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危险特性识别表完整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工程控制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眼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防护措施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险性: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有害燃烧产物:水.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中文名:氢[压缩的];氢气危险货物编号:21001 标英文名:hydrogen UN编号:1049 识分子式:H 分子量:2.01 CAS号:1333-74-0 2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理熔点(?) -259.2 相对密度(水=1) 0.07 相对密度(空气=1) 0.07 化性沸点(?) -252.8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57.9? 质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毒侵入途径吸入。
性毒性 LD: LC: 5050及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健健康危害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康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危急救方法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害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水闪点(?) ,-50 爆炸上限(v%) 74.1引燃温度(?) 400 爆炸下限(v%) 4.1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危险特性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建规火险分级甲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储运条件:储存在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燃射。
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烧切忌混储混运。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采用钢瓶爆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炸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危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险储运条件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严禁与性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中途停留时应与泄漏处理远离火种、热源。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险性: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有害燃烧产物:水。
健康危害数据
急性毒性
LD50
无资料
LC50
无资料
健康危害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泄漏紧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物质名称:氢气英文名称:hydrogen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编号:21001
UN编号:1049
物化特性
熔点(℃)
-259.2
400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1.30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正式版
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毒性及健康危害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1975)
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
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物质名称:氢气英文名称:hydrogen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编号:21001
UN编号:1049
物化特性
熔点(℃)
-259.2
沸点(℃)
-252.8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相对密度(空气=1)
0.07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57.9℃)
燃烧热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相对密度(空气=1)
0.07
饱和蒸气压(kPa)
13.33(-257.9℃)
燃烧热
241.0 kJ/mol
相对密度(水=1)
0.07(-252℃)
外观与气味
无色无臭气体。火灾爆炸危险数据Fra bibliotek闪点(℃)
无意义
爆炸极限(%)
上限74.1下限4.1
引燃温度(℃)
400
临界温度(℃)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防护措施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欢迎您阅读该资料希望该资料能给您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如果您还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也欢迎您分享出来让我们大家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物质名称:氢气英文名称:hydrogen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编号:21001
UN编号:1049
物化特性
熔点(℃)
-259.2
沸点(℃)
-252.8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眼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1.0 kJ/mol
相对密度(水=1)
0.07(-252℃)
外观与气味
无色无臭气体。
火灾爆炸危险数据
闪点(℃)
无意义
爆炸极限(%)
上限74.1下限4.1
引燃温度(℃)
400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1.30
燃烧性
本品易燃。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防护措施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
氢气理化性质及其毒性表
接触氢气时,不要直接观察火焰,避免角膜灼伤
吞食毒性
氢气无毒,但在吞食过程中,可能会误吸引起窒息
呼吸系统危害
吸入氢气会占据肺部氧气,导致缺氧
体内积累毒性
氢气不会在人体内积累,无慢性毒性
以上是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其毒性表,氢气可以作为一种干净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但是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氢气本身的毒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52.87°C
熔点
-259.14°C
燃烧热(298.15K)
-285.83 kJ/mol
极限爆炸浓度(%)
4.0 - 75.0
热导率(25°C)
1.524 W/mK
摩尔质量
2.02 g/mol
毒性
数值
吸入毒性
急性吸入氢气可导致窒息,少量吸入可能无影响
皮肤毒性
立即冷却氢气烧伤后,应用敷料覆盖伤口,并送往医院治疗
氢气理化性质及其毒性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因其原子最轻,燃烧后只产生水和能量,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以下是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其毒性表:
物理性质
数值
临界温度
-240.1密度(空气=1)
0.0695
气体密度(空气=1)
0.0899
沸点
氢气危险特性识别表
氢气危险特性识别表氢气是一种轻质、无色、无臭、易燃、易爆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为了更好地了解氢气的危险特性和防范措施,下面将针对氢气的危险特性做一份识别表。
1. 易燃性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气体可在一定范围内爆炸。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氢气可以燃烧形成水蒸气,释放大量的能量。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氢气时,必须严格控制氢气的浓度,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2. 高压危险氢气通常是以高压气体的形式储存和使用的,这给其带来了高压危险。
如果储存和使用不当,氢气容器可能会因为压力过高而爆炸,造成伤害和损失。
因此,在氢气的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保证氢气容器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3. 氧气争夺性氢气很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水的化合物。
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氢气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燃烧或爆炸。
因此,在氢气的使用和储存中,必须严格控制氧气的进入,避免氢气与氧气的混合,从而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4. 毒性氢气本身并没有毒性,但与氧气混合时,易形成有毒物质,如硝化物和硝酸酯,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氢气时,必须认真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有害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5. 液态氢气危险液态氢气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必须保持极低的温度和高压状态,否则液态氢气可能会引起猛烈的爆炸事故。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液态氢气时,必须认真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危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综上所述,针对氢气的危险特性,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保证氢气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氢能资源,发挥其环保、高效、可持续的特性,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氢气MSDS
氢气MSDS概述本文档提供了关于氢气的安全数据表(MSDS),旨在帮助用户了解和正确处理氢气。
物理性质-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6 g/mol- 外观:无色无味气体- 沸点:-252.87 ℃- 熔点:-259.16 ℃- 密度:0.0899 g/cm³危险性氢气具有以下危险性:1. 易燃: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压力危险:氢气储存内的高压气体可能导致爆炸或泄漏。
3. 窒息危险:高浓度氢气可导致窒息。
安全措施为了确保氢气的安全使用,请遵循以下安全措施:1. 储存:将氢气储存在适当的中,确保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 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和遵循操作规程。
3. 通风:确保操作区域有充足的通风,以防止氢气积聚。
4. 防火措施:避免氢气与火源接触,确保操作区域没有明火或静电积聚。
5. 泄漏处理:发生氢气泄漏时,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清理和维护。
急救措施在发生氢气事故时,请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 呼吸困难: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区域,并提供氧气支持。
2. 烧伤:立即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若伤势严重,请尽快就医。
3. 中毒:如果吸入浓度过高的氢气导致中毒症状,请立即就医。
废弃处置当氢气废弃时,请按照当地法规进行正确处置,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参考文献[1] "Hydrogen MSDS -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来源待确认]。
氢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MSDS)
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危险货物编 号 :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 UN 编号:1049 21001
包装类别和 方法:Ⅱ类包 装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瓶帽和防震橡皮圈,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
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
易燃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点火能 (mJ):0.019 最大爆炸压 力(MPa):0.720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
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
溴等卤素会 剧烈反应。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 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可引起灼
伤。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
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
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
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 ,立即
饱和蒸气压 (KPa): 13.33(-257.9℃)
燃烧热 (KJ/mol): 241.0
临 界 温 度( ℃ ) : 熔点(℃):-259.2 临界压力(MPa):1.30
氢气.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4.1~74.1
稳定性:稳定
引燃温度/℃:400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氢气危险、有害识别表
标
识
中文名:氢气;氢
英文名:hydrogen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
UN编号:1049
危规号:21001
RTECS号:
CAS号:133-74-0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化学类别:非金属单质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259.2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雾状水。
毒性
接触限值:
急性毒性:LD50:LC50: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本品在生理学上时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下降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急救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氢气的危险特性识别
氢气的危险特性识别氢气危险特性识别表1.物理特性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高密度气体,分子量为2.0157。
在标准状态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9千克/立方米,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
氢气微溶于水,在20℃时,1体积水中能溶解0.02体积的氢气。
氢气的导热系数是所有气体中最高的,其导热性能是空气的5倍。
2.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的氢气可能会导致缺氧,引发昏迷甚至死亡。
由于氢气的密度较低,它会在较低的海拔高度上迅速扩散,因此不会像二氧化碳那样在低处积聚。
但是,如果在一个密闭空间中吸入高浓度的氢气,可能会因为氧气含量下降而引起窒息。
3.燃烧特性氢气的燃点非常低,在空气中只需要5%(体积分数)的浓度就可以燃烧。
氢气的燃烧速度相对较快,但其放热量高,燃烧产生的热能是同质量汽油的3倍。
因此,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难以扑灭。
4.爆炸特性氢气在空气中爆炸下限为4.0%~75.6%(体积分数),上限为74.2%~93.8%(体积分数)。
这意味着当氢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氢气爆炸产生的压力和温度都比较高,可能导致设备和建筑物的损坏,甚至可能引发二次爆炸或连锁反应。
5.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氢气与氧气反应会产生大量热量和电火花,如果两者比例合适,则可能会引起爆炸。
此外,氢气与氯气反应会生成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反应会生成盐酸;与氟反应会生成氟化氢;与电负性比氢弱的元素反应时,氢表现出负氧化数。
6.储存和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氢气必须使用密封良好的容器,容器应放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
操作氢气时,必须穿戴专业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如果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现场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
禁止在有氢气泄漏的场所启动或关闭非防爆电器,以防止产生电火花引燃泄漏的氢气。
7.应急处理措施在发生氢气泄漏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切断气源。
如果泄漏量较大,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稀释泄漏的氢气可以使用水雾器、喷淋装置或喷雾器。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皮肤接触: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立即给予医疗护理。眼睛接触: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立即给予医疗护理。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储运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溶解性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无资料。
健康危害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助燃
燃烧分解物
水
闪点(℃)
无资料
爆炸上限(v%)
74.1
引燃温度(℃)
400
爆炸下限(v%)
4.1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建Leabharlann 火险分级甲类稳定性
氢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MSDS)
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贮
运
危险货物编号:21001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
UN编号:1049
包装类别和方法:Ⅱ类包装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瓶帽和防震橡皮圈,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向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注意
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地面不易产生火花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氟、氯等隔离存放,与其他化学药剂分别贮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健
康
危
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可引起灼伤。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等。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氢[压缩或液化的]危险特性表
标 识
中文名:氢;氢气
英文名:hydrogenபைடு நூலகம்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
CAS号:133-74-0
危规号:21001
理 化 性 质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熔点(℃):-259.2
沸点(℃):-252.8
相对密度(水=1):0.07(-252℃)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74.1
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
引燃温度(℃):400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急 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 护
工程防护: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 个人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 漏 处 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氢气危险特性识别表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呼吸系统: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手套
$
其他: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控制人员进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合理通风,加快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最小引燃能量(mJ):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物:水
: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氢气危险因素识别表
最小点火能(mJ):0.019
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运注意事项
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缷,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241.0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1.30
溶解性: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燃烧(分解)产物:水。
运输信息
危规号:21001 UN编号:1049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氢[压缩的] 危险、有害识别表
性
侵入途径:吸入毒性:
急性毒性:
对
人
体
危
害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缺氧性窒息发生后,轻者表现为心悸、气促、头昏、头痛、无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模糊、思维判断能力下降等缺氧表现。重者除表现为上述症状外,很快发生精神错乱、意识障碍,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液氢可引起冻伤。
相对密度(水=1):0.07(-252℃)
沸点/℃:-252.8
临界压力/Mpa:1.30
相对密度(空气=1):0.07
最小引燃能量/mJ:
饱和蒸汽压/Kpa:13.33(-257.9℃)
燃烧热/(kJ·mol-1):241.0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闪点/℃:无意义
聚合危害:不聚合
引燃温度/℃:500-571
标
识
中文名:氢[压缩的];氢气
英文名:hydrogen(compressed)
危规号:21001
分子式:H2
分子量:2.02
UN号:1049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CAS号:1333-74-0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
熔点/℃:-259.2
临界温度/℃:-240
泄
漏
处
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限制性空间扩散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轻装轻卸。
氢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工程控制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眼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险性: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有害燃烧产物:水。
健康危害数据
急性毒性
LD50
无资料
LC50
无资料
燃烧热
241.0 kJ/mol
相对密度(水=1)
0.07(252℃)
外观与气味
无色无臭气体。
火灾爆炸危险数据
闪点(℃)
无意义
爆炸极限(%)
上限74.1下限4.1
引燃温度(℃)
400
临界温度(℃)
240
临界压力(MPa)
1.30
燃烧性
本品易燃。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健康危害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泄漏紧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界温(℃):-240
燃烧热(kJ/mol):241.0
临界压力(MPa):1.30
最小引燃能量(mJ):0.019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物:水
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激烈反应。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氢气危险特性识别表
标识
中文名:氢,氢气
英文名:hydrogen
分子式:H2
分子量:2.01
UN编号:1049
危规号:21001
第2.1类
CAS号:133-74-0
理化特性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259.2
溶解性:不溶于水、乙醚、乙醇
沸点(℃):-252.8
聚合危险:不聚合
饱和蒸汽压(kPa):13.3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抗溶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PC-TWA20 mg/m3,PC-STEL40 mg/m3
急性毒性:LD50:8000~15300mg/kg(小鼠经口);5900~13400mg/kg(大鼠经口LC50无资料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毒性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TVL-TWA ALeabharlann GIH窒息性气体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的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沸点(℃):197.5
相对密度(空气=1):2.14
饱和蒸气压(kPa):6.21(2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燃烧热(kJ/mol):281.9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折射率: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燃爆性及消防
燃烧性:可燃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附录表1乙二醇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乙二醇,甘醇
英文名:ethyleneglycol
分子式:C2H6O2
分子量:62.7
UN编号:
危规号:
RTECS号:KW2975000
CAS编号:107-21-1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熔点(℃):-13.2
相对密度(水=1):1.11
急救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
呼吸系统: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手套
其他: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控制人员进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合理通风,加快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稳定性:稳定
闪点(℃):110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引燃温度(℃):380
避免接触条件:
爆炸极限:3.2-15.3(v/v%)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储运
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度。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卤素等分开存放。仓间内照明通风等设施应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用,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运输注意事项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防护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