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巧解翻译推理题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详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详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详解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题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还对考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

一、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主要涉及对题干中逻辑关系的准确理解和翻译。

例如,常见的逻辑关联词“如果……那么……”“只有……才……”等,需要考生将其翻译为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然后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练掌握各种逻辑关联词的翻译方法,比如“如果 A 那么B”翻译为“A→B”,“只有 B 才A”翻译为“A→B”。

其次,要牢记推理规则,如“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等。

二、集合推理集合推理与翻译推理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是通过对题干中条件的翻译和推理来得出结论。

但集合推理更多地涉及集合概念和关系的判断。

例如,“所有的 S 都是P”“有的 S 是P”“有的 S 不是P”等表述,需要考生清晰地理解其包含的范围和逻辑关系。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集合推理的特有规则和推理方法,避免出现错误。

三、真假推理真假推理的题目中会给出若干个论断,并且告知这些论断中有真有假。

考生需要通过分析这些论断之间的关系,找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从而判断出各个论断的真假情况。

矛盾关系是真假推理中的关键,例如“A 是”与“A 不是”就是一对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通过找出矛盾关系,再结合题干中的其他条件,就能够逐步推断出各个论断的真假。

四、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通常会给出一组人物、物品或事件,以及相关的条件和信息,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排除法、代入法、假设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解题。

在解题时,要善于抓住关键信息,对条件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运用,逐步缩小答案的范围,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归纳推理归纳推理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归纳总结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测涵盖了众多题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且高效地完成这些题目,掌握一些速记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于这类题型,速记技巧在于抓住关键信息。

1、主旨概括题快速浏览文段,关注首尾句。

通常,文段的主旨会在开头或结尾进行总结。

注意关联词,如“但是”“然而”“因此”等,其后往往是重点。

2、细节判断题先看选项,标记关键词,再回到文段中逐一对照。

对于过于绝对的表述,如“一定”“全部”等,要格外谨慎。

3、语句排序题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一般来说,背景介绍、引出话题的句子更可能是首句。

寻找关联词、指代词等,确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部分,但掌握一些速记方法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1、数字特性法当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时,优先考虑数字特性。

例如,若“甲的 2/3 等于乙的1/2”,则甲、乙的数量比为 3:4。

整除特性也很有用,如“某数能被 3 整除”,则其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 3 整除。

2、代入排除法对于选项信息充分的题目,直接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

从简单的选项或中间值开始代入,能更快地得出答案。

3、公式法牢记常见的数学公式,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行程问题公式等。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等。

1、图形推理观察图形的元素组成,若相似,考虑位置变化、叠加等;若不同,考虑数量关系、属性特征。

记住常见的图形规律,如对称、一笔画、封闭区域等。

2、定义判断提取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如主体、客体、行为方式等。

逐一分析选项,排除不符合定义的。

3、类比推理从逻辑关系、语义关系、语法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注意词语的词性、感情色彩等。

4、逻辑判断加强削弱题,找准论点和论据,分析选项与两者的关系。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与答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与答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与答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其题型多样,难度各异。

掌握常见的高频题型及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于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至关重要。

一、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

题目中通常会给出一些逻辑关联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等,要求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理。

答题技巧:1、牢记翻译规则“如果……那么……”,翻译为“前推后”;“只有……才……”,翻译为“后推前”。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湿”,翻译为“天下雨→地湿”;“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翻译为“取得好成绩→努力学习”。

2、运用推理规则常见的推理规则有“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

例如,已知“天下雨→地湿”,如果天下雨了,那么一定地湿;如果地没有湿,那么一定没有天下雨;但如果天没有下雨,地是否湿则不一定。

二、真假推理真假推理题中会给出若干论断,其中有真有假,需要通过分析来判断真假情况。

答题技巧:1、找关系首先寻找题目中存在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

常见的矛盾关系有“A 与¬A”“所有都与有的不”“所有都不与有的是”等。

2、看其余根据矛盾关系的特点“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以及反对关系的特点来判断其余论断的真假。

三、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通常会给出一组对象和相关的信息,要求通过推理来确定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答题技巧:1、排除法当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时,优先使用排除法。

逐一将选项代入题干,不符合条件的排除。

2、最大信息法如果题干信息真假不定,优先从出现次数最多的最大信息入手进行分析推理。

四、归纳推理归纳推理要求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合理的结论。

答题技巧:1、话题一致原则选项所讨论的话题必须与题干一致,不能偷换概念或扩大范围。

2、从弱原则优先选择可能性表述的选项,如“可能”“也许”等,而对于绝对化的表述要谨慎选择。

五、加强论证加强论证题中会给出论点和论据,要求选择能够加强论点的选项。

翻译推理题破解技巧

翻译推理题破解技巧

军队文职考试之翻译推理题破解技巧在军队文职的考试中,翻译推理题目是公共科目考试中的必考题目之一,今天跟着图图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解翻译推理的题,总共分两步,第一步:把自然语句(大白话)转换成逻辑语言;第二步:验证选项是否符合推理规则。

先看第一步翻译,打比方说,“如果天下雨,地就会湿”,句子的前半句“天下雨”成立,后半句“地湿”也一定成立。

但反过来,“地湿”却不一定是因为“天下雨”,这叫“前推后”成立,后推前不一定成立。

在逻辑里面,前推后,后也能推前,称充要条件;前推后,后不能推前,称充分条件,反之为必要条件。

显然前半句“天下雨”是后半句“地湿”成立的充分条件。

所以遇到这样的战役都通通使用通关技能“前推后”,那这样的战役在茫茫题海中该如何识别呢,下面放个大招,上个真题:【例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A. 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B. 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C. 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D. 许六不在案发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观察上面的真题有如下特点:一是题干或选项中含有逻辑关联词(例如:如果……就……);二是提问方式一般为由此可以推出;三是选项之间差异性不大。

如果看到一道题基本满足上述特点,就可以用秘籍了,但友情提示,“前推后”的通关口令有它的适用条件,一般情况下当题中会出现诸如“如果就”、“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必须”和“A 是B的充分条件”这样的通关提示,官方说法是“如果就”的替代关联词,通俗的说见到它们一般都使用“前推后”的解题方法。

翻译解题第二步,验证选项是否符合推理规则。

推理规则三句话:“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结合上面例题,翻译:如果就,前推后,杀人犯推出在现场。

其中,杀人犯是条件,在现场是结论。

第二步,验证:A选项在现场为肯定翻译的结论,根据肯后不必然,后面的结论肯定,要求条件杀人犯是不确定的,但选项中肯定张三是杀人犯,不符合推理规则,排除。

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答题技巧:巧解翻译推理题(下)

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答题技巧:巧解翻译推理题(下)

事业单位招聘行测答题技巧:巧解翻译推理题(下)二、非典型翻译推理(一)题型辨识“无关联词”类题目,也就是题目当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但是选项又是对题干的翻译或者是变形推理。

“推理结构形式一致”类题目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题干是一个命题,通常会有典型关联词,会包括肯定、否定的句式,但是选项中的命题与题干命题是不同的内容,简言之,此类题目共包括五个含有典型关联词的命题。

(二)例题点拨“推理结构形式一致”类题目不需要运用逻辑规则,只需要观察句式形式即可。

秒杀技巧即是“细心看形式”,这里的形式包括句式中的关联词、句式的肯定、否定、疑问等语气,进而,找出与题干结构形式最为近似的选项。

【例题】有些人坚信飞碟是存在的。

理由是,谁能证明飞碟不存在呢?下列选择中,哪一项与上文的论证方式是相同的?A.中世纪欧州神学家论证上帝存在的。

理由是:你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吗?B.神农架地区有野人,因为有人看见过野人的踪影。

C.科学家不是天生聪明的。

因为,爱因斯坦就不是天生聪明的。

D.鬼是存在的。

如果没有鬼,为什么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人讲鬼故事?【解析】A。

该题属于典型的“推理结构形式一致”类题目,观察题干,并没有典型关联词,但是包含肯定和疑问的语气,据此,我们观察选项,A选项与题干结构形式完全一致。

B、C没有疑问句式;D包含了关联词,与题干没有关联词不符。

故选A。

“无关联词”类题目,通常与“如果……就……”命题的解题思路相同。

【例题】犯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故意杀人是犯罪行为,故此我们可以推出( )A.故意杀人不是合法行为B.不合法行为是犯罪行为C.不是犯罪行为一定合法D.有的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解析】A。

依照“如果……就……”命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可以将题干翻译为:“犯罪行为→不合法”和“故意杀人→犯罪行为”,第二步,运用递推规则,将题干推理为:“故意杀人→不合法”,观察选项A符合推理。

故选A。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
【最新版】
目录
1.行测翻译推理公式概述
2.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的基本结构
3.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的解题技巧
4.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的应用实例
5.总结
正文
一、行测翻译推理公式概述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已知的条件和公式,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题型既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的基本结构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通常由已知条件、公式和待求结论三部分组成。

已知条件通常包括一些已知数字和运算符,公式则是将这些已知条件进行逻辑组合,而待求结论则是需要考生根据公式和已知条件推导出来的答案。

三、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的解题技巧
1.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法则和公式,这是解题的基础。

2.注意观察已知条件和公式中的逻辑关系,善于发现其中的规律。

3.尽量简化公式,将复杂的公式转化为简单的运算。

4.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尝试逆向思维,从待求结论出发,反推公式和已知条件。

四、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的应用实例
例如,已知公式:(a+b)/(a-b)=1+c,其中 a、b、c 均为正整数,求c 的值。

根据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c=(a+b)/(a-b)-1。

因此,我们只需要将已知数字代入公式,就能求出 c 的值。

五、总结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题型既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公务员考试:三步搞定翻译推理题目

公务员考试:三步搞定翻译推理题目

三步搞定翻译推理题目华图教育王姗姗在公务员考试中,翻译推理类题目,虽然比重占得不是很大,但是此类题目的方法性和技巧性是比较强的,是最容易拿分的模块,所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只需要遵循翻译推理的三步骤就能轻松拿到分。

在这里我将翻译推理的解题三步骤通过图示和立体的形式给大家做个详细的剖析。

翻译推理类题目解题三步骤:例1: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问题。

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由此可以推出()。

A.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

B.如果人类不能继续生存在地球上,必定是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

C.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防止气候变暖。

D.如果人类想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

第一步:题型特征。

这道题目题干中“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出现了“如果…那么…”的逻辑关联词,就可以断定为翻译推理类题目。

这里需要给大家强调的是:给出的是典型的逻辑关联词,当然也有一些不典型的逻辑关联词,例如:只要…就…,为了…一定…,…以…为基础,…是…的基础(必要条件)等等,虽然这些逻辑关联词不是很典型,但是在遇到此类题目的时候可以结合选项进行判定是否属于翻译推理题。

第二步:翻译。

“如果…那么…”存在的逻辑关系是前半部分推出后半部分,例如,如果割了牛头,那么牛就会死。

翻译出来的逻辑语言是,割了牛头→牛死。

题干中翻译出来的逻辑语言是,不保护环境→不能继续生存。

第三步:推理。

对于“如果…那么…”存在的推理规则简记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例如,割了牛头→牛死。

“割了牛头”这属于肯定前面的内容,必然能推出肯定的后面,也就是必然能推出“牛死”。

“牛没有死“属于否定后面的内容,否后必然能推出否定的前面。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析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析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逻辑推理题型更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掌握好逻辑推理题型,对于提高行测成绩、增强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逻辑推理题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条件和逻辑关系,进行准确的推理和判断。

在这类题目中,常见的逻辑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只有……才……”等。

例如,“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下雨→地面湿”。

对于翻译推理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翻译题干中的逻辑关系,并运用推理规则进行推理。

常见的推理规则有“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等。

二、真假推理真假推理题通常会给出若干个论断,其中有真有假,要求考生通过分析这些论断之间的关系,找出真话和假话的情况。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需要找出论断之间的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然后根据这些关系进行推理判断。

比如,“A 说:我今天没上班。

B 说:A 今天上班了。

”A 和 B 的话构成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

三、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往往会给出一组人物、事件或者物品等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条件,要求考生根据这些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类题目解题方法多样,可以采用排除法、代入法、假设法等。

例如,给出几个人对不同电影的喜好情况以及一些限制条件,让我们推断出每个人最喜欢的电影。

四、归纳推理归纳推理题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在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选项是否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比如,题干中只是说在某个城市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某种现象,选项中却得出整个城市都存在这种现象,这就属于以偏概全。

五、加强削弱论证加强削弱论证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题干中会给出一个论点和相关的论据,要求考生选择能够加强或削弱论点的选项。

加强论证可以通过补充论据、建立联系等方式;削弱论证则可以通过否定论点、切断联系、增加反向论据等方法。

2020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翻译推理巧解.doc

2020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翻译推理巧解.doc

2020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翻译推理巧解翻译推理是国考中必考的题型,并且有一定的难度。

面对这种题型,很多考生无从下手,今日将向广大考生总结一下翻译推理的基本解题技巧,以帮助各位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其实,在逻辑学当中,并不存在翻译推理这一概念。

翻译推理是我们对考题所做的一种归纳与总结,发现有这样一类题,是通过先翻译再推理的基本思路来解题,所以称之为翻译推理。

因此,广大考生需掌握翻译推理解题思路:先翻译再推理。

翻译:根据特定的逻辑规则,将题干中的文字信息翻译成逻辑表达。

即A B。

推理:在翻译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推理方法进行推导。

【题型识别】题干中出现特定的关联词,关联词基本两大类: 如果那么;只有才【翻译】题干如果A,那么B 的文字表达,翻译为A B 题干只有A,才B 的文字表达,翻译为B A【推理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下面通过一个例题讲解,让各位考生掌握第二种关联词翻译推理题目。

【例】中国作家莫言的文学作品让隐蔽的中国乡土受到世界读者的关注,得到国际文坛的承认,再一次证明了这一判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根据这一判断,可以推出:A.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B.不是民族的,就不是世界的C.只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D.只有世界的,才是民族的【答案】B【解题思路】第一步:题型识别。

题干中出现只有才关联词,考察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

根据逻辑规则,题干只有B,才A 的文字表达,翻译为A B 。

即世界的民族的。

第三步:推理。

A项:翻译为民族的世界的,错误。

B项:翻译为不是民族的不是世界的,根据推理规则否后必否前,即世界的民族的。

正确。

C项:选项中出现只要A,就B 的文字表达,翻译为A B 。

即民族的世界的。

错误。

D项: 选项中只有A,才B 的文字表达,翻译为B A 。

即民族的世界的,错误。

如何利用“翻译推理”理解知识易混点

如何利用“翻译推理”理解知识易混点

利用“翻译推理”思想理解“A→B”与“A且-B”这一矛盾关系华图张芯瑜《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门科目的考试点非常多,众所周知的大模块就分为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这五个,更不用说每个模块里面又有很多其独特的细分出来的知识点。

因此,很多考生在复习的同时往往感觉到力不从心,因为备考周期短、知识点多,而且很多知识点之间看似相似、实则不同,这就变相的加大了考生的复习难度。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更准确容易的记住一些易混点或者是易错点呢?其实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模块中将一些知识互相串联起来记忆,用一些常用的、简单的知识来帮助记忆。

在本篇文章中将重点介绍判断推理模块中的用“翻译推理”思想来帮助理解“A→B”与“A且-B”这一矛盾关系。

例:如果考上公务员,父亲就给你买礼物。

这句话翻译成逻辑表达式即为“考上公务员→买礼物(A→B)”。

结合着翻译推理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这一逻辑表达式总共有4种情况:1、没有考上公务员且父亲没有给你买礼物(-A且-B)2、没有考上公务员且父亲给你买了礼物(-A且B)3、考上公务员且父亲给你买了礼物(A且B)4、考上公务员且父亲没有给你买礼物(A且-B)上述4种情况中,第1、3、4种情况大部分考生都很容易理解,易混点便在于第2种情况上。

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牵引,大部分考生都会认为第2种情况也是与题干相矛盾的,但实际上却不然,所以往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很迷惑。

其实从翻译推理的角度来看,第二种情况中的“没有考上公务员”是在对题干进行“否定前件”这一动作,根据翻译推理特性可知“否定前件推出的是不确定的结论”,所以“没有考上公务员”有可能得到“父亲没有给你买礼物”,也有可能得到“父亲给你买了礼物”,因此第2种情况并没有与题干形成矛盾关系。

同样,“考上了公务员”是对题干进行“肯定前件”这一动作,从而只能得到“买礼物”这一结果,因此与题干相矛盾的只有第4种情况。

这就是运用翻译推理的知识来帮助理解“A→B”与“A且-B”这一矛盾关系。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题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掌握有效的解题思路,能够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行测逻辑推理题型的解题思路。

一、翻译推理翻译推理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通常需要我们将题干中的语句翻译成逻辑表达式,然后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

1、常见的逻辑关联词“如果……那么……”,翻译为“前推后”,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湿”,可以翻译为“天下雨→地湿”。

“只有……才……”,翻译为“后推前”,比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翻译为“好成绩→努力学习”。

2、推理规则肯前必肯后:如果前面的条件成立,那么后面的结论一定成立。

否后必否前:如果后面的结论不成立,那么前面的条件一定不成立。

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否定前面的条件和肯定后面的结论,都不能得出确定性的结论。

在解题时,我们首先要准确地翻译题干,然后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

二、真假推理真假推理题中会给出若干论断,并且明确告知这些论断中有真有假,需要我们判断出哪些论断为真,哪些为假。

1、找关系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论断必定一真一假。

常见的矛盾关系有“A 与¬A”“所有……都是……与有的……不是……”“所有……都不是……与有的……是……”等。

反对关系:“两个所有,必有一假;两个有的,必有一真”。

2、看其余根据找到的关系确定真假后,再看其余的论断,从而得出结论。

三、分析推理分析推理题通常会给出一些人物、事件和相关信息,要求我们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确定的结论。

1、排除法当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时,可以优先使用排除法,逐一将不符合条件的选项排除。

2、最大信息法当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推理。

3、假设法如果通过前面的方法无法得出结论,可以采用假设法,假设某个条件成立,然后进行推理,如果推出矛盾,则假设不成立;如果推理顺畅,则假设成立。

2020山东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如何解决翻译推理类问题.doc

2020山东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如何解决翻译推理类问题.doc

2020山东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如何解决翻译推理类问题2020山东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如何解决翻译推理类问题翻译推理在公务员考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当然其难度系数也比较高,很多同学反映,做多了翻译推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其实,翻译推理是逻辑非常严密的内容,能够把翻译推理做好,也是对思维模式的一种的锻炼哦。

说到翻译推理,很多同学第一反应就是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其余无必然。

前面两句话很多同学都能理解,那后面这句其余无必然怎么去理解呢,那我们今天就带着大家走进翻译推理,去看看其中有什么奥秘吧。

【例】对于权力,有人这样主张:有实权干大事,有虚权干实事,没权了干好事。

以下哪项最不可能从上述主张中推出( )。

A.没有权,不干好事B.没有虚权,不干实事C.有权了,干好事D.没有实权,不干大事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及选项特征,确定为翻译推理选非题。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实权干大事②虚权干实事③没权干好事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没有权是对③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无法推出不干好事,符合;B项:没有虚权是对②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可能推出不干实事,排除;C项:有权了是对③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可能推出干好事,排除;D项:没有实权是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可能推出不干大事,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由此可以看到,在上述题目中,BCD选项均是对翻译推理中前件做了否定,而否前是推不出必然结论的,也就是说可能推出,也可能推不出,这就是翻译推理中的可能性问题,是需要大家一定要保持充分的清醒,切不可看到否前,直接认为不能否后,那这样就错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题目。

【例】只有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里才会有野生灵芝生长。

紫金山林区没有野生灵芝生长。

若以上判断为真,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Ⅰ.紫金山林区湿度不高并且光线不昏暗。

Ⅱ.如果紫金山林区光线昏暗,则肯定湿度不高。

Ⅲ.如果紫金山林区湿度高,则肯定光线不昏暗。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还对考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行测逻辑推理中的经典题型以及相应的解题思路。

一、翻译推理题翻译推理题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通常涉及到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可以翻译为“下雨→地面湿”。

解题思路:首先,准确翻译题干中的命题。

然后,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

常见的推理规则有“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得不出必然结论”等。

例题:如果张三通过了考试,那么李四也通过了考试。

张三通过了考试,所以可以得出()A 李四通过了考试B 李四没通过考试C 无法确定李四是否通过考试解题:因为题干翻译为“张三通过→李四通过”,已知张三通过了考试,这是对“张三通过→李四通过”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的规则,李四一定通过了考试,答案选 A。

二、真假推理题真假推理题中会给出若干个论断,其中有真有假,需要考生通过分析找出真话和假话。

解题思路:首先,确定题型,寻找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

然后,根据关系的特点以及题干的限定条件进行推理。

例题: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

请问谁说谎?解题: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

我们发现乙说的“丙说谎”和丙说的“乙说谎”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又因为题干限定只有一人说真话,所以甲说的一定是假话,那么乙说的就是真话,丙说的就是假话。

三、分析推理题这类题目通常会给出一组人物以及相关的信息,要求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推理和匹配。

解题思路:可以采用排除法、最大信息法、假设法等。

如果选项信息充分,优先使用排除法;如果题干中某个信息被多次提及,优先从最大信息入手;如果情况复杂,可采用假设法。

例题:有甲、乙、丙、丁四人,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逻辑判断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逻辑判断题

逻辑判断题第一期1.文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除非各学院有学生为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否则任何学院都不能从学校领取奖学金,计算机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

由此可以推出( )。

A.文学院可以从学校领取奖学金B.文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C.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D.计算机学院有的学生不是优秀奖学金获得者2.有人从一手纸牌中选定一张牌,他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X先生,而把点数告诉了Y先生。

两位先生都知道这手纸牌是:黑桃J、8、4,2;红心A、Q、4;方块A、5;草花K、Q、5、4。

x先生和Y先生都很精通逻辑,很善于推理。

他们之间有对话如下:Y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X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Y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X先生:现在我也知道了。

根据以上对话,你能推测出这是下面哪一张牌?A.方块A B.红心Q C.黑桃4 D.方块53..阿尔迪、里德尔等德国超市折扣连锁店在全球食品涨价潮中逆市走俏。

德国模式的折扣连锁店经营方式不同于普通超市、家庭店铺或法国特色的农民市场。

它的店面一般仅有两三百平方米,过道狭窄,商品包装简单,80%以上的商品都是食品和饮料,其价格一般要比普通超市低30%到.50%。

分析人士认为,德国折扣连锁模式在食品涨价潮中逆市走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其“低价”优势外。

折扣店品种少、规模大的采购模式使新开店成本很低。

以下哪项对上述分析人士的解释有所削弱?( )A.德国折扣连锁商店在法国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已经从一年前的10.5%上升到11.2%,与此同时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市场份额却在下降B.低成本战略和低价战略是所有超市都在尽可能使用的经营战略,即力求在“价格优势”上压倒竞争对手C.里德尔折扣连锁店在挪威被当地一家超市连锁店收购,挪威本土的这家连锁店,恰恰是德国折扣连锁模式的翻版D.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多年来有自己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并且形成了其特有的企业文化4.研究人员采用多项倒退任务对人类的一项大脑功能——“工作记忆”进行训练,所有被试者平均分为四组,分别是无训练组、接受8天、12天、17天训练组,所有被试者(包括无训练组)在训练前后均接受智力测验。

公务员行测备考——翻译推理

公务员行测备考——翻译推理

翻译推理是逻辑判断中一种比较重要的题型,因其常与分析推理、真假推理等题型结合起来考查,因此学好翻译推理是做好其他题目的基础。

下面教育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翻译推理的解题思路。

一、题型判定近几年的考试中,翻译推理是选考题型,因此在整个解题过程中,题型的判定很重要,那么翻译推理题有什么特征呢 ?翻译推理的典型特征在于题干中是否有逻辑关联词,常见的逻辑关联词有四组:如“果……就……”、只“有……才……”、…“…且……”、…“…或……”。

当我们在题干中发现这四组或者与之相似的逻辑关联词,大致可以判定该题属于翻译推理题。

二、解题思路翻译推理在解题过程中其实为两个过程,即先翻译,再推理。

1、翻译所谓翻译即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并且用逻辑符号表示。

在公考过程常考的翻译形式有四种:第一种为如“果… … 就… … ”,大家可以通过口诀来记忆如“果就,前推后”。

如:如果天晴,我就陪你出去玩可以翻译为:天晴→陪你出去玩第二种为只“有… … 才… … ”,也可以通过口诀来记忆只“有才,后推前”如: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公务员可以翻译为:考上公务员→好好学习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两处的前后是指整句话的前半句、后半句。

第三种为“且关系”,且关系必须所有的条件都满足才为真如:小明是个高富帅即小明高且富且帅,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只要有一个不满足,整个命题就为假。

因此“且关系”的口诀为“全真为真,一假为假”。

第四种为“或关系”,或关系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即为真如:小明高或者帅即小明只要满足一个条件整个命题即为真,只有小明不高且不帅时,整个命题为假。

因此“或关系”的口诀为“一真为真,全假为假”2、推理所谓推理,就是根据相关逻辑规则进行推导。

在公考中,常见的推理规则为两种即:逆否定律与摩根定律。

第一种逆否定律,即:A→ B,—B→— A如:天晴→陪你出去玩没有陪你出去玩→天不晴逆否定律的口诀为肯“前件必肯后件,否后件必否前件 ;否定前件及肯定后件不必然得出确定结论”。

国考备考之识记翻译推理题知识

国考备考之识记翻译推理题知识

国考备考之识记翻译推理题知识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河北华图教育精心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其他公务员笔试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翻译推理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应引起考生注意。

翻译推理题目指的是题干中有明显逻辑关联词需要我们推出结论的题目。

它主要涉及假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等,需要考生掌握四种翻译原则:如果…那么…;只有…才…;…且…;…或…;两个推理:逆否等价推理、德摩根推理;熟记翻译推理原则可帮助考生快速解题。

一、题型特征题干中包含逻辑关联词:例如:如果…就…;只有…才…;且…且…;或…或…。

提问形式:由此可以推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等等。

选项特征:选项差异度不大,即四个选项中具有相似信息。

例: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D.徐六不在案发现场,所以徐六是杀人犯二、知识点(一)假言命题假言命题包含充分条件(如果…就)、必要条件(只有…才)(二)联/选言命题三、典型例题【例】(2016-国考109)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

《采访技巧》一书中尖锐地剖析了“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由此可以推出:A.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B.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C.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提问D.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解析】本题考察翻译推理题。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

行测翻译推理公式一、引言在行测考试中,翻译推理公式是一种重要的题型。

很多考生在面对这类题目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本文将详细介绍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的相关知识和解题技巧。

二、翻译推理公式的基本概念1.定义翻译推理公式,指的是将题干中的文字、关系和逻辑信息转化为数学公式,从而快速解答题目的推理方法。

2.作用翻译推理公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我们理解题意、找出关键信息,从而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三、行测翻译推理公式类型及解题技巧1.文字推理类文字推理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解题技巧包括:把握关键词、分析句子关系、熟练运用公式。

2.关系推理类关系推理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人物关系,进行推理。

解题技巧包括:区分关系类型、掌握关系转换公式、善于寻找关系漏洞。

3.逻辑推理类逻辑推理类题目注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解题技巧包括:分析逻辑结构、运用逻辑公式、熟练掌握逻辑推理方法。

四、实例分析1.文字推理实例【例1】如果A是正确的,那么B一定是错误的;如果C是错误的,那么D一定是正确的。

如果D是正确的,那么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AB.BC.CD.A和C解析:根据题干,可得“A→B”和“C→D”,结合“D→A且D→C”可知,A和C都是正确的。

2.关系推理实例【例2】甲:乙大于丙;乙:丁大于甲;丙:戊大于丁。

如果戊最大,那么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甲大于乙B.乙大于丙C.丙大于丁D.丁大于甲解析:根据题干,可得“乙>丙”、“丁>乙”和“戊>丁”,故“戊>乙>丙>丁”,所以甲>乙。

3.逻辑推理实例【例3】如果P,那么Q;如果R,那么S。

如果P且R,那么以下哪项成立?A.QB.SC.P且QD.P且S解析:根据题干,可得“P→Q”和“R→S”,结合“P且R”可知,“Q 且S”成立,故选D。

五、提高行测翻译推理公式解题速度的方法1.积累常用公式熟练掌握各类翻译推理公式,是提高解题速度的基础。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其题型多样,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掌握逻辑推理高频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几种常见的逻辑推理高频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一、翻译推理题翻译推理题是逻辑推理中的基础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些条件和结论,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逻辑关联词进行推理。

解题方法:1、牢记逻辑关联词及其翻译规则。

比如“如果……那么……”翻译为“前推后”;“只有……才……”翻译为“后推前”等。

2、运用推理规则,包括“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等。

例如:如果下雨,那么地面湿。

现在下雨了,根据“如果……那么……”的翻译规则,“下雨”是对“前件”的肯定,所以可以得出“地面湿”的结论。

二、真假推理题真假推理题中会给出若干论断,并且其中存在真假情况。

解题方法:1、找关系,即找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等。

2、看其余,根据关系确定真假后,再对其余论断进行判断。

比如,“所有的 S 都是P”和“有的 S 不是P”是矛盾关系。

若题干中给出这两个论断,并且告知只有一真,那么真话必然在这两者之中,其余论断皆为假。

三、分析推理题分析推理题通常给出一组对象和相关信息,要求进行匹配或排序。

解题方法:1、优先使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中的确定信息直接排除不符合的选项。

2、若排除法无法解决,可采用最大信息法,即从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入手进行推理。

例如,题干中提到 A 不与 B 一组,C 与 D 一组,那么可以直接排除 A 与 B 一组的选项。

四、归纳推理题归纳推理题要求从题干中归纳出合理的结论。

解题技巧:1、遵循话题一致原则,选项所讨论的话题必须与题干一致。

2、注意表述的准确性,避免过度推理和绝对化表述。

比如,题干只是说“部分人喜欢运动”,选项中如果说“所有人都喜欢运动”,那就属于过度推理,不能选。

五、加强论证题加强论证题需要找出能够支持论点成立的选项。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汇总一、逻辑判断a.翻译推理关键词形式表达逻辑含义推理规则如果P,那么Q 所有的P都是Q 为了P,一定Q P需要QP离不开Q P→Q P是Q的充分条件肯前必肯后:P→Q否后比否前:非Q→非PP→Q,Q→R 可得P→R非P和Q作为前提的时候,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能够得到的是可能的结论。

只有Q,才P不Q,不P除非Q,否则不P Q是P必不可少的Q是P的基础P→Q Q是P的必要条件且、和、既…又…A且B AB两者并存或,至少有一个A或B AB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否定肯定式:非A→B非B→A德摩根定律:并非(A且B)=非A或非B并非(A或B)=非A且非B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Q,P且非Q。

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

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c.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3.反例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

4.因果倒置已知推理主线:A、B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导致了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B导致了A。

■假设、支持题型方法:1.排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

2.否因否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3.建立联系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建立联系:因果之间有跳跃,唯有建立联系才可行。

事业单位招考笔试题目练习-行政能力测试 强化练习-类比推理和翻译推理

事业单位招考笔试题目练习-行政能力测试 强化练习-类比推理和翻译推理

强化练习-类比推理和翻译推理(讲义)1.“除非不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否则就会失去自我。

”这句话的意思不包括()。

A.只有不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才不会失去自我B.如果不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就不会失去自我C.如果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就会失去自我D.只有失去自我,才会把领导的话当成圣旨2.制假售假的遏制,必须要有媒体的有效参与。

只有赋予媒体自由言论的权利,才能保证媒体的有效参与。

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媒体自由言论的权利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由此可以推出()。

A.要想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必须要媒体的有效参与B.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制假售假就无法得到遏制C.只要赋予媒体自由言论的权利,制假售假就会得到遏制D.只要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有效的保障措施,媒体自由言论的权利就能得到保障3.丽丽并非既聪明又好学。

如果上述为真,下列一定为真的是()。

A.丽丽如果聪明,一定不好学B.丽丽如果不聪明,一定好学C.丽丽聪明但不好学D.丽丽既不聪明也不好学4.域控制器存储了域内的账户、密码和属于这个域的计算机三项信息。

当计算机接入网络时,域控制器首先要鉴别这台计算机是否属于这个域,用户使用的登录账户是否存在,密码是否正确。

如果三项信息均正确,则允许登录;如果以上信息有一项不正确,那么域控制器就会拒绝这个用户从这台计算机登录。

小张的登录账号是正确的,但是域控制器拒绝小张的计算机登录。

基于以上陈述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A.小张输入的密码是错误的B.小张的计算机不属于这个域C.如果小张的计算机属于这个域,那么他输入的密码是错误的D.只有小张输入的密码是正确的,他的计算机才属于这个域5.某饭店对配菜有如下要求:(1)只要配豆腐,就要配肉饼;(2)只有配鱿鱼,才要配黄瓜;(3)红烧肉和红烧鱼不能同时都配;(4)如果不配豆腐也不配黄瓜,那么一定要配红烧肉。

如果某次配菜里有红烧鱼,那么关于该次配菜的断定一定为真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巧解翻译推理题
翻译推理即先翻译后推理,第一步:翻译。

所谓翻译就是把题干中的语言翻译成逻辑语言,并且用逻辑符号表示。

第二步:推理。

所谓推理,就是根据相关逻辑规则进行推导。

一、典型翻译推理
(一)题型辨识
典型的翻译推理类题目最明显的标志,也就是关联词,题干中会出现一组或几组关联词的形式。

如“如果……就……”,“只有……才……”等等。

(二) 两组翻译
最主要的关联词有两组:
1.“如果……就……”,该组关联词所涉及的逻辑规则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即“如果就,前推后”。

【例】命题:“如果天下雨,那么地就湿”,翻译:“下雨→地湿”。

(注意:逻辑中的“→”是有方向性的,单向指示,不可颠倒。

)
将命题分为前件和后件的话,该翻译可以简述为“肯前必肯后”。

2.“只有……才……”,该组关联词所涉及的逻辑规则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口诀来帮助记忆,即“只有才,后推前”。

【例】命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学校。

“,翻译:“好学校→努力学习”。

另外,“如果……就……”和“只有……才……”各自的替代形式一定要熟练记忆,做好区分。

替代形式如下:
只要A,就B; 不A,不B;
为了A,一定B; 除非A,否则一定不B;
A→B:凡是A,都B; B→A :A是B的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
A离不开/必须B; A是B的基础/核心/关键;
A,所以B ……。

(三) 推理规则
翻译推理的推理规则涉及两个技巧:
1.递推规则。

A→B,B→C; A→B→C或A→C
【例】天下雨→地湿、地湿→不出门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天下雨→地湿→不出门或天下雨→不出门
2.逆否命题。

A→B; -B → -A
【例】下雨→地湿;地不湿→天一定没下雨
该逆否命题可以简述为“否后必否前”,实际上一个命题可以有四种形式,但是正确的两种,典型的错误两种,在此,小结一下,正确形式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典型错误为“否前”、“肯后”。

(错误原因:由于一个命题“否前”“肯后”推不出确定结论,所以,在选项中,如遇到“否前”、“肯后”推出确定结论的选项,该类选项一定是错误选项,除非“否前”、“肯后”推出的是可能结论。

)
(四) 例题点拨
【例题】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

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

这一真的断定是( )。

A.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人
B.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C.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
【解析】A 。

“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实际是“不A……不B……”的形式,也就是“只有……才……”的替代形式,回忆口诀即“只有才,后推前”,也就可翻译为:“入内→懂逻辑”。

题目中还给了信息“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此信息正是命题的后件,也就是“肯后”的情况,那么“肯后”若正确的话后面一定是“可能”的结论,观察选项,A选项为可能的结论,故选A。

二、非典型翻译推理
(一)题型辨识
“无关联词”类题目,也就是题目当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但是选项又是对题干的翻译或者是变形推理。

“推理结构形式一致”类题目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题干是一个命题,通常会有典型关联词,会包括肯定、否定的句式,但是选项中的命题与题干命题是不同的内容,简言之,此类题目共包括五个含有典型关联词的命题。

(二)例题点拨
“推理结构形式一致”类题目不需要运用逻辑规则,只需要观察句式形式即可。

秒杀技巧即是“细心看形式”,这里的形式包括句式中的关联词、句式的肯定、否定、疑问等语气,进而,找出与题干结构形式最为近似的选项。

【例题】有些人坚信飞碟是存在的。

理由是,谁能证明飞碟不存在呢?下列选择中,哪一项与上文的论证方式是相同的?
A.中世纪欧州神学家论证上帝存在的。

理由是:你能证明上帝不存在吗?
B.神农架地区有野人,因为有人看见过野人的踪影。

C.科学家不是天生聪明的。

因为,爱因斯坦就不是天生聪明的。

D.鬼是存在的。

如果没有鬼,为什么古今中外有那么多人讲鬼故事?
【解析】A。

该题属于典型的“推理结构形式一致”类题目,观察题干,并没有典型关联词,但是包含肯定和疑问的语气,据此,我们观察选项,A选项与题干结构形式完全一致。

B、C没有疑问句式;D包含了关联词,与题干没有关联词不符。

故选A。

“无关联词”类题目,通常与“如果……就……”命题的解题思路相同。

【例题】犯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故意杀人是犯罪行为,故此我们可以推出( )
A.故意杀人不是合法行为
B.不合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C.不是犯罪行为一定合法
D.有的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
【解析】A。

依照“如果……就……”命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可以将题干翻译为:“犯罪行为→不合法”和“故意杀人→犯罪行为”,第二步,运用递推规则,将题干推理为:“故意杀人→不合法”,观察选项A符合推理。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