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北师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

北师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

统计与概率一统计表(一)意义* 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 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1搜集数据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一)意义* 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1 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 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整理

“统计与概率”板块梳理二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 1. 数据采集与整理( p2)三年级下册3.分类与整理(p27)三年级3. 统计( p38)六年级下册统计三年级下册4. 统计( p68) 3. 统计( p38)六年级上册四年级上册7. 扇形统计图(p96)7. 条形统计( p94)五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6. 统计( p122)7. 统计( p108)概率五年级上册4. 可能性( p44)一、内容联系及特点(一)教课内容关系梳理:(二)教课内容编排特点:起点低、散布广、顺序渐进、螺旋上涨,以统计为主,概率为辅。

二、教课内容安排状况:第一学段目标:1.能依据给定的标准或许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觉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采集和整理过程,认识检查、丈量等采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体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经过对数据的简单剖析,领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沟通的作用,感觉数据包含信息。

重视于统计直观的培育第二学段目标:(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1.经历简单的采集、整理、描绘和剖析数据的过程。

2.会依据实质问题设计简单的检查表,能选择适合的方法采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4.领会均匀数的作用,能计算均匀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其实质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存心识地获取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说统计结果,依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展望,并能进行沟通。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1.在详细情境中,经过实例感觉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

2.经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觉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绘,并能进行沟通。

重视于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是一种理性思虑的培育年册单级数内容元一下分类与整理3( p27)数据采集整理二下1(p2)统计三下3(p38)精选文库统计与概率单元说明内容:例一,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例二,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体现结果单元教课目的:1.能够依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调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一样标准下的多样性;2.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体现分类的结果;3.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剖析,并能够依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3统计与概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3统计与概率

思路:女孩可能是石头、剪刀、布三种情况,男孩 也可能有这三种情况。据此可以填写表格。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例2】嘟嘟当了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员,把图书角上的 书整理得整整齐齐,然后画“正”字对图书进行了统 计。随便拿一本,拿到什么书的可能性最大,拿到什 么书的可能性最小?
故事书 学习辅导书
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 少有关。
绿色卡片 最少。
抽到红色的可能性最 大,那么红色的卡片 应该最多。
规范解答
如何判定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的大小与个体的数量有关,个体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 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可能性就越小。
➢下面是喜洋洋文具超市的抽奖活动规则,看图想一想,抽 到哪种奖品的可能性最大?抽到哪种奖品的可能性最小?
科幻书 文艺书
正正 正 正 正
怎么判断可能性大小呢?
哪本书的本数最多, 拿到哪本书的可能性 就最大。
哪本书的本数最少, 拿到哪本书的可能性 就最小。
规范解答 故事书最多,拿到故事书的可能性最大。 科幻书最少,拿到科幻书的可能性最小。
【例3】根据要求给卡片涂上颜色,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
卡片,抽到红色的可能性最大,抽到绿色的可能性最小。
喜洋洋文具超市的抽奖活动规则
指针所在区域 奖 品 红色区域 黄色区域 绿色区域
抽到铅笔的可 能性最大,抽 到文具盒的可 能性最小。
完成课本第117页练习二十五第11,12题。
8 总复习
8.3 统计与概率
1. 能判断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 2.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

小学数学点知识归纳统计与概率的基础概念

小学数学点知识归纳统计与概率的基础概念

小学数学点知识归纳统计与概率的基础概念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会进一步学习这两个概念,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然而,小学阶段的统计与概率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的基础概念进行归纳总结。

一、统计的基础概念在统计学中,我们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群体特征和规律的结论。

以下是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数据数据是统计学中的重要基础。

它是我们通过观察、测量、调查等方式获得的信息。

数据可以是数字、图表、图形或其他形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数据通常是一些简单的数字或实物。

2. 调查调查是我们收集数据的方式之一。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我们可以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分析和研究。

3. 数据整理和分类在统计学中,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含义和特征。

通过整理和分类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4. 统计图表统计图表是展示数据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统计图表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通过绘制统计图表,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比较数据,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

二、概率的基础概念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它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事件的结果。

以下是小学阶段学习中的概率基本概念。

1. 实验和样本空间实验是指为了研究某个现象而进行的操作或观察。

样本空间是实验可能结果的全体。

例如,投掷一枚硬币的实验,样本空间包含正面和反面两个可能结果。

2. 事件事件是样本空间的子集,它描述了我们感兴趣的某一种或几种结果。

例如,投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事件。

3. 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概率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其中0代表不可能事件,1代表必然事件。

例如,一个均匀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

4. 试验的规律性和随机性试验的规律性指的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重复进行实验,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整理

“统计与概率”板块梳理
五年级上册 4.可能性
一、内容联系及特色(一)教学内容关系梳理:
(二)教学内容编排特色:
起点低、分布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以统计为主,概率为辅。

二、教学内容安排情况:
第一学段目标: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
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
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
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侧重于统计直观的培养
第二学段目标: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收集数
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
际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
交流。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
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
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
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侧重于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是一种理性思考的培养。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应用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应用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应用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过程,而概率则是研究不确定性的科学。

在小学数学中,这两个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统计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会接触到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例如,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统计班级中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住址等信息。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将数据分类,如何用图表呈现数据等。

这些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用。

2.平均数和中位数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数值,它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中位数则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相等的数据,它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另一种分布情况。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并能够解释它们的意义。

3.数据的波动和变化趋势数据的波动和变化趋势可以通过标准差、方差等指标来描述。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计算标准差和方差,并能够解释它们的意义。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非常重要。

二、概率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如事件A发生,事件B也发生的概率;事件A发生而事件B不发生的概率等。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组合数学组合数学是概率论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各种组合事件的概率。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组合数学问题,如抽屉原理、鸽巢原理等。

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彩票中奖问题、密码破解问题等。

3.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概率分布的数学模型。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率分布,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

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并能够根据概率分布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应用非常重要。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小数的统计与概率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小数的统计与概率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小数的统计与概率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小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理解和熟练掌握小数的统计与概率运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中关于小数的统计与概率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应用。

一、小数的统计小数的统计主要包括小数的分类、比较和排序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小数的分类规则。

小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两种。

有限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限位数的小数,而无限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存在循环位数的小数。

其次,比较小数的大小是我们统计小数的常见操作。

比较小数大小时,我们可以按照小数的整数部分先进行比较,整数部分相同时再比较小数部分。

另外,小数也可以转化为分数进行比较,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后,可以通过分数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最后,排序小数是指将一组小数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排序小数的方法可以通过比较大小来进行,也可以将小数转化为分数后进行排序。

二、小数的概率小数的概率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小学阶段的概率计算主要涉及到简单事件的概率以及概率的加法和乘法规则。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简单事件是指只含有一个基本结果的事件,其概率计算公式为“事件发生的次数/总的可能次数”。

在概率计算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最简单的情况是“事件发生的次数=1”,此时事件的概率为1/总的可能次数。

其次,对于多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可以利用概率的加法和乘法规则进行计算。

概率的加法规则是指当事件A和事件B互斥时,事件A或事件B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加上事件B发生的概率。

而概率的乘法规则是指当事件A和事件B相互独立时,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发生的概率。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关于小数的统计与概率包括小数的分类、比较和排序,以及简单事件概率计算和概率的加法和乘法规则。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小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统计和概率小学知识点总结

统计和概率小学知识点总结

统计和概率小学知识点总结1. 统计的概念统计是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数据,比如身高、体重、年龄、成绩等,统计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统计是用来描述和分析现象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2. 统计的方法统计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描述统计,另一种是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频数分布等方式展现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而推断统计则是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比如进行民意调查时,只对一部分人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这部分人的回答推断出整个群体的意见。

3. 统计中的常用术语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统计术语,比如频数、频数分布、中位数、平均数等。

频数是指某一数值在数据中出现的次数,频数分布是将数据按照不同数值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别频数的分布情况,中位数是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中间位置的数值,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4. 概率的概念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是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比如掷骰子、抽签、抛硬币等都是基于概率的随机实验。

5. 概率的计算在学习概率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学会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是通过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出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将这些可能性相加得到最终的概率。

比如抛硬币的概率是1/2,掷骰子的概率是1/6等。

6. 概率事件的规律概率也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比如互斥事件、独立事件、互逆事件等。

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比如掷骰子出现1和出现2是互斥事件;独立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的影响,比如抛硬币的正反面是独立事件;互逆事件是指两个事件相加的概率为1,比如抛硬币的正反面相加的概率为1。

7. 统计和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统计和概率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天气预报就是基于历史数据对未来天气的概率进行预测,股市交易也是基于历史数据对股票价格的概率进行分析和预测,民意调查就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整个群体的意见进行推断等。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汇总一、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1. 在实验稿《课标》中“统计观念”是核心概念,现在为什么改名为“数据分析观念”呢?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统计学是这样定义:统计学是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的确,统计学的一个研究对象是数据,它是通过收集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处理的数据都是有实际背景的,正如课表组组长史宁中教授所述:“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这个载体包括数,也包括言语、信号、图像,凡是能够承载事物信息的东西都构成数据,而统计学就是通过这些载体来提取信息进行分析的科学和艺术。

”可见,统计学的一个核心是数据分析,实验稿中叫统计观念,现在叫数据分析观念,这两点并没有本质性的不同,而是用这样的语言更加点出了统计的核心就是数据分析让人一目了然。

2. 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在课标当中,对于数据分析观念,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3. 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第一,就是让学生去经历这个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例如,清华附属小学安华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统计》。

安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四部动画片,选出大家最喜欢看的一部进行播放。

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这可怎么办呢?老师启发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做统计的。

统计什么?怎样统计呢?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思考中,他们最先想到举手表决,却没有准确统计出结果,然后又继续想办法,有的学生说站起来这样数的更清楚了,还有说在小组内去统计,然后我们再汇总,最后大家都统一到用投票表决的方法来统计。

当数据统计上来以后,如何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呢?安老师让学生利用数据来推断,看哪部动画片,要用数据来说话。

(完整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整理

(完整版)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整理

“统计与概率”板块梳理
一、内容联系及特色
(一)教学内容关系梳理:
(二)教学内容编排特色:
起点低、分布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以统计为主,概率为辅。

二、教学内容安排情况:
第一学段目标: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
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
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
含信息。

侧重于统计直观的培养
第二学段目标: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
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
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
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
交流。

侧重于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是一种理性思考的培养。

小学数学 统计与概率 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数学 统计与概率 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汇总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汇总:统计与概率一、统计表1.意义:将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2.组成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分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3.种类: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4.制作步骤:1)搜集数据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1.意义: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2.分类:1)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统计与概率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统计与概率》知识要点与复习建议一、统计统计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特别是进行科学研究时,应用非常广泛。

小学阶段,学习内容是统计学中最初步的知识,它包括单式、复式统计表和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用途、结构及绘制方法等问题。

复习内容:1、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图表2、对图表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3、条形(单式,复式),折线(单式,复式),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选择方法。

4、统计图的选用与制作。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的初步知识,加深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及其应用的理解。

2、培养学生会看、会分析、会制作简单统计图表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复习重难点:重点:1、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统计观念。

2、用自己的语言描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复习要点:1、统计表: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

种类: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百分数统计表。

2、统计图: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

分类:(1)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来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分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列。

(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联系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3)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小学数学 统计与概率 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数学 统计与概率 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归纳汇总统计与概率一统计表(一)意义*把统计数据填写在一定格式的表格内,用来反映情况、说明问题,这样的表格就叫做统计表。

(二)组成部分*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

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三)种类*单式统计表:只含有一个项目的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不仅表明各统计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表明比较量相当于标准量的百分比的统计表。

(四)制作步骤1搜集数据2整理数据: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正式制表: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统计图(一)意义*用点线面积等来表示相关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二)分类1条形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复习提纲

统计与概率复习提纲三上:第一课时:可能性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难点: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在生活中,有确定事件,也有不确定事件,我们常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形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例题: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看这四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一定的画√,不可能的画×可能的画○如:1、“太阳从西边升起”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吗?2、“摸彩票中了头奖”的可能性怎么样?3、“树叶是绿色的”这件事的可能性怎么样?4、“地球绕着太阳转”的可能性怎么样?2、当条件对某件事有利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些,当条件不利时,发生的可能性就小些。

例题:摸球游戏,盒子里有9红3黄1白,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什么球的可能性最小,还有可能摸到什么球,有可能摸到蓝球吗?第二课时:生活中的推理教学目标: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推理、判断的过程。

2、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把自己的推理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例题:王李张三位老师分别教美术、音乐、体育,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在操场上上课,张老师上课要用钢琴,这三位老师分别教什么?列表法:第一课时:奖牌给哪组知识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下面是我班第一、二小组学生第一单元数学成绩统计表第二课时:猜一猜教学目标: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不遗漏的列出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

例题:箱子里有2个红球,2个黄球,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图形和乘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队列问题。

2、运用分析、图解和列表等多种方法解决比赛场次问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进一步认识统计与概率

小学数学三年级进一步认识统计与概率

小学数学三年级进一步认识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数据以及预测事件的可能性。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接触更深入的统计与概率知识,这将为他们打下数学学习的坚实基础。

本文将介绍小学三年级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和方法。

一、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统计是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过程。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进行统计,例如调查、观察和计数等。

通过这些方法,他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事物的数量、特征和规律性。

1. 调查和问卷调查和问卷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喜欢的动物、家庭成员的职业等,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他们可以设计问题,并向同学、老师和家长发放问卷,然后汇总和分析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2.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在统计中,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学会使用图表、表格和图片等方式来展示数据。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等来表示不同事物的数量比较、变化趋势和占比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图表,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数据的含义和规律。

二、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概率是研究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学工具。

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探索和实验来认识概率,并应用概率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1. 探索概率学生可以通过抛硬币、掷骰子和抽卡片等实验来探索概率。

例如,抛硬币的实验中,他们可以记录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然后计算出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

通过多次实验并比较结果,学生可以发现概率与实验次数的关系,并初步理解概率的概念。

2. 应用概率学生可以通过应用概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利用骰子的概率来判断掷骰子得到某个数的可能性。

他们还可以通过抽卡片的概率来计算抽取到某种卡片的可能性。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概率知识。

三、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可以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应用到更具体的问题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小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小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一、引言统计与概率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基本的统计与概率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概述小学阶段应掌握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点,以便教师和家长指导孩子学习。

二、统计学基础1. 数据的收集- 简单调查方法- 数据记录方式2. 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表格的使用- 图表的绘制(条形图、饼图)3. 数据的分析- 平均数的计算- 频率和频数的概念- 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的确定三、概率基础1. 概率的概念- 可能性的描述- 概率的定义2. 简单概率的计算- 单一事件的概率- 独立事件的概率- 简单实验的概率计算(例如:抛硬币、掷骰子)3. 概率的性质- 概率的加法原则- 概率的乘法原则- 概率的互补原则四、应用实例1. 生活中的统计应用- 天气预测的统计数据- 班级成绩的统计分析2. 生活中的概率应用- 游戏和玩具的概率问题- 日常决策中的概率考量五、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 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2. 评价与考核- 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 重视过程评价,鼓励学生的探究与发现六、结论统计与概率的学习对于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概述,教育者和家长应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孩子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附录A. 常见统计图表模板B. 概率计算公式汇总C. 教学活动案例请注意,本文为知识点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灵活调整。

教师和家长应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深化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理解。

小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小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小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中的统计与概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数据,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小学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点。

一、数据的收集首先,孩子们要学会如何收集数据。

这可以通过观察、调查、测量等方式来完成。

比如,想要了解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就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种类。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的整理收集好数据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整理。

常见的整理方法有分类、排序、制表等。

还是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水果为例,可以将同学们的选择进行分类统计,然后按照喜欢人数的多少进行排序,最后制成表格,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出每种水果的受欢迎程度。

三、数据的描述数据整理完成后,要学会用合适的方式来描述数据。

1、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它的特点是能够直观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2)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的起伏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它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它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统计表统计表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整理在表格中,包括表头、行标题和列标题等。

四、平均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

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是将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例如,某小组同学的数学成绩分别是 90 分、85 分、95 分、88 分、92 分,那么他们的平均成绩就是(90 + 85 + 95 + 88 + 92)÷ 5 = 90 分。

平均数能够反映出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五、可能性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主要学习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确定事件包括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和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如月亮从西方升起)。

小学数学中的概率和统计

小学数学中的概率和统计

在小学数学中,概率和统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内容。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统计则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这两个概念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概率的概念和应用。

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其中0代表不可能发生,1代表必然发生。

在小学数学中,老师通常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

比如,抛硬币的概率是0.5,因为它有两个可能的结果,正面和反面,每个结果的可能性都是平等的。

再比如,掷一个六面骰子出现1的概率是1/6,因为一共有6个可能的结果,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是平等的。

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从直观上理解概率的概念,并且学会计算简单的概率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统计的概念和应用。

统计是指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中,统计通常是通过调查和记录数据来实现的。

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下班级里每个人喜欢的水果是什么,然后将数据统计出来。

通过统计,学生可以了解到整个班级中各种水果的喜好情况,进而通过图表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概率和统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比如,在购买彩票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概率来判断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在选择就餐的地方时,我们可以通过统计菜单上的价格和评价来做出决策;在分析商业数据时,我们可以通过统计销售额和利润来判断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等等。

概率和统计的应用不仅在数学领域中有用,而且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

总之,小学数学中的概率和统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内容。

通过学习概率,我们可以了解到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过学习统计,我们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概率”板块梳理
一、内容联系及特色
(一)教学内容关系梳理:
(二)教学内容编排特色:
起点低、分布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以统计为主,概率为辅。

二、教学内容安排情况:
第一学段目标: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
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
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
含信息。

侧重于统计直观的培养
第二学段目标: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
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
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
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实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
交流。

侧重于数据统计过程和可能性,是一种理性思考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