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化学(4)-化学动力学

合集下载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环境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环境污染。

2、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3、污染物的迁移——指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4、化学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又可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

5、环境污染化学——主要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生态环境体系中的来源、转化、归宿及生态效应的学科。

又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三个部分。

6、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次污染物(如臭氧、PAN,硝酸等),这些反应物和产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称光化学烟雾。

7、温室效应——大气具有易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拦截地表向外放出长波辐射的作用,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8、积聚膜——DP在 0.05~2 um范围内,主要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

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主要的去除途径是扩散,这两种膜合称为细粒子。

9、爱根核膜——粒径小于0 .05um,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气溶胶粒子和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转换的二次气溶胶粒子,所以又称成核型。

10、酸雨——由于酸性物质的湿沉降而形成的。

11、粗粒子膜——DP大于2um,主要来源于机械过程所造成的扬尘,海盐溅沫、火山灰和风砂等一次气溶胶粒子,主要靠干沉降和雨水冲刷去除。

12、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被阳光激发,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

1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环境化学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Chemistry课程编码:08122C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总学时:30(含实验9学时)理论学时:21总学分:2适用专业:化学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开课系部:应用化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运用化学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认识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化学行为和生物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本课程的目的任务是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了解《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作用,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环境化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使学生掌握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具备一定的处理实际环境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牢固树立环境意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论课程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了解主要环境污染物,掌握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它的任务、内容、特点和发展方向;了解现代环境问题的认识发展以及环境化学的任务,明确环境化学课程学习的目的。

教学重点:环境化学的任务、内容、学科体系、特点和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1、我们面临的世界2、人与环境3、什么是环境化学4、环境化学的基本内容5、环境化学研究第二章水环境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天然水的基本性质,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吸附-解吸、絮凝-沉降等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及有关计算;掌握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及生物降解的有关规律及计算。

教学重点:水中污染物在迁移转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及污染物防治。

教学内容:1、水的组成与性质2、化学平衡3、化学动力学4、酸碱化学5、配位化学6、氧化还原化学7、相间作用8、水污染9、水处理第三章大气环境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大气的组成与结构;掌握大气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含硫化合物、有机物、颗粒物等)的来源、迁移转化规律;掌握大气污染的几个主要问题(如光化学烟雾、酸性降水、煤烟型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第四章 (4.3)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

第四章 (4.3)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

图中的生化反应可以用下式表示:
S yX zP

dX dS y dt dt


dS 1 dX dt y dt
式中:反应系数 y 又称产率系数,mg(生物量)/mg(降解的 dS 底物)。 该式反映了底物减少速率和细胞增长速率之间的关系,是废水生物处理 中研究生化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规律。
(4-29)
V
1 ds X dt

r V max r Vmax Vmax max r
V
V:比降解速率

1 maxS max S S Vmax r r KS S r KS S KS S
(4-30)

有机底物降解速度
XS e ds Vmax dt K S Se
(4-41)
(4-42)
将( 4 42) 代入( 4 40) 式后:
并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X得出:
Vmax
XSe Q( S 0 S e ) K S Se V
Vmax
Se Q(S 0 S e ) (S 0 S e ) K S Se XV Xt
的变化
∴动力学是研究讨论下列函数关系:
S V Vmax KS S ds f s, x XS dt ds V max dt KS S
S max KS S dx g(S, X) XS dt dx max dt KS S
S0 Se K 2Se Xt S0 Se K 2Se Xt Se (1 K 2 Xt )
有机物地残留率
去除率

环境化学-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环境化学-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对于其他金属碳酸盐则可写为: -lg[Me2+] =0.5p Ksp -0.5pα2 由2 [Me2+] + [H+] = [HCO3-] + 2[CO32-] + [OH-]得: (Ksp/α2)1/2 (2 – α1- 2α2) + [H+] – Kw/[H+] = 0
当pH > pK2 时,α2≈1,CO32-为主,lg[Ca2+] = 0.5 lg KSP
四、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平衡对水环境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具有重要意义。水体中氧化还原的类型、速率和平衡,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中主要溶质的性质。例如,厌 氧型湖泊,其湖下层的元素都将以还原形态存在;碳 还原成-4价形成CH4;氮形成NH4+;硫形成H2S;铁 形成可溶性Fe2+。其表层水由于可以被大气中的氧饱 和,成为相对气体性介质,如果达到热力学平衡时, 则上述元素将以氧化态存在:碳成为CO2;氮成为 NO3-;铁成为Fe(OH)3沉淀;硫成为SO42-。显然这种 变化对水生生物和水质影响很大。
发生吸附的表面净电荷的符号 - 金属离子所起的作用 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 发生吸附时要求体系的pH值 吸附发生的位置 对表面电荷的影响 反离子
阳离子交换 配位体交换 >零电位点 任意值 扩散层 无 内层 负电荷减少 正电荷增加
(2)吸附等温线和等温式:在固定温度下,当吸附达到平 衡时,颗粒物表面的吸附量(G)与溶液中溶质平衡浓度
达到临界状态,就可以发生快速凝聚。
三、溶解和沉淀
溶解与迁移 实际溶解沉淀过程的复杂性 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氧化物可以视作氢氧化物的脱水产物 Me(OH)n (s) Men+ + n OH根据溶度积: Ksp= [ Men+ ] [ OH- ]n 可转化为: [ Men+ ] = Ksp / [ OH- ]n = Ksp[ H+] / Kwn -lg [ Men+ ] = -lgKsp – n lg [ H+ ] + n lgKw pc = pKsp- n pKw + n pH = pKsp – n pOH 可以做 pc-pH 图,斜率等于 n,即金属离子价; 截距是 pH = 14 - (1/n)pKsp。

水环境化学3.

水环境化学3.
下,颗粒产生不同的速度而发生碰撞和絮凝。 此时絮凝速度为:
• 当水中同时存在异向和同向絮凝过程时,絮凝 速度为二者之和。即
当颗粒直径d>1μ m时,异向聚凝可忽略;当d < 1μ m时,异向絮凝占有重要地位,若d=1μ m 而G =10s-1,则两种速度相等。
• (3)差速沉降絮凝: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速度不
三、溶解和沉淀
• 溶解度、溶度积原则
• 平衡关系、反应速率
• 平衡关系可预测污染物溶解或沉淀作用的方向, 并可以计算平衡时溶解或沉淀的量。 • 实际中,用平衡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相差 甚远。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非均相沉淀溶解过程 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1.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 氧化物可看作氢氧化物脱水而成。这类化合物 的溶解与pH值有关,涉及到水解和羟基配合物 的平衡过程。 强电解质简单关系式:
动电位的形成
• 双电层内层附着在固体颗 粒表面,外层位于液相中; 内外两层的界面在AB; AB为胶体粒子在溶液中 移动时的剪切面,胶粒表 面和AB面形成ξ
异体凝聚理论
• • 适用于处理物理本性不同,粒径不等,电
荷符号不同,电位高低不等的分散体系。
主要论点:
① 如果两个电荷相异的胶体微粒接近时,吸引力 总占优势;
溶度积:
可转化为:
• 根据上式,可绘制溶液中金属离子饱和浓度对数
值与pH值的关系图,直线斜率等于n,即金属离 子价。 • 直线横轴截距是-lg[Men+]=0或[Men+]=1.0mol/L 时的pH值: pH=14-1/n· pKsp

由对数浓度图可看出.
① 同价金属离子的各线均有相同的斜率,
2.胶体颗粒絮凝动力学
• 胶体颗粒通过扩散层压缩、表面电位降低、排斥

水化学基础知识

水化学基础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基本概念(主要离子、溶解气体、营养盐类、 有机物质、有毒物质),物质转化关系和水 质变化规律 天然水中固相溶解与沉淀、气体溶解与逸出、 吸附与解吸、氧化与还原、配合与解离过程 的基本理论,并具初步运用的能力 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动态(迁移和转化)的一 般规律。初步掌握毒物毒性的研究方法。
一、天然水水质复杂多变性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a water molecule consists of two hydrogen (H) atoms joined to one oxygen (O) atom.
CONTENTS
• Part 1 养殖水环境化学(Aquatic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in Aquaculture)——理论讲授 28学时 • Part 2 水质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es of Water Quality) ——实验 20学时 • 总学时:48学时
——研究水体 环境中主要化学 物质存在形态、 迁移转化规律、 化学反应机理及 这些物质对生态 环境影响
水环境化学 大气环境化学 土壤环境化学 ……
2. 水环境化学的研究领域
研究对象—水质系 天然水质系的复杂性 研究内容—研究天然水体化学物质的 来源、存在形态、迁移转化、生态效 应及防治方法等 重点研究的污染物:重金属(包括类 金属) 耗氧有机物 持久性有机物
二、养殖水环境化学
• 1. 定义:水化学、水环境化学的分 支,研究天然和养殖水体内各水化因 子(水化学成分)的来源、转化、迁 移及其与水产养殖/水生生物的相互关 系。
——研究化 学物质在环境中 的存在、转化、 行为及其控制的 原理和方法,是 化学科学的一个 新的分支

河流水化学动力学进展及其环境意义分析

河流水化学动力学进展及其环境意义分析

河流水化学动力学进展及其环境意义分析河流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河流水化学动力学的进展以及它对环境的意义,对我们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河流水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意义。

近年来,河流水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通过对河流中化学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进行观测和分析,研究者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河流水体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和迁移。

一方面,这些研究揭示了河流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河流中存在着大量的生物过程,如植物凋落物的分解、氧化还原反应等,这些过程对水体中的溶解氧、溶解有机碳等重要参数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促进河流的自净能力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另一方面,河流水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对于辨识和管理河流污染源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水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化学物质的输入通量和输出通量,从而帮助我们确定污染物的源头和去向。

通过建立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模型,我们可以预测和评估河流中某种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分布和变化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策略,以减少河流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此外,河流水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还对于评估和改善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密切相关,并共同维持着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通过对河流水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河流中不同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有助于我们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包括水质的好坏、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等。

通过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和保护策略,有助于改善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最后,河流水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降水量和温度的变化,从而对河流水化学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逐渐加深。

环境工程师需要掌握一系列化学原理来解决污染和废物处理的问题。

其中,化学反应动力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化学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机理及其受到影响的因素的一门学科。

在环境工程中,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从而较好地解决环境污染和废物处理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接下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化学反应动力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是环境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化学反应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问题。

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等。

其中,化学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这就需要对化学反应动力学有深入的了解。

例如,废水处理中有一种常见的过程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反应物的加入和温度等条件,来控制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此时,我们需要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知识来优化反应条件,从而达到最佳的废水处理效果。

二、化学反应动力学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固体废物处理是环境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化学反应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化学反应问题。

例如,许多废物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焚烧处理。

这就需要对化学反应动力学有深入的了解。

我们需要控制温度、氧气的流量和废物的添加量等条件来达到最佳的反应速率和效果。

此外,在固体废物处理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过程叫做厌氧消化。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物转化成稳定的有机肥料。

此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来优化反应条件,从而达到最佳的废物处理效果。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在空气污染物净化中的应用空气污染是人们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化学反应动力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空气污染物净化中的化学反应问题。

例如,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

环境化学-挥发作用

环境化学-挥发作用

环境条件也影响光解量子产率。分子氧在一些光化学反应中的 作用象是淬灭剂,减少光量子产率,在另外一些情况下,
它不影响甚至可能参加反应,因此任何情况下,进行光解速率常 数和光量子产率的测量时需要说明水体中分子氧的浓度。
悬浮物也影响光解速率,它不仅可以增加光的衰减作用,而 且还改变吸附在他们上面的化合物的活性。化学吸附作用也能影 响光解速率,一种有机酸或碱的不同存在形式可能有不同的光量 子产率以及出现化合物光解速率随pH变化等。
K g i ( p pi ) RT Kgin V
式中:Kgi—在气相通过气膜的传质系数;KLi—在液相通过液膜的传质
系数;(c-ci)—从液相挥发时存在的浓度梯度;(p-pci)—在气相一侧存
在一个气膜的浓度梯度。可得: ci
K L c K g p /( RT ) K L K g K H /( RT )
合物作用而生成转化的产物。
1、直接光解
根据Grothus—Draper定律,只有吸收辐射(以光子的形式)的 那些分子才会进行光化学转化。这意味着光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 应该是污染物的吸收光谱要与太阳发射光谱在水环境中可利用的 部分相适应。
(1)水环境中光的吸收作用:光以具有能量的光子与物质作用,物 质分子能够吸收作为光子的光,如果光子的相应能量变化允许分 子间隔能量级之间的迁移,则光的吸收是可能的。因此,光子被 吸收的可能性强烈地随着光的波长而变化。一般说来,在紫外— 可见光范围的波长的辐射作用,可以有有效的能量给最初的光化 学反应。下面首先讨论外来光强是如何到达水体表面的。
三、挥发作用
许多有机物,特别是卤代脂肪烃和芳香烃,都具有挥发性,从 水中挥发到大气中后,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加速,如 CH2Cl2 、 CH2Cl- CH2Cl等。 挥发作用是有机物从溶解态转入气相的一种重要迁移过程。在自 然环境中,需要考虑许多有毒物质的挥发作用。挥发速率依赖于有 毒物质的性质和水体的特征。如果有毒物质具有“高挥发”性质, 那么显然在影响有毒物质的迁移转化和归趋方面,挥发作用是一个 重要的过程。 对于有机毒物挥发速率的预测方法,可以根据以下关系得到: c / t = -Kv(c-p/KH)/Z = -Kv’(c-p/KH) 式中:c—溶解相中有机毒物的浓度; Kv—挥发速率常数; Kv’— 单位时间混合水体的挥发速率常数;Z—水体的混合深度;p—在所研 究的水体上面,有机毒物在大气中的分压;KH—亨利定律常数。

环境化学论文-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环境化学论文-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环境化学论文-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摘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化学学科已经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成为环境科学的主流与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二十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十年的环境化学发展历程,对环境化学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化学;发展与展望;环境化学分析;土壤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环境化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该学科是以研究解决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对象,其理论和方法是环境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

国际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二次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初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70年代为环境化学的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1995年,Rowland、Molina和Crutzen 3位科学家因研究氯氟烃(CFCs)损耗平流层臭氧的作用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标志着环境化学在直面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严峻环境问题,并与众多传统和新兴学科的相互融合渗透中,已经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并在推动基础科学研究进步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理论与方法,学科体系不断完善与成熟。

研究尺度则从微观分子水平逐步向局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延伸。

各分支领域的研究工作促进了环境化学学科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也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 近二十年国我国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全球范围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同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和环境化学研究在近20年也有了长足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改善生态环境列入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明确指出“改善生态和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这既表明了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也极大促进了我国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

养殖水环境化学习题

养殖水环境化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1. 日较差:溶氧的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变化幅度,简称“日较差”。

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平衡以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气体的量,称为该气体在所指定的条件下的溶解度。

3、氨化作用:是指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NH4+-N(氨态氮)的过程。

4、活性磷:是指能用钼蓝法被测定出其含量的含磷化合物。

5、生物固氮:是指天然水体中一些固氮藻类(蓝、绿藻)及细菌,它们具有特殊的酶系统,可把N2变为生物可利用的化合物形态,为水体提供饵料及肥料。

作用:为水体不断输送丰富的有机态氮,为水生生物提供饵料基础,但也使水体不断富营养化。

6、脱氮作用: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还原为一氧化二氮(N2O)或氮气(N2)的过程。

7、同化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利用天然水中NH4+(NH3)、NO2- 、NO3- 等合成自身物质,称为同化作用。

8、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天然水中,经硝化细菌作用,氨可进一步被氧化为NO2- 、NO3-。

这一过程称为硝化作用。

):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引起试验生物群体中50%生物个体死亡的水中化合物的浓度。

9、半(数)致死浓度(LC5010、硬度:指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

11、必需元素:是直接参与生物的营养、其功能不能被别的元素替代、生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12、补偿深度:有机物的分解速率等于合成速率的水层深度。

13、碱度:水结合质子的能力,也就是水与强酸中和能力的一个量。

14、胶体:任何线性直径在10-9m到10-6m间的粒子。

二、填空题1、无机氮的存在形态NH4+-N、NO2--N、NO3-—N。

2、联合作用的类型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3、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1试验设计、2试验溶剂的配制、3预备试验、4试验浓度的选择、5试验负荷、6试验期间的施肥和投饵4、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引起水pH的变化。

环境化学(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三节

环境化学(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三节
但可以在控制某些条件下, 用所得平衡来判断不同有机物 向各种生物内浓缩的相对趋势, 采用动力学方法求得。
生物浓缩因子 (BCF)
如有人测量了生物摄取有机毒物速率常 数 K1与生物释放有机毒物的速率常数K2
BCF = K1 / K2 而且发现一些稳定的化合物在虹鳟鱼 肌肉中累计lg:
lg(BCF) = -0.802 lgSw - 0.497
n = 7 r = 0.977
生物浓缩因子 (BCF)
上述结果是对较高等生物而言, 对占水体生物量大部分的微生物也 可获得类似的相关方程。
二、挥发作用(略)
挥发作用是指有机物质从溶解态转向 气态的过程。挥发速率与有毒物的性 质和水体特征有关
一、分配作用(吸附与解吸)
1 分配理论 吸着(sorption)指有化合物在土壤
(沉积物)中的吸着存在,可以用二种机理 来描述有机污染物和土壤质点表面间物 理化学作用的范围。
分配作用(partition) 吸附作用(adsorption)
吸附作用(adsorption)
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 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或干土壤矿物 质对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吸附作用。
前者靠范德华力,后者是化学键力,如氢 键、离子偶极键、配位键、π键等。
吸附作用(adsorption)
吸附等温线非线性,并存在竞争吸附作 用,有放热现象。
Lambert 研究了农药在土壤-水间的分 配,认为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5-40%范
围内其分配系数与有机质的含量成正比
吸附作用(adsorption)
生物浓缩因子 (BCF)
lg(BCF) = 0.542 lgKow + 0.124 n=8 r=0.948
lg(BCF) = 0.980 lgKow - 0.063 n=5 r=0.991

环境化学课程综述

环境化学课程综述

环境化学课程综述杨玲一、环境化学课程主要内容1.环境化学课程概述与特点1.1环境化学概述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降解规律,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作用的学科,是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环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可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学的三方面,而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约占80%-90%。

环境化学即是从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

就其主要内容而言,环境化学除了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原理(属于环境分析化学的范围)及探讨环境污染和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相互反应、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污染效应和最终归宿。

随着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化,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主要应用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特性、存在状态、化学转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化学行为与化学效应的科。

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发生、分布、理化性质、存在状态(或形态)及其滞留与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等进行化学表征,阐明化学物质的化学拓性与环境效应的关系;(2)运用化学动态学(chemical dynamics)、化学动力学(chemical kinetics)和化学热力学(chemical thermodynamics)等原理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包括界面上)的化学反应、转化过程以及消除的途径,阐明化学物质的反应机制及源与汇的关系;(3)研究用化学的原理与技术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排放,进行污染预防;“三废”综合利用,合理使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地协调发展。

从环境介质的不同,可划分为大气、水和土壤的环境化学等,现分别称之为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和土壤环境化学。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一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一

自净系数:是大气复氧动力学系数k2与有机物好氧条件下的耗氧衰减动力学系数k1之比,即f=k2/k1。

自净系数与水体自净能力有关,其它因素确定后,f越大,自净能力越强。

剪切流扩散(离散、弥散):由于断面流速和浓度分布不均匀带来的物质输送作用,使浓度由不均匀向均匀趋势变化的现象称为弥散作用。

温跃层:许多湖泊水体在一年的特定时期温度是分层的,垂向的温度梯度有效地阻碍了水体的混合,在每层中是完全混合的,而在这两层之间由于密度的差异而阻止了它们的完全混合,形成一个过渡层,称温跃层。

非点源污染:污染源没有确定的位置、并具有时空不确定性等。

水环境背景值:在相对没有受到人为污染影响条件下水体的水质指标的量值。

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目标下,某一水域所能承担的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下分解和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使水体中有机污染浓度降低,称为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水中氮有机物耗氧过程:在有氧条件下,含氮有机物生化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碳化阶段(CBOD氧化分解),然后硝化阶段(NBOD氧化分解),后者一般较前者滞后10天左右。

河流氧垂曲线氧垂曲线:污水排入水体后水体中的DO随流经距离的变化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呈悬索状下垂,故称氧垂曲线。

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是由水流连续性原理、能量守恒原理、物质转化与平衡原理针对微元水体建立的微分方程式,它是建立水质模型最基本的方程。

何谓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种污染源各有何特点?点源污染是具有确定位置的排污口和污染物排放地点的污染源引起的污染。

非点源污染是没有集中的排污口,污染物来源的位置高度分散的非点污染源造成的污染。

点源污染空间范围小,各类污染物、污水量和浓度相对稳定,较便于治理。

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是:随机性、广泛性、时空延滞性、机理复杂性、不确定性、隐蔽性、难监测、难治理性等。

水体污染与水文循环有何联系?试从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上给以说明。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

该式代表在标准态时,1molH2(g)和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 2 molHI(g),反应放热25.9kJ。
标准态时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焓,用符号 r H m 表示。
2. 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注意事项:
(1)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 可以是分数。
2013-8-7 20
对 r Gm的影响;
4、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及标
准平衡常数的相关计算。
2
生产中的两个问题:
化学反应的方向、程度和能量变化问题 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问题 解决方法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2013-8-7
3
5.1 基本概念
5.1.1化学计量系数和化学反应进度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
2013-8-7 24
掌握
3. 标准摩尔生成焓 f H m
在一定温度、标准压力下,由元素的稳定单质生成 1mol某物质时的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 符号 f H m (T)表示。
298.15K时温度T 可以省略。单位:kJ· -1 mol 由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定义可知,任何一种稳定单质的 标准摩尔生成焓都等于零。 H m (H2,g)= 0, f f H m(O2,g)=0。但对于有不同晶态的固体单质来说,只有 稳定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才等于零。 f H m (石墨)=0, 而 f H m (金刚石)=1.9 kJ· -1。同时规定 f H m(H+,aq)=0, mol 其它离子可按此计算。
2013-8-7 11
5.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
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 “能量不生不灭,总值不变”。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应用于 热力学系统,就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2024年环境化学(带)

2024年环境化学(带)

环境化学(带附件)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迁移、转化、归趋和影响的科学。

它是环境科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揭示化学物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环境化学的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化学的定义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行为、效应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关注化学物质在空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介质中的分布、迁移、转化、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等方面。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和人类活动排放的化学物质。

二、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1.环境分析化学: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检测、测定和监控方法,为环境化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环境污染化学:研究污染物的来源、排放、迁移、转化和归宿,探讨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

3.环境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与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探讨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毒性、代谢和生物降解等过程。

4.环境催化化学:研究催化剂在环境污染物降解和资源化中的作用,为环境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5.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分布、迁移和循环,探讨化学物质在地质历史演变中的作用。

6.环境化学污染控制:研究化学污染物的治理技术、政策和法规,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1.采样与分析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和仪器检测等技术,获取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浓度、形态和分布等数据。

2.模型模拟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过程,预测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实验室模拟方法:通过实验室模拟环境条件,研究化学物质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

4.现场监测方法:利用遥感、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浓度和分布。

5.联合研究方法:结合多种研究手段,从不同角度探讨化学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四、环境化学的发展趋势1.环境纳米化学:研究纳米材料在环境化学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纳米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潜力。

4第四章 天然水中的化学平衡4(沉淀溶解)

4第四章 天然水中的化学平衡4(沉淀溶解)
一定pH时,金属离子浓度与溶度积、金属离 子价n有关。
P91表4-7;图4-8
pc=pKsp-npKw +npH
图4-8中: (1)斜率等于n;价态相同的金属离子,直线斜率相同; (2) lg[Men+]=0时横截距pH=14-pKsp/n;
(3)靠图右边斜线代表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大 于靠左边的溶解度; (4)由图可查出各种金属离子在不同pH值溶液中所 能存在的最大饱和度,当离子含量大于平衡值,发生 沉淀;当离子含量小于平衡值,发生溶解;
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mol·L-1
溶液中固体物质 的浓度,mol·L-1
溶解速率: dc ks c c dt
溶解速率, mol·L-1·t-1
溶解速率常数, L·mg-1·t-1
单位体积中具有一定粒度 的固体物质的量,mg·L-1
三、 溶度积(热力学)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离
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还 应该考虑羟基配合形态的存在(P91)
MeT=[Mez+] +
n
Me(OH
)
zn n
1
书上P91以PbO溶解度为例。 P95以Fe(OH)2的溶解度为例。
pc
pH
4
6
8
10
12
14
0
1 2
P96 图4-13
3 4
Fe(II )T
5
Fe(OH)+
溶解区域图
6
7
Fe2+
可按各自的溶度积计算,其中溶解度 小的一种,即认为能形成沉淀析出。
FeCO3(s) vs Fe(OH)2(s)
在一定条件下, 与FeCO3(s) 平衡的[Fe2+]=10-3.1mol/L; 与Fe(OH)2(s) 平衡的[Fe2+]=10-0.3mol/L;

化学动力学和溶液的pH值

化学动力学和溶液的pH值

化学动力学和溶液的pH值
汇报人:XX
目录
01
化学动力学
02
溶液的pH值
03
化学动力学与溶液pH值的关联
化学动力学
定义和概念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反应速率: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通常用反应速率常数来衡量。
反应机制:化学反应过程中涉及的中间产物和反应路径,对于理解反应的本质和过程非常重要。
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
酸碱反应是化学动力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其速率常数与溶液的pH值有关。
化学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对溶液的pH值有重要影响。
反应机制的改变会影响溶液的pH值,从而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
了解反应机制与pH值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活化能与pH值的关系
活化能是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pH值的变化会影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活性,从而影响活化能。
实际应用:了解温度和pH值的交互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优化实验条件。
添加标题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在酸性环境中,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会降低,导致反应速率加快;在碱性环境中,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会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减慢。
了解活化能与pH值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和机制,为实际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在进行化学反应时,根据所需的反应速率和pH值要求,可以通过调整活化能来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离子活度: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浓度,受离子强度、络合效应和离子缔合程度影响
pH值: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反映溶液酸碱度
离子强度和离子活度对pH值的影响:离子强度增大,离子活度减小,pH值发生变化ຫໍສະໝຸດ 化学动力学与溶液pH值的关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等温等压的封闭体系内,不作非体积功的前 提下,任何自发过程总是朝着吉布斯自由 能(G=H-TS)减小的方向进行, rGm =0 时,反应达平衡,体系的G降低到最小值, 此式为著名的吉布斯最小自由能原理。
第四章 天然水中的化学平衡
1
估算降解泄露化学物质的时间?
假设有甲胺磷泄露到池塘中,且稀释成初始
2
浓度为1×10-3 mol • L-1,你认为污染物被池
塘水中固有微生物基本降解完需要多长时间?
一个建议的微生物转化热力学上可行吗?
例如,有人提问苯在甲烷化条件下,在地下水中 能被微生物“自然清除”产生碳酸盐和甲烷吗? 假设:溶液pH=7,碳酸盐浓度1×10-3 mol • L-1, 甲烷浓度1×10-4 mol • L-1,苯浓度1×10-6 mol • L-1 (检验在25℃下这一生物转化过程热力学上的可 行性?)
积分后得: C A C A , 0 k t
零级反应的半衰期(half-life time)方程 半衰期是指反应发生后,达到剩余反应物浓度 占起始反应物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记为t1/2
19
t 零级反应的半衰期: 1
2
CA
C A, 0 2k
t
零级反应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4、一级反应(first order reaction)
13
速率方程又称动力学方程。它表明了反应速 率与浓度等参数之间的关系或浓度等参数与 时间的关系。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微分式或积 分式。
1 dc r f (c )积分式
质量作用定律
在恒温条件下,基元反应的反应速度与各反 应物浓度系数方次的乘积成正比,这一关系 叫做质量作用定律。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需经几步反应才能转 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例如:H2+I2 2HI 分二步进行 (快反应)
15
(2)2I+H2
(1) I2
2I
2HI
(慢反应)
速率方程 V k[ I ]2 [ H 2 ]
对于非基元反应,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只有通过
实验来确定。
反应机理
大部分反应并不是经过简单的一步就能完成,
3、零级反应(zero order reaction)
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反应称为零级反应。反应 速率是一常数,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呈线性下降。
例如:只涉及一种反应物的反应
18
A 产物
dCA n 其反应速率方程: kCA dt dCA kC0 k A 当n=0,该反应为零级反应: dt
m
n
v逆 k 2 [C ] p [ D]q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v正 v逆 k1[ A] [ B] k2 [C ] [ D]
m n p q
k1 [C ] [ D] K m n k 2 [ A] [ B]
p
q
42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与一定的化学方程式相 对应,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平衡 常数值不同;
例如:2H2O2=== 2H2O + O2
不同时间间隔里,反应的 V 不同且三个式子都表 示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但采用不同物质的浓 度变化来表示时,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它们 之间有内在联系:
1 [ H 2O2 ] 1 [ H 2O] 1 [O2 ] 2 t 2 t 1 t
(每消耗2mol H2O2就产生2mol H2O和1mol O2)
-1
-1.2
-1.4
-1.6
-1.8
-2.0 4 6 8 10 12 14 16
t/h
斜率=-0.096h-1
速率常数=0.096h-1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half-life time)方程 半衰期是指反应发生后,达到剩余反应物浓度 占起始反应物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记为t1/2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
C A,0 1 ln 2 t1 ln k1 0.5C A,0 k1 2
反应:
A P
C A, 0
t 0
0
C A C A, 0
t t
微分式
CA
dcA r k1cA dt
一级反应的积分速率方程
不定积分式
dcA cA k1dt
定积分式
t dcA cA ,0 cA 0 k1dt cA
22
ln cA k1t 常数

池塘的特征为:体积V=105m3,表面积A=2× 104m2,水流速率 Q=103m3 • d-1,平均水温5 ℃ 。
已知苄基氯的转化反应符合准一阶速率定律
4、经验速率方程
32
33
化学动力学不但可以用来描述关系明确的化 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研究它们的反应机理, 还可以对一些复杂反应提供数学模式。
43
2、化学反应的方向
在给定条件下,不需要任何外力做 功就能自动进行的化学反应或物理变 化过程,在热力学中称自发反应或自 发过程,反之称非自发反应或非自发 过程。
自发反应:
44
例如:锌片投入硫酸铜溶液引起置换反应, 它的逆过程不会自动发生……
45
在给定条件下,任何一个自发反应或自发过 程都有一定的进行方向,而它们的逆反应或逆 过程则不能自动进行,自发反应或自发过程的 这种单向性质或不可自动逆转的性质称为不可 逆性。
完全的、作为饮用水源地的池塘里。要求估算进入池塘的苄基
氯泄漏量;更重要的,需要多长时间,它的浓度才能降低到 1μg • L-1以下 。假设你为了第一次测量,准备了5天时间,第1
次测量(泄漏后的第5天)池塘中苄基氯的浓度为50 μg • L-1 。
第二次测量(泄漏后的第10天)表明浓度已经降到23.6 μg • L1
BOD L0 (1 e
kt
)
二 化学热力学
37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38
本部分学习判别反应方向和计算反 应达到平衡时水中组分浓度的方法.
1、化学平衡
• 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值。 当反应体系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之间存在定 量关系,用平衡常数表示。
ln
cA,0 cA
k1t
C A C A,0 exp(k1t )
23
某抗菌素在人体血液中消耗呈现简单级数的反应, 若给病人在某时刻注射后,在不同时刻t测定抗菌素 在血液中的浓度c,得到数据如下:
t/h c/(mg/100ml) 4 0.480 8 0.326 12 0.222 16 0.151
10
11
1 dc r v dt
r:化学反应速率; v :化学反应式中物质的系数,对反应物取负 值,生成物取正值。
对于同一反应系统,化学反应速率r与选 用何种物质为基准无关,只与化学反应 计量方程式有关。
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12
速率方程(rate equa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6
一级反应的特点
1. 速率常数 k 的单位为时间的负一次方,
27
2. 半衰期(half-life time) t1 / 2 是一个与反应物起 始浓度无关的常数 , 1/ 2 ln 2 / k1 。 t
3.
ln cA 与 t 呈线性关系。
5、二级反应
涉及两种反应物
28
A B 产物
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39
40
• 实验平衡常数(压力平衡常数Kp、浓度平
衡常数Kc) • 标准平衡常数
K
T
• 若将已测得的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或分压,
分别除以标准浓度或标准压力,则得到相
对浓度或相对压力,再代入平衡常数表达
式,即得标准平衡常数。
mA nB pC qD
根据反应速率方程
41
v正 k1[ A] [ B]
29
(1)
r k[A][B] r k [B]
' '
[A] [B] ( k k [A]) 准一级反应
估算降解泄露化学物质的时间?
假设有甲胺磷泄露到池塘中,且稀释成初始
30
浓度为1×10-3 mol • L-1,你认为污染物被池
塘水中固有微生物基本降解完需要多长时间?
31
例:由于一次事故,未知量的苄基氯泄漏到了一个小的、混合
3
热力学动力学在水环境化学中的 应用
4

化学动力学
5
化学动力学
6
化学动力学主要研究反应速率 和反应机理两个问题。
研究对象是物质性质随时间变
化的非平衡的动态体系。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7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是指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某化学反 应的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的速率。
浓度的变化(c) 化学反应速率( v) 变化所需的时间(t)
8
例如:2H2O2=== 2H2O + O2
V ( H 2O2 ) [ H 2O2 ]1 [ H 2O2 ]2 [ H 2O2 ] t 2 t1 t
9
V ( H 2O)
[ H 2O] t
[O2 ] V (O2 ) t
如果H2O2的起始浓度为0.032,通过实验,在20min 时测定各物质的浓度,H2O2为0.018mol/L,H2O为 0.014mol/L和O2为0.007mol/L,计算各物质的反应速 率?
例如:基元反应 aA bB gG hH 速率方程 V k [ A]a [ B ]b
14
速率常数k 的意义: ① 可理解为单位浓度的反应速率; ② k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是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时 的特征常数;k的数值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③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