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练习课导学案.docx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四种图形的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种图形的本质特点;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初步概括各图形的本质特点;2、能利用所学知识拼摆图案。
学具准备:1、积木各小组一套;2、供折叠用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每人一张;3、供学生拼图用的色卡纸及各种图形每小组一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猜谜语(课前):让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然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小家伙,木脑袋,要说他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他。
”(积木)2、导入: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看积木;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
挑好的请举手?(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喜欢的积木引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孩子们能较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实践活动,激发兴趣1、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1)活动:请你把手中积木的面摸一摸,你能把你摸的面用水彩笔描在这张白纸上吗?我们要听音乐来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描得又快又好!(2)展示:你能把你描的图形给大家看一看吗?抽学生的作品帖在黑板上,然后问:“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帖出不同形状的(3)认识揭题:请看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小朋友们描下来的,你们看的清楚吗?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他们放大到了屏幕上。
你认识吗?一边认识,一边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4)联系实际: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形状的?学生自由说。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 认识图形 (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描述图形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基本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命名。
2. 图形的分类和描述。
3. 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4. 图形的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形模型或图片、实践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实践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和经验。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基本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观察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三、图形的分类和描述(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将图形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边数、角度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描述和比较不同图形的特点。
四、图形的性质和特征(10分钟)1. 教师通过图形模型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如对称性、面积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如让学生用图形拼图、画图形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2. 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发现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3.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评估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其他图形,如建筑物、交通标志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图形创意设计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1 认识图形8-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4.1 认识图形8-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2.能够根据图形属性,正确地辨认图形。
3.能够正确地找到图形的对称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辨认三角形和四边形,确定它们的属性。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图形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对称性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图形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卡片,让学生观察、感受、解释。
2.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1.通过观察、描述卡片上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2.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属性。
如,三角形有三个边、三个角;四边形有四个边、四个角。
3. 认识对称轴1.通过让学生在卡片上画出对称轴,帮助他们体验对称性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对称轴的特点:对称轴两侧的图形是完全相同的。
4. 练习识别图形出示一组不同形状的图形,要求学生观察、辨认、分辨三角形和四边形,正确找到它们对称轴的位置。
5. 拓展练习在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上,教师提供更多形状的图形,增加练习难度。
6. 总结复习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五、教学评价:1.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正确地辨认三角形和四边形。
2.在对称轴的练习中,学生能否找到图形的对称轴。
3.在总结复习中,学生能否准确地总结所学内容。
六、拓展学习:1.通过绘制更多的图形,掌握更多的形状和特点。
2.对于在实际中经常出现的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等,不断深入学习、练习。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三单元《认识图形》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过程中,要求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掌握图形的基本要素,如点、线、角等。
2.认识并能够拼凑、分类和比较五种基本图形。
3.能够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运用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4.了解图形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二、学习内容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图形的基本要素图形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角、面等。
其中,点是图形的元素之一,代表空间中位置的标志;线则是连续点的集合,是一个长度无限的几何对象;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空间部分,用来描述图形中的拐角程度;面是由多个线条所围成的平面区域。
2. 五种基本图形的拼凑、分类和比较五种基本图形包括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形和梯形。
学生需要通过认真观察图形的形状和特点,能够将它们正确地拼凑、分类和比较。
3. 图形在实际生活或学习中的应用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学生需要通过探究图形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来加深对图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学习时间。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重点记笔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分块记录各种图形的特点和特征。
2.多观察实物、图片,积累图形认知。
3.进行小组讨论,听取同学的不同观点,共同探讨问题。
4.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例如计算家中窗户、门板的面积等。
四、作业安排1.完成本单元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图形的基本要素、五种基本图形的分类、拼凑和比较。
2.跟据实际情况,采集家庭、校园或社区中的图形素材,并写下你对它们的认识和感受。
3.在预习下一单元的时候,一定要回顾本单元内容,总结一下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和思考。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2 认识图形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2 认识图形︳西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认识图形,学会区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等基本概念;2.熟练掌握识别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常见图形的方法;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图形知识。
二、课前预习1. 学习资料本课需要提前了解以下知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概念;•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和应用场景。
可参考以下教材资料:•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P19-24);•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P10-14)。
2. 思考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你如何正确识别它们?三、课堂学习1. 概念解析•直线:没有端点的线段称作直线,用一个字母表示。
•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线段称作线段,用两个字母表示。
•射线:一个端点在一个点上,另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段称作射线,用一个字母表示。
•角:由两条线段或射线共同端点和这两条线段或射线的夹角所组成的图形。
•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对边两两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的大小都不相等的图形。
•圆形:平面上到一个确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识别图形正确识别图形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观察图形的边数、角度等特征;•比较图形的大小、长短等特征;•判断图形是否具有某些特殊性质。
3. 应用练习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练习识别常见图形的方法,例如:1.画出一个长方形,用横线突出两对对边相等的情况。
2.把以下图形中的正方形圈出来,并用一种颜色填充。
图形1图形13.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标出各边的特点和角的度数。
4.认真观察以下图形,分别写出其名称和特征,例如数量、长度、角度等等。
图形2图形2四、课后作业1.完成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P10-14的课后习题;2.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图形,记录下你遇到的图形名称和特征;3.练习使用积木、纸牌等工具搭建、组合出常见图形。
五、学习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直线、线段、射线等基本概念,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图形。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 认识图形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认识图形(导学案)知识目标•学习认识不同类型的图形。
•了解图形的基本属性,如边数、角数、面积、周长等。
•掌握用图形的基本属性来区分和描述不同的图形。
课前思考1. 你知道什么是图形吗?•图形是指平面内由无数个点组成并连接而成的封闭或半封闭集合体。
2. 你知道不同类型的图形有哪些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多边形•不规则图形思考一下每一种图形的特点和可能与其他图形的区别点。
导学过程1. 图形的基本属性图形的基本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边数:图形的边的数量•角数:图形内部角的数量•面积:图形所占据的平面面积•周长:图形边上点到点间的距离之和2. 各种常见图形的特点1.正方形•边数:4条相等的边•角数:4个直角•面积:边长的平方•周长:4倍边长2.长方形•边数:4条边,相对的两条边长相等,相对的两条边短相等•角数:4个直角•面积:长乘以宽•周长:两长边之和乘以二3.三角形•边数:3条边•角数:三个内角•面积:底乘以高除以二•周长:三条边的和4.圆形•边数:无•角数:无角•面积:半径的平方乘以π•周长:半径的二倍乘以π5.正多边形•边数:相等的n条边•角数:相等的 n 个内角•面积:等边三角形面积乘以n,其中等边三角形面积为边长平方除以4再乘以根号3/4•周长:n 倍边长6.不规则图形•边数、角数、面积、周长均不固定,需要根据每个具体的不规则图形进行计算。
3. 区分和描述不同的图形通过图形的基本属性,我们可以区分和描述不同的图形。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边数和角数来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
通过面积和周长来区分不同的三角形。
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图形,以及图形的基本属性。
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图形的基本属性来区分和描述不同的图形。
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思考这些知识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设计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设计课题认识平面图形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考虑到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图形的经验,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关注了以下两个方面: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已经比较熟悉了,而且有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也有所了解,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一认这些物体和图形,有利于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再在纸上拓出这些平面图形,使学生感受“面在体上”,然后把学生画出的平面图形进行归类整理,集中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系统而深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各种形状的物体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直三棱柱圆柱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导入。
(5分钟)1.出示如下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直三棱柱。
引导学生说出以上物体的名称及它们分别是由几个面围成的,每个面各是什么图形。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观察教师出示的物体,依次说出它们的名称及它们分别是由几个面围成的,每个面各是什么图形。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数一数,填一填。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
(20分钟)1.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熟悉的平面图形。
2.用手中的物体拓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1)提问:要得到物体上的一个面,怎么做?(2)指导学生操作,把喜欢的图形拓在纸上。
(3)组织学生汇报,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
3.组织学生把画出的图形分类贴在黑板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各一组)。
4.组织学生观察图形,总结每种图形的特征。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学习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3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学习目标:1、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底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教学流程:一、激趣定标1、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来搭积木,小组内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2、提出要求:小朋友们,请你们边搭积木,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3、学生活动后,说出物体的形状,并把相同的形状分类放好。
4、你们刚才搭的积木有一些是我们上学期认识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来学习平面图形。
5、师口述目标,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活动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学习方式:自主互动、合作交流学习任务:分给每个小组几个长方体模型。
1、要求:看一看,摸一摸。
长方体有6个面,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2、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把自己选择的面的形状在纸上画下来。
想一想,该怎么画呢?动手试一试。
3、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让学生一起来欣赏。
4、揭示名称。
想象: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汇报:像这样的图形,显然有大的、有小的,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做长方形。
5、找一找。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你们手中的长方体还有哪些形状也是长方形的?6、认识正方形。
师:刚才我们从长方体中通过摸一摸、画一画,认识了长方形,那么正方体的面又是什么形状的呢?(1)每人摸一摸正方体的面,仔细观察,再把正方体的形状画下来。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 认识图形 (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三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几何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 学习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几何图形。
3. 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图形。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几何图形。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分组活动:让学生用积木、纸张等材料,动手拼出不同的几何图形。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拼出的图形,并讨论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几何图形,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让学生用几何图形进行拼图游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总结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几何图形。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并记录下来。
2. 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区分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教案资料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年级一年级主备人陈燕燕课型新授班级一《1》审核人王宇课时安排第1课时科目数学授课人陈燕燕使用时间
课题认识图形(二)---- 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
学习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学习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体”与“面”的联系,认识、辨认五种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会“体”与“面”的联系,认识、辨认五种平面图形。
学习过程二次备课前
置
性
作
自学
我会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自主探究对学
1、画一画
你知道这些图形留在纸上是什么样子的吗?试着画出来吧!
2、你能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吗?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合作交群学小组合作试着说出下面图形的特征。
特征:()条边,每条边都()。
特征:()条边,相对着的两条边()。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导学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1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用相同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三是解决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的问题。
2、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
因为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平面图形相像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此,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
于是教材精心设计各样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累积对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
3、教材中所采纳的画、折、剪、拼等活动,切合学生的年纪特色,生动风趣,有益于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4、活动的设计拥有开放性,既能够知足不一样特色学生的需要,又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虑。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识和划分这些图形。
2、经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觉所学平面图形的特色。
3、经过察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觉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育学生初步的察看能力、着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觉图形与平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察看四周的世界。
(1)认识平面图形(2)平面图形的拼组(3)七巧板(4)练习课(5)单元要点知识概括与易错警告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本单元的教课中教师注意培育学生察看的意识和能力;要给学生供给充足的着手操作的时机;培育学生的数学沟通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课题认识平面图形课型新讲课1、尊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本课时以前,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已经比较熟习了,并且有些常有的平面图形,比方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经过各样门路也有所认识,因此在教课中,第一让学生认一认这些物体和图形,有益于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踊跃性。
设计说明2、尊敬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序渐进。
在教课中,先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再在纸上折出这些平面图形,使学生感觉“面在体上”;而后把学生画出的平面图形进行归类和整理,集中察看比较,指引学生进一步领会平面图形的特色,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系统而深刻,教课成效优秀。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3.1 认识图形(教案)

教案标题: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3.1 认识图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描述图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进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 学习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分类。
3. 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触摸实物,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2.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图形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如书本、硬币、魔方等。
2. 讲授新课:a. 介绍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b. 通过示例,讲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c. 引导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 实践环节:a. 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各种图形。
b. 设计图形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图形的认识。
c.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书本封面的面积。
4. 总结与评价:a.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图形知识。
b.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 绘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 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七、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绘制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 标注图形的名称、特征、周长和面积。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提高观察、分析、描述图形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认识图形》(导学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认识图形(导学案)一、前置知识在学习图形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点、线和面。
点是一个没有大小的位置,通常用小圆点表示,如下图所示:·线是由一系列的点连接而成的,没有宽度,但有长度,通常用两条平行线表示,如下图所示:――面是由一条线条所围成的区域,有长度和宽度,通常用一个封闭的图形表示,如下图所示:△二、图形的种类图形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最基本的几种图形:1. 点点是最简单的图形,它没有大小也没有形状,它只代表了一个位置。
如下图所示:·2. 直线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接而成的,它有两个端点,并且没有任何弯曲,如下图所示:――3.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的另一端延伸到无穷远处,如下图所示:→4. 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有两个端点,并且有一个明确的长度,如下图所示:―――5. 角角是指由两条线段共同的一个端点所组成的图形,如下图所示:∠6.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图形,它有三个内角和三个外角,如下图所示:△7. 四边形四边形是由四个线段围成的一个封闭的图形,如下图所示:□三、图形的属性在了解了各种基本的图形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们各自具有哪些属性。
1. 点点没有任何属性。
2. 直线和射线直线和射线有以下共同的属性:•方向:直线或射线所指向的方向。
•长度:直线或射线的长度。
3. 线段线段有以下属性:•长度:线段的长度。
•中点:线段的中心点。
4. 角角有以下属性:•角度:角的大小,通常用度数(°)表示。
•顶点:角的顶点。
5. 三角形三角形有以下属性:•等边三角形:三个边长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个边长相等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6. 四边形四边形有以下属性:•正方形:四边相等且四个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
•长方形:相邻的两个边相等且四个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四、总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基本的图形种类和它们各自的属性,这对于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认识图形(二)-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使学生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1)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2)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3)练习课1课时(4)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课题认识平面图形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已经比较熟悉了,而且有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也有所了解,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认一认这些物体和图形,有利于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再在纸上折出这些平面图形,使学生感受“面在体上”;然后把学生画出的平面图形进行归类和整理,集中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系统而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在实际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以及合作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能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辨认和区分各种平面图形。
学习难点了解每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 课件、各种形状的积木。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积木、画笔和纸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1认识图形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4.1 认识图形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4.1节,认识图形。
我们将通过学习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它们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和说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2. 能够理解这些图形的名称和特点;3. 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4. 能够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及名称。
难点: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卡片;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三角形的房顶、圆形的球等,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 自主探究:学生们分组讨论,观察并比较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点,然后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3. 小组交流: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语言描述所画图形的特点,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和补充。
4. 课堂讲解:5. 例题讲解:我会出示一些有关图形的例题,如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图形的不同之处。
6.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关于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互相检查和讲解。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点和名称。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用彩色笔在白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标明它们的名称。
2. 请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找出三角形和圆形,并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1.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三角形:三条边组成,有三个角;圆形:由一条曲线组成,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认识图形》练习课(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认识图形》练习课(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不同形状的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2.能描述不同图形的特点,如边数、角度、对称性等;3.掌握用简单的图形拼接方法组合成复杂的图形。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1.记忆和识别不同图形的名称和特点;2.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拼接方法。
学习难点1.有些图形的特点相似,容易混淆;2.拼接出复杂图形需要注意对称性和协调性。
三、学习内容及步骤学习内容1.观察和认识各种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2.描述和掌握不同图形的特点,如边数、角度、对称性等;3.学习简单的图形拼接方法,拼接出复杂的图形。
学习步骤1.引入问题:什么是图形?有哪些常见的图形?(5分钟)2.学习不同图形的名称和特点,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10分钟)3.观察图形,描述其特点,如边数、角度、对称性等。
(10分钟)4.组合练习,让学生用简单图形拼接出复杂的图形,如拼接出一个蔬菜篮子。
(15分钟)5.知识巩固,让学生根据图形描述出其名称和特点。
(15分钟)6.提高拓展,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主题为创作对象,设计出有创意的图形拼贴作品。
(25分钟)四、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和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2.课前让家长帮助孩子收集一些有趣的图形,激发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
五、学习效果评价指标1.学生能够熟练区分和描述不同图形的名称和特点;2.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图形拼接方法,成功拼接出复杂的图形;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有创意的图形拼贴作品。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练习;2.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主题,拼贴出有创意的图形作品。
七、安全注意事项1.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如剪刀和切割工具等;2.注意卫生,避免使用脏、污染的材料。
第1单元 第1课时 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1单元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导学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并能够辨别出常见的平面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面图形进行简单拼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平面图形:点、线、面2. 常见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椭圆等3. 平面图形的拼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形,能够辨别常见的平面图形。
2. 教学难点:平面图形的拼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2. 新课导入:介绍平面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点、线、面的关系。
3. 讲解与示范:讲解常见平面图形的特点,并通过示范让学生学会辨别。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平面图形的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2. 观察身边的物品,找出其中的平面图形,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与反馈。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提问。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练习册3. 实物或图片九、教学进度安排1. 1课时:导入与新课导入2. 1课时:讲解与示范3. 1课时:练习与小组活动4. 1课时:总结与反馈十、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
2. 对于学生的提问,要及时进行回答,并给予鼓励。
3. 在进行平面图形的拼图活动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导学案

《认识图形》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辨别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会对平面图形进行拼组
教学难点:
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知识。
二:观看视频,自主探索。
1:画出视频中所见积木的形状
2:辨别所画不同形状图形的名称
3: 找一找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动手拼一拼,看一看两个相同的图形可以拼成一个怎样的新图形
四:完成课后作业。
1:可以拼成()
2: 可以拼成()
3:可以拼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一年级数学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练习课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教材章节:第一单元序号:3学校:
年级:一年级班级:一年级姓名:
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内容《认识图形》练习课
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重点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知识链接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
习
过
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说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说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哪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学习反思1、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评选出本节课中小组成员表现最突出的“学习之星”。
课堂检测1、独立完成练习一的第1、2、3、5、8题。
2、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