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从隋朝大运河到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关键点分析
合集下载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8ab8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5.png)
大运河的开凿过程与技术
选线规划
隋朝政府组织专家对多个可能的运河线路进行勘察和规划, 最终确定了以洛阳为中心,向北连接华北,向南连接华东 的运河线路。
施工方法
主要采用人工挖掘和疏浚的方法,同时结合自然河流和湖 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工程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工程技术,如建设闸门、 水坝等水利设施,以保证运河的通航和水位调节。
大运河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文化传承
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对于弘扬中 华文化、增强民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生态保护
大运河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有助于改善沿岸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 然的和谐共生。
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水利工程遗产
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展示 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 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 启示。
区域发展模式
大运河的开凿,形成了沿岸经济 区域的发展模式,为后世的区域 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国家治理智慧
大运河的开凿和管理,体现了中 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智慧和才能, 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政治管理经 验。
统一的意义与影响
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和动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大 一统。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为后世统一国家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统一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01
政治上,隋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官僚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推 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提高了官员素质。
04
大运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京杭大运河PPT课件
![京杭大运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447e831ed9ad51f11df25d.png)
第5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连。唐代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在扬子镇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仪征运口并用。北宋 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等建筑物, 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复闸。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通 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第15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沿途所过,支分渠水,分注于按察司(在今西大街市公安局处)、永寿王府(在今竹 笆市东永寿巷),布政司(在今钟楼西南粮道巷西)、保安王府(在今钟楼东北隅)及 秦王府城;一派从西大街广济街北流,过迎祥观(今北广济街南口东)而西,过永 丰仓(在今庙后街西仓)前,西入贡院(在今西大街西段北侧儿童公园);一派从广 济街直北而上,过麻家什字,汇入莲花池(今莲湖公园)。成化时开凿的通济渠, 入城后渠道用砖砌一千五百五十丈,合4960米。弘治(1488—1505)间,陕西巡 抚周季鳞与西安知府马炳然对通济渠城内尚未砌而有损坏的渠道,以砖砌七百二 十丈,合2304米,并对城外土渠亦加疏浚修筑二十五里。为了城内居民饮水卫 生,周季鳞令沿通济、龙首两渠所过每十家作一井口,以砖为栏,以瓷为口,以 板为盖,启闭以时。
第14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①通济渠的分段 发源于今长安区申店乡,河北侧,西北流,经西安城西南丈八沟,过三桥镇,北 注于渭河。项忠所奏凿的通济渠,从府城西南丈八沟设闸遏水,引水北上,自闸 北西行二里折而北流,过丈八头小石桥,又北至南窑头,又北过甘家寨,又东北 过糜家桥、解家村,又北至西安外城郭,再至安定门吊桥,城外渠道二十六里。 然后经洞口入瓮城南流,出瓮城水门外,沿城而南,过一敌楼,复入城,东南流 至白鹭湾,折而东北流,至梁家牌楼南,又东流入于地下砖渠,再分为三派分流: 一派自长安县署(今西大街城隍庙东)东流过广济街,沿西大街、东大街之南东流, 过大菜市(今大差市)、真武庵出城,注灌于东城壕。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连。唐代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在扬子镇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仪征运口并用。北宋 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等建筑物, 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复闸。元代(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开通 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第15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沿途所过,支分渠水,分注于按察司(在今西大街市公安局处)、永寿王府(在今竹 笆市东永寿巷),布政司(在今钟楼西南粮道巷西)、保安王府(在今钟楼东北隅)及 秦王府城;一派从西大街广济街北流,过迎祥观(今北广济街南口东)而西,过永 丰仓(在今庙后街西仓)前,西入贡院(在今西大街西段北侧儿童公园);一派从广 济街直北而上,过麻家什字,汇入莲花池(今莲湖公园)。成化时开凿的通济渠, 入城后渠道用砖砌一千五百五十丈,合4960米。弘治(1488—1505)间,陕西巡 抚周季鳞与西安知府马炳然对通济渠城内尚未砌而有损坏的渠道,以砖砌七百二 十丈,合2304米,并对城外土渠亦加疏浚修筑二十五里。为了城内居民饮水卫 生,周季鳞令沿通济、龙首两渠所过每十家作一井口,以砖为栏,以瓷为口,以 板为盖,启闭以时。
第14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①通济渠的分段 发源于今长安区申店乡,河北侧,西北流,经西安城西南丈八沟,过三桥镇,北 注于渭河。项忠所奏凿的通济渠,从府城西南丈八沟设闸遏水,引水北上,自闸 北西行二里折而北流,过丈八头小石桥,又北至南窑头,又北过甘家寨,又东北 过糜家桥、解家村,又北至西安外城郭,再至安定门吊桥,城外渠道二十六里。 然后经洞口入瓮城南流,出瓮城水门外,沿城而南,过一敌楼,复入城,东南流 至白鹭湾,折而东北流,至梁家牌楼南,又东流入于地下砖渠,再分为三派分流: 一派自长安县署(今西大街城隍庙东)东流过广济街,沿西大街、东大街之南东流, 过大菜市(今大差市)、真武庵出城,注灌于东城壕。
京杭大运河介绍ppt
![京杭大运河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1f7d39700abb68a982fbe6.png)
8
大运河的开凿原因
• 我国古代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 地区的经济却有了很大的发展。北方城市所需要 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 地区供应。怎样把这些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 地区,这是摆在统治阶级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 题。
• 在现代陆路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的古代,人们主 要靠肩挑、手抬、人力车或牲畜拉车,以及船运 的办法运输物资。我国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 东横向流动的,开辟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 是很必要的。
11
• 航道整治建设是提高京杭运河通航能力的关键。交 通部计划于2010年前,加快严重堵航航段、通 航能力不足的航段、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分流航道 的建设,缓解堵航状况。运河沿线各省份也重视运 河航道建设。预计到2010年,京杭运河的通过 能力将提高40%,堵航压力将明显缓解。
• 提高航行于京杭运河船舶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是
0吨左右。船舶通行速度得到加快,船闸效率显著
提高。
12
大运河北京什刹海段
13
大运河通州段
台儿庄运河北段
淮安城内古运河
14
宝应纵棹园
大运河常州段
15
16
扬州--运河畔的美丽城市
大运河给瘦西湖更添美姿17 Nhomakorabea18
19
大运河无锡段
20
9
• 国家“八五”期间安排的一项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江 苏省的六大交通重点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总投资27 亿多元,航道全部达到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
•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 其整治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内 河工程。本次工程总投资14.96亿元。工程完工后,济宁 段主航道将由现在的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 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
大运河的开凿原因
• 我国古代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 地区的经济却有了很大的发展。北方城市所需要 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 地区供应。怎样把这些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 地区,这是摆在统治阶级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 题。
• 在现代陆路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的古代,人们主 要靠肩挑、手抬、人力车或牲畜拉车,以及船运 的办法运输物资。我国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 东横向流动的,开辟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 是很必要的。
11
• 航道整治建设是提高京杭运河通航能力的关键。交 通部计划于2010年前,加快严重堵航航段、通 航能力不足的航段、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分流航道 的建设,缓解堵航状况。运河沿线各省份也重视运 河航道建设。预计到2010年,京杭运河的通过 能力将提高40%,堵航压力将明显缓解。
• 提高航行于京杭运河船舶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是
0吨左右。船舶通行速度得到加快,船闸效率显著
提高。
12
大运河北京什刹海段
13
大运河通州段
台儿庄运河北段
淮安城内古运河
14
宝应纵棹园
大运河常州段
15
16
扬州--运河畔的美丽城市
大运河给瘦西湖更添美姿17 Nhomakorabea18
19
大运河无锡段
20
9
• 国家“八五”期间安排的一项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江 苏省的六大交通重点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总投资27 亿多元,航道全部达到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
•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 其整治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内 河工程。本次工程总投资14.96亿元。工程完工后,济宁 段主航道将由现在的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 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课件(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6a4e82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a.png)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隋炀帝南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朝的统一 开通大运河
隋朝的灭亡
一、隋朝的统一 由学生自主阅读,完成表格内容
隋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全国的时间 意义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589年
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顺应 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发展大趋势。
“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三千多万 人 一千九百 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四千六百 多万人
五千五百 多万顷
洛阳含嘉 仓;洛口 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炀帝南巡
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维扬一枝花,四海 无同类”。相传扬州蕃厘观有琼花,隋炀帝慕其名,特赴扬 州观赏。
经济、文化交流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涿郡 北京 通济 渠
余杭 杭州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 1、作者对隋朝大运河是怎样评价的?
2、你怎样评价隋朝开凿大运河?
❖ 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
❖ 虽然大运河开通一方面是隋炀帝为赏琼花,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花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 却是起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也巩 固了对全国的统治,至今有些河段还在使用。 并是世界最长的运河。
▪ 提示一:金榜提名 ▪ 提示二:名落孙山 ▪ 提示三:范进 ▪ 提示四:江南贡院
▪ 答案: (三个字) 科举制
预习问题:
隋唐以前的政府是 怎样选拔官员的?
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京杭大运河介绍ppt
![京杭大运河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121278b84ae45c3b358c18.png)
• 运河概要 • 运河历史 • 运河的开凿原因 • 运河现状 • 运河的展望 • 运河风景
•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 达杭州,流经北京、天
津、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 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 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 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 对运河航道进行高标准整治,计划投入巨资,力争“十一 五”末使苏北运河全线达到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运河全线 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投资1 4.7亿元续建京杭大运河济宁至东平段。这段运河是国 家规划的“一纵三横”内河航运通道中“一纵”的重要组 成部分,将利用南水北调河道进行航道建设。
• 航道整治建设是提高京杭运河通航能力的关键。交 通部计划于2010年前,加快严重堵航航段、通 航能力不足的航段、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分流航道 的建设,缓解堵航状况。运河沿线各省份也重视运 河航道建设。预计到2010年,京杭运河的通过 能力将提高40%,堵航压力将明显缓解。
• 提高航行于京杭运河船舶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是 提高运河通过能力的有效措施。交通部自2004 年7月1日起实施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作,计划 到2010年,基本实现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使 船舶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状况得到根本好转,航道和 船闸通过能力提高30%。目前,全面禁止水泥质 船进入京杭运河航道的目标已经按期实现。运河上 航行的船舶平均吨位由原来的100吨增加到30 0吨左右。船舶通行速度得到加快,船闸效率显著 提高。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 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 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 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 达杭州,流经北京、天
津、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 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 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 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 对运河航道进行高标准整治,计划投入巨资,力争“十一 五”末使苏北运河全线达到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运河全线 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投资1 4.7亿元续建京杭大运河济宁至东平段。这段运河是国 家规划的“一纵三横”内河航运通道中“一纵”的重要组 成部分,将利用南水北调河道进行航道建设。
• 航道整治建设是提高京杭运河通航能力的关键。交 通部计划于2010年前,加快严重堵航航段、通 航能力不足的航段、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分流航道 的建设,缓解堵航状况。运河沿线各省份也重视运 河航道建设。预计到2010年,京杭运河的通过 能力将提高40%,堵航压力将明显缓解。
• 提高航行于京杭运河船舶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是 提高运河通过能力的有效措施。交通部自2004 年7月1日起实施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作,计划 到2010年,基本实现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使 船舶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状况得到根本好转,航道和 船闸通过能力提高30%。目前,全面禁止水泥质 船进入京杭运河航道的目标已经按期实现。运河上 航行的船舶平均吨位由原来的100吨增加到30 0吨左右。船舶通行速度得到加快,船闸效率显著 提高。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 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 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 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历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ppt
![历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38a2f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7.png)
THANKS
04
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促进经济发展
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 通道,带动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产业的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
大运河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了文化传承和创新,有助 于中华文化的统一和多元化。
加强政治统一
大运河的开凿和治理成为国家统一的重要象征,体现了中央集权政 府的权威和实力,推动了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大运河的文化价值
展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成就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代表,体现了中国古代水利 技术的独特魅力和创新精神。
传承中华文化
大运河沿线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 村落等,这些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和精髓。
体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和 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理念和追求。
大运河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
独特的文化景观
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 价值,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见证中国历史和文化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具有世界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对世界水利工程的影响
大运河的开凿和治理对于世界水利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世界水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大运河的航道整治与维护
总结词
持续且必要
详细描述
大运河的航道整治与维护是保证其畅通和 安全的关键。由于大运河的地理和环境条 件复杂,航道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淤积、洪水、船舶事故等。因此,持 续的航道整治和维护工作是必要的。这包 括清理淤泥、修复损坏的河岸、防止洪水 侵袭等,以确保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和安全 性。
【PPT】“从隋朝大运河到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关键点分析
![【PPT】“从隋朝大运河到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关键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7b6df3aeaad1f346933fc0.png)
京杭大运河 重新开通的南北大运河以大都为中心,从大都出发,经
通惠河至通州,由通州沿御河至临清,入会通河,南下
入济州河至徐州,由泗水和黄河故道至淮安入淮扬运河, 由瓜洲入长江,再由丹徒入江南运河,直抵杭州,沟通
河、海、江、淮、钱塘五大水不再绕道洛阳,而是从大都起,直穿山东、 江苏全境,径抵江南,由原来的“弧”形变为“弦”形,
使运河的功能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将古代运河的 发展推向一个高峰。
明清两朝对大运河的治理,主要是围绕解决水源、保护 河堤、疏浚河道、治黄保运、利用河闸围堰以控制调节
水量等问题展开。
会通河是大运河北段治理的主要河段。
淮扬运河是大运河南段治理的重要河段。
清口运河枢纽工程是淮扬运河治理的重点工程。
路程缩短,把南北方各大经济区更直接地联系起来,由
此奠定了此后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及其规模,这是运 河水道的又一次重大转变。至此,完全意义上的京杭大
运河最终形成。
明清两朝相继建都北京,继续沿用元代大运河作为连接 北方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重心的水运通道。为确保这一
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明清两朝都不遗余力地经营运河,
OUR
从隋朝大运河到元朝的京杭大运河
两宋(960-1279)运河是以开封、杭州为 中心,以汴河、江南河为主体,全国性运 河网络繁荣发展时期。
北宋建都开封,依然沿用隋代的运河 系统。
宋室南迁后,大运河南北交通暂时中 断,全国性运河网络的发展受到影响,
但以杭州为中心的区域性运河系统又
重新生成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PPT课件5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PPT课件5](https://img.taocdn.com/s3/m/6722fc69852458fb760b5618.png)
2.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时间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4600多万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洛 口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琼花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战国、秦、汉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五代辽宋夏金元
十 北 六 魏 国 西 魏 晋 东 汉
东 北 魏 齐 西 北 魏 周 北朝
隋
蜀
吴
东 宋 齐 梁 陈 晋 南朝
第 1 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祖国南北重归一 统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南巡
课堂巩固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D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胭脂井
胭脂井
公元589年,“沿 长江兵分八路 全线出兵”,“ 仅用四个月” 灭陈,完成统 一。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 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 ,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 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 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 。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时间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3000多万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隋盛时 4600多万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洛 口仓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琼花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战国、秦、汉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五代辽宋夏金元
十 北 六 魏 国 西 魏 晋 东 汉
东 北 魏 齐 西 北 魏 周 北朝
隋
蜀
吴
东 宋 齐 梁 陈 晋 南朝
第 1 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一、祖国南北重归一 统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南巡
课堂巩固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D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
隋朝统一前的南北局势
胭脂井
胭脂井
公元589年,“沿 长江兵分八路 全线出兵”,“ 仅用四个月” 灭陈,完成统 一。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 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 ,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 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 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 。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隋朝大运河ppt教案资料
![隋朝大运河ppt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09757ac52ea551811a6872e.png)
(2) 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 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C ) 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
解析:隋炀帝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 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隋朝末年6世纪的时候还没有发明火车 和汽车。而坐轿子速度太慢。所以应该选择通过大运河坐船的方式。
涿郡 洛阳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作用:
1、贯通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问题; 2、促进了沿岸城镇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成为了南北政治、 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3、维护和加强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弊端: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
大运河的开通
千里江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隋朝的大运河
原因 概况 作用 评价
原因:
1、传说。
2、运输粮食,巩固统治。
3、加强对江南地区控制。
从605年起,隋炀帝组织开始修建
(3)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其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A) A.南北商船云集洛阳 B.少数民族聚长安 C.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D.文成公主入藏
解析:本题考查对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的理解能力。综观四个 选项,少数民族聚长安和文成公主入藏都不可能沿着大运河行进。 而农民用曲辕犁耕作与大运河也毫不相干。只有A项的南北商船云 集洛阳,是隋朝大运河开通后,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的表现,并 且洛阳是大运河的中心。
巩固练习
1.(2007年淄博市)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和科技发明,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大运河 重新开通的南北大运河以大都为中心,从大都出发,经
通惠河至通州,由通州沿御河至临清,入会通河,南下
入济州河至徐州,由泗水和黄河故道至淮安入淮扬运河, 由瓜洲入长江,再由丹徒入江南运河,直抵杭州,沟通
河、海、江、淮、钱塘五大水系,全长1500余公里。
元代大运河不再绕道洛阳,而是从大都起,直穿山东、 江苏全境,径抵江南,由原来的“弧”形变为“弦”形,
使运河的功能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将古代运河的 发展推向一个高峰。
明清两朝对大运河的治理,主要是围绕解决水源、保护 河堤、疏浚河道、治黄保运、利用河闸围堰以控制调节
水量等问题展开。
会通河是大运河北段治理的主要河段。
淮扬运河是大运河南段治理的重要河段。
清口运河枢纽工程是淮扬运河治理的重点工程。
路程缩短,把南北方各大经济区更直接地联系起来,由
此奠定了此后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及其规模,这是运 河水道的又一次重大转变。至此,完全意义上的京杭大
运河最终形成。
明清两朝相继建都北京,继续沿用元代大运河作为连接 北方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重心的水运通道。为确保这一
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明清两朝都不遗余力地经营运河,
OUR
从隋朝大运河到元朝的京杭大运河
两宋(9பைடு நூலகம்0-1279)运河是以开封、杭州为 中心,以汴河、江南河为主体,全国性运 河网络繁荣发展时期。
北宋建都开封,依然沿用隋代的运河 系统。
宋室南迁后,大运河南北交通暂时中 断,全国性运河网络的发展受到影响,
但以杭州为中心的区域性运河系统又
重新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