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合集下载

中毒遵循的急救原则

中毒遵循的急救原则

中毒遵循的急救原则中毒遵循的急救原则1、急性中毒的急救急性中毒的救治要及时准确。

在初步处理的同时要尽快设法查明中毒原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阻止毒物继续侵害人体,并尽快使其排出或分解。

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将病人撤离中毒现场或去除中毒源,脱去污染的衣服,皮肤粘膜沾染的毒物应尽快冲洗,可采用清凉冷水冲洗,因热水可使血管扩张而可能保进毒物吸收,故不宜采用。

冲洗要充分,否则可使毒物吸收面积扩大。

3、口服中毒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停止服用,设法促其呕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神志清楚者可令其饮大量清水,然后刺激舌根而引起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呕吐为止。

4、腐蚀剂中毒腐蚀剂中毒者可灌服牛奶、蛋清或植物油。

对口服中毒者采用洗胃法是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的行之有效方法,将洗胃管经口腔插入胃,注意避免误入气管,先将胃内容物抽出,然后注入200--300毫升清洗液,再抽出洗液,然后再注入清洗液,如此反复,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

有必要时可进行手术切开洗胃,洗胃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效果较好。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1、皮肤黏膜沾染毒物:如果衣服上存在毒物,首先要把患者的外衣、鞋袜都脱掉;如果皮肤上也沾染毒物,要用清水反复清洗皮肤,防止毒物从皮肤进一步吸收到体内;经过上述简单处理以后,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观察,行进一步救治;2、通过呼吸道吸入毒物:先将患者从中毒环境移到通风的地方,保证其呼吸道通畅;这样的患者可能呼吸道症状较重,刺激性咳嗽、胸闷症状比较明显,如果有氧气的条件应立即给患者吸氧,然后将其送往医院;3、口服中毒:先要进行催吐,送医院后要进行洗胃或者导泻;将患者送往医院之前,要带好患者误食的毒物或者可能让患者中毒的食物,到医院内进行解毒治疗。

预防食物中毒的小常识1、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烹调食物要彻底加热,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储存熟食的温度要低于7℃,经储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彻底加热。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

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发生急性中毒应马上处理。

在毒物性质未明时,按一般中毒治疗原则抢救,即尽快排毒,削减毒物对机体损害,维持生命器官功能。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急性中毒的急救措施急性中毒急救措施,就是要将患者所中的毒物全部排解,同时还要给患者进行解毒治疗,要进行器官功能的生命支持。

患者是由于呼吸道中毒的话,就要立即离开中毒的环境,肯定要让患者呼吸新奇的空气,最好是给患者进行吸氧处理。

由于皮肤吸入产生的中毒,则要使用清水和肥皂水来清洗中毒的皮肤,避开毒物被进一步的汲取。

由于口服所引起的中毒,就可以给患者进行洗胃,导泻和催吐等方式来进行解毒。

急性中毒的急救方法急性中毒一般为急性起病,一旦中毒引发的症状特殊严峻,可导致患者消失瞳孔散大、瞳孔缩小以及视神经炎等表现,中毒严峻者还会因此丧命。

考虑到急性中毒带来的危害性严峻,为此在发病后需要准时绽开急救治疗,采纳下述急救方法处理,才能缓解急性中毒患者的病情。

1、催吐治疗物理法刺激催吐可应用于神志清晰的急性中毒患者,可用手指或者是压舌板刺激患者的咽后壁或者是舌根,继而诱发呕吐。

但对于催吐不抱负的患者,可适当的饮用一些温开水,之后再使用上述的方法来刺激呕吐,反复进行可以呕出清亮的胃内容物,从而改善患者的中毒症状。

药物催吐也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催吐方法,主要采纳依米丁来催吐,本品为强有力的催吐剂,用药后可以直接刺激胃肠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达到催吐的疗效。

此外,患者还可以口服吐根糖浆,之后适量饮水,一般在20分钟之后就会呕吐,持续时间一般在30-120分钟。

2、洗胃洗胃适用于因口服毒物而发病的患者,一般在口服毒物一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为抱负,这样才能改善患者中毒不适的表现。

但要留意的是吞服强腐蚀性毒物或是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不行以进行洗胃。

但对于恢复期间患者应当多留意休息,避开引发中毒的因素,以免再次消失急性中毒的症状。

上述三点就是急性中毒的治疗措施,由于急性中毒带来的危害性严峻,还会影响到多个器官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在消失中毒症状后应当马上就诊,准时进行催吐治疗才能缓解中毒的表现。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2020新版)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2020新版)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2020新版)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accidents.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2020新版)大量服化学制品、农药等会使人中毒而致死。

常是误服,也有自杀而服者。

不论何种中毒原因均应立即急救。

发现有人服毒后,要迅速做以下工作。

问病人:立即询问病人服的何种药,服多少。

病人意识不清楚或拒不回答时立即查线索。

查线索:迅速询查看病人周围,如床上、地上、桌上等处,有否遗留药瓶、药袋,缺了多少。

病人有服毒迹象,就应毫不迟疑地急救。

一、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急性中毒者病情急,损害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因此,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应突出以下四个字,即“快”、“稳”、“准”、“动”。

“快”即迅速,分秒必争;“稳”即沉着、镇静、胆大、果断:“准”即判断准确,不要采用错误方法急救;“动”即动态出现的症状,措施是否对症。

二、急性中毒的急救技术可分除毒、解毒和对症三步急救。

(一)除毒方法1.清除皮肤毒物:迅速使中毒者离开中毒场地,脱去被污染衣物,用微温水反复冲洗身体,清除沾污的毒性物质。

如为碱性物中毒,可用醋酸或1%~2%稀盐酸、酸性果汗冲洗;如为酸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洗。

敌百虫中毒忌用碱性溶液冲洗。

2.清除眼内毒物:迅速0.9%盐水或清水冲洗5~10分钟。

酸性毒物用2%碳酸溶液冲洗,碱性中毒用3%硼酸溶液冲洗。

然后可点0.25%氯霉素眼药水,或0.5%金霉素眼药膏以防止感染。

无药液时,只用微温清水冲洗亦可。

3.吸入毒物的急救:应立即将病人脱离中毒现场,搬至空气新鲜的地方,同时可吸和氧气。

急性中毒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急救原则一、引言急性中毒是指人体暴露于有害物质而导致中毒反应的一种情况,可能由于误食有毒物质、呼吸进入有毒气体或吸入毒性溶剂等原因引起。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中毒患者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急性中毒急救的原则和应注意的事项。

二、急性中毒急救原则1.确保安全:在救治中毒患者之前,必须先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继续暴露于有毒物质或环境中。

2.判断意识和呼吸状态:检查中毒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果发现呼吸困难或中毒者没有意识,则需要立即进行急救措施。

3.拨打急救电话: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将中毒的详细情况告知急救人员,并按照他们的指导进行急救操作。

4.保护呼吸道:如果中毒者有呕吐物或其他物质阻塞呼吸道,应将其头部转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5.立即洗眼或洗皮肤:如果中毒物质被不慎溅入眼睛或接触到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6.不要催吐:如果中毒物质是腐蚀性的,切勿催吐,以免进一步损害食道或胃部。

7.保存中毒物品:如果中毒者所接触的毒物可疑或未知,应尽量将其保留以便后续的毒物分析和处理。

三、常见类型中毒的急救原则1. 食物中毒•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尽量保存食物样本。

•如果中毒者呈现严重呕吐或腹泻症状,可采用给予温水灌肠、服用活性炭等方法来排除体内有毒物质。

•监测中毒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道通畅并保持体位的稳定。

2. 化学物品中毒•根据中毒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例如,对于酸碱物质的中毒,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损部位。

•如果知道中毒物质的成分,可以将其包装或标签带到医院以供参考。

•注意保护自己,避免直接接触或吸入有毒气体。

3. 药物中毒•查明中毒物质的种类和剂量,并通知急救人员。

•对于药物过量引起的中毒,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可考虑使用解毒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

4. 一氧化碳中毒•迅速将病人移出一氧化碳污染环境,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呼吸新鲜空气。

中毒的一般救护原则

中毒的一般救护原则

中毒的一般救护原则
1.立即停止接触有毒物质:中毒者应立即远离有毒物质的环境。

2.切忌盲目催吐:如中毒者意识清醒,并且吞咽可靠,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催吐措施,但不适用于石油类、酸碱类和易制成气体的毒物。

有些药物不能通过催吐排出,还会进一步损害口腔、喉部和食管,造成危险或加重病情。

3.大量饮水:大多数有机溶剂以及少数药物牢固结合血浆蛋白和尿酸无法利用肾脏排泄,可以通过肾脏排泄出体外。

用饮水增加尿量,减少肝和肾的负担,促进毒物代谢,利于排出毒物。

4.及时送医院:中毒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保证空气新鲜、呼吸道通畅,保持体温和心理安静。

5.掌握毒物的性质和毒性:在相同的毒物事件中,不同的毒物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毒性和不同的处理方法。

因此,了解毒物的性质和毒性是进行有效急救的前提。

中毒急救护理的原则

中毒急救护理的原则

中毒的急救原则如下:
1、立即终止毒物接触。

口服中毒应停止口服,经呼吸道吸入者要迅速脱离中毒环境,避免继续接触毒物。

衣服沾染毒物需要及时脱去污染衣服,并进行及时清理。

2、紧急抢救要维持血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的稳定,针对抽搐、惊厥、脑水肿等症状给予对症处理。

3、清除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

主要针对口服中毒者,可给予催吐,洗胃,导泄,灌肠等方法。

4、促进已经吸收毒物的排出。

包括大量补液,利尿,碱化尿液,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等方法。

5、使用特效解毒药。

如苯二氮䓬类药物中毒,可使用氟马西尼进行解毒等。

6、防治并发症。

包括压疮、吸入性肺炎、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

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中毒的救治原则
延安大学 附属医院急诊
杨增烨
居民中十大死亡病因 ——中毒居第五位
城乡居民死因前五名的排列虽略有参 差,但中毒与损伤均为第五位。
中毒与损伤发病率,在城市居民中为 10万分之18.65;
农村则高居10万分之69.22。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18
16
14
12

病 10

成8
%
6
4
2
0
1955-1999年全国城市医院住院病人前十位 疾病中“中毒与损伤”的比例
化碳、棉酚。 六、受体的竞争:阿托品。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严重紫绀、昏迷、惊厥、呼吸 困难、休克、少尿等。
慢性中毒:全身各系统表现。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诊断
一、毒物接触史 二、临床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二、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代谢
皮 肤 呼吸道 消化道
血液
肝脏 肾脏
肝肠循环
肠道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中毒机制
有机磷杀虫药的毒性作用是与乙酰胆碱酯酶 的酯解部位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 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以致乙酰胆碱 积聚引起先胆碱能神经兴奋后衰竭的一系 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 状.
磷酸根迅速与神经系统的胆碱酯酶活性集团结合
OP
AchE
OP
AchE
OP
AchE
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临床表现
与种类、侵入途径、剂量等有密切关系。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且呼
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迅速完全。 一般经口中毒潜伏期较短,约数分钟至

简述中毒的急救原则

简述中毒的急救原则

中毒的急救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如果中毒者还在接触毒物,应立即使其离
开中毒环境,停止继续接触毒物。

2.催吐:如果中毒者意识清醒,应催吐,使其尽可能吐出摄入的
毒物。

3.洗胃:如果中毒者意识不清或催吐无效,应进行洗胃,以清除
胃内的毒物。

4.导泻:如果中毒者需要导泻,可以使用适当的泻药。

5.使用特效解毒药:对于某些特定的毒物,可能存在特效解毒药。

应尽快使用特效解毒药进行救治。

6.对症支持治疗:根据中毒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和支持
治疗,如补液、抗痉挛、抗抽搐等。

7.防止并发症:在救治过程中,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
休克等。

总之,对于中毒者,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包括终止接触毒物、催吐、洗胃、导泻、使用特效解毒药和对症治疗等。

同时,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

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

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一)急性皮肤吸收的中毒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往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净水冲洗,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

(二)误服吞咽中毒误服吞咽除及时反复漱口,除往口腔毒物外,应当:1、催吐:催吐在仰药后四小时内有效,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棉棒或金属匙柄刺激咽部舌根,对昏迷、痉挛发作,及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禁用或慎用。

2、洗胃:洗胃是治疗常规,有催吐禁忌者慎用。

用净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能中和毒物的液体洗胃。

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毫升,以免把毒物冲进小肠,反复洗,直到洗出液几次无毒物为止。

3、清泻:口服或胃管送进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

4、应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

中毒急救要领(一)安全进进毒物污染区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立即透风,参加救护职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

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进内救护。

(二)迅速抢救生命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

心脏停止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推拿,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抑。

呼吸停止者赶紧作人工呼吸,最好对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

急救操纵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

眼部溅进毒物,应立即用净水冲洗,或将脸部浸进满盆净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往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险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

都要留意清除。

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净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

毒物经口侵进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往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四)送医院治疗经过初步急救,速送医院继续治疗。

实验室中毒急救的相关资料:(一)氰及其化合物离开污染区,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不可用口对鼻的人工呼吸,以防中毒),等呼吸恢复后,给患者吸进亚硝酸异戊酯、氧气,静卧、保热。

中毒急救程序

中毒急救程序

中毒急救程序
现场发现人员中毒,立即通知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并针对中毒情况,立即组织现场急救,并通知相关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等待医院急救人员的营救。

1、煤气中毒急救方法
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清新空气中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

如在室内,进入室内后,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进入有毒区域时严禁携带明火,以免引起爆炸。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

若其呼吸微弱甚至停止,则需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现场抢救及送医院过程中,都要给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畅通。

2、食物中毒
如果发现有人食物中毒,首先要了解一下吃了什么东西,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催吐:如果吃下去的时间在1─2小时内,可以采用催吐的方法,喝一些较浓的盐开水,比例是20克盐兑200毫升开水,促使其呕吐,以便尽快排出毒物,还可以用筷子或动物羽毛探喉促吐。

为防止呕吐
物堵塞气道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

导泻:病人若是中毒时间较长,但精神尚好,则可服用泻药以利泻毒。

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时,要注意:如果病人出现抽搐、痉挛,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急性中毒的救治流程

急性中毒的救治流程

急性中毒的救治流程急性中毒的救治程序来源:中国急救医学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发展快。

群体中毒,伤害人群多。

据有关部门统计急性中毒是我国全部疾病死因的第 5位。

结合文献和急性中毒救治的实践,有关急性中毒的救治程序作如下探讨,力图对急性中毒,尤其是群体中毒的救治能达到紧张有序、高效。

1 急性中毒救治原则1.1 切断毒源使中毒愈者迅速脱离染毒环境。

现场急救中,如有毒源继续溢漏,应尽快切断毒源。

使患者在通风好、无毒物污染的安全处进行急救和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1.2 迅速有效消除威胁生命的毒效应凡心搏和呼吸停止的应迅速施行心肺复苏( CPR)对休克、严重心律失常、中毒性肺水肿、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脑水肿、脑疝应即时对症救治。

1 急性中毒救治原则1.3 尽快明确毒物接触史接触史包括毒物名称、理化性质与状态、接触时间和吸收量,若不能立即明确,须及时留取洗胃液、呕吐物及排泄物送检测。

1.4 尽早足量地使用特效解毒剂。

1.5 当中毒的毒物不明者以对症处理为先。

2 急性中毒诊断思维要点有特征性的中毒症状和体征与常见内科急症相似;而不同毒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又可能相近或重叠;对同种毒物中毒在不闷的机体中毒的表现也会有差别。

因此易发生误诊或漏诊。

急性中毒诊断要点是结合病史与现场调查,临床与体格检查、毒物检验等资料去伪存真,综合分析。

以下几点尤应重视。

2 急性中毒诊断思维要点2.1 重视中毒病史的采集,采集详尽的中毒病史是诊断的首要环节。

生产性中毒… 应询问职业史、工种、生产过程、接触的毒物种类、数盘、中毒途径及其他人发病情况。

非生产性中毒要了解个人生活、精神状态,本人和家人经常服用药物和使用的杀虫剂,还须调查中毒环境。

2 急性中毒诊断思维要点2.2 重视临床表现,熟悉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助于中毒的诊断及判断毒物种类:①对于突然出现的紫绀、呕吐、昏迷、惊版、呼吸困难、休克而原因不明者,首先要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

②对不明原因的昏迷除要考虑有中毒的可能性外,诊断思路要宽些,须除外糖尿病酮症般中毒昏迷、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中者、急性脑血管病、颅脑损伤、用十阻脑病、肺性脑病等。

有关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有关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有关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acute intoxication)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体,使机体受损并发⽣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命,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下⾯就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有关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相关资料,供⼤家参考。

有关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常发⽣于⽣产、检修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往往病情严重,发展迅速。

急性中毒救治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处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剂量⾮毒物吸⼊与现场抢救不⼒。

因此急性中毒⼀旦发⽣,现场⼯作⼈员应担负起抢救的责任,这是⼗分重要的环节。

现场急救原则是维护患者的⽣命体征,终⽌毒物的再吸收,给予必要的早期处理;若有多⼈急性中毒,要区分病⼈的轻重缓急,安排好抢救⼒量,就地或转送医院救治。

做到抢救不忙乱,使中毒患者不漏诊、不误诊,⼒求在时间上分秒必争。

1.现场抢救准备 有毒有害作业以及特殊的⾼度危害的作业岗位,根据需要应备⽤下列器械和急救药品: (1)救护⼈员使⽤的防毒⾯具。

(2)氧⽓瓶、氧⽓袋。

(3)洗眼壶、⽌⾎带、⼩夹板、开⼝器、⾆钳、绷带、简易⼿术包。

(4)2%硼酸⽔、5%碳酸氢钠溶液做冲眼和⽪肤⽤。

(5)呼吸兴奋剂:尼克刹⽶、回苏灵;强⼼药:肾上腺素;镇静⽌痛药;安定、强痛定;解毒药:维⽣素C、亚硝酸异戊酯、抗氰针(⽚)、硫代硫酸钠注射液、阿托品注射液。

2.现场抢救要点 (1)所有员⼯都要熟悉本公司、本车间有毒有害岗位的作业环境,掌握常见中毒的症状和急救知识,随时做好抢救⼯作准备。

⼀旦发⽣个体或多⼈中毒,要有条不紊、分秒必争地抢救。

(2)出现成批急性中毒患者时,应⽴即启动本单位急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3)设法快速切断毒源。

(4)如中毒现场在室内,⽴即开启门、窗及通风设备,尽快排除毒物;如中毒在密闭容器内,应⽴即向密闭容器内送风,对中毒进⾏置换。

(5)尽快将患者救现场,使毒物不再继续侵⼊体内。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化学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有毒化学品在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发生的急性中毒,多数是因为现场意外事故而引起,如设备损坏或泄漏致使大量毒物外溢等。

急性中毒的特点是病情发生急骤、症状严重、变化迅速。

因此,现场抢救人员若能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措施,对于挽救中毒患者的生命、减轻中毒程度、防止并合症的产生、减少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原则(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

急性中毒发生时毒物多由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体内,因此救护者在进入毒区抢救之前,要做好个人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穿戴好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和防护服。

(2)尽快切断毒物来源。

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同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关闭管道阀门、堵塞泄漏的设备等)切断毒源,防止毒物继续外逸。

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开启门、窗等,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尽快阻止毒物继续侵入人体。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特效药物解毒或对症治疗,维持中毒者主要脏器的功能。

在抢救病人时,要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5)出现成批急性中毒病员时,应立即成立临时抢救指挥组织,以负责现场指挥。

(6)立即通知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通知时应尽可能说清是什么毒物中毒、中毒人数、侵入途径和大致病情。

2、急性中毒的抢救措施(1)现场救护一般方法(a)首先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病人呼吸新鲜空气;脱去污染衣服,并彻底清洗污染的皮肤和毛发,注意保暖。

(b)对于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时给予吸氧和注射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

(c)心脏骤停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术。

现场抢救成功的心肺复苏患者或重症患者,如昏迷、惊厥、休克、深度青紫等,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不同类别中毒的救援(a)吸人刺激性气体中毒的救援。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一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人、吸氧。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急性中毒现场急救原则1迅速脱离现场:急性中毒发生后,应迅速将受毒害人员移离现场至上风向的安全地带,以免毒物继续侵入。

医务人员根据病情迅速进行分类,以保证对重症病人的全力抢救;同时对一般病员加强观察,予以必要的检查和处理,特别要注意毒物对机体的潜在危害,以免贻误治疗。

救护人员在现场急救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如佩带防毒面具、化学防护服等,同时有人监护,以便掌握情况,及时紧急处理。

2防止毒物继续吸收:当皮肤被酸、碱灼伤或被易于经皮肤吸收的化学品污染后,应当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特别要注意清洗受污染的毛发,冲洗时间不少于15min。

忌用热水冲洗。

在急救现场不强调使用中和剂,以免贻误治疗。

对眼化学灼伤患者,及时、充分地冲洗是减少组织损伤最重要的急救方法,可就近用自来水冲洗,时间一般为10~15min。

吸入中毒者,应立即送到空气清新处,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3 心、肺、脑复苏:患者被救出事故现场后,如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

4对意识丧失患者,注意瞳孔、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及时除去口腔中的异物。

5特别解毒剂的应用:对某些有特效解毒方法的中毒,解毒治疗开始越早越好。

在现场急救中,医务人员要尽快查清毒源,明确诊断,以利针对性治疗。

在病因一时不能明确的情况下,应根据临床表现,边抢救边查找原因,以免丧失抢救时机,其治疗要点是维持心、肺、脑功能,保护重要脏器以及对症支持疗法。

经现场抢救后,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根据病情迅速而安全地转送至附近医院或有关医院进一步抢救与处理。

警示标识在不同场所使用指南一览序号图形标识警示语句标识含义设置场所与要求说明1 注意防尘表示应注意粉尘危害存在粉尘危害的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一类粉尘类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2 噪声有害表示应注意噪声引起的健康危害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八类(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3 1.当心中毒2.有害气体3.有毒有害4.接触可引起伤害和死亡5.接触可引起伤害表示应注意中毒危害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危险的作业场所和仓储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3.警示语句视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而定4 戴护耳器表示必须戴护耳器噪声超过标准的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八类(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5 戴防尘口罩表示必须戴防尘口罩粉尘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一类粉尘类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6 注意通风表示应设置通风设施存在有毒物品和粉尘的作业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7当心有毒气体表示应注意有毒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危害1.使用有毒物品并有可能引起有毒气体急性中毒危害的作业场所;2.存放有毒物品并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仓储场所1.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三类化学物质类(有毒气体);2.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8急救站提示可以进行紧急医学救助的地方用人单位设立的紧急医学救助场所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必须同时使用注:“图形标识”仅为图例,可与卫生行政监督部门联系直接购买使用。

中毒的急救原则

中毒的急救原则

中毒的急救原则急性中毒(acute intoxication)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

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必须尽快作出诊断与急救处理。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毒的急救原则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中毒的急救原则1、立即中止毒物接触2、清除进入体内已被或尚未被吸收的毒物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体外4、使用特效解毒药5、对症支持治疗中毒的临床表现1、皮肤粘膜:灼伤(强酸、强碱)、发绀(亚硝酸盐)、黄疸(鱼胆)2、眼:瞳孔散大(阿托品)、瞳孔缩小(吗啡)、视神经炎(见于甲醇中毒)3、神经系统:昏迷、谵妄(见于阿托品中毒)、肌纤维颤动(见于有机磷)、惊厥(见于有机氯、异烟肼)、瘫痪(见于三氧化二砷)、精神失常(见于一氧化碳、阿托品)4、呼吸系统:呼吸气味:酒味、苦杏仁(氰化物)、蒜味等呼吸加快:水杨酸类、甲醇呼吸减慢:催眠药、吗啡肺水肿:磷化锌、有机磷等5、循环系统:心律失常:如洋地黄,茶碱类。

心跳骤停:如洋地黄,茶碱类是直接作用于心肌;窒息性毒物导致缺氧;钡盐、棉酚导致低钾。

6、泌尿系统:急性肾衰7、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砷化氢白细胞减少和再障:氯霉素、抗肿瘤药出血:阿司匹林、氯霉素血液凝固:敌鼠、蛇毒8、严重并发症出现致死性的心力衰竭和休克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肺水肿、呼吸肌麻痹以及呼吸衰竭。

肾脏损害,出现血尿、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氮质血症等。

神经系统出现抽搐、瘫痪、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

引起贫血、溶血,诱发DIC、广泛出血。

在度过急性中毒急性期后部分患者可遗留后遗症,如腐蚀性毒物中毒引起的消化道变形和狭窄,影响正常饮食;脑部中毒损害或严重缺氧后发生精神运动功能障碍等。

中毒的诊断标准1、毒物接触史:对应患者不明原因的急性症状表现,医生应该警惕患者可能是中毒,需要仔细盘问病史,不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及时诊断患者中毒,为患者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

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

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实验室中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想象,那么工作人员在当场应当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实验室中毒急救的原则:中毒急救治疗的一般原则(一)急性皮肤吸收的中毒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往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净水冲洗,也可用微温水,禁用热水。

(二)误服吞咽中毒误服吞咽除及时反复漱口,除往口腔毒物外,应当:1、催吐:催吐在仰药后四小时内有效,简单的办法是用手指、棉棒或金属匙柄刺激咽部舌根,对昏迷、痉挛发作,及吞强酸、强碱等腐蚀品,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禁用或慎用。

2、洗胃:洗胃是治疗常规,有催吐禁忌者慎用。

用净水、生理盐水或其他能中和毒物的液体洗胃。

洗胃液每次不超过500毫升,以免把毒物冲进小肠,反复洗,直到洗出液几次无毒物为止。

3、清泻:口服或胃管送进大剂量的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等。

4、应用解毒、防毒及其他排毒药物。

中毒急救要领(一)安全进进毒物污染区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立即透风,参加救护职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

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方可进内救护。

(二)迅速抢救生命中毒者脱离染毒区后,应在现场立即着手急救。

心脏停止的,立即拳击心脏部位的胸壁或作胸外心脏推拿,直接对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抬高下肢使头部低位后抑。

呼吸停止者赶紧作人工呼吸,最好对用口对口吹气法,剧毒品不适宜用口对口法时,可用史氏人工呼吸法,直至恢复自主心搏和呼吸。

急救操纵不可动作粗暴,造成新的损伤。

眼部溅进毒物,应立即用净水冲洗,或将脸部浸进满盆净水中,张眼并不断摆动头部稀释洗往毒物。

(三)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继续吸收脱离污染区后,立即脱险受污染的衣物,对于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

都要留意清除。

对能由皮肤吸收的毒物及化学灼伤,应在现场用大量净水或其他备用的解毒、中和液冲洗。

毒物经口侵进体内,应及时彻底洗胃或催吐,除往胃内毒物,并及时以中和、解毒药物减少毒物的吸收。

急性中毒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急救护理

急性中毒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急救护理

急性中毒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急救护理随着农业以及食物的多样化,使得中毒人群持续增多,而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等。

那么中毒是指什么?中毒就是指人体因接触到毒物,从而使机体在短时间内出现功能性以及器质性的改变,如果不能接受及时的处理,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死亡。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急性中毒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急救护理。

在说急救护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下中毒急救的原则以及顺序:(1)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2)尽快使患者脱离毒源(3)尽快为患者清除毒物(4)根据患者的中毒情况以及原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解毒治疗(5)对患者进行解毒治疗外的对症治疗(6)防止缓效。

其次以如上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1.迅速清理毒物,并且远离存在毒物的环境,避免患者进一步受到毒物的损伤。

(1)对于吸入性的中毒来讲,需要及时带患者远离中毒的环境,保证患者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为其松开衣领,保证呼吸的畅通,并且在有必要的时候,对患者进行吸氧以及人工呼吸的处理。

(2)对于接触性的中毒来讲,一定要对及时将患者的衣物退去,避免衣物上的毒物残留进一步侵害患者,并且对中毒的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洗,在此要注意,清洗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大量的流动水进行冲洗,保证冲洗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如果患者的中毒情况较为严重,应该适当的延长冲洗的时间,并且流动水要以凉水为宜,不可以使用热水。

(3)如果患者属于被强酸强碱的毒物侵蚀了眼睛,需要第一时间使用大量的流动水或者是等渗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反复的冲洗。

(4)对于毒蛇咬伤的中毒或者是注射毒物的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在近心端扎止血带,每半个小时左右放松一次,具体的时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且对患者进行局部的制动,对其进行引流或者是吸引排毒,避免大量的毒素存留于体内被吸收,在此期间,可以使用生理盐水、高锰酸钾或者是冷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冲洗。

2.清空胃部:对于食物中毒或者是服用毒物中毒的患者来讲,可以实施催吐、洗胃、导泻以及灌肠的方式来排出毒物。

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的急救处理原则如下:
1. 紧急处理:如果受害者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腹痛、胸痛、眩晕、意识丧失等危险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候急救人员的到来。

2. 呕吐:如果受害者尚未呕吐,可通过轻拍背部或是引诱他喝温水来诱发呕吐。

但同时要确保受害者的呼吸道畅通。

3. 清洁:清洗食物中毒的患者身体,特别是手部、面部和爱便所在的区域。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将残留的毒素洗去。

4. 补充水分:饮用大量的清水有助于稀释毒素并促进排泄。

5. 休息:食物中毒后,受害者需要休息好,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促进康复。

6. 饮食调整:在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最初阶段,受害者可能无法进食,但在恢复期间,可以逐步增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

7. 医疗就诊: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有关食物中毒的情况,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的急救原则是什么
中毒是一个很宽泛的说法,常见的是药物中毒、食物中毒、化学品中毒等。

中毒过后由于有毒物质的不同可导致不同的症状。

另外,即便是相同的有毒物质中毒,但是由于个人体质的不同,产生的症状也是有多差别的。

不管是什么物质导致了中毒,最好及时治疗,否则对生命健康会构成严重的威胁。

问病人:立即询问病人服的何种药,服多少。

病人意识不清楚或拒不回答时立即查线索。

查线索:迅速询查看病人周围,如床上、地上、桌上等处,有否遗留药瓶、药袋,缺了多少。

病人有服毒迹象,就应毫不迟疑地急救。

急性中毒者病情急,损害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因此,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应突出以下四个字,即“快”、“稳”、“准”、“动”。

“快”即迅速,分秒必争;“稳”即沉着、镇静、胆大、果断:“准”即判断准确,不要采用错误
方法急救;“动”即动态出现的症状,措施是否对症。

清除皮肤毒物:迅速使中毒者离开中毒场地,脱去被污染衣物,用微温水反复冲洗身体,清除沾污的毒性物质。

如为碱性物
中毒,可用醋酸或1%~2%稀盐酸、酸性果汗冲洗;如为酸性物中毒,可用石灰水、小苏打水、肥皂水冲洗。

敌百虫中毒忌用碱性溶液冲洗。

有毒物质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大致有四个途径,第一个是直接口服,比如说误用了某些药物,或者是被投毒。

第二是有毒的化学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到我们的身体,第三是有毒物质通过皮肤接触导致我们中毒,最有,某些有毒物质可以通过注射的方式进入我们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