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VS新浪微博

合集下载

新浪微博简单介绍

新浪微博简单介绍

信息公开;发布极短信息;基于用户关系; 信息传播等互动性极强。
注意:微博虽然称作微博客,但与博 客机制完全不同。微博是一个社交网 络平台。
与短信的区别
短 信息封闭;传播、互动 信 性不强。资费较高。
微 博
信息公开;信息传播等 互动性极强。资费较低 。
第七部分
官方及主流媒体关注微播
第56页
目前,官方正逐步认识微博类产品在与民众沟通 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开始尝试使 用,其中以公安部门为主。
献血网友微博上手机直播三位脖友献血现场和三位脖友去病房看望老奶奶的情景。
第39页
传播随时随地
由于微博门槛低,140字以内,天然适合发布动态消息和现场 直播。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彩信、WAP、手机客户 端发布微博,所以可以实现随地传播。
第40页
案例1、广州枪击案直播
6月3日,广州警方与一名劫匪长达10余小时对峙枪战。除了广州公安官方微博广州公安 进行直播外,不少媒体人利用微博进行现场直播:新快报吕斌、南方日报、南都马小六、 南都陈辉等。
毕彼特(78粉丝)
张德静(118粉丝)
闫涛(7296粉丝)
示意图没有列出全部转发,为了方便分析只抽取了部分转发
经过简单计算,一级转发为5800人。二级转发为34万人。三级转发为20万。共计 545800人收到此信息。当然还有四级、五级转发,直至无穷。
第51页
案例1、网友老沉一条围脖的转发路径
第52页
案例2、体育频道官方微博辟谣朝鲜直播世界杯
第27页
传播公开性
案例3、微博小秘书辟谣两则无厘头消息
第28页
传播公开性
新浪微博开创了一个先河,即利用官方和其他特殊身份辟 谣。微博这类互动类产品的管理,一般以网友自治为主, 但是主办方依然有维护产品舆论导向的责任。对那些明显 恶意传播虚假新闻的行为必须予以公开劝戒和制止。

微博的发布平台,你知道哪些

微博的发布平台,你知道哪些

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网络运营 微博的发布平台你知道哪些?由于微博背靠新浪网、腾讯网等老牌且强劲的国内知名网媒,媒体优势得天独厚,换句话说,单从基因比较,微博的媒体基因就比Twitter 来得更深一些;另一方面,微博的出现,让国内网民拥有了一个可以独立自主且相对自由的发声渠道,许多一手新闻甚至猛料均来自草根。

在国内监管较为严格的媒体环境之下,微博这个属性显得弥足珍贵,不论富贵贫穷的公开平台。

微博虽然火热,但是风格与Twitter 完全不同。

国人不爱隐私爱热闹,微博与其说是朋友圈,不如说是粉丝厂。

正好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微博又变成网民集体娱乐广场和讨伐的战场,知识分子启蒙的公共课堂。

Twitter微博类的鼻祖,可以不夸张的说,国内所有微博的都是山寨版的Twitter 。

Twitter英文原意为小鸟的叽叽喳喳声,用户能用如发手机短信的数百种工具更新信息。

Twitter 的出现把世人的眼光引入了一个叫微博的小小世界里。

Twitter是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

用户可以经由SMS、即时通信、电邮、Twitter网站或Twitter客户端软件(如Twitterrific)输入最多140字的文字更新,Twitter被Alexa 网页流量统计评定为最受欢迎的50个网络应用之一。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限制字数为140字,有私信功能,支持网页、客户端、手机平台,支持对话和转播,并具备图片上传和视频分享等功能。

支持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语。

在“转播”设计上,转发内容独立限制在140字以内,采取的类似与twitter一样的回复类型@,在拥有了强大的QQ平台下,腾讯方面并未打算把腾讯微博作为战略级产品推出,而更多的是为了遏制对手,起到战略防御的作用。

新浪微博改名为“微博”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的服务网站。

新浪微博是一个类似于Twitter和Facebook的混合体,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外部程序和手机短信、彩信等发布140汉字(280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网络运营字符)以内的信息,并可上传图片和链接视频,实现即时分享。

腾讯微博官方宣布关闭

腾讯微博官方宣布关闭

腾讯微博官方宣布关闭作者:孟雨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20年第18期近日腾讯宣布,腾讯微博将会在2020年9月28日停止运营服务,这意味着早就半死不活的腾讯微博,终于盖上了棺材板。

作为曾经和新浪微博分庭抗礼的社交尖兵,腾讯微博是企鹅帝国为数不多的吃瘪产品之一。

腾讯微博的败退,既有自身因素,也有历史进程的原因。

很多朋友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用过腾讯微博,笔者也是其中之一。

作为曾经的资深用户,对于腾讯微博的衰败,多少是带有惋惜的。

关于腾讯微博走下历史舞台的原因,大家已经讨论得足够多,我们今天来谈点别的,一起来说说那些关于它的回忆。

无论是新浪微博还是腾讯微博,最早都是需要邀请码才能开通的。

在2009- 2010年左右的时间节点,微博类SNS产品还处于试点阶段,无论是新浪还是腾讯微博都处于Beta测试阶段,腾讯微博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也属于正常操作。

但和新浪微博不同的是,腾讯微博直到今天,也仍是“Beta”版本,这样看来,腾讯微博也算是没迎来正式版就消亡的产品了。

开通腾讯微博需要邀请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10年4月底才结束。

腾讯微博从内测进入公测阶段后,不再硬性需要邀请码,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即可开通;到了6月份,下载新版的PC QQ客户端,就能够通过QQ直接开通腾讯微博了。

腾讯微博一开始只能发文字在最早的时候,腾讯微博只是一个纯文字的SNS社区,甚至无法发布图片。

直到2010年6月,腾讯微博才开通了图片上传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Web端上传图片,也可以直接将图片拖动到QQ客户端,发布到腾讯微博。

到了2011年4月,腾讯微博开通了视频上传功能,至此主要功能都已经准备就绪。

并不出彩的腾讯微博客户端腾讯微博很早就上线了手机客户端,在最早的时候,甚至还有诺基亚S60的版本,相当齐全。

然而,腾讯微博手机客户端的更新维护一直都不甚理想,以Android版为例,直到更新停滞的后期,仍使用Android 2.X时代的Target API,体验实在难以令人满意。

新浪微博五岁了!盘点5年以来域名发展历程

新浪微博五岁了!盘点5年以来域名发展历程

新浪微博五岁了!盘点5年以来域名发展历程新浪微博1岁记:手握三个重量级域名2009年5月,新浪CEO曹国伟发现微博社交这块隐藏金子的“矿山”,并首次提出做微博产品的想法。

同年8月28日,新浪迅速推出“新浪微博”(),并开始抢注/.cn等多个域名;其还在近1年的时间内耗资重金,将3个标志性强的“微博”双拼域名/.cn/ 斩获。

2009年11月2日,对外公测仅66天的新浪微博,迎来第100万个用户;2010年4月28日,注册用户突破千万大关;同年8月28日,还戴着测试版帽子的微博,1周年注册用户达3000万。

新浪微博2周年:微币等掀“微”域名热潮2010年12月份,对微博品牌尤为重视的新浪,还高价收购大佬蔡文胜曾持有的短域名,并正式跳转微博登录页面。

而当时新浪微博短网址仍然使用域名;2011年3月2日,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亿;同月23日,新浪微博正式启用国内最短域名提供短链接服务。

随后其还获得与计算机服务相关的9、38、42类别的“围脖”注册商标;4月7日,新浪微博正式启用新域名,与原域名并用,同时启动新版logo标识,该域名无疑是其巩固微博江湖地位的利器;5月份,新浪微博正式跳转至;7月27日,女星姚晨成为新浪微博首位关注人数突破1000万大关的用户;同月,新浪还推出新浪微币、微游戏、微号等“微”类产品,掀域名注册浪潮。

新浪微博3周年:长成一个高大的小学生2011年9月20日,全新打造的“微商城”购物频上线;10月21日,新浪“微博搜索”独立域名曝光为;11月份,启用二级域名的新浪微号开抢,而微博推出的“微”产品还真不少,像微群、微盾、微刊等等。

2012年2月,新浪独立启用创意域名,推出微博收藏网站。

3月初,新浪收购“微盘”双拼域名,其还持有 域名;7月中旬,新浪密友启用二级域名;同月新浪微博“微吧”启用域名、还推出“微博运动会”。

8月8日,微吧小管家发起“域名由你定”的投票活动,域名、 和赫然在目。

腾讯和新浪的微博协议

腾讯和新浪的微博协议

《新浪微博服务使用协议》1. 特别提示1.1新浪微博依据并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详情:http://www.n /npc/xinwen/2012-12/29/content_1749526.htm)的文件精神,制定《新浪微博服务使用协议》。

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及相关关联企业(以下合称"新浪公司")同意按照本协议的规定及其不时发布的操作规则提供基于互联网以及移动网的新浪网微博客服务(以下称"微博服务"),为获得微博服务,微博服务使用人(以下称"用户")应当基于了解本协议全部内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可、同意本协议的全部条款并按照页面上的提示完成全部的注册程序。

用户在进行注册程序过程中点击"同意" 按钮即表示用户完全接受本协议项下的全部条款以及《新浪网络服务使用协议》之全部约定(URL为:/regagreement.html)。

如本协议条款与《新浪网络服务使用协议》之约定相冲突,以本协议为准。

1.2用户注册成功后,新浪公司将为用户基于微博服务使用的客观需要而在申请、注册微博服务时,按照注册要求提供的帐号开通微博服务,用户有权在新浪公司为其开通、并同意向其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使用微博服务。

该用户帐号和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使用微博服务过程中,须对自身使用微博服务的行为,对任何由用户通过微博服务服务发布、公开的信息,及对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用户提交、发布或显示的信息将对其他微博服务用户及第三方服务及网站可见(用户可通过设置功能自行控制、把握可查阅其信息的帐号类型)。

1.3用户注册成功后,在使用新浪/新浪微博服务的过程中,新浪公司有权基于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非商业性的调查研究。

2. 服务内容2.1新浪微博服务的具体内容由新浪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授权用户通过其帐号,使用微博服务发布观点、评论、图片、视频、转发链接等,新浪公司有权对其提供的服务进行扩展,且新浪公司提供的服务的性质可能随时变更,用户将不会收到新浪公司关于服务性质变更的通知,除非新浪公司认为情况必要。

腾讯微博为什么会败给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为什么会败给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为什么会败给新浪微博?微博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称谓,这种互联网产品模仿自一个叫Twitter的东西,这种东西早在2009年年初就已经在全世界发展得蔚为壮观,2009年新浪网开始把独立开发、模仿推特这种产品,并试图把它在中国市场全面铺开,2009年8月新浪微博就开始内测,之后隔了不太久包括搜狐、网易、腾讯乃至百度在内的互联网大公司多开始相继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

2013年的时候,圈内就开始流传腾讯微博被腾讯抛弃的消息,到了2014年年中,流言的内容更加翔实:团队被解散,而腾讯的官方回应是:确实是有部分员工被并入微视,但团队没有解散,腾讯微博还将做下去,但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腾讯微博不再是当年腾讯眼中的“战略级产品”,它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

有媒体曾经这样总结腾讯微博在腾讯官方用语中的定位:2010年财报,“我们已着手进行新阶段的投资活动,为未来发展奠下基础,其中之一的新举措是腾讯微博。

”2011年财报,“腾讯微博在2011年取得大幅增长……成为中国最大的微博,腾讯微博已做好准备抓住未来的商机。

”2012年财报,“随着中国微博用户增速减缓,我们正寻求腾讯微博与微信的整合点,以彰显我们的特色。

”这三句话,在我眼中,勾勒出腾讯微博跌宕起伏同时也是奋力追赶新浪微博却又不得的三年。

1、腾讯OMG架构大调整:战略性舍弃腾讯微博历时4年之久的“中国版Twitter”之争最终以腾讯微博落败而告终,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OMG)宣布进行架构调整,腾讯微博将与门户融合,同时在短视频应用App“微视”运营团队基础上成立微视产品部,由此,腾讯OMG也迈出了向移动垂直媒体发展的第一步。

按照腾讯的计划,OMG将视频业务明确划分为“版权合作”、“平台运营”、“产品技术”、“客厅业务”四个部门,腾讯微博产品运营团队将与腾讯新闻团队进行整合。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曾与腾讯网、腾讯视频并称为腾讯网媒三大平台的腾讯微博,战略地位显然被弱化,这被业界视为腾讯微博在与新浪微博争抢市场中失败。

关于腾讯新闻,新浪新闻两款APP的对比分析

关于腾讯新闻,新浪新闻两款APP的对比分析

接下来,分析分析一下图片与视频模块,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创新,实在陈述,表达内容,在点开某个图片与视频后可以点击右上角图标进行分享,保存等操作,比较常规。

图片模块有一个亮点,就是最后一张图片翻完后直接显示用户评论界面,这一点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因为大多数用户都懒得点开评论框,现在改为这种设计,要用户非常容易看到评论界面,将会大大增加参与的可能性。

(图2,3,4)现在讲一下订阅模块,点进去首先是热门推荐,为新手提供选择,如果想定制个性化内容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号,点进去首先是用户登录(当然也可以在初始页面登录),这无疑是现在APP的主流,个性化,社交化,但是我觉得社交化做的不够,既然我们可以用QQ,微博帐号登录,就应该与我们的好友联系起来,但是这里没有体现,我觉得可以添加这样一个功能,将我的好友中多数人订阅的内容放在“热门推荐”的下面,人都有从众心理,在看到自己的朋友添加某些内容后,我们很大程度上会去选择。

(图5,9)现在说一下新浪的APP,点开APP后直接呈现的就是新浪的“头条”,即新闻主页面,右边可以用于用户的登录,可与sina微博绑定(图六),二级页面是各种类型的新闻,体育,娱乐,财经。

点击后就可以在主页面显示,非常的简洁,二级页面的顶部的按钮可以进行订阅的管理,这里用的即使常规的“垃圾桶”设计(图8)。

在三级页面的最下面是“添加内容”即内容的订阅(图7,10),至此,可以明显的看到sina将图片,视频,内容订阅都整合在了二级页面上,主页上永远是各种新闻的呈现,个人觉得这一点绝对好于腾讯的APP,第一,内容的整合,可以是APP简洁许多,不需要用户反复点击,切换,简单才是现代互联网追求的。

第二,新闻类APP就是为新闻,资讯服务的,不管是图片,视频,都是新闻的表现形式,应当低于新闻的位置,这样才主次分明。

试问要是一则娱乐新闻就是曝光明星的约会,照片是新闻内容主体,那是应当放在新闻一栏还是图片一栏,显然这是矛盾的。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对比分析(网页版-个人首页)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对比分析(网页版-个人首页)

新浪微博VS 腾讯微博【前言】RedTech Advisors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按用户数量计算,新浪占据中国微博市场57%的份额,腾讯占21%,百度占13%,搜狐占6%,网易占3%。

截至5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量已达1.5亿户,日均微博发布量达6000万条,已有超过1000家政府机构、超过3万个企业品牌在新浪开了微博,这一切仅用了22个月。

1亿5千万的用户可不是轻松就能忽悠来的。

艾瑞6月数据,1.腾讯微博用户是新浪1.6倍,但总时间仅是新浪13%。

可见单用户时间新浪是腾讯10倍。

2.但是,该数据只统计了网页版微博,而腾讯QQ面板微博用户可能很多,所以该数据至少低估腾讯一倍,但新浪单用户时间仍是腾讯5倍。

3.腾讯最大的能力,是具有用户触达渠道,未来慢慢渗透。

从内容层面上看,新浪和腾讯各有千秋。

新浪上汇聚的商业人和传媒人较多,关注的话题多倾向于各种社会事件,公众通过微博介入公共事务、表达个人观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涉及到政府决策、公共管理、领导言行的话题,往往能迅速成为热点,加上媒体人和舆论领袖的影响,新浪微博给人一种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印象,颇受中青年人厚爱。

腾讯微博则基于更年轻的QQ用户,讨论话题的深度和广度相比新浪差了许多,随着QQ用户的成长,从腾讯微博转移到新浪微博的也大有可能,腾讯该如何留住老用户,和用户一起成长,这可不比开发开放平台简单。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薄是国内用户群最大的2个微博,从整体情况来看,新浪微博可以说是国内微博市场上的老大,那么老二腾讯微薄跟大哥有哪些区别呢?以下笔者将从二者用户个人首页来做简单的对比分析。

注:此处对比的2个微博均为笔者个人微博,均无特别设置。

Sina:/206272757Tencent:/HaneyZX以下就是今天分享的具体内容了:【首页标签】细节问题。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首页标签显示情况,足见新浪的设计师从头就开始费心了,企鹅朋友就逊色一点,不过这个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细节,一般用户不会在意,这里暂且也只是提一提。

新浪微博vs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vs腾讯微博

用户属性:新浪网与腾讯网虽然都创办于1998年下半年,但是新浪的早期发展实力、人气积聚度均高于腾讯,积累了早期一批中青年忠实用户,如今都已经向中老年转化。

加之,新浪的服务除了新闻以外,以邮箱、论坛、博客为主,犀利的评论也曾经是新浪的风格,这些服务功能也为新浪微博积累下了一批中老年特色的用户。

而腾讯的服务则以即时通讯QQ、腾讯空间、游戏、同学录等为特色,风格上较新浪更为时尚、更“炫”、更符合青少年心理,这些服务和风格为腾讯微博积累了一批远比新浪微博更年轻的用户。

并且,新浪网作为媒体起家,较之腾讯的即时通讯起家,思想上更为深度,人群更为成熟化。

因此:新浪微博:人群偏中青年,职业多为,办公室一族。

思想更为深度,活跃。

以军事、财经、旅游、国内新闻、社会动向等主要关注点。

腾讯微博:人群偏学生化,青年化。

职位多为,学生一族、以15-25为多。

活跃人群为:15-20左右。

以游戏、生活、娱乐为主要关注点。

网站属性新浪微博:媒体属性,以思维深度、报道前沿见长。

且借助新浪网,新浪博客开发一批多行业的知名人士入驻。

腾讯微博:生活属性,为何用生活这个词呢?因为通讯算是生活的一部分,且腾讯的用户从通讯的角度模糊,用社交、生活的属性更为准确的反映腾讯用户的娱乐化,年轻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再分析一下新浪、腾讯微博刚上线主要的用户群体就可以更为清晰的得出区别。

新浪微博刚上线之初,以在新浪开博客的知名人士邀请为主,当时的主要群体是财经、商界、媒体为主。

以意见领袖带活新浪微博的发展。

这一举措也从后来的结果中得到正反馈。

新浪的发展、活跃度、意见领袖人数都大于腾讯。

而腾讯一直作为看到利好项目就跟风进入的性格,在比新浪微博晚一年的状态下腾讯微博上线,当时主要发展的对象是站长、互联网从业者。

我记得当时腾讯微博认证,可直接将个人信息通过某互联网人士认证。

对于互联网、站长从业者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宅、吐槽、生活化、自由化。

而正好也是这一批人促成了,腾讯微博后来的基本定位,社交属性腾讯微博,利用腾讯所有的产品打通与微博的连接,例如,微信有微博的快讯。

什么是微博

什么是微博

实训任务1.什么是微博?微博(Weibo),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即一句话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的关注机制分为可单向、可双向两种。

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

微博客更能表达出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而博客则更偏重于梳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感。

因微博而诞生出微小说这种小说体裁。

2014年3月27日晚间,在中国微博领域一枝独秀的新浪微博宣布改名为“微博”,并推出了新的LOGO标识,新浪色彩逐步淡化。

[1]2.它能干什么?是怎么干的?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它有什么特点?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

怎么干的:人际“圈”的影响力还是相对于博客来说,用户的关注属于一种“被动”的关注状态,写出来的内容其传播受众并不确定;而微博的关注则更为主动,只要轻点“follow”,即表示你愿意接受某位用户的即时更新信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于商业推广、明星效应的传播更有研究价值。

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微博的关注友人大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发泄感情,记录思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人际关系。

3。

人类天生的“传播欲”与web2.0时代到来后科技的完美结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都深深的被知识浪潮所影响。

而互联网,则是永不过时的课堂。

当跨过WEB1.0“门户网站”时代之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可以是时代的记录者和关注者,从1998年的“德拉吉报道”抖出的克林顿丑闻到2005年中国“博客元年”的到来,WEB2.0已经不再是一个空泛而概念化的前沿理念,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真正全民狂欢时代的来临。

关于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营销0801 鲍方宇2010年可以算是中国的“微博元年”,这一年当中微博的概念得到了空前的传播,各大门户网站也在这一年纷纷开通微博频道,以新浪、腾讯为代表的微博之争愈演愈烈,相关广告已经铺天盖地甚至走上春晚舞台。

腾讯微博虽然首先宣布用户过亿,但是新浪微博在知名度上却有明显的优势。

在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上,来自新浪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

作为新媒体中的佼佼者,作为中国的“twitter”,微博在大学生这个主力群体当中的使用现状也就决定了微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由此出发做了个简单的问卷调查。

以下内容就是对调查整理结果进行的分析。

一、到底谁才是微博市场的老大?通过谷歌趋势的关注度比较显示:1)新浪微博的百度指数数据远远高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在所有门户微博中呈现“一枝独秀”的状态。

2)腾讯微博的数据和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相比,也处于绝对优势。

3)网易微博相对开通较早,数据却非常“平稳”。

4)搜狐微博在2010年后半年发力超越网易微博。

5)谷歌趋势里显示的图表和百度指数大体一致,只是搜狐微博与网易微博的差距没有百度大。

6)2010年7月份的“测试版事件”导致各个微博的搜索量都出现不小变化,可见政策因素对于微博运营所产生的风险,这也算是一次机遇,挺过去的就成功了,没挺过去的就失败了。

第四题您较常使用的是哪个微博呢?同样,从问卷结果的饼状图来看,和谷歌趋势的结果基本吻合。

所以不管从拿个市场范围内看都是新浪微博占据绝对的优势。

在规模效应的做一下,不出意外,其他的微博很快就会被挤出这块市场。

二、微博——超越媒体的大众交流平台?第七题您在使用微博时多关注哪一方面?新浪微博如同新浪博客一样靠名人路线起家,至今名人们仍然是Timeline上的绝对主旋律。

很多人为了关注明星的动态和名人互动交流而注册使用微博。

微博、SNS用户分析

微博、SNS用户分析

门户微博数据、人群分析根据最新百度指数显示,在用户关注度上,“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图表显示如下:谷歌趋势显示图如下:数据分析:1、用户关注度新浪微博是国内首家门户网站创办的微博,依托新浪博客的资源,QQ依托的是超级多的QQ 用户量,因为新浪博客的明星比较多,所以入住新浪微博的名人比腾讯多,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新浪微博起步早,这也是造成它的用户量高于腾讯的原因之一;从页面内容调查得出,新浪的名人注册量也是远远超出腾讯的,这也间接的带动了名人fans 群体的注册频率;功能多,体验多,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新浪的活动多,奖励诱惑力大,也是人气多的原因之一;新浪用户群与腾讯相比较在“质量”上要优于腾讯,腾讯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与QQ 相连通,只要登录QQ就登录微博,操作简单,这也是优于新浪的一点,但是腾讯绝大部分用户群都是QQ里的用户,相对的人群就很杂乱,而新浪从始至终都给人一种档次较高的感觉在里面,让用户本身有一种自我自豪感。

腾讯比较容易转发,但粉丝增长似乎仅限于QQ好友之间,评论较少。

新浪优势就在于没有IM的羁绊,像一个微博。

腾讯太容易把微博做成另一个QQ。

”2、媒体关注度媒体关注“新”闻,关注名人举动,关注热点,关注八卦,哪人多哪有媒体,哪事多哪有媒体,如此循环形成越关注越火越火越关注这样一个情形。

3、登录、注册从用户登录来看,腾讯与QQ相挂钩,只要QQ一登录微博就自动登录,众所周知,腾讯的QQ用户是不可忽视的,也是在通讯软件上做的最早、成果最丰硕的一个,这也是腾讯在登录或是用户量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从用户注册来看,新浪与腾讯各有其优势、弊端。

就新浪而言,根据用户的关注度与知名度来推测其注册量也是可观的。

就腾讯而言,因与QQ有共通登录口,具有方便、简单操作等特性其注册量也是不可忽视。

4、地区分布从地区分布来看,新浪用户一线城市居多,腾讯拥有广大的二三线城市的用户;受知识层面的人群影响,具有发达的城市会更追捧受关注度高的新浪微博,新浪微博集合了一大批社会各人士以及社会学家,在公共话题和社会事务上的倾向性比较明显也是造成这一趋势促成的原因之一。

腾讯新浪企业微博注册及使用

腾讯新浪企业微博注册及使用

腾讯企业微博
腾讯企业微博的注册:
1有三种注册方式,这里只介绍QQ号注册。

首先申请一个新的QQ号
2申请好QQ号以后转到微博登录界面,然后点击“注册新账号”
3就会转到以下微博注册界面
4输入QQ账号,密码然后点击“开通微博”,一路点击“下一步”就会转到以下界面
5选择“机构用户”点击“进行身份验证”转到以下界面
到这里注册企业微博完成。

腾讯企业微博的使用:
注册号企业微博后,登录微博专用的QQ号,点击微博小图标
会转到以下企业微博主界面
把要发的文字打到下面的文本框里,有图片的可以点击小图标“图片”里的“上传图片”上传就可以了。

然后点击“广播”
到这里整个企业微博的注册与使用就完成了。

新浪企业微博
新浪微博企业注册:
1首先登录新浪官方首页,点击“微博”
2转到以下界面,点击“立即注册”
3转到以下界面点击“企业注册”
4填好信息后点击“立即注册”转到以下界面(点完立即注册后需要短信验证)
5登录邮箱激活新浪微博
6转到以下界面
7然后按提示走完“组织机构认证”、“填写认证资料”、“认证审核”、“申请成功”新浪企业微博就注册成功了
新浪企业微博的使用:
1首先登录到微博
2输入邮箱,密码点击“登录”转到以下界面
3输入要发的信息后点击“发布”,到这里就完成的新浪企业微博的注册与使用。

微博对比

微博对比

新浪和腾讯微博对比新浪的设计上比腾讯更人性化,微博与评论明显比腾讯有深度在人人微博的今天,去争论微博的未来已是毫无意义的事,能创造多大的价值在于微博提供商如何去吸引更多的用户常驻。

做好用户体验是首要,那么两大微博巨头新浪与腾讯都做得怎么样?笔者决定以普通用户的身份对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用户体验进行大PK。

PK1:帐号登陆,这个入口争夺腾讯微博占了上风,基于数亿用户的基础上,在腾讯客户端就能很好地使用微博功能,且进入网页方便快捷,各帐号之间切换自如;新浪微博大多是用邮箱作帐号,登陆略显麻烦,且各帐号之间切换不方便,虽然也开发了客户端应用,但比起腾讯的客户端,差距是很明显的。

(腾讯微博+1分)PK2:昵称设置,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新浪是不可以重名,而腾讯可以。

这就造成了腾讯微博搜索名字时很多是显示1000+、2000+,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找人还真是不容易,会出现有名字也无法分辨其人的情形;新浪就很好控制了这个情况,昵称可以改,但不能用重名。

这样的优劣会在@好友时显得尤为重要,新浪微博可以直接@名字,但腾讯微博要@的是XXOO,除非对方是认证用户。

(新浪微博+1分)PK3:广播/发布,这个功能相差无已,本不应作对比的。

但在上传图片的小环节,总感觉新浪微博要多点一道程序,如果每天发布的图片较多的话,或许会感觉新浪稍稍有点烦,虽然新浪有推荐配图功能,但那些图片也太随便了点,毫无吸引力,摆在那里纯属占用空间。

(腾讯微博+1分)?? PK4:新增显示,每个新听众/粉丝的增加,未设置前,都会在页面显示,新浪微博提供了个关闭按钮,很人性化;腾讯微博则需要点进去才消失,当每天都在时刻增加听众时,会感觉超烦,不点不爽,老要点更不爽。

有人会说可以设置隐藏,但对普通用户来说,总想知道一天增加了多少人,或许这也是很多人心理上一种小小的虚荣感。

(新浪微博+1分)PK5:群组交流,发觉新浪的微群很强大,最大的群可达十万人,这是个很恐怖的数字,而且群组无数,有点贴吧潜质。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分析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分析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分析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微博平台,它们的功能、用户群体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有着一些差异。

1.功能差异:
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在功能方面略有不同。

2019年,新浪微博
更新了其界面设计,增加了短视频功能,视频播放速度也更快,同
时支持更大的多媒体文件上传。

腾讯微博则更注重微博与QQ帐号、微信、QQ空间等腾讯系产品的整合性。

例如,使用腾讯QQ登录微
博已成为腾讯系产品的长期策略之一。

此外,腾讯微博还与手机QQ
进行了深度整合,用户可以通过手机QQ随时随地查看微博。

2.用户群体差异:
两个平台的用户群体也存在一些差异。

新浪微博的用户更倾向
于年轻人和媒体职业从业者,其中包括许多知名人士。

腾讯微博依
托于腾讯QQ的影响,其用户群体更加广泛,年龄跨度也更大。

3.商业模式差异:
两个平台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一些差异。

新浪微博缺乏电商直接
销售的功能,广告推广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而腾讯微博则可以直接
通过其“微信支付”跟“腾讯QQ”等服务平台来支持电商营销,拥
有更广泛的商业营销渠道,对线上商业营销的覆盖范围更广。

综上所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都是中国非常流行的社交媒体
平台,它们在功能、用户和商业模式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商业大战:新浪微博vs腾讯微博

商业大战:新浪微博vs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vs腾讯微博第十组:陈国斌、李伟城、梁玮瑶、廖莉莉、彭辉、钱嘉恒一、背景介绍1、行业背景中国市场巨大的用户规模,其实注定了各大平台都能够分得一杯羹,谁也无法打败谁。

新浪或许引领着话题的潮流,但腾讯同样掌握了不少年轻群体,其它微博平台也能凭借差异化的竞争,抓住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用户。

庞大的用户市场让大家对新浪、腾讯以及搜狐、网易等微博平台抢占用户规模的数据很有兴趣,从统计数来看,2009年发布的新浪微博现在已经有1.4亿用户,在新浪之后发布的腾讯微博现在也有了8000万的用户,其它包括网易和搜狐微博在内,用户规模大概在3000万人左右。

如果要在全球范围比较数字,新浪微博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微博平台,不仅占领了57%的中国市场,预计更将在年底达到2亿的用户量——要知道Twitter现在的用户也不过1.75亿,新浪似乎正在快速迫近。

2、新浪新浪微博,当仁不让到目前为止稳坐微博的老大,从它的测试推出,到实际发展的情况来看,如日中天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前一段时间都已经统计到有1亿用户,新浪微博的价值飙升到25-55亿美元之间。

新浪微博是一款为大众提供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的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

从新浪微博的粉丝排行榜可以看出,新浪微博关注度排名前10名集中在娱乐、体育和企业界。

微博从简单的分享转变为营销模式,驻入微博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吃饭那样普遍和需求,新浪本身是各大新闻媒体,业界人士,博客等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闻、知识生活的温床。

所以当新浪微博一面世,由于它的简洁,互动性强,迎来微粉们的疯狂追捧,因此新浪微博有着得天独势的优势。

世界,尤其是中国早就步入超模仿阶段,一个好的品牌产品一面世,马上会有很多克隆的超过原版的仿制品大肆抢占风头。

面对接近变态式的模仿和整改,新浪不断在推出新的产品。

大家都知道目前新浪是互动性最强的,用户质量最高的,所以很多商家,微博爱好者,致力于强的的粉丝数量狠下功夫。

互推,互粉,刷粉等,各种手段和方法来满足与心理需求或者商业利益,各个公司成立微博团队,打造企业品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讯微博VS新浪微博
因为微博营销这个也是个新事物,目前还没有做的非常好的,所以是大家都是在摸索阶段,希望可以和大家讨论讨论。

今天主要根据下几个方面来分享:一、微博营销微博营销的起源应该是“后宫优雅”事件,微博营销这个概念就被提了出来。

其实在互联网平台上,只要人多的地方就可以做营销,微博这样一个新平台,人气也越来越高,根据最新的CNNIC报告,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暴涨到1.95亿,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0%。

所以,这2亿微博用户就成了网络营销人员必争之地,微博平台上自然也叫微博营销了。

二、新浪微博VS腾讯微博在中国最大的微博平台就是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了,而其他的微博平台,搜狐微博一直在发力,但现在还不咋滴,网易微博想差易化竞争,但也是没啥起色,所以今天就只讲新浪和腾讯。

新浪微博比腾讯微博开通早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先发优势还是非常的明显,所以现在来看新浪微博的活跃度还是稍微高一些,但这种差异也在慢慢的缩小。

估计大家也经常听到别人说,新浪微博的营销效果比腾讯微博好,是因为新浪微博用户活跃、高端等。

其实我个人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因为:1、腾讯的用户不一定低端,10年前可以说腾讯用户年
轻,但是10年后的今天80后们都长大了,不过也不否认腾讯学生用户多,其实应该说腾讯的用户覆盖了各层面的人。

2、腾讯的开放。

腾讯的6亿活跃用户新浪是比不上的,而且现在腾讯将微博与客户端、游戏、QQ空间、新闻等各产品打通,加上现在的Q+开放平台,未来的定数还是可以想像一下的。

3、用户体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时玩新浪和腾讯微博,很多人用过后都觉得新浪微博的用户体验比腾讯微博差很多,其实我个人也是觉得新浪微博有很多地方体验太差,特别是访问打开速度,有人在微博上预测,新浪微博将会输给腾讯微博,而且是输在了用户体验上。

大家都是网站运营方面的专家,这个大伙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

4、用户活跃度,来看看几个在两个平台上的一些数据对比。

举个近期的的例子,温州直通车事故,两个平台上的话题数量也可以简单判断用户的活跃度。

根据下面图片显示,截止30日,腾讯微博动车事故话题为18293055,新浪微博动车事故话题为9858827。

还有大家可以看下,同一个用户在两个微博的粉丝数相近,发相同的内容,可以去看下两者的转发数量就可以对比出来用户的活跃度了。

5、其实为什么都在说新浪微博营销效果比腾讯的好,我觉得有这么一个原因,那就是一些微博营销机构的鼓吹,因为微博营销也是从新浪发起的,也是新浪微博用户首先通过微博转发赚的钱,所以稍微成熟的微博营
销机构都在新浪,有些事情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真的。

6、有很多人应该知道买卖粉丝这回事,其实这个在新浪和腾讯都有,这种买的粉丝其实都是假的,都是死用户,不可能会活跃的,现在的情况是新浪假粉丝的实在太多,腾讯也有,但新浪更加的疯狂,因为都认为新浪营销效果好嘛,都认为腾讯没什么营销价值,就没有必要买腾讯的假粉了。

在此建议大家做微博不要买假粉,一这是自欺欺人,二不管是新浪还是腾讯,总有一天会清理这部分粉丝的。

从上面几点,也可以大致了解,其实腾讯微博并不比新浪差,而且最终超过的可能性更大。

三、微博如何加粉丝(听众)在新浪叫粉丝,在腾讯叫听众,如何增加粉丝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其实除非你是明星或者名人,可以得到官方的推荐,要不然也不太可能自动加粉丝。

在微博的初期也是粉丝最容易增加的,现在早期玩微博的用户,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基本也有几十万的粉丝了,但这么好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作为草根的我们,还是得辛辛苦苦的赚粉丝新浪微博:互粉,这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快和最辛苦的方法了,因为纯粹是体力活,粉丝增加的快,但也考验人的耐力。

在新浪一般有互粉的微群,还有互粉的QQ群,之前还有一些新浪互粉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增加粉丝还是比较快的,但是后来这些应用都给新浪禁止了,而且现在新浪微博也限制了每天关注和取消的
次数,好像是每天不能超过500个粉丝吧。

对于新浪微博,我并不是非常的熟悉,所以增加粉丝的方法就不便过多分享了。

刚刚了解到,新浪现在手工关注限制300,API 是120,API取消不限制。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相对来说增加听众还是稍微容易些,但也有很多限制,腾讯微博每天限制收听100人,但也不是限定死的,因为收听满100后,隔一段时间就可以继续收听了,而且在网页版的微博上收听用户,收听一部分就要输入验证码。

但这个也阻挡不了网友的想像力,要破除收听100的限制,那就是在QQ 空间里和QQ客户端上收听,这样就不受限制了。

在腾讯微博有一个叫“互听大队”的话题,在这个话题里,大家都是来互听的,所以在此找听众是最容易的,也是互听的最主要阵地。

另外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注意一下,那就是腾讯限制收听满2000就不能再收听了,所以很多用户收听满了之后就取消之前的收听,这样就可以继续收听,但这样做的话就是骗听了,做骗听的人都会被人骂,而且严重的还会被腾讯封号,这个大家要注意,在新浪微博也是有2000关注的限制的。

另外还有一个诚信互听的话题和互听大队是一样的。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增加听众的方法就是互推,就是找一些微博用户,每天互相转播对方的微博,其实也相当于互相推荐对方给自己的听众,所以每天多找些人来互推,对于增加听众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这样也
不属于骗听,一般不会造成官方封号。

但要注意的就是你发的微博内容要足够好,这样才有更多的用户转播,而且你互推的时间间隔不能太短,太短了就会刷屏,也会造成用户取消收听你,严重的还会被禁言。

以上是目前常用的两个增加听众的方法,也是效果较好的,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一些方法,还得大家一起研究和分享。

四、微博赚钱大家都知道,通过微博是可以赚钱的,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只要你的粉丝足够多,就可以接到一些转发的业务,目前来看,还是有不少朋友通过微博赚到了钱的,在这个方面,新浪微博的优势就比较明显,因为新浪上面的微博营销公司较多,客户都相信新浪微博的效果好,所以都愿意在新浪微博上投钱,而新浪高粉丝的用户(一般10万以上),也是非常受微博营销公司的欢迎,很多微博营销公司聚集了大批的微博用户,接了广告商的单子,然后就将广告商的微博分发给这些高粉丝的微博用户进行转发,然后根据粉丝的数量来付佣金。

我认识几个朋友也是在新浪做这块业务,之前他每天可以收听2至3百,曾经月收入过万,但好像现在也越来越不好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