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共175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3章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
*
*
*
*
*
填 埋 工 艺
*
垃圾填埋系统的组成
1、防渗系统; 2、渗滤液收集系统; 3、渗滤液处理系统; 4、填埋气体收集系统: 5、填埋气体利用系统: 6、封场系统: 7、生态修复系统: 8、垃圾坝: 9、道路系统: 10、截洪、导洪系统: 11、其它辅助工程:供水、排水、供电等。
*
填 埋 场 的 类 型 及 特 点
水平防渗、易实现雨污分流、污水量小、有利于保护地下水。 滩涂 型:不会污染城市污水、污水处理费用低、易水平防渗、易实现雨污
分流、不利防止地下水污染、需对地进行加固
填埋场中废物的降解机理分: 好氧、准好氧和厌氧型填埋场。
*
填 埋 场 选 址 原 则 要 求
填埋场的规划设计
原则
1基 本 要 求
环境保护 1、填埋场防洪标准应符合:大型填埋场(库容大于500万m3)按50年一遇设
则
量符合城市给水排水设施规划
*
填埋操作:
铺散一层40~75cm的废物薄层,压实之后用一层厚15— 30cm的土壤覆盖、压实。废物层和土壤覆盖层共同构成一个
单元(填筑单元)具有同样高度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填筑单
元构成一个升层。
完成的卫生土地填埋 场是由一个或多个升层组 成的。当土地填埋达到最 终的设计高度之后,再在 该填埋层之上覆盖 90~120cm的土壤,压实后 即得到一个完整的卫生土 地填埋场。
*
3 斜坡法
把固体废物直接撒在天然的斜坡上,经压实后用工作面 前直接可取的土壤进行覆盖,然后再压实,如此往复填埋即 为斜坡法。斜坡法实际上是沟槽法和面积法的结合。 优点:只需少量的挖掘工作,即可满足第二天覆盖废物对粘土材 料的需求量,不需另采取覆盖材料;此外,因废物堆积在初 始表面上,能更有效地利用填埋场的空间。
*
*
*
*
填 埋 工 艺
*
垃圾填埋系统的组成
1、防渗系统; 2、渗滤液收集系统; 3、渗滤液处理系统; 4、填埋气体收集系统: 5、填埋气体利用系统: 6、封场系统: 7、生态修复系统: 8、垃圾坝: 9、道路系统: 10、截洪、导洪系统: 11、其它辅助工程:供水、排水、供电等。
*
填 埋 场 的 类 型 及 特 点
水平防渗、易实现雨污分流、污水量小、有利于保护地下水。 滩涂 型:不会污染城市污水、污水处理费用低、易水平防渗、易实现雨污
分流、不利防止地下水污染、需对地进行加固
填埋场中废物的降解机理分: 好氧、准好氧和厌氧型填埋场。
*
填 埋 场 选 址 原 则 要 求
填埋场的规划设计
原则
1基 本 要 求
环境保护 1、填埋场防洪标准应符合:大型填埋场(库容大于500万m3)按50年一遇设
则
量符合城市给水排水设施规划
*
填埋操作:
铺散一层40~75cm的废物薄层,压实之后用一层厚15— 30cm的土壤覆盖、压实。废物层和土壤覆盖层共同构成一个
单元(填筑单元)具有同样高度的一系列相互衔接的填筑单
元构成一个升层。
完成的卫生土地填埋 场是由一个或多个升层组 成的。当土地填埋达到最 终的设计高度之后,再在 该填埋层之上覆盖 90~120cm的土壤,压实后 即得到一个完整的卫生土 地填埋场。
*
3 斜坡法
把固体废物直接撒在天然的斜坡上,经压实后用工作面 前直接可取的土壤进行覆盖,然后再压实,如此往复填埋即 为斜坡法。斜坡法实际上是沟槽法和面积法的结合。 优点:只需少量的挖掘工作,即可满足第二天覆盖废物对粘土材 料的需求量,不需另采取覆盖材料;此外,因废物堆积在初 始表面上,能更有效地利用填埋场的空间。
(完整版)固体废物填埋处置
天然防渗是指在填埋场填埋库区,具有天然防渗层,其 隔水性能完全达到填埋场防渗要求,不需要采用人工合 成材料进行防渗。
采用天然防渗的填埋场场地一般位于粘土蕴藏丰富的地 区。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垃圾层 保护层 土工布-分隔层
渗透系数≦1.0×10-7cm/s 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2m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2.2 填埋场防渗技术类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 17-2001 ) 中要求:填埋场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渗透率均必须小 于1.0×10-7cm/s。
防渗方式有多种,一般分为:
天然防渗 人工防渗
防渗方式应根据当地天然防渗材料(粘土)的赋存状况 来确定。
2)国外填埋 场防渗层的结
构设计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注:1 ft (英尺) = 0.3048 m = 304.8mm; 1 in(英寸) = 25.4 mm ; 1 mil (密耳) =1/1000 in = 0.025 mm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复合防渗( A型): HDPE膜 + 天然粘土
2、 填埋作业应按地形、地质情况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 的作业法,包括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法等;
3、 填埋应实行单元、分层作业,每一单元及作业平台 的大小应按设计及现场设备、垃圾量、运输等实际条件 而定。填埋作业应定点倾卸、摊铺、压实。应以一日为 一小单元或每班次为一小单元,宜每日一覆盖;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渗沥液导流层 厚度 ≧30cm 厚度 ≧ 1.5mm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型号 ≧ 4800g/m2 渗透系数≦ 1.0×10-9cm/s
保护膜作用 粘土厚度无要求 渗透系数≦ 1.0×10-5cm/s
采用天然防渗的填埋场场地一般位于粘土蕴藏丰富的地 区。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垃圾层 保护层 土工布-分隔层
渗透系数≦1.0×10-7cm/s 场底及四壁衬里厚度≧2m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2.2 填埋场防渗技术类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 17-2001 ) 中要求:填埋场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渗透率均必须小 于1.0×10-7cm/s。
防渗方式有多种,一般分为:
天然防渗 人工防渗
防渗方式应根据当地天然防渗材料(粘土)的赋存状况 来确定。
2)国外填埋 场防渗层的结
构设计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注:1 ft (英尺) = 0.3048 m = 304.8mm; 1 in(英寸) = 25.4 mm ; 1 mil (密耳) =1/1000 in = 0.025 mm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复合防渗( A型): HDPE膜 + 天然粘土
2、 填埋作业应按地形、地质情况采用一种或两种以上 的作业法,包括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法等;
3、 填埋应实行单元、分层作业,每一单元及作业平台 的大小应按设计及现场设备、垃圾量、运输等实际条件 而定。填埋作业应定点倾卸、摊铺、压实。应以一日为 一小单元或每班次为一小单元,宜每日一覆盖;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渗沥液导流层 厚度 ≧30cm 厚度 ≧ 1.5mm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型号 ≧ 4800g/m2 渗透系数≦ 1.0×10-9cm/s
保护膜作用 粘土厚度无要求 渗透系数≦ 1.0×10-5cm/s
固体废弃物填埋
? 填埋场产气量和气体成分与被 分解的固体废物的种类有关, 并随填埋年限而变化。每千克 挥发性有机固体的产气量约为 0.013-0.047m3。
32
№ ?填埋场气体收 集
? 甲烷发酵进入稳定期的时间为2 年后,填埋场气体一般含有30 %-40%甚至60%-70%的甲 烷,以及多种其它种类的气体。
? 填埋场气体经过处理后可以作 为能源加以利用。
铺设集水管和集水 井等设施。
15
渗滤液收集管
填埋场地的 建设
4、填埋场气体收集系 统
铺设集气管网收集 气体。
17
№ ?垃圾填埋操作
? 将垃圾在填埋场内分区分层进 行填埋。
? 每天的垃圾,在限定范围铺散 为40-75cm的薄层,然后压实。 垃圾层厚度应为2.5-3m。
? 每层垃圾压实后覆土20-30cm。 ? 垃圾层和土壤覆盖层共同构成
25
№ ?4、甲烷产生下 降阶段
? 有机酸浓度下降,甲烷产率下 降。
? 水分、水流、pH、粒径、接种 剂的添加、培养物浓度、温度 等多种因素影响到填埋有机物 的分解及产甲烷作用。
? 水分和pH在填埋物产甲烷中起 关键作用。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和中性的pH。
26
№ ?渗滤液的处理
? 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以 及渗出的地下水和渗入的地表 水,统称为填埋场渗滤液。
29
№ ?渗滤液的处理
? 旱季或干旱地区,渗滤液可再 循环利用,即将收集的渗滤液 回灌到填埋场,通过生物作用、 物理和化学作用被降解、转化 或被稀释分布,可省略水处理 系统,加速垃圾稳定。
? 蒸发:减少渗滤液的容积。采 用蒸发处理,要修建渗滤液容 纳池,让其蒸发散失。蒸发剩 余物再进行处理或处置。容纳 池要求底部不渗漏,并加盖防 雨,通风驱散臭气。
32
№ ?填埋场气体收 集
? 甲烷发酵进入稳定期的时间为2 年后,填埋场气体一般含有30 %-40%甚至60%-70%的甲 烷,以及多种其它种类的气体。
? 填埋场气体经过处理后可以作 为能源加以利用。
铺设集水管和集水 井等设施。
15
渗滤液收集管
填埋场地的 建设
4、填埋场气体收集系 统
铺设集气管网收集 气体。
17
№ ?垃圾填埋操作
? 将垃圾在填埋场内分区分层进 行填埋。
? 每天的垃圾,在限定范围铺散 为40-75cm的薄层,然后压实。 垃圾层厚度应为2.5-3m。
? 每层垃圾压实后覆土20-30cm。 ? 垃圾层和土壤覆盖层共同构成
25
№ ?4、甲烷产生下 降阶段
? 有机酸浓度下降,甲烷产率下 降。
? 水分、水流、pH、粒径、接种 剂的添加、培养物浓度、温度 等多种因素影响到填埋有机物 的分解及产甲烷作用。
? 水分和pH在填埋物产甲烷中起 关键作用。需要有适宜的水分 和中性的pH。
26
№ ?渗滤液的处理
? 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以 及渗出的地下水和渗入的地表 水,统称为填埋场渗滤液。
29
№ ?渗滤液的处理
? 旱季或干旱地区,渗滤液可再 循环利用,即将收集的渗滤液 回灌到填埋场,通过生物作用、 物理和化学作用被降解、转化 或被稀释分布,可省略水处理 系统,加速垃圾稳定。
? 蒸发:减少渗滤液的容积。采 用蒸发处理,要修建渗滤液容 纳池,让其蒸发散失。蒸发剩 余物再进行处理或处置。容纳 池要求底部不渗漏,并加盖防 雨,通风驱散臭气。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简介
准入、消费观念结构 改进设计、环评、采用 精料、延长使用寿命
Point of directional change,it is decided by Technolog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
少产生或不产生
”3R”原则
进行 综合 利用 或回 收利 用 进行 无害 化处 理与 处置 消毒 稳定化 焚烧 固化处理 填埋
13
处置对象:主要是用来处置那些实践证明难于破坏,难于转化、 不能采用其他方法处理处置,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费用昂贵 的废物。一般废物和有害废物,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它们 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 该法有近30年的历史,是能为环境所接受的液体废物 处置方法。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处置方法缺乏远见,担心 深井一旦产生裂隙可能导致蓄水层的污染。
特点
处置成本低,用于处置
特点
国际协议 美国1972年《海洋
多种废物 (禁止、特许、 普通许可) 存在争议本(科教材357页)
保护、研究和保护区法》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 废管理条例》处置申请程序、地 点选择、废物种类、处置区封闭
6
海洋处置存在两种观点: 可接受的、反对的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2)经济可行性: 3)是否满足海洋法规的规定: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
概述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 滤沥液处理技术 气体的迁移与控制
1
【概念】渗滤液 【理论和方法】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 填埋场选址原则; 填埋场的系统结构; 防渗结构; 渗滤液的特征及处理; 填埋气体产生过程及产生量预测; 填埋气的净化和利用; 填埋场设计相关计算。
本章重点
2
1
概述
9
放射性废物和重金属有害废物在海洋倾倒前进行水泥固化处理。 方法有两种: 1 将废物按一定配比同水泥混合,搅匀注入容器,养护后进行 处置; 2 先将废物装入桶内,然后注入水泥浆,养护后注入或涂覆沥 青,以降低固化体的浸出率。固化体抗压强度大于为150kg /cm2,比重大于1.2g/ cm3 ,以防其投入后上浮或破裂。 容器有两种,一种是单层钢制的200L桶.另一种是复合桶, 钢桶内有一层钢筋混凝土衬里,桶盖用金属或混凝土制成。 容器需有明显的标志。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海洋倾倒的 放射性废物的容器,需表出国名、单位名称、重量和照射 率等。
Point of directional change,it is decided by Technolog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
少产生或不产生
”3R”原则
进行 综合 利用 或回 收利 用 进行 无害 化处 理与 处置 消毒 稳定化 焚烧 固化处理 填埋
13
处置对象:主要是用来处置那些实践证明难于破坏,难于转化、 不能采用其他方法处理处置,或者采用其他方法费用昂贵 的废物。一般废物和有害废物,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它们 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 该法有近30年的历史,是能为环境所接受的液体废物 处置方法。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处置方法缺乏远见,担心 深井一旦产生裂隙可能导致蓄水层的污染。
特点
处置成本低,用于处置
特点
国际协议 美国1972年《海洋
多种废物 (禁止、特许、 普通许可) 存在争议本(科教材357页)
保护、研究和保护区法》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 废管理条例》处置申请程序、地 点选择、废物种类、处置区封闭
6
海洋处置存在两种观点: 可接受的、反对的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2)经济可行性: 3)是否满足海洋法规的规定:
固体废物填埋处理技术
概述 城市垃圾卫生填埋 滤沥液处理技术 气体的迁移与控制
1
【概念】渗滤液 【理论和方法】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 填埋场选址原则; 填埋场的系统结构; 防渗结构; 渗滤液的特征及处理; 填埋气体产生过程及产生量预测; 填埋气的净化和利用; 填埋场设计相关计算。
本章重点
2
1
概述
9
放射性废物和重金属有害废物在海洋倾倒前进行水泥固化处理。 方法有两种: 1 将废物按一定配比同水泥混合,搅匀注入容器,养护后进行 处置; 2 先将废物装入桶内,然后注入水泥浆,养护后注入或涂覆沥 青,以降低固化体的浸出率。固化体抗压强度大于为150kg /cm2,比重大于1.2g/ cm3 ,以防其投入后上浮或破裂。 容器有两种,一种是单层钢制的200L桶.另一种是复合桶, 钢桶内有一层钢筋混凝土衬里,桶盖用金属或混凝土制成。 容器需有明显的标志。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海洋倾倒的 放射性废物的容器,需表出国名、单位名称、重量和照射 率等。
固体废物之填埋
• 经验公式法
• 典型的垃圾填埋场,即含水率为25%且填埋后不变,每年的近似产 气量为0.06m3/kg。如果是干旱或半干旱气候条件,又没有添加水 ,填埋废物干燥,则产气量会降低到0.03~0.045 m3/kg。相反,如 果填埋后湿度条件很合适,产气量可能达到0.15m3/kg或更高。
• 实测法
填埋气体收集
填埋技术原理
一:填埋场处置原则 1.区别对待、分类处置、严格管制危险废物和放 射性废物原则 2.最大限度将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固体废物与 生物圈相隔离 3.集中处置原则
填埋技术原理
• 二:填埋场构造 1.自然衰减型填埋场 : 允许部分渗透液由填埋场底部渗透,利用下部包气 带土层和含水层的自净能力,降低渗滤液中污染物浓 度,使其达到能接受的水平 适用:无害固体废物或会发生生物降解、化学降解 物理衰变的废物
火炬 集气管网
抽气站
抽气井
垃圾填埋堆体
去用户 或发电
被动导排
• 被动导排系统:被动导排就是不用机械抽气设备,填 埋气体依靠自身的压力沿导排井和盲沟排向填埋场外 。
场内集气井 终场覆盖层 水平集气沟
场外集气斜沟
场外集气井
场底防渗层
垃圾
隔断墙
填埋气体的净化
• 脱水与除尘
• 一般采用冷凝器、沉降器、旋风分离器或过滤器等物理单元来除 掉气体中的水分和颗粒。
七、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考虑重点 1、场址的选择 2、防止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3、填埋气的控制和利用 4、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 5、填埋作业时噪声和扬尘的控制 6、防治滋养动物的影响 7、防渗衬层渗漏检测系统 8、场地的监测和利用
填埋场选址
两项原则: 一、是场地能满足防止污染的需要 二、是经济合理 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因素 (1)土质条件和地形特点:防渗能力强,便于施工,避开洼 地,泄水能力强,背风
固体废物卫生土地填埋(内容详细)
医学精制
填埋场选址山谷
医学精制
准好氧填埋:集水井的末端敞开,利用自然通风,使 空气进入垃圾体,在集水管的四周形成好氧区域,而 在远离集水管的区域则仍为厌氧区域。这样可以利用 好氧区域垃圾降解速度快,而在厌氧区域可以截留部 分重金属。其处理效果与好氧填埋场相当,而费用与 厌氧填埋场差别不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发展。
方 废物的压实还能减少蝇、蚊的孳生和有利填埋机械的
法 移动作业等。
医学精制
废物的压实作业主要由压实机来实现,有时也可
用推土机来完成,但其工作效能通常仅为压实机的二
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在国外填埋场压实机已得到广泛
填 应用。无论何种类型压实机,在填埋废物上的通过次
埋 数宜为3-4次。多于4次,则不经济,同时对增加压实
医学精制
9.3 填埋工艺
填埋工艺的确定 填埋作业
医学精制
9.3.1 填埋工艺的确定
填埋工艺确定原则
分区作业
减少垃圾裸露面,降低作业成本。并可
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
压实多填
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
控制源头
落实环保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超前规划
采取合理的填埋方式,缩短稳定期
医学精制
垃圾的填埋工艺
覆土 一般分为日覆盖、中间覆盖和终场覆盖。
医学精制
垃圾的填埋工艺
医学精制
9.3.2 填埋作业
填埋作业
即填埋垃圾按单元从压实表面开始,向外向上堆放。某 一作业期(通常是一天)构成一个填埋单元(隔室);
由收集和运输车辆运来的垃圾按30~60cm厚为一层放 置,然后压实;
一个单元的垃圾高度宜为2~4m,最高不得超过6m; 单元作业宽度按填埋作业设备的宽度及高峰期同时进行
填埋场选址山谷
医学精制
准好氧填埋:集水井的末端敞开,利用自然通风,使 空气进入垃圾体,在集水管的四周形成好氧区域,而 在远离集水管的区域则仍为厌氧区域。这样可以利用 好氧区域垃圾降解速度快,而在厌氧区域可以截留部 分重金属。其处理效果与好氧填埋场相当,而费用与 厌氧填埋场差别不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发展。
方 废物的压实还能减少蝇、蚊的孳生和有利填埋机械的
法 移动作业等。
医学精制
废物的压实作业主要由压实机来实现,有时也可
用推土机来完成,但其工作效能通常仅为压实机的二
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在国外填埋场压实机已得到广泛
填 应用。无论何种类型压实机,在填埋废物上的通过次
埋 数宜为3-4次。多于4次,则不经济,同时对增加压实
医学精制
9.3 填埋工艺
填埋工艺的确定 填埋作业
医学精制
9.3.1 填埋工艺的确定
填埋工艺确定原则
分区作业
减少垃圾裸露面,降低作业成本。并可
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
压实多填
延长填埋场使用年限
控制源头
落实环保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超前规划
采取合理的填埋方式,缩短稳定期
医学精制
垃圾的填埋工艺
覆土 一般分为日覆盖、中间覆盖和终场覆盖。
医学精制
垃圾的填埋工艺
医学精制
9.3.2 填埋作业
填埋作业
即填埋垃圾按单元从压实表面开始,向外向上堆放。某 一作业期(通常是一天)构成一个填埋单元(隔室);
由收集和运输车辆运来的垃圾按30~60cm厚为一层放 置,然后压实;
一个单元的垃圾高度宜为2~4m,最高不得超过6m; 单元作业宽度按填埋作业设备的宽度及高峰期同时进行
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措施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
水平集气管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
水平集气管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间距随着填埋场 地形、覆盖层以及现场条件而变,通常,垂直间距 范围2.4~18m或1~2层圾的高度,水平间距范围 30~120m。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
6.4 排气及防爆 6.4.1 填埋场必须控制填埋物产生的气体,严禁填埋气体 爆炸,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埋场应设气体导排设施。 2、气体导排应按地形分别设竖向、横向或横竖相连 的排气道。各填埋层间可用穿孔管或石笼集气,可用卵 石等粒状物及土工布掩护,应保证其透气性。在填埋深 度较大时宜设臵多层导流排气系统。应考虑消化过程中 的体积变化对气体导排系统的影响。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如果知 道单位质量城市垃圾的COD以及总填埋废物量, 可估算填埋气体产量为:
(2)COD法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
1.4 填埋气体收集系统
作用:控制填埋气体在无控状态下的迁移和释放, 以减少填埋气体向大气的排放量和向地层的迁移, 并为填埋气体的回收利用做准备。 可分为:
(2)主动集气系统
特点:需要配备抽气动力系统,结构相对复杂,投 资较大,适于大中型垃圾填埋场气体的收集。 主动集力系统包括:
填埋气体内部收集系统 填埋气体边缘收集系统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
填埋气体内部收集系统构成:
抽气井 集气输送管道 抽风机 冷凝液收集装臵 气体净化设备 发电机组
环境专业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臵
(4)甲烷发酵阶段
此阶段发生于填埋200~500天之后,此时,产甲 烷菌将前一阶段所产生的有机酸分解为稳定的 细胞质、甲烷气、二氧化碳及能量,直至填埋 层内部的温度达到55oC左右,且温度不再升高为 止。
第04章_有机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4.1
填埋处置技术分类
4.1.2 卫生填埋法
3. 卫生填埋场防渗结构
(3)复合衬层应按下列结构铺设: ③ 单复合衬层结构,铺防渗层时,衬层应覆盖底面及坑壁; 双复合衬层防渗结构,铺防渗层时,衬层应覆盖底面及坑壁。 主土工膜衬层以上应为渗滤液的主防渗层,主衬层和副衬层之 间应为渗滤液检测层和次防渗层。
4.1
填埋处置技术分类
4.1.2 卫生填埋法
4. 卫生填埋场的封场
(3)填埋场封场后应覆盖植被。根据所种植物的根系深浅而 确定覆盖营养土层厚度,不应小于20cm,总覆盖土应在80cm以 上。 (4)填埋场封场应充分考虑堆体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封场 坡度宜为5%。 (5)封场应考虑地表水径流、排水防渗、覆盖层渗透性和填 埋气体对覆盖层的顶托力等因素,使最终覆盖满足安全和长效 的需求。
4.5
填埋气体的产生及控制
4.5.1 填埋气体产生原理及特性
1. 填埋气体的组成特性
(1)主要气体组成 (2)微量气体组成 据测算,1吨垃圾在填埋场寿命期内大约可产生39~390 m3的 填埋气体;其成分可分为三类:CH4 50%~70%、CO2 30%~50% 为主要成分,H2S、NH3和H2等为常见成分,其体积分数之和不 足5%,而烷烃、环烷烃、芳烃、卤代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物 (VOCs)为微量成分,其体积分数之和低于1%。
4.5
填埋气体的产生及控制
4.5.2 填埋气体的收集和处理
1. 填埋气体收集系统
(1)被动集气系统 集气井、周边碎石沟渠、周边屏障沟渠或泥浆墙、填埋场防渗 层。 (2)主动集气系统 填埋气体内部收集系统:抽气井、集气输送管、抽风机。 填埋气体边缘气体的横向迁移:周边抽气井、周边抽气沟渠、 周边注气井系统(空气屏障系统)。
11、固体废物填埋技术(2014)
图11.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典型工艺流程
垃圾填埋作业过程: 卸料、铺平、压实、覆土 覆土:日覆土、中间覆土、终场覆土 日覆土:0.15m 中间覆土:0.3m 终场覆土:1m
11.4 卫生填埋场的防渗与渗滤液处理
11.4.1 渗滤液的成分与产量 1. 渗滤液成分 渗滤液的成分主要包括:溶解性有机物、无机常量 成分、重金属和外来有机物等四类水溶性组分。见P381 表11.3、 P382表11.4、P383表11.5 渗滤液的组分在填埋场不同稳定化阶段是变化的, 如图11.5所示。
图11.13 填埋场气体被动收集系统示意图
图11.14 被动收集系统竖向集气井示意图
图11.15 被动收集系统水平集气井示意图
被动收集系统 优点:费用低,运行维护简单。 缺点:无法对填埋场气体进行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 一部分无序迁移的填埋场气体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 污染。
3. 不同集气方式的特点
中国大型垃圾填埋场 -1
处置能力/t· d 2000 3000 1200 2000 1800 200 2000
使用年限 1991-2014 19891990-1997 1992-1999 1995-2045 19971990-2010 1995-2005
建设费用/百万 元
31.6 104 16 37 300 (1000) 3 110
Hazardous Waste Landfill
斜坡
底部的斜坡面
地面水管道 管线和维护通道
渗滤液管
11.2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
11.2.1 填埋场的选址 填埋场选址的基本原则: 遵守国家相关标准 服从城市总体规划 充分考虑库容量要求 考虑地质、水文、气象、自然地理条件 考虑交通、资源条件
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
土壤与地下水的影响及控制
影响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和人体健康。
控制
为了减少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应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如铺设防渗膜、设置地下水导排系统等, 同时应定期监测土壤和地下水质量,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修复。
PART 05
填埋处置的优缺点与未来 发展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填埋处置的优点
01
02
03
成本低廉
填埋处置通常成本较低, 因为其操作相对简单,且 土地利用效率高。
处理量大
填埋场可以处理大量固体 废物,有助于缓解城市垃 圾处理压力。
适应性强
填埋场可以适应不同类型 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 圾、工业废弃物等。
填埋处置的缺点
占用土地资源
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资源,对土地资源造成压 力。
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
https://
REPORTING
• 引言 • 填埋处置的原理与技术 • 填埋处置的过程与操作 • 填埋处置的环境影响与控制 • 填埋处置的优缺点与未来发展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固体废物的定义与来源
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 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 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 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废物性质和安全性要求, 划分不同的填埋区域。
填埋操作
将预处理后的废物按照规定要 求进行填埋。
监测与记录
对填埋过程进行监测,记录相 关数据,确保填埋安全。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
对填埋场周围环境进行 定时监测
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技术交流
各国开展固体废物填埋 技术的交流合作 分享填埋技术的最新进 展与成果
经验分享
分享不同国家在填埋技 术上的经验与教训 促进技术的全球共享与 进步
政策合作
制定跨国政策标准,共 同应对固体废物填埋问 题 推动全球环境可持续发 展
创新合作
合作开发新型填埋技术 提升填埋效率与资源回 收利用率
确保填埋过程符合环保 标准。
推广可持续技术
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 填埋技术。
加强环境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 题,减少潜在风险。
社会效益平衡
平衡环保与经济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 04
第4章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的技术 创新
垃圾填埋场的智 能化管理
垃圾填埋场智能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工 智能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测管理,提高填埋效率、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地 监测填埋场的废物处理情况,为环保工作提供 数据支持。
结语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 国间的合作与经验交流,不仅促进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为全球环境保 护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遵守国际标准与规范,我们可以更好地管 理固体废物填埋过程,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06
第6章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的未来 展望
什么是固体废物填埋技术?
减少环境影响
01 处理废物的方法之一
掩埋在地下
02 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保处理方式
03 可持续发展的处理方式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的历史
古代人类使用方法 古代垃圾处理方式
持续发展至今 现代技术依然存在
源远流长的技术 历史悠久的传统技术
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技术交流
各国开展固体废物填埋 技术的交流合作 分享填埋技术的最新进 展与成果
经验分享
分享不同国家在填埋技 术上的经验与教训 促进技术的全球共享与 进步
政策合作
制定跨国政策标准,共 同应对固体废物填埋问 题 推动全球环境可持续发 展
创新合作
合作开发新型填埋技术 提升填埋效率与资源回 收利用率
确保填埋过程符合环保 标准。
推广可持续技术
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的 填埋技术。
加强环境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 题,减少潜在风险。
社会效益平衡
平衡环保与经济效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
● 04
第4章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的技术 创新
垃圾填埋场的智 能化管理
垃圾填埋场智能化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工 智能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测管理,提高填埋效率、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地 监测填埋场的废物处理情况,为环保工作提供 数据支持。
结语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的国际标准与规范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各 国间的合作与经验交流,不仅促进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为全球环境保 护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遵守国际标准与规范,我们可以更好地管 理固体废物填埋过程,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06
第6章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的未来 展望
什么是固体废物填埋技术?
减少环境影响
01 处理废物的方法之一
掩埋在地下
02 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环保处理方式
03 可持续发展的处理方式
固体废物填埋技术的历史
古代人类使用方法 古代垃圾处理方式
持续发展至今 现代技术依然存在
源远流长的技术 历史悠久的传统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第五章 填埋_1
〔b〕吸附/解吸:处置场产生的气体中的挥发性和 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渗滤液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 物质,会被所处置的废物和土壤所吸附;而在某些条 件下,也会发生解吸作用,使污染物进入气体或液体.
〔c〕脱卤/降解:有机化合物的脱卤作用和水解、 化学降解作用;
〔d〕氧化还原: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影响金属和金属 盐的可溶性;
1. 废物处置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换
与废水和废气相比,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质具有一 定的惰性和迟滞性,但是在长期的地质处置过程中, 由于本身固有的特性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加上水分 的进入,必然会因发生在固体废物中的一系列相互 关联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导致这些污染 物质不断释放出来,进入环境中.
1.1 废物在处置过程中的反应
〔1〕生物反应
这是处置含有机物,特别是可降解有机物时,处置场 中发生的最重要反应,其产物是气体、水分和可溶 解的有机物,最终结果是使所处置的有机废物逐渐 达到稳定化.
生物降解过程通常从好氧生物降解开始,产生的主要 气体是CO2,好氧降解只能持续短时间.一旦废物中的 氧气被耗尽,降解就变成厌氧过程,有机物质被转变成 CO2、CH4、少量的氨和硫化氢.此外,处置场内发生 的许多化学反应也以生物作用为媒介.
4. 地质屏障的防护性能
地质屏障对有害物质的防护性能取决于地质屏障 的岩石性质、水文地质特征以及污染物本身的物 理化学性质.对地质屏障防护能力的评价,首先要 了解处置场释放出的污染物在地质介质中的迁移 速度和去除机制.场地土壤的特性以及发生的生 化反应均会影响废物组份或反应产物的迁移特性. 例如,pH值偏高或偏低的废物可在某些土壤中被 中和,无机组份被转化为低迁移性毒物,有机化合 物可以被降解等.
如果污染物在地下水-地质介质中的吸附平衡为线性 关系,可用下式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