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新编版)
4.1水资源及其利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的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水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水资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这两个重点。对于水循环和保护这两个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水资源及其利用,学生将能够:
1.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水循环原理,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9.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和维护水资源生态系统。
10.水资源伦理与法律责任:水资源伦理是指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法律责任则是指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中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10.水资源伦理与法律责任
-水资源伦理:遵循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
-法律责任: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
板书设计要求目的明确,紧扣教学内容,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以下作业: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水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利用和保护等相关知识点。
贵州省乌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1)
贵州省乌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摘要:乌江是中国长江上游南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河流。
乌江河流的长度为1037公里。
河流沿岸为重庆、贵州、湖北3省56个县市,流域面积为87920平方公里。
乌江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与乌江流域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有关联,对乌江流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深远意义。
乌江水清澈,人民才能喜乐安康。
山水圣地的贵州也将迈入生态发展的大门,将生态文明践行到底。
关键词乌江;水资源;利用;保护第一章绪论一.课题背景乌江最开始从威宁县流出,东南蜿蜒流向贵州北部。
乌江流域中874公里属于贵州。
乌江呈羽毛式分布,面积达到110000平方公里。
乌江是是中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
乌江区域储藏着很多矿产资源,有超过39亿吨煤储量,在中国南方排名靠前。
钾,铝锰,磷,石灰石资源量在中国其他矿产资源排位中位列前三甲。
旅游资源丰富,乌江流域常被称为"乌江天险","乌江画廊"。
有"乌江画廊"之称的旅游区已在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高效利用和保护乌江流域的水资源是我们的探索目标。
二.研究意义乌江沿岸大片区域依旧属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区,工业经济滞后,技术含量低,资源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起初的不当发展对生态环境很不利,,流域生态环境压力巨大。
水资源是一种生态上的天然优势。
我们保护及合理开发水资源目的是造福乌江流域的人民。
三.研究现状乌江的保护和管理,是贵州省近年来关于生态问题的重大决议。
贵州政府提倡"铁腕治污"和"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出台了"贵州乌江流域水污染出台调控总体规划"和"水环境保护规划"。
贵州乌江流域制定了污染联防联控措施,协同环保法律流域规划和管理,有效推进生态文明的工作流程,以改革为着眼点,挽救乌江的生态环境。
贵州省摆在眼前的重大任务就是提高污水以及垃圾处理水平,提升乌江流域的管理和调控水平。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规范讲授.doc
9.5
掌握
7
第七章
河流综合利用规划
河流综合利用规划概述、河流综合利用规划的内容、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河流综合利用规划实例
掌握河流利用规划的计算方法,了解相关实例
4.5
了解
8
第八章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水库运行调度、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
掌握水资源配置的方法,了解水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2. 我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那些?
3.本课程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主要
参考资料
教材:水资源规划及利用[M].顾圣平等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1.
主要参考书:
[1]《水资源规划与利用》[M].何俊仕、林洪孝编.水利水电出社.2016
[2]《水利水能规划》[M].周之豪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一、课程概况
二、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知识(能力)体系
序号
知识单元描述
知识点
对应能力
学时
要求
1
第一章
绪论
水资源的涵义和特点、水利建设及水资源综合利用、我国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展望、本课程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基本概念
2
熟悉
2
第二章
水资源评价
[3]《水资源综合利用》[M].施嘉炀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备注
章
水资源评价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水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理解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熟悉水质评价及水资源综合评价。
重点和难点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教学大纲
《水资源利用》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0102024二、课程名称:水资源利用(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三、学分、学时:1.5学分; 24学时。
四、教学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五、开课单位:水资源环境学院六、先修课程:工程水文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资源经济学七、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主要讲解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水资源开发、评价、管理、供需分析和优化配置等方面工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八、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水资源概念与分类第二节水资源内涵与类型第三节水资源的自然属性第四节水资源的社会属性第五节水资源管理第二章水资源综合评价第一节地表水资源评价第二节地下水资源评价第三节特种水资源评价第四节水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第五节水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第六节案例分析第三章水资源需求预测第一节需水概念及分类第二节生活需水第三节工业需水第四节农业需水第五节生态需水第六节综合需水分析与计算第七节案例分析第四章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合理配置第一节供需分析概念及类型第二节单项工程可供水量计算方法第三节水利系统可供水量计算方法第四节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方法第五节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第六节案例分析第五章水资源系统规划第一节灌溉系统规划第二节供水系统规划第三节水能利用规划第四节航运规划与运用第五节水资源综合规划第六节案例分析第六章水资源系统运行管理第一节灌溉系统运行第二节供水系统运行第三节水能系统运行第四节航运系统运行第五节水资源系统综合运行第六节案例分析第七章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水资源领域的意义第二节水资源系统承载能力分析与计算第三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第四节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第五节案例分析基本要求:(1)了解水资源内涵、特点与分类。
(2)熟练掌握地表、土壤、地下水资源水量、水质评价内容、指标、模型与方法;(3)了解特种水资源的评价内容与方法。
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浙江水利
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技术大纲(试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〇一二年四月目录一、总则 (1)(一)目标与任务 (1)(二)规划思路与技术路线 (3)(三)基本规定 (4)二、现状水供求状况分析 (6)(一)基本要求 (6)(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6)(三)现状供水能力分析 (7)(四)现状水供求状况分析 (8)三、未来水供求态势分析 (9)(一)基本要求 (9)(二)未来水供求总体态势 (9)(三)重点区域水供求态势 (10)四、水供求调配方案与规划布局 (12)(一)基本要求 (12)(二)用水总量控制与节约用水方案 (12)(三)退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方案 (13)(四)供水水源调配方案 (13)(五)特殊情况下水供求对策措施 (14)(六)规划总体布局 (16)五、重点区域供水保障 (18)(一)基本要求 (18)(二)城乡饮水安全保障 (18)(三)城市供水保障 (19)(四)城市群供水保障 (20)(五)能源基地供水保障 (21)(六)粮食主产区供水保障 (22)六、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用水保障 (24)(一)基本要求 (24)(二)退还挤占河湖生态环境用水的水源置换方案 (24)(三)地下水超采压减水源置换方案 (25)(四)重点河湖湿地生态环境补水方案 (26)七、重点供水保障工程 (27)(一)基本要求 (27)(二)节水与灌区工程 (27)(三)供水工程 (28)(四)水生态环境修复水源置换工程 (29)八、重点制度建设 (30)(一)基本要求 (30)(二)主要内容 (30)九、环境影响评价 (32)(一)基本要求 (32)(二)主要内容 (32)十、规划实施方案与实施效果分析 (33)(一)基本要求 (33)(二)投资需求 (33)(三)近期工程实施安排 (33)(四)实施效果分析 (34)十一、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6)(一)组织保障 (36)(二)资金保障 (36)(三)协调机制 (36)(四)监督考核 (36)(五)社会参与 (36)附表 (37)附表2-1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调查统计 (37)附表2-2___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0年供用水量调查统计 (37)附表2-3___省(自治区、直辖市)现状供水能力成果表 (38)附表4-1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节水量及用水效率指标 (38)附表4-2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配置成果 (39)附表4-3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多年平均供水量增减平衡分析 (40)附表5-1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需水量预测 (40)附表5-2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供水保障方案 (41)附表5-3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群需水量预测 (42)附表5-4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群供水保障方案 (43)附表5-5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基地需水量预测 (44)附表5-6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基地供水保障方案 (45)附表5-7___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需水量预测 (46)附表5-8___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供水保障方案 (47)附表6-1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河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 (48)附表6-2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退减水源调配方案 (48)附表6-3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压采水源调配方案 (49)附表6-4___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河湖生态补水保障措施 (49)附表7-1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50)附表7-2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50)附表7-3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新建大中型灌区基本情况 (51)附表7-4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重点蓄水工程 (51)附表7-5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重点引提水工程 (52)附表7-6___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划调水工程 (52)附表7-7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他水源工程 (53)附表7-8___省(自治区、直辖市)水生态修复水源置换工程 (53)附录 (54)附录1全国656个建制城市名录 (54)附录2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及21个城市群情况 (56)附录3全国“五片一带”能源基地划分 (56)附录4全国“七区二十三带”农业主产区划分 (57)附录5全国800个粮食增产县名录 (57)一、总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为了贯彻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综合规划》),建立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利部组织开展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编制工作。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5)1.4 报告结构安排 (6)二、河流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 (7)2.1 河流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8)2.2 河流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9)2.3 河流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11)2.4 河流流域水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12)三、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方案设计 (14)3.1 工程目标与任务 (15)3.2 治理思路与原则 (16)3.3 治理措施体系 (17)3.4 工程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8)四、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路线 (19)4.1 水污染源控制技术路线 (20)4.2 水环境治理技术路线 (22)4.3 水生态修复技术路线 (23)4.4 工程效益评估方法 (24)五、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经济评价 (25)5.1 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6)5.2 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分析 (28)5.3 工程经济效益预测与评估 (29)5.4 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30)六、河流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社会影响评价 (32)6.1 工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分析 (34)6.2 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35)6.3 工程对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37)6.4 社会风险与调适措施 (38)七、结论与建议 (39)7.1 结论总结 (40)7.2 建议与展望 (41)一、前言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流域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
开展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通过对河流域水环境的全面分析,探讨实施综合治理工程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经济效益。
水资源 规划及其利用课程设计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一 、课程设计题目:年调节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课程设计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任务:1、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的枯水期的保证电能。
2、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3、选择水电站的备用容量4、重复容量的选择5、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p=50%)6失球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及机组台数(设单机容量为5万KW ) 7、绘制设计图纸和编写设计说明书三 、设计过程和设计说明(一)计算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及相应枯水期的电能值(1)利用同倍比放大法对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进行放大表1 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有资料可知,该水库 设P =90%的年入库平均流量为170s /m 3,典型年平均流量177s /m 3,因此同倍比放大倍比:K=md mp Q Q =177170=0.96 其中m p Q 为设计频率为P 的年入库平均流量 ,m d Q 为典型年入库平均流量,下表为放大后的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其计算公式为Qi,=i Q K ,其中,Q i,为放大后的各月平均流量,iQ 放大之前的各月平均流量。
(2)计算兴利库容表3 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表根据资料给出的表3,绘制水库水位-容积曲线的关系,其绘制见附表一,由已知已给出正常蓄水位为166m 和死水位147m ,查附表一水库水位-容积曲线可知V 蓄=15.35x108m 3,V 死=7.49x108m 3因此,可计算兴利库容:V 兴= V 蓄- V 死=15.35x108-7.49x108=7.86 x108m 3(3)计算调节流量由资料可知,该水电站供水期为1、2、9、10、11、12月,汛期为4、5、6、7、8月,其中供水期担任峰荷,汛期担任基荷,因此,供水期总的天然来水量(由表2放大后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可知):W 天=(118+129+102+94+98+84)x 2.63 x 106=16.44 x 108m 3假设在供水期把水库的存水全部用来发电,直到水库水位降至死水位,因此,水库的调节流量:)(供兴天调s /m 154T V W Q 3=+=(4)计算供水期的平均水头和上游平均水位供水期水库的平均蓄水量:88m 10x 42.11V 21V V =+=兴死 由查附表一水库水位-容积曲线表可知,上游水库平均水位62.157Z =上m ,有资料可知,下游的平均水库水水位m 92Z =下,因此,供水期的平均水头为:=供H m 62.65z z =-下上(5)计算水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其相应的电能因为其为年调节水电站,一般为中型水电站,因此,取水电站出力系数K=8.5 ,因此,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为:)(供调保KW 58.8589662.65x 154x 5.8H KQ N === 水电站供水期的发电量:76.324x 4.30x6x 58.85896T N E ===供保保(亿KW h ∙)其中,30.4为一个月的平均天数,24为一天平均小时数枯水期的保证电能值:76.3E E ==保枯,保(亿KW h ∙)(二) 、计算水电站的最大工作容量(1) 由在第一个任务中,已经计算出水电站的保证电能值为76.3E E ==保枯,保(亿KW )(2)由资料绘出年调节水电站年最大负荷曲线图(附表二)和各月典型日负荷图和日电能累计曲线(附表三)。
(完整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
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4.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及确切的内涵,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
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章节题集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章节题集一、选择题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为了满足不同用水需求而进行的水量调节称为()。
A. 径流调节B. 水质调节C. 水压调节D. 水温调节2. 能将年内全部来水量按用水要求重新分配而不发生弃水的径流调节称为()。
A. 完全年调节B. 不完全年调节C. 日调节D. 周调节3. 当水库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为满足兴利部门枯水期的正常用水,水库兴利蓄水的最高水位称为()。
A. 死水位B. 正常蓄水位C. 防洪限制水位D. 设计洪水位4. 水库从死水位开始蓄水到正常蓄水位再放水到死水位,经历一个完整的蓄放水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
A. 调节周期B. 蓄水周期C. 放水周期D. 水文周期5. 某水库的总库容为 2 亿立方米,其兴利库容为 1.2 亿立方米,则该水库的库容系数约为()。
(保留两位小数)A. 0.06B. 0.60C. 6.00D. 60.006. 水库调洪计算中,用于描述水库蓄水量与下泄流量关系的曲线称为()。
A. 水位流量曲线B. 库容曲线C. 水库蓄泄曲线D. 洪水过程线7. 设计洪水的三个要素不包括()。
A. 设计洪峰流量B. 设计洪水总量C. 设计洪水历时D. 设计洪水频率8. 以下哪种库容主要用于削减洪峰流量,以减轻下游洪涝灾害()。
A. 兴利库容B. 死库容C. 防洪库容D. 调洪库容9. 具有调节性能好、水头损失小等优点的水电站开发方式是()。
A. 坝式水电站B. 引水式水电站C. 混合式水电站D. 潮汐式水电站10. 对于无闸门控制的表面式溢洪道,下泄流量一般按()公式计算。
A. 有压管流B. 堰流C. 孔口出流D. 明渠均匀流11. 在来水、用水及设计保证率已定的情况下,计算所需要的兴利库容,属于()课题。
A. 兴利调节计算B. 水库调洪计算C. 水能计算D. 经济分析12. 以下关于水库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校核洪水位是水库在发生大坝校核标准洪水时,经调节后达到的最高水位B. 防洪高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库容称为防洪库容C. 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库容就是兴利库容D. 死库容是指死水位以下的水库容积,它不参与径流调节13. 当按照水库实际蓄水位在水库调度图中查得位置在正常工作区时,水电站应()工作。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形如丝缕)固定住主河道的河床主槽,缕堤之外加筑
一道遥堤,再配以格堤(内有农田、村庄等)、月堤
(半圆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图为黄河多重堤
防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的( C )
A.水量
B.水质
C.流速
D.含沙量
【解析】 据材料可知,河道修建多重堤防,主要是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第1课时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题型觉醒
角度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纳伦河发源于天山中部冰川。上游的吉 尔吉斯斯坦冬季寒冷,能源需求量大,但石 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不足,下游的乌兹别 克斯坦能源矿产充足,且在费尔干纳盆地拥 有大量耕地。两国因纳伦河用水产生的争端 由来已久。如图为纳伦河流域示意图。据此 完成1—2题。
(2024广东湛江期末)马哈韦利水利工程为斯里兰卡
的重要工程,已建成多座大坝。马哈韦利水利工程一度由
于资金问题受阻,后来部分项目接受中国企业援助。如图
示意马哈韦利水利工程的位置。完成3—5题。
3.马哈韦利水利工程建设主要缓解的问题是( B )
A.水资源总量缺乏
B.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C.水资源污染严重
营情况。据此完成4—6题。 日发电量(×104 kW) 排水量(m3/s)
宝瓶口最大进水流量(m3/s)
调峰
70.30
655
240
最小
19.14
174
4.都江堰岁修主要在( 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由材料可知,岁修是指每年在特定季节掏滩作堰,对都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笔记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笔记第一章水与人类文明1.1 水的星球-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其中97.5%为海水,2.5%为淡水。
-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地方。
-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7%。
1.2 水的解读-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 水具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是自然界中唯一具有这些状态的物质。
- 水具有高比热容、高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溶解性等特点,对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这一特性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1.3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和空间位置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入渗、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等环节。
-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和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进入大气的过程。
-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
- 入渗是指降水或地表水进入土壤并被土壤吸收的过程。
- 地表径流是指降水或融雪后,在地表流动并最终汇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过程。
- 地下水流是指地下水在地下的岩石或土壤空隙中流动的过程。
1.4 水之利害- 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利益包括提供饮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发电等。
- 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潜在危害包括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
- 洪涝灾害是由于降雨过多、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的水灾,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 水资源短缺是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工农业发展等原因导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 水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质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第二章面临的水问题2.1 洪涝灾害频繁成因与危害- 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过多、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的水灾,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 洪涝灾害的成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水文条件、人类活动等。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第一章)
关于杨柳湖工程
径流深 度(mm)
539 741 167
688
454 510 1031 237 75 863
四、要树立全方位的“水意识” 干旱缺水(水少)(08年底-09年初)
缺水类型 资源型缺水
产生原因 降水分布不均、自然地理差异
工程型缺水 供水工程缺乏或老化失修严重
增长型缺水 水质型缺水
人口和经济发展快速增长 污水未达标排放
的通航设施。沿南渠走不远,有一座明清风格的建筑四贤祠,它因纪
念四位在灵渠修建和维修过程中的杰出先贤而得名。还有一座三将墓,
是后人为了纪念秦时兴修灵渠的刘、张、李三将军的功德而建的。
灵渠自 1937 年铁路、公路通车后不再用作交通,但仍灌溉着两岸 的农田。现在,灵渠的流水依然清澈,大部分河段保存良好。它的濯 濯清流仍浇灌着两岸的 4 万余亩农田,并供应着城乡居民的生产生 活用水。
时空分布不均匀(世界)
3000
2500
2000
降水
1500
径流
1000
500
0
大洋洲 (各岛) 澳大利亚 欧洲 南极洲 南美洲 北美洲 非洲 亚洲
不可替代性
有的自然资源,是可以替代的或者说可以部分替 代。例如,石油、煤炭缺乏的国家,可以多发展 核电,以替代石化能源。木材缺乏,可以用塑料、 钢铁替代。但是,水对于人类生活,对于工农业 生产,是一种须臾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无法 替代的。
(完整版)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终极资料
水资源总量第五水资源:是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种水源应当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得以利用。
水能资源:又称天然水能。
水资源评价:是指对水的来源、数量范围、可依赖程度及水的质量等方面的确定。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1.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2.水资源数量评价3、水资源质量评价4.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5.水资源综合评价水资源评价分区:全国水资源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分为10个,即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江河为主体,并入其邻近单独入海或出境的河流各成一个一级区。
水平年:(1)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年为标准。
(2)近期水平年:为近况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
(3)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
(4)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
典型年:又称代表年法,就是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水平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日历年是自1月1日至12月31日,水文年是从一年汛初至次年讯初,水利年是按农作物灌溉期末划分其实停止时间的。
系列法:又称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是指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分析是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逐年逐时段计算的。
(1)一次历史系列法:a计算系列应有足够的长度b计算系列的均值能代表长系列的均值,两者相差应控制在5%以内c所选计算系列的年径流量和年降水量应有明显的各年丰枯变化,其变差系数等统计特征值也应与长系列的相接近。
(3)随机系列模拟法:随机系列多年的统计特征值应和历史系列相近,其特点是过程是随机形成的,没有人为因素。
可供水量:地表水供水系统可提供的水量地下水资源主要水均衡参数:(1)给水度(2)降雨入渗补给系数(3)潜水蒸发系数(4)渠系渗漏与灌溉入渗补给系数(5)由区域地下水动态资料检验或推求水均衡参数五类水质标准:(1)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泳区(4)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尽管要求水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目标: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试卷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3分,共24分)(1)防洪限制水位: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
(2)年保证率:是指多年期间正常工作年数占运行总年数的百分比。
(3)设计枯水系列:为了计算水库运用多年连续枯水状况,选择的设计枯水系列。
在实测资料中选择出最严重的连续枯水年组,并从该年组最末一年起逆时序扣除允许破坏年数,就得到设计枯水系列。
(4)水电站保证出力:是指水电站在长期工作中符合水电站设计保证率要求的枯水期(供水期)内的平均出力。
(5)电力系统最大工作容量:为了满足系统最大负荷要求而设置的容量。
(6)重复容量:在汛期,为了减少弃水额外增大水电站的容量,使在丰水期多发电。
由于这部分加大的容量不能当作工作容量,因而称重复容量。
(7)水库群:一群共同工作的水库整体(群体)。
(8)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与防洪限制水位间的库容。
用以拦蓄洪水,满足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
(9)二.简答题(4小题,共28分)1.(1)水文补偿:不同河流或干支流,因水文不同步性,起到相互补充水量(也称径流补偿),提高总供水量或出力。
(2)库容补偿:利用各水库调节性能的差异,而进行的补偿。
选调节性能好的水库作为补偿水库,调节性能差的水库作为被补偿水库。
改变补偿水库的运行方式,以提高总的保证出力或水量。
(3)电力补偿:水电站水库在电力系统中联合工作,共同满足系统用户出力和电量要求因相互补偿使系统的保证出力提高,或将季节电能转化为可靠电能2.答:(1)在实际运行状态下,电力系统的日负荷是经常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随时有可能出现突荷。
这是由于系统中总有一些用户的负荷变化是十分猛烈而急促,这种不能预测的突荷可能在一昼夜的任何时刻出现,也有可能恰好出现在负荷的尖峰时刻,使此刻最大负荷的尖峰更高,因此,电力系统必须随时准备部分备用容量。
当这种突荷出现时,不致于因系统容量不足影响供电质量。
(2)靠近负荷中心,具有大水库、大机组的坝后式水电站,应优先考虑;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应选择引水道比较短的电路;当缺乏水电站时,也可选择火电站。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解读(14页,详细)(word版)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解读2013-05-27问:《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七大流域中首个通过国务院审批的流域综合规划,这一规划制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是长江流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基础和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长江流域规划工作,新中国成立伊始经历1954年大水抗洪的洗礼,1956年国务院安排长江流域规划的编制工作,于1959年正式提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1983年国家计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开展长江流域规划修订,1990年国务院以国发[1990]56号文批准了《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
《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简要报告》(1990年)批准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流域社会经济和水利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相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二,水利部党组提出了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提出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核心理念的治水新思路,长江委提出了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的治江新思路;其三,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区域和社会问题突出显现出来,水资源过度开发,水环境污染严重,湖泊、湿地大量萎缩,部分河流断流严重,河流生态遭到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支撑和保障流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修编流域规划;其四,原规划的近期水平年已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和长江中下游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等流域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原规划拟定的近期目标已基本实现;其五,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极大促进了水电、航运等行业发展,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各行业的矛盾利益、有效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等等,都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六,有关行业和区域制定了大量专业和区域规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要求,专业规划必须服从综合规划、区域规划必须服从流域规划,迫切需要尽快提出满足全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业新的要求、协调好各行业矛盾和利益的综合规划;其七,资料的不断积累、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流域水情工情的深刻变化等也迫切需要对综合规划进行修编。
水资源规划及管理复习总结
1。
可持续发展:指“人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开发中,以确保它满足目前的需要而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2.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度:指表示水资源对于发展的支持程度,是水资源对于发展用水量的满足程度,可供给的水资源总量与发展用水总量的比值。
3.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指数:是表示区域发展持续可能性的大小,是水资源利用的产出与用水量的比值,即表明发展的程度,又表明水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
4。
水资源规划:水资源规划是以水资源利用、调配为对象,在一定区域内为开发水资源、防治水患、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而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与安排5. 水平年:指在规划设计水资源过程时,以未来某一年的需水量作为规划设计需水量,未来的那一年就是我们的设计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是相对于现状年而言,现状年也叫基准年. 6。
设计代表年:常常从长系列的水文资料中选择一些代表年或代表期的径流资料调节计算,供规划方案比较。
7。
最大供水能力:是指区域供水系统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最大供水量的大小。
8.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面积上田间所需净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9. 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了维持生态环境系统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自然水体或需要人工补充的水量。
10。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指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一定形态和一定功能所需要保留的水量。
11。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指保护、修复或建设给定区域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为补充的水量。
12.供水预测:是以现状情况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为基础,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为控制条件,通过经济技术综合比较,制定出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从而进行可供水量预测,为水资源的供需分析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13。
可供水量:指在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考虑可利用水资源量,河道外需水量及工程供水能力三者组合条件下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
14。
库容系数:库容系数β =V/W 水库兴利库容除以本级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新编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新编版)摘要:在当今全球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资源型与水质型缺水城市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观念已不能保证城市流域水资源污染和区域自然水环境遭受破坏。
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新概念,目的是要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给排水规划理念,为实现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给水排水;循环利用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需水量日渐增加,水污染状况有增无减,水量性缺水也逐渐向资源性与水质性缺水转变。
本文提出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主要是基于对目前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在规划理念上一种转变的探讨。
传统的或现行的城市给水排水专业规划的基本要求是:如何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保证排水快速安全;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是:除保证城市生产与生活用水的需求和安全外,是将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的供水或污水废水都把它看成是一种资源,而对这种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使之合理的进行处理与循环利用,达到本区域或本流域的水环境平衡,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1水资源循环概念水是循环性资源,亦是可以再生的资源。
根据其客观规律和循环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
1.1自然水循环水在自然界中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方式存在,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范围内处于往复不停的循环运动状态中。
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水从海洋蒸发变成云(水汽),又以雨、雪等方式降落到地面,部分蒸发,部分渗入地下或汇成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归大海。
水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称为水的自然循环。
自然水循环的特点:①自然水循环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而又错综复杂的动态系统,不论是大循环还是小循环,都和气候、土壤、地质地貌和植被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
还受到山塘、水库等人为因素影响。
水资源的质与量及其分布状况是自然历史发展的产物;②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不但存在水量的平衡关系,而且还存在着水质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水质的可再生性。
在大自然循环条件下,全球的水量循环是平衡的。
据近期资料报道,全球的循环水量为496000Km3。
其中,海洋蒸发水量425000Km3,陆地(包括陆地水面以及土地)蒸发水量71000Km3;全球水分蒸发水量496000Km3;海面降雨量385000Km3,陆地降雨量111000Km3,全球水分总降雨水量496000Km3。
总降雨水量与总蒸发水量是平衡的。
另外,在海域与陆地水量平衡方面,陆地降雨量比陆地蒸发量多40000Km3,这部分水量即为入海径流量。
海域水面蒸发量比海域水面降雨量多40000Km3,所损失的水量由入海径流量补充,同样形成水量平衡。
根据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水量及其循环水量,我们不难估算出各种水体的水量循环关系及其全部交换一次的平均循环周期时间。
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储水以及河流水是交换最为活跃的水体,平均交换周期分别为10d和11d。
而冰帽和冰川的平均交换周期最为漫长,达8000年/次。
1.2社会水循环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中,人类不断地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活动之需。
循环系统主要由给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
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好比是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动脉和静脉,两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给水系统中若过度取水,河流生态需水量就不能满足,或者用后的污、废水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到位都会影响自然水循环。
1.3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的关系社会水循环是自然水循环的一个附加组成部分,对自然水循环产生强烈的相互交流作用,不同程度地改变世界上水的循环运动。
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人类对水资源时空分布进行干预的直接方式,在人类大兴水利带来巨大生产效益和能源效益的同时,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循环的途径被改变(时空变化),人工水库、人工运河、大坝、长距离跨流域引水等水利工程都大规模地截流水量,改变水循环的途径,使下游河段过水量减少,甚至干涸,导致河流对地下水补给量锐减。
跨流域的调水,会加大地表水分支流域,水流的分散性增强,有可能影响地表水的更新周期和运动节律;②水循环量发生变化。
人类提取的径流量每年达到全球可更新水资源量的10%左右,显着地改变了地表河流的入海量,使得不同层次区域上水循环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③水质的变化,水体经过人类用水循环的干扰后,在水中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上都有了极大的增加。
污染源包括未处理的污水、化学排放物以及农田中冲刷的和渗入地下的农用化学品。
2我国社会水循环现状与传统城市给排水规划观念的反思目前,我国总体上来看,社会水循环仍是一种粗放式、单向流的循环机制。
即从流域上游或地下水含水层取水,经过用户一次利用之后,大部分排放至下游水体中。
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水只是一次性得到利用,并没有形成负反馈机制。
全国可开采水资源总量的58%已经被使用,工农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增长全部依靠增加水资源的开采量来得到满足。
但是,这些用于农业,农灌尾水和农田径流挟带着大量的化肥、农药回归水体,城市用户产生的大量污水大部分直接排放,不断地加大了对自然水循环的干扰,从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尖锐矛盾。
据预测,全国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不考虑从西南调水,扣除生态环境用水后约为8000~9500X108m3,到2050年,全国需水量可能达到7000~8000X108m3,届时将接近可开采量的极限。
到21世纪中叶,预计我国城市污水仍有较大增长,见表1,其中生活污水增长量占据了总增长量的较大份额。
从表1可以看出,全国未来城市污(废)水排放量将继续增加,届时城市污水排放的污染物负荷将对城市排水设施提出严峻的挑战。
如果不能达到污水处理设施的快速普及和提高处理率、深度及超深度污水处理率、再生回用水应用率,未来水循环状况将更加严峻。
据此,传统的城市给水排水规划观念已不能满足社会水循环的要求,必须从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重新思考城市给排水专业的规划理念。
就传统的城市给水规划而言,给水规划是以满足城市用水量要求,保证供水水质为最终目的,常把重点放在寻找水源上。
但由于区域水资源受到污染,或暂时受到污染,水源水质不能满足城市供水水源的水质标准要求,在一时难以选择到理想的水源时,许多城市不是如何想办法治理和防止区域流域污染,而仍是从源头、上游取水。
总的来看,城镇发展取水用水一直沿用这样一种线性思维:从近处取水不足时从上游或周围地区调水,用后排放、废弃;水资源仍不足时,考虑从更远一些的地方去调水。
这种思维方式的流行,促使很多地方建设的引水工程其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而把城市河流变成了天然下水道。
这种用水策略越来越依赖城市内陆腹地河流上游地区水源的可用性。
但这种可用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尤其是河流上游地区的用水增加,而下游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不断下降,同时水质也在不断恶化。
这种传统用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大量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带来日益增长的巨额费用,造成越来越重的财政负担和水价的上涨;②可供用水量会日益衰减,水质安全问题难以保证;③河流生命将逐步丧失,景观和地貌会加速改变;④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冲突和潜在纠纷会日益增加。
在传统的排水模式方面,城市排水则是以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城市污水、保护城市公共环境和本区域流域水质为目的,普遍认为污水是有害的,应尽快排除到城市下游。
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保护了局部的生活环境,危害了广大流域地区。
这种传统排水模式的弊端是:①对城市排水规划理念的认识不明确,内容过于粗糙,排水规划只是简单地根据用地规划和城市道路规划划分排水区域,确定排水体制,大致勾勒出排水主干线和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没有进行必要的区域水资源方案论证和综合协调,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案比较;②传统城市排水规划只局限于单一的排放而不具备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持续发展的观念,没有确立雨水、污水亦是一种资源以及要优先利用然后再排放的思想;③局限于本城市或本区域的排水规划,缺乏流域综合开发与利用的观念;④城市排水规划与市政污水与雨水处理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⑤缺少雨水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配套措施。
总之,在我国传统的城市给排水规划理念中,比较多地受到“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等思想的影响,没有把人类作为流域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加以研究和考察,片面地强调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愿望,以致干扰甚至破坏了流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
3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其实,在流域的城市群中,大多数城市都是临水而建,通过若干年的建设与发展,从城市功能上基本连成一体,一个城市的下游同时是另一个下游城市的上游。
作为良好的水环境并不是局部地域而是整个流域。
在一座城市中,健康的水循环是要求城市具有完备的给水排水系统,既要有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为居民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又要有污水收集、处理、深度净化、有效利用与排除系统。
如何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水循环理念,在与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相比,至少在理念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变化。
3.1系统性理念系统性本来是自然界中事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以上讲的城市给排水工程,从取水、净化、到使用排放,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如果我们用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和观点去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也许会使你正在浏览的生命环境论文是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论我们更加接近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客观规律,从而为解决目前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水危机提供一种更加综合、可行的策略。
而城市流域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概念就是将城市水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整体上来考虑城市需水、用水、再生循环、排水以及居民生活条件、食品供应等方面的问题,不再把这些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孤立和割裂开来,而是系统地考虑城市流域范围内的水资源流、营养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合理分配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