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合集下载

文物建筑设计防火导则

文物建筑设计防火导则

文物建筑设计防火导则1. 引言说到文物建筑,大家可能都觉得这是一种有故事、有灵魂的东西。

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像一位位“老爷爷”在向我们讲述过去。

然而,咱们可不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防火!要知道,火灾就像是个不速之客,随时可能打破这份宁静。

今天就来聊聊文物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导则,让咱们的历史宝藏在火焰面前也能挺得住,稳如泰山。

2. 文物建筑的防火重要性2.1 为什么要防火?首先,想想那些让人心痛的火灾事件,像是某某古堡、某某寺庙,火光冲天,令人揪心。

要是没有良好的防火设计,这些文物就像是掉在水里的鸡,任人宰割。

所以,咱们得重视防火设计,毕竟“防患于未然”可不是空话。

2.2 文物建筑的特殊性再说说文物建筑本身,它们的材料、结构都跟现代建筑大不相同。

古老的木材、石材、甚至一些特殊的装饰,都可能成为火灾的“助燃剂”。

所以,设计的时候,得考虑到这些材料的易燃性,让火灾没机会得逞。

就像打麻将,先把底牌给摸清了,才能赢得漂亮嘛!3. 防火设计的具体措施3.1 选择合适的材料在设计的时候,选择防火材料可谓是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不易燃的材料,比如说防火石膏板、耐火砖等,这些都能有效降低火灾风险。

说白了,咱们就是要给火“上个锁”,让它进不来,别让它有机可乘。

3.2 加强消防设施再来,消防设施也得跟上。

不能等到火灾来了,才想着去找灭火器。

咱们可以在建筑里设置自动喷淋系统、火灾报警器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有点“高大上”,但一旦有用起来,那可是救命稻草。

正所谓“有备无患”,平时多花点心思,总能让咱们的文物更加安全。

4. 日常维护与检查4.1 定期检查说到日常维护,真的是马虎不得!定期检查建筑的防火设施,确保它们能正常工作,像是给老爷爷体检,谁都不想让他生病。

要定期查看灭火器是否过期、喷淋系统是否畅通,这些小细节可不能放过。

火灾来临时,大家可别想着用“打草惊蛇”的方式去应对,预防才是最好的选择。

4.2 加强消防培训除了检查,咱们的工作人员也得接受一些消防培训。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前言为了提高文物建筑的消防能力,规范和指导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根据公安部、XXX、XXX的指导意见,XXX组织编制了《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本《导则》以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为基础,广泛调查研究,总结我国近年来文物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导则》涵盖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消防总体布局、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备用电源和配电设计等主要技术内容。

它由XXX、XXX主编,XXX 和XXX参与编制。

目录1 总则2 名词3 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消防总体布局消防总体布局是指建筑物内部消防设施的布置和设置,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火势,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4.1 消防分区消防分区是指将建筑物内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区域,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控制火势的蔓延,防止火势扩散。

4.2 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消防道路是指建筑物周围的道路,以便消防车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到达现场。

消防装备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4.3 安全疏散安全疏散是指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建筑物,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建筑物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并定期进行演练。

4.4 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消防点是指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等。

消防控制室是指建筑物内设置的消防监控中心,以便及时发现火灾,进行报警和指挥灭火。

5.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部设置的供水设施,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足够的水源进行灭火。

5.1 一般规定消防给水系统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5.2 消防水源消防水源包括自来水、消防水池等,应设置在建筑物周围,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设置和管理,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足够的水源进行灭火。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前言为提升文物建筑消防能力,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健全消防安全所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根据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古城镇古村寨火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以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为基础,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文物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消防总体布局、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备用电源、配电设计。

本《导则》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编制。

目录1总则 (2)2名词 (2)3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 (3)4消防总体布局 (4)4.1消防分区 (4)4.2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 (5)4.3安全疏散 (5)4.4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 (5)5消防给水系统 (6)5.1一般规定 (6)5.2消防水源 (6)5.3消防泵房 (7)5.4室外消火栓系统 (7)5.5室内消火栓系统 (9)6消防灭火设施 (9)6.1消防灭火设施的适用场所 (9)6.2自动灭火设施 (10)6.3灭火器 (11)6.4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 (1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7.1一般规定 (11)7.2系统设计 (11)7.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2)8消防备用电源 (12)9配电设计 (13)9.1一般规定 (13)9.2设备和管线安装 (13)9.3接地 (14)附录编制依据 (15)1总则1.0.1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预防文物建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文物安全,制定本导则。

文物建筑火灾风险指南试行

文物建筑火灾风险指南试行

文物建筑火灾风险指南试行背景文物建筑是人类文明历史的物质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珍贵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然而,由于文物建筑本身的年代久远、建筑结构复杂、消防设施不完备等原因,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文物建筑火灾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文化遗产损失和人身财产安全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文物建筑火灾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火灾风险指南并进行试行。

目的本文旨在制订一份针对文物建筑火灾风险的指南,通过明确文物建筑火灾发生前的防范和控制措施,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流程,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文物建筑火灾风险的目的。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所有的文物建筑,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古建筑等。

防范措施1. 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和整改对文物建筑的电气线路、照明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同时,对于文物建筑内部的物品杂乱无序的情况也要及时整理,以免因物品的摆放不当导致火灾的发生。

2. 安装消防设施文物建筑内应配备一套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

消防设施要定期保养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3. 加强防盗防火宣传教育对文物建筑进行防盗防火宣传教育,让游客了解文物建筑的保护和文物价值,增强保护意识,同时指导游客正确使用火源等。

4. 规范用火用电对于在文物建筑中使用的电器、电线不得乱接乱拉,避免一些短路、过载等引起火灾的苗头。

同时,在使用烟火等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审批和安排,确保用火用电的安全。

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火灾一旦发现文物建筑内有火灾情况,第一时间通知消防部门,并立即进行室内人员疏散,保障人身安全。

2. 抢救文物、档案等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应确保尽可能多的文物、档案、文件、资料得以保存。

3. 控制火势在消防部门到场前,要尽可能地控制火势,用灭火器灭火或采取隔离、封闭等措施来防止火势扩散。

4. 救治伤员如果有人员受伤,应及时进行救治。

5. 事故报告和调查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

文物建筑消防设计

文物建筑消防设计

5、安装施工中需要增加构造柱及框架 的,必须与建筑内主体结构保持足够的安 全距离,固定装修需要的采用箍、卡等形 式,不得对文物本体造成损坏,禁止在有 壁画、题字的部位及清水墙面上进行钉钉, 打眼、凿孔等作业。
6、施工中需新铺地面时,不得拆除 旧地面,新旧地面之间采用隔垫层保护。
9、 所有的回填土必须认真按文物保护要求 施工。 原土质; 新土过筛; 白灰土; 层层夯实。 有的可能在投标中按一般回填,甲方不 宜考虑工程量的增加。
SW SW OT OT
当选择行业领域 中只有少数竞争 对手时,可以考 虑做SWOT组图
进行比较
SWOT分析步骤
分析环境因素 构造SWOT矩阵 制定行动计划
运用各种调查 研究方法,分 析出公司所处 的各种环境因 素,即外部环 境因素和内部 能力因素。
将调查得出的 各种因素根据 轻重缓急或影 响程度等排序 方式,构造 SWOT矩阵。
及早式空气采样探测器 图像可视探测器 烟感温感复合探测器 光纤感温探测器 ——紧急报警装置 ——有线无线通讯系统 ——图像复核系统 ——紧急广播系统 ——传输系统
2、消防灭火系统 ——自动灭火供水系统: 消防灭火水源:市政消防供水
消防水池、加压泵房、 管道、消防栓
水雾灭火 水喷淋灭火
——气体灭火 管道气体灭火 无管道气体灭火 移动灭火器 其它形式灭火具
课程结束
This template is the internal standard courseware template of the enterprise
SWOT分析模板
什么是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市场营销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最早是由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80年代初提出来的:S代表strength(优势), 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 (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文物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文物建筑的防火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文物建筑防火设计的几个关键方面。

1.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文物建筑的建筑结构是其防火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结构的材料和形状必须考虑其易燃性和散热性等性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尽可能地减少燃烧和火势。

此外,建筑结构应具备以下防火功能:(1)防止火势蔓延:建筑结构应布置良好,以便火势不会在建筑内蔓延。

核心构造应采用不可燃材料的组合,例如钢筋混凝土、钢架结构等,以确保其在火灾中不易被燃烧。

(2)防止燃烧:建筑结构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同时应该采用一些非常规的关键措施,例如特殊材料的使用和传统材料的表面处理,以确保建筑结构在火灾中不易燃烧。

2.防火安全管理对文物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是一个全面而重要的工作。

该工作应包含建筑物日常使用的防火措施、火警预防计划和火警预防人员的培训等项目。

通常,防火管理应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物的日常保养:减少建筑物源头燃烧的可能性,规范建筑物内部设施使用,以便避免因日常疏忽而导致的火灾事故发生。

(2)火柜和喷淋系统的建设:如果可以让建筑物内部包含固定的灭火设备,这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物内设置消防水帘或喷淋系统以及配备合适的灭火器和灭火泡沫设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3)维护合适的气流环境:有计划地布置通风设备,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通风调整。

3.防火人员的培训提高文物建筑防火安全的最佳途径之一是对防火人员进行培训。

防火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消防装备操作技巧,熟悉建筑物的复杂标注和便于操作的条款等内容。

他们还应具备使用消防设备制止火灾的技能以及处理紧急状况的经验。

综上所述,文物建筑的防火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需要重点考虑。

我们建议在everyday use时候注意建筑结构和布置,同时对防火安全管理和防火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文物建筑在火灾中获得合适的保障。

文物消防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文物消防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文物消防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工程设计方案,旨在保障文物建筑的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我国某城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

二、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 《文物建筑保护条例》5. 相关地方法规和标准三、设计目标1. 预防火灾事故,保障文物建筑安全。

2. 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火灾损失。

3. 保护文物建筑的历史风貌和环境风貌。

四、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文物建筑和人员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 可靠性原则:消防设施设备应具备高度可靠的性能,确保火灾应急处理的有效性。

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成本。

4. 兼容性原则:消防工程设计应与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避免对文物本体和环境风貌造成损害。

五、设计内容1. 消防给水和消火栓系统:设置合适的消防水池、水泵房,布置合理的消火栓管网,确保消防用水供应。

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设备,构建火灾自动报警网络,实现火灾的早期发现和报警。

3. 灭火器配置:根据文物建筑的特点和火灾风险,合理配置灭火器,提高火灾初期扑救能力。

4. 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疏散通道畅通,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便于人员疏散。

5. 消防控制室:设立消防控制室,安装消防控制设备,实现消防设施的集中控制和监控。

6. 电气火灾防控系统:对电气线路进行改造,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和过负荷保护装置,降低电气火灾风险。

7.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文物管理人员和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识。

六、设计方案亮点1. 结合文物建筑特点,个性化设计消防设施,避免对文物本体和环境风貌造成损害。

2. 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提高消防设施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强化消防宣传教育,提高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八、一刖言为提升文物建筑消防能力,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健全消防安全所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根据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古城镇古村寨火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以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为基础,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文物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消防总体布局、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备用电源、配电设计。

本《导则》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编制。

目录1 总则 (2)2 名词 (2)3 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 (3)4 消防总体布局 (4)4.1 消防分区 (4)4.2 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 (5)4.3 安全疏散 (5)4.4 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 (5)5 消防给水系统 (6)5.1 一般规定 (6)5.2 消防水源 (6)5.3 消防泵房 (7)5.4 室外消火栓系统 (7)5.5 室内消火栓系统 (9)6 消防灭火设施 (9)6.1 消防灭火设施的适用场所 (9)6.2 自动灭火设施 (10)6.3 灭火器 (11)6.4 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 (11)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7.1 一般规定 (11)7.2 系统设计 (11)7.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2)8 消防备用电源 (12)9 配电设计 (13)9.1 一般规定 (13)9.2 设备和管线安装 (13)9.3 接地 (14)附录编制依据 (15)1 总则1.0.1 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预防文物建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文物安全,制定本导则。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前言为提升文物建筑消防能力,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健全消防安全所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根据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古城镇古村寨火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以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为基础,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文物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消防总体布局、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备用电源、配电设计。

本《导则》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编制。

目录1总则 (2)2名词 (2)3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 (3)4消防总体布局 (4)4.1消防分区 (4)4.2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 (5)4.3安全疏散 (5)4.4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 (5)5消防给水系统 (6)5.1一般规定 (6)5.2消防水源 (6)5.3消防泵房 (7)5.4室外消火栓系统 (7)5.5室内消火栓系统 (9)6消防灭火设施 (9)6.1消防灭火设施的适用场所 (9)6.2自动灭火设施 (10)6.3灭火器 (11)6.4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 (11)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7.1一般规定 (11)7.2系统设计 (11)7.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2)8消防备用电源 (12)9配电设计 (13)9.1一般规定 (13)9.2设备和管线安装 (13)9.3接地 (14)附录编制依据 (15)1总则1.0.1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预防文物建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文物安全,制定本导则。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前言为提升文物建筑消防能力,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健全消防安全所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根据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古城镇古村寨火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以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为基础,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文物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消防总体布局、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备用电源、配电设计。

本《导则》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编制。

目录1总则 ................................................................................................................................................... 2名词 ................................................................................................................................................... 3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 4消防总体布局....................................................................................................................................4.1消防分区4.2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4.3安全疏散4.4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5消防给水系统....................................................................................................................................5.1一般规定5.2消防水源5.3消防泵房5.4室外消火栓系统5.5室内消火栓系统6消防灭火设施....................................................................................................................................6.1消防灭火设施的适用场所6.2自动灭火设施6.3灭火器6.4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1一般规定7.2系统设计7.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8消防备用电源.................................................................................................................................... 9配电设计............................................................................................................................................9.1一般规定9.2设备和管线安装9.3接地附录编制依据......................................................................................................................................总则1.0.1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预防文物建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文物安全,制定本导则。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五章防火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五章防火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第五章防火第一节建筑防火第5.1.1条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面积,单层建筑不得大于1500㎡,多层建筑不得大于10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500㎡。

陈列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大于25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1000㎡。

第5.1.2条藏品库房、陈列室的隔墙应为非燃烧体。

防火分区内的隔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封闭式竖井的围护结构应采用非燃烧体及丙级防火门。

第5.1.3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的固定装修应选用非燃烧体或阻燃材料。

第二节安全疏散第5.2.1条藏品库区的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应设在每层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疏散楼梯宜采用封闭楼梯间。

第5.2.2条陈列室的外门应向外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第三节消防设施第5.3.1条大、中型馆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5.3.2条珍品库房及大、中型馆内收藏纸质书画、纺织品等遇水即损藏品的库房应设置气体灭火装置。

大型馆内的普通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宜设置预防作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一节建筑防火第5.1.1条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面积,单层建筑不得大于1500㎡,多层建筑不得大于10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500㎡。

陈列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大于2500㎡,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1000㎡。

第5.1.2条藏品库房、陈列室的隔墙应为非燃烧体。

防火分区内的隔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封闭式竖井的围护结构应采用非燃烧体及丙级防火门。

第5.1.3条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的固定装修应选用非燃烧体或阻燃材料。

第二节安全疏散第5.2.1条藏品库区的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应设在每层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疏散楼梯宜采用封闭楼梯间。

第5.2.2条陈列室的外门应向外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第三节消防设施第5.3.1条大、中型馆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5.3.2条珍品库房及大、中型馆内收藏纸质书画、纺织品等遇水即损藏品的库房应设置气体灭火装置。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是指为保护文物建筑免受火灾侵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规范和措施。

文物建筑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如古代建筑、古民居、文物博物馆等。

由于文物建筑的特殊性,其防火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文物建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要求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火灾的可能性和危害性。

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应符合防火要求,以提高建筑的耐火性能。

同时,建筑内部的分隔、通风和疏散设施也需要满足相应的防火标准,以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及时疏散和逃生。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要求在建筑物内部设置有效的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施。

火灾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的发生,并通过声光警报等方式提醒人员疏散。

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能够在火灾初期控制和扑灭火灾,减小火灾的破坏范围。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还要求对文物建筑的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根据文物建筑的特点和保存状态,确定火灾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例如,对于易燃物品的存放和使用需严格控制,对文物建筑周边的火源和燃烧物进行管理,以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还要求在建筑物的消防通道、消防电源等部位设置防火门、防火墙等设施,以隔离火灾蔓延。

同时,还需制定灭火救援计划和应急预案,明确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以提高火灾应对能力和救援效率。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还要求加强文物建筑的防火宣传和培训工作。

通过向建筑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传达防火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防火意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还要定期组织防火演习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是保护文物建筑不受火灾侵害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设备配置和管理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保护文物建筑的安全和完整。

同时,也需要广大建筑从业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共同努力,提高防火意识,加强防火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共同维护文物建筑的安全和保护。

《文物建筑电气防火导则(试行)》201703

《文物建筑电气防火导则(试行)》201703

文物建筑电气防火导则(试行)二〇一七年一月前言为增强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防控能力,指导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与整改,规范采取有效的电气火灾防护技术措施,减少火灾危害,保证文物建筑安全,根据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古城镇古村寨火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消防局组织编制了《文物建筑电气防火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编制中,以近年来文物建筑电气火灾起因鉴定成果为基础,专题研究了文物建筑用电特点和电气火灾隐患特征,总结和运用近年来我国电气火灾防护技术和管理措施,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导则》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风险评估及风险等级确定方法、电气火灾隐患整改、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设置、电气火灾防控管理及日常检查等内容。

本《导则》由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消防局、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主编,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河北省公安消防总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编制。

目录1 总则 (3)2 分类 (4)3 电气火灾风险评估及危险等级划分 (5)4 电气火灾防控措施 (22)4.1文物建筑用电的一般规定 (22)4.2 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隐患的整改原则 (23)4.3 配电设备火灾隐患整改 (25)4.4 配电线路火灾隐患的整改 (32)4.5 用电设备火灾隐患整改 (38)4.6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选型及设置 (50)5 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防控管理与日常检查 (56)5.1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防控管理 (56)5.2 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隐患的安全检查 (56)1 总则1.0.1为增强文物建筑电气火灾防控能力,减少火灾危害,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使用电能的且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木结构、砖木结构文物建筑。

1.0.3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导则的规定组织对文物建筑进行电气火灾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组织整改消除隐患。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报审稿)前言为提升文物建筑消防能力,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健全消防安全所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根据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古城镇古村寨火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以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为基础,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文物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消防总体布局、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备用电源、配电设计。

本《导则》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编制。

目录1 总则 (3)2 名词 (3)3 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 (4)4 消防总体布局 (6)4.1 消防分区 (6)4.2 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 (6)4.3 安全疏散 (6)4.4 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 (6)5 消防给水系统 (7)5.1 一般规定 (7)5.2 消防水源 (7)5.3 消防泵房 (8)5.4 室外消火栓系统 (8)5.5 室内消火栓系统 (10)6 消防灭火设施 (11)6.1 消防灭火设施的适用场所 (11)6.2 自动灭火设施 (11)6.3 灭火器 (12)6.4 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 (12)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7.1 一般规定 (12)7.2 系统设计 (12)7.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3)8 消防备用电源 (14)9 配电设计 (14)9.1 一般规定 (14)9.2 设备和管线安装 (14)9.3 接地 (15)附录A 编制依据 (16)总则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预防文物建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文物安全,制定本导则。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文物建筑是指具有文化历史价值、艺术品位和实用功能的建筑物,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然而,由于文物建筑的特殊性,其防火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免受火灾的侵害,我国制定了《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旨在规范文物建筑的防火设计和管理,确保其安全性。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

建筑结构要具备一定的耐火能力,而材料要选择能够抵抗火灾侵害的防火材料。

例如,建筑的主体结构可以采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结构,以提高耐火性能;而外墙材料可以选择防火砖或防火涂料,以增加防火能力。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要求建筑物应设置良好的防火分隔和防火隔离措施。

建筑内部应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以隔离不同区域的火灾蔓延。

同时,建筑的布局要合理,火灾逃生通道要畅通无阻,以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要求建筑物应配备有效的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设备。

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提醒人员疏散。

而自动灭火设备可以在火灾发生后迅速进行灭火,有效控制火势的蔓延。

这些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还要求建筑物应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和进行定期的演练。

火灾应急预案要包括火灾报警、疏散逃生、灭火救援等方面的内容,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而定期的演练可以提高人员应对火灾的能力和熟悉逃生通道的熟悉度,增强火灾应对能力。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规程是保护文物建筑安全的重要法规。

通过规范建筑的结构、材料、防火分隔和隔离措施,配备火灾报警和自动灭火设备,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和进行定期演练,可以有效提高文物建筑的防火安全性。

同时,建筑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这些规程,加强对文物建筑的巡查和监管,确保其长期安全保护,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永久传承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前言为提升文物建筑消防能力,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健全消防安全所采取的防火技术措施,根据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安部《古城镇古村寨火灾防控技术指导意见》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制了《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本《导则》在编制过程中,以文物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为基础,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国文物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设计和实施的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对主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最后经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消防总体布局、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灭火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备用电源、配电设计。

本《导则》由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城建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编制。

目录1 总则 (3)2 名词 (3)3 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 (4)4 消防总体布局 (6)4.1 消防分区 (6)4.2 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 (7)4.3 安全疏散 (7)4.4 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 (8)5 消防给水系统 (9)5.1 一般规定 (9)5.2 消防水源 (9)5.3 消防泵房 (11)5.4 室外消火栓系统 (11)5.5 室内消火栓系统 (13)6 消防灭火设施 (14)6.1 消防灭火设施的适用场所 (14)6.2 自动灭火设施 (15)6.3 灭火器 (16)6.4 移动式高压水雾灭火装置 (16)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6)7.1 一般规定 (16)7.2 系统设计 (17)7.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8)8 消防备用电源 (18)9 配电设计 (18)9.1 一般规定 (18)9.2 设备和管线安装 (19)9.3 接地 (21)附录编制依据 (22)1总则1.0.1为加强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指导和规范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预防文物建筑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确保文物安全,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编制依据详见附录。

1.0.2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宜以文物保护规划、消防安全专项规划等为基础。

内容包括:(1)文物建筑本体防火设施设备的配置与完善;(2)为保护文物建筑所涉及周边区域的消防基础设施的配置与完善;(3)文物建筑本体及周边消防安全总体布局。

1.0.3文物建筑防火设计时,应优先利用或者改造现有的消防基础设施,并避免对文物本体及其环境风貌造成影响或者破坏。

1.0.4文物建筑防火设计前,应对防护对象进行现场勘查和火灾风险分析。

1.0.5文物建筑防火设计选择的电器设备和线缆应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

1.0.6本导则适用于不可移动文物中木结构、砖木结构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建筑。

1.0.7本导则中未提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

2名词2.0.1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依法划定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防护对象包括文物建筑本体及保护范围内与文物建筑毗邻的、不能进行防火分隔的其它建(构)筑物。

2.0.2文物建筑防火控制区依法划定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

防护对象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以外、建设控制地带内需要提高消防能力的建(构)筑物。

2.0.3消防道路根据文物建筑防火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的,供一般消防车、小型消防车、消防摩托车以及手抬机动消防泵通行和人员疏散的道路。

2.0.4消防分区为避免火灾蔓延,对集中连片文物建筑群,采用适宜措施分隔的若干独立防火区域。

3现场勘察与风险分析3.0.1现场勘察应全面详细地调查了解建筑防火、消防救援条件、消防设施现状及火灾危险源等有关情况,至少应包括表3.0.1的内容。

表3.0.1 现场勘察内容注:现场勘察情况应附有相应现场照片及说明。

现场勘察时,没有消防设施或者缺少某类消防设施的,应在勘察报告中予以说明。

3.0.2资料收集宜包括表3.0.2的内容。

表3.0.2 资料收集内容3.0.3根据现场勘察及资料收集情况,客观科学地分析火灾风险,明确需防护的对象和范围,提出有针对性的火灾危险源控制措施和防火技术措施。

4消防总体布局4.1消防分区4.1.1设置消防分区,应保持文物建筑及其环境风貌的真实性、完整性,单个消防分区的占地面积宜为3000m2~5000 m2。

4.1.2消防分区宜根据地形特点,采用既有的防火墙、道路、水系、广场、绿地等措施划分。

确有困难时,可采取其它增强措施。

在不影响文物建筑环境风貌的基础上,可拆除个别阻碍消防分区设置的非文物建筑,以便于消防分区的划分。

4.1.3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与控制区之间,宜采取道路、水系、广场、绿地等防火隔离带或其它有效的防火措施进行分隔。

4.2消防道路与其消防装备4.2.1消防道路应满足消防装备安全、快捷通行的要求,宜设置环状消防道路。

供一般消防车通行的尽端路应设置回车场地。

4.2.2对不同通行能力的消防道路,宜按表4.2.3配置消防车辆或手抬机动消防泵。

表4.2.3 消防道路与消防装备对应表4.3安全疏散4.3.1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内安全出口或安全疏散通道不宜少于两个;因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满足前述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限制文物建筑的使用方式和同时在内的人数。

4.3.2安全疏散通道均应在明显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识。

4.4消防点和消防控制室4.4.1距离最近的消防站接到出动指令后5分钟内不能到达的文物建筑所在区域,应合理设定消防点。

消防点的设定应满足以下要求:1结合消防道路现状、消防救援装备配置情况,以5分钟内到达火点为标准选址、布置。

2优先利用原有建筑及场地设置,建筑面积不宜小于15 m2;严寒、寒冷地区应采取保温措施。

3设有明显标识。

4消防点消防装备配置应满足表4.4.1的要求。

表4.4.1 消防点消防装备配置4.4.2消防控制室宜设于消防点内。

5消防给水系统5.1一般规定5.1.1消防给水系统的设置应根据文物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火灾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5.1.2寒冷和严寒地区及其它有结冻可能的地区,消防给水系统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

5.2消防水源5.2.1消防水源可由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给。

5.2.2具备给水管网条件的,应充分利用给水管网条件设置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系统可与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合用,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生产、生活用水污染,且满足消防供水的要求。

不具备给水管网条件或给水管网条件不符合消防供水要求的,应利用天然水源或者设置消防水池。

5.2.3当利用江河、湖泊、水塘、水井、水窖等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保证枯水期的消防用水量,其保证率应为90%-97%。

2防止被可燃液体污染。

3采取防止冰凌、漂浮物、悬浮物等物质堵塞消防水泵的技术措施,并应采取确保安全取水的措施。

4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应有取水码头及通向取水码头的消防车道;当天然水源在最低水位时,消防车吸水高度不应超过6m。

5.2.4当设置消防水池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按火灾延续时间内,将其作为消防水源的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确定。

不同灭火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表5.2.4的规定:表5.2.4 不同灭火系统的火灾延续时间2消防用水与生产、生活用水合并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

3供消防车或手抬机动消防泵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吸水口,且不宜少于2处,并宜设在建筑物外墙倒塌范围以外;当消防水池在最低水位时,消防车吸水高度不应大于6m。

4寒冷和严寒地区及其它有结冻可能的地区,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

5.2.5有条件的地区,宜结合地势设置高位水池作为消防水池。

5.3消防泵房5.3.1消防泵房的设置应使消防水泵能自灌吸水,泵组的吸水管不应少于2 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满足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

5.3.2消防泵房应有不少于2条的出水管直接与消防给水管网连接。

当其中一条出水管关闭时,其余的出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

5.4室外消火栓系统5.4.1室外消火栓给水管应布置成环状。

其埋深应根据气候条件、外部荷载、管材性能等因素确定。

5.4.2埋地管道宜采用球墨铸铁管、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或加强防腐的钢管等管材,室内、外架空管道应采用热浸锌镀锌钢管等金属管材,并应按下列因素对管道的综合影响选择管材和设计管道:1系统工作压力;2覆土深度;3土壤的性质;4管道的耐腐蚀能力;5可能受到土壤、建筑基础、机动车和铁路等其他附加荷载的影响;6管道穿越伸缩缝和沉降缝。

5.4.3向室外消火栓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 条,当其中1 条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

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内,每段内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2 个。

5.4.4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

室外消火栓应至少有DN100 和DN65 的栓口各1 个,直接用于扑救室外火灾而非用于消防车取水的消火栓,可选用两个DN65 的栓口。

5.4.5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栓口的压力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室外消防给水采用常高压和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室外消火栓宜配置消防水带和消防水枪;室外消火栓在庭院内设置时应采用室内消火栓,并符合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7.4节的规定。

5.4.6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和保护半径应符合表5.4.6的规定。

表5.4.6 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和保护半径5.4.7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有可能结冰的地区宜采用干式地上式消火栓;严寒地区宜设置消防水鹤。

当采用地下式室外消火栓时,应设明显的永久性标志;当地下式室外消火栓的取水口在冰冻线以上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温措施。

5.4.8道路条件许可时,室外消火栓距临街文物建筑的排檐垂直投影边线距离宜大于建筑物的檐高尺寸,且不应小于5m;文物建筑是重檐结构的,应按头层檐高计算。

道路宽度受限时,在不影响平时通行和火灾使用的前提下,可灵活设置。

5.4.9室外消火栓给水管道宜埋地敷设,且不得扰动破坏相临文物建筑基础。

5.4.10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5.4.10的规定,建筑体积按两座相邻建筑的体积V(m3)中最大者确定。

表5.4.10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注:文物建筑集中分布且占地面积大于1公顷时,按2次火灾计算用水量。

5.5室内消火栓系统5.5.1文物建筑宜采取室内消火栓室外设置。

当必须设置在文物建筑内部时,应减少对被保护对象的明显影响。

有传统彩画、壁画、泥塑等的文物建筑内部,不得设置室内消火栓。

5.5.2文物建筑内部有生活供水管道的,应在生活供水管道上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