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工程习题1..

合集下载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复习题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复习题

第一篇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一、选择题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培养基A 基础培养基B 加富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8.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A 5.0-6.0B 3.0-4.0C 8.0-9.0D 7.0-7.59.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A 5.0-6.0B 3.0-4.0C 8.0-9.0D 7.0-7.510.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可以得到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多肽类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及丁二醇等产品。

A 枯草芽孢杆菌B 醋酸杆菌C 链霉素D 假丝酵母二、是非题1.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菌株利用底物的能力( )2.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性基质。

()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4.液体石蜡覆盖保藏菌种中的液体石蜡的作用是提供碳源( ).5.种子的扩大培养时种子罐的级数主要取决于菌种的性质、菌体的生长速度、产物品种、生产规模等()6.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7.亚硝基胍能使细胞发生一次或多次突变,尤其适合于诱发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超诱变剂”之称.9.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三、填空题1.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

2.进行紫外线诱变时,要求菌悬液浓度:细菌约为,放线菌为 ,霉菌为 .3.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_ ___、__ __、__ __、___ ___、__ __和____ ___。

4.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__ __和__ 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 _、___ _、__ _、__ _、__ __等。

微生物工程名词解释

微生物工程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习题11.未培养微生物:指迄今所采用的微生物纯培养分离、培养方法还未获得纯培养的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在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中占有非常高的百分比(约为99%)。

2.微生物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学科,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生产人们所需的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其主体是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产生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来生产商业产品,由于它是在酵母发酵生产饮料酒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又称发酵工程。

3.菌种:通常指工业发酵所用的微生物,是实现工业发酵的关键所在。

发酵生产所用的菌种都来自于自然界,但又都带上了人类遗传操作的痕迹。

4.菌种分离:人们从各类微生物广泛存在的土壤、空气、水和各种动植物表面和部分器官的自然界中直接分离那些为适应环境而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或特殊的代谢调控能力的微生物,通过进一步筛选,用于工业生产,或作为出发菌株,选育高产或特殊代谢产物的菌种,即称为菌种分离。

常规步骤为:采样、富集、培养、筛选和产物分析。

5.富集培养:指样品中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该微生物的生理特点,人为创建一种培养条件,使样品中的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生长繁殖,相对数量快速增加,以利于菌株分离的手段。

主要通过控制微生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生理及环境条件(碳源、氮源、酸碱度、温度等)达到目的。

6.诱变育种:是最早实施也是最为有效的育种手段。

是以人工诱变手段诱发微生物基因突变,改变其遗传结构和功能,从多种多样的变异体中筛选出产量与性能符合工业化生产的突变株的专门技术。

是工业微生物优良菌种选育的重要途径。

7.原生质体:指采用人为的手段(机械法、非酶分离法、酶法)对具壁细胞去除细胞壁后形成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细胞质的单细胞结构。

8.原生质体融合: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基因重组技术。

用水解酶除去遗传物质转移的最大障碍——细胞壁,制成由原生质膜包被的裸细胞,然后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诱导遗传特性不同的两亲本原生质体融合,经染色体交换、重组而达到杂交的目的,经筛选获得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稳定融合子。

微生物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发酵设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搅拌罐B. 空气压缩机C. 生物反应器D. 离心机答案:D2.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发酵效果有重要影响,以下哪种微生物对pH值变化最敏感?A. 酵母菌B. 细菌C. 霉菌D. 放线菌答案:C3.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培养基的组成部分?A. 碳源B. 氮源C. 无机盐D. 抗生素答案:D4. 以下哪种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最广泛?A. 乳酸菌B. 酵母菌C. 霉菌D. 放线菌答案:B5.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技术不是用于提高发酵效率的?A. 基因工程B. 酶工程C. 细胞培养D. 抗生素筛选答案:D6.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以下哪种因素不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A. 温度B. 氧气C. 光照D. 营养物质答案:C7. 在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生产的?A. 酒精B. 抗生素C. 维生素D. 塑料答案:D8.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设备不是用于微生物分离纯化的?A. 离心机B. 过滤器C. 培养箱D. 色谱柱答案:C9.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微生物代谢产物?A. 酒精B. 乳酸C. 二氧化碳D. 纤维素答案:D10. 微生物工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通过发酵过程生产的?A. 酒精B. 抗生素C. 维生素D. 塑料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工程中,发酵过程的控制包括对温度、pH值、________和________的控制。

答案:氧气供应、营养物质2. 微生物工程中,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可以提高其生产________的效率。

答案:目标产物3.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________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

答案:环境条件4. 微生物工程中,________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基本条件之一。

答案:营养物质5. 微生物工程中,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提高微生物的发酵效率。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三、选择题( ) 1. 利用酵母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A. 玉米粉和有氧;B. 大豆粉和有氧C. 玉米粉和无氧;D. 大豆粉和无氧( ) 2. 下列关于平菇固体培养的操作程序,正确的是A.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接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B.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苗,接种,培养C. 配制棉予壳培养基,按种,高压蒸气灭菌,培养D. 配制棉子壳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接种,培养( ) 3. 由于生物技术已渗透入了现在的化学工业中,因此,现代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尽可能多的工业化学反应过程用( ) 反应器来代替。

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生物( ) 4. 农作物的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部分组成,利用生物技术,这三大物质可以再生为通用化学品,其中半纤维素可以再生为 ( )。

A. 葡萄糖B. 木糖C. 酚、苯等物质D. 蔗糖( ) 5. 下列不需要利用发酵工程的是A. 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B. 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可移植的皮肤C. 燃料乙醇D. 工厂化生产青霉素( ) 6. 生物技术中的( )是最早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的工程技术。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发酵工程( ) 7. 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 )的关键环节。

A. 产业化B. 商品化C. 社会化D. 安全化( ) 8. 在生物技术中,我们把每单位面积上的( )总量,称为生物量。

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生物有机体( ) 9. 现代发酵工程是( )在培养基中繁殖后代以获得产品的过程。

A.单一菌种B.两种菌种C. 多种菌种D. 混合菌种( ) 10. 随着人类人口的增长,能源日趋紧张,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 )有可能成为新能源,能解决能源枯竭的问题。

A. 甲醇B. 乙醇C. 丙醇D. 丁醇( ) 1. 下列物质中,不能为异养生物作碳源的是()A. 蛋白胨B. 含碳有机物无机物 D. 石油、花生饼( ) 2. 培养生产青霉素的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A. 细胞工程B. 基因工程 . 人工诱变 D. 人工诱变和基因工程( ) 3. 由于生物技术已渗透入了现在的化学工业中,因此,现代生物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将尽可能多的工业化学反应过程用( ) 反应器来代替。

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1.富集培养:分为分批式富集培养和恒化式富集培养。

分批式富集培养指将富集培养物转接到新的同一种培养基中,重新建立选择性压力,如此重复转种几次后,再取此富集培养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以获得单菌落。

恒化式富集培养是通过改变限制性基质的浓度,来控制两类不同菌株的比生长速率2.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

3.诱变选育:用各种物理、化学因素人工诱发的基因突变4.杂交育种:将不同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得到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5.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种内及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6.前体: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后,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而有较大的提高。

7.促进剂: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8.抑制剂: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抑制剂会抑制某些代谢途径的进行,同时刺激另一代谢途径,以致可以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9.合成培养基:用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可减少不能控制因素。

10.天然培养基:采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各种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浸出物、水解液等物质制成的。

11.孢子培养基:制备孢子用的培养基,营养不太丰富。

12.种子培养基:满足菌种生长用的。

营养丰富,氮源、维生素比例较高。

13.发酵培养基:满足大生产中大量菌体生长和繁殖以及代谢产物积累的营养物质。

14.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15.生物热: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本身产生的大量热。

16.搅拌热:搅拌器的机械搅拌的动能以摩擦放热的方式使热量散发在发酵液中17.生理碱性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后,使PH上升的物质18.生理酸性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后,使PH下降的物质19.OTR: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氧传递速率[mol/(m3·s)]OTR=K L a(C*-C L)K L——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总传递系数(m/s)a——比表面积(m2/m3)K L a——容积传递系数(s-1)C*——与p平衡的液相氧浓度(mol/m3)C L——液相主体氧浓度(mol/m3)20.摄氧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量21.临界氧浓度:在好氧发酵中,满足微生物呼吸的最低氧浓度。

环境工程微生物练习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练习题


的生物氧化作用。
25、()从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来看,蓝细菌 属于以下哪一个类型? A. 化能有机营养型 B. 化能无机营养型 C. 光能有机营养型 D. 光能无机营养型






26、以下关于微生物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中 的微生物都呈现出一定规律的S型生长曲线。 B、构筑物中微生物处于对数生长期时,繁殖快, 代谢活力强,能大量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因此出 水水质比较好。 C、恒化连续培养是在培养过程中不断补充营养物 质和以同样的速率移出培养物,目前污水连续生物 处理法均类似于恒化连续培养。 D、SBR法是将恒浊连续培养的原理应用于废水的 生物处理。

23、污水生物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活 性污泥)要求碳氮磷之比为( ) A、BOD5:N:P=100:5:1 B、BOD:N:P=100:5:1 C、BOD5:N:P=100:4:1 D、BOD5:N:P=100:7:1

24、()发酵作用是 A. 氧气参与下 B. 无机氧化物参与下 C. 有外源电子最终受体 D. 无外源电子最终受体
3、以下关于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脂类含量低,不含磷壁 酸,革兰氏染色后,G+细菌能阻留结晶紫而染成紫色。 B、G-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低,脂类含量高,不含磷 壁酸,革兰氏染色后,G-细菌能经脱色复染成红色。 C、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存在两种状态,S型菌悬液容易 发生凝聚而沉淀,因此活性污泥中要使S型细菌居优势。 D、在遇到外界不良环境时,某些细菌会形成抗逆性极强 的休眠体芽孢,因此芽孢在高温条件可以一直存活。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工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全部答案绪论●1680年列文虎克制成显微镜───证明了微生物的存在。

●1857年,巴斯德(LouisPasteur)微生物之父证明了酒精是由活的酵母发酵引起的。

且提出了著名的发酵理论:壹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1897年德国化学家毕希纳发现磨碎的酵母仍使糖发酵形成酒精───酶●1905年,柯赫建立微生物纯培养技术,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赫的固体培养基也是微生物学研究史上的壹大突破。

第壹章生产菌种的筛选1、工业化菌种的要求有哪些?①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不易变异退化;②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③抗病毒能力强,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④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和致病菌无关,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包括抗生素、激素和毒素等,保证安全);⑤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⑥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如生长速度和反应速度较快,发酵周期短等)。

⑦培养和发酵条件温和(糖浓度、温度、pH、溶解氧、渗透压等)2.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线菌3、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壹般操作步骤?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壹定要进行富集培养?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培养—培养—菌落的选择—出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富集培养的原因: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4.每克土壤的含菌量大体上有壹个十倍系列的递减规律:细菌(~108)>放线菌(~107)>霉菌(~106)>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第二章微生物的代谢调节和控制1、酶活性调节的反馈抑制类型和抑制机制。

反馈抑制——主要表当下某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过量时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径中第壹个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了末端产物的过多累积。

微生物工程课程练习题

微生物工程课程练习题

微生物工程课程练习题微生物工程课程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发酵动力学2.分批培养3.葡萄糖效应4.代谢互锁5.合作终产物抑制6.巴斯德效应7.同型乳酸发酵8.协同反馈抑制9.初级代谢产物10.补料分批培养11.酵母Ⅰ型发酵12.酵母Ⅱ型发酵13.酵母Ⅲ型发酵14.优先合成途径15.营养缺陷型16.代谢渗漏型17.标准呼吸链18.侧呼吸链19.呼吸强度20.摄氧率21.抗结构类似物突变型22.微生物的热阻23.对数残留定律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1.当前微生物工业用菌种的总趋势是从发酵菌转向,从野生菌转向,从自然选育转向,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

2.调节培养基pH值的常用方法有、、。

3.淀粉的糖化过程包括、、等三种化学反应。

4.在酵母Ⅱ发酵液中添加发酵的终产物是。

5.谷氨酸合成中氨的导入方式有、和。

6.微生物发酵中供氧是指氧分子从空气泡里通过、和扩散到中。

7.供氧阻力包括、、和;8.耗氧阻力包括、、和。

9.溶氧系数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和。

10.只含有单一液相,且粘度小的典型溶液属于流体;含有固相、气相和液相而且粘度较大的发酵醪属于流体。

11.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斜面低温保藏法、、、、和。

12.调节培养基pH值的常用方法有、、。

13.淀粉的糖化过程包括、、等三种化学反应。

14.酵母的Ⅲ型发酵是在条件下进行的,其产物为、、和。

15.微生物发酵中耗氧是指氧分子从液体主流通过、和扩散到。

16.谷氨酸合成中氨的导入方式有、和。

17.Monod方程的表达式为,它描述的是微生物生长和之间的关系。

18.在分批培养中,典型的细菌生长曲线包括、、和四个不同生长阶段。

19.干热灭菌对微生物有、和等作用。

20.干热灭菌主要用于,其特点是、。

21.紫外线灭菌的特点是,只能用于、等空间灭菌。

22.紫外线灭菌以波长nm灭菌效率为最高,一般用功率为的紫外灯照射分钟。

23.紫外线灭菌时,温度高则杀菌效率,湿度大则灯的使用寿命,空气中悬浮杂质多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练习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练习题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练习题一、基础理论部分1. 微生物的分类及命名原则2.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3.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调控机制4.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5. 环境工程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群及其功能二、水质污染控制微生物学1. 水体自净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2.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3.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操作要点4.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操作要点5.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三、大气污染控制微生物学1. 大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分布2. 微生物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3. 生物滤池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原理4. 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途径5. 微生物脱硫技术及其应用四、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微生物学1. 垃圾填埋场中微生物的作用2. 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3. 微生物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生物转化作用4. 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原理5. 微生物处理有机固体废物的技术五、环境生物修复技术1. 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分类2. 原位生物修复与异位生物修复的区别3. 微生物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4. 微生物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作用5.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六、环境微生物检测与监测1. 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的采集与处理方法2. 微生物计数法及其应用3. 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4. 环境微生物活性指标的测定5. 环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七、案例分析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案例分析2. 某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案例分析3. 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案例分析4. 某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案例分析5. 某石油污染地下水生物修复案例分析八、环境微生物工程实践1. 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2. 微生物制剂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 工业废水处理中高效菌种的筛选与应用4.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生物质能源生产中的应用5. 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九、环境微生物生态学1.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2. 微生物多样性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价值3. 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4.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5. 微生物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研究进展十、环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1.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2.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在环境工程中的意义3. 转录组学在解析微生物代谢途径中的作用4. 蛋白质组学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5. 代谢组学在环境微生物功能研究中的价值十一、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应用1.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环境友好型微生物制剂的研发3. 微生物在生物降解材料中的应用4. 微生物在生物传感器研发中的作用5. 微生物资源库的构建与管理十二、综合应用题1. 分析微生物在多介质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中的作用机制2. 设计一套基于微生物技术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案3. 探讨微生物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前景4. 阐述微生物在海洋石油泄漏事故处理中的作用5. 分析微生物技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潜在贡献答案一、基础理论部分1. 微生物的分类及命名原则:微生物分类基于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态学特征。

微生物的复习题纲生物工程

微生物的复习题纲生物工程

一、填空题1.微生物学的两个重要奠基人是和。

2.光学显微镜对于活体观察的制样有、和法。

3.荚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和等,常采用方法进行荚膜染色。

4.鞭毛主要化学成分为,鞭毛主要功能为。

5.霉菌的有性繁殖是通过形成、和三类孢子而进行的。

其过程都经历、、三阶段。

6.霉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等;酵母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和等。

7. 培养基按其制成后的物理状态可分为、和。

8.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性菌,染色结果为色。

9. 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和能源的来源,微生物营养类型可以分为、、和、。

10. 证明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的3个经典实验为、 ____ _________。

11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和。

12.肽聚糖单体是由和以糖苷键结合的双糖单位,以及四肽尾和3种成分组成的,其中的糖苷键可被水解。

13.微生物生长与氧的关系:、、、、。

14.根据,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根据,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型营养型15.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碳源和能源的来源,微生物营养类型可以分为、、和。

16.营养物质据其在机体中的生理功能不同分为、、、以及和五大类。

17. 糖酵解是将生物体内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主要分为、、、四种途径。

18.微生物细胞的代谢调节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调节和调节。

19. 培养基按组分分,可分为、和。

20.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21. 酶母菌多是以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

22.芽孢萌发要经过、和 3个阶段。

23.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为,,和等。

24. 酶母菌多是以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

25.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主要包括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和融合子选择等步骤。

26.微生物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式有、、和。

27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分为、、和。

28连续培养有连续培养和连续培养。

29.病毒壳体的对称方式有、和。

30.病毒的复制周期的5个阶段为、、、、。

31.病毒的主要组成为和。

32. 由一步生长曲线可获得病毒繁殖的两个特征性数据,即潜伏期和裂解量。

(工业)微生物学试题(附解析)-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工业)微生物学试题(附解析)-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10个小题,共计20分)1.聚-β-羟丁酸(PHB)2.病毒包含体3.异养微生物4.假菌丝5.同步培养6.防腐7.补充培养基8.2μm质粒9.血清型反应10.拮抗二、填空(每空0.5分,60个空,共计30分)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分内外两层,内层成分是,外层称外膜,成分是、和。

2.耐高温微生物细胞膜中含有较多脂肪酸,耐低温微生物细胞膜中则含有较多的脂肪酸。

3.菌毛多见于革兰氏性致病菌中,它具有功能。

4.酿酒酵母的细胞壁呈三明治状,外层为,内层为,中间层为;细胞壁经水解后可制成酵母原生质体。

5.单个病毒粒子称为,它由和构成,有些较复杂病毒还有一层,其上长有等附属物。

6.大肠杆菌的λ噬菌体是一种常见的温和噬菌体,其头部呈状,尾部特点为,核心成分为状,其两端各有一。

7.在微生物的生产实践中,为获得优良接种物(“种子”),多取期的培养物;为获得大量菌体,多取期的培养物;为取得高产量的次生代谢物,多取期的培养物。

8.微生物生长需要合适的渗透压,如果环境渗透压过高,将引起;而低渗透压的环境会造成细胞。

渗透压的大小是由溶液中所含有的分子或离子的质点数所决定的,等重量的营养物质,其分子或离子越小,产生的渗透压越。

9.巴斯德消毒法是基于菌的致死条件为62℃、15min而定的。

10.嗜盐菌细胞膜中红色与紫色两部分中,前者重要用于,后者称为紫膜,其作用是。

11.耐氧菌之所以能在有氧的环境中生存,而不被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所毒害,原因是其细胞内存在有和两种酶。

1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有、、和等。

13.艾姆氏试验中常用的菌种是的营养缺陷型,通过回复突变可以测定待测样品中的存在。

14.吖啶类化合物和ICR化合物可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15.与营养缺陷型有关的菌株有三种:①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菌种的原始菌株称为;②它经过诱变剂处理后所发生的丧失某酶合成能力的菌株称为;③再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的菌株称为。

微生物工程

微生物工程

微生物工程试卷题型分配:名词解释: 15题共45分简答题: 7题共35分论述题: 2题共20分第一章概论1.微生物工程:即是指发酵工程,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技术.2.简述微生物工程发展简史(四个阶段特征):天然发酵,纯培养技术,深层培养技术,微生物工程.3.简述微生物工程组成及研究内容:从广义上讲,由三部分组成:上游工程,发酵工程,下游工程。

微生物工程研究内容:无菌生长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工艺技术,小试中试动力学模型,发酵工程工艺放大。

第二章生产菌种的来源1.试述生产菌种的来源及其分离思路来源:根据资料直接向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从大自然中分离筛选新的微生物菌种。

分离思路:依照生产要求、产物性质、菌种特性(分类地位及生态环境),设计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2.试述生物物质产生菌的分离纯化和筛选步骤定方案: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培养特性。

标本采集: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性能鉴定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

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 pH值、提取工艺等。

第三章微生物代谢调节及代谢工程1.新陈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总和。

分解代谢: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腺苷三磷酸(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或称还原当量,一般用[H]来表示)的作用。

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正好相反,是指在合成代谢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小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H]形式的还原力一起合成复杂大分子的过程。

2.酶活性调节:酶分子水平上的一种代谢调节,通过改变酶分子活性来调节新陈代谢的速率,包括:酶活性的激活和抑制两个方面。

微生物发酵工程复习试题_答案版

微生物发酵工程复习试题_答案版

第一篇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一、选择题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 D)培养基A 基础培养基B 加富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C)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8.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 )4.5-5A 5.0-6.0B 3.0-4.0C 8.0-9.0D 7.0-7.59.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D )A 5.0-6.0B 3.0-4.0C 8.0-9.0D 7.0-7.510.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可以得到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多肽类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及丁二醇等产品。

( A )A 枯草芽孢杆菌 B 醋酸杆菌 C 链霉素 D 假丝酵母二、是非题1.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菌株利用底物的能力( X )2.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性基质。

(X )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 X )4.液体石蜡覆盖保藏菌种中的液体石蜡的作用是提供碳源( X ).5.种子的扩大培养时种子罐的级数主要取决于菌种的性质、菌体的生长速度、产物品种、生产规模等(√)6.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7.亚硝基胍能使细胞发生一次或多次突变,尤其适合于诱发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超诱变剂之称.√9.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X)三、填空题1.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接种量的需要、菌种的纯化、缩短发酵时间、保证生产水平。

2.进行紫外线诱变时,要求菌悬液浓度:细菌约为10^6个/mL,放线菌为,霉菌为10^6~10^7个/mL.3.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前体、促进剂和抑制剂和水。

微生物发酵工程复习试题_答案版

微生物发酵工程复习试题_答案版

第一篇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一、选择题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 D)培养基A 基础培养基B 加富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7.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C)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8.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A )4.5-5A 5.0-6.0B 3.0-4.0C 8.0-9.0D 7.0-7.59.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 D )A 5.0-6.0B 3.0-4.0C 8.0-9.0D 7.0-7.510.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可以得到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多肽类抗生素、氨基酸、维生素及丁二醇等产品。

( A )A 枯草芽孢杆菌 B 醋酸杆菌 C 链霉素 D 假丝酵母二、是非题1.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菌株利用底物的能力( X )2.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性基质。

(X )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 X )4.液体石蜡覆盖保藏菌种中的液体石蜡的作用是提供碳源( X ).5.种子的扩大培养时种子罐的级数主要取决于菌种的性质、菌体的生长速度、产物品种、生产规模等(√)6.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7.亚硝基胍能使细胞发生一次或多次突变,尤其适合于诱发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超诱变剂之称.√9.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X)三、填空题1.菌种扩大培养的目的是接种量的需要、菌种的纯化、缩短发酵时间、保证生产水平。

2.进行紫外线诱变时,要求菌悬液浓度:细菌约为10^6个/mL,放线菌为,霉菌为10^6~10^7个/mL.3.培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前体、促进剂和抑制剂和水。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参考答案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参考答案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关于连续灭菌正确的是A、染菌机会多B、适于小批量规模的生产C、操作条件恒定,灭菌质量稳定D、设备要求低,不需要冷却装置正确答案:C2、目前工业发酵使用最多的发酵罐是A、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B、自吸式发酵罐C、嫌气发酵罐D、气升式发酵罐正确答案:A3、发酵辅助设备管路灭菌所用蒸汽压力一般为A、(2 -2.5)×10 5PaB、(1-1.5)×10 5PaC、(3-3.5)×10 5PaD、(4-4.5)×10 5Pa正确答案:C4、移入的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称为A、种龄B、种子级数C、接种罐D、接种量正确答案:D5、在培养基连续灭菌操作中,灭菌作用是靠灭菌操作的哪个阶段完成的。

A、保温阶段B、预热阶段C、冷却降温阶段D、升温阶段正确答案:A6、下列哪个不是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A、除去与产物性质差异较大的杂质B、提取胞外产物时除去发酵液中的菌体细胞C、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加快悬浮液中固形物沉降的速度;D、尽可能使产物转入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正确答案:A7、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B、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C、需向发酵液中连续补充空气并不断地搅拌D、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正确答案:D8、下列属于工业生产制备大量无菌空气的方法是A、静电除菌B、化学灭菌C、介质过滤除菌D、热灭法正确答案:C9、几乎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的糖是A、乳糖B、蔗糖C、葡萄糖D、果糖正确答案:C10、实消的时候应该A、都可以B、先开蒸汽,然后关蒸汽,再开无菌空气C、先开无菌空气,再开蒸汽,然后关蒸汽D、先开蒸汽,再开无菌空气,然后关蒸汽正确答案:B11、以下不是空气中三大类杂质的是A、颗粒B、废气C、油D、水正确答案:B12、下列哪种化合物可以增加青霉素G发酵过程中的浓度A、苯丙酸B、苯乙酸C、苯氧乙酸D、苯甲酸正确答案:B13、以(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产黄青霉菌体生长良好,但青霉素合成量很少A、蔗糖B、葡萄糖C、乳糖D、麦芽糖正确答案:B14、在淀粉的糊化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淀粉的A、液化B、老化C、糖化D、分解正确答案:B15、下列属于发酵期间取样分析的相关参数是A、残糖量B、溶解氧C、压力D、泡沫位正确答案:A16、关于液体石蜡保藏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蜡要无菌B、不能常温保藏C、可置于4℃冰箱中保藏D、石蜡要高出培养物1cmE、不适应以石蜡为碳源的微生物的保藏正确答案:B17、“ 发酵中各参数趋于恒值,便于自动控制”是哪种发酵方式的优点A、分批发酵B、补料分批发酵C、连续发酵D、A+B+C正确答案:C18、以下不属于太空中环境特点的是()A、高辐射B、电磁波种类多C、高真空D、高温度E、微重力正确答案:D19、发酵罐的正常装料系数应为A、0.6-0.7B、0.8-0.9C、0.5-0.6D、0.7-0.8正确答案:A20、将培养基在发酵罐外,通过专用灭菌装置,连续不断地加热,维持升温和冷却后,送入已灭菌的发酵罐内的工艺过程是下列哪种灭菌方法。

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微生物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多项或单项)1.发酵工程的前提条件是指具有( A )和( E C)条件A.具有合适的生产菌种B.具备控制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工艺C.菌种筛选技术D.产物分离工艺E.发酵设备2.在好氧发酵过程中,影响供氧传递的主要阻力是( C ) A.氧膜阻力 B.气液界面阻力 C.液膜阻力 D.液流阻力3.微生物发酵工程发酵产物的类型主要包括: ( ABC )A.产物是微生物菌体本身B.产品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C.产品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D.产品是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E.产品是微生物产生的色素4.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有:( BCDE )A.碳源不足B.碳、氮比例不当C.消泡剂加得过多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E.碳源较多5.发酵培养基中营养基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包括: (ABCD )A.构成菌体原生质的成分B.作为酶的组分或维持酶活性C.调节细胞渗透压D.缓冲pH值E.参与产物的生物合成6.在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技术中,加入5%二甲亚砜和10%甘油的作用是(B )A 营养物B 保护剂C 隔绝空气D 干燥7.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说的乳酸发酵属于( A ) A.厌氧发酵 B.氨基酸发酵 C.液体发酵 D.需氧发酵8.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 B )A.温度B. pHC.氧含量 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其中物理参数包括:( ABCD )A.温度B.罐压C.搅拌转速和搅拌功率D.空气流量E.菌体接种量10.发酵过程中较常测定的参数有:( AD )A.温度B.罐压C.空气流量D. pHE.溶氧二、填空题1、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固体培养基分离、液体培养基分离、显微操作等方法。

2、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_中和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酸_。

3、发酵过程满足最低通气条件是供氧与好氧至少必须平衡。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

微⽣物⼯程复习题微⽣物⼯程复习题第⼀章微⽣物⼯程概论1. 简述微⽣物⼯程领域国内外现状。

2. 简述微⽣物⼯程主要研究内容。

微⽣物菌种、菌种选育的研究微⽣物的代谢调节和代谢⼯程的研究培养基的研究发酵⼯艺控制研究下游加⼯技术的研究3. 简述微⽣物⼯程发展简史。

微⽣物⼯程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①从⼈类开始从事酿造酒、醋的时期,是以⾃然发酵为主的微⽣物⼯程时期;②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建⽴纯培养技术;③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主要是建⽴深层培养技术为主的微⽣物⼯程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好⽓性发酵⼯程的建⽴,1947年诞⽣了⽣化⼯程;④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进⼊现代微⽣物⼯程时期,微⽣物⼯程的发展史和微⽣物⼯程学科的建⽴与发展,⼤概是符合这⼀历史进程的。

4. 简述微⽣物⼯程应⽤。

微⽣物⼯程在⾷品⼯业中的应⽤微⽣物⼯程在医药⼯业中的应⽤微⽣物⼯程在酶⼯程中的应⽤微⽣物⼯程在化⼯和漂产品的应⽤微⽣物⼯程在农业中的应⽤微⽣物⼯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微⽣物⼯程在⾦属冶炼中的应⽤微⽣物⼯程在⾼新技术研究中的应⽤5. 简述微⽣物⼯程的优缺点。

微⽣物⼯程⼯业优点如下:⑴反应条件温和:⑵⽣物发酵罐的通⽤性:⑶⽣产原料多数为农副产品:⑷微⽣物反应机理的⾼度选择性:⑸微⽣物菌种选育的优越性:(6)可以⽣产⽬前不能⽣产的或⽤化学法微⽣物⼯程缺点⑴能源消耗较⼤:⑵微⽣物菌体的⽣长需要消耗部分原料⑶需要消耗⼤量⽔:⑷废⽔、废液量⼤,易造成污染:6. ⽐较微⽣物⼯程与酶⼯程优缺点。

(1)发酵⼯程和酶⼯程⼆者之间,既有联系⼜有区别,因为⼤多数酶剂也是由发酵⽽产⽣的产物,如淀粉酶、糖化酶、蛋⽩酶等。

(2)酶制剂的研究开发涉及产酶菌种选育、⽣产⼯艺、酶反应技术的优化以及酶制剂产品的应⽤,酶制剂能有效带动相关领域技术⽔平的提⾼,包括微⽣物⼯程的技术的提⾼。

7. ⽐较微⽣物⼯程与动植物细胞培养优缺点。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有答案

环境工程微生物题库有答案

判断题1.微生物系统分类单元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最高为域2.株是微生物分类最小单位×种是微生物分类最小单位3.溶原性噬菌体的DNA整合在宿主DNA上,不能独立进行繁殖√4.放线菌属于真核微生物×放线菌是原核微生物5.大多数放线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除枝动菌属外,其余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6.放线菌的菌体由纤细的长短不一的菌丝组成,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菌丝分支,为单细胞√7.霉菌的菌落疏松,菌丝细小,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用接种环挑取×霉菌菌落形态较大8.菌苔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之一×菌落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之一9.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微生物×细菌都是单细胞10.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11.碱性染料能与细胞中带正电的组分结合,常用于细菌染色×碱性染料是和细胞中带负电的组分结合1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脂肪含量比革兰氏阴性菌高×低13.红螺菌的同化作用类型为光能异养型√14.渗透酶属于诱导酶,其他酶属于结构酶×渗透酶是载体蛋白15.一切厌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耐氧厌氧微生物含超氧化物歧化酶,一切厌氧微生物都不具有过氧化氢酶16.分子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的抑制和杀死作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缺乏过氧化氢酶√17.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促进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促进扩散要载体不要能量18.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合成自身所需的生长因子,不必从外界摄取√19.核糖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20.明胶是最常用的凝固剂×琼脂最常用的凝固剂21.浓乳糖蛋白胨培养基是合成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22.豆芽汁培养基是合成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23.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时细胞处于代谢活动低潮,细胞数目不增加√24.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是前者菌体始终处于对数期×区别前者保持细菌浓度不变,后者保持营养成分浓度不变25.乳糖操纵子是由结构基因、操纵基因、调节基因组成√26.操纵子的结构基因通过转录、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操纵基因和调节基因通过转录、翻译控制结构基因的表达√27.细菌所有遗传信息都储存在细菌染色体上×细菌为原核微生物,无染色体,基因还可以存在质粒上28.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29.低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微生物没有影响,但超过某一阈值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基因突变×低剂量紫外线照射导致基因突变30.导致牛得疯牛病的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是蛋白质31.HgCl2的杀菌机理是与微生物酶的-SH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或与菌体蛋白质结合,使之变性或沉淀√32.反消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下进行的×在厌氧条件下进行33.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过程中,去除的有机污染物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大部分转化为微生物自身组成34.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易产生污泥膨胀问题√35.用霉菌、酵母菌处理有机废水时,有时会出现活性污泥丝状膨胀,这时可以通过修改工艺来解决√36.对厌氧消化-甲烷发酵,污水pH一般保持在之间√37.自然界中产甲烷菌有很多种,有些是好氧的,有些是厌氧的,有些是兼性厌氧的×甲烷菌都是厌氧的38.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主要是硅藻×是蓝藻39.水体中有机物浓度越高,微生物代谢作用消耗的溶解氧越多√40.任何土质中微生物种类都按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藻类的顺序由多到少排列×任何土质中微生物种类都按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藻类的顺序由多到少排列填空题1.微生物和其他类型微生物相比具有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易变异特点;2.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裂解与释放;3.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丝状;4.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拟核;5.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为芽孢、鞭毛、荚膜、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光合作用层片等;6.细菌原生质体由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拟核组成;7.细菌芽胞的特点有芽胞含水率低、芽胞壁厚而致密、芽胞中2,4-吡啶二羧酸DPA含量高、芽胞含有耐热性酶;8.细菌荚膜的功能有具有荚膜的S型肺炎链球菌毒力强,有助于肺炎链球菌侵入人体;荚膜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当营养缺乏时,荚膜可被用作碳源和能源,有的荚膜还可用作氮源;废水生物处理中的细菌荚膜有生物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9.在pH为的溶液中,细菌带正电荷;在pH为的溶液中,细菌带负电荷;10.放线菌的菌丝由于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菌丝;11.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有全动性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12.原生动物可分为孢子纲、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眼虫属于鞭毛纲,草履虫属于纤毛纲,钟虫属于纤毛纲;13.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是草酸铵结晶紫初染、碘-碘化钾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脱色;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为革兰氏阴性菌;14.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有测定微生物总数、测定活细菌数、计算生长量;15.活细菌数的测定方法有载玻片薄琼脂层培养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液体稀释培养计数、薄膜过滤计数;16.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凝固剂为琼脂;17.根据实验目的和用途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18.根据组成物的性质,培养基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19.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牛肉膏和蛋白胨,无机氮源有硝酸钠和硝酸铵;20.在微生物学奠基时代,公认的代表人物为巴斯德和柯赫,前者的主要业绩有巴斯德消毒法,后者的主要业绩有微生物纯种培养法;21.根据酶作用的位置,酶可分为胞外酶、胞内酶、表面酶;22.根据酶的组成,酶可分为单成分酶、全酶;23.酶的催化特性有加快反应速度、专一性、条件温和、对环境敏感、催化效率极高;24.酶蛋白的结构可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25.酶各成分的功能是,酶蛋白起加速生化反应的作用;辅基和辅酶起传递电子和化学基团的作用,金属离子起传递电子和激活剂的作用;26.根据微生物和氧的关系,微生物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27.根据所需能源和碳源不同,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自养微生物、光能异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异养微生物;28.微生物所需的营养包括水、碳源和能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29.根据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微生物的呼吸类型可分为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30.根据细菌的生长情况,可将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衰亡期;31.影响停滞期长短的因素有菌种、接种群体菌龄、接种量、培养基成分;32.影响微生物世代时间的因素有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浓度、温度;33.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竞争关系、互生关系、共生关系、偏害关系、捕食关系、寄生关系;34.细菌纯种分离的方法有稀释平板法、平板划线分离法、涂布法;35.菌种保藏方法有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绝空气法、蒸馏水悬浮法、综合法;综合法是目前最好的菌种保藏法;36.衡量水体自净的指标有P/H指数、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37.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净产生2molATP,经好氧呼吸净产生38molATP;38.紫外线诱变的机理是使DNA结构变化;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胸腺嘧啶二聚体的产生;39.由于紫外线的特殊性质,其作用有空气消毒、表面消毒、诱变育种;40.一般化学杀菌剂的杀菌能力与其浓度成正比,乙醇则不然,以70%的乙醇杀菌能力最强;41.用氯和氯化物对饮用水消毒时,起主要杀菌作用的是HClO,而其在水中的浓度主要由pH控制;42.重金属的杀菌机理是与酶的—SH基结合,使酶失去活性;或与菌体蛋白结合,使之变性或沉淀;43.空气微生物卫生标准的指标有浮游细菌数、降落细菌数;44.进行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化学药品灭菌法;干热灭菌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70°C;45.根据突变的条件和原因,突变可分为自发突变、诱发突变;46.根据基因的功能,基因可分为结构基因、操纵基因、调节基因;47.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48.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49.根据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存在状态,可分为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50.活性污泥的结构与功能中心是菌胶团;51.水体污化系统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段分为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52.废水处理中,原生动物的作用为指示作用、净化作用、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53.废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鞭毛虫、肉足虫、游泳型纤毛虫、固着型纤毛虫;54.废水处理中,好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5:N:P=100:5:1;厌氧微生物群体,要求BOD5:N:P=100:6:1;55.废水处理中,对进水水质应考虑的因素有供氧量、pH、温度、有毒物质、营养物质等;56.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57.厌氧消化三段理论为水解阶段、产酸阶段、产甲烷阶段;58.我国现行的饮水卫生标准规定,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L;59.普通滤池内生物膜微生物群落为生物膜生物、生物膜面生物、滤池扫除生物;前者以菌胶团为主要组成,起净化和稳定水质功能;中者为固着型纤毛虫和游泳型纤毛虫,起促进滤池净化速度,提高滤池整体处理效率功能;后者为轮虫、线虫等,起去除滤池内污泥、防止污泥积累和堵塞功能;60.土壤微生物的水平分布取决于土壤中的碳源;名词解释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2.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3.温和性噬菌体: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其核酸附着并整合在宿主染色体上,和宿主的核酸同步复制,宿主细胞不裂解而继续生长4.溶原性:病毒感染细菌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在宿主内进行复制并且引起细菌细胞的裂解5.质粒:是核以外的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把所携带的生物形状传给子代6.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活史的某个生长阶段或某些细菌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在细胞质内生成的内生孢子7.菌胶团:细菌之间按一定排列方式互相粘结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的细菌集团8.菌落:一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迅速生长繁殖形成的一个由无数细菌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细菌集团9.酶: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一类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10.酶的活性中心:酶蛋白分子中与底物结合,并起催化作用的小部分氨基酸微区11.酶的竞争性抑制:有些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结构类似,影响底物和酶的结合,使反应速率下降12.新陈代谢:生物从外界环境不断摄取营养物质,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转变成细胞的组成,同时产生废物并排除体外13.内源呼吸:外界没有供给能源,利用自身内部贮存的能源物质进行呼吸14.EMP途径糖酵解:在无氧条件下,1mol葡萄糖逐步分解产生2mol丙酮酸、2molNADH+H+、2molATP的过程15.TCA循环三羧酸循环:丙酮酸有氧氧化过程的一系列步骤的总称;由丙酮酸开始,先经氧化脱羧作用,并乙酰化形成乙酰辅酶A和1molNADH+H+,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并最终氧化为CO2和H2O16.底物水平磷酸化: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可形成多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将高能键交给ADP,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17.氧化磷酸化:微生物在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18.光合磷酸化: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19.分批培养:将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一个封闭的、盛有一定体积液体培养基的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温度、pH和溶解氧量,微生物在其中生长繁殖20.恒浊连续培养:使细菌培养液的浓度恒定,以浊度为控制指标的培养方式21.恒化连续培养:维持进水中的营养成分恒定,以恒定流速进水,以相同流速流出代谢产物,使细菌处于最高生长速率状态下生长的培养方式22.灭菌: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23.消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致病菌或所有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24.光复活现象:经紫外辐射照射的菌体或孢子悬液,随即暴露于蓝色区域可见光下,有一部分受损伤的细胞可恢复其活力25.抗生素: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杀死其他微生物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的化学物质26.生长限制因子: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营养物27.竞争关系:不同的微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中,对食物等营养、溶解氧、空间和其他共同要求的物质互相竞争,互相受到不利影响28.互生关系: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共存于同一环境中,相互提供营养及其他生活条件,双方互为有利,相互受益29.共生关系:两种不能单独生活的微生物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各自执行优势的生理功能,在营养上互为有利而所组成的共生体30.拮抗关系:共存于同一环境的两种微生物,一种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其中有些产物对一种或一类微生物生长不利、抑制或者杀死对方31.捕食关系:微生物不是通过代谢产物对抗对方,而是吞食对方32.寄生关系:一种生物需要在另一种生物体内生活,从中摄取营养才得以生长繁殖33.转录:以DNA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34.逆转录: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35.三联子密码:遗传密码是存在于mRNA链上,由相邻的3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代表一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36.DNA半保留复制:首先是DNA分子中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彼此分开成两条单链;然后各自以原有的多核苷酸链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吸收细胞中游离的核苷酸,按照原有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各自合成出一条新的互补的多核苷酸链,新合成的一条多核苷酸链和原有的多核苷酸链又以氢键连接成新的双螺旋结构37.tRNA的翻译:DNA转录成mRNA后,mRNA链上的核苷酸碱基序列需要被翻译成相应的氨基酸序列,还要被转运到核糖体上,才能合成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功能蛋白38.蛋白质的合成:通过tRNA两端的识别作用,把特定的氨基酸转送到核糖体上,使不同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碱基序列连接起来,在多肽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多肽链,多肽链通过高度折叠成特定的蛋白质结构,最终合成具有不能生理特性的功能蛋白39.基因: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40.质粒:原核微生物体内的一种较小的、携带少量遗传基因的环状DNA分子41.诱发突变: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微生物群体,促使少数细胞的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在基因内部碱基配对发生差错,引起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发生突变42.基因重组: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细胞的DNA融合,使基因重新组合,从而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品种43.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反应:DNA不需通过克隆而在体外扩增,短时间内合成大量DNA片段的技术44.好氧活性污泥: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绒粒45.好氧生物膜:由多种多样的好样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黏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黏附在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一层黏性、薄膜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46.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组成的最大的生态系统47.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组成的一个自然体;48.水体自净作用:水体接纳一定量的污染物质后,在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水平49.自净容量:在水体正常生物循环中能够净化有机污染物的最大数量50.水污染指示生物:在一定水质下,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变化反应敏感,用来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的水生生物51.水体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海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52.P/H指数:P代表光能自养型微生物,H代表异养型微生物,两者的比值53.AGP藻类潜在生产能力:把特定藻类接种在天然水体或污水中,在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培养,使藻类生长到稳定期为止,通过测干重或细胞数来测其增长量54.氧垂曲线: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水体中溶解氧发生变化,随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回到原来的水平,绘制的溶解氧变化曲线55.污泥驯化: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用含有某种污染物的废水筛选、培养来自其他废水的菌种,使他们适应该种废水,并具有高效降解其中污染物的能力的方法56.菌落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h后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57.总大肠菌群:又称大肠杆菌群,他们是一群兼性厌氧的、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58.大肠菌群指数: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杆菌群落数目59.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的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60.反硝化作用:植物、藻类及其他微生物把硝酸盐作为氮源,吸收硝酸盐,通过硝酸还原酶将硝酸还原成氨,由氨合成为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含氮物质,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61.固氮作用:通过固氮微生物的固氮酶催化作用,把分子N2转化为NH3,进而合成有机氮化合物62.硫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硫化细菌把H2S氢氧化为单质硫,进而氧化成硫酸63.反硫化作用:土壤淹水、河流、湖泊等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时,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次亚硫酸盐在微生物的还原作用下形成H2S 64.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常用单位为mg/L,这是一种间接表示水被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指标65.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将有机物氧化为H2O和CO2,此时所测出的耗氧量称为化学需氧量COD66.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主要是由碳C、氢H、氮N、硫S等元素所组成;当有机物完全被氧化时,C、H、N、S分别被氧化为CO2、H2O、NO和SO2,此时的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67.溶解氧: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68.巴斯德效应: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69.堆肥化: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促进有机质向稳定腐殖质转化的过程70.固定化酶:从筛选、培育获得的优良菌种体中提取活性极高的酶,再用包埋法交联法、载体结合法、逆胶束酶反应系统等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制成不溶于水的固态酶简答题1.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区别有哪些原核微生物的核很原始,发育不全,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称为拟核;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也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菌、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真核微生物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由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两者有明显的界限;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进行有丝分裂;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2.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是什么革兰氏染色的步骤:①涂片,固定;②初染: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2min,水洗;③媒染:滴加革兰氏碘液碘-碘化钾溶液染色1-2min,水洗;④脱色:滴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约45s 后水洗;⑤复染:滴加番红染液染色2-3min,水洗并使之干燥;⑥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染色的原理:①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等电点有关系: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比革兰氏阴性菌低,因而革兰氏阳性菌带负电荷比革兰氏阴性菌多,它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大,用碘-碘化钾媒染后,两者等电位均降低,但革兰氏阳性菌等电位降低得多,故与草酸铵结晶紫结合得更牢固,对乙醇脱色的抵抗力强,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不被乙醇提取,菌体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则相反,菌体呈红色;②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细胞壁有关:革兰氏阳性菌的脂质含量很低,肽聚糖含量高,革兰氏阴性菌则相反,因此用乙醇脱色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通透性,乙醇容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铵结晶紫、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无色,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质含量极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

微生物工程复习题

那时人们并不知道微生物与发酵的关系,于是很难控制发酵过程,生产也只能凭经验,口传心授;所以称天然发酵时期。

••影响发酵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体生长和代谢加快,发酵反应的速率加快。

当超过最适温度范围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很快失活,菌体衰老,发酵周期缩短,产量降低。

温度也能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

例如,金色链霉菌在30℃以下时,合成金霉素的能力较强,但当温度超过35℃时,则只合成四环素而不合成金霉素。

此外,温度还会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以及菌种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等。

因此,要保证正常的发酵过程,就需维持最适温度。

但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所需的最适温度不一定相同。

如灰色链霉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7℃,但产生抗生素的最适温度是28℃。

通常,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不同菌种各发酵阶段的最适温度,采取分段控制。

pH pH能够影响酶的活性,以及细胞膜的带电荷状况。

细胞膜的带电荷状况如果发生变化,膜的透性也会改变,从而有可能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产物的分泌。

此外,pH还会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分解等。

因此,应控制发酵液的pH。

但不同菌种生长阶段和合成产物阶段的最适pH往往不同,需要分别加以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菌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发酵液的pH必然发生变化。

如当尿素被分解时,发酵液中的NH+4浓度就会上升, pH也随之上升。

在工业生产上,常采用在发酵液中添加维持pH的缓冲系统,或者通过中间补加氨水、尿素、碳酸铵或者碳酸钙来控制pH。

目前,国内已研制出检测发酵过程的pH电极,用于连续测定和记录pH变化,并由pH 控制器调节酸、碱的加入量。

溶解氧氧的供应对需氧发酵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

从葡萄糖氧化的需氧量来看, 1 mol 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需6 mol的氧;当糖用于合成代谢产物时, 1 mol葡萄糖约需1.9mol 的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工程习题第一部分1.微生物工程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将传统发酵和现代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合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发酵技术。

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1)在较短周期内产生大量发酵产物的能力2)不产生或少产生与目标产品性质相近的副产物及其他产物3)生长繁殖能力强,有较强的生长速率4)能够高效地将原料转化为产品5)有利用广泛来源原材料的能力6)对需要添加的前体物质有耐受能力7)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要少8)具有抗噬菌体感染的能力9)遗传特性稳定3.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标本采集→标本材料的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初筛→菌种复筛→性能鉴定→菌种保藏4.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1、增加目的菌的数量,增加筛选到目的菌的机会,减少筛选菌的工作量;2、富集培养驯化目的菌的过程,使目的菌的产量或代谢性能不退化或得到加强.5.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防止菌种退化;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提高生产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新产品。

6.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自然选育就是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

自然选育在工业生产上的意义:自然选育可以有效地用于高性能突变株的分离。

自然选育虽然突变率很低,但却是工厂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7.什么是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有哪些?诱变育种,就是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诱导个体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所需的类型。

诱变剂:物理:射线。

化学: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8.发酵培养基的特点和要求?特点:广义上讲培养基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和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①培养基能够满足产物最经济的合成.②发酵后所形成的副产物尽可能的少.③培养基的原料应因地制宜,价格低廉;且性能稳定,资源丰富,便于采购运,适合大规模储藏,能保证生产上的供应.④所选用的培养基应能满足总体工艺的要求,如不应该影响通气、提取、纯化及废物处理等.9.常用的碳源有哪些?常用的糖类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碳源:糖类(淀粉、葡萄糖、蔗糖等)、油脂(动、植物油)、有机酸(琥珀酸、柠檬酸、乳酸、乙酸等)和低碳醇(甲醇、乙醇等).糖类:葡萄糖,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是会引起葡萄糖效应糖蜜,是制糖生产时的结晶母液,它是制糖工业的副产物.主要含有蔗糖,总糖可达50%~75%.一般糖蜜分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葡萄糖蜜.淀粉、糊精,缺点:难利用、发酵液比较稠、一般>2.0%时加入一定的α-淀粉酶.成分比较复杂,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等等.优点:来源广泛、价格低,可以解除葡萄糖效应.10.什么是生理性酸性物质?什么是生理性碱性物质?无机氮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或碱性物质,这种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胺,若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则此种无机氮源称为生理碱性物质,如硝酸钠.正确使用生理酸碱性物质,对稳定和调节发酵过程的pH有积极作用.11.常用的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有哪些?有机氮源在发酵培养基中的作用?无机氮源氨水、氨盐和硝酸盐。

.有机氮源酵母粉、花生饼粉、黄豆饼粉、蛋白胨、棉子饼粉、麦麸、鱼粉、蝉蛹粉、玉米浆、尿素、废菌液、酒糟等.有机氮源在发酵培养基中的作用?有机氮源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肽和游离氨基酸外,还含有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及某些生长因子,因而微生物在含有有机氮的培养基中表现出生长旺盛、菌丝浓度生长迅速的特点12.什么是前体?前体添加的方式?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

前体使用时普遍采用流加的方法。

13.什么是产物促进剂?产物促进剂举例?是指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

如:链霉素生产加巴比妥,赖氨酸生产加红霉素等。

如加入微量的“九二O”可以促进某些放线菌的生长,缩短发酵周期,提高抗生素的产量,因此起到生长因素的作用。

还有在四环素发酵中加入硫氰化苄,菌体呼吸强,糖代谢快,而抗生素合成受阻,所以降低菌体呼吸,产量就会提高。

14.培养基设计的一般步骤?1)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培养基成分确定时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分2)通过单因子实验最终确定出最为适宜的培养基成分3)当培养基成分确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各成分最适的浓度,由于培养基成分很多,为减少实验次数常采用一些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法。

15.培养基成分选择考虑的问题?1)菌种的同化能力:碳源和氮源2)代谢的阻遏和诱导3)合适的C、N比4)PH的要求16.什么是初级代谢产物?什么是次级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生物中的代谢类型,是与生物生存有关的,涉及能量产生和能量消耗的代谢类型。

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细胞中,初级代谢产物的种类基本相同.此外,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在不停的进行着,任何一种产物的合成发生障碍都会影响微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死亡。

次级代谢产物:是某些微生物为了避免代谢过程中,某种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通常是在生长后期合成,并不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即使在这些代谢的某个环节上发生障碍,也不会导致机体生长停止或死亡,仅仅是影响了机体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17.比耗氧速度和呼吸强度的概念?单位重量的细胞(干重)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mmolO2/(g菌。

H)18.临界饱和溶氧浓度、氧饱和度的概念?临界饱和溶氧浓度:指不影响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溶氧浓度。

如果对产物而言,便是不影响产物合成所允许的最低浓度。

氧饱和度:发酵液中实际氧浓度/临界氧浓度19.影响微生物需氧的因素有哪些?细胞浓度直接影响培养液的摄氧率,在分批发酵中摄氧率变化很大,不同生长阶段需氧不同,对树生长后期达最大值。

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显著影响微生物的摄氧率,碳源种类对细胞的需氧量有很大影响,一般葡萄糖的利用速度比其他的糖要快。

20.发酵液中的体积氧传递方程?其中Kla的物理意义是什么?P105(7-15)物理意义:容积传递系数21.如何调节摇瓶发酵的供氧水平?往复,频率80-120分/次,振幅8cm旋转,偏心距转速250rpm装液量,一般取1/10左右:250ML 15-25ML500ML 30ML750ML 80ML22.如何调节通气搅拌发酵罐的供氧水平?一般认为,发酵初期较大的通风和搅拌而产生过大的剪切力,对菌体的生长有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有时发酵初期采用小通风,停搅拌,不但有利于降低能耗,而且在工艺上也是必须的,但是通气增大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

23.如何测定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以及发酵罐的Klα?溶解氧浓度的测定:复膜氧电极KLa:直接测定法和动态测定法测定KLa的方法:亚硫酸盐氧化法、取样极谱法、物料衡算法、动态法、排气法、复膜电极法;通过改变设备参数、操作条件、发酵液性质均可调节发酵液中的KLa。

24.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监控的意义?检测微生物的生长状态以控制产物形成。

25.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有什么意义?生产中主要检测到参数有哪些?对生产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地描述,以期达到对发酵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26.测定菌的生长采取哪些方法?不同种的微生物各采取什么方法合适?测定菌的生长,既包括单个细菌的生长,这的使用电子显微镜,如果要测定群体的生长数目,可以采用使用稀释平板菌落法进行,另外也可以采用浊度测定,通过细菌在繁殖的时候会导致液体培养基变浑浊,通过浑浊的严重程度来进行测定.27.发酵过程为什么要补料?补些什么?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

在这样一种系统中可以维持低的基质浓度,避免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可以通过补料控制达到最佳的生长和产物合成条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控制合理的补料速率,稳定最佳生产工艺。

发酵基质和缓冲液等。

补料物质:碳源;葡萄糖、饴糖、糊精、淀粉、作为消沫剂的油脂等氮源;NH4OH、(NH4)2SO4、NaNO3、蛋白胨、花生饼粉、黄豆饼粉、玉米浆、尿素其他:硫酸盐、磷酸盐、前体28.补料过多或过少对发酵有什么影响?投料过多造成菌体细胞大量生长,无法稳定的产生发酵产物,导致菌体生产力下降,同时改变发酵液流变学性质。

如果补料过少,则使菌体过早进入衰退期,引起菌体衰老和自,同样使生产力下降。

29.发酵过程中pH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微生物代谢产生代谢产物,其产物可能是酸性或是碱性从而影响PH值30.pH对发酵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微生物生长和生物合成2)菌体的形态3)生物合成途径31.为了确定发酵的最佳pH,我们该如何实验?将发酵培养基调节成不同的起始PH值,在发酵过程中定时测定、并不断调节PH,以维持其起始PH值,或者利用缓冲剂来维持发酵液的PH。

同时观察菌体的生长情况,菌体生长达到最大值的PH即为菌体生长的最适PH32.发酵过程的pH控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在基础培养基配方中考虑到维持pH的需要例如:调节C/N,加入CaCO3,使用缓冲液等。

(2)通过直接补加酸、碱来调节控制例如:硫酸、NaOH,生理酸性或碱性物质。

(3)通过中间补料来控制例如可以根据生产菌的代谢需要用改变加糖速率来控制pH, 也可通过中间补加尿素或硫酸铵等调节33.微生物对温度要求不同的原理是什么?不同生物中酶的种类和数量都是不同的,温度影响生物化学的酶促反应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形成34.发酵热的定义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

35.生物热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细胞生长周期2)细胞呼吸强度3)培养基成分36.温度对发酵有哪些影响?1)微生物细胞生长2)发酵液的物理性质3)生物合成的方向37.泡沫对发酵有哪些有害之处?1)会引起“逃液”,造成损失2)发酵液体积减少,直接影响了收率3)增加了杂菌污染的机会4)泡沫液位的上下变化,使部分菌体粘附到罐顶或罐壁上,不能再回到发酵液中,使发酵液中的菌体量减少5)泡沫形成后,泡沫中的代谢气体不容易被带走,从而使菌体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妨碍了菌体的呼吸,造成了代谢异常,导致菌体提前自溶。

38.发酵中泡沫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外力(通气、搅拌)2)微生物代谢3)培养基的成分4)培养基灭菌不当39.对消泡剂有哪些要求?1)具备降低液膜的机械强度和表面粘度2)易于分散于泡沫表面上3)具有较小的张力和较小的溶解度4)对微生物是无毒的40.常用的消泡剂有哪几类?天然油脂、聚醚类、高级醇、硅酮类、脂肪酸、亚硫酸、磺酸盐41.用于在线检测的传感器必须符合哪些要求?用于在线检测的传感器首先在功能上要满足检测要求,要确保该仪器不会增加染菌的机会,且置于发酵罐内的探头必需能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还要能有效克服探头表面被微生物堵塞导致测量失败的问题,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是使用探头可伸缩的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