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
3. 学习电路的搭建、调试和测量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子器件、电路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本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形、符号、参数和检测方法。
2.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根据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电路,并进行调试,使其达到预期功能。
3.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使用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路原理。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路实验箱2. 数字万用表3.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4. 实验用电子元器件四、实验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识别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常用电子元器件。
(2)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的正向导通电压等。
2.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根据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3)调试电路,使其达到预期功能。
3.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关键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2)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路原理。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实验原理、仪器设备,了解实验内容。
2.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观察元器件外形,识别其类型。
(2)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元器件参数。
3.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根据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电路。
(2)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3)调试电路,使其达到预期功能。
4.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路关键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
(2)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路原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成功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并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其参数。
2.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成功搭建电路,并使其达到预期功能。
3.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1)测量电路关键点的电压、电流等参数,结果符合预期。
大二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大二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技术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电子电路理论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电子元件的识别、电路的搭建与调试,以及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电子技术实验涉及基本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以及它们的电路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将学习到如何使用这些元件构建简单的电路,并理解这些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多功能数字万用表2.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3. 面包板及连接线4. 电源5. 示波器(可选)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识别所需的电子元件,并检查它们的规格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2. 使用面包板和连接线搭建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3. 打开电源,观察电路的工作状态,记录实验数据。
4. 若电路未能正常工作,使用万用表进行故障诊断,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修复。
5.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电路性能的变化,记录不同参数下的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基本的放大电路,并进行了性能测试。
通过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值,我们观察到了放大倍数的变化。
实验数据表明,电阻值的增加会导致放大倍数的减小,这与理论预期相符。
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连接错误,并及时进行了修正,使电路恢复了正常工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电子技术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电子电路理论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实验还激发了我们对电子技术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实验心得在本次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亲自动手搭建电路,我对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细心和耐心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子工程师而努力。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个人总结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个人总结在本次电子技术实验中,我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不仅加深了对电子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锻炼了我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验的个人总结。
实验目的与意义电子技术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能。
实验的目的在于加深对电子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电子测量和调试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与过程在本次实验中,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内容:1. 电路的搭建与调试: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我独立完成了电路的搭建,并对电路进行了调试,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2.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测量:通过使用万用表等测量工具,我对电路中的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进行了识别和测量,加深了对这些元件特性的认识。
3. 信号的产生与分析: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类型的信号,并使用示波器对信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4. 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电路故障的问题,通过逐步检查和分析,我成功地诊断并排除了故障。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我搭建的电路能够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
在信号分析方面,我能够准确地识别出不同频率和波形的信号。
在故障诊断方面,我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实验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同时也认识到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实验还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致,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建议与展望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效果,我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亲自动手操作。
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现代电子技术,如微控制器编程等,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和技能。
结束语总的来说,本次电子技术实验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
它不仅让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让我在实际操作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电子科学与技术实习报告五篇
When you decide to stick to one thing, the whole world will make way for you.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电子科学与技术实习报告五篇电子科学与技术实习报告篇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报告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张X君20________X内容摘要:__主要说明了我在重庆金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参与关于应用电子技术方面工作的毕业实习。
主要内容包括实习的性质、目的;实习岗位及工作介绍情况;在单位实习的内容及时间;从事这个工作的实习总结;以及在重庆金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从事的工作过程、收获、体会,还有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岗位实践内容差距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实习、工作、目的、内容。
一、实习目的维修与配件实习是对我们学生毕业前一次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细致地认真观察、实践,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现场维修实习和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巩固和充实。
通过实习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我们对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身了解重庆汽车服务市场现状,熟悉汽车修理环境、修理工具。
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习的岗位及工作情况介绍(一)实习单位简介重庆金宏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位于重庆渝北区,注册资本500万元,厂房面积4000平方米,厂区面积8000平方米,员工两百人,拥有数控加工中心,汽车电器生产线,注塑机群,机加工设备。
成立于20__年,产值逐年递增,年均产值4000万元,20__年将达到亿万产值,各类产品年总产量30万套。
产品包括:汽车电子/导航装置,汽车空调结构总成,模具设备与制造。
专业开发生产DVD导航,有一支敬业且研发能力很强的技术队伍,拥有多项专利。
公司董事长是高级经济师,中国模具界知名专家,原重庆市模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原重庆无线电厂(716厂)厂长。
电子课程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子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次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内容。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子电路的组成和基本分析方法;3.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和选用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1. 数字电路实验- 逻辑门电路实验:验证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特性;-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等;-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设计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寄存器等。
2. 模拟电路实验-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研究放大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运算放大器电路实验:设计运算放大器电路,实现放大、滤波、整流等功能;- 模拟信号处理实验:研究模拟信号的处理方法,如放大、滤波、调制等。
3. 单片机应用技术实验- 单片机基本原理实验:了解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学习单片机与外围设备(如键盘、显示器、传感器等)的接口技术;- 单片机控制实验:设计简单的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光照控制等。
四、实验过程1. 准备阶段- 熟悉实验设备、工具和元器件;- 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制定实验方案。
2. 实施阶段-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3. 总结阶段-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字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了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特性;- 设计的简单组合逻辑电路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2. 模拟电路实验- 基本放大电路性能稳定,能够实现预期的放大效果;-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模拟信号处理实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电子技术实训_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工具的使用、仪器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1. 电烙铁:外热式电烙铁,功率30W,烙铁头为铜制。
2. 螺丝刀、镊子、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等工具。
3. 锡丝、铜丝、松香、导线、剥线钳等焊接材料。
4. 练习印制板、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5. 相关实验项目所需的电路板。
三、实验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观察电子元器件的形状、颜色、标识等信息,了解其名称、规格和功能。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子元器件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参数,验证其性能。
2. 焊接技术与电路板制作(1)学习电烙铁的使用方法,掌握焊接技巧。
(2)按照电路图设计,合理布局电子元器件,连接好电路。
(3)使用电烙铁焊接元器件,注意焊点质量。
(4)完成电路板制作,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3.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1)根据电路图,设置电路参数,观察电路性能。
(2)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检测电路输出波形、电压、电流等参数。
(3)分析电路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除。
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1)仔细观察电子元器件的形状、颜色、标识等信息,了解其名称、规格和功能。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子元器件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参数,验证其性能。
2. 焊接技术与电路板制作(1)学习电烙铁的使用方法,掌握焊接技巧。
(2)按照电路图设计,合理布局电子元器件,连接好电路。
(3)使用电烙铁焊接元器件,注意焊点质量。
(4)完成电路板制作,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3.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1)根据电路图,设置电路参数,观察电路性能。
(2)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检测电路输出波形、电压、电流等参数。
(3)分析电路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排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实验过程中,成功识别了多种电子元器件,并使用万用表对其参数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其性能。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小康卓儿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电子技术实训,使我对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电路分析方法、实验技能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我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X学院电子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电路基本元件识别与检测2. 基本电路的组装与调试3. 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4. 数字电路实验5. 模拟电路实验6. 系统设计与应用五、实训过程1. 电路基本元件识别与检测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电路基本元件的种类、规格和参数。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操作,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参数,并学会了判断元件的好坏。
2. 基本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在组装与调试环节,我们学习了电路图识读、焊接技巧、电路板布线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组装了简单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并对其进行了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检测电路性能,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电路参数。
3. 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方法,包括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技巧,并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
4. 数字电路实验在数字电路实验环节,我们学习了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基本概念。
通过组装与调试实验电路,我们掌握了逻辑门电路、触发器等数字元件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编码器、译码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5. 模拟电路实验在模拟电路实验环节,我们学习了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基本概念。
通过组装与调试实验电路,我们掌握了运算放大器、三极管等模拟元件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反馈电路、负反馈电路等模拟电路的设计方法。
6. 系统设计与应用在系统设计与应用环节,我们学习了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
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各个领域,从通信到计算机,从医疗到娱乐。
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基本的电子技术实验,包括电路设计和分析,以及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一: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并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
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作为例子。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和晶体管。
然后,我们将根据电路的要求计算各个元件的数值。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模拟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并分析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实验二:电子元件的特性与应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一些常见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我们将学习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例如,二极管可以用作整流器,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或开关。
集成电路则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如计算、存储和通信。
实验三: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数字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数字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将使用逻辑门电路实现一些基本的逻辑功能,如与门、或门和非门。
我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触发器和计数器构建时序电路,如时钟和计时器。
实验四:通信电子技术的应用通信电子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通信电子技术,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和信号处理。
我们将使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进行实验,并研究它们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性和失真情况。
我们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通信协议,如调幅调频和蓝牙。
实验五: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电子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
例如,心电图机可以通过电极和放大器来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
血压计可以使用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来测量血压。
我们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如体温计和血糖仪。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子技术实习报告【五篇】
电子技术实习报告【五篇】【篇一】电子技术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我对电子元件及收音机的装机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入门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熟悉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熟悉手工制作印制电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二、实习时间:XX-5-26~XX-5-30三、实习地点: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实验室四、指导老师:杨老师、李老师五、实习内容:1讲解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练习焊接3分发与清点元件4讲解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5讲解收音机元器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6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7组装、焊接与调试收音机8将焊接产品交给老师评分,收拾桌面,打扫卫生六、对焊接实习的感受:在一周的实习过程中最挑战我动手能力的一项训练就是焊接。
焊接是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备施焊,加热焊件,熔化焊料,移开焊锡,移开烙铁(又“三步法”)看似容易,实则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
刚开始的焊点只能用“丑不忍睹”这四个字来形容,但焊接考核逼迫我们用仅仅一天的时间完成考核目标,可以说是必须要有质的飞跃。
于是我耐下心思,戒骄戒躁,慢慢来。
电子技术应用实验教程实验报告综合篇(附含答案解析)_uestc_大三上.pdf
( B)
所以,在画示波器上的波形前,最好先调节旋钮使波形的关键点位于示波器的暗格上, 这样在画图时容易定位。
二、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应用,填空完成下面的内容
实验中,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的作用是为被测电路提供输入信号。你所使用的信
号发生器型号为
。
在使用信号源之前,需要检查开路电缆线,检查方法为:
用信号源产生一个 1kHz 的三角波,并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信号源的开路电缆线应接
时的波形, A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直流( DC)时的波形, B
为输入耦合方式为接
地( GND)时的波形。
( 3)合理调整扫描速度
调节扫描速度旋钮, 可以改变荧光屏上显示波形的个数。 提高扫描速度, 显示的波形少;
降低扫描速度,显示的波形多。在实际测试时,显示的波形不应过多,以保证时间测量的精
度。
( 4)波形位置和几何尺寸的调整
2.1.4 所示。
R4
Rw1
G1
5.6k G2
Vin
1
VO1
1
Vout
5k VI1
Vout
图 2.1.4 CMOS 反相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可得到正向阈值电压 VT+: VT
(1 RW 1 )VTH R4
负向阈值电压 VT : VT
(1 RW 1 )VTH R4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1.测试由 CMOS门电路组成的如图 2.1.4 的施密特触发器电路。输入端 Vin 接 2kHz、直
流偏置为 0、 Vpp=10V(带载实测)的三角波信号,改变 RW1 的值,用双踪示波器观测两组 Vin
和 Vout 的波形变化情况,分别画出两组输入、输出波形并标出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2.学习并熟悉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不同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实验内容: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工作状态;晶体管的放大特性;电源、稳压二极管、LED的特性;负反馈放大电路;运放反相、非反相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三、实验器材和器件:1.万用表2.直流电源3.电阻、电容4.二极管、三极管5.LED6.运算放大器四、实验过程:1.实验一: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工作状态a.将二极管与万用表连接,测量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b.在实验过程中,依次改变电阻值,观察二极管的亮度和电流变化。
2.实验二:晶体管的放大特性a.搭建共射极(CE)的晶体管放大电路;b.改变输入电压,测量输出电压,并记录数据;c.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3.实验三:电源、稳压二极管、LED的特性a.搭建电源与稳压二极管电路,测量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二极管的电压;b.将LED连接到电路中,测量LED的正向电压和电流;c.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稳压二极管和LED的特性曲线。
4.实验四:负反馈放大电路a.搭建负反馈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反馈系数;b.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测量输入输出幅度,并记录数据;c.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5.实验五:运放反相、非反相运算放大器的特性a.搭建反相运放电路,输入不同幅度的信号,测量输出信号;b.搭建非反相运放电路,输入不同幅度的信号,测量输出信号;c.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一: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工作状态a.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正向工作状态和反向工作状态下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b.分析曲线特点,验证理论知识,并说明实验误差。
2.实验二:晶体管的放大特性a.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b.计算放大倍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秒表
流 交 习 学 供 仅
程序 1)分频程序
module fenpin100Hz(clk,hz,hz_1k); input clk; output reg [3:0]hz;
output reg [15:0]hz_1k;
if(hz_1k==47999) hz_1k<=0; else hz_1k<=hz_1k+1;
always @(negedge hz_1k[16]) if(hz==9)
hz<=0; else
结果用 8 只数码管显示;有两个按钮开关,一个按钮使秒表复位,
另一个按钮控制秒表的启动/暂停。
下图显示了该跑表前面板的基本排布构想。
Stopwatch
POWER
RESET
RUN/STOP
(五)实验内容:Verilog 的语法,建模,设计时间测量的方法:
使用 现在时间测量一般采用数字计器来进行
(六) 实验原理
module jishu_jinwei(hz,rst,stop,n_1,n_2,n_3,n_4,n_5,n_6); input hz; input stop; input rst; output reg [3:0]n_1,n_2,n_3,n_4,n_5,n_6;
wire [3:0]cnt_1,cnt_2,cnt_3,cnt_4,cnt_5,cnt_6; *//Jinwei U2、U3、U5、U9 是十进制位,jinwei_6 U4、U6 是六进制位//*
input [3:0]num; output reg [6:0]led; 译码仿真图
用
使
பைடு நூலகம்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验
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1.实验任务
用常用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器件搭建不失真,通频带宽的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设计静态工作点和动态特性,测试通频带并用面包板实现。
2.实验目的
掌握用模拟电子技术中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掌握面包板电路基本调试手段
3.实验原理
1)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开环特性测试
电路图如上所示,通过四通道示波器各个引脚可知两级放大倍数,静态工作点等信息:
第一级放大倍数为2.698/4.582=0.588倍,静态工作点为(D通道设置在第一级电容之前)即得11.949V如下图所示
第二级放大倍数由两级放大倍数之积与第一级放大倍数的比值。
如示波器所示,第二级静态工作点为6.613V。
两级放大倍数之积为329.535mV,则放大倍数为总体放大倍数329.535,第二级放大倍数为32.953/0.588=56.04,频率响应如图所示
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闭环特性测试(电压串联负反馈)
测试增加反馈对通频带的影响以及放大倍数的影响如下:
如图,闭环放大倍数为32.47,比开环时缩小
2)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开环特性测试(电流并联负反馈)
如图所示,放大倍数为32.89,放大倍数有所下降。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电子技术的实践操作,加深对电子原理的理解,并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本文将从实验的背景、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方面进行论述。
实验背景:电子技术是通过操控电子流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存储的技术。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通信、计算机、医疗、航空航天等。
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电子技术的理解。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2. 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等;3. 学会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等仪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确认实验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和仪器是否齐全,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2. 搭建电路: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所需的电路。
在搭建过程中,要注意电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元器件的极性是否正确。
3. 测量参数: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仪器,对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精度。
4. 数据记录: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
同时,要注意记录实验中的观察现象和问题。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可以使用图表、计算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的分析。
6. 结果验证:将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电压按照电阻的大小分配;2.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不变,电流按照电导的大小分配;3.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可以用作整流器和开关等电路;4. 电容可以储存电荷,用于滤波和延时等应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我是一名学习电子技术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实训。
这次实训让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我们的实训中,我们首先学会了使用各种电子元器件,例如LED灯、电阻和电容等。
这些基础的元器件是电子技术的基石,我们不仅了解了它们的使用方法,还学会了它们的特性和性能。
接着,我们学习了各种电路,从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到复杂的数字电路,我们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电路中的每一个元器件都是重要的,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电路中相互作用。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电路设计的重要性,我们通过仿真软件和实际电路构建来进行实验,了解了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解决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如何调整电路参数等。
此外,在实训课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各种测试仪器,
例如示波器和万用表等。
这些测试仪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
路的性能,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电路设计。
在实训中的经验和知识对我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确信我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需要电子技术的知识。
其次,通过实验实践,我也会更加了解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并
且可以更好地仿真、设计和调试电路。
总的来说,这次电子技术实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不仅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电子技术的知识,而且也为我未来的学
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
会运用这些经验和知识,做得更好。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10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比较器5篇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10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比较器5篇第一篇: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10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比较器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比较器系别:班号:实验者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报告完成日期: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1.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单限电压比较器...........................3 2.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施密特电压比较器. (4)三、实验仪器 (4)四、实验内容 (5)1.单限电压比较器...............................................5 2.施密特电压比较器.. (10)五、实验小结与疑问 (1)3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压比较器的模型及工作原理2.掌握电压比较器的应用二、实验原理电压比较器主要用于信号幅度检测——鉴幅器;根据输入信号幅度决定输出信号为高电平或低电平;或波形变换;将缓慢变化的输入信号转换为边沿陡峭的矩形波信号。
常用的电压比较器为:单限电压比较器;施密特电压比较器窗口电压比较器;台阶电压比较器。
下面以集成运放为例,说明构成各种电压比较器的原理。
1.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单限电压比较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单限电压比较器电路如图1(a)所示。
由于理想集成运放在开环应用时,AV→∞、Ri→∞、Ro→0;则当ViER 时,VO=VOL;由于输出与输入反相,故称之为反相单限电压比较器;通过改变ER值,即可改变转换电平VT(VT≈ER);当ER=0时,电路称为“过零比较器”。
同理,将Vi与ER对调连接,则电路为同相单限电压比较器。
2.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施密特电压比较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施密特电压比较器电路如图2(a)所示。
当VO=VOH时,V+1=VT+=R当VO=VOL时,V+2=VT−=R回差电平:△VT=VT+−VT−R22+R3VOH+RVOL+RR32+R3ER;VT+称为上触发电平;R22+R3R32+R3ER;VT-称为下触发电平;当Vi从足够低往上升,若Vi>VT+时,则Vo由VOH翻转为VOL;当Vi从足够高往下降,若Vi三、实验仪器1.示波器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3.数字万用表1台4.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四、实验内容1.单限电压比较器(1)按图1(a)搭接电路,其中R1=R2=10kΩ,ER由实验箱提供;(2)观察图1(a)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电压传输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用缓慢变化信号(正弦、三角)作Vi(Vip-p=15V、f=200Hz),将Vi=接示波器X(CH1)输入,VO 接示波器Y(CH2)输入,令示波器工作在外扫描方式(X-Y);观察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大学生电子专业实践报告8篇
大学生电子专业实践报告8篇篇1一、实践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领域之一。
作为电子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本次实践报告旨在分享我在电子专业实践过程中的经历、所学内容及心得体会,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实践内容1. 实践基地介绍本次实践活动在某知名电子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基地拥有先进的设备、完善的实验条件和专业的指导团队。
2. 实践项目介绍(1)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在实践初期,我们对各类电子元件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并掌握了它们的识别方法和质量检测技巧。
(2)电路板设计与制作:通过学习电路板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软件,我独立完成了一块小型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3)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电子电路的调试方法,掌握了常见的故障排除技巧。
(4)嵌入式系统开发:参与了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对单片机编程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过程记录在实践过程中,我严格按照企业要求和导师的指导,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遇到问题和困难时,积极与导师和团队成员交流,共同解决。
在实践期间,我还参与了企业的技术研讨会,了解了行业前沿技术和动态。
三、实践收获与心得体会1. 技能提升:通过本次实践,我不仅提高了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能力,还掌握了电路板设计与制作、电路调试及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技能。
2.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我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密不可分。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尝试、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
3.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职业素养:在实践过程中,我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这次实践让我更加了解电子行业的职业要求,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实训报告【三篇】
【导语】电⼦实训在⾼职院校电⼦类专业中占据⼗分重要的地位,本⽂是⽆忧考为⼤家整理的电⼦实训报告【三篇】,仅供参考。
电⼦实训报告【⼀】 实训项⽬⼀:直流稳压电源 现象说明:该电路板基本成功,线路连接完好,并且LED指⽰灯能够正常发光,但是万⽤表不能得到正确的输出电压。
实训项⽬⼆:⾃动脉冲计数器 现象说明:该电路板能够正常⼯作,经检测,连接5V电压后,数码管能够正常显⽰数字,并且每来⼀个脉冲,数码管显⽰的数字加⼀,当加到数字九时,此时若再来⼀个脉冲,数码管⼜显⽰为零。
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产⽣脉冲的周期,得到⼀个合适的时间,以便我们更好的查看数码管上数字的变化。
实训项⽬三:⼋路数字抢答器 现象说明:连接5V电压后,若控制开关打到清除端,数码管没有显⽰,按下按钮,数码管仍⽆任何显⽰。
若控制开关打到开始端,按下按钮,数码管可以显⽰相应的部分数字,能够实现部分功能。
该线路板未能完全成功。
⼀、实训项⽬ 1、电⼦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2、实验模版的组装与焊接 3、直流稳压电源 4、⾃动脉冲计数器 5、⼋路数字抢答器 ⼆、实训⽬的 1、熟悉桥式整流器的作⽤以及三端集成稳压器的使⽤⽅法和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法。
2、熟悉555时基电路和数码管和译码器的应⽤以及计数器的应⽤。
3、掌握编码器和R-S触发器的应⽤。
4、练习焊接技术。
三、实训内容 (⼀)直流稳压电源 1、检查实训器件是否完好,数量是否正确。
2、研究电路原理图: 本项⽬电路的⼯作原理是:采⽤AC220V输⼊,双AC12V输出变压器进⾏降压,然后经整流桥进⾏整流,整流后的直流电经电容滤波后送给三端集成稳压器,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稳定电压,从⽽得到直流稳压电源。
3、器件综合布局 4、焊接元器件,连接电路,焊接元器件时要对照原理图,不能错接线或漏接线。
5、电路调试 (1)焊接完成后先对照原理图检查⼀遍,然后送给实训⽼师检查经同意后再接⼊AC220V电源. (2)测试输出电压,看看是不是DC5V和DC12V。
电子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实验名称:XXX电子电路实验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X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XXX电子电路,验证电路原理,掌握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所涉及的XXX电子电路,其基本原理为XXX。
具体来说,电路通过XXX元件实现XXX功能,其工作过程如下:1. XXX元件的输入信号经过XXX处理,转换为XXX信号;2. XXX信号通过XXX元件,进行XXX操作;3.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XXX元件输出,实现XXX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将电路元件按照要求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测试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电路输出信号是否符合预期。
3. 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电路性能的优缺点。
4. 调试电路:根据实验结果,对电路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电路输出信号稳定,符合预期。
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清晰,无明显失真。
2. 电路性能分析:a. 电路整体性能良好,达到了实验目的;b. 电路元件选择合理,性能稳定;c. 电路布局合理,布线清晰,便于维护;d. 电路调试过程中,发现XXX元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需进一步优化。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XXX电子电路,验证了电路原理,掌握了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2.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性能稳定,输出信号符合预期。
但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部分元件存在干扰,需进一步优化。
3. 本次实验提高了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电路技术奠定了基础。
4. 针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a. 优化电路布局,降低元件干扰;b. 选用更高性能的元件,提高电路整体性能;c. 加强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水平。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实验总结与体会5篇
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实验总结与体会5篇电工电子实习报告实验总结与体会篇1一实习目的1安全用电知识1) 了解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流和电压,了解触电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安全用电的原则。
2) 掌握用电安全操作技术。
3) 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2常用工具的使用(一)1) 了解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用途规格;2) 掌握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照明电路的组装1) 了解电路的原理,掌握照明元件的作用。
2) 注意安全,先接线,在通电。
4一般室内电气线路的安装1) 了解室内电路的原理,掌握各个元件的作用。
2) 注意电器间的连接,注意安全。
3) 增强动手合作能力。
5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 了解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功能。
2) 掌握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为后续实习打下基础。
6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和检测1) 通过实物认识各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参数的识读方法。
3) 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常用电子元器件参数的方法。
4) 通过简单的实验,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7常用工具的使用(二)1) 了解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用途规格;2) 掌握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8焊接工艺焊接训练1) 掌握焊接工艺的方法,了解焊接工具的原理。
2) 安全用电和注意事项9电子整机产品装配(LED节能灯的制作)1) 掌握LED灯的电路原理元件的作用。
2) 学会检测各个元件的好坏3) 独立动手能力10印制电路板(PCB)的制作1) 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功能和种类。
2) 了解PCB板的快速制作方法。
3) 简单了解专业电路板厂PCB板制作的流程和工艺。
11电路组装及调试1) 了解热转印法制作PCB板的工艺流程;2) 掌握使用热转印法来制作PCB板的技能。
二实习内容1安全用电知识1) 安全用电知识是关于如何预防用电事故及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知识。
在电子装焊调试中,要使用各种工具电子仪器等设备,同时还要接触危险的高电压,如果不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操作中缺乏足够的警惕,就可能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实验第三部分内容“增加按键,当其按下,数码管显示学号后8位,同时,第一个LED灯亮,再次按该键,恢复温度的显示,LED灯灭”仅能实现一次,不能在温度显示与学号显示之间切换。这个功能一直未能解决,在之后的测试中要注意这个功能的实现,并寻找方法实现此功能。
九、附录
//分离出整数和小数部分
i = t / 8;
i1=i-2;
i2=i+2;
//整数部分转换成字符串
ByteToStr(buf,i);
ByteToStr(buf1,i1);
disp[0]=buf[1];
disp[1]=buf[2];
disp1[0]=buf1[1];
disp1[1]=buf1[2];
//清除所有显示
i2=i+2;
//整数部分转换成字符串
ByteToStr(buf,i);
ByteToStr(buf1,i2);
disp[0]=buf[1];
disp[1]=buf[2];
TL0 = ReloadL;//设置定时器初值
ET0 = 1;//使能定时器T0中断
EA = 1;//使能总中断
TR0 = 1;
Delay(50);
ET0 = 0;
Delay(1800);
t = LM75A_GetTemp();
DispTemp2(t);
DispChar(0,s[2]);
DispChar(1,s[6]);
I2C和温度传感器原理图:
该模块在I2C串行总线基本协议的基础上,利用LM75A内置分辨率为0.125摄氏度的带隙传感器测量外界温度,并将模数转换得到的11位二进制补码数据存放到器件temp寄存器中,寄存器的数据可以随时被I2C总线上的控制器读出,利用数码管显示。
3、软件设计
思考题:按键改用外部中断模式,电路如何修改(画示意图)?程序如何修改,写出中断服务程序。
DispClear();
//显示整数部分
DispStr(6,disp);
DispStr(3,disp1);
}
void DispTemp(int t)
{
code unsigned char Tab[8][4] =
{
"000",
"125",
"250",
"375",
"500",
"625",
"750",
"875"
DispChar(2,s[10]);
DispChar(5,s[10]);
ReloadH=0xFF;
ReloadL=0x00;
TH0 = ReloadH;
TL0 = ReloadL;//设置定时器初值
ET0 = 1;//使能定时器T0中断
EA = 1;//使能总中断
TR0 = 1;
Delay(200);
数码管动态扫描原理图:
数码管动态驱动以多位连体的形式提供,连线较少。一位数码管可以看成由abcdefg和dp共8段单个LED组成的。在动态扫描中,abcdefg和dp是共用的称为段选信号,而位选信号DIS_COMx是分开的,扫描方式为:先把第1个数码管的显示数据送到数据线,同时选通DIS_COM1,其他数码管位选信号禁止。再把第2个数码管的显示数据送到数据线,选通DIS_COM2,其他数码管位选信号禁止。整个扫描频率应大于50Hz,防止出现明显的闪烁。
ET0 = 0;
Delay(1800);
}
说明:用杜邦线将实验底板上P7接口的8563_INT_R(引脚17,对应MC8051的INT0)和KEY_IN2(引脚25)相连,LM75_OS_R(引脚19,对应MC8051的INT1)和KEY_IN3 (引脚23)连接。运行程序,按键KEY2,显示学号。按键KEY3时,显示温度。
{
do
{
TH0 = 0xFA;
TL0 = 0x24;
TR0 = 1;
while ( !TF0 );
TR0 = 0;
TF0 = 0;
} while ( --t != 0 );
}
/*
函数:SysInit()
功能:系统初始化
*/
void SysInit()
{
TMOD &= 0xF0;
TMOD |= 0x01;//设置T0为16位定时器
*s = '\0';
}
/*
函数:DispTemp()
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温度值
参数:
t:补码,除以8以后才是真正温度值
*/
void DispTemp1(int t)
{
code unsigned char Tab[8][4] =
{
"000",
"125",
"250",
"375",
"500",
"625",
2、由设定温度和实际环境温度的温差驱动蜂鸣器发声。若温度等于环境温度,蜂鸣器发出标准的声音0.2秒;温差不同,蜂鸣器发不同声音0.2秒,温差值越大,蜂鸣器声音越尖。
3、增加按键,当其按下,数码管显示学号后8位,同时,第一个LED灯亮,再次按该键,恢复温度的显示,LED灯灭。
1、硬件设计
实验平台核心板原理图如下:
程序:
/*
main.c
LM75A数字温度计
*/
#include "Disp.h"
#include "I2C.h"
#include <reg51.h>
#include <string.h>
sbit BUZZER = P1^0;
sbit K2 = P2^0;
unsigned char ReloadH;
unsigned char ReloadL;
//显示整数部分
DispStr(6,disp);
DispStr(3,disp1);
}
void DispTemp2(int t)
{
code unsigned char Tab[8][4] =
{
"000",
"125",
"250",
"375",
Ş",
"875"
};
unsigned char buf[4];
"750",
"875"
};
unsigned char buf[4];
unsigned char buf1[4];
unsigned char disp[2];
unsigned char disp1[2];
unsigned char i;//整数部分
unsigned char i1;
unsigned char i2;
中断服务程序:
void INT0SVC() interrupt 0
{
DispChar(0,'2');//显示学号
DispChar(1,'9');
DispChar(2,'0');
DispChar(3,'1');
DispChar(4,'0');
DispChar(5,'0');
DispChar(6,'2');
unsigned char buf1[4];
unsigned char disp[2];
unsigned char disp1[2];
unsigned char i;//整数部分
unsigned char i1;
unsigned char i2;
//分离出整数和小数部分
i = t / 8;
i1=i-2;
DispChar(7,'6');
P0 =0xFE;//点亮第一盏LED
}
void INT0SVC() interrupt2
{
EX0 = 0;//禁止INT0中断
P0=0xFF;
t = LM75A_GetTemp();
DispTemp1(t);
DispChar(0,s[2]);
DispChar(1,s[6]);
此次实验除主板外,还用到数码管、按键、蜂鸣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其他功能模块。
2、各部分硬件原理
LED原理图:
由于I/O口输出低电平时,可以驱动LED,输出高电平时,无法点亮LED,因此设计利用I/O口在低电平时点亮LED。
蜂鸣器原理图:
利用单片机中的定时中断通过I/O口控制交流蜂鸣器发声,不同的定时器初值可得到不同的蜂鸣器音调。
i = t / 8;
i1=i-2;
i2=i+2;
//整数部分转换成字符串
ByteToStr(buf,i);
ByteToStr(buf1,i);
disp[0]=buf[1];
disp[1]=buf[2];
disp1[0]=buf1[1];
disp1[1]=buf1[2];
//清除所有显示
DispClear();
int t;
I2C_Gets(0x90,0x00,2,buf);
t = buf[0];
t <<= 8;
t += buf[1];
t >>= 5;//去掉无关位
return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