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思考题
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h
3. 光电管
光电管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能将光信 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光电器件。 GD- 4 型真空光电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 外形是一只球形真空玻璃泡,在约半个内壁上, 涂以容易发射电子的锑、铯等金属材料,制成具 有半透明感光薄层的阴极。阳极作成小圆盘状, 位于管的中央。
简图
图 1 GD- 4 型真空光电管结构
滤光片:滤光片是一组通用有色玻璃 滤色片,它具有从光源中滤选出不同谱线的能力。 本实验所用滤光片能选出 365.0nm , 404.7nm , 4 35.8nm , 546.1nm , 577.0nm 等谱线。 减光片:中性减光片是一组具有不同 灰度的玻璃片,它具有衰减光强的能力,用于从 同一光源获得不同的光强。本实验所用的 3 块减 光片对波长为 577.0nm 的单色光的透过率分别为 : 25 %, 50 %, 75 %。
(1) 伏安特性 当照射光的频率和强度一定时,光电 流随两极间电压变化的特性称为伏安特性,其曲 线如图 2 所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2
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U Y U m sin t
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向电压开始增加 时,光电流也增加,当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后, 光电流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达到饱和,称为饱 和光电流,使光电流达到饱和的最小正向电压 Ub 称为饱和电压。另外,饱和光电流 IH 与光强 P 成 正比。从图2可知,极间电压为零时光电流并不为 零,这是因为有些光电子具有一定的初动能,即 使没有电场作用,也能到达阳极形成较小的光电 流。当光电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时,光电流迅速减 小但不立即降到零,直至反向电压达到时 Ua ,光 电流才为零, Ua 称为截止电压。这表明此时具有 最大动能的光电子也被反向电场所阻挡,应有
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
思考题答案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有哪几个方面? 答:①当入射光的波长不变时,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 度成正比。
②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仅与入射光的 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光电子的动能就越大。
仪器简介
②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仅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光电子的动能就越大。
答:通过测量某一频率光的伏安特性曲线,在曲线上找出其曲率半径最大点所对应的电压值,这个电压称之为光电管的遏止电压。
然后细测,在电流明显变化的电压值附近,仔细读出入射光照射下不同电压所对应的的光电流;
2、测量光电管的暗电流
(1)让光源出射孔对准暗盒窗口,并使暗盒离开光源30~50cm放大器“倍率”置×10-6。
最后作图找拐点,拐点所对应的电压就是遏止电压。
实验完毕,用遮光罩分别罩住光源出光孔和光电管进光孔。
(2)顺时针缓慢旋转“电压调节”旋钮,并合适地改变“电压量程”和“电压极性”关系。
答:采用加长遮光筒、光电管背对室内光源的办法即可减小室内杂散光对实验的干扰。
“倍率”置“短路”,“电流极性”置“-”, “工作位置”置“DC”,“电压极性”置“-”, “电压量程”置“-3.0V或2.8V”,”电压调节”反时针 调到最小状态 3、更换滤色片时,要先将光源出光孔遮住,决不能使 光源直接照射光电管。
实验完毕,用遮光罩分别罩住光源出光孔和光电管 进光孔。 4、实验中不能随便关闭汞灯,实验完毕,经教师检查 合格后,再关闭汞灯。
光3、电手效动应测法光测电普管朗的克I~常5V数、特性怎样减小室内杂散光对实验的干扰?
6 、 本 实 验 是 如 何 测 量 普 朗 克 常 数 的 ? 请 简 述 从短波长起小心地逐次换入滤色片,仔细读出不同频率的入射光照射下的光电流。
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测定试验结果分析
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测定试验结果分析由步骤五知光栅直径为时,测量结果:知光栅直径为时,测量结果:知光栅直径为时,测量结果:除了第三组数据有问题外,得到较好的测量结果,其测量值与参考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符;通过本实验,本实验者加深了对光电效应和光的量子性的理解;学得了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实验方法;测得较为准确普朗克数值(与参考值相符);可以,在知道普朗克常数的前提下,测量光速,或者在知道光速和普朗克常数的前提下,测量未知光的波长;同时,通过对本实验的学习和准备,本实验者,翻阅了一些书籍,了解了许多有关光电效应的历史及光速一定的争论,知道了,在物理领域内要有所建树,必须有敢于创新的物理研究思想和不怕吃苦的准备。
(七)【实验误差分析】、暗电流的影响,暗电流是光电管没有受到光照射时,也会产生电流,它是由于热电子发射、和光电管管壳漏电等原因造成;、本底电流的影响,本底电流是由于室内的各种漫反射光线射入光电管所致,它们均使光电流不可能降为零且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光电管制作时产生的影响:()、由于制作光电管时,阳极上也往往溅射有阴极材料,所以当入射光射到阳极上或由阴极漫反射到阳极上时,阳极也有光电子发射,当阳极加负电位、阴极加正电位时,对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起了减速的作用,而对阳极的电子却起了加速的作用,所以-关系曲线就和、曲线图所示。
为了精确地确定截止电压,就必须去掉暗电流和反向电流的影响。
以使由I=0时位置来确定截止电压US的大小;制作上的其他误差。
4、实验者自身的影响:(1)从不同频率的伏安特性曲线读到的"抬头电压"(截止电压),不同人读得的不一样,经过处理后的到曲线也不一样,测出的数值就不一样;()调零时,可能会出现误差,及在测量时恐怕也会使原来调零的系统不再准确。
、参考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精确度,本身就有一定的误差。
误差6、理论本身就有一定的误差,例如,1963年Ready等人用激光作光电发射实验时,发现了与爱因斯坦方程偏离的奇异光电发射。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量(仿真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2)补偿法
由于本实验仪器的特点,在测量各谱线的截止电压Ua 时,可不用难于操作的“拐点法”,而用“补偿法”。
补偿法是调节电压U AK 使电流为零后,保持U AK 不变,遮挡汞灯光源,此时测得的电流I 为电压接近遏止电压时的暗电流和本底电流。
重新让汞灯照射光电管,调节电压UAK 使电流值至I ,将此时对应的电压U AK 的绝对值作为截止电压Ua 。
此法可补偿暗电流和本底电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对于测量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可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处理以得出ν-U 直线的斜率k ,来进一步得出普朗克常数h 。
(1)线性回归法
根据线性回归理论,ν-U 直线的斜率k 的最佳拟合值为
2
2a a
U U k νννν⋅-⋅=-,其中
表示频率的平均值, 表示频率ν的平方的平均值, 表示截止电压Ua 的平均值, 1
1n a i i i U U n νν=⋅=⋅∑表示频率ν与截止电压Ua 的乘积的平均值。
(2)逐差法
根据ai aj a i i j
U U U k ννν-∆==∆-,可用逐差法从数据中求出一个或多个k i ,将其平均值作为所求k 的数值。
(3)作图法
可用数据在坐标纸上作Ua-ν直线,由图求出直线斜率k 。
由以上三种方法求出直线斜率k 后,可用h=ek 求出普朗克常数,并与h 的公认值h 0比较求出百分偏差:00
h h h δ-=,式中电子电荷量1
1n i i n νν==∑221
1n i i n νν==∑1
1n
a ai i U U n。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思考题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实验思考题一、什么叫光电效应电子在光的作用下从某些物质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逸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光电效应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自由电子或空穴)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使物质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电动势的现象。
内光电效应又可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形成真空中的电子的现象。
单光子的光电效应是指某一时刻物质表面的每个电子只吸收一个光子,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光电效应。
如果单位体积内同时相互作用的能量子的数目大到使得发射光的能量子可以从几个入射能量子中取得能量,即一个电子可以同时吸收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光子,就称为多光子的光电效应。
在此情况下,光电效应的规律有相应的变化:1.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的n次幕成正比,而不限于线性关系;2. 入射光强决定能否产生n光子光电效应,由推广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它对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有影响的;=νAE-nhmax3. 红限(极限频率)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在原来单光子的光电效应下,钠、金、银、钨、镍等需用绿蓝光(甚至紫外光)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在红色(甚至红外)的激光都能使这些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电光效应是指将物质置于电场中时,物质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比如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物质的折射率因外加电场而发生变化。
电光效应包括泡克耳斯效应和克尔效应。
二、普朗克常数h的重要性1900年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实验,引入了能量交换量子化的假说:εhν=。
其中普朗克常数h的意义是,量子化的量度,即它是不连续性(分立性)程度的量度单位。
普朗克常数的重要性如下。
1. 普朗克常数是量子力学的基石与灵魂纵观量子理论,普朗克常数h 是其基石与灵魂。
只有与它携手,才能跨入量子物理的大门。
只要跨入量子理论的大门,就随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这是质的飞跃。
5 实验五 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数
普朗克常数 h 是 1900 年普朗克为了解决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时提出的“能量 子”假设中的一个普适常数,是基本作用量子,也是粗略地判断一个物理体系是 否需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的依据。 1905 年爱因斯坦发展了辐射能量 E 以 h ( 是光的频率 )为不连续的最小单位的量子化思想, 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 中遇到的问题。1916 年密立根用光电效应法测量了普朗克常数 h,同时证实 了光量子能量方程式的成立。光电效应实验有助于我们了解量子物理学的发展 及对光的本性认识。今天,光电效应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 领域,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器件已成为光电自动控制、微弱光信号检测 等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器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2.掌握光电效应法测定普朗克常数 h。 3.用三种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仪器 BEX-8504 型光电效应实验仪。 DH-GD-3 型普朗克测定仪。 具体包括:可调直流(恒压)电源,微电流测量仪,高压汞灯,滤光片 (中心波长:365 nm、405 nm、436 nm、546 nm、577 nm) 、光阑(2 mm,4 mm, 8 mm) 、光电管、导轨、遮光罩。 三、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如图 1 所示, 其中 S 为真空光电管, K 为阴极, A 为阳极, 当无光照射阴极时,由于阳极与阴极是断路的,所以检流计 G 中无电流流过; 当用一波长比较短的单色光照射到阴极 K 上时,阴极上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 量后逸出金属阴极表面并被阳极所俘获,形成光电流。 1. 光电流与外加电压大小的关系 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 U 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2 所示。光电流随加速电 位差 U 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位差增加到一定量值后,光电流达到饱和值 IH, 饱和电流与光强成正比,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当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反向电 压时,光电流迅速减小。实验中发现,存在一个遏止电位差 Ua,当电位差达到 这个值时,光电流为零。 1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思考题汇总
一、光电效应的定义电子在光的作用下从某些物质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逸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光电效应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自由电子或空穴)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使物质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电动势的现象。
内光电效应又可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形成真空中的电子的现象。
单光子的光电效应是指某一时刻物质表面的每个电子只吸收一个光子,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光电效应。
如果单位体积内同时相互作用的能量子的数目大到使得发射光的能量子可以从几个入射能量子中取得能量,即一个电子可以同时吸收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光子,就称为多光子的光电效应。
在此情况下,光电效应的规律有相应的变化:1.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的n 次幕成正比,而不限于线性关系;2. 入射光强决定能否产生n 光子光电效应,由推广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A nh E -=νmax 可知,它对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有影响的;3. 红限(极限频率)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在原来单光子的光电效应下,钠、金、银、钨、镍等需用绿蓝光(甚至紫外光)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在红色(甚至红外)的激光都能使这些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电光效应是指将物质置于电场中时,物质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比如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物质的折射率因外加电场而发生变化。
电光效应包括泡克耳斯效应和克尔效应。
二、光电效应可以测普朗克常数的原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为A mv h +=2021ν (1) 式中,A 为金属的逸出功,2021mv 为光电子获得的初始动能。
根据该式,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动能越大,所以即使光电管阳极电势低于阴极电势时也会有光电子到达阳极形成光电流,直至两极电势差低于截止电压,光电流才为零。
此时有关系20021mv eU =(2) 将(2)式代入(1)式可得 A h eU -=ν0即eA e h U -=ν0 上式表明截止电压0U 是入射光频率ν的线性函数,直线斜率/k h e =。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思考题和实验误差答案[整理]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思考题和实验误差答案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预习思考题】1.一般来说,光电管的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不同,它们的逸出功也不同,而且阴极的逸出功总是小于阳极的逸出功,因此它们之间的接触电势差在K-A空间形成的是一个反向阻挡电场,试定量说明接触电势差对光电管伏安曲线的影响?答:接触电势差使光电管伏安曲线向右平移。
2.什么是遏止电势差Uc?影响遏止电势差确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验中如何较精确地确定遏止电势差?答:在阴极光电效应中,当光电管两端加上反向电压时,阴极光电流迅速减小,但直到反电压达到某个Uc时阴极光电流才为零, Uc称为阴极光电流遏止电势差。
影响阴极光电流遏止电势差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二:1.当光照射到阴极时,必然有部分光漫反射至阳极,至使阳极产生光电效应并发射光电子,这些光电子很易到达阳极而形成阳极光电流;2.当光电管无任何光照时,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仍会有微弱电流流过,我们称之为光电管的暗电流。
在实验中较精确地确定阴极光电流遏止电势差的方法是:拐点法3.如何由光电效应测出普朗克常量h?答:由实验得到遏止电势差Uc和照射光的频率的直线关系,由直线斜率可求出h【分析讨论题】1.根据遏止电势差Uc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曲线,请大致确定阴极材料逸出功与阳极材料逸出功之间的差值?答:2.在用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的实验中有哪些误差来源?在实验中是如何减小误差的?你有何建议?答:在用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的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主要来自单色光不够严格以及阴极光电流的遏止电势差的确定,而影响阴极光电流遏止电势差确定的主要因素有光电管的阳极光电流和光电流的暗电流。
在实验中主要通过分析阳极光电流和暗电流的特点(阳极光电流在反向区域几乎呈饱和状态,而暗电流很小,且电流随电压线性变化,它们均对阴极光电流在Uc显著拐弯的性质无影响),在实验中通过对实际光电流测定,找到曲线拐点的方法来精确地求得Uc的。
单色光的获得尽可能用精度较高的单色仪获得,而不用滤色(片)的方法获得;此外应尽量减小反射到阳极的散射光,适当提高光电管的真空度以及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以减小暗电流的大小。
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课后问题解答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1.简述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物理意义E=hv-W一束光打到一块金属上,光的;频率是v ,我们知道 hv 是一个光子的能量,即这束光的最小的能量,金属中电子要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飞出金属表面就需要吸收能量,及吸收一个光子,但是如果光子的能量不足以让电子飞出金属表面,电子式飞不出来的,我们就没看到有光电子。
若是能量大于所需能量(即逸出功W),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更确切的说是外光电效应,还有一个就是内光电效应,即吸收了光子发生跃迁,没有脱离金属),并且多余的能量转化为光电子的动能,即E2.举例说明光电效应的应用利用光电效应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动作迅速灵敏,因此利用光电效应制作的光电器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管就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光电器件.光电管的类型很多.图7-3甲是其中的一种.玻璃泡里的空气已经抽出,有的管里充有少量的惰性气体(如氩、氖、氦等).管的内半壁涂有逸出功小的碱金属作为阴极K.管内另有一阳极A.使用时照图7-3乙那样把它连在电路里,当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K时,阴极发射电子,电路里就产生电流.光电管不能受强光照射,否则容易老化失效.光电管产生的电流很弱,应用时可以用放大器把它放大.光控继电器工业生产中的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都用光控继电器.图7-4是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几部分组成。
当光照射光电管时,光电管电路中便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使电磁铁M磁化,把衔铁N吸住;没有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衔铁N在弹簧的作用下就自动离开M.如果把衔铁N跟控制机构相连,就可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光控继电器在工业上可以用于产品的自动计数、安全生产等方面.用于自动计数时,可以把产品放在传送带上,光源和光电管分别放在传送带的两侧,每当传送带上输送过去一个产品时,光线被挡住一次,光控继电器就放开衔铁一次,由衔铁控制的计数器的数字就加一.工人在冲床、钻床、锻压机械上劳动时,如有不慎,容易出事故.为保证安全,可以在这些机床上安装光控继电器.当工人不慎将手伸入危险部位时,由于遮住了光线,光控继电器就立即动作,使机床停下来,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声电影最早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后来虽然有了声音,但那是靠留声机来配合影片播放的.声和影配合不好时,效果当然不好.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声和影完全配合一致的有声电影,还是多亏了光电管.影片摄制完后,要进行录音.录音时通过专门的设备使声音的变化转变成光的变化,从而把声音的“像”摄制在影片的边缘上,形成宽窄变化的暗条纹,这就是影片边上的音道.放映电影时,利用光电管把“声音的照片”还原成声音.方法是:在电影放映机中用强度不变的极窄的光束照射音道,由于影片上各处的音道宽窄不同,所以在影片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音道的光的强度也就不断变化;变化的光射向光电管时,在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电流,把电流放大后,通过喇叭就可以把声音放出来.3.何谓电子逸出功电子克服原子核的束缚,从材料表面逸出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逸出功。
光电效应及普朗克常数测定
THQPC-1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光电效应实验仪)光电效应及普朗克常数测定前言量子论是近代物理的基础之一,而光电效应可以给量子论以直观、鲜明的物理图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电效应已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和许多科技领域。
普朗克常数(公认值h=6.62619×10-34J.s.)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常数,它可以用光电效应法简单而又准确地求出,所以,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并通过实验求取普朗克常数有助于学生理解量子理论和更好地认识h这个常数。
1887年H·赫兹在验证电磁波存在时意外发现,一束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个物理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
1888年以后,W·哈耳瓦克期、A·T斯托列托夫、P·勒纳德等人对光电效应作了长时间地研究,并总结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1)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2)光电效应存在一个截止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某一阈值υ0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光电子产生;(3)光电子的动能与光强无光,但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4)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一经光线照射,立刻产生光电子,停止光照,即无光电子产生。
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测与分析,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和光的量子性。
2.观测光电管的弱电流特性,找出不同光频率下的截止电压。
3.了解光的量子理论与波动理论,并验证爱因斯坦方程进而求出普朗克常数。
二、实验仪器1.THQPC-1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微电流测试仪;1THQPC-1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光电效应实验仪)2.THQPC-1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测试台。
三、实验原理爱因斯坦认为从一点发出的光,不是按麦克斯韦电磁学说指出的那样以连续分布的形式把能量传播到空间,而是以hυ为能量单位(光量子)的形式一份一份地向外辐射,至于光电效应,是具有能量hυ的一个光子作用于金属中的一个自由电子,并把它的全部能量都交给这个电子而造成的。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实验三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试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的量子性,测量光电管的弱电流特性,找出不同光频率下的截止电压,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由此求出普朗克常数。
【实验仪器】普朗克常数测定仪,高压汞灯,光电管【注意事项】1.必须在了解仪器的使用规则后方可进行实验。
2.滤色片是经精选和精加工的,更换时注意避免污染,使用前应用擦镜纸认真揩擦以保证良好的透光。
3.更换滤色片时应先将光源出射孔遮盖,实验完毕后应用遮光罩盖住暗盒光窗,以免强光照射阴极缩短光电管寿命。
4.光源射出的光必须直射光电管的阴极,此时暗盒可作左右及高低调节。
为避免光线直射阳极,测试时光窗处宜加φ4~6毫米的光阑。
5.测量放大器须充分预热,测量才能准确。
接线时先接好地线,后接信号线,注意不能将输出端与地短路,以免烧毁电源【实验原理】在光的照射下,从金属表面释放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可归纳为: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入射光频率低于某一临界值0v 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光电子产生,称0v 为截止频率;光电子的动能与光强无关,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爱因斯坦突破了光的能量连续分布的观念,他认为光是以能量hv E =的光量子的形式一份一份向外辐射。
光电效应中,具有能量hv 的一个光子作用于金属中的一个自由电子,光子能量hv 或者被完全电子吸收,或者完全不吸收。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hv 后,一部分用于逸出功ϕe ,剩余部分成为逸出电子的最大动能为ϕe hv mv -=2max( 1)此式称为爱因斯坦方程。
式中h 为普朗克常数,公认值为6.626176×10-34s J ⋅。
即存在一截止频率,此时吸收的光子能量恰好用于电子逸出功,没有多余的动能。
由上式可知,当0=-ϕe hv 时,则022=mv ,存在一截止频率0v ,此时吸收的光子能量hv 恰好用于电116——图子逸出功ϕe ,没有多余能量。
因而当ϕe hv <时没有光电流,只有入射光的频率0v v >时才有光电流。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思考题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思考题1、什么叫光电效应?答:光电效应是指物质吸收光子(photon)并激发出自由电子的行为。
当金属表面在特定的光辐照作用下,金属会吸收光子并发射电子(electron),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photoelectron)。
当光子把光电子弹出时,光子本身已经没有能量了。
由公式所推:。
光的波长需小于某一临界值(相等于光的频率高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其临界值即为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频率满足。
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非光的强度,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根据光的波动理论,光的能量仅与光强有关。
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
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电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秒。
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
这种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
内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是光电效应的一种,主要由于光量子作用,引发物质电化学性质变化(比如电阻率改变,这是与外光电效应的区别,外光电效应则是逸出电子)。
内光电效应又可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效应原理可以查看该词条,此处不做赘述)光电导效应:当入射光子射入到半导体表面时,半导体吸收入射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使其自生电导增大。
光生伏特效应:当一定波长的光照射非均匀半导体(如PN结),在自建场的作用下,半导体内部产生光电压。
[1]光照射到半导体或绝缘体的表面时,使物体内部的受束缚电子受到激发,从而使物体的导电性能改变。
这就称为内光电效应。
显然照射的辐射通量愈大,则被激发的电子数愈多,该物体的电阻值就变的愈小。
外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物质吸收光子并激发出自由电子的行为。
当金属表面在特定的光辐照作用下,金属会吸收光子并发射电子,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FB807光电效(普朗克常测定仪实验讲义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数当光照射在物体上时,光的能量只有部分以热的形式被物体所吸收,而另一部分则转换为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使这些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在光电效应这一现象中,光显示出它的粒子性,所以深入观察光电效应现象,对认识光的本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普朗克常数h是1900年普朗克为了解决黑体辐射能量分布时提出的“能量子”假设中的一个普适常数,是基本作用量子,也是粗略地判断一个物理体系是否需要用量子力学来描述的依据。
1905年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即频率为的光子其能量为h *。
当电子吸收了光子能量h八.之后,一部分消耗与电子的逸出功W,1 2另一部分转换为电子的动能m・v ,即21 2 m * v2 = h • . _ W (1)2上式称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916年密立根首次用油滴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在当时的条件下,较为精确地测得普朗克常数为:h =6.57 10⑶焦尔•秒,其不确定度大约为0.5%。
这一数据与现在的公认值比较,相对误差也只有0.9 %。
为此,1923年密立根因这项工作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目前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器件和光电管、光电池、光电倍增管等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器件。
【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2.掌握用光电效应法测定普朗克常数h。
【实验原理】光电效应的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GD是光电管,K是光电管阴极,A为光电管阳极,G为微电流计,V为电压表,E为电源,R为滑线变阻器,调节R可以得到实验所需要的加速电位差U AK。
光电管的A、K之间可获得从- U到0再到U连续变化的电压。
实验时用的单色光是从低压汞灯光谱中用干涉滤色片过滤得到,其波长分别为:365nm, 405nm, 436nm ,546nm ,577nm。
光电效应与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电效应与普朗克常数的测量学院:xxx 专业班级:xxx 学号:xxx 学生姓名:xxx实验预习题成绩:预习题(一空一分,共10分)1.(单选题)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A. 延长光照时间B. 增大光的强度C. 换用波长较低的光照射D. 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2.(单选题)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D)A. 改用红光照射B. 增大绿光的强度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D. 改用紫光照射3.(单选题)光电效应仪的光电管暗盒的入光口处(C)A. 可以直接入射汞灯光线B. 可以直接入射自然光C. 必须加盖遮光盖或者滤光片或者透光片D. 没有特殊要求4.(单选题)在实验中,滤光片波长越长,饱和电流的值越来越小,原因是(A)A. 波长越长,光子能量越小B. 波长越长,光子能量越大C. 波长越长,光强越小D. 波长越长,光强越大5.(填空题)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A)呈线性关系,而与入射光的(B)无关A:频率 B:强度 C:加速电压值 D:材料6.(填空题)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的增加而(E),加速电位差增加到一定量值之后,光电流强度达到饱和值I,I与(A)成正比,而与入射光的(B)无关。
A: 频率 B: 光强 C:加速电压 D: 材料 E: 增加 F: 减少7.(判断题)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照越强,光电子初动能越大,因而遏止电压越高(B)。
A: 正确 B: 错误原始数据记录成绩:实验报告正文成绩:(内容包括名称,目的,仪器,原理,内容,数据处理,误差计算及分析,注意事项)一、实验名称光电效应与普朗克常数的测量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2、掌握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研究的方法3、学习对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的处理方法,并用以测定普朗克常数4、了解光电效应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和测定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曲线三、实验仪器光电管,光源(汞灯)滤波片组(577.0nm,546.1nm,435.8nm,404.7nm,365nm 滤波片,50%、25%,10%的透光片)光电效应测试仪包括:直流电源、检流计(或微电流计)、直流电压计等。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电效应与普朗克常量的测量学院: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安全1802学号:2018003964学生姓名:王朝春实验成绩实验预习题成绩:预习题(一空一分,共10分)1.(单选题)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A.延长光照时间B.增大光的强度C.换用波长较低的光照射D.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2.(单选题)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D)A.改用红光照射B.增大绿光的强度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D.改用紫光照射3.(单选题)光电效应仪的光电管暗盒的入光口处(C)A.可以直接入射汞灯光线B.可以直接入射自然光C.必须加盖遮光盖或者滤光片或者透光片D.没有特殊要求4.(单选题)在实验中,滤光片波长越长,饱和电流的值越来越小,原因是(A)A.波长越长,光子能量越小B.波长越长,光子能量越大C.波长越长,光强越小D.波长越长,光强越大5.(填空题)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B)呈线性关系,而与入射光的()无关A:频率B:强度C:加速电压值D:材料6.(填空题)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的增加而(E),加速电位差增加到一定量值之后,光电流强度达到饱和值I,I与(B)成正比,而与入射光的(A)无关。
A:频率B:光强C:加速电压D:材料E:增加F:减少7.(判断题)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照越强,光电子初动能越大,因而遏止电压越高(B)。
A:正确B:错误原始数据记录成绩:波长λ(nm)365.0404.7435.8546.1577.014Hz)8.2147.408 6.879 5.490 5.196频率v(×10(V)-1 1.62 1.180.920.320.26截止电压U(V)-2 1.62 1.190.930.320.24截止电压U(V)-3 1.62 1.200.920.320.26截止电压U平均U1.620 1.1900.9230.3200.253实验报告正文成绩:(内容包括名称,目的,仪器,原理,内容,数据处理,误差计算及分析,注意事项)一、实验名称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量的测定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光电效应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和测定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曲线。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思考题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实验报告思考题实验报告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实验目的:通过测定光电效应中电子的最大动能,确定波长和光强不同的光对材料的逸出功。
再将电子最大动能与光的频率作图,得出普朗克常量。
实验器材:汞灯、单色光滤片、电子倍增器、电位差相差放大器、测量电池、导线、电源,等。
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女王物理学的重要实验之一。
电子最早是在金属中发现的。
当光射到金属上时,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
研究表明,如果把波长不同、但光强相等(I=常数),且在材料的不同表面逆向衰减的光照射在金属表面上,则引起的电子的动能也是不同的。
当光波长变短时,它的光子含能量增加,电子动能也会增加。
但是,当光波长小到一定极限时,即使光强再大,电子也不会从金属表面逸出。
这个极限波长与材料的逸出功有关。
公式:hν=KEmax+W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ν是光的频率,KEmax是电子的最大动能,W是光电子材料的逸出功。
在实验中,由于工艺条件、材料的不同,逸出功一般都不同,但如果用固定波长的光照射金属,光照射金属表面的光强增加时,逸出光电子的动能也会随之增加,不过当动能KEmax达到一定值时,逸出光电子动能就不增加了,这一最大值与光子的频率有关。
实验步骤:1. 先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并连接好电路。
2. 利用单色光滤片选出一定波长的单色光,将汞灯的光照射至检波器上,调整电压至最小值,从数据检测设备上读出最小值。
3. 用单色光滤片阻挡掉特定波长的光,读出数据检测设备上电流值的增加量,记录下数据。
4. 得到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下的最小电压和给定的电流值。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电压和波长(λ)的散点图,由这个图像再采用拟合直线的方法得到斜率,即为普朗克常量。
根据实验得到的散点图,我们可以总结出精确的电压值,λ的波长值,最后提取斜率即可。
最终,我们可以得到实验值与理论值及其误差。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仿真实验数据表格
系别:同组人: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数据与数据处理(一)实验一:用光电效应原理测普朗克常量(2学时)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要求:①在577.0nm、546.1nm、435.8nm、404.7nm四种频率单色光下分别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根据曲线确定遏止电压值;②根据上面测出的四组数据,绘图“遏制电压-光频率”,并利用直线斜率计算出普朗克常量的实验值;③将实验值和目前国际公认普朗克常量值进行比较,并计算相对误差。
1.选择光源和光电管间合适的距离:为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光源与光电管间必须取合适的距离,在光源上放置365nm滤波片,电源输出电压调节为-3V,调节光源与光电管间距离,使光电效应测试仪的电流显示值为-0.24μA。
2. 在577.0nm、546.1nm、435.8nm、404.7nm四种频率单色光下分别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范围:0 ~ -3V,每改变0.2V测一个点,在遏止电压附近每隔0.1V 测一个点,直至光电流为0),并根据曲线确定遏止电位差值(对应光电流为零)。
最后根据四组数据计算普朗克常量h。
(1)577.0nm滤波片光电流与对应电压值数据表:该波长光对应频率为 5.198×1014Hz遏止电压(单位:V)。
(2)546.1nm滤波片光电流与对应电压值数据表: 该波长光对应频率为 5.492×1014Hz遏止电压(单位:V)。
(3)435.8nm滤波片光电流与对应电压值数据表: 该波长光对应频率为 6.882×1014Hz遏止电压(单位:V)。
(4)404.7nm滤波片光电流与对应电压值数据表: 该波长光对应频率为 7.410×1014Hz遏止电压(单位:V)。
(5)不同频率光的遏制电压数据处理:将上面数据作“遏制电压-光频率”图,并利用直线斜率计算出普朗克常量的实验值计算出普朗克常量(单位:10-34J▪s)。
计算相对误差:与目前国际公认的普朗克常量6.626176×10-34 J·s比较,并计算相对误差E=1.5%(二)实验二:测光电管正向伏安特性曲线,验证饱和电流与光强关系(2学时)①用577.0nm波长为光源,分别测量透光率100%、50%、25%、10%的滤光片下,光电流与对应电压值,并绘制相应的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②验证饱和电流与光强的关系,并给出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课后问题解答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1.简述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物理意义E=hv-W一束光打到一块金属上,光的;频率是v ,我们知道 hv 是一个光子的能量,即这束光的最小的能量,金属中电子要摆脱原子核的束缚飞出金属表面就需要吸收能量,及吸收一个光子,但是如果光子的能量不足以让电子飞出金属表面,电子式飞不出来的,我们就没看到有光电子。
若是能量大于所需能量(即逸出功W),就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更确切的说是外光电效应,还有一个就是内光电效应,即吸收了光子发生跃迁,没有脱离金属),并且多余的能量转化为光电子的动能,即E2.举例说明光电效应的应用利用光电效应可以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动作迅速灵敏,因此利用光电效应制作的光电器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电管就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光电器件.光电管的类型很多.图7-3甲是其中的一种.玻璃泡里的空气已经抽出,有的管里充有少量的惰性气体(如氩、氖、氦等).管的内半壁涂有逸出功小的碱金属作为阴极K.管内另有一阳极A.使用时照图7-3乙那样把它连在电路里,当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K时,阴极发射电子,电路里就产生电流.光电管不能受强光照射,否则容易老化失效.光电管产生的电流很弱,应用时可以用放大器把它放大.光控继电器工业生产中的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都用光控继电器.图7-4是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几部分组成。
当光照射光电管时,光电管电路中便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使电磁铁M磁化,把衔铁N吸住;没有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没有电流,衔铁N在弹簧的作用下就自动离开M.如果把衔铁N跟控制机构相连,就可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光控继电器在工业上可以用于产品的自动计数、安全生产等方面.用于自动计数时,可以把产品放在传送带上,光源和光电管分别放在传送带的两侧,每当传送带上输送过去一个产品时,光线被挡住一次,光控继电器就放开衔铁一次,由衔铁控制的计数器的数字就加一.工人在冲床、钻床、锻压机械上劳动时,如有不慎,容易出事故.为保证安全,可以在这些机床上安装光控继电器.当工人不慎将手伸入危险部位时,由于遮住了光线,光控继电器就立即动作,使机床停下来,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声电影最早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后来虽然有了声音,但那是靠留声机来配合影片播放的.声和影配合不好时,效果当然不好.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声和影完全配合一致的有声电影,还是多亏了光电管.影片摄制完后,要进行录音.录音时通过专门的设备使声音的变化转变成光的变化,从而把声音的“像”摄制在影片的边缘上,形成宽窄变化的暗条纹,这就是影片边上的音道.放映电影时,利用光电管把“声音的照片”还原成声音.方法是:在电影放映机中用强度不变的极窄的光束照射音道,由于影片上各处的音道宽窄不同,所以在影片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音道的光的强度也就不断变化;变化的光射向光电管时,在电路中产生变化的电流,把电流放大后,通过喇叭就可以把声音放出来.3.何谓电子逸出功电子克服原子核的束缚,从材料表面逸出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逸出功。
光电效应及普朗克常数测定
THQPC -1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光电效应实验仪)1光电效应及普朗克常数测定前 言量子论是近代物理的基础之一,而光电效应可以给量子论以直观、鲜明的物理图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电效应已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和许多科技领域。
普朗克常数(公认值h=6.62619×10-34J.s.)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常数,它可以用光电效应法简单而又准确地求出,所以,进行光电效应实验并通过实验求取普朗克常数有助于学生理解量子理论和更好地认识h 这个常数。
1887年H ·赫兹在验证电磁波存在时意外发现,一束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个物理现象被称为光电效应。
1888年以后,W ·哈耳瓦克期、A ·T 斯托列托夫、P ·勒纳德等人对光电效应作了长时间地研究,并总结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事实: (1)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2)光电效应存在一个截止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某一阈值υ0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光电子产生; (3)光电子的动能与光强无光,但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4)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一经光线照射,立刻产生光电子,停止光照,即无光电子产生。
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测与分析,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和光的量子性。
2.观测光电管的弱电流特性,找出不同光频率下的截止电压。
3.了解光的量子理论与波动理论,并验证爱因斯坦方程进而求出普朗克常数。
二、实验仪器1.THQPC-1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微电流测试仪;THQPC -1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光电效应实验仪)22.THQPC-1型普朗克常数测定仪测试台。
三、实验原理爱因斯坦认为从一点发出的光,不是按麦克斯韦电磁学说指出的那样以连续分布的形式把能量传播到空间,而是以h υ为能量单位(光量子)的形式一份一份地向外辐射,至于光电效应,是具有能量h υ的一个光子作用于金属中的一个自由电子,并把它的全部能量都交给这个电子而造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实验思考题一、什么叫光电效应电子在光的作用下从某些物质表面发射出来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逸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光电效应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自由电子或空穴)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使物质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电动势的现象。
内光电效应又可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形成真空中的电子的现象。
单光子的光电效应是指某一时刻物质表面的每个电子只吸收一个光子,这也是通常所说的光电效应。
如果单位体积内同时相互作用的能量子的数目大到使得发射光的能量子可以从几个入射能量子中取得能量,即一个电子可以同时吸收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光子,就称为多光子的光电效应。
在此情况下,光电效应的规律有相应的变化:1.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的n次幕成正比,而不限于线性关系;2. 入射光强决定能否产生n光子光电效应,由推广的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νE-Anh可知,它对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有影响的;max3. 红限(极限频率)已经失去原有的意义,在原来单光子的光电效应下,钠、金、银、钨、镍等需用绿蓝光(甚至紫外光)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在红色(甚至红外)的激光都能使这些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电光效应是指将物质置于电场中时,物质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比如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物质的折射率因外加电场而发生变化。
电光效应包括泡克耳斯效应和克尔效应。
二、普朗克常数h的重要性1900年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实验,引入了能量交换量子化的假说:εhν=。
其中普朗克常数h的意义是,量子化的量度,即它是不连续性(分立性)程度的量度单位。
普朗克常数的重要性如下。
1. 普朗克常数是量子力学的基石与灵魂纵观量子理论,普朗克常数h 是其基石与灵魂。
只有与它携手,才能跨入量子物理的大门。
只要跨入量子理论的大门,就随处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从经典物理到量子物理,这是质的飞跃。
在发生这种质的飞跃中,普朗克常数h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量子力学是诞生于二十世纪的伟大理论,它与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新物理学的辉煌。
伴随着量子论的建立,普朗克常数h 登上了现代物理学的舞台,并从此成为量子理论的基石。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普朗克常数h ,量子力学是无法建立的。
无论是海森堡、狄拉克创立的矩阵形式的量子力学,还是德布罗意、薛定谔创立的波动形式的量子力学,普朗克常数都起到了基石与灵魂的作用。
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根据“原子理论应当基于可观测量”的思想,指出与物理学可观测量密切相关的在于两个玻尔轨道,而不是一个轨道。
如果每个可观测量与两个因素有关,要将两个因素决定的某种性质的一组量整体表述出来,这正是数学中的矩阵。
将物理学中的可观测量作为矩阵中的元素,将每个元素与两个轨道(确切地说是两种状态)相联系,从而建立一个力学变量与一个矩阵的关系,这正是海森堡建立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矩阵力学的基本思想。
矩阵运算不满足乘法交换律。
然而,通常的动力学变量却不具备这一性质。
要将矩阵力学与已有的动力学理论相协调,必须找到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
奇妙的是此前一百多年哈密顿建立的动力学方程对此可以发挥作用。
海森堡发现,只要将哈密顿形式的力学方程中出现的泊松括号作如下变换[]π2,ih ba ab b a -→所得到的动力学方程则服从非交换性。
这就是说,有了上述变换,一切已有的动力学模型都能得到对应的海森堡矩阵力学模型。
按照哈密顿动力学理论,任何一个动力学变量u 有如下方程[]H u dtdu ,= H 是哈密顿力学理论中的总能量。
结合泊松括号的变换,可以得到π2ihHu uH dt du -= 这样就建立了所有动力学方程与海森堡矩阵力学的对应关系。
由此可见,海森堡是通过泊松括号的变换将普朗克常数h 引入,从而建立了矩阵形式的量子力学理论。
在这种变换中普朗克常数h 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形式的量子力学理论是同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波动力学。
德布罗意提出的波函数概念建立了波与粒子的联系。
按照德布罗意的思想,与微观粒子状态想联系的是波函数,波函数),,,(t z y x ψ模的平方2),,,(t z y x ψ与粒子t 时刻出现在),,(z y x 处的几率相对应。
然而,德布罗意的理论仅仅适用于不受任何力作用的自由粒子,尚不是一种普遍的理论。
薛定谔接受了德布罗意的思想,研究了电场、磁场对粒子作用下的普遍情况,从而发展了这一理论。
在薛定谔所建立的波动力学理论中,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是引入了算符对波函数),,,(t z y x ψ的作用。
引入动量算符P 与能量算符E∇-→π2ih P tih E ∂∂→π2 从而得到波函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薛定谔方程ψ+ψ∇-=∂ψ∂)(82222r u m h t ih ππ zk y j x i ∂∂+∂∂+∂∂=∇ 这样就建立了波动形式的量子力学基本方程。
由此可见,薛定谔是通过算符将普朗克常数h 引入,从而建立波动形式量子力学理论的。
在这种变换中,h 仍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本质上讲,海森堡的矩阵力学与薛定谔的波动力学是等价的。
只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
无论是海森堡通过泊松括号的变换,还是薛定谔通过算符的作用,最终都是巧妙地将普朗克常数h 引入才建立量子力学理论的。
无论何种形式的量子力学理论,普朗克常数h 都起到了基石与灵魂的作用。
2. 普朗克常数是量子概念的基准普朗克常数h 的量纲是(能量×时间),这正是作用量的量纲。
这说明h 是作用的最小单元,因此h 也称作“作用量子”。
无论是普朗克的能量子,还是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最小能量与频率之比总要等于自然常数h 。
由于量子力学的诞生,产生了诸多与经典物理学完全不同的量子概念。
这些量子概念都与普朗克常数h 密切相关。
h 成为区分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的基准。
1)h 是不确定度的基准作为量子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海森堡于1927年建立的不确定度原理。
不确定度原理指出:“不能以任意高的精确度同时测量粒子某些成对的物理性质。
”应用量子力学的理论可以证明,凡是乘积具有普朗克常数h 量纲的成对物理性质都不能以任意高的精确度同时确定。
而这种精确度正是以普朗克常数h 为基准的。
如粒子动量与坐标,能量与时间的不确定度关系是我们所熟知的4x h x P π∆∆≥ 4h t E π∆∆≥ 以h 为基准,应用不确定度关系可以对微观粒子物理量的不确定程度作出估计,从而决定是运用经典力学处理,还是运用量子力学方法处理。
如电子在数千伏电压加速下的速度约为710/m s ,速度的不确定度约为110/m s -。
711010-,电子的运动可视为确定的,可用经典力学方法处理。
而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速度约为610/m s ,原子的线度约为1010m -,由不确定度关系可知,速度的不确定量约为610/m s ,这说明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用经典力学处理,须用量子力学方法处理。
2)h 是波粒二象性的基准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
微观粒子的行为是以波动性为主要特征,还是以粒子性为主要特征,依然是以普朗克常数h 为基准来判定。
在粒子物理学中,微观粒子的动量公式、能量公式是寓意深刻的。
动量公式为h p λ=能量公式为 E h ν=动量P 与能量E 是典型的描述粒子行为的物理量,波长λ与频率ν是典型的描述波动行为的物理量。
将描述波动行为的物理量与描述粒子行为的物理量用同一个公式相联系,这正寓意了波粒二象性。
而联系二者的正是普朗克常数h ,这的确是神来之笔。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了解动量为P 、能量为E 的粒子的波长与频率,结合相应的物理过程自然可以判断是粒子性呈主要特征,还是波动性呈主要特征。
3)h 是量子化条件的限度量子化条件是量子力学的基本特征。
继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条件之后,1913年玻尔提出的原子理论是富有创造性的。
玻尔在描述原子内电子的运动时,创造性地引入量子化条件曾被狄拉克誉为人类超越经典理论所迈出的“最伟大的一步”。
虽然玻尔的理论并非自然的量子力学理论,但他最先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与普朗克的量子论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原子内电子的能级条件与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玻尔于1913年7月在《哲学杂志》上以“论原子和分子结构”为题,发表了他的能级假说:“原子只能具有分立的能量值,能量值的改变与发射或吸收能量子E h ν=有关。
”并提出了原子内电子的跃迁条件与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化条件(1,2,3,)n m nm E E h n ν-==由此可见,在玻尔的原子理论中,量子化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而这种量子化条件依然是以普朗克常数h 为基准的。
按照量子力学的理论,微观粒子的状态须受到量子化条件的制约。
1925年,泡利应用量子态、量子数的概念提出了著名的不相容原理:“在一个原子系统内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相同的状态。
”即原子内的电子不能具有完全相同的量子数。
这一原理成为微观粒子状态的客观描述。
如在原子中,不仅原子能量是量子化的,诸如电子轨道角动量、轨道角动量的空间取向、自旋角动量等物理量也是量子化的。
轨道角动量量子化条件)1(+=l l L轨道角动量的空间取向量子化条件l Z m L =自旋角动量的空间取向量子化条件S Z m S =不仅描述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的行为须用到量子化条件,在超导现象中,磁通量也须用到量子化条件。
对于非超导体,环形电流在环内的磁通量可以取任意值。
然而,对于超导体,环形电流在环内的磁通量却不可以取任意值。
因为超导电流在环内流动时,要求波函数的相位须是2π的整数倍。
由此可见,量子化条件成为量子理论的重要特征。
而所有的量子化条件须以普朗克常数h 为基准。
3. 普朗克常数是一个神奇的常数纵观物理学中的基本常数,普朗克常数h 是最为神奇的。
在物理学基本常数中,有些是通过实验直接观测发现的,如光速c 、电子电量e 、真空磁导率0μ、真空电容率0ε等,也有一些是在建立相关定律、定理时被引入,或间接导出的,如万有引力恒量G 、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玻尔兹曼常数K 等。
无论是通过实验直接发现的常数,还是建立相关定律引入、导出的常数,通常是容易被理解、接受的,因为我们对这类常数容易形成感性认识。
而普朗克常数h 则是在事先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确切地说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完全凭着人的创造性智慧偶然发现的。
然而,它却是物理学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基本常数。
1900年10月,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寻找用内插法得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理论依据过程中,其中最具根本性意义的是引入了能量不连续的量子思想。
“在整个计算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认为E 是由一些数目完全确定的、有限而又相等的部分组成的……”他最终明白,只有辐射能量E 与辐射频率之比是一个自然常数h 的整数倍时才能得到正确的辐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