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声学所研究生

合集下载

博士成绩单开具说明

博士成绩单开具说明

博士成绩单开具说明统招统考博士成绩单开具1、先由导师开具《中科院声学所博士研究生课程考试登记表》,至少给出1门基础理论课和2门专业课成绩,须有三位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签字确认。

2、将博士学位英语和政治课的成绩和上述基础理论课及专业课的成绩合并到《中科院声学所博士研究生成绩单》,并将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实践环节、发表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环节列写清楚,并按照规定计算学分。

单个环节在学分有规定的情况下不累计计算学分,按规定学分计算。

3、博士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列表及相关学分规定请在研究生教育网页“表格规章下载”里“学籍培养”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课程设置方案及学分要求》相关规定里查阅。

硕博连读博士成绩单开具4、博士成绩已在硕士成绩单中体现的不再博士成绩单中重复开具。

如有在转博以后修习的博士学位英语、政治课、专业课(专业课如有成绩须按第1条办理)的成绩可合并到《中科院声学所博士研究生成绩单》,并将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报告、实践环节、发表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等环节列写清楚,并按照规定计算学分。

单个环节在学分有规定的情况下不累计计算学分,按规定学分计算。

5、博士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列表及相关学分规定请在研究生教育网页“表格规章下载”里“学籍培养”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课程设置方案及学分要求》相关规定里查阅。

表格规章下载地址:《中科院声学所博士研究生课程考试登记表》《中科院声学所博士研究生成绩单》下载地址:所网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教育规章表格 > 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课程设置方案及学分要求》(在培养方案中可查)下载地址:所网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教育规章表格 > 学籍培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参考指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参考指南》

前言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规范,根据新印发的《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校学位字[2007]3号)中的有关规定:硕士毕业和学位申请条件,由各学位分委员会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模式自行制定;博士生申请学位前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要求参照《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参考指南》。

研究生院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参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行了重新修订。

本《指南》分总则、分则和国内期刊参考目录三部分。

总则中的要求对我校所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或取得相当的科研成果均适用;分则是各学位分委员会对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等的具体量化细则;期刊参考目录是各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国内期刊列表,其中带“*”号的期刊为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的有效期刊。

总则一.研究生在国际学术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被SCI、EI检索源期刊收录的,等同于在本《指南》中带“*”号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二.研究生获得1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五名之内)或获得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三名之内),等同于在本《指南》中带“*”号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三.研究生有1本学术专著出版(排名在前三名之内,独撰部分在二万五千字以上),等同于在本《指南》中带“*”号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四.研究生取得1项发明专利成果(排名第一,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且专利申请已被正式公开或取得专利授权证书),等同于在本《指南》中带“*”号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五.硕士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已在“会议论文集”上公开出版的,予以认定;六.硕士生在教育部批准的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的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予以认定;七.对于管理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的主要部分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四种权威转载刊物转载的,等同于在本《指南》中带“*”号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八.在非本《指南》中的国外或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学术水平的认定或取得的其他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成果的认定,由各学位分委员会进行。

中科院声学所2009年硕士入学考试《声学基础》大纲

中科院声学所2009年硕士入学考试《声学基础》大纲

本《声学基础》考试⼤纲适⽤于中国科学院研究⽣院声学等专业的硕⼠研究⽣⼊学考试。

声学是物理学的⼀个分⽀,主要研究与声有关的各种现象,包括⼈⽿不能听到的超声波和次声,声学基础是与声学各个分⽀学科的基础,是与声相关的研究和应⽤的基础课程。

要求考⽣掌握声学基相关的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并具有⼀定的灵活应⽤的能⼒。

⼀、考试内容
(⼀)简单振⼦的振动
1.简单振⼦的概念,运动⽅程和规律;
2.⾃由振动、衰减振动和受迫振动的概念;
3.共振频率的计算;
4.振动能量及转化的概念和计算。

(⼆)弹性体的振动
1.⽆限长弦的振动⽅程和解;
2.两端固定的弦的共振频率;
3.模式的概念;
4.棒的横振动、膜和板的振动概念。

(三)声波的基本性质
1.线形声波⽅程的基本假设和推导;
2.平⾯波的基本性质,声压级和声强级的概念;
3.平⾯声波在平⾯界⾯上反射和折射的研究⽅法,⼀般规律;
(四)管道和房间中的声波
1.声波导中模式的概念,频散现象;
2.房间中声场的模式;
3.混响时间的概念和计算;
(五)声波的辐射
1.球⾯波的基本性质;
2.辐射阻抗的概念;
3.偶极源的辐射。

⼆、主要参考书⽬
声学基础(第2版),杜功焕、朱哲民、龚秀芬著,南京⼤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和香港中文大学互派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和香港中文大学互派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19 ,.
f 1 Gf l r K W i .I wa M u ia c g o n n p e ito 4 el e t S o t sc l Ba k r u d a d Ap r c a i n
Qu so n i ( B ) 】IwaCt: iesyo Iwa 19 . et n ar I AQ 【 .o i Unv rt fo .9 8 i e M M y i
使用 者 的音 乐感 知 的评估 系 统 ,通 过对 音 乐不 同构 成 元 素 进 行 拆 分 组 合 测 试 来 量 化 评 估 人 工 耳 蜗 使 用 者对 音 乐识 别基 本要 素 的感 知 能力 ,同时辅 以 问 卷 调 查 ,综 合评 价人 工耳 蜗 使用 者 的实 际音 乐聆 听
i l n n o a e rn se e s a e s e y t eM o te l mp a ta d n r l a i g l t n r sm a ur d b h m h i n r a
和 噪 声 中言语分 辨 率等 评估 结 果 。后 续我 们 希望 和 医 院、康 复 中心 等机 构 合作 ,建 立一 套 完整 的人 工
S e c c g io t r r yt oa u sJ. c n e 1 9 , p e hr o nt nwi p i i mp rl e [ S i c , 9 5 e i h ma l e c ] e
2 0 0 —0 7 3 3 3 4
犁 在 人工耳 蜗使 用者 招 募和 调 查 问卷方 面 的帮 助 。
me t o s ecp in i o he r i ln i e esJ Otl n fmu i p re t n c c la mpa tl tn r[ c o s ] o Ne r tl2 0 , 9 2: 4 —5 . u oo , 0 8 2 ( ) 1 9 1 5 [] C o e , o e 3 o p r W T b y E,L i u P o z Mu i ec pin b o he r o s p re t y c c l c o a

噪声标准的制定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程明昆

噪声标准的制定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程明昆

记 者 : 标 准 修 订 过程 中遇 到 了哪 些 困难 ? 需 在
要 哪 些 方 面 的努 力? 这里 有 一 个 问题 要 讨 论 : 是 噪 声标 准 的制 定 就 本 身要 和 社 会 发 展 相 适 应 。随 着 社会 的 发 展 , 噪声 问题 随之 显 现 。过 去 交通 不 发 达 的 时候 , 间噪 声 夜 标 准 可 以 定 到 5d 5 B,现 在 社 会 发展 了、 交 通 发 达 了 , 准 要 提 到 6d 标 0 B才 能做 到 。 在 这 次 人 代 会 上 ,环 保 总 局 局 长 周 生 贤 曾提 到 : 积 极 的 环 境 目标 可 以振 奋 精 神 , 舞 士 气 , ” 鼓 但
我 们 国家 现 在 实行 的一 些基 础 性 的噪 声 标 准 ,
主 要 是 由全 国 声学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的 噪 声 分 会 制 定 的 , 本 上 也 是建 立 在 IO( 际标 准 化 组 织 ) 基 S 国 的基 础 上 的 。有 了一 个 统 …的 规 范 以后 , 制 定 的 所
标 准 就 具 有 了可 比性 。我 国关 于 噪声 标 准 制定 的基
本 意见 就 是 : 们 所 能 够 达 到 的 IO 标 准 , 要 尽 我 S 就
量 去 参考 。另 外 , 一些 具 体 的行 业 性 噪 声标 准 , 由 则 有 关 的行 业 部 门 白行 制定 。 IO 的 工 作 就 是 制 定 具 有 基 础 性 和 指 导 性 的 S
本店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请下载试用者二十四小时后删除试用后请购买正版的资源
维普资讯
噪声标 准的制 定
要 与社会 发展 相 适 应
访 中 国科 学 院声 学研 究 所 研 究 员 程 明 昆

声学所简介

声学所简介

声学所的定位是,在声学和信号信息领域,以凝聚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为根本,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着力突破维护国家安全和权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前沿科学问题、核心关键科技问题、受制于人的瓶颈技术问题和重大系统集成问题,着力突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高科技问题,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有骨干引领作用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所,努力实现“国家的声学所,国际的科学家”的组织目标。2010年,声学所形成了 “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将重点发展5个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方向、4个基础研究方向、4个重点战略高技术研究方向。力争通过“创新2020”的实施,在声学与信号信息处理领域中,理论上有重大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一批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的创新团体;使科技布局更为合理;并将在“创新2020”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建设。
截至2010年底,声学所共有在职职工736人。其中科技人员662人、科技支撑人员13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74人;全所进入创新岗位370人。
声学所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新增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为了将科研技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且与社会资源相结合,以产业发展形成科研体制的创新。2010年,声学所调整产业化政策,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产业化发展平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建立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了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浙江省电子电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南京下一代网络应用技术工程分中心;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跟市场脉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了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强理化所联合实验室。2010年,声学所与青岛市政府及青岛高新区科技合作获得重要进展,成立了由所领导牵头的专门工作机构,推进“中科院声学所北海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声学所的院地合作工作正在蓬勃发展,呈现出多学科、多项目、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既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也壮大了声学所的实力;既扩展了科学院和声学所的影响力,也深化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对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研究所科研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要求。

第一章总体要求第一条学位申请人申请学位,必须满足相关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或发明专利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学期间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

第二条本要求中规定的“学术论文”是指以学位申请人为第一作者(第一导师不计在内)署名发表的研究性论文;“研究成果”是指以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为第一署名单位的获奖成果或GF报告等;“发明专利”是指以学位申请人为发明人排名第一(第一导师不计在内)的专利。

第三条凡署名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或论文中署有导师姓名的学术论文,投稿前必须经过导师审核并同意。

第四条核心期刊是指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目录》等主要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

我所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可以按核心期刊计算。

第五条不在上述要求中的期刊学术论文学术水平的认定或其他科研成果的认定,由实验室出具书面初步意见,报所学位评定委员会按一事一议的原则进行认定,研究生部负责备案。

第二章发表论文成果要求第六条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

申请学术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一般应在国内外本学科专业核心刊物公开发表1篇(含已接受)研究论文。

申请专业学位硕士的科研成果要求可以参照学术硕士要求,各实验室可制定细则报研究生部备案,并在学生入学前签署协议。

第七条统招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

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者,一般应在国内外本专业有关的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含已接受)2篇研究论文,并且要求其中一篇被SCI或EI检索的期刊录用第八条硕博连读博士生和直博生学位论文答辩资格的科研成果要求。

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者,一般应在国内外本专业有关的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含已接受)3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并且要求其中一篇被SCI或EI检索的期刊录用。

声学所导师硕士招生方向及邮箱汇总

声学所导师硕士招生方向及邮箱汇总

信号与信息处 多媒体信息处理 理 声学 声学 声学 噪声控制 物理声学
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 音频声学 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 音频声学 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 音频声学 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 音频声学 重点实验室
声场智能控制/声信号 tian@mail.ioa.ac 处理 .cn
信号与信息处 声场的信号处理 理 信号与信息处 声场的信号处理 理 声学 水声物理
信号与信息处 声场的信号处理 理 声学 水声物理
信号与信息处 水声信号处理/阵列信 hhn@mail.ioa.ac. 理 号处理 cn 信号与信息处 水声信号处理 理 信号与信息处 水声信号处理 理 lqh@ocean.ioa.ac .cn lsq@mail.ioa.ac. cn
所属学科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水声学
职称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院士 研究员 研究员 副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招生专业
学术型硕士招生方向
招生邮箱 glh2002@mail.ioa lfh@mail.ioa.ac. cn lzhl@mail.ioa.ac .cn pzh@mail.ioa.ac. cn whb@mail.ioa.ac. cn zrh@mail.ioa.ac. cn shi_zhou@yahoo.c gzx@mail.ioa.ac. cn guoyg@mail.ioa.a huangxd@mail.ioa lhw@mail.ioa.ac. cn lwy@mail.ioa.ac. cn wlx@mail.ioa.ac. cn
信号与信息处 水声信号处理 理 声学 声学 声学 水声物理 水声物理 水声物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士资格考核专家组审核意见
得分
博士资格考核专家组意见:(对是否具备转博资格及科研潜力等说明)
考核组长签名:__________日期:年月日
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日期:年月日
总分
领导意见:
签字:盖章日期:年月日
主要文献:
入学以来国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或拟发表文章:
国内:篇
国外:篇
试验设备及其它条件落实情况:
属于哪一级科研项目及所属类别(国家重点、部委、省(市)、所创新经费等)及经费来源
拟做论文的类型:在所属类型前划“√”(只可以选择一项填写)
①理论性论文
②实验性论文
③设计性论文
④描述性论文
⑤其它(详细注明)
指 导 教 _____
联合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专业技术职务_____________
入学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入所以来的研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意申请转博
□不同意申请转博
考核委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签名:______________日期:年月日
集中教学学位课成绩得分
得分
学习情况
总分:30
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得分
总课程学分应达到31学分以上,学位课程中80%的课程每门达到80分为满分,其中不够80分的课程按每门减1分计算。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生
博士资格申请表
研 究 生_______________学 号__________ _____
所在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专业及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硕士入所以来的工作进展及转博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不够可附页)
导师意见:(对学生表现及是否同意转博申请进行说明)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日期:年月日
学风与表现打分
得分
学风与表现
总分:10
学风及政治思想表现
由导师及所在部门负责人共同打出分数
实验室考核意见:(请在相应的位置划“√”):
申请博士资格考核实验室报告日期:年月日
文献综述及博士资格申请报告要求:
1.写出文献综述与入所以来的研究进展书面报告。
2.书面报告内容应包括:入所以来研究内容的意义,国内外发展动态,课题研究要求,文献综述,研究方案,方案论证(实验方法、关键难点拟采取解决的措施),经费情况及转博后拟做论文的总体安排。
阅读国内外文献情况:
国内文献约:_________________篇,国外文献约:____________________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