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统计年鉴2017:各市(州)国有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6年)
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74318元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8-05-15 15:30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与2016年的67569元相比,增加了6749元,同比名义增长10.0%,增速比2016年加快1.1个百分点。
扣除物价因素,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8.2%。
分四大区域看,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84809元、68323元、61193元和59514元,同比名义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10.7%、东部10.1%、西部9.4%和东北地区8.5%。
最高和最低区域的平均工资之比为1.4,与上年持平。
表1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分地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3150元,金融业122851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7815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9倍、1.65倍和1.45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6504元,住宿和餐饮业45751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5055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9%、62%和68%。
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65,与上年相比差距扩大了0.01。
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采矿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率分别为14.8%、13.3%和12.0%。
增速最低的三个行业依次为金融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增长率分别为4.6%、5.5%和5.8%。
全部19个行业门类中,有5个行业的平均工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2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分行业年平均工资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外商投资企业90064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1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其他内资单位5441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
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其中,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
你的工资涨了多少?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平均工资将影响你的10大钱袋子!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0%。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0415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102元,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52289元。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4272元,住宿和餐饮业3688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8417元。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表示,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10.0%,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分别拉动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5.5、2.7、1.6和0.2个百分点。
其中,企业贡献率达55.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拉动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保证工资较快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带动相关行业工资增长。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拉动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因此,不要再说拖后腿了!是你的辛勤工作拉动了平均工资增长!平均工资从10个方面影响你我平均工资指的是应发工资。
平均工资是个关键数据,它是有关部门制定社会保险征缴基数、计算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等的重要依据,将在10个方面影响职工权益。
2017年-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93,136.00
54,032.00
86,354.00
77,209.00
82,800.00
59,941.00
77,998.00
59,132.00
67,961.00
59,386.00
84,618.00
56,273.00
103,768.00
66,523.00
88,028.00
2017年-按行业分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行业/地区
2017年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 局>>中国统计年鉴 2018
平均工资
农、林、牧、渔 业
74,318.00 131,700.00
75,680.00
55,497.00
68,215.00
105,733.00
174,250.00
65,173.00
127,722.00
59,089.00
98,235.00
59,131.00
93,073.00
53,417.00
70,226.00
57,339.00
88,179.00
信息传输、软件
住宿和餐饮业 和信息技术服务
45,751.00
业 133,150.00
56,325.00
183,183.00
46,391.00
151,778.00
38,465.00
84,317.00
31,030.00
77,870.00
39,620.00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17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后,各省份2017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也陆续出炉。
那么,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是多少钱呢?下面小编整理的2017全国平均工资收入排名,一起来看看吧。
2017全国平均工资标准_2017全国平均工资收入排名_2017中国各省平均工资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8日,全国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等23省份陆续公布了2016年地区平均工资情况。
北京在已公布省份中平均工资最高,其中非私营单位年均工资达到了历史最高,为119928元,比2015年的111390元增加了8538元,增长7.7%。
但在这23个省份中,包括北京在内,全国仅有4个省份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赶超了全国水平。
河南垫底,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为49505元,不足北京的一半。
同时,也仅有5个省份的城镇私营单位人员平均工资超过了全国水平,吉林垫底,平均工资仅为30184元,不仅不到北京的一半,与全国平均数42833元还相差了12649元。
多数省份非私营单位平均月薪达到5000元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2016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显示: 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2833元。
从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3省份中仅有北京、浙江、广东和江苏等4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从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看,23省份中也仅有北京、浙江、广东、重庆和江苏这5个省份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上述统计显示,无论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城镇私营单位,多数省份的平均工资未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发现,2016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6万元的省份有北京、浙江、广东、江苏、青海、贵州、宁夏、重庆、四川、福建、海南、内蒙古、云南等13个,占比59%,超过了一半。
云南省各州市县职工平均工资 (2016年)

Yunnan Kunming Wuhua Panlong Guandu Xishan Dongchuan Chenggong Jinning Fuming Yiliang Shilin Songming Luquan Xundian Anning Qujing Qilin Zhanyi Malong Luliang Shizong Luoping Fuyuan Huize Xuanwei Yuxi Hongta Jiangchuan Chengjiang Tonghai Huaning Yimen Eshan Xinping Yuanjiang
职工平均工资
Average Wage of Staff and Workers
6.36 6.84 6.77 7.11 7.31 6.00 5.39 8.14 5.94 5.57 5.48 5.91 6.43 7.33 6.28 5.89 5.33 5.55 4.47 5.31 5.66 5.92 6.14 4.81 6.13 4.81 6.04 5.90 5.30 6.60 5.72 6.77 6.05 6.67 6.13 6.75
18-7 各州市县职工平均工资 (2016年)
Average Wages of Staff and Workers by Region (2016)
单位:万元∕ 人
(10 000ion
全省 昆明市 五华区 盘龙区 官渡区 西山区 东川区 呈贡区 晋宁县 富民县 宜良县 石林县 嵩明县 禄劝县 寻甸县 安宁市 曲靖市 麒麟区 沾益区 马龙县 陆良县 师宗县 罗平县 富源县 会泽县 宣威市 玉溪市 红塔区 江川区 澄江县 通海县 华宁县 易门县 峨山县 新平县 元江县
城镇集体 单位 Urban Collectiveowned Entities
四川统计年鉴2017:按行业分国有集体其他各种经济单位女性就业人员数

行业
Sector
总计
Total
按经济类型分
Grouped by Ownership
国有经济单位
State-owned Units
城镇集体经济单位
Urban Collective-owned Units
其他各种经济单位
Units of Other Types of Ownership
按行业分
Grouped by Sector
金融业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房地产业
Real Estate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Leasing and Business Services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ical Services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Environment and Public Facilities
6.04
0.75 46.29 27.48
2.88 27.44
0.85 3.79 58.84 7.96 18.63 15.88 12.41 5.75 7.25 13.68 7.19 3.69 6.35
6.12
0.81 47.77 28.97
2.78 29.98
0.84 3.57 55.10 7.20 18.62 15.67 12.50 5.01 7.17 16.49 7.57 4.03 6.37
2013
232.56
128.94 7.67
95.94
1.03 3.81 49.10 7.83 12.77 10.18 10.52 4.32 5.86 11.90 3.42 2.23 5.79
四川省统计局关于发布2017年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公告

法眼39政策吹风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0号)国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激发人力资源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繁荣发展。
国家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公平竞争、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的人力资源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七部门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发改就业〔2018〕1008号)发展壮大新动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劳动者转岗提质就业。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催生吸纳就业新市场主体。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支持返乡下乡创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扩大就地就近就业规模。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定和促进外向型就业。
健全联动机制,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
加强统筹施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
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强化失业风险应对。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四川省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的通知(川人社发〔2018〕31号) 企业工资指导线:(一)企业工资指导线的基准线为7%。
(二)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上线(预警线)为11%。
(三)企业工资指导线的下线为3%。
企业应当建立与经济效益相协调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确定本企业的工资增长水平和不同岗位人员的工资调整幅度,既促进企业发展,又保障职工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经济效益较好、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工资增长幅度应当高一些;工资水平较高的,工资增长幅度可以低一些。
因生产经营持续亏损,增加职工工资确有困难的企业,通过集体协商,职工工资增长可以低于下线。
四川省统计局关于发布2017年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公告2017年四川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8671元,比上年增加4246元,增长7.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
2016年度社平工资标准

2016年度社平工资标准2016年度社平工资标准是指在某一特定社会范围内,所有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的统计数值。
社平工资标准的确定对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6年,我国的社平工资标准经历了一定的变化,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首先,2016年度社平工资标准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的社平工资标准普遍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这种地区差异主要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
东部地区的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于劳动力需求较大,因此工资水平也相对较高。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这也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状。
其次,2016年度社平工资标准的提高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于工资水平的影响不可忽视。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些传统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而新兴产业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加,这也导致了工资水平的不同程度上涨。
另一方面,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也对社平工资标准产生了影响。
2016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政策,其中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提高社平工资标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再者,2016年度社平工资标准的提高对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社平工资标准的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这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高社平工资标准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度社平工资标准的提高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的增加,这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劳动者仍然存在着工资低于生活成本的情况,这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