、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答:从语言系统的整体结构来说语言符号具有二层性一个是音位层它是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一个是符号层它是语言的上层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组合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组合构成的句子。

其中语素属于语言符号词和句子都属于语言符号序列。

3、组合关系答: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作组合关系,如“伟大”和“人民”组成“伟大人民”就是组合关系。

4、元音答: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的音叫元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e、i、o、u、ü。

5、自由变体答: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二、填空题(25分)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和希腊。

2.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标志性著作。

3.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4.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消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

5.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6.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7.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8.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9.语音具有音高、、音质、音长四个要素。

10.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圆唇与否、舌位高低、舌位的前后三个因素决定的。

11.普通话中的“豆腐[toufu]”一词,实际说话中一般说成[touf],这种现象属于音变中的脱落。

1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8分)1、下列说法只有 D 正确。

A.语言是一种心理现象。

B.语言是一种具有阶级性的特殊社会现象。

C.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1》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daixiezuoye1)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班级:现代汉语作业1(参考答案:daixiezuoye1)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同语言的语音各有其系统性。

3.声母:汉字字音中开头的辅音因素叫声母。

普通话共有21个辅音声母。

4.韵母: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音素。

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5.声调:是指读每个汉字时声音的高低升降变化。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

声调在汉语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赣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以(南昌话)为代表;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海南).(台湾)三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

4.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等多种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5.语音的四要素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6.汉语拼音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7.声母z和zh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8.声母m和n的相同点是(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9.复韵母可以分三类,韵母iao属于(中响复)韵母。

10.音节"圆"的汉字拼音是yuan,这个音节的韵母是(üan)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1.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C )正确。

A.口语在书面语基础上产生。

B.书面语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口语的发展。

C.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发展的动力。

D.口语对书面语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

2.普通话是以( A )为基础构成的。

A.北方话B.北京话C.东北话D.河南话3.北方话是以( A )为代表点的。

A.北京话B.天津话C.河南话D.山西话4.下列条件( C )不是北方话成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理由。

电大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词2分)1.普通话: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3.声调:声调指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4.音节:音节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音段,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

5.复韵母: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之分。

只包含一个元音的,叫单韵母;包含几个元音或者由元音、辅音组合而成的,叫复韵母。

二、填空(共20分,每空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六条对于(方言)的使用情况作了明确规定。

4.三大语文运动是指我国20世纪初的(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5.用汉语拼音给“海员、海岸、海啸、海峡、海轮、海鸥、海鲜”这些词注音,其中(海岸)和(海鸥)要使用隔音符号。

6.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其中字母(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y)和(w)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iou)、(uei)、(uen)。

10.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共20 分,每小题2 分)1、文学作品对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具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

比如北方话,在全国的重大影响与我国古代文学名著在全国的传播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名著的传播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广北方话的作用。

电大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三、单项选择题(13 分,每小题 1 分)
解题说明: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空中。 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C )。 A.元音 B.辅音 C.音素 D.音位 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 C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 B.法语 C.拉丁 D.希腊 3.汉语拼音中的 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 B )。 A.u c h B.y ts' x C.u ch h D.x y k 4.下列说法,( A )是正确的。 A. 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 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 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 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 5.下列说法,只有( D )正确。 A.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B.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 C. 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D. 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 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 B )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
二、填空(20 分,每空 0.5 分)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 19 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内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 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 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9.(组合关系)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关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新疆电大一体化语言学概论形考1答案

新疆电大一体化语言学概论形考1答案

新疆电大一体化语言学概论形考1答案2021年秋季学期语言学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1总分:100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问答题论述题一、单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生理学研究语言发音的()。

A:物理基础B:精神基础C:生理基础D:社会基础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C2.儿童语言习得过程具有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

A:听觉B:嗅觉C:声带D: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D3.下列几组国际音标代表的音素,只有()组是清浊对立的。

A:[m]-[f]B:[k]-[t]C:[s]-[z]D:[p]-[t]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C4.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位B:音节C:音质D:音强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5.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语言就是说话,说话就是语言B: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如汉语、英语这样一些个体形式存在着C:语言具有地方色彩,说明语言不具有社会性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D二、多选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的要素包括()。

A:音重B:音长C:音质D:音高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 B C D2.每一个音位都处于()和()两种关系中。

A:对立B:分散C:聚合D:组合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C D3.“四呼”是指()。

A:撮口呼B:开口呼C:齐齿呼D:合口呼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 B C D4.语言系统大致可分为()等几个子系统。

A:语音B:语法C:语汇D:汉字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您的答案:A B C5.语言符号的两个性质是指()。

A:任意性B:固定性C:线条性D:广泛性得分:4分本题分值:4分回答正确您的答案:A C三、判断题(共5题,共20分)得分:20分1.口腔指位于上腭和软腭之间的空间。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答案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可以称为专语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是语言身的性质和特点。

3、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要素,是一定形式和一定内容的同意体。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层次性,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则从上到下分出若干层次,使音、义以及由音义相集合而组成的符号“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但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

5、社会现象:每一种现象又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处于一种互相依存,彼此制约。

二、填空1、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2、历史比较3、左、直观思维4、意义、形式5、约定俗成6、任意性、线条性7、音位、序列、语素、词、句子8、组合关系、聚合关系9、组合、聚合三、判断正误1、√2、×3、×4、×5、√6√、7、√8、√9、×10、√四、问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答: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是组成民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语言是一特殊的社会现象,归结起来就是。

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答:社会现象可以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基础,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语言不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语言学概论中央电大01任务答案

语言学概论中央电大01任务答案

01任务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判断题单项选择题论述题论述题一、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A. 错误B. 正确答案:A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A. 错误B. 正确答案:B3. 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A. 错误B. 正确答案:A4. 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A. 错误B. 正确答案:B5. 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A. 错误B. 正确答案:A6. 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规定的。

A. 错误B. 正确答案:B7. “我和他没有共同语言”,这里的语言不是指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

A. 错误B. 正确答案:B8. 没有内容,符号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所以,符号的内容比符号的形式重要。

A. 错误B. 正确答案:A9.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形成,对社会全体成员就有一种强制性。

A. 错误B. 正确答案:B10. “学习英语”中,“学习”和“英语”之间的关系是组合关系。

A. 错误B. 正确答案:B二、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各种各样的说法,()不正确。

A. 语言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主要是指符号创造时而言B. 人类社会这样多种类的语言,说明语言符号确实是任意性的C. 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本质的,符合逻辑的D. 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在不同的语言中完全是不同的答案:C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系统中把语言材料组织起来的规则可以说是无限的。

B. 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就会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C. 说话时遵循什么样的规则不是个人决定的。

D. 语言规则具有强制性,个人必须无条件遵守。

答案:A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所以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汉本语言学概论作业形考答案1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

(√)四、问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旅和民族。

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

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

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但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答: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这首先可以从语音与语义的结合关系以及世界语言的多样性来加以说明。

语言都是由语音和语义结合而成的,但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就能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在同一语言中也有用相同的声音来表达不同的意义的情形;可见,语音与语义怎样结合成特定的语言成分决定于一定社会集体的意志,决定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其次,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中也可以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

一方面,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人类才有语言。

另一方面,社会不能没有语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

第一,从语言的创造者和语言的服务对象来看,语言是在许多时代中为全民所创造出来和丰富起来的。

人类出现时语言就同时产生了,那时的人类社会不分阶级,语言只能是全民所创造并为全民服务的。

第二,从语言本身的情况来看,不同阶级可能创造并运用一些自己的专门的词和语,形成所谓阶级习惯语,但是阶级习惯语并不就是语言,它没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

3、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

不同语言可以用不同的音来表示相同的事物(如汉语的“shū”和英语的“book”),也可以用相同的、类似的音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如:汉语的“哀”和英语的“I”)。

这些都是符号任意性的表现。

4、语言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为什么?答:语言是社会现象,它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①语言是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的分化统一而分化统一,可见,语言绝不是自然现象。

②从语言的音义关系可以看出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一定的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语言就应该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区别,而实际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语言,还有众多的方言。

5、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它们对于语言运用有什么样的意义?答:语言符号中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中。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语言符号的组合方式处于一个前后相续的链条状,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的自然地聚集成群,它的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6、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在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

语言这个分层装置的运转是组合和替换,即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作业形考答案2第三章语音一、名词解释1、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的音叫元音,如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a、e、o、i、u、ü。

3、辅音:发音时气流受阻的音叫辅音,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中除a、e、o、i、u、ü之外的其它字母代表的音属于辅音。

4、自由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就是能出现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之中而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

5、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

二、填空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鼻、咽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6、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C)。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C)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3、汉语拼音中的ü、c、h,国际音标分别写作(B)。

A、u c hB、y ts‘ xC、u ch hD、x y k4、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5、下列说法,只有(D)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6、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B)是正确的。

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舌头的活动,起了调节共鸣器形状的作用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D、声带、舌头等是被动发音器官7、关于元音和辅音的区别的描述,(C)是正确的。

A、元音发音时间短暂,辅音发音时间较长B、辅音发音响亮,元音发音不响亮C、发辅音气流受阻,发元音气流不受阻D、发元音和辅音发音器官的各个部位均衡紧张8、下列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对应正确的一组是(C)。

A、ē—[e]B、j—[y]C、h—[x]D、b—[b]9、下列发音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辅音是(D)。

A、[t]—[d]B、[b]—[p]C、[s]—[z]D、[t]—[k]10、下列各组元音区别的描述,(A)是错误的。

A、i和y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B、u和o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C、a和ā的区别是舌位前后不同D、i和a的区别是舌位高低不同11、下列各组辅音,区别特征为清浊对立的一组是(D)。

A、[x]—[h]B、[t]—[k]C、[s]—[f]D、[z]—[s]12、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B、音素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C、声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韵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13、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阳平,这种变化叫做(B)。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四、分析题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在下图中用相应的国际音标标出来(书P60)(1)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a(2)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3)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4)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5)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6)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R2、分析下列辅音的发音特点①[k]舌面后,清,不送气,塞音②[x]舌面后,清擦音③[b]双唇,浊,塞音④[ts‘]舌尖后,清,送气,塞擦音3、说明下面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①[p]—[p‘]不送气—送气②[s]—[z]清—浊③[tc]—[tc‘]不送气—送气④[y]—[i]圆唇—不圆唇4、用严式国际音标给下面的汉字注音(声调不作要求)。

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wo][men][te][seh][xuo][tson][man][jah][kuh]②积极参加网上学习[tGi][tGi][ts’an][tGia][wah][sah][Güe][Gi]六、问答题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