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有哪些

合集下载

九、癫痫用药

九、癫痫用药

九、癫痫用药1. 抗癫痫药物治疗应遵循哪些原则?(1)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尽早治疗,避免癫痫引起的脑损伤。

(2)正确选药。

根据发作类型,正确选择抗癫痫药物。

如大发作常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失神发作常选用丙戊酸,婴儿痉挛常选用促皮质素、硝西泮、氯硝西泮或丙戊酸等;(3)调整剂量。

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至有效量,不得超过最大耐受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和能耐受为目标;注意各个人之间对药物反应的差异。

如果癫痫发作频繁,在无严重副作用前提下,用量应尽早加足,以减少或控制频繁癫痫发作。

(4)单一用药。

首选一种药,单一用药可使80%~85%的癫痫患儿发作完全控制。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当达到最大耐受量而无效时,可考虑合并用药,联合用药,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5)交替换药,缓慢停药。

需更换新的抗癫痫药物时,应在服用新药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减量原来所服的抗癫痫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分次减量,缓慢停药。

突然停药,换药均易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6)长期服药。

停止发作1~3年后酌情减停抗癫痫药物。

切勿自行随乱停药。

(7)规律服药。

目的是要使体内时刻都保持稳定的药量。

癫痫发作不能预测,如体内药量不够,就有可能出现发作而得不到控制。

(8)观察毒性。

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尽早发现药物的毒、副反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9)消除诱因。

防止饮酒、发热、过劳、失眠、饮食不节、光电刺激等诱因。

2. 怎样合理应用抗癫痫药?常用的抗癫痫药有丙戊酸、卡马西平、硝西泮、氯硝西泮,较老的药有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较新的药有拉莫三嗪、托吡酯等。

但决不是这些药可以随便选用,也不是越贵越好,越新越好。

用药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用,并在医生监督下服用,以正确调整药量,以免发生不可接受的毒副反应。

抗癫痫药应根据发作类型来选择。

详见本节第三条。

选用药物时还要考虑病人的年龄,内脏的功能状态等,如年幼小儿一般不长期用苯妥英钠,肝功能障碍时不用丙戊酸等。

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至有效量,不得超过最大耐受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和能耐受为目标;注意各个人之间对药物反应的差异。

警惕抗癫痫药可能存在的自杀风险

警惕抗癫痫药可能存在的自杀风险

警惕抗癫痫药可能存在的自杀风险作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04期背景2008年1月3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向医务人员发布有关抗癫痫药的安全性信息,警示服用抗癫痫药患者可能存在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包括自杀企图和自杀死亡)的风险。

FDA分析了11种抗癫痫药的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数据,数据显示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的风险约为服用安慰剂患者的2倍。

鉴于此,FDA将与制药企业共同协作在抗癫痫药产品说明书上补充相关信息。

相关抗癫痫药品种情况FDA分析的11种抗癫痫药物包括:卡马西平、非尔氨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普瑞巴林、噻加宾、托吡酯、丙戊酸盐、唑尼沙胺。

其中7个品种在我国有批准文号,包括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丙戊酸盐。

普瑞巴林尚未在我国上市,但已获准进行临床研究。

抗癫痫药与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风险2005年3月,美国FDA对几种抗癫痫药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该类药物可能增加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的风险,因此要求抗癫痫药的制药企业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审核这些药物与自杀事件的相关性。

FDA分析了11种药物的199个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数据。

研究的疾病包括癫痫、部分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疾病(包括偏头痛和神经性疼痛)。

数据分析涉及药物治疗组27863例患者,安慰剂组16029例患者,纳入分析的患者均在5岁以上。

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治疗组有4例患者自杀,安慰剂组无患者自杀;药物治疗组有0.43%的患者产生过自杀观念或行为,安慰剂组为0.22%。

研究结果还显示(详见表1),在不同疾病研究对象中,癫痫患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的相对风险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在开始服药的第1周就观察到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的风险增高,并至少持续到24周;不同药物和不同人群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且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国内抗癫痫药关于自杀观念或行为的不良反应情况检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截至2008年6月10日,未检索到关于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丙戊酸盐引起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的病例报告。

比较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和丙戊酸

比较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和丙戊酸

比较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和丙戊酸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

苯妥英钠和丙戊酸是两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这两种抗癫痫药物进行比较,以帮助患者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一、苯妥英钠苯妥英钠是一种老牌的抗癫痫药物,已经有几十年的临床应用历史。

它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脑内抑制递质GABA的作用,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苯妥英钠的主要特点如下:1. 治疗效果:苯妥英钠对多种类型的癫痫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控制癫痫发作的次数和强度。

2. 药代动力学:苯妥英钠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它的半衰期较长,一般在15到50小时之间,因此通常只需每天服用一次。

3. 不良反应:苯妥英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恶心、皮肤过敏等,但这些反应大多数是轻微和暂时的,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丙戊酸丙戊酸是一种新一代的抗癫痫药物,相较于苯妥英钠,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有一些不同之处。

丙戊酸的主要特点如下:1. 治疗效果:丙戊酸在控制癫痫发作方面的疗效与苯妥英钠相似。

它通过增强GABA的抑制作用,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2. 药代动力学:丙戊酸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苯妥英钠相比有所不同。

它在体内的清除速度较快,半衰期一般在3到5小时之间,因此需要分次服用或每日多次给药。

3. 不良反应:丙戊酸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食欲不振、体重增加等。

相对而言,丙戊酸的不良反应较少,且多数较轻微,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三、药物选择与个体差异在选择苯妥英钠或丙戊酸作为抗癫痫治疗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癫痫类型:不同类型的癫痫可能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 患者年龄:儿童和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可能与成年人不同,需要适当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

神经内科用药总结

神经内科用药总结

神经内科用药总结
神经内科用药主要是用于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神经内科用药总结:
1. 抗癫痫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氯硝西泮等,用于治疗癫痫和其他相关的癫痫性疾病。

2. 镇静安眠药:常用药物包括劳拉西泮、扑尔敏、苯海拉明等,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系统失调引起的症状。

3. 抗焦虑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舒必利、阿普唑仑、氟桂利嗪等,用于治疗焦虑症和其他相关的焦虑性疾病。

4. 抗抑郁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帕罗西汀、氟西汀、舍曲林等,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其他相关的心境障碍。

5. 抗帕金森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和其他相关的运动障碍。

6. 抗痉挛药物:常用药物包括苯海拉明、丁螺环酮、托吡酯等,用于治疗肌肉痉挛和其他相关的痉挛性疾病。

7. 神经保护剂: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12、神经生长因子等,用于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保护神经系统功能。

总的来说,神经内科用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情进行判
断,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不同患者可能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不同,因此用药时应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对比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对比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对比癫痫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医学界一直致力于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是治疗癫痫患者常用的药物,它们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它们对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

我们来介绍一下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这两种药物。

丙戊酸钠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其主要机制是通过增加神经元膜的电导率和抑制兴奋性突触传导,从而起到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丙戊酸钠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线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的治疗之中。

而卡马西平也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是阻断钠通道,减少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抑制癫痫发作的发生。

卡马西平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包括部分性癫痫发作、全身性癫痫发作以及癫痫的预防性治疗。

在临床上,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都被广泛应用于癫痫患者的治疗之中。

那么,这两种药物在治疗癫痫患者时到底有何不同呢?我们可以从它们的药效时间和副作用来进行比较。

丙戊酸钠通常需要分次服用,而且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因为该药物容易出现中毒症状,比如说过度的镇静和共济失调等。

而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相对简单,且一般不需要分次服用,对患者的依从性也较高。

丙戊酸钠的药效较短,因此需要频繁服用,而卡马西平的药效较长,一般只需要每日两次即可。

在副作用方面,丙戊酸钠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晕、震颤、共济失调、肝功能异常等,而卡马西平的副作用包括头晕、恶心、共济失调、皮疹等。

从药效时间和副作用来看,卡马西平似乎更加方便和安全。

我们可以从临床应用的效果来比较这两种药物。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在治疗癫痫患者时具有相似的疗效,两者均能有效地控制癫痫发作的频率和强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这两种药物对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同样有效,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症。

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癫痫发作,如癫痫相关的认知障碍和癫痫相关的心理行为障碍等,卡马西平可能会比丙戊酸钠更为有效。

控制癫痫持续状态药物及用药途径

控制癫痫持续状态药物及用药途径

控制癫痫持续状态药物及用药途径对于控制SE一般首选苯二氮类药物(BDZs),其中安定(DZP)、劳拉西泮(LZP)、咪达唑仑(MDZ)是院外癫痫急救主要药物,三者在脂溶性、组织分布及清除率方面各不相同。

其中DZP、MDZ脂溶性是LZP的4~5倍,能够快速分配到肌肉和脂肪组织。

静脉注射途径用药选择静脉注射安定静脉注射(IV)BDZs(尤其IV-DZP),1~3min起效,作用时间15~30 min,是传统控制癫痫急症的首选。

因此,若能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则首选IV;若不能,则选择直肠途径(PR);如果IV/PR用药后癫痫发作持续,则10min后加用第2次剂量,但必须通过IV。

据欧洲专家一致通过建议:对于任何形式的儿童SE起初治疗首选IV-DZP。

据美洲癫痫基础工作组建议:IV-DZP(0.2mg/kg)作为终止癫痫发作一线药物。

刘国阳等对20例院前SE患者首选IV-DZP,其中18例完全缓解,表明IV-DZP控制癫痫发作是有效的。

但是,DZP在应用时需注意:①IV-DZP不可过快;②DZP是快速型镇静药物,其血药浓度下降很快,故必须重复应用;③DZP清除半衰期较长,多次用药易发生累积效应,导致呼吸抑制及过度嗜睡。

静脉注射劳拉西泮先前研究证实LZP控制SE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DZP。

一项比较LZP和DZP终止SE效果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及一项比较IV-LZP和IV-DZP+PTH治疗院前儿童CSE效果的RCT均证实其差异无统计意义。

由此,可以推测两者至少是等效的。

另外,LZP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且作用时间持久,因此,从经济效益方面建议优先选择IV-LZP。

然而,LZP若不冷藏,则半衰期较短,且只有通过静脉给药才有效,使其院外应用受到限制。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MDZ首次应用是在1986年,作为镇静剂、肌肉松弛药,其半衰期为1~4h。

一项在日本进行的回顾性多中心研究证实MDZ可有效控制SE。

先前研究也证实连续IV-MDZ(0.1mg/kg)3次或5次治疗儿童耐药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statusepilepticus,CSE),控制率分别达89%、91%;单次IV-MDZ后持续输注控制率达67.7%~100%,从开始就持续输注控制率达86%~100%。

列举常见的六种抗癫痫药物及其用途

列举常见的六种抗癫痫药物及其用途

列举常见的六种抗癫痫药物及其用途。

1)苯妥英钠:
(1)是治疗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但对小发作无效。

(除小发作以外均有效)
(2)治疗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痛等中枢疼痛综合征。

(3)抗心律失常。

2)卡马西平:
(1)广谱抗癫痫药。

(2)治疗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首选药物之一。

(3)治疗神经痛效果优于苯妥英钠。

(4)抗复合性局限性发作和小发作。

(5)尿崩症。

(6)抗抑郁作用
3)苯巴比妥:用于失神性小发作以外的各型癫痫。

4)乙琥胺:失神性小发作的首选药,对其他类型癫痫无效。

5)丙戊酸钠:
(1)用于各型癫痫。

(广谱抗癫痫药)
(2)是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选药物。

6)地西泮: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解答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解答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解答癫痫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而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1978年以前上市的抗癫痫药物主要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及丙戊酸钠等,习惯上称之为传统抗癫痫药物,而1993年以后问世的药物常被称为新型抗癫痫药物,目前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并在我国注册上市使用的有奥卡西平、托吡酯、左拉西坦、拉莫三嗪和加巴喷丁等。

本文对常见新型抗癫痫药物及其临床应用简单介绍如下。

1.奥卡西平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是卡马西平的10-酮基类衍生物,主要通过其活性代谢产物10-单羟基代谢物(MHD)发挥作用,而MHD能阻滞电压敏感性钠离子通道,稳定过度兴奋性神经细胞膜,抑制神经元重复放电,减少突触冲动传递,从而阻止癫痫发作。

在治疗癫痫时,其和卡马西平的适应证相同,已逐渐代替卡马西平作为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且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的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对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也有较好疗效。

而与卡马西平相比,奥卡西平治疗成人部分性癫痫时,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能更好地抑制癫痫样放电,对脑电背景活动影响较小,且皮疹发生率较低。

奥卡西平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头晕、复视、恶心、呕吐和疲劳等,继续用药后以上不良反应可消失,偶见胃肠功能障碍、皮肤潮红、血细胞计数下降等不良反应。

2.托吡酯托吡酯(topiramate)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物,在结构上和传统的抗癫痫药物完全不同,可通过阻断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阻断钙离子通道、增强γ-氨基丁酸(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等多种机制发挥抗癫痫作用。

在国内,该药被广泛用于部分性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和婴儿痉挛症的治疗。

研究发现,除对失神发作的治疗方面效果不好外,该药治疗其他各类型发作的效果都较好,且与丙戊酸钠单药治疗成人新诊断癫痫相比,托吡酯显示出更高的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

合理使用抗癫痫药

合理使用抗癫痫药
合 理 用药
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服用药物有效,症状有所缓 解时切忌突然停药,应该缓慢减量。疗效不佳时,也 不可突然更换药物,应当在增加新药的基础上,缓慢 减量,最终停用原来的用药。
抗癫痫药物简介
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可分为两类:①广谱抗癫
痫药物,主要包括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托吡酯、左乙
拉西坦等,对于多数成人癫痫或癫痫综合征患者有
用 抗 癫 痫 药 物 ,对 达 到 治 疗 目 的 ,改 善 生 活 质 量 尤 为
敏反应。与苯巴比妥一样,也具有肝药酶的诱导作用,
关键。
与其他药物合用时需慎重。
联合用药的问题
拉莫三嗪 广谱抗癫痫药物,临床上常用丙戊酸 钠联合小剂量的拉莫三嗪,来缓解单药无法控制的癫
癫痫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药物治疗,以减少疾病对于
是效果最好的广谱抗癫痫药物之一,但对局限性发作
坚持规律用药 癫痫治疗应当坚持规律用药,以保
的疗效要弱于卡马西平和其他新型的抗癫痫药物。
28
合 理 用药
其不良反应为恶心、暂时性脱发,极少数患者出现胰腺炎,非常罕 见 严 重 肝 功 能 损 伤 ;有 致 畸 作 用 ;小 儿 使 用 丙 戊 酸 钠 应 监 测 肝 功能。
部分抗癫痫药物有时可能会出现加重癫痫症状的不良反应, 如卡马西平对某些全面性癫痫无效甚至会导致发作加重,尤其对 于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青少年肌阵挛癫痫、青少年 失神癫痫、癫痫性脑病等慎用或忌用。
在选用抗癫痫药物时还应考虑到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特 殊人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一般患者用药 ①老年患者无其他系统疾病时首选拉莫三嗪 或奥卡西平,伴随其他系统疾病时则首选拉莫三嗪或左乙拉西 坦。②对于女性患者而言,拉莫三嗪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与症状 性部分性癫痫的首选药物。对于计划受孕或哺乳的女性,首选药 物亦为拉莫三嗪,一线药物为拉莫三嗪与左乙拉西坦。③学龄前 儿童全面性发作首选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为一线用药;症状性部 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为奥卡西平与拉莫三嗪,一线药物为左乙拉 西坦、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

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

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

癫痫的常用药物治疗1丙戊酸丙戊酸是应用最广泛的传统广谱抗癫痫药物。

其治疗机制不能用单一的药理学机制来解释,主要是通过调节钠和钙通道,抑制γ-氨基丁酸在GABA传递中发挥作用。

丙戊酸对多种癫痫发作有效,包括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或混合发作。

它是特发性全身性癫痫的首选药物。

丙戊酸易穿透血脑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起效快,复发率低,耐受性好,无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

然而,丙戊酸钠也有其缺点:① 易受患者基因多态性、药物剂型、肝肾功能、伴发疾病、药物相互作用和高蛋白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剂量和血药浓度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② 抗癫痫作用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具有很强的浓度依赖性。

药物治疗窗口狭窄,血液药物浓度位于治疗窗口内。

有效率最高。

超过治疗窗口会增加患者毒性反应的发生。

因此,有必要从小剂量开始,在血液药物浓度监测下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治疗窗口。

③ 可增加体重指数,增加患者血糖和血脂,抑制胰岛素分泌。

体重指数的增加与用药时间成正比。

④轻度至中度肝损伤,很少有严重肝损伤,因此有必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⑤ 对认知功能有不良影响,如智力低下、学习障碍、记忆丧失、注意力和运动水平下降等。

因此,儿童患者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⑥ 对胎儿有明显的致畸作用。

一些研究认为[1],小剂量丙戊酸钠250mg/D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因此不适合在怀孕期间服用。

2卡马西平卡马西平是治疗简单和复杂部分性癫痫的首选药物。

其治疗窗口为血药浓度4~12μG/ml,血药浓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

剂量的选择很容易被临床掌握,因此很容易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卡马西平是一种肝脏药物酶诱导剂,可以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

同时,它还具有自身的诱导作用,可导致药物疗效下降。

自诱导效应在处理后达到最大值3~4W,其半衰期可缩短2~3倍[2]。

因此,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疗效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对比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对比

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的效果对比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是治疗癫痫病的常用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丙戊酸钠是一种抗癫痫药物,主要通过增加神经元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从而减少癫痫的发作。

而卡马西平则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来减少癫痫的发作。

虽然这两种药物都可以有效地控制癫痫的发作,但它们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对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进行效果对比,以帮助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我们来看一下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的疗效比较。

丙戊酸钠是一种长效的抗癫痫药物,可用于控制部分性癫痫和癫痫大发作。

研究表明,丙戊酸钠对于控制癫痫发作的效果非常显著,可以有效地减少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而卡马西平也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特别适用于控制部分性癫痫和复杂部分性癫痫。

与丙戊酸钠相比,卡马西平对癫痫发作的控制效果也非常好,可以有效地减少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我们来比较一下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

丙戊酸钠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和骨折等问题。

而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嗜睡、失眠、共济失调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引起视力问题和免疫系统抑制等。

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权衡这些不良反应,选择对自己影响最小的药物。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在治疗成本和便捷性方面的差异。

一般来说,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都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需要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而丙戊酸钠的用药剂量较为稳定,一般不需要频繁调整,但由于其在体内的半衰期较长,需要注意药物积累的问题。

而卡马西平的用药剂量较为灵活,需要根据个体体重和药物浓度进行调整,但由于其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需要频繁服药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在治疗成本和便捷性方面,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左乙拉西坦的功能主治

左乙拉西坦的功能主治

左乙拉西坦的功能主治简介左乙拉西坦,又称为乙拉帕,是一种镇痉药物,常用于治疗癫痫,尤其是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

左乙拉西坦通过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效果,以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性。

功能主治以下是左乙拉西坦的功能主治:1.抗癫痫作用: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对于多种类型的癫痫具有治疗效果。

特别是在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2.镇静作用:左乙拉西坦具有镇静作用,可以让患者感到安静和放松,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时的紧张和兴奋状态。

3.抗焦虑作用:左乙拉西坦对焦虑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减轻焦虑引起的不适感,使患者感到更加平静和放松。

4.抗睡眠障碍作用:左乙拉西坦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睡眠障碍。

它有助于减少夜间癫痫发作的频率,从而提高整夜的睡眠质量。

5.抗肌肉痉挛作用:左乙拉西坦还具有抗肌肉痉挛的作用,能够减轻由于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痉挛和肌肉紧张。

6.改善认知功能:左乙拉西坦对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减轻由于癫痫发作和药物治疗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的思考和记忆能力。

7.对抑郁症状的缓解:左乙拉西坦也被用于一些抑郁症患者,并显示出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它可以减轻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使用方法:左乙拉西坦一般以口服片剂的形式使用,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而定。

在用药期间应遵守医生的建议,并按照药物说明进行合理用药。

2.注意事项:–患者在使用左乙拉西坦期间应定期与医生进行随访,了解疗效和副作用等情况。

–长期使用左乙拉西坦可能会导致药物耐受性增加,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适时调整剂量。

–使用左乙拉西坦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头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应及时就医。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结论左乙拉西坦是一种在癫痫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具有抗癫痫、镇静、抗焦虑、抗睡眠障碍、抗肌肉痉挛、改善认知功能和抗抑郁等多种功能主治。

药物aed名词解释

药物aed名词解释

药物aed名词解释
抗癫痫药物(AED)是一类用于治疗癫痫(癫痫发作)的药物。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抗癫痫药物通过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来控制癫痫发作。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或阻止异常神经元放电,从而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抗癫痫药物有多种类型,包括传统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以及新一代的药物如加巴喷丁、卡马西平、氟马西尼和拉莫三嗪等。

这些药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癫痫控制效果。

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时,医生会考虑患者的年龄、癫痫类型、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以及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药物反应来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抗癫痫药物,一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尝试其他治疗方法来控制癫痫发作。

总之,抗癫痫药物在癫痫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抗癫痫药物有哪些

抗癫痫药物有哪些

抗癫痫药物有哪些
癫痫病医院2014-12-01
使用药物对癫痫病人进行治疗在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但是很多患者在抗癫痫药物的选择上存在着很大的疑惑,既担心抗癫痫的效果,又担心它的副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癫痫病治疗专家给我们介绍介绍,抗
癫痫药物有哪些?
1、全面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拉莫三嗪,托吡酯,苯巴比妥。

2、青少年肌阵挛性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次选拉莫三嗪,托吡酯。

3、失神发作:乙琥胺、丙戊酸钠;次选拉莫三嗪,托吡酯。

【引起癫痫病的主要原因?】★服用抗癫痫药物是应坚持用药,切记擅自停药或减药;
★用药期间必须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肝肾功能等指标;

遵循单一用药原则。

1、lennoxGastaut综合症:首选苯丙氨酯、拉莫三嗪及
托吡酯;次选苯二氮卓类、丙戊酸钠及唑尼沙胺;
2、west综合症:首选氨己烯酸,丙戊酸钠、激素;次
选苯二氮卓类,拉莫三嗪,托吡酯、维生素B及唑尼沙胺。

【癫痫能不能治愈?专家在线咨询?】
首选卡马西平,次选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苯妥英钠、托吡酯和丙戊酸钠。

【和专家在线交流您的病情适合用什么药?】
抗癫痫药物有哪些?医师建议患者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癫痫病又有那么多的种类,只有适合自己的药物才是治疗癫痫病最好的药,所以患者应到正规的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全球医院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抗癫痫药物

抗癫痫药物

苯巴比妥,托吡酯,氯硝喜泮,xxB6、xxxx,xx,硝西泮,妥泰左卡尼汀口服液(不含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患儿促酮,护肝用药)通过改善神经肌肉组织的能量代谢,增强运动耐力,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可缓解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症状(如帕金森氏症引起的肌肉震颤)。

对于用丙戊酸治疗的癫痫患者,左卡尼汀更可有效地阻止该药物导致的肝毒性。

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属氯醛衍生物类药物,又名水化氯醛、含水氯醛。

其为最早用于临床而至今仍在应用的催眠药,其特点为催眠作用强。

胃肠道吸收迅速,半衰期极短。

水合氯醛作为安全有效的止痉、镇静、催眠药,临床常用口服液及灌肠剂,口服液有穿透性臭气及腐蚀性苦味,对胃刺激性大,患者难接受,尤其是小儿。

xxxx丙戊酸钠缓释片0.5g*30片通用名:丙戊酸钠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有效期:3年功能主治:德巴金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

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

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

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用法用量:每日剂量应根据病人年龄及体重来定,而且,应考虑到对丙戊酸的广泛个体敏感性差异。

每日剂量、血清浓度和疗效之间相互关系尚未建立。

请详见说明书。

副作用:罕有肝功能损害(见注意事项)致畸胎危险(见妊娠)神经病学障碍:在本品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昏睡或木僵,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治疗过程中,可单独出现或和癫痫发作同时出现。

xxxxxx坦片500mg通用名:xxxx坦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有效期:功能主治:开浦兰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用法用量:(1)给药途径:口服。

需以适量的水吞服,服用不受进食影响。

(2)给药方法和剂量:成人(>18岁)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50kg起始治疗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2次。

抗癫痫药物

抗癫痫药物

苯巴比妥,托吡酯,氯硝喜泮,维生素B6、德巴金,开浦兰,硝西泮,妥泰左卡尼汀口服液(不含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患儿促酮,护肝用药)通过改善神经肌肉组织的能量代谢,增强运动耐力,提高运动成绩,同时可缓解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症状(如帕金森氏症引起的肌肉震颤)。

对于用丙戊酸治疗的癫痫患者,左卡尼汀更可有效地阻止该药物导致的肝毒性。

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属氯醛衍生物类药物,又名水化氯醛、含水氯醛。

其为最早用于临床而至今仍在应用的催眠药,其特点为催眠作用强。

胃肠道吸收迅速,半衰期极短。

水合氯醛作为安全有效的止痉、镇静、催眠药,临床常用口服液及灌肠剂,口服液有穿透性臭气及腐蚀性苦味,对胃刺激性大,患者难接受,尤其是小儿。

德巴金丙戊酸钠缓释片 0.5g*30片通用名:丙戊酸钠缓释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595有效期:3年功能主治:德巴金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

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

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

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用法用量:每日剂量应根据病人年龄及体重来定,而且,应考虑到对丙戊酸的广泛个体敏感性差异。

每日剂量、血清浓度和疗效之间相互关系尚未建立。

请详见说明书。

副作用:罕有肝功能损害(见注意事项)致畸胎危险(见妊娠)神经病学障碍:在本品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昏睡或木僵,并导致一过性昏迷(脑病),治疗过程中,可单独出现或和癫痫发作同时出现。

开浦兰左乙拉西坦片 500mg通用名:左乙拉西坦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10410有效期:功能主治:开浦兰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用法用量:(1)给药途径:口服。

需以适量的水吞服,服用不受进食影响。

(2)给药方法和剂量:成人(>18岁)和青少年(12-17岁)体重≥50kg 起始治疗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2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