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第一章:体育理论概述1.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1.2 体育理论的基本构成1.3 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1.4 体育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第二章:体育教学论2.1 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2.2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3 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2.4 体育教学评价与反馈第三章:体育训练学3.1 体育训练的基本原理3.2 体育训练的方法与手段3.3 体育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4 体育训练效果的评价与监控第四章:体育竞赛与裁判4.1 体育竞赛的类型与组织4.2 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4.3 体育竞赛的道德与纪律4.4 体育竞赛的成绩与记录第五章:体育与健康5.1 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5.2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5.3 体育运动与营养保健5.4 体育运动与疾病预防第六章:运动生理学基础6.1 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6.2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6.3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6.4 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第七章:运动心理学原理7.1 运动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7.2 运动参与的心理因素7.3 运动技能的心理因素7.4 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八章:体育社会学8.1 体育与社会的关系8.2 体育与社会变迁8.3 体育与社会整合8.4 体育与社会问题第九章:体育市场营销与管理9.1 体育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9.2 体育市场营销策略与方法9.3 体育市场营销案例分析9.4 体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十章:体育法规与伦理10.1 体育法规的体系与内容10.2 体育法规的遵守与执行10.3 体育伦理的基本原则10.4 体育伦理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运动生理学基础难点解析: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理解运动对肌肉系统的影响对于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和运动效果至关重要。
二、运动心理学原理难点解析:运动心理学研究运动参与的心理因素,如动机、自信和焦虑等,这些因素对运动员的表现和长期参与运动的态度有显著影响。
三、体育社会学难点解析:体育社会学探讨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包括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以及社会变迁对体育的影响。
《体育理论教案》
《体育理论教案》word版第一章:体育概述1.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理解体育的概念掌握体育的基本功能1.2 体育的发展历程了解体育的起源与发展掌握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3 体育与健康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与原则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2 运动与神经系统了解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掌握运动生理学中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2.3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了解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掌握运动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知识第三章:运动心理学3.1 运动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理解运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2 运动动机与运动兴趣了解运动动机与运动兴趣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培养运动动机与兴趣的方法3.3 运动心理辅导与训练理解运动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掌握运动心理辅导与训练的方法第四章:体育教学论4.1 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体育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体育教学的方法与策略4.2 体育教学设计了解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体育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技巧4.3 体育教学评价理解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掌握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第五章:学校体育与管理5.1 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理解学校体育的基本目的与任务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5.2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掌握学校体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5.3 学校体育竞赛与活动组织理解学校体育竞赛的重要性掌握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方法第六章: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6.1 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理解运动训练的概念与特点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6.2 运动训练计划与周期安排了解运动训练计划的重要性掌握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方法与步骤6.3 运动训练中的负荷与恢复理解运动训练中的负荷概念掌握运动负荷的控制与恢复策略第七章:运动营养与保健7.1 运动营养的基本概念理解营养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原则与建议7.2 运动营养补充与饮食安排了解运动营养补充的种类与作用掌握运动饮食安排的方法与技巧7.3 运动保健与损伤预防理解运动保健的重要性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第八章:体育竞赛与裁判8.1 体育竞赛的种类与规则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掌握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方法8.2 裁判员的角色与职责理解裁判员在体育竞赛中的重要性掌握裁判员的基本素质与培养方法8.3 体育竞赛的公正与诚信理解体育竞赛公正与诚信的意义掌握维护体育竞赛公正与诚信的策略第九章:体育设施与器材管理9.1 体育设施的规划与设计了解体育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掌握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原则9.2 体育器材的选购与维护理解体育器材的选购标准掌握体育器材的维护与管理方法9.3 体育设施与器材的安全使用理解体育设施与器材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安全使用体育设施与器材的注意事项第十章:体育与可持续发展10.1 体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理解体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掌握体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0.2 体育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了解体育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发展绿色体育的途径与方法10.3 体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理解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掌握通过体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体育概述:理解体育的概念和基本功能,以及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基础理论课(2012)
1 2 3 4 5 6 7 8
具体进度按教学任务书 备注:定向越野若遇雨天可与运动体验课或游泳课调整;运动体验课若受雨 天影响可与游泳课或按雨天计划调整。
17
二、体育基础课--课外锻炼10学时
晨 跑(7学时) 课外活动(3学时 ) 周一至周四 15:45—16:30
时间:6:45-7:15 地点:田径场 对象:一年级,A区田径场 二年级,K区田径场 要求:每周1次 考勤方法:采用校园一卡通考勤
上海大学体育学院网址
二、体育基础课(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内容
定向 越野
体能 评价
游泳
体育基础课
体验
考核
早操 活动
二、体育基础课---课程目标
通过体育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上海大 学的体育教育要求,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 游泳运动的基本要领和学习方法,学会自我体能 测试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练习手段,发展专项运 动兴趣,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
总评 成绩 100%
注:学习态度包括课堂考勤、课堂纪律及运动服装等。
注:详见体育基础课教学大纲
三、体育课程课堂基本要求
1、常规的介绍 服装、鞋子、出勤率等 2、考勤制度:按学校学籍规定的考核条例执行,学生每学期缺课时数达到
总学时的三分之一以上者(含事假、病假、公假)或无故旷课三次,该学期 不予评定成绩,须重修该学期的课程。无故旷课一次,扣平时成绩15分;迟 到、早退一次,扣平时成绩5分;依此类推。早操、课外活动缺一次扣平时成 绩15分,缺3次以上者,平时成绩记“缺课”。
游泳注意事项
4、激烈游泳后,应在水中放松,调整好呼吸以后 再出水。但如果在游泳时出现头晕、恶心、冷颤 或抽筋不止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出水。 5、游泳结束后,最好能及时淋浴或擦干身体,并 注意穿衣保暖。 强调: 50米游泳达标规定及测试方法 未经任课教师同意,学生严禁随意下水。
《体育基础理论》课件
3
免疫系统
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的可能性。
优秀运动员的条件与特点
毅力与决心
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克服困难。
竞争意识
愿意不断超越自己和对手。
专注力
集中注意力,达到最佳状态。
团队合作
在集体项目中与队友紧密合作。
体育科研与技术的进展
1 运动生理学
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
3 运动营养学
研究饮食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1
骨骼系统
2
支撑和保护身体,给予肌肉运动提供
支持。
3
循环系统
4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肌肉,帮助身 体产生能量。
肌肉系统
身体的主要动力系统,提供力量和控 制运动。
神经系统
控制和调节运动,使身体能够做出精 确的动作。
人体能力的发展及训练方法
力量
通过重量训练和抗阻训练提高肌肉力量。
耐力
进行有氧运动,增加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
速度
进行爆发力和反应力训练,提高肌肉收缩速 度。
灵敏度
进行敏捷性和协调性训练,提高身体的反应 能力。
不同运动项目的特殊要求
篮球 游泳 田径 体操
协调性,节奏感 耐力,动作技巧 速度,灵活性 柔韧性,力量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1
心血管系统
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增强心脏和血管功能。
2
骨骼系统
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体育基础理论》PPT课 件
本课件将带您探索体育基础理论的精髓。我们将研究人体运动的组成部分、 人体能力的发展及训练方法、不同运动与特点以及体育科研与技术的 进展。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令人兴奋且有趣的学习之旅吧!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第一章:体育理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掌握体育理论的主要分支和作用。
3. 理解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体育理论的主要分支: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论等。
3. 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作用:指导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内涵和主要分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体育理论在实际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 讲解:讲解体育理论的主要分支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体育理论在实际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五、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评估学生的文章内容是否完整、分析是否深入、观点是否明确。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掌握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理解运动生理学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运动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关系。
3.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和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法:进行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讲解:讲解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3. 实验:进行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五、作业与评估:2. 评估:评估学生的文章内容是否完整、分析是否深入、观点是否明确。
第三章:运动心理学原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
2. 掌握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3. 理解运动心理学在体育竞技中的重要性。
1. 运动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第一章:体育理论概述1.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1.2 体育的分类与起源1.3 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1.4 体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2.2 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2.3 运动与人体能量代谢2.4 运动与人体生长发育第三章:运动心理学3.1 运动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3.2 运动心理状态与运动表现的关系3.3 运动心理辅导与训练方法3.4 运动心理学在体育竞技中的应用第四章:运动训练学4.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4.2 运动训练原则与方法4.3 运动训练计划与负荷安排4.4 运动训练中的营养与恢复第五章:体育教学论5.1 体育教学论的定义与研究内容5.2 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5.3 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5.4 体育教学评价与反馈第六章:运动生物力学6.1 运动生物力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6.2 运动生物力学在体育竞技中的应用6.3 运动技术分析与评价6.4 运动损伤的生物力学原因与预防第七章:运动营养学7.1 运动营养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7.2 运动员的营养需求与膳食安排7.3 运动补剂的应用与误区7.4 运动与体重管理第八章:运动训练计划与实施8.1 运动训练计划的设计与制定8.2 运动训练方法的选用与组合8.3 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8.4 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与评价第九章:体育竞赛与规则9.1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9.2 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9.3 运动竞赛的心理策略与战术运用9.4 运动竞赛的伦理与公平竞争第十章:体育与健康促进10.1 体育与健康的相互关系10.2 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的益处10.3 健康促进的策略与方法10.4 体育锻炼与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重点和难点解析1. 体育理论概述:重点关注体育的定义与功能,以及体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补充说明体育理论是如何指导体育实践的,以及它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2. 运动生理学基础:重点关注运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运动与人体能量代谢的关系。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使用)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使用)Ⅰ前言《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是对体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尤其是当代体育实践中的某些宏观性、全局性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新视角的探索和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本大纲适用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有不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课堂讲解专注重点要点,一般内容用提问、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与自学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部分了解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教学总时数30学时,理论课30学时。
四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周西宽主编,2004年10月出版。
Ⅱ正文总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体育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二)了解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及理论体系的重构。
(三)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对象、领域以及其意义。
(四)熟悉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特点。
三教学内容(一)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二)熟悉体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三)熟悉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四)体育基本理论体系的重构(五)自学体育基本理论的重要意义第一篇体育概念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体育的概念(古代、近代、现代)及历史回顾。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古代(希腊、中国)体育概念以及近代(欧美、中国)体育概念。
(二)了解正确认识现代体育概念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一)了解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二)掌握古代体育概念和近代体育概念(三)认识现代体育概念(四)了解现代体育概念的存在问题第二篇体育观念论一教学目的学习体育的几种观念。
体育基础理论讲义
(二)整理活动
• 两种: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 两种: • 作用: 作用: (1)有助于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常态; )有助于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常态; (2)有助于肌肉的血液畅流,排出代谢产物,达到 )有助于肌肉的血液畅流,排出代谢产物, 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的效果。 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的效果。
4、保健、娱乐的功能 、保健、
(1)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 健康水平,适应劳动工作的需要。合理的体育运动 和医疗体育,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 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达到防病治病的 目的。 (2)体育运动可以丰富休闲生活,使在工作中的 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愉悦心情。
——运动后半小时 运动后半小时 ——消化不良、腹痛、恶心、胃下垂 消化不良、腹痛、恶心、 消化不良
2、教育功能 、 (1)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丰 )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 富精神文化生活。 富精神文化生活。 (2)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体育活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3)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发展 )体育活动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 勇敢、果断、自制和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 勇敢、果断、自制和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
运动卫生常识
一、重视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体育运动过程是人体由静态——动态 动态——静态的变化过程。准 静态的变化过程。 体育运动过程是人体由静态 动态 静态的变化过程 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就是实现这种变化的过度手段。 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就是实现这种变化的过度手段。
(一)准备活动
• 作用: 作用: 能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 (1)能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 能加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氧的利用率; (2)能加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氧的利用率; 能调节运动情绪; (3)能调节运动情绪; 能预防运动损伤。增强肌肉、肌腱、 (4)能预防运动损伤。增强肌肉、肌腱、韧带的弹性和伸 展性。 展性。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整理资料—第二篇体育观念论
第二篇体育观念论一、体育整体观1、体育整体观提出的现实意义。
2、体育(在空间维度)的构成系统体育(时间维度)过程构成3、竞技体育:又称“精英体育”,是以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争取比赛胜利为直接目的的体育形态。
群众体育:又称大众体育,是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为直接目的的体育形态。
4、大型赛事的组织管理:“矩阵组织方法”。
又称“规则—目标结构”或“规则—矩阵结构”。
二、体育价值观1、含义:体育价值观是体育的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作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2、影响体育价值观的因素3、体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体育价值目标——指人在特定条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实现的体育价值理想。
体育价值实现手段——指实现特定体育价值目标的方式、途径和方法。
其基本手段有3类:经济手段、政治手段、舆论手段。
体育价值评价标准——是对体育价值的质和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和尺度。
在我国,体育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要(健身、娱乐、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的身心素质,并使人的自身价也得以提高,并能更好的实现。
4、体育价值观的主要特点评判性——指其在形成过程中对体育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判定自调性——指其无论正确与否都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定向性——指其具有一定的向度驱动性——指其是支配人的体育行为的价值动力5、体育理念——是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认识或观念。
6、体育理念在现代体育发展中起导向和规范作用(内在驱动力)的原因有eg:“以人为本”体育理念、“人文奥运”理念、终身体育理念、大众化体育理念、可持续发展体育理念、国际化体育理念、产业化体育理念、健康理念、体育素质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理念等。
7、中华体育精神内容包括——为国争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科学求实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理论完整(第一章)ppt课件
基本特征
(1) 有健康、积极向 上的信仰。 (2) 具有高尚的品德 与情操。 (3) 有完美的人格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
概念:是指人的信仰、品
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 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 态。 完整版课件
基本标准 (1) 有坚定而完美的人格信念 (2) 作风正派,遵纪守法 (3) 坚持真理,敢于斗争 (4) 努力工作,乐于奉献 (5) 严于律己,团结群众 (6) 生活简朴,以苦为乐 (7) 对社会、朋友、家庭要善 于承担责任 (8) 善于学习,努力进取 (9)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0)容纳他人的进步与发展
机仍争体 的是,育 重保许源 要护多于 手自体人 段己育类 。、技的
获能生 得至存 生今斗
运★ 动掌 能握 力生 与存 技的 能技
能
——
完整版课件
❖
三 育技、 锻能掌 炼,握 的培体 意养育 识终的 习身基 惯参本
加知 体识
17
❖
己价们体和“高 的值如育举高校 人,何竞办水体 生进实赛各平育 目而现,种运通 标实体教类动过 。现育会型队办
完整版课件
5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 任务的基本途径
体育教学
身体锻炼
运动训练和竞赛
完整版课件
6
体育教学——
❖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 ❖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三基”: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完整版课件
7
身体锻炼——
❖ 通过身体运动和自然力 的作用来发展身体、娱 乐身心,从而改善健康 水平。
自的人的”
四 的平、 时,提 代全高 价面运 值实动
现技 体术 育水
完整版课件
18
五、增强学生体质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教学大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通过本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掌握体育的基础理论与国家体育的宏观政策、方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学习打好基础,增强从事体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自觉性。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1.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是一门高度概括的学科,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2.该课程教学涉及内容广泛,应突出重点章节教学。
3.教学中应在大纲的基础上,不断补充新理论、新知识。
(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和作业等形式。
(四)考核方式教学结束时进行考查,以平时考勤、作业、讨论发言情况计算考核成绩。
具体考核比例如下:总成绩=考勤×30%+讨论×20%+作业×50%(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大纲内容总论1.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特点2.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说明与要求:了解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特点、研究对象重点与难点: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第一篇体育概念论第一章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1.古代体育概念2.近代体育概念第二章现代体育概念问题1.“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2.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说明与要求:1.了解有关古代体育与现代体育的概论及其联系;2.掌握各流派“体育”概论的主要观点;3.掌握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的联系与区别重点与难点: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第二篇体育观念论第一章体育整体观1.体育整体观的提出和意义2.体育整体观的应用第二章体育价值观1. 体育价值观概述2.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理念3.体育价值观与体育精神第三章人文体育观1.人文体育观的确立2.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第四章科学体育观1.科学体育观的形成和认同2.科学体育观的多视角分析说明与要求:1.了解体育整体观的意义和应用;了解体育价值观和体育理念、体育精神的联系与区别;2.掌握体育价值观的含义、基本内容、特点和决定因素3.掌握现代体育人文价值观取向4.了解科学体育观形成与认同、决定因素,了解科学体育观的多视角分析重点:体育价值观的含义、基本内容、特点和决定因素难点:现代体育人文价值观取向第三篇体育主体实施论(1)体育的基本形态1.学校体育2.体育专业教育3.竞技体育4.群众体育第二章体育的基本功能1.体育功能概述2.体育的基本功能第三章体育的目的和任务1.体育目的任务的确定依据2.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第四章体育实施途径1.体育教学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4.体育锻炼5.体育娱乐第五章体育的基本手段1.体育手段概述2.传统体育手段3.时尚体育手段-极限运动4.体育手段的构成说明与要求:1.了解体育的基本形态、基本功能、基本手段和体育的目的、任务;2.掌握学校体育、体育专业教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形态的功能;3.掌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锻炼、体育娱乐等体育实施途径的基本特点和价值。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1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离不开体育的整体实践);2研究视角的宏观性(体育实践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宏观现象);3研究内容的时代性(在时间空间跨度极大);4研究方法(有哲学的逻辑学社会学历史学预测学等)。
(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16C-19C)体育的行业化教育化学科化是基本特征,德国J.C.F古茨穆斯《青年的体操》、德“学校体育之父”施皮斯《体操论》、瑞典P.H.的一般原理》。
凝结了可贵的近现代体育思想和综合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的萌芽。
2初步形成(20C初-70S)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为新鲜活泼自然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
以户外运动游戏为主的“自然体育”在学校兴盛。
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始于20C初的新文化运动。
1917毛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新青年》的《体育之研究》。
60S我国通用《体育原理》教材,虽初步形成,书籍多但大多偏重于较为成熟的体育教育方面。
3改革阶段(20C70S后期来)高度综合又急剧分化的趋势,体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陆续产生,一些国开始进行体育理论方面改革尝试。
体育基论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体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准确与规范程序直接反映体育基本理论成熟程度发展水准。
体育基本概念分:一是体育的本体概念二是体育的相关概念。
在此领域中,中外历来都存在许多争议。
体育的基本观念:1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2主体需要的某中效应或属性”,所以可理解为体育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效应和属性是由客体方面体育的功能与主体方面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
在我国体育价值观的主流是:国家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又不断提高人的身心素质从而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提高并能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实现。
《体育课基础理论知识》课件
我们将分享体育的定义,常见运动项目介绍,以及为什么选择运动有益于身 心健康。
运动的定义和意义
1 身体锻炼
不仅能帮助减轻肥胖,还能增加肌肉和骨骼强度。
2 心理健康
锻炼可以减轻抑郁症状,帮助放松身体和大脑,改善睡眠。
3 社会交往
加入团队运动,可以增加社交活动,促进团队合作。
3
预防疾病
适量的锻炼可以预防许多健康问题,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压。
运动对心理的影响
优点 减轻压力和焦虑
改善心情和睡眠 增加自信和积极思考
缺点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锻炼是压力的来源,造成 负担。 过量的运动可能会导致精神疲劳,影响睡眠。 身体受伤和失败的可能性,会影响身心健康。
运动的基本原则
个性化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
循序渐进
避免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渐加大锻 炼强度。
系统化
计划锻炼时间和量,建立长期锻炼的习惯。
周期性
定期调整锻炼计划和强度,保持新鲜感和动 力。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瑜伽
适合想要练习身体平衡和灵活 度的人。
举重
适合想要增强身体力量的人。
网球
适合想要锻炼协调性和反应能 力的人。
常见运动项目介绍
篮球
游泳
需要高强度的运动能力和敏捷 性,是增强心肺功能的好方法。
适合任何年龄的人,可增强肌 肉和心肺功能。
骑自行车
低风险的运动方式,适合任何 人进行锻炼。
跑步
刺激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耐 力和卡路里消耗。
运动的好处和意义
预防疾病
运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 等疾病。
强化心理素质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
体育课教案(体育理论)第一章:体育理论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理解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2. 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3. 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体育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理论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体育理论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体育理论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体育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
2. 结合实例,思考体育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2. 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3. 运动生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实验法:进行运动生理学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生理学的原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生理学的基本原理,让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3. 实验:进行运动生理学的实验,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动生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运动生理学知识。
2. 结合实例,思考运动生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运动生物力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大学体育理论教程
大学体育理论教程
《大学体育理论教程》内容为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体育理论知识,旨在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
《大学体育理论教程》的编写突出地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内容以培养学生锻炼兴趣和锻炼习惯、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为目标,具有观念新、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简便易学的特色。
同时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便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
目录:
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概述
第一节体育与健康的概念
第二节大学生的生理特征
第三节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
第四节体育锻炼与心肺功能适应能力
第五节体育锻炼与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的增强
第二章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二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第三节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体育锻炼与心理调控
第三章科学的体育锻炼
第一节身体素质概述
第二节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节科学的自我锻炼
第四节制订实施锻炼计划
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合理营养
第一节合理营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第二节大学生与营养
第三节体育锻炼与营养
第五章体育卫生与保健
第一节女子青春期的运动卫生与保健方法第二节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第四节运动疲劳的产生与消除
第六章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
第一节体质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
第七章体育文化与欣赏
第一节体育文化概述
第二节奥林匹克运动
第三节校园体育文化
第四节体育欣赏
第八章体育比赛的组织与编排
第一节体育竞赛的分类
第二节一般体育比赛的组织与编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古代的希腊是近代欧洲体育之源。
体育的基本观点国外观点:1、体育是促进人体健康发展的教育 2、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开发人类运动潜能的活动与制度的总称国内观点:狭义:对身体的教育广义:社会文化的活动体育的基本观点体育: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简而言之: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手段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或过程。
体育:体育教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从时间维度分析,体育是一个过程包括:体育观念、体育动机、体育目标、体育实施和体育效果等。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作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1、体育价值目标:人在特定条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实现的体育价值理想。
2、体育价值实现手段:指实现体育价值目标的方式、途径和方法,经济、政治、舆论手段。
3、体育价值评价标准:对体育价值的质和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和尺度。
三、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建设体育价值观的必要性评判性、自调性、定向性、驱动性等是体育价值观最主要的特点。
体育理念:是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认识和观念。
体育精神:是人类体育文化创造过程中整合,抽象出来的体育价值系统精华,它是体育内在品质的感性表现,又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体育活动意义的理性认识。
中华体育精神:为国争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科学求实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
1、竞争观念2、规则观念3、民主观念4、开放观念1、民族观念 6、协同观念 7、主体观念科学体育观:就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总称。
科学体育观的两个决定因素:1、现代体育科学的巨大发展2、长期体育工作经验启示科学体育:人们对体育运动科学原理和规律性的认识,及其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是体育科学。
1980年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体育学术团体-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一、科学体育观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二、科学体育观的目标导向――体育科学化p76体育科学化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科学化、运动训练科学化、全民健身科学化等。
体育运动的科学基础主要有三个:体育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技术科学。
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形式或状态,又称体育形式。
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三种形态:体育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体育的文化、教育及产业综合形态――群众体育三、体育专业教育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体育教育。
相对于一般学校教育而言,体育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一是教育目标明确化二是教育科目综合化三是教学方法学科化从1982年起开始设定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单位。
一、竞技体育的含义与构成竞技体育:指在全面发展身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在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主要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要素构成。
二、竞技体育的特征竞技体育不同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竞争性二是公平性三是规范性四是协同性五是公开性六是观赏性体育教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者的相同和不同:体育教育是群众体育的基础,群众体育是体育教育的必然延伸,体育教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竞技体育对大众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又是推动体育教育、群众体育不断发展的动力,三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
1.主体特征不同:体育教育突出教育性和教学性,竞技体育突出竞争性,而群众体育强调业余性。
2.主要实施途径不同:体育教育以教学为主要途径,实施场所为各级各类学校,竞技体育以运动训练和运动竞争为途径,实施场所以训练场、竞赛场为主,群众体育以体育锻炼、体育娱乐为主要途径,实施场所具有随意性3.运用方法手段不同:体育教育以班级为单位,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手段,有一定的运动负荷,竞技体育按专项特点组织训练,运动负荷较大,群众体育手段灵活多样,运动负荷具有随意性4.评定方式不同:体育教育根据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评定,竞技体育或以竞赛规程规定,由专门裁判员评定,评定结果具有社会承认性,火灾教练安排下进行评定,或以运动员实施自我评定形式5.主要参与群体不同:体育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竞技体育是运动员,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第一节群众体育一、群众体育的基本特征群众体育又称大众体育或社会体育,它是指人们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小型多样的社会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的基本特征:一是业余性二是自愿性三是多样性四是松散性二、群众体育的重要意义首先、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急切需要。
其次、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体育宗旨,切实为人民利益的需要。
我国从1995年开始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是一项跨世纪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群众体育发展规划。
三、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一是全民化趋势二是终身化趋势三是生活化趋势一、体育功能的概念体育功能:即体育系统在与社会其它系统相互作用下于人、于社会所具有的作用。
二、体育作用的对象1、体育直接作用的对象之一是人的机体2、体育直接作用的另一对象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3、体育还直接作用于某些自然物和人造物等客体体育是通过人的自身的活动来增进健康、强壮体魄、发掘自身的机体潜能和活动能力,调节和改善精神状态。
三、体育功能的变化和发展造成体育系统产生变化的因素大体都是从体育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特征、外部环境三方面影响。
要素对系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要素的数量和要素的性质。
结构是要素和系统两者联系的桥梁,是要素与要素之间稳定性联系的表现。
体育的外部环境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第一节体育的基本功能健身功能娱乐功能p112益智功能育德功能社会功能健身功能是体育最基本、最直接的功能,是决定体育的其它功能的基础。
体育的健身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改造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第二、改善人体内脏器系、增强机能能力第三、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增进健康水平第四、调节人的心理、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体育的娱乐功能一般以两种基本途径以实现:参与、观赏。
体育运动也是个体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发育和发展,而且对于大脑的发育也是非常有效的。
对于社会及社会群体,体育可表现出以下功能:第一调节社会关系第二强化社会意识第三促进国际交流第一节体育目的任务的确定依据体育的目的任务的提出是以下几点为依据:第一、社会的需要第二、体育的特点第三、社会发展的额基本状态第四、体育法律法规的确定体育法律法规的作用:一是实现体育目的二是统一活动标准三是协调社会关系四是促进体育发展第二节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一、我国体育的目的我国体育的目的: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我国体育的任务1、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2、提高竞技水平,攀登世界高峰3、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4、参与市场运作,创造社会财富体质:指人体的质量,即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制、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由体格、体能、机能、适应能力、精神状态等几方面构成。
体能: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能力。
三、影响体育目的任务实施的主要因素1、社会政治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社会文化教育因素4、社会生活方式因素第二章体育实施途径p127体育实施途径主要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
第一节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概述体育教学: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是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
二、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1、内外合一的健身系统性2、身心合一的健身统一性3、体育教学过程的教育性第二节运动训练一、运动训练概述运动训练: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或实施运动员自我计划的前提下,为全面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专项运动成绩而专门进行的教育活动或过程。
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情况的集中体现,是运动员比赛的主要结果。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总是受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总体上说,运动训练过程是运动员获得竞技能力的最主要途径。
二、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运动训练的适应过程(阶段性特征)2、承担运动负荷的极限性3、运动成绩的表现性p140训练适应的作用体现在:(运动训练的阶段性特征)首先、训练适应是人体机能不断提高的生物学基础,不断提高人体机能是运动训练重要任务之一。
其次、训练适应是发展竞技状态的生物学前提,促进运动竞技状态的形成是训练适应高度发展的结果。
再次、训练适应是运动训练理论的生物学依据。
合理安排运动员负荷的基本要求:1、训练过程中加大负荷必须循序渐进2、掌握好负荷和恢复的关系3、适当地搭配负荷量和负荷强度4、根据训练的不同任务和运动项目的特点安排负荷5、加强医务监督和恢复手段的运用竞技状态:指运动员达到优异运动成绩所处的最适宜的准备状态。
只有经过必要的准备训练才会出现竞技状态。
第三节运动竞赛运动竞赛:指参赛各方以各自独有的制胜系统相互对抗和制约,从而力争获得胜利的过程。
一、运动竞赛的基本特征1、竞赛目的的综合性2、竞赛对抗的激烈性3、影响因素的庞杂性、随机性4、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一、体育锻炼概述体育锻炼:指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时间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专项训练及其它体育事业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数量和比重。
三、锻炼的基本特点p1531、不同对象参与体育锻炼的区别性2、获取体育锻炼效果的持续性3、体育锻炼效果的科学性p158一、体育娱乐概述体育娱乐:指人类以身体活动来达到满足身心愉悦目的的一类娱乐方式或活动。
休闲体育: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
三、体育娱乐的基本特点1、体育娱乐方法的多样性2、体育娱乐目的的多样性3、体育娱乐经营的社会性第一节体育手段概述体育手段:人们为了强身健体、防病祛病、愉悦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用的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三、体育手段的分类p167第一类:健身类手段;这一类手段目的是为了健身、康复和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