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精选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积累。

(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篆.(zuàn)蜀.国(shǔ)B.祭.祀(jì)隶.书(lǜ)C.殷.商(yīn)赐.予(cì)D.蕴.含(wēn)纤.细(qiān)2.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2分)A.材铜甜B.削瓢林C.露爸森D.固病架3.小南看见广告上有一些错别字,于是动手改了改,请看一看他改错的是()(2分)A.百衣百顺依B.乐在骑中其C.有口皆背杯D.牙口无炎哑言4.()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省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2分)A.对联B.谜语C.歇后语D.诗歌5.下列关于甲骨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B.甲骨文出土于安阳市的废墟。

C.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6.下列关于隶书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隶书通行于战国晚期,形成于两汉。

B.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

C.隶书的象形意味已经基本消失,它的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D.隶书中,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7.下面横线上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最初有文字的时候,人们是在____、____等平整的东西上用刀刻字,或用有颜色的矿石画字。

后来,人们把字写在____和____上。

到了汉朝,人们才将纸作为重要的书写材料。

A.竹子木头兽骨龟甲B.兽骨龟甲竹子纸C.兽骨木头竹子龟甲D.兽骨龟甲竹子木头8.判断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把对应字体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分)A.草书B.楷书C.行书D.隶书9.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内容。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题库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字词音基础知识复习题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语文题库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字词音基础知识复习题

五年级第三单元字词音一、看拼音,写词语。

jí zào pí qì gān zào máng yǎwú xīyōu huì qīng sù jī fèn fù ráo yuè tánxiǎng shòu pài qiǎn yí wàng yí qìbào quánzèng sòng sī liè fàn wéi jiān yùkù xíngtài shān tān kāi lì zhì diǎn fàn bào zào二、辨一辩,再组词。

燥( ) 克( ) 庭( ) 遗( ) 拳( )躁( ) 刻( ) 廷( ) 遣( ) 卷( )赠( ) 滩( ) 耗( ) 涯( ) 馆( )增( ) 摊( ) 韧( ) 崖( ) 管( )形( ) 究( ) 闲( ) 阅( ) 度( )型( ) 纠( ) 嫌( ) 悦( ) 渡( )磅( ) 艰( ) 墨( ) 竟( ) 荷( )榜( ) 坚( ) 默( ) 竞( ) 何( )连( ) 碧( ) 例( ) 薯( ) 摇( )莲( ) 壁( ) 列( ) 暑( ) 遥(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字。

不屈不( ):____________ 饱.经( ) ( ):____________ 严阵以( ):____________化险为( ):____________ ( )老( )幼 :____________惊叹不( ):____________ 飞来( )祸:____________ 走马( ) ( ):____________ 惊( )骇.浪:____________ 振.( )一呼:____________ ( )首( )胸 :____________ 举.世( ) ( ):____________ ( ) ( )汹涌 身( )其( ) ( )志成( )( ) ( )欲坠四、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

五年级下语文3~4单元综合知识复习题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3~4单元综合知识复习题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3~4单元综合知识复习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词是反义词?A. 聪慧B. 聪明C. 蠢笨D. 聪敏答案:C2.“漫山红遍”中“漫山红”是指什么?A. 大雪纷飞B. 万鸟齐鸣C. 山上开遍了红花D. 大地冰寒答案:C3.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A. 欢欢喜喜B. 黄橘小巷C. 丰富多彩D. 郁郁葱葱答案:B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晚会B. 挞伞C. 泼水D. 苍天答案:A二、填空题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句成语的后一个“半”字应该写作()。

答案:“另”2.露珠最常见的出现在什么自然现象中?答案:晨曦三、判断题1.一个月的第一天一定是农历的初一。

()答案:√2.班级里有20个男同学,10个女同学,那么男生人数一定多于女生。

()答案:×四、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三个和尚》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故事情节。

答案:故事主要讲述了三个和尚各自掌握一门武艺,经过一场困难的考验后,他们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化解危机。

2.请谈谈你对“以直报怨、以德报怨”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是希望以正直和善行去回报别人的恶意,用良善的行为去抵制别人的恶意,最终实现化解矛盾的目的。

五、综合题给出下列句子并分析修辞手法: 1. 夜晚的风轻轻拂过脸庞,如同母亲的温柔抚摸。

2. 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小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答案:1. A2. C3. B4. A1.“另”2. 晨曦1.√2.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姓名:一、巧练基础(36%)(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美观。

(5%)wǔrǔguījuqiúfàngānjúdàozéi()()()()()(二)给加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6%)应声(yīngyìng)大夫晏子(dàidà)瞅(chóuqiū)...为难(wéiwèi)腔调(diàotiáo)堵塞(sāisè)...(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8%)小心()()不()不()()无()事沉()()言()居()业不()不()()可()何大()大()(四)填写对联。

(8%)1、地满红花红满地(联)2、一夜五更,半夜三更有半(联)3、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联)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联)(五)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这时你是怎样劝说他的,请把话写下来。

(3%)(六)平时,你是否注意到汽车后面常贴一些字条,上面写的内容很1有意思,诸如,“假如你看清了这行字,就是离我太近了”,“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等等。

假如你是一名司机,你想在车后贴些什么字呢?(3%)(七)判别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3%)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描画人物。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3、汉语中有一些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性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

()2、快乐浏览(34%)(一)根据课文《杨氏之子》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

(13%)梁国杨氏子(),甚()。

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7%)1、用原文中的词语往返答: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是从“”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看出来的;他言语委婉而有礼貌,是从“”看出来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B.小篆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

C.金文是刻在木头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D.“楷书”中“楷”的意思是规矩、楷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负责撒慌招待小心翼翼B.故意出息淮南得意扬扬C.取笑矮小吩附了如旨掌D.解释家禽尊重若无其是3.下列形声字分类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①材②辐③秧④缄⑤颈⑥攻⑦囿⑧琶⑨闻⑩颖A.①材②辐③秧④缄B.①材②辐③秧⑤颈C.①材④缄⑦囿⑩颖D.④缄⑤颈⑥攻⑩颖4.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A.反复排比B.排比比喻C.反复比喻5.下列关于汉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甲骨文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是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B.金文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

C.隶书的线条或直笔或方笔,是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楷书魏晋以后使用,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二、填空题6.选择同音词填空。

功课攻克琵琶枇杷(1)军军说:“等我,______________了这个难题,我今天的____________就做完了。

”(2)小红多才多艺,她不仅会唱歌,还会弹______________。

她最喜欢的水果是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图中字形的变化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歇后语填空。

(1)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2)打破砂锅——(____________)(3)和尚打伞——(____________)(4)井底青蛙——(____________)(5)竹篮打水——(____________)9.在下面括号中填入不同的动词。

【精品】(推荐)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部编版

【精品】(推荐)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部编版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给加点字的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4分)造诣.(zhǐ yì) 总数.(shǔ shù)琵.琶(pí bí) 国子监.(jiān jiàn)蜀.国(shǔ sǔ) 繁.琐(fán fǎn) 传.说(chuán zhuàn)祭祀.(yì sì)二、下列选项中汉字字形结构不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2分)A.删剩殷挫剪 B.锥鸿撇树奈C.赴曲迂匠迎 D.闷问间闯闲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6分)1.“星”的解释如下:A.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B.细碎的小颗粒东西;C.秤等衡器上记数的点。

火星.儿()披星.戴月()定盘星.()2.“祭”的解释如下:A.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B.供奉鬼神或祖先;C.使用(法宝)。

祭.祀()祭.奠()祭.起一件法宝来()四、猜字谜。

(6分)1.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谜底:()2.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谜底:()3.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谜底:()4.一点一横长,一撇向四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谜底:()5.身穿白皮袄,山坡啃青草。

为了人们暖,甘脱身上袍。

谜底:()6.耳朵两把扉,身体似小山,鼻子长又软,做活真能干。

谜底:()五、选词填空。

(5分)独特奇特1.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魅力。

2.汉字是一门()的艺术。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因为……所以……3.()我掌握了学语文的诀窍,()我的语文水平不错。

4.这次综合性学习()结束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

5.这可()僵硬的符号,()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六、把歇后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 9分)1.芝麻开花——()。

2.小葱拌豆腐——( )。

3.隔着门缝吹喇叭——()。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附答案)

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1.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小篆.(zuàn)湖畔.(pàn)皇冠.(guàn)B.蜷.缩(juán) 乾.坤(qián) 撇捺.(nà)C.狩.猎(shòu) 纤.细(qiān) 遨.游(áo)D.楷.模(kǎi) 应.声(yìng) 祭祀.(sì)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隋代的李春是著名的桥粱专家。

B.中国的历史渊源流长。

C.这家企业在凤凰涅盘中欲火重生。

D.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下列猜字谜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A.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士)B.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驼)C.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甲)D.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

(手)4.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抽象性与形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B.汉字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

C.是中华文化的唯一载体。

D.所有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B.“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是通行至今的字体。

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人类早期没有文字的时候,曾使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式进行表达交流。

B.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C.行书的特点是端庄秀丽。

D.“册”是一个象形文字,指用绳子把竹简编穿成册。

7.改正街头商铺招牌中的错别字。

(1)抄饭()(2)补胎冲气()(3)另售()(4)大排挡()(5)装璜()(6)洗车打腊()8.你知道下面的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吗?杜鹏程()王任重()刘海粟()丁慧中()甘如饴()焦若愚()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优美而独特的汉字是美妙的艺术品。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总复习题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总复习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字谜七则①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谜底:日②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谜底:田③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谜底:立④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谜底:也⑤画的是一个人(亻)靠在树(木)旁,谜底是“休”⑥画的是一个时钟,正好是十二点(十与两个点),谜底是“斗”。

⑦小故事中的谜语,画上是一只黑狗,“狗”也可以写作“犬”,“黑”和“犬”合在一起就是“默”。

二、门内添“活”字这个小故事与猜字谜有关。

曹操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把“门”和“活”组合在一起,就是“阔”。

曹操的意思是说门造得太宽大,杨修明白其意,便让众人把门重修了。

三、有趣的谐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

后半部分表示解释、说明,像谜底。

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部分,把后一部分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为喻义性歇后语和谐音性两大类。

教材中出现的歇后语都是谐音。

它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近音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谐音的字词有:照旧(舅)、无(吴)用、净是输(书)、开动(冻)了、有言(盐)在先、名(鸣)声在外。

四、“枇杷”和“琵琶”“枇杷”与“琵琶”是同音词,虽然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意义更是毫无关联。

那个人给县官送“枇杷”,却把水果“枇杷”写成乐器“琵琶”,所以闹出笑话。

五、有趣的形声字这则材料主要讲述了形声字的发展变化。

形声字有两种。

一种是原来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

汉字简化后,象形的特征弱化,不容易辨认出来。

《我爱你,汉字》知识点一、汉字字体的演变本则材料用表格的形式,以“日、月、车、马”四个字为例,表现了几千年来汉字的演变历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要点及测试题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要点及测试题汇总

复习重点多音字为wèì设果应yìng声看kàn见都dōu是只zhī身了liǎo解为wéi难应yīng该看kān守首都dū只zhǐ是看了le看挨ái打解散sàn 撒sǎ种咀嚼jué挨āi挤松散sǎn撒sā谎嚼jiáo碎近义词强盛(强大)侮辱(欺侮)吩咐(嘱咐)欺骗(哄骗)规矩(规则)纯洁(纯净)凝视(注视)招待(款待)迎接(欢迎)浓厚(深厚)乘机(趁机)聪惠(聪明)温柔(温情)猛烈(强烈)反义词聪惠(愚蠢)侮辱(尊重)故意(无意)小心翼翼(漫不经心)了如指掌(一无所知)量词一(张)长桌一(截)蜡烛一(阵)敲门声一(盏)油灯一(级)楼梯一(场)虚惊一(束)百合花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一、看拼音,写汉字。

(5分)wǔrǔwēi ǎi qín( ) ( ) 风()小家()gān júpéi jǔzéi( ) ( )不是规()盗()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ò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把序号天在括号里。

(4分)1、使:用。

2、派遣、访问。

3、让、令、叫。

4、假若、假使晏子使楚()使人高兴()即使()使劲()四、请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括号里写出成语。

(2分)1、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形容人很多。

()2、街上的行人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形容人很多。

()五、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连成一句话。

(3分)(1)访问狗国。

从狗洞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半截蜡烛非常重要。

我么年要不惜代价守住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题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五下语文统编版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一、看图猜成语。

(8)()()()()二、选一选。

(8)鱼酒鼎家三、猜字谜(猜一个字)。

(16)1.一家十一口。

()2.一百减一。

()3一月七日。

()4.一只狗四个口。

()5.十三点。

()6.十二点。

()7.十个哥哥。

()8.此字不奇怪,芬芳又自在,七人头上草,大家都喜爱。

()四、请你写出下列句子的谐音意思。

(16)1.十文钱掉了一文——_________2.一条腿的裤子——_________3.一二三五六——_________4.小苏他爸——_________5.猪八戒照镜子——_________6.千年的石佛像——_________7.老太婆上鸡窝——_________8.腊月天气——_________五、常识题。

(17)1.连一连。

(8)王羲之《玄秘塔碑》颜真卿《兰亭序》柳公权《研山帖》米芾《祭侄文稿》2.选一选。

(9)①行书②楷书③草书()()()五、仿写下面一段《百家姓》(要求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8)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

(27)错别字调查报告。

目的: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录或者拍下来,并分析原因。

我主要调查了菜场的广告牌和商店的招牌,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1)用谐音乱改成语。

如发屋把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非同一般写成菲童衣般,一家饭店把海鲜急转弯写成海鲜急转湾等。

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1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1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1含答案人教统编版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你怎么还在睡觉? B. 小猫睡在
靠窗的椅子上。

C. 听他的话,多和蔼。

D. 大约九点钟了,他没到。

2.下列词语中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A. 眼前、眼睛、眼下 B. 举起、抬
起、挺起 C. 高兴、喜悦、笑容 D. 快乐、欢乐、美好
3.下列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苏轼
填空题
4.“庭树忽忽然”,请用言语描述庭树的状态。

5.“明月出天山”,请将这句话补充完整。

6.王维的诗《青玉案·元夕》中写到了元宵节,这首诗的词牌是_______。

解答题
7.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燕子双飞”这个成语的意思。

8.请写一篇80字左右的故事,故事内容以“勤奋学习”为主题。

答案
1. B
2. A
3. B
4.庭树摇曳不定,风吹树叶声声叫唤。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元夕。

7.“燕子双飞”是形容夫妻相依相偎,恩爱和睦。

8.答案不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

以上是五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1含答案,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鲁教版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鲁教版五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一、看拼音,写词语ó yíū zǒu ē wǎn ē ró yóu sī( ) ( ) ( ) ( ) ( )ā yā kū wěi yī lài kǎo yàn àn àn( ) ( ) ( ) ( ) ( ) ǎn à yōu yǎ má rán ān xīn ìì(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惟()俱()赖()锻()裸()伶()健()惧()懒()缎()稞()玲()三、选择下列带横线的字的正确读音画“√”教诲(ǐì)附和 (hé hè) 薄弱(bó báo)徘徊 (íái) 喧哗(àá)弗若与(yú yǔ)刹那(àà)旋转(àn ǎn) 附庸(yōnɡ yīnɡ)四、课文填空。

1、燕子去了,有()的时候,()枯了,有()的时候,桃花()了,有()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呢?2、《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各执一词:一儿的观点是();理由是()。

另一儿的观点是();理由是()。

3、《桃花心木》一文告诉我们:人和树一样,都必须能经得起()要锻炼出()。

4、(),观千剑而后识器。

5、种树者,种德者。

《传习录》6、甘瓜苦蒂,。

《墨子》7、你会用成语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了。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教室里太热了,我们只好把窗户打开。

(改为双重否定句)2、水稻成熟了,田野到处是金黄的。

(改为比喻句)3、看了这部电影,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改为反问句)4、小华对陈明说:“明天我们去龙门玩吧!”(改为第三人称转述)5、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勤俭节约。

2021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桥下的河水把野花带向远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源自家的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缩句)
4.句子。
(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直线的句子在自然段中起(__________)作用。
5.文段从(_________)的布局,(________)的建筑来描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七、习作。(20分)
1.形近字组词。
郊(______) 绕(______) 阁(______) 瑶(______)
效(______) 饶(______) 搁(______) 摇(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环绕(_______) 仿照(_______) 仿佛(_______)
3.圆明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园组成,又称圆明三园。
题目:一个我最要感谢的人
提示: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人给你温暖、快乐、幸福……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一、猜字谜。

(4分)1.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2.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

()3.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4.一个游水,一个吃草,合在一起,味道真好。

()二、选择题。

(16分)1.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少的文字之一。

B.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C.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D.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山’的造字法是(),“篮”的造字法是()。

A.指示B.形声C.会意D.象形3.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A.材铜晶B.削瓢林C.露爸森D.固病垠4.下列汉字字体演变正确的一项是()。

A.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甲骨文,经文,隶书,小篆,楷书C.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隶书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5.观察甲骨文字,我们可以猜出这是什么()字。

A.采B.辛C.平D.禾6.下列猜字谜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A.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士)B.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踏万里沙。

(驼)C.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甲)D.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

(手)7.下列形声字按类型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骑管雄编B.闷豪爸园C.管爸窍晨D.凳园慈晨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篆是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

B.“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C.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D.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是通用至今的字体。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分)1.甲骨文是清代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发现的。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必考问答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必考问答题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必考问答题
一、填空
1、搜集资料的方法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

2、“星"和“风”的共同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

3、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4、甲骨文是刻在乌甲或曾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

5、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

6、甲骨文是清朝王懿荣发现的,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地方发现的。

7、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

8、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

9、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小篆。

10、王懿荣为什么能够发现甲骨文?
因为王懿荣善于学习,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侧根问底,坚持不懈。

11,因为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

因此,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还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如“蚕”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1(多套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1(多套附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与测试(部编版)一、猜字谜1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2、二十四小时,莫当日字猜。

()3、一个字,两张口,下面还有一条狗。

()4、左看马靠它,右看它靠马,两边一起看,脚踩万里沙。

()5、一阴一阳,一短一长,一昼一夜,一热一凉。

()6、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右边靠。

()7、一点不出头。

()8、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9、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

()10、多出一半。

()11、苏东坡去拜访一位朋友,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他犹豫了,不知该往左走还是往右走。

这时,恰巧有位老人坐在路口的大石头上休息,苏东坡便上前询问。

谁知道老人听后一言不发,却转身躲到石头后面,又露出头来看着苏东坡。

苏东坡感到十分不解,心想:这位老人既不指路,也不答话跑到石头后面看着我干什么?继而一想,恍然大悟。

然后朝老人暗示的方向走去。

那么,他该走哪条路呢?是左还是右呢?()二、写出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外甥打灯笼—— 梁山泊军师——四月的冰河—— 咸菜烧豆腐——隔着门缝吹喇叭—— 飞机上挂暖瓶——四两棉花——黄鼠狼钻鸡笼——盲人戴眼镜——秃子打伞——三、填空题1、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人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通常会采用、、三种方式。

2、我们常见的字谜有三种形式,意识字谜,二是字谜,三是字谜。

3、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一部分,“歇”去,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4、“星”“凤”“蜀”“祭”四个形声字的形符分别是“”“”“”“”。

5、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6、甲骨文是刻在或上的文字,主要在时期使用。

字形的性比较强。

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这些刻痕最早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的注意,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三单元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得分一、字词乐园。

(20分)1.看图形和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写出这个字。

(4分)2.用“星”字组词,再填入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4分) (1)在甲骨文里,日和月都只用一个形体来表示,( )个相同的形体来表示。

(2)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

(3)那位( )一上台,台下顿时沸腾了!(4)他说:“每( )他都会去看球赛。

”3.猜字谜。

(4分)(1)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2)你我各一半,互相来征战。

(3)高爷爷的头,XXX的脚,XXX的耳朵。

五六总分()()()()的特点是数量多,所以一开始用三()()()(4)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

()4.读下面的歇后语,按要求填空。

(8分)(1)找出谐音字写在括号里。

①外甥打灯笼逐一依旧()②四月的冰河逐一开动( )了③船老大带徒弟一一从何( )说起④隔着门缝吹喇叭逐一名( )声在外(2)将下面的歌后语补充完整。

①小葱拌豆腐逐一()②上鞋不用锥子一一()③XXX的军师逐一()④老鼠跳到钢琴上一一()二、按要求写句子。

(10分)1.XXX领神会,对众人说:“丞相是嫌你们把花园门造得太宽大了。

(用加点的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强化了字音,人们就能把“星”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龙骨上的刻痕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股商时期的刀刻文字。

龙骨常被村民打磨掉。

(用关联词合为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历史上,“XXX”姓名人辈出。

最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精讲精练(附答案)

最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精讲精练(附答案)

最新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精讲精练(附答案)知识精讲精炼文本词语8.《猎人海力布》【飞禽走兽】禽:鸟。

飞翔的鸟,奔跑的兽。

泛指各种鸟兽。

例句:在原始社会,大地上到处都是飞禽走兽。

【大吃一惊】形容很惊讶的样子。

“大吃一惊”和“大惊失色”都表示人很惊讶。

“大吃一惊”强调人惊讶的突然;“大惊失色”强调人惊讶的脸色。

例句:这么短的时间内,他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真让人大吃一惊。

【千真万确】形容情况非常确定,不容置疑。

例句:这件事千真万确,是我亲眼所见,不会有假。

【原原本本】探求事物的原始,追寻事物的根本。

例句:有正当要求,就要坦诚地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狂风怒号】形容风刮得很大,风声像发怒一样号叫。

例句:忽然间,阴云密布,狂风怒号,大雨倾注。

【倾盆大雨】倾盆:大雨倾注,像盆里的谁直往下倒一样。

形容雨又大又急,像倒下来的一样。

例句: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

例句:中国共产党震天动地的业绩,令世人瞩目。

9.《牛郎织女》(一)【勤勤恳恳】勤:勤劳。

恳:诚恳。

勤劳诚实,为人实在,让人信任。

也比喻工作勤劳踏实。

例句:爸爸总是勤勒恳恳地工作。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例句:看到老朋友来了,本来一脸沮丧的他马上眉开眼笑了。

【美中不足】不足:不够。

大体虽然很好,但还有使人不满意的地方。

例句:白水寨虽然风景优美,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一五一十】指计数。

形容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叙述没有一点遗漏。

例句:他把事情发生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向大家讲了一遍。

【成家立业】指结婚成家,并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成家立业”和“安家立业”结构相同,都有建立自己事业的意思。

“成家立业”指人结婚,有职业,能独立地生活,也指兴立家业;“安家立业”则泛指多安置家庭。

例句:看到儿子成家立业,他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恋恋不舍】恋恋:留恋、爱恋。

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精选
这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题精选》,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积累运用。

(35 ★)
1、下列文言加点词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4 ★)
A、梁国杨氏(shì,女子)子九岁,甚聪慧(huì,智慧)。

B、孔君平诣(zhǐ,拜见)其父。

C、父不在,乃(nǎi,于是)呼而出。

D、儿应(yīnɡ,应付)声答曰。

2、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8 ★)
ǎi xiǎolěnɡ xiàowéi nánzhāo dài
( )( )( )( )
qiú fàndà chénɡān júdào zéi
( )( )( )(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
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
B、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
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
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
4、趣填成语。

(3 ★)
实话实说了如指掌面不改色安居乐业不惜代价
当形容遇到意外或危险时,脸上不改变颜色,镇定而从容时,用
成语( )
当形容不顾惜所付出的一切时用成语( )
形容人们过着安定的生活,从事着愉快的劳动的时候用成语( )
5、先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再自己写一句。

( 9 ★)
(1、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_______________,山外白云,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池边绿树,_______________ ,雨落溪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句子。

(4 ★)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楚国不是狗国。

楚国应该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用关联词连成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的问题。

(4 ★)
有同学没征得到老师的允许,就离开教室,这时正好给你看见了,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理解(3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 8 11 题)(18★)
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____。

孔君平_______________ 父不在,乃_______________ 。

为设果,果有扬梅。

孔____曰:“此是_______________。

”儿应声答曰:“ _______________。


8、《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1 ★)
9、在该停顿的地方划“ /” 。

(5 ★)
10、我能通过背诵课文,填空。

(6 ★)
11、写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何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请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回答问题。

(13 19题)(12★)
王安排酒席(招待款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3、“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____部。

(1 ★)
14、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恰当的词语。

(2 ★)
15、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1 ★)
沾沾自喜()神情自若( )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画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并说说这些话妙在何处?(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经过晏子的反驳,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9、你觉得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 20 26题)(8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

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

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20、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

2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
22、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2★)
①、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 。

23、徐文长是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请用“~~”画下来。

24、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5、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6、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快乐习作(30★)
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了,而你打算竟选班长,请你写一份发言稿。

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字数在450字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