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门头沟初三语文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精品初中语文试卷】2018-2019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精品初中语文试卷】2018-2019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

“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

2018年12月,学校围绕“墨”开展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阅读同学们整理的相关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4分)请欣赏下面关于泼墨的文字和书画家的四幅泼墨作品,回答下列各题。

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

墨如泼出,画面气势奔放。

清代沈宗骞有云:“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

”后世指笔酣墨饱,或点或刷,水墨淋漓,气势磅礴,皆谓之“泼墨”。

①结合任意两幅作品,用楷书写出两个成语。

A.B.②如果为以上四幅泼墨作品拟写一个最能体现其画法特点的词语,以下备选词语你选哪一个?并以一幅泼墨作品为例说明选用的理由。

A.墨妙B.墨趣C.戏墨D.醉墨我选:理由:2.(10分)以下是关于墨的使用方法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下列各题①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杂质,则磨出来的墨就不纯了。

②柳公权有所谓的“心正则笔正”,磨墨也是如此。

③墨_____偏斜,_____不雅观,磨出的墨_____不均匀。

④磨墨时,用力过轻,速度太缓,浪费时间且墨浮。

⑤用力过重,速度过急,则墨粗而生沬(mèi 昏暗),色亦无光。

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指按推用力”,轻重有节,切莫太急。

⑦墨的浓度宜适中,随磨随用。

⑧墨的使用方法正确将更能体现书画作品的神彩。

(1)语段共8句。

其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

第句中的号应改为号(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字改为“”字(3)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所以因而B.只要就才C.既然就都D.若既也(4)下列四个成语中“墨”字与其它三个含义都不同的一项是A.骚人墨.客B.胸无点墨.C.墨.守成规D.不通文墨.(5)网络上有人出了一个带“墨”字的下联:桃花碾墨字藏春。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模)及答案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模)及答案

2018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5分)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

(共3分)《自叙帖》 《玄秘塔碑》 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___①___(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

这幅作品结构(布局)___②___,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

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___③___,书风狂放烂漫。

2.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

(共12分) 材料一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______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______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臵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

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

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

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因此在城市布局上成为世界上______的城市之一。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对称(chèn)脊梁(jǐ)“区”字的第二笔是“丿”B.对称(chèng)脊梁(jí)“区”字的第二笔是“ ”C.对称(chèn)脊梁(jí)“区”字的第二笔是“丿”D.对称(chèng)脊梁(jǐ)“区”字的第二笔是“ ”(2)结合上下文,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最辉煌最杰出最突出B.最突出最辉煌最杰出C.最杰出最突出最辉煌D.最突出最杰出最辉煌(3)假如你站在正阳门前,请借助材料的知识,向同学们说出示意图上一个景点的准确位置。

北京门头沟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北京门头沟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

北京门头沟中考语文二模试题(word版)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搬弄是非变幻莫测不可救药不屑置辩B.触类旁通断壁残垣根深蒂固焕然一新C.迥然不同脍炙人口滥竽充数不言而喻D.买椟还珠毛遂自荐名列前茅破斧沉舟3.下列选项中俗语或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B.创意来自四名小学生的“枯叶制花肥”法既简便易行又清洁环保,真是两全其美。

C. 长达5个多小时的2010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D.公益事业的发展不能只依赖政府,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关注、广泛参与才能使其壮大。

4.下列作家、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①《陋室铭》②《望岳》③《过零丁洋》④《行路难》⑤王安石⑥王维⑦陶渊明⑧苏轼A.① ② ④ ⑥ B.③ ⑤ ⑥ ⑧C.① ④ ⑥ ⑦ D.② ⑤ ⑦ ⑧二、填空(共8分)5.默写(5分)(1),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1分)(2)荡胸生层云,。

(杜甫《望岳》)(1分)(3)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1分)(4)《岳阳楼记》中叙述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是“ ,”。

(2分)6.文学名著。

(3分)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

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在景阳冈三拳打死一只猛虎;为兄报仇(情节)、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母夜叉孙二娘;醉打_____(人名),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_____(其后来的绰号);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许多场合说过:一定要遏制过快增长的房价。

2018年门头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门头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8—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jí) 祈祷(qǐ)扣人心弦(xuán)B.哺育(pǔ) 相宜(yí)杞人忧天(qǐ)C.绮丽(qǐ) 坎坷(kē)惩恶扬善(chénɡ)D.恣意(zì) 广袤(mào) 满载而归(zài)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厚重——厚此薄彼解释:“厚”有“看重”、“厚道”的意思。

判断:“厚重”有厚道稳重的意思;“厚此薄彼”指看重一方,轻视另一方。

B.布局——星罗棋布解释:“布”有“设置、安排”的意思。

判断:“布局”指对事物的整体结构规划安排;“星罗棋布”常用来形容安排合理。

C.意愿——称心如意解释:“意”有“心愿、心思”的意思。

判断:“意愿”指自己的心思和愿望;“称心如意”指符合自己的心愿。

D.陈列——推陈出新解释:“陈”有“摆列”“过时的”的意思。

判断:“陈列”指把物品摆列出来;“推陈出新”指对过时的事物去粗取精并进行创新。

3. 在下列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学会宽容,能帮助我们维持亲情、友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别人对你有不经意或故意的伤害,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宽容之心。

A.既又不论都B.不仅而且即使也C.既然那么即使也D.既并且不论都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城市精神在城市建设中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北京精神》表述语征集民意活动。

B.“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1【2018 东城二模】(一)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完成下面问题。

(9分)山里有座榨油坊周华诚○1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

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

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

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

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2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

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3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

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

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

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

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

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

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

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楔子嵌进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之中,汩汩地流淌下来,淌成一条细细的、长长的线。

○4结婚的第二天,黑孩带着妻子在村里到处逛,惊讶地发现工人在拆榨油坊。

○5看着伴随自己长大的榨油坊要拆了,黑孩觉得可惜。

2018年北京市各区2018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1

2018年北京市各区2018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阅读2【2018 东城二模】(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共6分)【材料一】2011年4月12日上午,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首届“北京阅读季”在通州区正式启动。

苏士澍、毕淑敏、周大新、梁晓声、周国平、白岩松六位社会知名人士被聘请为北京读书形象大使,以便进一步推广这一活动。

第一届“北京阅读季”活动期间将举办“悦读好书共享精品”大众有奖荐书活动、“诵经典忆光辉历程,赞幸福迎红色华诞”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红色知识竞赛、“百姓读书大讲堂”、“读书益民杯”有奖征文活动、“悦·读”读书风景摄影作品展览等一系列(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读书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为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第二届“北京阅读季”以“弘扬北京精神·共享全民阅读”为主题。

为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市直机关工委、首都精神文明办、市教委、市科委等17家单位成为第二届北京阅读季成员单位,以加大扶持力度。

主办者继续聘请文化名人担任“北京读书形象大使”,以提升活动的影响力。

同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阅读指导。

【材料二】2017年12月5日,第七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盛典在京举行。

据相关人士介绍,“北京阅读季”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阅读+”“联结+创变”等阅读理念得到深度推广。

众多出版机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力量汇聚整合,共同推动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和阅读推广体系不断丰富完善,加强全民阅读内容、活动、推广模式的创新,持续为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优质高效的阅读服务保障。

2018年北京全民阅读暨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工作任务部署会日前召开。

据悉,2018年北京阅读季将按照“一条主线、四季呈现、逐月推进”进行总体布局,根据春夏秋冬季节特点,推出“水秀、山青、城美、人和”四季主题阅读,分人群开展形式新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提升参与者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市门头沟区2015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第Ⅰ卷(共70分)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题。

(共14分)中国名山首推五岳。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

五岳中的“岳”,意为高峻的山。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

自古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

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位于某某省)、南岳衡山(位于某某省)、西岳华山(位于某某省)、北岳恒山(位于某某省)、中岳嵩山(位于某某省)。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某某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祇。

这几座山上的天然风景亦逐渐被开发出来,供朝山信徒游览。

于是,五岳又成为中国以山岳自然景观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

唐宋以前,五岳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观并存。

宋以后,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会势力彼此展开争夺。

到明清时期,南岳、北岳和中岳仍保持着佛、道共尊的局面,东岳和西岳则以道教势力为主,成为中国道教的中心。

泰山和嵩山更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同时它们也成为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五岳不愧为天下名山。

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

东岳泰山wēié陡峻,气势磅.礴,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

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

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美,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

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有“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登临犹比上天难,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

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交通不便。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基础运用 综合题及答案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基础运用 综合题及答案

基础·运用——综合题【2018 东城二模】 一、基础·运用(共15分)初中三年是一首难忘的歌,那悦耳动听的歌声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纯洁真挚的友情。

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难忘的时刻。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1)书法课上,我们欣赏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右图就是这副书法作品的一部分,它属于______ (字体)。

(1分)(2)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 .一波三折,绵里藏针,有“浓墨宰相”之感。

B .肥硕丰润,内紧外松,于平正中见险绝之势。

C .气势奔腾,内力充溢,有满纸烟云之意。

D .行笔流畅,变化微妙,整齐而不显得呆板。

2.激烈的篮球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听到校广播台报道稿中连用5个“战胜”时,你不禁皱眉:行文太单调了!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战胜”的近义词替代文中画线的词语,使之用词恰当又富有变化。

(4分)在今天我校进行的初三男篮预赛中,一班以20:15战胜5班,八班以28:6战胜①4班,二班以28:22战胜②十班,三班以38:37战胜③七班,六班以40:38战胜④上届冠军九班。

A .力挫B .轻取C .险胜D .击败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3.央视《天下足球》栏目曾将世界足坛巨星与《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一一对应,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判断以下选项对应的人物。

(4分)A .小李广花荣B .黑旋风李逵C .神行太保戴宗D .智多星吴用4.去年,小王同学因身体不好,没能参加中考。

今年,随着中考临近,他精神压力很大,还写下一幅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情: “年年失望年年望,时时难熬时时熬。

”请你保留上联,巧改下联,以达到劝勉的目的。

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日日更新日日新 B.天天悲伤天天伤C.事事难成事事成 D.月月难过月月过5.同窗三年,情深难舍,临近毕业,同学们互赠留言。

请你在横线处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写一句话。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2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20180808419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2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20180808419

现代文阅读1【2018 东城二模】(一)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完成下面问题。

(9分)山里有座榨油坊周华诚○1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

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

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

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

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2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

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3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

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

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

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

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

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

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

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楔子嵌进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之中,汩汩地流淌下来,淌成一条细细的、长长的线。

○4结婚的第二天,黑孩带着妻子在村里到处逛,惊讶地发现工人在拆榨油坊。

○5看着伴随自己长大的榨油坊要拆了,黑孩觉得可惜。

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古诗文默写(1)溯洄从之,__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2)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认为“国恒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8 年 4 月 18 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 12.84 亿,其中城镇居民占 52.1%,农村居民占 47.9%。

调查显示: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 80.3%.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 阅读等)的接触率为 73.0%,较 2016 年的 68.2%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

图书阅读率为 59.1%,较 2016 年的 58.8%上升了 0.3 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 37.6%,较 2016 年的 39.7%下降了2.1 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 25.3%,较 2016 年的 26.3%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7 年有 59.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 2016 年的 55.3%上升了 4.4 个百分点; 71.0%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 2016 年的 66.1%上升了 4.9 个百分点; 14.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较 2016 年的 7.8%上升了 6.5 个百分点; 12.8%的成年国民使用 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较 2016 年的 10.6%上升了 2.2 个百分点。

有 63.4%的成年国民在 2017 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 2016 年的 62.4%上升了 1.0 个百分点。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66 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 33.62 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 3.81期(份),我国成年国民中,只有一成以上成年国民全年纸质图书阅读量在十本以上,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

门头沟区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资料

门头沟区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资料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考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正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或填涂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4.在答题卡上,用黑色笔迹署名笔作答。

知一、选择。

下边各题均有四个选项,此中只有一个切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题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即便(jí) B.培育(pǔ) C.绚丽(qǐ) D.恣意(zì)祷告(qǐ)适宜(yí)崎岖(kē)广袤(mào)动人心魄(xuán)庸人自扰(qǐ)惩恶扬善(chénɡ)满载而回(zài)2.依照对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说,判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厚重——薄此厚彼解说:“厚”有“看重”、“老实”的意思。

判断:“厚重”有老实庄重的意思;“薄此厚彼”指看重一方,小看另一方。

B.布局——星罗云布解说:“布”有“设置、安排”的意思。

判断:“布局”指对事物的整体构造规划安排;“星罗云布”常用来形容安排合理。

C.意向——满意如意解说:“意”有“梦想、心思”的意思。

判断:“意向”指自己的心思和梦想;“满意如意”指切合自己的梦想。

D.陈设——革故鼎新解说:“陈”有“排列”“过时的”的意思。

判断:“陈设”指把物件排列出来;“革故鼎新”指对过时的事物去粗取精并进行创新。

3.在以下语段中,挨次填入关系词语最合适的一项为哪一项学会宽容,能帮助我们保持亲情、友谊,有助于事业的成功,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碰到他人对你有不经意或成心的损害,应当一直保持一颗宽容之心。

A.既又无论都 B.不单而且即便也C.既然那么即便也 D.既并且不论都以下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为进一步加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足发挥城市精神在城市建设中的导向和凝集作用,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北京精神》表述语搜集民心活动。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2018 东城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15.读名著有很多种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由于读书方法的不同,你的阅读收获也会不同。

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具体说说你读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收获。

(2分)答:16.《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不少论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请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一句,谈谈你的认识。

(3分)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②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③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答案:15. (2分)答案示例:我读《西游记》,先采用泛读法了解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后来采用精读法读了“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充分了解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特点。

(具体答出两种方法与收获,各1分。

)16. (3分)答案示例一:选择第①句,这句话是说用道德和礼制去引领约束百姓,百姓就会有廉耻之心,遵守规范。

这样人人有荣辱感,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答案示例二:选择第②句,这句话是说假如每个人立志施行仁德,不会做坏事,这样每人都充满正能量,大家和谐相处,对整个社会有好处。

答案示例三:选择第③句,这句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伙伴。

这样会引导更多的人树立文明意识,提高公众文明素质。

(结合句意1分,联系现实意义2分,意思对即可。

)【2018 西城二模】三、名著阅读(共5分)17.从下面【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分)【甲】右图是《卑鄙的圣人》一书的封面选图,你觉得图中曹操的形象设计合适吗?请结合《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乙】请你说说老舍先生的小说《骆驼祥子》得名的缘由。

选择:题答:18.《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畅游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荒岛生活二十八年,他们是个人奋斗的典型;《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得真经,《三国演义》中魏蜀吴各自雄踞一方,他们靠的是团队合作。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门头沟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门头沟一模试卷及答案

门头沟区2018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2018.5一、基础•运用(共15分)“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它给家中后人们树立了价值准则。

为了弘扬家风文化,同学们以“中国家风文化”为主题开展语文课外学习活动。

以下是他们搜集整理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

【材料一】1.对以上同学们搜集的以“家和万事兴”为内容的四幅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图1是草书。

其特点是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体势连绵,笔画省略,结构简便。

B.图2是篆书。

中锋运笔,圆起圆收;提笔运转,粗细一致;弧画运笔,搭接无痕。

C. 图3 是楷书。

其优点是本着实用的目的,力求运笔快捷,省时省力,易于辨认。

D.图4是隶书。

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材料二】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

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

傅以渐收到家人来书后回复:"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自感惭愧,是啊,总不至于穴居吧,为此事口角甚至大打出手,的确有失颜面。

于是主动让出三尺。

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同样让出三尺来,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这就是三尺巷又名六尺巷的故事。

至今仍然被天下人传为佳话。

2.下面是几个同学对家书的分析,请你指出错误的一项。

(2分)A.“修”本义是“改造”,如:修心,改造心灵。

这里是“撰写”的意思。

B.当年,指过去某一时间,在这里读作当.dānɡ年。

C.“犹”多用于书面语。

其第三笔是“撇”。

这里是副词,“还”的意思。

D.家书中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对这起宅基纠纷的鲜明态度。

3.同学们针对以上材料创作出一副对联,只是下联没有完成,请你补充完整。

(2分)上联:三尺宅基显前人气度下联:千年佳话【材料三】古今名人在教子方面所体现的家风特点为后人称道。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甲】,第二要有【乙】,第三要有【丙】。

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5分)1.(15分)班级开展以“筷子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务。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称呼是“箸”,箸字的繁体写法是“筯”。

从读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为夹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功能。

后来,①筷子多是竹子做的,②在“快”字头上加上“竹”,就成为今天的“筷”了。

筷子的出现③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革命,④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

凡是使用过筷子的人,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

易卦解:两根筷子,二数先天卦为兑。

兑,为口,为吃。

筷形直长,为巽( xùn)卦。

巽,为木、为入。

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

入口的是什么?是筷头。

筷头圆,为乾卦,乾为天。

这样吃的岂不是“天”?因此有人认为成语“_____”就是由这儿来的。

构造简单的筷子包涵着丰富的学问。

上半截方型,下半截圆型。

方与圆,隐含了人世间的多少玄机。

【甲】做人,【乙】处事,方圆并举谋取成功。

“圆和方”是中国人传统的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方”是指做人的原则与气节,是光明正大、明辩.是非善恶的高尚品格;“圆”是指处事的方法与手段,是机智圆通、灵活老练的精妙技巧。

这看似简单、朴素的思想,却也足足穿透了几千年的时空隧道,直到今天仍迸.射着灿烂的辨.证的光芒。

(1)下列对加点的黑体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挟”字的读音是 xiá B.“象”字的第六笔是撇。

C.“迸”字的读音是 bènɡ D.“辩”与“辨”应互换位置。

(2)根据文意,将以下备选词语中分别还原到文段中的【甲】【乙】处。

A.方中有圆 B.圆外有方【甲】【乙】(3)文段中①②③④处填入的关联词语合适的一项是()A.①因为②所以③既④也 B.①由于②因而③不仅④更C.①既然②那么③既④也 D.①虽然②但是③不仅④更(4)筷子是成双成对使用的,因而常常赋予其寓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头沟区2018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2018.6班级开展以“筷子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同学们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设计了一些学习任务。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7题。

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称呼是“箸”,箸字的繁体写法是“筯”。

从读音和字形上,就可以看出,筷子最原始的作用是帮助进食。

汉代筷子又称为“挟.提”,意为夹住再提起,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功能。

后来,①筷子多是竹子做的,②在“快”字头上加上“竹”,就成为今天的“筷”了。

筷子的出现③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革命,④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

凡是使用过筷子的人,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

易卦解:两根筷子,二数先天卦为兑。

兑,为口,为吃。

筷形直长,为巽(xùn)卦。

巽,为木、为入。

组合在一起,就是用筷子吃东西。

入口的是什么?是筷头。

筷头圆,为乾卦,乾为天。

这样吃的岂不是“天”?因此有人认为成语“”就是由这儿来的。

构造简单的筷子包涵着丰富的学问。

上半截方型,下半截圆型。

方与圆,隐含了人世间的多少玄机。

【甲】做人,【乙】处事,方圆并举谋取成功。

“圆和方”是中国人传统的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方”是指做人的原则与气节,是光明正大、明辩.是非善恶的高尚品格;“圆”是指处事的方法与手段,是机智圆通、灵活老练的精妙技巧。

这看似简单、朴素的思想,却也足足穿透了几千年的时空隧道,直到今天仍迸.射着灿烂的辨.证的光芒。

1. 下列对加点的黑体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挟”字的读音是xiáB.“象”字的第六笔是撇。

C.“迸”字的读音是bènɡD.“辩”与“辨”应互换位置。

2. 根据文意,将以下备选词语中分别还原到文段中的【甲】【乙】处。

(2分)A.方中有圆B.圆外有方【甲】_______ 【乙】_______3. 文段中①②③④处填入的关联词语合适的一项是。

(2分)A .①因为②所以③既④也 B. ①由于②因而③不仅④更C .①既然②那么③既④也 D. ①虽然②但是③不仅④更4.筷子是成双成对使用的,因而常常赋予其寓意。

下列选项中的成语无法由筷子赋予寓意的一项是(2分)A.同甘共苦B.相濡以沫C.一箭双雕D. 情同手足5. 文段中“”处应填入的成语是。

6.请将以下对联补充完整。

(2分)上联:筷子一双尝五味下联:经书百部7. 谜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其通俗的形式为人们喜闻乐见。

你天天都使用的筷子,常常让人们联想到夫妻、兄弟、姐妹、朋友和伙伴等。

你能结合上述提示以筷子为谜底创作一条谜语吗?当然,有创新更好。

(3分)答(打一厨房用具)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古诗文默写(共3分)8.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分)9.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孟子认为“国恒亡”的原因是,。

(2分)(二)古诗词阅读(共7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然后写下了这首诗。

)10.曹操这首诗借景抒情,请结合本诗具体说明。

(2分)答:11.阅读划线诗句,发挥想象,描绘出这几句诗所构成的画面。

(2分)答:12.古诗词中含“水”的诗句还有很多,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客路青山外,①,”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②”,再如“③”等(只写一句)。

(3分)(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3-15题。

(共8分)[甲]①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②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①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①及楚人战于泓②。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③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④歼焉。

②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⑤,不禽二毛⑥。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节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注:①宋公:宋襄公。

②泓:水名,今河南柘城附近。

③司马:官名,当时由子鱼担任。

④门官:守门人,在战争中担任近卫军官,负责保卫国君。

⑤不重伤:不再去伤害已经受伤的人。

⑥二毛:头发花白的老年人。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彼竭我盈.盈:(2)公伤股.股: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翻译:(2)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翻译:15.甲文的齐鲁长勺之战和乙文的宋楚泓水之战,虽然一胜一败,但造成胜败的原因却有某些共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话分析一下。

(2分)二、名著阅读(共5)16.《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但他们都凭借自身的智慧闯过了一道道难关。

请概括出你印象最深的一次险情,并谈谈你从他们战胜险情的过程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3分)答:17.“信”,即诚信。

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阅读下面材料,用上一组关联词,谈谈你对“信”的认识。

(2分)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②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④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⑤轻诺必寡信。

(《老子》六十三章)⑥志不强者,智不达。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李白《侠客行》)答:四、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19 题。

(共6分)材料一2018年4月18日上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2.84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2.1%,农村居民占47.9%。

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

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

图书阅读率为59.1%,较2016年的58.8%上升了0.3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37.6%,较2016年的39.7%下降了2.1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25.3%,较2016年的26.3%下降了1.0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 2017年有59.7%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16年的55.3%上升了4.4个百分点;71.0%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6年的66.1%上升了4.9个百分点;14.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较2016年的7.8%上升了6.5个百分点;12.8%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较2016年的10.6%上升了2.2个百分点。

有63.4%的成年国民在2017年进行过微信阅读,较2016年的62.4%上升了1.0个百分点。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33.62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3.81期(份),我国成年国民中,只有一成以上成年国民全年纸质图书阅读量在十本以上,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

材料二图一:综合阅读率十年间变化图二: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材料三以色列人爱读书,爱买书,爱写书。

在以色列,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无论是车站还是广场,专心致志读书的人随处可见。

在每个家庭里,书房是必需的。

在安息日期间,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停业,交通全部中断,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家中安息和祈祷,严禁走亲访友和外出郊游,但只有一点是允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

倘若你从阳台上向下眺望,你会发现海滩上空空荡荡,大街上寥无人迹,只有书店开门营业。

每个书店里都生意兴隆,看来以色列人对书的酷爱似乎胜于宗教。

以色列实行文化开放政策,书店里各种观点各种版本的图书一应俱全,从最深奥的到最通俗的,都有大量的读者。

在街头报亭里,可以买到头天出版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等西方大报。

令人震惊的是,这个仅5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890种刊物。

而在以色列书刊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每份报纸大多是每天48版,售价6美元,若订一份报每月就是180美元,而普通以色列人,每家每年至少订阅好几份报刊。

此外,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每月阅读1本书,全国平均每4000人中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全国500万人口中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

正因为如此,以色列才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舞蹈家……一个嗜书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18.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张图表的内容,描述当前我国成年国民的阅读现状。

答:19.综合三个材料,请你分别对我们的政府、国民和自己提出一条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全民阅读。

答:(二)阅读《怀李叔同先生》,完成20-22题。

(9 分)怀李叔同①先生丰子恺②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

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堕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

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

他出家时把过去的照片统统送我,我曾在照片中看见过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

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

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

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

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

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

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

便惹得离人消瘦。

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

是祖国,忍孤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