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案例分析
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
新生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范文案例一、案例经过在咱们新生儿科啊,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
那天啊,护士小李负责护理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宝贝,这个小宝贝是早产宝宝,身体比较弱。
按照护理流程呢,要给宝宝测量体温。
小李当时可能有点忙晕头了,她拿了个体温计就准备给宝宝量,也没仔细检查体温计是不是好的。
结果啊,把体温计往宝宝腋窝下一夹,就去忙别的事儿了。
过了一会儿回来读数的时候,发现体温计显示的温度特别奇怪,超级低。
小李这才意识到,可能体温计本来就是坏的。
这可把她急坏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还有一次呢,护士小张在给另一个新生儿喂奶。
这个宝宝呢,因为有点肠胃不太好,医生特别叮嘱喂奶的量和速度都得控制好。
小张可能是没把医生的话记牢,喂奶的时候就有点心不在焉的。
她一边和旁边的同事聊天,一边给宝宝喂奶,结果一不小心就喂快了,而且量也稍微多了点。
没过多久,宝宝就开始吐奶,小脸憋得通红,可把大家吓坏了。
二、原因分析1. 对于小李这个事儿啊,首先就是工作态度不够严谨。
虽然忙,但是像检查体温计这种基本的事儿可不能马虎啊。
这就好比厨师做菜前不检查食材新鲜不新鲜一样,肯定要出问题的。
再就是可能缺乏完善的设备检查制度,要是每天都有专人检查这些护理设备,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了。
2. 小张这边呢,主要就是注意力不集中。
聊天分散了她的精力,导致忽略了对宝宝喂奶的正确操作。
而且啊,对医生的叮嘱没有足够重视,这就像学生不听老师讲课重点,考试肯定会出错啊。
另外,科室可能缺乏对这种特殊护理操作的监督机制,如果有个人在旁边稍微提醒一下,也不至于这样。
三、改进措施1. 针对设备检查的问题,咱们科室制定了一个新的规定。
每天都安排专门的护士在上班前仔细检查所有的护理设备,像体温计啊、吸氧设备之类的,而且还要做好记录。
要是发现设备有问题,马上就标记好拿去维修,绝对不能让有问题的设备再给宝宝用了。
这就像是给设备上了一道保险锁,让它们都乖乖听话,好好为宝宝服务。
2. 为了避免护士在工作的时候分心,咱们科室在显眼的地方贴了好多小标语,比如说“专心护理宝宝,请勿闲聊”之类的。
儿科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案例背景患儿,男,3岁,因发热、咳嗽、流涕3天,父母带至医院就诊。
患儿体温最高达到39.5℃,咳嗽频繁,伴有喘息,食欲减退,精神状态尚可。
无呕吐、腹泻等症状。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二、体格检查T 38.9℃,P 120次/分,R 36次/分,BP 90/60mmHg。
神志清楚,营养状况良好。
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
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四肢活动自如,无水肿。
三、辅助检查1. 血常规:WBC 15.3×10^9/L,N 0.78,L 0.22。
2. C-反应蛋白(CRP):30mg/L。
3. 胸部X光片:双肺纹理增粗,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
四、问题1.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可能是什么?2. 患儿的血常规和CRP检查结果提示了什么?3. 针对患儿的病情,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4.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哪些并发症的出现?五、答案1. 初步诊断:根据患儿的发热、咳嗽、流涕、喘息等症状,结合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的体征,以及双肺呼吸音粗和啰音,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2. 血常规和CRP检查结果提示患儿存在细菌感染,WBC升高和CRP升高均表明体内有炎症反应。
3. 治疗措施: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同时使用退热药物控制体温;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止咳、祛痰药物,以及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营养支持。
4. 需要密切观察的并发症包括:肺炎、呼吸衰竭、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六、讨论急性支气管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治疗时需注意区分病原体类型,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同时,对症支持治疗和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儿科案例分析题:6个月男婴因持续高热3天就诊,体温达39.5℃,伴有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
答案:根据病史及体征,这位6个月男婴出现高热、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
首先,高热是儿科常见的疾病表现之一,但需要排除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风湿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多种可能性。
其次,嗜睡和食欲不振可能是因为持续高热导致的一般不适,也可能是某种特定疾病的表现。
鉴于患儿的年龄较小,比较常见的疾病有:1. 细菌感染:如脓疱疮、中耳炎、腹泻、泌尿系统感染等。
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血常规、尿常规、腹部超声等辅助检查来排查。
2. 病毒感染:如流感、手足口病、水痘等。
在病史中有接触过其他患病儿童、疫区流行等情况时,应考虑病毒感染。
3. 上呼吸道感染:如咳嗽、流涕、喉咙痛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观察呼吸道症状是否存在。
4. 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这种情况下,患儿可能有关节痛、关节红肿等症状。
为进一步确定诊断,可以进行以下一些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帮助判断感染的类型。
2. 尿常规:可排查泌尿系统感染。
3. 血培养:帮助检测是否有细菌感染。
4. 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排查呼吸道病毒感染。
5. C反应蛋白: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6. 类风湿因子:排查相关关节炎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对于这位6个月男婴的持续高热、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进一步进行上述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还需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高热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风险,以确保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儿科pdca经典案例
儿科pdca经典案例
儿科PDCA经典案例之一是关于婴儿喂养的案例。
Plan计划:一位家长前来儿科门诊咨询,她的婴儿在喂养过程中老是哭闹,无法安静下来进食。
医生决定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制定计划。
Do实施:医生首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婴儿没有任何生理异常。
然后,医生与家长详细询问了喂养的具体情况,并观察了家长在喂养婴儿时的操作。
医生发现,家长在喂养时动作过于急躁,婴儿无法适应快速的进食速度,导致吞咽困难、呛咳等问题。
Check检查:医生根据分析结果,与家长商讨了一个新的喂养计划。
医生向家长提供了一些喂养技巧,并建议她们在喂养时放慢动作、轻柔抚摸、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等。
同时,医生解释了婴儿吞咽困难可能会引起的问题,并告知家长观察婴儿的进食情况、体重增长情况等。
Act改善:家长按照医生的建议,改变了喂养方式。
在家庭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家长发现婴儿不再哭闹,能够安静地吃饭了。
婴儿的体重也有了良好的增长趋势。
这个案例中,医生通过PDCA循环分析和改进,解决了婴儿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家长了解正确的喂养技巧,确保婴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通过观察、咨询和反馈,医生及时了解到婴儿的实际情况,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儿科医学是一门关注儿童健康的重要学科,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将针对几个典型的儿科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案例一,3岁男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持续3天,体温最高达39.5摄氏度。
体格检查发现双肺呼吸音粗糙,伴有明显的胸闷感。
请问该患儿可能患有何种疾病?该如何治疗?答案,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该患儿可能患有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
治疗方面,首先要保持患儿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性气体。
其次,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治疗,辅以退热药物和支持疗法。
对于有明显胸闷感的患儿,还可以考虑给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
案例二,6岁女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伴有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体格检查发现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
请问该患儿可能患有何种疾病?该如何治疗?答案,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该患儿可能患有小儿肠道功能紊乱。
小儿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于儿童。
治疗方面,首先要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过多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其次,可以给予益生菌和肠道调理剂治疗,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痛和腹泻症状。
同时,建议患儿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案例三,10岁男童反复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有视物模糊和眼前闪光。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请问该患儿可能患有何种疾病?该如何治疗?答案,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该患儿可能患有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治疗方面,首先要帮助患儿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给予止痛药物治疗。
其次,建议患儿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 案例一,婴儿发烧。
婴儿小明,6个月大,突然发烧,体温达到39.5摄氏度,伴有咳嗽和流涕。
父母带他来就诊,医生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明的咽喉充血,肺部听诊有干性啰音。
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家长给予退烧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水,观察病情变化。
2. 案例二,儿童腹痛。
小红,8岁,因腹痛来就诊。
她描述疼痛为腹部隐痛,伴有恶心、呕吐。
医生进行腹部触诊,发现腹部压痛点在脐周,伴有轻度肌紧张。
医生考虑到可能是急性胃肠炎,建议小红多休息,少食多餐,避免生冷食物,观察病情变化。
3. 案例三,儿童过敏性鼻炎。
小李,10岁,因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眼睛发痒来就诊。
医生进行鼻腔镜检查,发现鼻黏膜充血、水肿,鼻腔有过多分泌物。
医生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建议小李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清洗鼻腔,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频繁用手揉擦眼睛。
4. 案例四,儿童感冒。
小明,5岁,因咳嗽、流涕、发热来就诊。
医生进行咽喉检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肺部听诊有湿性啰音。
医生诊断为急性咽扁桃体炎,建议小明休息,多喝水,避免接触病毒,定期漱口,使用抗病毒药物。
5. 案例五,儿童疫苗接种。
小王,2岁,到医院接种疫苗。
医生根据接种计划,为小王接种了百白破、麻疹风疹疫苗。
医生告知家长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不适反应,建议家长观察接种部位,及时处理不适反应。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家长们在孩子生病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是儿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然而,不良的儿科护理事件时有发生,给患儿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不便。
因此,我们需要对当下的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安全和权益。
一、案例分析某市儿童医院日前发生一起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具体情况如下:患儿小明,男性,5岁,患有急性肺炎,入院后留观治疗。
由于过度担心,小明的家属主动请求医院留一名护士在患儿旁边24小时陪护。
医院同意了家属的要求,并安排了一名护士负责。
然而,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发生了以下不良行为:1. 未按照医嘱执行相关护理工作。
护士忽略了医生交代的每日输液、体温测量、呼吸道护理等护理工作,没有按要求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情况。
2. 忽视患儿的基本需求。
护士未及时给患儿更换湿床单,导致患儿感到不舒服。
同时,患儿在担心和恐惧的情况下,需要护士的安抚和关怀,但护士没有及时倾听和回应患儿的情绪,使得患儿情绪更加消极。
3. 不恰当的沟通交流。
护士对患儿家属态度冷漠,没有及时向家属汇报患儿的病情和治疗进展,以及应对方案等重要信息,导致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以上行为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和安全,引起了患儿家属的不满和投诉。
二、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院需要针对护理人员不良行为的原因,开展护理规范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医嘱执行规范、患儿沟通技巧、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2. 制定和完善护理流程和标准。
医院应对儿科护理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和操作规范,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护理工作标准和流程。
同时,医院还需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护理工作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
3. 提升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儿科法律伦理规范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儿科医疗领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儿科医疗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医患矛盾时有发生。
为了规范儿科医疗行为,保障儿童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儿科法律伦理规范》。
以下是一则关于儿科法律伦理规范的案例,旨在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儿科医务人员的法律伦理意识。
二、案例描述(一)基本情况患儿小杰,男,5岁,因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就诊于某市儿童医院。
经检查,诊断为肺炎。
医生为小杰开具了抗生素、止咳药等治疗药物。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小杰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紫等症状。
医生立即对小杰进行了抢救,但仍未能挽回其生命。
(二)争议焦点1. 医生是否尽到了诊疗义务?2. 医院是否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3. 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伦理问题?三、案例分析(一)医生是否尽到了诊疗义务?根据《儿科法律伦理规范》第四条规定,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尊重患者,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合理制定诊疗方案。
本案中,医生在接诊小杰时,已对其病情进行了初步诊断,并开具了相应的治疗药物。
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未能及时关注小杰病情变化,导致其病情加重。
因此,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职。
(二)医院是否履行了安全保障义务?根据《儿科法律伦理规范》第五条规定,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本案中,医院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小杰病情变化,导致其不幸离世。
虽然医院在救治过程中采取了积极措施,但仍未能挽救小杰的生命。
因此,医院在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一定责任。
(三)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伦理问题?1.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未能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未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导致患者及家属对治疗产生质疑。
2.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未能充分关注患者心理需求。
本案中,小杰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但医生并未关注其心理状态,导致小杰及家属心理压力增大。
四、法律伦理规范建议1. 加强儿科医务人员的法律伦理教育,提高其法律伦理意识。
儿科护理案例分析1
1.患儿,男,10个月。
因发热咳嗽1天,惊厥1次急诊入院。
查体:T 39.5℃,神志清,咽部充血,前囟平软,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1)通过对患儿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列出其首优的护理诊断。
(2)对患儿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2.患儿,女,1岁半。
因发热、咳嗽3天人院。
患儿于入院前2天出现咳嗽、咳痰,痰多,不易咳出。
于入院前1天,患儿咳嗽加剧,烦躁不安,明显气喘。
查体:T39C ,R 62次/分,P160次/分,面色苍白、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
双肺闻及细密湿啰音,心音低钝,肝肋下2.5cm。
(1)根据患儿目前身体状况,列出其主要的护理诊断。
(2)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什么?(3)对患儿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4)对患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应注意什么?3. 患儿,男,2岁。
生后不久出现喂养困难,近一年来经常患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促、发绀。
查体:面色略苍白,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Ⅲ—IV级粗糙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心电图提示左、右心室肥大。
(1)患儿可能患哪种先天性心脏病?(2)提出首优的护理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患儿,女,1岁。
生后即发现口唇、指(趾)端发青,哭闹后气急,青紫加重,被抱起时双下肢常呈屈曲状。
入院当日剧烈哭闹出现严重青紫、昏厥,抽搐约2分钟。
查体:体格瘦小,颜面及四肢末梢紫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全收缩期粗糙杂音。
(1)该患儿可能患有哪种先天性心脏病?(2)患儿青紫、抽搐发作时该如何处理?(3)患儿日常护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患儿,男,7岁。
眼睑、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4天,伴乏力、头痛、恶心,尿呈浓茶色。
2周前曾患扁桃体炎,用青霉素治疗好转。
尿液检查:红细胞满视野,蛋白(++)。
(1)该患儿可能患有那种病?(2)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列出该患儿主要的护理问题及依据。
(3)如何指导患儿进行休息?3.患儿,男,4岁。
眼睑及面部水肿,少尿3天,以肾病综合征人院。
查体,双下肢水肿明显,水肿呈凹陷性。
儿科护理案例分析
家长期望与需求
了解家长对护理效果的期望和需 求,以优化护理方案。
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前后对比
对比患儿接受护理前后的状态,评估护理措施的 有效性。
同类案例比较
将本案例与其他同类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本案例 的优劣之处。
专家评估意见
邀请专家对本案例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提供专 业意见和建议。
04
案例总结与反思
观察患儿的饮食、睡眠、活动等日常 生活能力,判断护理效果对患儿生活 质量的影响。
生长发育情况
关注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 发育指标,评估护理措施对患儿生长 的影响。
家长反馈
家长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 家长对儿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家长意见和建议
收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 议,作为改进护理服务的依据。
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护理目标
控制患儿体温,缓解咳嗽症状。
提高患儿食欲,改善睡眠质量。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02
护理过程
基础护理
01
02
03
日常照料
确保患儿的日常起居得到 妥善照,包括饮食、睡 眠、卫生等方面。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心理护理
情感支持
给予患儿及其家长情感上 的支持和鼓励,增强他们 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沟通与交流
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良好 的沟通渠道,及时解答他 们的疑问和困惑。
心理疏导
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适当 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 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
03
护理效果
患儿恢复情况
患儿病情恢复情况
儿科_病例分析范文
儿科_病例分析范文病例分析:儿科患者信息:患者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6岁主诉:持续发热、头痛、咳嗽和乏力现病史:小明是一个六岁的男孩,最近几天开始出现发热、头痛、咳嗽和乏力的症状。
他的家人注意到他的体温一直在38℃以上,并且咳嗽得越来越严重。
儿童卫生管理中心的医生建议他去看儿科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既往病史:小明没有任何特殊的既往病史,过去的健康状况一直良好。
个人史:小明生活在一个相对干净的环境中,他的家人很注重卫生。
他没有近期旅行的经历,也没有与传染病患者接触的记录。
家族史:小明的家族没有明显的遗传疾病史,父母和姐姐都是健康的。
体格检查:小明的体温为38.5℃,脉搏为110次/分钟,呼吸为20次/分钟。
他的口腔黏膜潮红,扁桃体肿大。
听诊肺部呼吸音粗糙,有明显的干咳音。
肺部叩诊无明显异常。
心律齐,心脏听诊无异常。
腹部柔软,无明显压痛和包块。
四肢活动自如,无明显肿胀和关节疼痛。
实验室检查:小明的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5×10^9/L(正常值4-1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0%(正常值50-70%)。
X光胸片显示未见明显的肺部病变。
咽拭子在喉部培养中显示组织细胞呈阳性。
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2.细菌喉炎治疗:1.对症治疗: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以减轻病症。
同时,采取其他措施,如增加休息时间、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抗生素治疗:考虑到组织细胞阳性结果,根据抗生素敏感性测试,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细菌喉炎。
青霉素是首选药物。
3.监测病情:定期体温测量,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周,需要重新评估患者的状况。
4.家庭教育:向小明的家人提供关于儿童卫生和感染控制的教育,包括正确的手卫生、咳嗽和打喷嚏的礼貌、避免与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等。
预后:根据目前的病情,小明的预后应该良好。
通过及时的治疗,他的症状有望在一周内明显改善。
然而,需要密切监测他的病情,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儿科案例分析
儿科案例分析近年来,儿童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儿科医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需要通过案例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的儿科案例,探讨儿科医生在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儿科常见的案例,婴儿发热。
一位3个月大的婴儿被家长带到医院,体温达到39℃。
在询问病史时,得知婴儿出生后一直在家中生活,家庭条件一般,母乳喂养。
经过仔细检查,医生发现婴儿没有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但腹部有轻度压痛。
根据这些症状,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肠胃感染引起的发热。
在治疗上,医生建议家长控制室温,多喂水,观察婴儿的排尿情况,并给予适量的退热药物。
经过两天的治疗,婴儿体温逐渐下降,腹痛也有所缓解。
另一个案例是儿童过敏性鼻炎。
一名8岁的男孩因为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家长带他来就诊。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发现孩子在家中养了一只猫,并且家里有很多灰尘。
结合这些情况,医生初步判断孩子可能是因为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症状。
在治疗上,医生建议家长注意家庭卫生,减少室内灰尘,同时避免孩子与猫接触。
医生还给孩子开了抗过敏药物,并建议定期复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孩子的症状有了显著改善。
最后一个案例是儿童哮喘。
一名6岁的女孩因为反复出现气促、咳嗽,家长带她到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和检查,了解到女孩在家中经常接触宠物,并且家里有很多家具和玩具。
医生初步判断女孩可能是因为过敏性哮喘引起的症状。
在治疗上,医生建议家长减少室内灰尘,定期清洁家具和玩具,并避免女孩与宠物接触。
医生还给女孩开了抗过敏药物和哮喘防治药物,并建议定期复诊。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女孩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儿科医生在面对不同的病例时,需要根据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做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儿科医生还需要与家长充分沟通,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如室内卫生、饮食、生活习惯等,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儿科pdca经典案例
儿科pdca经典案例摘要:I.引言- 儿科PDCA 经典案例的背景和重要性II.儿科PDCA 的定义和应用- 儿科PDCA 的含义和作用- 儿科PDCA 与其他医疗质量改进方法的区别III.儿科PDCA 的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儿科肺炎患者诊疗流程的优化- 案例二:某医院儿科肠炎患者诊疗流程的优化- 案例三:某医院儿科哮喘患者诊疗流程的优化IV.儿科PDCA 的实施步骤- 步骤一:计划- 步骤二:执行- 步骤三:检查- 步骤四:改进V.儿科PDCA 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挑战一:数据收集和分析- 挑战二: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参与- 挑战三:持续改进的动力和机制VI.儿科PDCA 的展望- 儿科PDCA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儿科PDCA 对于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正文:儿科PDCA 经典案例随着医疗质量管理的不断推进,儿科医疗质量的提高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
PDCA(Plan-Do-Check-Act,计划- 执行- 检查- 改进)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质量改进方法,已经在儿科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结合儿科PDCA 的定义和应用,分析几个儿科PDCA 的经典案例,并探讨儿科PDCA 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儿科PDCA 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质量管理方法。
它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改进四个步骤,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与其他医疗质量改进方法相比,儿科PDCA 更注重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能够更好地应对儿科医疗过程中复杂多变的问题。
以下是儿科PDCA 的三个经典案例:案例一:某医院儿科肺炎患者诊疗流程的优化。
通过对肺炎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梳理,发现存在诊断和治疗方案不统一、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通过制定统一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规范抗生素使用,提高了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抗生素滥用。
案例二:某医院儿科肠炎患者诊疗流程的优化。
通过对肠炎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梳理,发现存在病情评估不准确、治疗方案调整不及时等问题。
儿科护理案例版
2023-11-06
目录
• 案例一:新生儿呼吸困难 • 案例二:小儿哮喘急性发作 • 案例三:小儿高热惊厥 • 案例四:幼儿腹泻 • 案例五:儿童糖尿病 • 案例六:小儿意外伤害
01
案例一:新生儿呼吸困难
病情概述
患儿情况
患儿为足月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 急促、鼻翼煽动,伴有呻吟、三凹征阳性,听诊可闻及双肺 湿啰音。
经过护理干预后,患儿的肺功能得 到改善,肺通气量和血氧饱和度均 有所提高。
生活质量提高情况
经过护理干预后,患儿的生活质量 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参与学习和 活动。
复发情况
经过护理干预后,患儿的哮喘症状 未再发作,病情稳定。
03
案例三:小儿高热惊厥
病情概述
患者年龄
发病时间
既往病史
病情发展
诊断结果
患儿,3岁,男性。
护理效果评估
生长发育情况
患儿身高、体重逐渐增长,营养状况得 到改善。
A 血糖控制情况
经过护理干预后,患儿血糖控制稳 定,随机血糖波动在100150mg/dL。
B
C
D
家庭护理能力
患儿及家长学会了正确的饮食、运动及 药物治疗方法,家庭护理能力得到提高 。
并发症预防
通过合理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有效 预防了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患儿在晚上9点左右开始 出现高热症状,并伴有 惊厥。
无特殊既往病史,身体 健康。
患儿在出现高热症状后 ,体温迅速上升,达到 39℃以上,同时出现四 肢抽搐、口吐白沫、意 识模糊等症状。
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和 体格检查,医生诊断为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方案
降温处理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一、背景及案例介绍近年来,随着医疗保健服务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医疗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护理不良事件作为医疗安全的重要方面,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备受关注。
本文以一起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为例,对事件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该事件发生在我院儿科病房,患者为一名4岁男孩,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入院治疗。
患者家长因工作原因,将患者交由医院护理人员代为照顾。
在某次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未能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将患者的输液与其他患者混淆,导致患者接受了错误的药物治疗。
所幸发现及时,未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
二、事件原因分析1. 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此次事件中,护理人员在执行输液操作前,未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三查七对,对患者身份进行确认,导致错误的发生。
2. 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医院在护理人员培训、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形成严格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为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3. 沟通协作不畅: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家长、医生之间的沟通不畅,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患者家长监护不力:患者家长将患者交由医院护理人员代为照顾,未能充分履行监护责任,对患者的安全关心不足。
三、整改措施1.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强化其对工作责任的认识,确保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2. 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沟通协作: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家长、医生之间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保障患者的安全。
4. 加强患者家长监护:加强对患者家长的宣教,提高其对医疗安全的认识,履行好监护责任,关注患者的安全。
四、整改效果及思考通过实施整改措施,该事件发生后的护理不良事件数量明显减少,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然而,要彻底解决护理不良事件问题,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类护理问题。
儿科护理学案例分析 (1)
1.患儿,男,13天,因皮肤发黄3天,今日拒奶而住院。
足月分娩,出生时Apgar评分9分,出生体重3.3kg,生后第二天皮肤发黄,第六天已消退。
自出生第10天开始皮肤发黄,并逐渐加深,吃奶差,今日拒奶,母妊娠时HBsAg(-)。
体检:体重3.4kg,体温35.6℃,心率120次/分,呼吸42次/分,哭声低,反应差,全身皮肤黄染明显,巩膜发黄,前卤平,心肺(-)。
脐部残端有脓性分泌物渗出,腹略胀气,肝肋下3cm,脾肋下1cm可触及,质软。
血白细胞27×10*9/L,中性88%,淋巴12%。
请问:(1)目前患儿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是什么?(2)目前治疗的原则包括哪几方面?(3)目前患儿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是什么?答案:新生儿败血症①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早期、联合、足量、静脉应用抗生素,疗程要足,一般应用10~14天。
病原菌已明确者可按药敏试验用药;病原菌尚未明确前,结合当地菌种流行病学特点和耐药菌株情况选择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②对症、支持治疗保暖、供氧、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及时处理脐炎、脓疱疮等局部病灶;保证能量及水的供给;必要时输注新鲜血、粒细胞、血小板,早产儿可静注免疫球蛋白。
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脐炎、脓疱疮等感染性病灶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无力、食欲缺乏及摄入不足有关。
知识缺乏与缺乏新生儿败血症相关知识护理措施1.维持体温稳定患儿体温易波动,除感染因素外,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当体温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予保暖措施;当体温过高时,予物理降温,一般不予药物降温。
2.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内,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疮、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早日愈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4.保证营养供给除经口喂养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内营养。
5.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如患儿出现面色青灰、呕吐、脑性尖叫、前囟饱满、两眼凝视提示有脑膜炎的可能;如患儿面色青灰、屁股发花等应考虑感染性休克或DIC,应立即与医生联系,积极处理。
儿科病例分析题 (4)
儿科病例分析题病例介绍一个六岁的男孩,最近一段时间频繁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现象。
父母带他来到小儿科就诊,医生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和病史了解。
下面将对该病例进行详细分析。
病史了解父母表示,孩子在过去两周内出现了约10次腹泻和呕吐的症状。
腹泻一般持续数天,呕吐则持续不到一天。
患儿并无明显的食欲不振、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
父母没有观察到任何异常的变化,包括孩子的体重、排尿和排便情况。
在病史询问中,父母否认孩子曾经接触过任何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的食物,也无打呼噜、打嗝和异常易激动的现象。
身体检查医生对患儿进行了常规的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
患儿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都处于正常范围。
体温稍高,但没有达到发热的程度。
医生还注意到患儿的皮肤苍白,但没有其他肤色异常,如黄疸或发绀。
除此之外,医生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的异常。
进一步检查根据病史了解和身体检查的结果,医生决定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疾病的原因。
医生下达了如下的检查指示:1.血常规:包括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2.尿常规:检查尿液中是否有异常的成分;3.厌氧菌培养:检查肠道是否存在厌氧菌感染。
检查结果分析1.血常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异常;2.尿常规:患儿的尿液中未检测到任何异常;3.厌氧菌培养:结果提示肠道中存在厌氧菌感染。
诊断与治疗综合病史、身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给出了如下的诊断:患儿可能患有一种轻度的胃肠道感染,由于存在厌氧菌感染,导致了频繁的呕吐和腹泻症状。
针对该诊断,医生给出了以下的治疗方案:1.口服抗生素:医生开具了一种适合儿童的抗生素,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2.密切观察:父母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就诊。
同时,医生还对患儿的饮食作出一些建议:1.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汤等;2.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3.提供充足的饮水,以防脱水。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 案例一,儿童发热。
一名6岁男童因发热就诊,体温38.5℃,伴有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
家长称孩子平时健康,没有长期慢性病史。
请问您对该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什么?答案,该患儿可能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建议进行血常规、咽拭子病毒检测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对症治疗包括退热、咳嗽止咳等,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2. 案例二,儿童腹泻。
一名3岁女童因腹泻就诊,腹泻已持续3天,伴有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请问您对该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什么?答案,该患儿可能患有急性胃肠炎,建议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对症治疗包括补液、控制腹泻,必要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3. 案例三,儿童哮喘。
一名8岁男童因反复咳嗽、气促就诊,曾有过哮喘发作史。
请问您对该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什么?答案,该患儿可能患有哮喘,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变应原检测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对症治疗包括吸入类固醇、支气管舒张剂等,必要时给予抗过敏治疗。
4. 案例四,儿童发育迟缓。
一名5岁男童因学习、语言、社交等方面发育迟缓就诊,家长称孩子在生长发育、言语能力等方面明显滞后。
请问您对该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什么?答案,该患儿可能患有发育迟缓,建议进行智力测验、神经影像学检查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对症治疗包括康复训练、言语治疗等,必要时给予心理支持和药物治疗。
5. 案例五,儿童过敏性鼻炎。
一名10岁女童因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就诊,季节性发作,家长称孩子曾有过花粉过敏史。
请问您对该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是什么?答案,该患儿可能患有过敏性鼻炎,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鼻窦CT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对症治疗包括避免过敏原、抗过敏治疗等,必要时给予局部或全身激素治疗。
以上就是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及时就诊儿科专家。
祝您健康!。
儿科护理案例大赛优秀案例
儿科护理案例大赛优秀案例优秀案例一:儿童高热惊厥的护理措施患儿男性,3岁,因发热全身抽搐被家人送到急诊科。
患儿发病前无明显不适,当天突然出现高热(体温达到39.5℃)并伴有全身抽搐。
抢救室护士立即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
1. 环境准备:- 确保抢救室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 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噪音刺激。
- 准备护理所需的器械和药品,如体温计、降温贴、退热药物等。
2. 护理观察:- 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 注意观察患儿的抽搐情况,记录抽搐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
3. 降温措施:- 给予患儿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根据医嘱给予适当剂量。
- 使用降温贴或湿毛巾帮助患儿退热,注意避免过度降温。
4. 安抚情绪:- 与家属保持良好沟通,解释患儿的病情和护理措施。
- 给予患儿温暖的安抚,可以轻轻拍打患儿的背部或轻声哄睡。
5. 护理安全:- 防止患儿在抽搐时受伤,将周围的物品移开,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 给予患儿充分的侧卧,保护患儿的头部,避免舌头咬伤。
6. 与医生合作:- 及时向医生报告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变化、抽搐情况等。
- 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如血常规、脑电图等。
7. 家庭教育:- 向家属介绍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如常见原因、预防措施等。
- 强调家属在患儿发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保护头部、保持侧卧等。
8. 转运准备:- 如患儿病情无法控制或需要进一步治疗,及时准备转运所需的相关资料和器械。
9. 护理记录:- 按照规定格式记录患儿的护理过程和相关观察结果。
- 将护理记录及时归档,便于日后查阅和分析。
10. 护理评估:- 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如体温是否下降、抽搐是否缓解等。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护理服务。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抢救室护士成功控制了患儿的发热和抽搐症状,为患儿的康复提供了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神经系统疾病 1 化脓性脑膜炎
病例分析:男性,4个月,反复发热伴呕吐13天。
患儿于13天前无明显原因发热达39℃,伴轻咳,曾呕吐数次,吐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惊厥,曾验血WBC14x109/L,中性81%,住院按“上感”治疗好转出院,但于2天前又发热达39℃以上,伴哭闹,易激惹,呕吐2次,以“发热呕吐”待查收入院。
病后患儿精神尚可,近2天来精神萎靡,二便正常,吃奶稍差。
既往体健,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生后母乳喂养。
查体:T38.4℃,P140次/分,R44次/分,Bp80/65mmHg,体重7.8kg,身长66cm,头围41.5cm,神清,精神差,易激惹,前囟0.8x0.8cm2,张力稍高,眼神欠灵活,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颈项稍有抵抗,心率140次/分,律齐,肺及腹部无异常,克氏征(+),巴氏征(-)。
化验:血Hb112g/L, WBC29.6x109/L,分叶77%,淋巴20%,单核3%,plt150x109/L;大便常规(-);腰穿:滴速62滴/分,血性微混浊,常规:细胞总数5760x106/L,白细胞数360x106/L,多形核86%,生化:糖2.5mmol/L, 蛋白1.3g/L,氯化物110mmol/L。
评分要点:(总分20分)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 4分
(二)诊断依据
1.起病较急,先有咳嗽和呕吐等上感和消化道症状,主要有高热、易激惹。
1分
2.查体:精神稍差,易激惹,前囟张力高,颈有抵抗,克氏征(+) 1分
3.脑脊液化验符合化脓性脑膜炎变化,腰穿颅压增高,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 2分
二、鉴别诊断(5分)
1.病毒性脑膜炎 2分
2.结核性脑膜炎 1分
3.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1分
4.Mollaret脑膜炎 1分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脑脊液涂片,培养找病原体+药敏试验 1分
2.血培养、PPD、血生化 1分
3.X线胸片 1分
4.脑CT注意硬膜下积脓 1分
四、治疗原则(3分)
1.抗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 1分
2.糖皮质激素 1分
3.对症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高热等 1分
五、消化系统疾病 1 婴幼儿腹泻
病例分析:男性,1岁,发热、呕吐、腹泻3天。
患儿3天前开始发热39℃,起病半天,即开始吐泻,每日约呕吐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大便10余次/日,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粘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偶有轻咳。
发病后食欲差,二天来尿少,10小时来无尿,曾用新霉素治疗好转。
既往常有夜惊。
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牛乳喂养。
查体:T38.3℃,P138次/分,R40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
急症病容,面色发灰,精神萎靡,烦躁,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右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1个,轻度方颅,前囟1x1cm,明显凹陷,肋串珠(+),心率138次/分,律齐,
心音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
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
肢端凉,皮肤略发花,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红,牙3枚,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化验:血Hb110g/L, WBC8.6 x109/L,plt250 x109/L,大便常规偶见WBC。
评分要点:(总分20分)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婴儿腹泻: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感染 1分
2.重度等张性脱水 1分
3.代谢性酸中毒,中-重度? 1分
4.佝偻病活动期 1分
(二)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发热,呕吐,大便10余次/日,稀水便、蛋花汤样,镜检偶见WBC,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 1.5分
2.有明显脱水表现: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花 1分
3.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红 1分
4.佝偻病:方颅,1岁的前囱1x1cm,肋串珠(+),病史中有夜惊和牛奶喂养史 0.5分
二、鉴别诊断(5分)
1.生理性腹泻 2分
2.细菌性痢疾 1分
3.坏死性肠炎 1分
4.肠套叠 1分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血电解质和CO2-CP 2分
2.大便找病原体(必要时) 2分
四、治疗原则(3分)
1.对症治疗 1分
2.液体疗法:累积损失补充,继续及维持补充 1.5分
3.佝偻病的治疗:给维生素D 0.5分
五、消化系统疾病 1 婴幼儿腹泻
病例分析:男性,1岁,发热、呕吐、腹泻3天患儿3 天前开始发热39℃,起病半天,即开始吐泻,每日约呕吐3-5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大便10余次/日,为黄色稀水便,蛋花汤样,无粘液及脓血,无特殊臭味,偶有轻咳。
发病后食欲差,二天来尿少,10小时来无尿,曾用新霉素治疗好转。
既往常有夜惊。
个人史: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牛乳喂养。
查体:T38.3℃,P138次/分,R40次/分,Bp80/50mmHg,体重9kg,身长75cm。
急症病容,面色发灰,精神萎靡,烦躁,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皮肤弹性差,右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1个,轻度方颅,前囟1?1cm,明显凹陷,肋串珠(+),心率138次/分,律齐,心音低钝,肺(-),腹稍胀,肝肋下1cm,肠鸣音存在。
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
肢端凉,皮肤略发花,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红,牙3枚,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化验:血Hb:110g/L, WBC:8.6×109/L, plt:250×109/L,大便常规偶见WBC。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婴儿腹泻:小儿肠炎,轮状病毒感染
2.重度等张性脱水
3.代谢性酸中毒,中-重度?
4.佝偻病活动期
(二)诊断依据
1.急性起病,发热,呕吐,大便10余次/日,稀水便、蛋花汤样,镜检偶见WBC,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特点
2.有明显脱水表现:少尿至无尿,皮肤弹性差,前囟和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端凉,皮肤略发花
3.中-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深,急促,口唇樱桃红
4.佝偻病:方颅,1岁的前囱1×1cm,肋串珠(+),病史中有夜惊和牛奶喂养史
二、鉴别诊断(5分)
1.生理性腹泻
2.细菌性痢疾
3.坏死性肠炎
4.肠套叠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血电解质和CO2-CP
2.大便找病原体(必要时)
四、治疗原则(3分)
1.对症治疗
2.液体疗法:累积损失补充,继续及维持补充
3.佝偻病的治疗:给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