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绕线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知识讲解 变压器 基础

知识讲解 变压器 基础

变压器 编稿:小志【学习目标】1.知道原线圈(初级线圈)、副线圈(次级线圈)的概念。

2.知道理想变压器的概念,记住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3.知道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概念。

4.会用1122U n U n =及1122I U I U =(理想变压器无能量损失)解题。

5.知道电能输送的基本要求及电网供电的优点。

6.分析论证:为什么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要采用高压输电。

7.会计算电能输送的有关问题。

8.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 变压器的原理1.构造:变压器由一个闭合的铁芯、原线圈和副线圈组成,两个线圈都是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的,铁芯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

是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单相变压器的构造示意图及电路图中的符号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2.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变压原理是电磁感应。

如图所示,当原线圈上加交流电压U 时,原线圈中就有交变电流,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都要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副线圈是闭合的,则副线圈中将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它也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在原、副线圈中同样要引起感应电动势。

由于这种互相感应的互感现象,原、副线圈间虽然不相连,电能却可以通过磁场从原线圈传递到副线圈。

其能量转换方式为:原线圈电能→磁场能→副线圈电能。

要点诠释:(1)在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由于有交变电流而发生互相感应的现象,叫做互感现象。

(2)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变压器通过闭合铁芯,利用互感现象实现了电能向磁场能再到电能的转化。

(3)变压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工作的,因此只能工作在交流电路中,如果变压器接入直流电路,原线圈中的电流不变,在铁芯中不引起磁通量的变化,没有互感现象出现,变压器起不到变压作用。

要点二、 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1.理想变压器没有漏磁(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内)和发热损失(原、副线圈及铁芯上的电流的热效应不计)的变压器,即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

变压器绕线和制作方法

变压器绕线和制作方法

变压器绕线和制作⽅法变压器的绕制⽅法计算及注意事项⽣活中各种电器的⼯频变压器⽆论是⾃⾏设计绕制,还是修复烧坏的变压器,都会涉及到部分简单的计算,教科书上的计算公式虽然严谨,但实际运⽤时显得复杂,不甚⽅便。

本⽂介绍实⽤的变压器计算的经验公式。

先看⼀实例:实例:现要制作⼀个80W的降压变压器,输⼊220V 输出45V,请问⽤多⼤胶⼼,初次级各⽤什么线径,绕多少匝?(以下U1为初级电压,U2为次级电压,I1为初级电流,I2为次级电流)1、根据需要的功率确定铁芯截⾯积的⼤⼩S=1.25=1.25√80 ≈11.2cm22、求每伏匝数ωo=45/11.2=4.02匝3、求线圈匝数初级ω1=U1ωo=220X4.02=884.4匝次级ω2=1.05 U2ωo =1.05X45X4.02≈189.9匝4、求⼀、⼆次电流初级I1=P/U1=80/220≈0.36A次级I2=P/U2=80/45≈1.78A5、求导线直径初级d1=0.72 (根号I1)=0.72√0.36≈0.43mm次级d2=0.72 (根号I2)=0.72√1.78≈1.28mm注:此为理论计算值,实际绕制可根据结果改变各值。

本⼈绕制线径均⼤于理论值,扎数⽐变为88:20使⽤时并⽆异常。

单相⼩型变压器简易计算⽅法1、根据容量确定⼀次线圈和⼆次线圈的电流I=P/UI单位A、P单位vA、U单位v.2、根据需要的功率确定铁芯截⾯积的⼤⼩S=1.25√P(注:根号P)S单位cm23、知道铁芯截⾯积(cm2)求变压器容量P=(S/1.25)2(VA)4、每伏匝数ωo=45/S (注:45为系数,下⽂提到)5、导线直径d=0.72√I (根号I)6、⼀、⼆次线圈匝数ω1=U1ωoω2=1.05U2ω(注:考虑损耗,次级扎数要稍⼤些,1.05亦可改变)铁芯的选择根据⾃⼰需要的功率选择合适的铁芯是绕制变压器的第⼀步。

如果铁芯(硅钢⽚)选⽤过⼤,将导致变压器体积增⼤,成本升⾼,但铁芯过⼩,会增⼤变压器的损耗,同时带负载能⼒变差。

图文并茂解析变压器各种绕线工艺!(包含各种拓扑)

图文并茂解析变压器各种绕线工艺!(包含各种拓扑)

图⽂并茂解析变压器各种绕线⼯艺!(包含各种拓扑)⼀、传统变压器篇单路输出 Flyback 及常见的变压器绕组结构红⾊:初级绕组紫⾊:辅助绕组黄⾊: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夹在初级、次级中间缺点:1, 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2, 初、次级间的漏感较⼤,吸收回路损耗较⼤,效率较低优点:1,⼯艺结构⼗分简单,易于制造2,初级外层接电位静⽌的V+端,易于实现⽆Y改进的 Flyback 变压器绕组结构(简易型)红⾊:初级绕组紫⾊:辅助绕组黄⾊: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于线包最⾥层,初级在中间、次级在最外边缺点: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优点:1,⼯艺结构⼗分简单,易于制造2,初级外层接电位静⽌的V+端,易于实现⽆Y3,初次级间漏感较⼩,吸收回路损耗较⼩,效率较⾼改进的 Flyback 变压器绕组结构(三明治型)红⾊:初级绕组红⾊:初级绕组紫⾊:辅助绕组黄⾊: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于线包最⾥层,然后分别是初级的⼀半,次级全部,初级的另⼀半;缺点:1, 次级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2,初级的⼀半绕组没有任何的静电位层供屏蔽⽤,⽆法实现⽆Y优点:1, ⼯艺结构复杂,不利于制造;2, 初次级间漏感较⼩,吸收回路损耗较⼩,效率较⾼3, 初级临近效应较⼩,绕组交流损耗⼩Flyback 多路输出L3 与L4 之间的漏感,引起交叉调整。

实⽤的多路输出型⾼压输出绕组叠在低压绕组之上,双线并绕降低交叉调整功率传输变压器(含正激、推挽、半桥、全桥)合理的绕组结构, 层厚⼩于2Δ红⾊:初级绕组紫⾊:辅助绕组黄⾊:次级绕组实际变压器的模型虚线内为理想变压器脉冲变压器信号传输失真由于原边及幅边漏感,电阻分量的存在,脉冲在经过变压器后,产⽣延迟、斜率变缓、振铃、顶降脉冲电流的分解脉冲电流的分解脉冲电流由基波电流及各⾼次谐波电流组成占空⽐越⼩,基波分量越⼩,⾼次谐波分量越⼤,因此线径的选择(穿透深度*2)不能只考虑基波电流的频率输出功率与频率的关系(EE25 单端变换器为例)理论上,对于指定的磁芯,在相同的磁密下,输出功率与频率呈正⽐,但实际上并⾮如此,原因有:1,频率升⾼,穿透深度下降,需要⽤较⼩的线径,窗⼝利⽤率下降,且绕组层厚与穿透深度的⽐值增⼤,交流电阻⼤增,有效输出功率下降;2,频率增加,绝缘材料的耐压下降,为保证同样的绝缘强度,需要加⼤绝缘层厚度,进⼀步降低窗⼝利⽤率;3,频率到达某⼀程度后,磁芯损耗⼤增,需要适当降底磁通密度(具体请参考磁损表)LLC 变压器LLC 电路结构LLC 集成磁件漏感由原边与副边之间的档墙宽度、磁芯的磁导率、以及中柱长度与窗⼝⾼度的⽐值决定红⾊:初级绕组黄⾊:次级绕组⼩漏感的 LLC 集成磁件个别应⽤中,需要⽤到较⼩的漏感,挡墙的宽度较⼩,安全间距可利⽤下⾯的结构来满⾜。

变压器基本工作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变压器基本工作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第1章 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和结构1.1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一、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把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

变压器工作原理图当原边绕组接到交流电源时,绕组中便有交流电流流过,并在铁心中产生与外加电压频率相同的磁通,这个交变磁通同时交链着原边绕组和副边绕组。

原、副绕组的感应分别表示为dt d N e Φ-=11 dtd Ne Φ-=22 则k N N e e u u ==≈212121 变比k :表示原、副绕组的匝数比,也等于原边一相绕组的感应电势与副边一相绕组的感应电势之比。

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就能改变输出电压。

但应注意,变压器不能改变电能的频率。

二、电力变压器的分类变压器的种类很多,可按其用途、相数、结构、调压方式、冷却方式等不同来进行分类。

按用途分类: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 按相数分类:单相变压器和三相变压器;按线圈数分类: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 按铁心结构分类:心式变压器和壳式变压器;按调压方式分类:无载(无励磁)调压变压器、有载调压变压器; 按冷却介质和冷却方式分类:油浸式变压器和干式变压器等;按容量大小分类:小型变压器、中型变压器、大型变压器和特大型变压器。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外形,见图1,铁心和绕组是变压器的主要部件,称为器身见图2,器身放在油箱内部。

1.2电力变压器的结构一、铁心1.铁心的材料采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0.35~0.5mm厚的硅钢片叠成。

为了提高磁路的导磁性能,减小铁心中的磁滞、涡流损耗。

变压器用的硅钢片其含硅量比较高。

硅钢片的两面均涂以绝缘漆,这样可使叠装在一起的硅钢片相互之间绝缘。

2.铁心形式铁心是变压器的主磁路,电力变压器的铁心主要采用心式结构。

二、绕组1.绕组的材料铜或铝导线包绕绝缘纸以后绕制而成。

2.形式圆筒式、螺旋式、连续式、纠结式等结构。

为了便于绝缘,低压绕组靠近铁心柱,高压绕组套在低压绕组外面,两个绕组之间留有油道。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一、输出牛电感量的计算:——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3-5倍——是频响的下限M= 是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一般取2~3db时,M约为二、初级匝数L1B= 取决于磁通量是变压器的磁路长,是变压器的铁芯截面积三、次级阻抗与匝数L2输出变压器的简易设计胆机输出牛的快速设计设计胆机的输出变压器的资料已经不少,本文结合自己近期要制作的4P1S牛输出耳放,对如何抓住要点进行快速设计作一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并期望抛砖引玉:输出变压器的设计要点:负载阻抗初级电感铁芯截面绕组参数绕制工艺具备了这五个要点,就可以刻画出一头输出牛的基本“脾气”了。

一、负载阻抗很多常用的电子管都可以从厂家的技术参数中查到推荐的典型应用阻抗值,但是往往DIYER 要做的电路不一定都是所谓的“典型应用”,用胆管做耳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所以从电子管的特性曲线上去寻求一个符合自己特定应用条件负载阻抗,才是正途。

图一是4P1S的特性曲线图,为了求得最佳的负载阻抗,我们选择了图上过ABC三点的负载线,负载线确定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利用最大屏耗允许线(图中往下弯的那条曲线)下的有效面积,这样才能发挥管子的最大潜力。

图中A点是栅偏压为0的点,在这里达到了屏流的上限(横坐标:Imax=73mA),同时也是屏压的下限(纵坐标:Umin=75V);B点是我们的静态工作点,无信号时管子的屏流I0=40mA,屏压为170V;C点是屏压的上限:265V同时也是屏流的下限:3mA.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对应于这条负载线的输出阻抗:Rp=(Umax-Umin)/(Imax-Imin)=(265-75)/(0.073-0.003)=2714取:2700(欧姆)二、初级电感Lp=Rp/6.28*f0*根号M2-1其中,f0是我们设计的下限频率,这里取20Hz;M2(2表示是M的平方,下同,在这里写公式真费劲!),M是该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通常取2-3(db);我们取3(实践证明:输出变压器的低端滚降并非越小越好,电感过大将会使得分布电容难以控制,从而成为高频响应的“瓶颈”)。

(完整版)高中物理之变压器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物理之变压器知识点

高中物理之变压器知识点理想变压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理想模型,它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和各种电磁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实际生活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变压器,可以方便的把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区,实现能量的优化配置。

在电能输送过程中,为了达到可靠、保质、经济的目的,变压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芯上构成变压器。

作用: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变电压。

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其规律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变电压U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U1=E1,U2=E2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在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等,于是又有,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P1=P2 而P1=I1U1,P2=I2U2,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由此可见:(1)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差别。

)(2)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规律小结(1)熟记两个基本公式即对同一变压器的任意两个线圈,都有电压和匝数成正比。

②P入=P出,即无论有几个副线圈在工作,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总等于所有输出功率之和。

(2)原副线圈中过每匝线圈通量的变化率相等(3)原副线圈中电流变化规律一样,电流的周期频率一样(4)公式中,原线圈中U1、I1代入有效值时,副线圈对应的U2、I2也是有效值,当原线圈中U1、I1为最大值或瞬时值时,副线圈中的U2、I2也对应最大值或瞬时值(5)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①只有当变压器只有一个副线圈工作时,才有:②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往往用到:即在输入电压确定以后,输入功率和原线圈电压与副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与原线圈匝数的平方成反比,与副线圈电路的电阻值成反比。

变压器基本知识

变压器基本知识

高压字母大写,中低压字母小写,Y(y)星接;D(d)角接;Z(z)曲折连接;N(n)中性点;a自偶连接;0-11组别数(相量)高压为12不标;单相I。

Y N, d 11;双绕组∣∣∣高压星接高压中性点引出低压角接Y N,y no,d11;三绕组∣∣∣∣∣高压星接高压中性点引出中压星界中压中性点引出低压角接Y N,a0,d11 三绕组自偶∣∣∣∣高压星接高压中性点引出中压自偶连接低压角接YN,yn0-yn0 +d 分裂备变∣∣∣高压星接中性点引出分裂低压星接中性点引出平衡绕组(消除三次截波)D,yn1-yn1 分裂厂变∣∣高压角接分裂低压星接中性点引出效率η=[1-(Po+Pk/额定容量kVA)]×100% 附机损耗:风扇1.5KW/个油泵2KW/个杂散损耗=Pk×15%套管电流互感器LRB(L-互感器,R-套管,B-保护,测量不标B)级次:0.2/5P20/5P20(一只测量两只保护);TPY Kssc=25(500KV低压、中性点暂态保护CT)保安系数<5(升压变测量用5,10保安系数越小越安全)0.2S(特殊用途测量电流互感器准确级0.2,0.5)0.2 /5P20 /5P20| |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保护用CT复合误差保护用电流互感器准确级0.1,0.2,0.5,1,3,5 准确级5,10;P保护准确系数5,10,15,20,30(%误差,越小越精确) (%误差,越小越精确) 短路电流倍数(越大越精确)TPY Kssc=25| |暂态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级短路电流倍数(TPS,TPX,TPY,TPZ)容量: 50V A (容量越大体积越大)变比: 1250~2500 /1A| |一次侧电流(2个抽头)二次侧电流套管BRLW -500 /1250 -4| | | |BR油纸电容电压电流污秽等级D短尾L电流互感器套管60kV以上为油纸电容,60kV以下为纯瓷。

导杆式套管电流均大于或等于1600A。

图文详解变压器各种绕线工艺

图文详解变压器各种绕线工艺

一、传统变压器篇单路输出 Flyback 及常见的变压器绕组结构红色:初级绕组紫色:辅助绕组黄色: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夹在初级、次级中间缺点:1, 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大2, 初、次级间的漏感较大,吸收回路损耗较大,效率较低优点:1,工艺结构十分简单,易于制造2,初级外层接电位静止的V+端,易于实现无Y改进的 Flyback 变压器绕组结构(简易型)红色:初级绕组紫色:辅助绕组黄色: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于线包最里层,初级在中间、次级在最外边缺点: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大优点:1,工艺结构十分简单,易于制造2,初级外层接电位静止的V+端,易于实现无Y3,初次级间漏感较小,吸收回路损耗较小,效率较高改进的 Flyback 变压器绕组结构红色:初级绕组紫色:辅助绕组黄色: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于线包最里层,然后分别是初级的一半,次级全部,初级的另一半;缺点:1,次级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大2,初级的一半绕组没有任何的静电位层供屏蔽用,无法实现无Y优点:1, 工艺结构复杂,不利于制造;2, 初次级间漏感较小,吸收回路损耗较小,效率较高3, 初级临近效应较小,绕组交流损耗小Flyback 多路输出L3 与L4 之间的漏感,引起交叉调整。

实用的多路输出型高压输出绕组叠在低压绕组之上,双线并绕降低交叉调整功率传输变压器(含正激、推挽、半桥、全桥)合理的绕组结构, 层厚小于2Δ红色:初级绕组紫色:辅助绕组黄色:次级绕组实际变压器的模型虚线内为理想变压器脉冲变压器信号传输失真由于原边及幅边漏感,电阻分量的存在,脉冲在经过变压器后,产生延迟、斜率变缓、振铃、顶降脉冲电流的分解脉冲电流由基波电流及各高次谐波电流组成占空比越小,基波分量越小,高次谐波分量越大,因此线径的选择(穿透深度*2)不能只考虑基波电流的频率输出功率与频率的关系(EE25 单端变换器为例)理论上,对于指定的磁芯,在相同的磁密下,输出功率与频率呈正比,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有:1,频率升高,穿透深度下降,需要用较小的线径,窗口利用率下降,且绕组层厚与穿透深度的比值增大,交流电阻大增,有效输出功率下降;2,频率增加,绝缘材料的耐压下降,为保证同样的绝缘强度,需要加大绝缘层厚度,进一步降低窗口利用率;3,频率到达某一程度后,磁芯损耗大增,需要适当降底磁通密度(具体请参考磁损表)LLC 变压器LLC 电路结构LLC 集成磁件漏感由原边与副边之间的档墙宽度、磁芯的磁导率、以及中柱长度与窗口高度的比值决定红色:初级绕组黄色:次级绕组小漏感的 LLC 集成磁件个别应用中,需要用到较小的漏感,挡墙的宽度较小,安全间距可利用下面的结构来满足。

变压器基础知识

变压器基础知识

2020/7/7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15
变压器或者电感根据在拓扑结构中的工作方式分为三大类:1、 直流滤波电感工作状态,电感磁芯只工作在一个象限。属于这 类工作状态的电感有Boost电感、Buck电感、Buck/boost电感、 正激以及所有推挽拓扑变换器输出滤波电感、单端反激变换器 变压器;
3. 计算原副边电感量及匝数; 4. 计算空气隙的长度; 5. 根据电流密度和原副边有效值电流求线径; 6. 求铜损和铁损是否满足要求(比如:允许 损耗和温升)
2020/7/7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20
电源的基本参数如右: 选择反激拓扑。
1. 选择磁芯材料,确定变压器的视在功率PT; 考虑成本因数在此选择PC40材质,查PC40资料得 Bs=0.39T Br=0.06T Bmax Bs Br 0.39T 0.06T 0.33T
3
2.磁芯结构 选择磁芯结构时考虑的因数有:降低漏磁和漏感,
增加线圈散热面积,有利于屏蔽,线圈绕线容易,装配 接线方便等。
漏磁和漏感与磁芯结构有直接关系。如果磁芯不需 要气隙,则尽可能采用封闭的环形和方框型结构磁芯。
2020/7/7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4
2020/7/7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2020/7/7
电力工程技术:china-dianli
14
开关电源用铁氧体磁性材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较高的饱和磁通密度Bs和较低的剩余磁通密度Br 磁通密度Bs的高低,对于变压器和绕制结果有一定影响。从 理论上讲,Bs高,变压器绕组匝数可以减小,铜损也随之减小 在实际应用中,开关电源高频变换器的电路形式很多,对于变 压器而言,其工作形式可分为两大类: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输出⽜电感量的计算:——⼀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3-5倍——是频响的下限M= 是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般取2~3db时,M约为⼆、初级匝数L1B= 取决于磁通量是变压器的磁路长,是变压器的铁芯截⾯积三、次级阻抗与匝数L2输出变压器的简易设计胆机输出⽜的快速设计设计胆机的输出变压器的资料已经不少,本⽂结合⾃⼰近期要制作的4P1S⽜输出⽿放,对如何抓住要点进⾏快速设计作⼀探讨,以供⼤家参考并期望抛砖引⽟:输出变压器的设计要点:负载阻抗初级电感铁芯截⾯绕组参数绕制⼯艺具备了这五个要点,就可以刻画出⼀头输出⽜的基本“脾⽓”了。

⼀、负载阻抗很多常⽤的电⼦管都可以从⼚家的技术参数中查到推荐的典型应⽤阻抗值,但是往往DIYER 要做的电路不⼀定都是所谓的“典型应⽤”,⽤胆管做⽿放就是⼀个明显的例⼦。

所以从电⼦管的特性曲线上去寻求⼀个符合⾃⼰特定应⽤条件负载阻抗,才是正途。

图⼀是4P1S的特性曲线图,为了求得最佳的负载阻抗,我们选择了图上过ABC三点的负载线,负载线确定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利⽤最⼤屏耗允许线(图中往下弯的那条曲线)下的有效⾯积,这样才能发挥管⼦的最⼤潜⼒。

图中A点是栅偏压为0的点,在这⾥达到了屏流的上限(横坐标:Imax=73mA),同时也是屏压的下限(纵坐标:Umin=75V);B点是我们的静态⼯作点,⽆信号时管⼦的屏流I0=40mA,屏压为170V;C点是屏压的上限:265V同时也是屏流的下限:3mA.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对应于这条负载线的输出阻抗:Rp=(Umax-Umin)/(Imax-Imin)=(265-75)/(0.073-0.003)=2714取:2700(欧姆)⼆、初级电感Lp=Rp/6.28*f0*根号M2-1其中,f0是我们设计的下限频率,这⾥取20Hz;M2(2表⽰是M的平⽅,下同,在这⾥写公式真费劲!),M是该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通常取2-3(db);我们取3(实践证明:输出变压器的低端滚降并⾮越⼩越好,电感过⼤将会使得分布电容难以控制,从⽽成为⾼频响应的“瓶颈”)。

变压器基础知识(整理版)

变压器基础知识(整理版)

1、空载电流、负载损耗、阻抗电压空载电流:当额定频率下的额定电压(分接电压),施加到一个绕组的端子,其它绕组开路时,流经该绕组线路端子的电流的方均根值。

其较小的有功分量用以补偿铁心的损耗,其较大的有功分量用以励磁,以平衡铁心的磁压降。

空载电流Io通常以额定电流的百分数表示。

变压器额定容量越大,Io越小。

负载损耗:在一对绕组中,当额定电流流经一个绕组的线路端子,且另一绕组短路时,在额定频率及参考温度下所吸取的有功功率。

负载损耗也称短路损耗,它与负载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是线圈发热的热源。

阻抗电压:双绕组变压器当二次绕组短路,一次绕组流通额定电流而施加的电压称阻抗电压。

阻抗电压大小与变压器的成本和性能、系统稳定性和供电质量有关。

2、局部放电局部放电:指引起导体之间的绝缘只发生局部桥接的一种放电,即在电场作用下,绝缘系统中有部分区域发生放电,而没有贯穿施加电压的导体之间,即尚未击穿。

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绝缘体各部位承受的电场是不均匀的,而且电介质也是不均匀的。

另外在制造或使用过程中会残留一些气泡或其它杂质等,于是在绝缘体内部或表面就会出现某些区域的电场强度高于平均电场强度,某些区域的电场强度低于平均电场强度。

因此,某些区域就会首先发生放电,而其它区域仍保持绝缘的特性,这就形成了局部放电。

3、干式变压器局部放电有几种形式?(1)绕组内部放电,即层、匝间绝缘介质局部放电;(2)表面局部放电;(3)电晕放电。

4、干式变压器绕组散热有哪几种形式?(1)辐射:即绕组以红外线辐射波向周围温度较低的空间传播热量;(2)对流:是发热体通过温度较低运动着的空气而散热;(3)传导:是热源从温度较高处直接到温度较低处。

5、三相变压器接线Y,yn0和D,yn11有什么区别?(1)当变压器二次侧负载不对称时D,yn11接线比Y,yn0接线零位偏移小;(比Y,yn0零序阻抗小)(2)采用D,yn11接线方式可提高变压器过电流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简化保护接线;(3)采用D,yn11接线方式可提高低压干线保护装置的灵敏度,有利于保证各级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和扩大馈电半径;(4)D,yn11接线的变压器,其二次零线电流不作限制。

旋线式旋转变压器简介讲解

旋线式旋转变压器简介讲解

3. 位置传感器介绍
常用传感器介绍 光电编码器介绍
3.1 常用传感器介绍
作为速度及位置传感元件,常用的有这样几种:光学编码器、磁性编码器 和旋转变压器。由于制作和精度的缘故,磁性编码器没有其他两种普及。光 学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是脉冲,由于是天然的数字量,数据处理比较方便,因 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早期的旋转变压器,由于信号处理电路比较复杂,价 格比较贵的原因,应用受到了限制。因为旋转变压器具有无可比拟的可靠性 ,以及具有足够高的精度,在许多场合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特别是在军事 以及航天、航空、航海等方面。
4.6 电梯上的应用
旋转变压器在电梯上面的应用,主要是用于电机门机以及曳引机上面,主要是作 为位置传感器使用。三菱电梯已把旋变使用于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步门机,上海桑塔斯曳引机 也已经使用旋转变压器作为位置传感器另外我公司生产的旋转变压器比较容易实 现外转子结构,可以使曳引机的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4.7 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6)相位移 次级输出电压相对于初级励磁电压在时间上 的相位差。相位差的大小有关因素——旋变类型、尺 寸、结构和励磁频率。
7)基准相位 基准相位是指旋转变压器从基准电气零位 开始,作正向旋转时出现的第一个基波最大电压的相 位。
相位的规定方法:①初级励磁电压的相位为基准; ②以次级电压最大输出时的相位为基准。
2.2 旋转变压器使用注意事项
4)屏蔽 旋转变压器本身的磁场比较弱,当外部有强磁场靠近 旋转变压器时(例如在电动机中),会影响旋转变压 器的磁场和在旋转变压器绕组端部的磁状态,进而产 生误差电势,产生误差。因此,应该尽量使得旋转变 压器远离强磁场,以及采取磁屏蔽措施。
2.2 旋转变压器使用注意事项
油田机械上的应用

变压器绕线工培训计划(2篇)

变压器绕线工培训计划(2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变压器绕线工作为变压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岗位,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性能和寿命。

为了提高变压器绕线工的专业技能,确保变压器制造质量,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变压器绕线工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变压器绕线工艺流程。

2. 增强变压器绕线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对变压器性能参数的掌握。

3. 培养变压器绕线工的安全操作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4. 提升变压器绕线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培训对象本培训计划面向公司内部变压器绕线工,以及新入职的变压器绕线工。

四、培训内容1. 变压器基础知识- 变压器的结构及原理- 变压器的分类及用途- 变压器的性能参数及指标2. 绕线工艺流程- 绕线前的准备工作- 绕线机的操作及维护- 绕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绕线后的检验及处理3. 绝缘材料及工艺- 常用绝缘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 绝缘材料的选用及处理- 绝缘工艺及要求4. 变压器绕线技术- 线圈绕制方法- 线圈绝缘及固化- 线圈冷却及通风5. 变压器质量检验- 检验方法及标准- 检验工具及设备- 检验结果的判定及处理6. 安全操作及事故预防- 安全操作规程- 常见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 应急处理方法7.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沟通技巧及方法- 协作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五、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组织内部经验分享会-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2. 实操培训- 安排实际绕线操作练习- 指导师傅现场示范- 组织绕线比赛,提高实操技能3. 案例分析- 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提高防范意识六、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共10天,每天4小时。

2. 实操培训:共20天,每天8小时。

3. 案例分析:共5天,每天2小时。

七、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形式,考察对变压器基础知识、绕线工艺流程、绝缘材料及工艺、变压器绕线技术、变压器质量检验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课程导入
课程讲解
课程总结 课后作业
一、基本工作原理
1、变压器的概念 利用电磁感应定律,把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
2、单相变压器内部结构
铁芯
铁芯和线圈绕组是变压器 的核心部件,被称为器身。
底座
线圈绕组
课程导入
课程讲解
课程总结 课后作业
3、工作原理
交流电源
导线
一次绕组 交变磁通Ф
变压器基本知识 及结构
课课程程导入入
课程讲解 课程总结 课后作业
电机根据工作原理或用途的不同分为哪几类?
电动机 发电机 变压器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一个线圈在变化磁场中会产生电动势,如果线圈内通过的磁通为ф, 那么电动势与磁场变化率是什么关系?
dф e=-
dt
dф E=-N
dt
变压器属于电机的一种,它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实现其功能的,那么它的具体工作 原理是什么呢?
课程总结
课后作业
干式变压器
油浸式变压器
课程导入
课程讲解
课程总结 课后作业
变压器种类虽多,但是各种变压器运行时的基本物理过程以及分析变压器性能的基 本方法大体上都是一样的。我们将会以单相变压器和三相电力变压器为主要研究对象。
课堂练习
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将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转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能。
2、额定值:表示额定运行状态 下各个物理量的数值。
额定电压 额定频率
3、额定容量SN:在额定使用条件所输出的视在功率,单位VA或者KVA,三相变压器是指三相总容量。
4、额定电压U1N和U2N,变压器一次侧的额定电压U1N是制造厂规定的一次侧外加端电压的允许值, 二次侧的额定电压U2N是指变压器一次侧加额定电压时二次侧的开路电压。对三相变压器,额定电 压是指线电压。

16个变压器基本常识

16个变压器基本常识

16个变压器基本常识变配电运行中,变压器必不可少,熟悉和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常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储备是每一个电力人必备的技能!1、什么叫变压器?在交流电路中,将电压升高或降低的设备叫变压器,变压器能把任一数值的电压转变成频率相同的我们所需的电压值,以满足电能的输送,分配和使用要求。

例如发电厂发出来的电,电压等级较低,必须把电压升高才能输送到较远的用电区,用电区又必须通过降压变成适用的电压等级,供给动力设备及日常用电设备使用。

2、变压器是怎样变换电压的?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制成的。

它由一个用硅钢片(或矽钢片)叠成的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组线圈构成,铁芯与线圈间彼此相互绝缘,没有任何电的联系,如图所示。

我们将变压器和电源一侧连接的线圈叫初级线圈(或叫原边),把变压器和用电设备连接的线圈叫作次级线圈(或副边)。

当将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接到交流电源上时,铁芯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磁力线。

由于次级线圈绕在同一铁芯上,磁力线切割次级线圈,次级线圈上必然产生感应电动势,使线圈两端出现电压。

因磁力线是交变的,所以次级线圈的电压也是交变的。

而且频率与电源频率完全相同。

经理论证实,变压器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电压比和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值有关,可用下式表示:初级线圈电压/次级线圈电压=初级线圈匝数/次级线圈匝数说明匝数越多,电压就越高。

因此可以看出,次级线圈比初级线圈少,就是降压变压器。

相反则为升压变压器。

3、变压器设计有哪些类型?按相数分有单相和三相变压器。

按用途分有电力变压器,专用电源变压器,调压变压器,测量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小型电源变压器(用于小功率设备),安全变压器,按结构分有芯式和壳式两种。

线圈有双绕组和多绕组,自耦变压器,按冷却方式分有油浸式和空气冷却式。

4、变压器部件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变压器部件主要是由铁芯、线圈组成,此外还有油箱、油枕、绝缘套管及分接开头等。

5、变压器油有什么用处?变压器油的作用是:(1)绝缘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