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考试大纲-安徽中医药大学
专插本《中药学》考试大纲
《中药学》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为挑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学习,特举行此考试。
该考试着重考察考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础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所包含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本课程程度的较强识别、区分度,以及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以及六本主要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及主要贡献。
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了解:1、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
2、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分的一般采收原则。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掌握:炮制的含义和目的。
熟悉:火制等常用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炮制方法。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掌握:1、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4、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与浮沉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5、归经的概念,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7、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应用掌握:1、配伍的含义及目的。
2、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3、配伍禁忌的内容。
4、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内容。
熟悉:1、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
2、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
各论第一章解表药掌握:1、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药学一、中药学考查目标中药学理论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药学考点解析1.中药、中药学、本草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的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临床常用各类(按功效分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中药药用部位的来源、药性、功效、主治病证、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蒿、金钱草、虎杖。
2022版安徽省药学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大纲 -中药学部分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一中药师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其中,常用单味中药占考试内容70%,常用中成药占考试内容的30%。
根据中药师的职责与职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临床常用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症、使用注意;中成药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主治、使用注意。
占本部分考试内容比例的60%。
熟悉:功效相似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症的异同点及个别同名异物药物的来源;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功能及合理应用。
占本部分考试内容比例的30%o了解:典型单味中药的基本配伍意义、用量、来源;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代表性中成药的组成。
占本部分考试内容比例的10%。
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每类药的概论部分要求掌握该类药的共同的性能功效特点、适用范围,熟悉该类药的分类、性能特点、使用注意,了解该类药的配伍方法;每类药的具体药物部分要求掌握的药物重点考查该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以及功效相近药物的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要求熟悉的药物重点考查该药的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以及功效相近药物的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要求了解的药物重点考查该药的功效以及相关药物配伍的意义;部分药的特殊要求详见各类药具体大纲。
-解表药(一)概论1 .掌握解表药的性能功效特点与适用范围。
2 .熟悉解表药的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药物的性能特点。
3 .了解解表药的配伍方法。
(二)辛温解表药1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
2 .掌握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的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
3 .熟悉紫苏与生姜的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
4 .熟悉细辛的用量。
5 .熟悉生姜、藁本、香番、苍耳子、辛夷。
6 .了解麻黄配桂枝、麻黄配石膏、桂枝配白芍的配伍意义。
(三)辛凉解表药1 .掌握薄荷、牛劳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
《中药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中药学》考试大纲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的概念。
2、熟悉下列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集注》。
二、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1、熟悉道地药材的含义。
2、了解植物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3、熟悉炮制的含义。
4、熟悉炮制的目的。
5、熟悉五种炮制大法。
三、中药的性能1、熟悉四气的含义。
2、掌握五味及其作用。
3、掌握四气五味对临床用药的意义。
4、熟悉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5、掌握归经确定的依据。
6、掌握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7、熟悉升降浮沉的含义、临床意义及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8、掌握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9、掌握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
10、掌握毒药与毒性的含义及引起毒性的原因。
四、配伍与应用1、掌握配伍的目的。
2、掌握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
3、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
4、掌握妊娠用药禁忌。
5、了解服药禁忌。
6、熟悉用量的含义。
7、熟悉确定用量的依据。
8、掌握特殊的煎药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
9、掌握服药方法。
五、解表药1、掌握解表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
2、解表药的分类。
3、掌握下列药物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4、熟悉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生姜、香薷、辛夷、藁本、苍耳子。
5、熟悉下列药物的用法:香薷、荆芥、辛夷。
6、掌握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香薷、苍耳子。
7、掌握麻黄与桂枝、麻黄与香薷、荆芥与防风、等相似药物功用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8、掌握下列药物的功效、应用:薄荷、蝉蜕、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
9、熟悉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升麻、蔓荆子、淡豆豉。
10、了解下列药物的用法:葛根。
11、掌握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薄荷、牛蒡子。
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中药学综合》考试要求
《中药学综合》考试要求Ⅰ、考试性质为遴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学习,特举办此考试。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基本稳定,试题难易适中,具有较强识别、区分学生对该课程掌握程度的能力。
Ⅱ、《中医学基础》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史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著作。
着重了解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四部经典著作、金元四大家及其所代表的学派。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掌握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概念及内容,掌握病、症、证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
了解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
包括阴阳的含义,阴阳的普遍性、相对性、关联性等属性特点。
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
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
包括五行的含义,五行的特性。
熟悉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熟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概念,熟悉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
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了解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的含义。
第三章藏象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脏腑的分类。
掌握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掌握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
掌握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
掌握五脏心、肺、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
熟悉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主要功能。
了解脑、女子胞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性。
第四章气血津液熟悉精的基本概念。
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分类、功能和气的运动。
掌握四种气的生成、分布、主要功能。
熟悉气的运动形式。
熟悉血的基本概念。
掌握血的生成、循行和功能。
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和津液的功能。
掌握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掌握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熟悉气与津液之间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五章经络掌握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掌握十二经脉的命名规律。
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和功能。
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第六章体质熟悉体质的概念。
了解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中药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中药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61科目名称:中药学综合I.考察目标中药学综合主要考察中药学相关专业本科生对中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中药学综合包括中药学、药理学、中药化学,三者都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
《中药学》主要考查考生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并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药理学》主要考察考生对药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熟悉药物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上,着重考察考生科研实践能力。
《中药化学》主要考察考生对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熟悉程度,并考察考生的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名词解释10小题,共50分选择题45小题,共90分简答题10小题,共100分论述题4小题,共60分III.考试范围【参考书目】:《中药学》《药理学》《中药化学》【考察内容】中药学综合之中药学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发展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
熟悉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了解中药学的发展历史沿革。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及采集掌握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按药用部位划分不同植物的采收时节和方法。
熟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掌握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及临床意义第四章药性理论掌握中药性能的含义及内容;掌握四气的含义、具体表述及阴阳属性,熟悉四气所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含义及阴阳属性,熟悉五味分别表示的作用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气味配合的意义、原则及规律掌握升降浮沉的含义;掌握归经的含义及依据,熟悉归经的表述方法,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中药毒性的概念及分级,有毒无毒的确定依据及影响因素,引起中药中毒的原因及有毒无毒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熟悉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熟悉升降浮沉的转化条件;升降浮沉确定依据及所表示的作用,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第五章中药的配伍掌握配伍的含义及内容;掌握配伍七情。
2022版安徽省药学专业中初级资格考试大纲 -中药学部分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大纲-主管中药师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大纲.主管中药师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查中药学类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在开展中药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反映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开展中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根据中药师的职责与职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中医治则治法、常见病的辨证论治(方剂应用、中成药选用和合理用药指导)、中药调剂技能、中药质量管理和中药合理用药指导及中药用药安全内容。
占考试内容比例的60%o 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常见病的分类和各证候的症状、治法治则。
占考试内容比例的30%。
了解:民族医药基础知识以及常见病的健康指导(饮食宜忌、日常调护)。
占考试内容比例的10%。
一中药药学服务(一)中药药学服务模式1.掌握中药药学服务的宗旨和目标。
2.熟悉中药药学服务的模式与服务。
3.了解中药药学服务对药师的要求。
(二)药学服务常用文献信息1.熟悉主要本草典籍。
2.熟悉主要方书典籍。
(三)中药用药咨询与用药教育服务1.掌握患者合理服药。
2.了解应用药品时特殊提示。
3.了解药学咨询服务的沟通原则与技巧。
二中医基础理论(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掌握整体观念。
2.掌握症、证、病的区别。
3.熟悉辨证论治。
4.了解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阴阳学说1.阴阳的属性熟悉阴阳属性的分析与运用。
2.阴阳的相互关系掌握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
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1)熟悉阴阳学说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了解阴阳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三)五行学说1.五行的特点熟悉五行的特性及事物分类。
2.五行的关系掌握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
3.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1)熟悉五行学说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了解五行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命题科目612《西医综合》考试大纲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命题科目612《西医综合》考试大纲《西医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设置的考试科目,其考试内容主要涵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内科学(含诊断)四门课程。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1)生理学:90分(2)生物化学:60分(3)药理学: 60分(4)科学(含诊断):90分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病案分析、论述题等,每科目试卷可能涉及其中3-5个题型。
一、生理学(一)绪论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膜泡运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点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 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新版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
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
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参考书目为:1.《中药化学》(新世纪第三版),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药药剂学》(第二版),李范珠李永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中药鉴定学》(新世纪第四版),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
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
701中药综合考纲
701中药综合考纲
一、考试科目
本次考试共涉及中药学基础、中药学研究进展以及中药鉴定学等三个科目。
二、考试内容
1.中药学基础
⏹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基本概念及中药配伍
原则。
⏹中药分类与功效:各类中药的性能特点、主治病症及其配伍使用注意事项。
⏹中药化学成分:各类中药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
1.中药学研究进展
⏹现代中药研究方法:包括中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方法及技术。
⏹中药新药研发:新药的发现、研制及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知识。
⏹中药现代化技术:如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技术等。
1.中药鉴定学
⏹中药材的鉴别: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理化鉴别等方法。
⏹中药材的质量评价:依据《中国药典》等相关法规,对中药材进行质量评
价及控制。
⏹地方药材的鉴别与评价:针对地方特色药材,掌握其鉴别及质量评价方法。
三、考试形式与时长
1.闭卷笔试;
2.考试时长:180分钟。
四、试卷结构
1.选择题:约占40%;
2.简答题:约占30%;
3.论述题:约占20%;
4.实验设计题:约占10%。
五、评分标准
1.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2.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3.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4.实验设计题:每题8分,共8分。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一、中药学基础1.中药学的定义、历史与发展2.中药的分类与命名原则3.中药的药材收集、贮藏与加工4.中药鉴定的方法与技术5.中药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6.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二、药理学与药物学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中药药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3.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与反应机制4.中药相互作用与药物组方原则三、中药化学与分析1.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2.中药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与仪器3.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化学分析技术四、中药药物制剂学与药剂学1.中药剂型与制剂制备原理2.中药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3.中药剂量与配伍规范4.中药贮存与处方技术五、中药药事管理与药物经济学1.中药药事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制度2.中药临床应用与合理用药原则3.中药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4.中药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研究方法六、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1.中药资源与地理分布2.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3.中草药种植技术与规范化种植4.中药开发利用的技术方法与工艺七、中药安全与药物毒理学1.中药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中药药效与药理学毒性的关系3.中药的致毒机制与临床安全性评估八、中药基础研究与新药研发1.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机制研究2.中药的新药研发方法与策略3.中药临床前及临床研究的设计与实施4.中药新药上市与审批流程以上为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的主要内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要熟悉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掌握中药药物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
另外,对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学作用,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和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重点掌握。
希望考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顺利通过考试。
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
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中药的性能细目一:四气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四气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二:五味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细目三:升降浮沉要点:.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细目四:归经要点: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归经细目五:毒性要点:.引起毒性反应的原因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细目:中药配伍的内容要点:.各种配伍关系的意义.临证用药时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第三单元中药的用药禁忌细目一:配伍禁忌要点:.“十八反”的内容.“十九畏”的内容细目二:证候禁忌要点:证候禁忌的概念及内容细目三:妊娠用药禁忌要点:.妊娠用药禁忌的概念.妊娠禁忌药的分类与使用原则细目四:服药饮食禁忌要点:服药时一般的饮食禁忌第四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细目一:剂量要点: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细目二:中药的用法要点:煎煮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第五单元解表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发散风寒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生姜、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辛夷、.下列药物的功效:藁本、苍耳子.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麻黄、香薷、细辛、荆芥、辛夷.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麻黄、桂枝、细辛、苍耳子.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发散风热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薄荷、柴胡、葛根.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下列药物的功效:蔓荆子、升麻.下列药物的用法:薄荷、柴胡、葛根.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蒡子.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桑叶与菊花,柴胡、升麻与葛根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六单元清热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清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清热泻火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膏、知母、栀子.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芦根、天花粉、夏枯草.下列药物的功效:淡竹叶、决明子.下列药物的用法:石膏、知母、栀子、决明子.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石膏、天花粉.石膏与知母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热燥湿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黄芩、黄连、黄柏.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胆草、苦参.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参.黄芩、黄连与黄柏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清热解毒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金银花、连翘.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下列药物的功效:穿心莲、紫花地丁、土茯苓、山豆根、大血藤、败酱草、马齿苋、鸦胆子、白花蛇舌草.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青黛、鸦胆子.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鸦胆子.金银花与连翘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清热凉血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赤芍.下列药物的功效:紫草、水牛角.下列药物的用法:水牛角.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玄参、赤芍、紫草.生地黄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六:清虚热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青蒿、地骨皮.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薇、银柴胡、胡黄连.下列药物的用法:青蒿.牡丹皮与地骨皮、黄连与胡黄连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七单元泻下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泻下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攻下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大黄.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症:芒硝.下列药物的功效:番泻叶.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大黄、芒硝、番泻叶.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大黄、芒硝、番泻叶.大黄与芒硝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润下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细目四:峻下逐水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甘遂、牵牛子、巴豆.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甘遂、牵牛子、巴豆.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甘遂、牵牛子、巴豆第八单元祛风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三:祛风湿热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秦艽.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症:防己.下列药物的功效:稀莶草、络石藤.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稀莶草.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防己.秦艽与防己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祛风湿强筋骨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桑寄生.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五加皮.下列药物的功效:狗脊.五加皮与桑寄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九单元化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藿香、苍术、厚朴.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砂仁、白豆蔻.下列药物的功效:佩兰.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砂仁、白豆蔻.苍术与厚朴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一单元利水渗湿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利水消肿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茯苓、薏苡仁.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猪苓、泽泻.下列药物的用法:薏苡仁.茯苓与薏苡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利尿通淋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车前子.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滑石.下列药物的功效:瞿麦、地肤子、海金沙、萆薢.下列药物的用法:车前子、滑石、海金沙.车前子与滑石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利湿退黄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茵陈、金钱草.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虎杖.大黄与虎杖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一单元温里药细目一:概述温里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小茴香.下列药物的功效:丁香、高良姜、花椒.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附子、肉桂、吴茱萸、花椒.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附子、肉桂、丁香.附子与干姜、附子与肉桂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二单元理气药细目一:概述要点:理气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陈皮、枳实、木香、香附.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青皮、川楝子、乌药、薤白.下列药物的功效:檀香、佛手、大腹皮.下列药物的用法:木香、檀香.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楝子.陈皮与青皮,木香、乌药与香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三单元消食药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楂、莱菔子、鸡内金.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神曲、麦芽.下列药物的用法:鸡内金、麦芽.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麦芽、莱菔子第十四单元驱虫药细目一:概述要点:驱虫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槟榔.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槟榔.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槟榔第十五单元止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止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凉血止血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小蓟、地榆.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大蓟、槐花、侧柏叶、白茅根.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地榆.大蓟与小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化瘀止血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三七、茜草.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蒲黄.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三七、蒲黄.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三七、蒲黄.三七、茜草与蒲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收敛止血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白及.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仙鹤草、血余炭.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白及细目五:温经止血药要点:下列药物性能、功效、应用:艾叶第十六单元活血化瘀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活血止痛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芎、延胡索、郁金.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姜黄、乳香.下列药物的用法:延胡索.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郁金、乳香.郁金与姜黄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活血调经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丹参、红花、益母草、牛膝.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桃仁、鸡血藤.下列药物的用法:牛膝.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丹参.川芎与丹参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活血疗伤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土鳖虫、骨碎补细目五:破血消癥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莪术、三棱、水蛭第十七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化寒痰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半夏.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天南星、旋覆花.下列药物的功效:白芥子、白前.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半夏、天南星、白芥子.半夏与天南星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清化热痰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桔梗.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竹茹.下列药物的功效:竹沥、天竺黄、前胡、海藻.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竹沥.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川贝母、浙贝母、瓜蒌、海藻.川贝母与浙贝母、瓜蒌皮与瓜蒌仁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止咳平喘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苦杏仁、百部、葶苈子.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菀、桑白皮.下列药物的用法:苦杏仁、百部.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苦杏仁、百部.苦杏仁与紫苏子、桑白皮与葶苈子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八单元安神药细目一:概述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重镇安神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朱砂、磁石.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龙骨.下列药物的功效:琥珀.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朱砂、磁石、龙骨、琥珀.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朱砂、磁石.朱砂与磁石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养心安神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酸枣仁.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柏子仁、远志.下列药物的功效:合欢皮.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远志.酸枣仁与柏子仁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十九单元平肝息风药细目一:概述平肝息风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平抑肝阳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石决明、牡蛎.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代赭石.下列药物的功效:珍珠母、刺蒺藜.下列药物的用法:石决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代赭石.决明子与石决明、龙骨与牡蛎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息风止痉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地龙、全蝎、僵蚕.下列药物的功效:蜈蚣.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全蝎、蜈蚣.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牛黄、全蝎、蜈蚣.羚羊角与牛黄、钩藤与天麻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单元开窍药细目一:概述要点:开窍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麝香.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冰片、石菖蒲.下列药物的功效:苏合香.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麝香、冰片、苏合香.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麝香、冰片.麝香与冰片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一单元补虚药细目一:概述要点:补虚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补气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西洋参、党参、山药.下列药物的功效:太子参、白扁豆、大枣、蜂蜜.下列药物的用法用量:人参、西洋参、黄芪、白术、甘草.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人参、白术、甘草.人参与党参、苍术与白术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三:补阳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鹿茸、杜仲、续断、菟丝子.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下列药物的功效:肉苁蓉、益智仁.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鹿茸.杜仲与桑寄生、杜仲与续断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补血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当归、熟地黄、白芍.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阿胶、何首乌.下列药物的用法:当归、阿胶.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白芍与赤芍等相似药物性能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五:补阴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北沙参、麦冬、龟甲、鳖甲.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百合、天冬、石斛、玉竹、枸杞子.下列药物的功效:黄精、女贞子、墨旱莲.下列药物的用法:女贞子、龟甲、鳖甲.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北沙参.麦冬与天冬、龟甲与鳖甲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二单元收涩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收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固表止汗药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麻黄根、浮小麦细目三:敛肺涩肠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五味子、乌梅.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诃子、肉豆蔻.下列药物的功效:赤石脂.下列药物的用法:诃子.下列药物的使用注意:赤石脂.五味子与乌梅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细目四:固精缩尿止带药要点:.下列药物的性能、功效、应用:山茱萸.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桑螵蛸、海螵蛸、莲子、芡实.下列药物的功效:金樱子.莲子与芡实等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第二十三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细目一:概述要点:攻毒杀虫止痒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具体药物要点:下列药物的功效、主治病证:硫黄。
2024中医考研大纲中药学
2024中医考研大纲中药学
2024年中医考研大纲中药学部分可能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中药学基础知识: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药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可能包括中药的分类、功效、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药理学: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药药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可能包括中药药理作用机制、药效学等方面的知识。
3. 中药化学: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药化学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可能包括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4. 中药制剂学: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药制剂学基本理论、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可能包括中药制剂的剂型、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5. 中药临床应用: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中药临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可能包括中药配伍、中药剂量、中药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还可能会有一些新增知识点和变化,具体情况可以参考当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复习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关注中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命题科目611《中医综合》考试大纲
安徽中医药大学自命题科目611《中医综合》考试大纲《中医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设置的考试科目,其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四门课程。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1)中医基础理论:90分(2)中药学:60分(3)中医内科学: 90分(4)针灸学:60分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病案分析、论述题等,每科目试卷可能涉及其中3-5个题型。
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熟悉中医学形成与发展各历史阶段的重要典籍,杰出医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成就。
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第二节阴阳学说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了解阴阳概念的源流,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五行学说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熟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
了解五行概念的源流,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藏象第一节藏象学说概论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概念、分类及其共同的生理特点。
了解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
第二节五脏掌握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
熟悉五脏与五体、五华、五窍、五液、五志的关系,五脏各自的生理特性、病理功能。
第三节六腑掌握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熟悉胃的生理特性;六腑各自的病理功能。
了解七冲门的部位,胃气的概念,六腑、辨证三焦的分类。
第四节奇恒之腑掌握奇恒之腑中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熟悉女子胞与脏腑、天癸、经脉的关系。
了解五脏与脑的关系。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掌握脏与脏相互之间的生理关系。
熟悉脏与腑的生理关系。
了解脏与脏、脏与腑相互之间的病理联系。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中药学考试大纲
《中药学》学位考试大纲总论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考核要点l、掌握中药、中药学的含义。
2、掌握《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正类本草》《本草纲目》出书年代、作者、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第二章中药的炮制考核要点1、炮制的含义、方法、目的。
2、了解炙法中蜜炙、姜汁炙、醋炙、盐炙等的意义。
第三章中药的性能考核要点1、四气的含义、作用、应用。
2、五味的含义、作用、应用。
3、升降浮沉的含义、作用、应用。
4、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5、归经的概念、意义。
第四章中药的应用考核要点1、掌握中药配伍、七情、十八反、十九畏、剂量、特殊煎法的含义、内容(联系各论药)。
第五章解表药考核要点1、识记解表药、发散风寒、发散风热的含义。
解表药的功效、应用、分类、使用注意。
2、掌握麻黄、桂枝、紫苏、葛根、柴胡的性能、功效、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3、比较麻黄与桂枝、桑叶与菊花、葛根与柴胡的功效、应用异同点4、领会麻黄配桂技、桂枝配白芍、桂枝配茯苓的临床意义。
第六章清热药考核要点1、掌握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的功效、应用、药理作用、用量用法、性能。
2、识记清热药及其各类清热药的含义、功效、应用。
3、了解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白头翁、生地、玄参、牡丹皮、败酱草、红藤的功效、主治证、应用4、比较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金银花与连翘;牡丹皮与赤芍;生地与玄参功效、应用异同点。
5、理解石膏配知母、石膏配麻黄、石膏配牛膝、黄芩配柴胡、黄柏配知母的临床意义。
6、区别柴胡、银柴胡、黄连、胡黄连的功效。
第七章泻下药考核要点1、识记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
2、掌握大黄的性能、功效、应用、药理作用、用法、注意事项、配伍应用。
第八章祛风湿药考核要点1、掌握独活、威灵仙、木瓜、秦艽、防己、桑寄生、五加皮、川乌的功效、主治证。
2、比较羌活与独活的功效、应用异同。
第九章化湿药考核要点1、掌握苍术、厚朴、藿香功效、主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17《药学综合二》考试大纲《药学综合二》为我校招收全日制药学、中药学类各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置的选拔性综合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查考生中药学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硕士研究生招生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中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药学综合二》考试内容主要涵盖中药学、药理学和药用植物学3门课程。
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1.中药学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掌握中药、中药学、草药及本草的含义;熟悉秦汉以来各历史时期本草学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历代重要本草的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和主要价值;了解中药的起源。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及贮藏掌握道地药材的含义;熟悉各地重要的道地药材及重要药物的道地产区 (结合各论) ,正确对待道地药材;熟悉各类药材采集的一般原则,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了解贮藏养护中药的主要方法;第三章中药的炮制掌握中药炮制的含义,炮制的目的;了解常用的炮制方法及临床意义,重点了解炒、炙、煅、煨、水飞、淬法的含义。
第四章中药的性能掌握中药性能的含义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性能的内容;性能与功效的关系;性能与性状的区别;掌握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含义、确定依据、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掌握毒性的含义,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了解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掌握配伍的含义及目的,药物各种配伍关系(“七情”)的含义,对待各种配伍关系的原则。
第六章中药的用药禁忌掌握用药禁忌的含义及内容;熟悉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熟悉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
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掌握剂量的含义,确定用药剂量的依据;掌握公、市制剂量的计算单位及换算;熟悉常用的给药途径及应用形式;了解汤剂的一般煎煮方法、特殊煎法,服药方法。
第八章解表药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生姜、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蝉蜕、柴胡、升麻、葛根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熟悉香薷、苏梗、藁本、苍耳子、辛夷、蔓荆子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了解生姜汁、生姜皮、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淡豆豉、浮萍、木贼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九章清热药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芦根、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射干、蚤休、白头翁、鱼腥草、败酱草、贯众、生地黄、玄参、赤芍药、牡丹皮、青蒿、地骨皮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熟悉天花粉、竹叶、决明子、苦参、白鲜皮、青黛、穿心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鸦胆子、红藤、白花蛇舌草、秦皮、白蔹、漏芦、紫草、水牛角、白薇、胡黄连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了解淡竹叶、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椿皮、忍冬藤、紫花地丁、野菊花、拳参、半边莲、半枝莲、北豆根、马勃、熊胆、银柴胡、山慈姑、木蝴蝶、千里光、四季青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十章泻下药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大黄、芒硝、甘遂、大戟、巴豆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番泻叶、火麻仁、郁李仁、牵牛子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玄明粉、芦荟、红大戟、芫花、商陆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十一章祛风湿药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独活、威灵仙、蕲蛇、木瓜、防己、秦艽、五加皮、桑寄生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川乌、豨莶草、络石藤、徐长卿、丝瓜络、雷公藤、狗脊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草乌、臭梧桐、桑枝、蚕沙、海桐皮、寻骨风、海风藤、千年见、松节、乌梢蛇等药的功效、主治;了解木防己与汉防己的来源及性能特点;了解五加皮与刺五加、香加皮的来源。
第十二章芳香化湿药掌握芳香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掌握苍术、厚朴、藿香、砂仁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白豆蔻、佩兰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草豆蔻、草果的功效、主治。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茵陈蒿、金钱草、虎杖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猪苓、香加皮、海金沙、石韦、萆薢、萹蓄、瞿麦、垂盆草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茯苓皮、茯神、冬瓜皮、通草、地肤子、灯心草、冬葵子、车前草、积雪草等药的功效、主治;了解木通与通草古今名实混淆及金钱草的品种。
第十四章温里药掌握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花椒、丁香、高良姜、小茴香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八角茴香、荜澄茄、胡椒的功效、主治。
第十五章理气药掌握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掌握橘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沉香、川楝子、薤白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青皮、化橘红、佛手、乌药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香橼、荔枝核、青木香、甘松、九香虫、大腹皮、柿蒂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十六章消食药掌握消食药的概述、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
掌握麦芽、神曲、山楂、莱菔子、鸡内金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谷芽、鸡矢藤、阿魏的功效、主治;第十七章驱虫药掌握驱虫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
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榧子、雷丸、鹤草芽、南瓜子的的功效、主治及使用注意。
第十八章止血药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小蓟、地榆、白茅根、侧柏叶、三七、蒲黄、仙鹤草、白及、艾叶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大蓟、槐花、苎麻根、茜草、五灵脂、降香、棕榈炭、血余炭、炮姜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槐角、景天三七、花蕊石、藕节、灶心土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掌握活血化瘀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川芎、延胡索、郁金、丹参、益母草、红花、桃仁、乳香、牛膝、土鳖虫、马钱子、莪术、水蛭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姜黄、泽兰、没药、鸡血藤、刘寄奴、骨碎补、血竭、三棱、穿山甲、斑蝥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西红花、川牛膝、虻虫、月季花、苏木、自然铜、王不留行、孩儿茶、干漆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桔梗、杏仁、苏子、百部、款冬花、紫菀、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胆南星、白附子、白前、前胡、竹沥、海藻、海蛤壳、礞石、黄药子、胖大海、白果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皂荚、皂角刺、关白附、浮海石、瓦楞子、昆布、洋金花、银杏叶、罗汉果、马兜铃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一章安神药掌握安神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朱砂、磁石、酸枣仁、远志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龙骨、琥珀、柏子仁、合欢皮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珍珠、夜交藤、灵芝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掌握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使用注意;掌握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全蝎、地龙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珍珠母、刺蒺藜、蜈蚣、白僵蚕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罗布麻、紫贝齿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三章开窍药掌握开窍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掌握麝香、冰片、石菖蒲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苏合香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第二十四章补虚药掌握补虚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注意事项;掌握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药物性味、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掌握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白术、山药、刺五加、甘草、鹿茸、蛤蚧、肉苁蓉、淫羊藿、巴戟天、杜仲、续断、补骨脂、菟丝子、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石斛、枸杞子、龟甲、鳖甲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太子参、大枣、蜂蜜、鹿角胶、紫河车、冬虫夏草、益智仁、沙苑子、龙眼肉、百合、天冬、玉竹、黄精、女贞子、旱莲草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扁豆、饴糖、仙茅、葫芦巴、胡桃肉、锁阳、韭子、鹿角、鹿角霜、阳起石、桑椹、黑脂麻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五章收涩药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分类及注意事项;掌握五味子、乌梅、肉豆蔻、山茱萸、海螵蛸、覆盆子、莲子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五倍子、浮小麦、诃子、赤石脂、禹余粮、罂粟壳、芡实、桑螵蛸等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麻黄根、糯稻根须、石榴皮、金樱子、刺猬皮、荷叶等药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六章涌吐药掌握涌吐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熟悉常山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瓜蒂、胆矾、藜芦的功效、主治。
第二十七章攻毒杀虫止痒药熟悉攻毒杀虫止痒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熟悉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常用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土荆皮、露蜂房、樟脑、大蒜的功效、主治;了解雄黄、硫磺、白矾的炮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