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8-06-04T16:48:01.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5期作者:柯向倩1 王俏丰2
[导读] 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1桐庐县中医院中药房浙江杭州 311500)(2桐庐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浙江杭州 311500)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86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穴位贴敷+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和对照组(43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胃脘痛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穴位贴敷;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5-0334-02 浅表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的一种,具有病程长且反复发作等特点[1]。慢性胃炎后期患者可能出现上皮内瘤变,增加患胃癌的几率,易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故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治疗以控制病情十分重要。中药穴位贴敷可发挥增强血液循环及散寒通经络的作用,并能够促使机体的吸收能力及代谢能力增强;黄芪建中汤具有加强胃肠蠕动,改善胃脘疼痛、反复出血等症状的功效,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因此,笔者观察并分析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纳入86例临床受试者均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消化科诊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纳入标准:经胃镜确诊,均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中的诊断标准,同时也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辩证标准。排除慢性萎缩性胃炎;对青霉素、头孢类等药物以及外敷中药过敏者。
将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19±4.97)岁。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4.19±4.9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生产企业: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号H5506072)20mg/次,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2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若有幽门杆菌感染者,给予相应药物对症治疗。
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穴位贴敷:吴茱萸、制附子各10g,干姜、肉桂、花椒、公丁香、五味子、补骨脂、大茴香、肉豆蔻、桂枝各30g,诸药打粉,加生姜汁调成糊状,分成60等份。上述外敷中药每份用胶布固定贴敷于中脘、神阙、双脾俞、双肾俞、双胃俞、双足三里等穴位,每穴贴2.5h后取下,1d/次。黄芪建中汤加味:黄芪9g、饴糖30g、白芍18g、生姜9g、大枣9g、桂枝9g、炙甘草6g。按常规方法煎成200m1,口服,100ml/次,2次/d。
两组患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期间辛辣饮食要适量,戒烟、戒酒,适当运动。
1.3 观察指标
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临床疗效分为无效、有效、显效和痊愈四个等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1%~69%,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显效:症候积分减少71%~95%,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痊愈:症候积分减少
>95%,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消失。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复发判定标准:经过治疗证候积分减少31%~69%,临床症状、体征略有有好转,3个月后证候积分减少<30%,临床症状,体征均出现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及χ2检验,检验水准α值取双侧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仅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3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
2.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照组复发12例,观察组复发1例。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2% vs 27.91%),差异显著
(χ2=12.29,P<0.01)。
3.讨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的“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脾胃虚寒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型。中医认为该病多因素体不足,或肾阳不足,或肝郁气滞,横逆犯胃等因素所致。笔者针对该病的病机,以温中健脾,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疗法,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以治疗该病。
黄芪建中汤为小建中汤加黄芪而成,是医圣张仲景所创[4]。因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等功效,黄芪可健脾胃,补气血;饴糖可滋养止痛;白芍可养血补血,柔肝止痛;桂枝可温阳化气,辛散升举;生姜可温煦脾胃;大枣、甘草可补益脾胃,甘温益气[5]。穴位贴敷用附子
以大辛大热;大茴香以理气和中;公丁香以温中降逆;干姜辅以桂枝、肉桂、吴茱萸以温中散寒、助阳补火;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补骨脂均可温肾暖脾;加生姜汁调和可使挥发渗透力加强,通过皮部-经脉-脏腑之径共达健脾散寒,和胃止痛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确切,不仅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并且有效降低了慢性胃炎的复发率,具有持久性的效果。这可能与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有效修复胃黏膜,杀灭幽门杆菌,并所选中药具有温中健脾,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故使疗效有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普及。【参考文献】
[1]冯艳彬.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5):2786-2788.
[2]房静远,萧树东.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上海)解读[J].胃肠病学,2006,27(11):182-18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彭勇华,周蕾.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1):100-101.
[5]李力,周晓玲,税典奎.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8):471-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