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8ca337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e.png)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1、生活中的愉快教学设计1、生活中的愉快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愉快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觉察愉快;了解愉快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觉察愉快的过程中感受愉快。
2、了解愉快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愉快更持久。
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如何觉察生活中的愉快,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闷。
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以到达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愉快,感受生活中的愉快,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第—课时感受愉快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愉快。
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愉快都伴随着我们。
愉快是好心情,愉快是一种感受。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愉快和不愉快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
〔小组交流〕2、谁情愿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愉快,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愉快,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闷,做作业都没有心思……〕你自己是愉快多一点还是不愉快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活动二:愉快驿站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愉快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法,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愉快的事情,表达愉快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愉快驿站〞,共同感受愉快。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愉快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愉快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找寻愉快1、大家都期望自己愉快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愉快,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中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愉快。
现在让我们来寻找愉快。
2、师给生发“愉快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愉快或家人生活中的愉快写下来且说一说。
思品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教案通用
![思品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528c6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0a.png)
思品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教案通用教案:《生活中的快乐》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人教版《思品与社会》第五年级下册,第18课《生活中的快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快乐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并分享快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快乐的含义,认识到快乐是生活中的一种积极情感。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快乐,关心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快乐的真正含义,学会在生活中找到快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快乐,乐于分享快乐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课件、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学生在校园、家庭、社会中的快乐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快乐?你在哪里经历过快乐?2. 快乐的理解(10分钟)通过讲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快乐的含义,认识到快乐是生活中的一种积极情感。
3. 寻找快乐(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能让你感到快乐?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4. 体验快乐(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快乐体验活动,如:欣赏一首欢快的音乐,观看一段幽默的视频,让学生现场感受快乐。
5. 分享快乐(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快乐分享给身边的人?讨论结束后,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分享。
6. 快乐的意义(5分钟)讲解快乐的意义,引导学生明白:快乐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力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快乐的意义积极情感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七、作业设计1. 请写一篇关于快乐的日记,记录你在生活中的一次快乐经历。
2. 画一幅描绘快乐的画,展示你在课堂上的收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快乐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寻找和体验快乐方面仍需加强。
生活中的快乐教案(共5篇)
![生活中的快乐教案(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d2ebc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f.png)
生活中的快乐教案(共5篇)第一篇:生活中的快乐教案《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3、能领悟到“快乐他人也快乐了自己”的快乐真谛。
教学重点、难点:懂得快乐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了,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今天老师看到同学们能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上课铃声一响马上回教室做好课前准备等待着老师的到来)感到非常地快乐。
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开学了,又能够见到熟悉的同学,朋友,老师以及可爱的校园,你们快乐吗?(板书:快乐)二、【活动一】发现快乐----在游戏中感知快乐就在身边。
(8分钟)下面,我们再一起快乐地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与击鼓传花差不多。
当音乐响起时,球要按指定顺序不停传动;当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着球的那个同学就得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节目。
这个节目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拿出来表演。
如果你喜欢唱歌,就为大家唱一首你最拿手的歌;如果你的大脑中存储着许多笑话,就挑一个最经典的跟大家一起分享;如果你对古诗感兴趣,就为大家朗诵一首你喜欢的古诗;如果你喜欢动物,就给大家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说传球顺序,放游戏音乐)(学生开始游戏。
)老师:刚才的这个游戏,让大家在紧张之余有感到其中的快乐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
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2页的插图: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玩耍、获得满意的东西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
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快乐能让我们健康、自信……快乐的好处很多!所以,生活中,我们需要快乐!三、【活动二】:寻找快乐。
1.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请同学们看第3页“我发现的快乐”。
这个小朋友他有哪些快乐呢?(5分钟)这个小朋友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体验生活,一天下来,发现他的生活中处处充满快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1.1《生活中的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1.1《生活中的快乐》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4c37630b4e767f5acfce73.png)
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一,教学目标1,认知:(1)知道生活中快乐的事多,要积极体验快乐.(2)知道快乐的生活有益健康,学习进步,有益于与人和睦相处等.(3)知道生活中常有些让人不快乐的事情.2,情感:(1)体验生活中的快乐,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2)愿意快乐的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3,行为:(1)努力做到快乐的生活,把不快乐变成快乐.(2) 尽力帮助别人快乐起来二,教具准备: 幻灯,录音机,实物投影三,教学过程:(一)看图谈话:你见过这些表情吗看到这些表情,你知道他们怎么了 (喜,怒,哀,乐)教师小结: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愉快的事,产生出"喜""乐"的表情,也会遇到不愉快的事,产生出"哀""乐"的表情.(二)你见过这些表情吗在生活中你哪些表情比较多请画出来(板书:我们多快乐)(三)说说,画画1,说说你生活中快乐的事(师生互动)2,在小组中说出你快乐的事.3,请你看看这是大家的表情,把它画下来.4,朗读小诗1首学生总结:生活快乐,有益身心健康)(四)猜猜,议议1,生活中谁都可能遇到不快乐的事,小方常常把不快乐变成快乐.猜一猜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议一议他这样有什么好处2,如果小方不能把不快乐变成快乐,而是……猜一猜事情会怎样发展下去议一议这样做有什么不好3,讲一讲你把不快乐的事变成快乐的事,请同学猜一猜当时你是怎么想的4,同学中谁经常把不快乐变成快乐,请他介绍自己这样做的好方法,并说说体会. (小组中发言,选代表在班内发言)(五)试一试1,小薇常常不快乐(学生回答:怎样让他快乐起来)2,我们来帮助班内烦恼的同学快乐起来.(六)听故事——快乐鸟的故事(边看幻灯,边听录音)提问:听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七)放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在欢歌中结束.板书设计:我们多快乐(高兴事多)变不快乐——快乐。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ceb467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f.png)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是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快乐,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快乐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快乐的定义较为狭隘,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得到表扬等才能带来快乐。
此外,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部分学生可能会对生活中的快乐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拓宽对快乐的认知,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快乐,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
3.引导学生学会调整心态,学会关爱他人,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快乐。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找到快乐的方法。
3.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4.情感引导法:教师以情感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培养乐观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便于学生分组讨论。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场地。
4.教师自身具备相关的情感引导能力和教学技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如一个平凡人物在生活中的快乐经历,引起学生对快乐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更多类似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快乐。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c45b3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3.png)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中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学情分析: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缺少快乐的学生。
这些学生感到缺少快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学生的生活环境本身缺少快乐,或近期家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孩子的心情;二是学生缺少对快乐的感受力,对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令人快乐的事情视而不见。
对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们找找身边的快乐。
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并懂得珍惜生活。
3、能领悟到“快乐他人也快乐了自己”的快乐真谛。
教学重点:懂得快乐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快乐是最珍贵、最持久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师:孩子们,生活中有很多快乐的事情,你能说一说在生活中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吗?生活中的快乐无处不在(出示图片),有听到好消息的快乐、取的好成绩的快乐、玩耍中的快乐等,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同学们,你们现在感到快乐吗?那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单元第一个主题:生活中的快乐。
二、生活中的快乐活动一:多变的情绪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用《心情评价表》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
(小组交流)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业都没有心思……)活动二::找寻快乐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38069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c.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快乐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有限,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快乐,培养他们发现和感受快乐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关爱他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和体验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快乐。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和快乐感受。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活中的快乐。
4.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案例: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快乐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游戏:准备一些适合课堂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4.学习用品:准备足够的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快乐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快乐?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感到快乐?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快乐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生活经验和快乐感受。
3.操练(10分钟)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游戏,体验快乐。
可以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第一课时 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第一课时 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b7149437e21af45b307a867.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生活中的快乐》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材内容:《生活中的快乐》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受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
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
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
(小组交流)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业都没有心思¡¡)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活动二:快乐驿站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找寻快乐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
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
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
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吗?(1)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兴。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4aac76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2.png)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案(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要学会感受快乐,体验快乐,传递快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品质。
本节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快乐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过于关注生活中的烦恼,忽视了快乐的存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乐观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学会感受、体验和传递快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学会感受、体验和传递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培养乐观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快乐。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生活中的快乐经历。
3.分享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快乐场景图片,用于展示和讨论。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快乐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快乐场景?”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关于生活中快乐与烦恼的图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生活中的快乐经历。
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生活中的快乐元素。
3.操练(10分钟)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快乐故事。
五年级品德及社会下册1.1《生活中快乐》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及社会下册1.1《生活中快乐》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d09fafa8956bec0875e312.png)
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一,教学目1,知:(1) 知道生活中快的事多,要极体快.知道快的生活有益健康,学步,有益于与人和睦相等.知道生活中常有些人不快的事情.2,情感:体生活中的快,生极的情愿意快的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3,行:努力做到快的生活,把不快成快.尽力帮助人快起来,教具准:幻灯,音机,物投影三,教学程:(一)看:你些表情看到些表情,你知道他怎么了 (喜,怒,哀, )教小: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愉快的事 ,生出"喜"" "的表情,也会遇到不愉快的事,生出"哀"的表情.(二)你些表情在生活中你哪些表情比多画出来(板:我多快)(三) ,画画1,你生活中快的事(生互)2,在小中出你快的事.3,你看看是大家的表情,把它画下来.4,朗小1首学生:生活快,有益身心健康)(四)猜猜,1,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不快的事,小方常常把不快成快 .猜一猜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一他有什么好2,如果小方不能把不快成快,而是⋯⋯猜一猜事情会怎展下去一做有什么不好1,一你把不快的事成快的事,同学猜一猜当你是怎么想的,同学中常把不快成快,他介自己做的好方法,并体会.(小中言,代表在班内言)(五)一,小薇常常不快(学生答复:怎他快起来),我来帮助班内的同学快起来.(六)听故事——快的故事(看幻灯,听音)提:听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七)放歌曲?我的生活多么幸福?⋯⋯在歌中束.板:我多快〔高事多〕不快——快高效阅读的第二要务是把握所读内容的重点,甚至几个关键词即可。
前三章里面,作者最核心的是提出了学习的两个根本要素:兴趣、专注。
兴趣可以让我们更主动、积极,更愿意表达自我,就好比作者在书中提到:第一年的象棋比赛非常顺利,和同龄人相比,总是战无不胜,或许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表达自我。
专注:连续8个小时完全沉浸于一个棋局的分析,在烟雾缭绕、旁观插画、嘲笑挖苦不断的公园中下棋。
完全融入下棋这项活动,挖掘自己的思维潜能。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bc1f8449649b6648d74788.png)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教材内容:《生活中的快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中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学情分析: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缺少快乐的学生。
这些学生感到缺少快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学生的生活环境本身缺少快乐,或近期家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孩子的心情;二是学生缺少对快乐的感受力,对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令人快乐的事情视而不见。
对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们找找身边的快乐。
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以达到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
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受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
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
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事情告诉小伙伴们。
(小组交流)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都没有心思……)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活动二: 快乐驿站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92b15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c.png)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快乐,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快乐,并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快乐时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的快乐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他们可能对快乐的认知还比较片面,容易将快乐与物质享受等同起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快乐的含义,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快乐,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快乐时刻,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快乐,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2.难点:引导学生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快乐时刻,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快乐。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快乐的认知和体验,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实践活动,体验快乐的传递。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生活中的快乐》。
2.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
3.活动材料:如卡片、贴纸等。
4.视频资料: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快乐瞬间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快乐?在哪里经历过快乐?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生活中的快乐》。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关于快乐的知识。
五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快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快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4017547fd5360cbb1adb02.png)
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案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案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中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学情分析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缺少快乐的学生。
这些学生感到缺少快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学生的生活环境本身缺少快乐,或近期家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孩子的心情;二是学生缺少对快乐的感受力,对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令人快乐的事情视而不见。
对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们找找身边的快乐。
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
2.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3.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以达到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游戏:每组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做动作猜词语揭题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怎麽样?刚才所猜的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还能说出几个表示心情的词语?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二:感受快乐、寻找快乐1.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3.老师发放“快乐卡片”,让学生把自己平时的快乐写下来。
1.学生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快乐。
2.学生说自己的体会或感觉,并在全班展示。
3.同桌交流,再全班指名反馈。
学生共同感受快乐,体会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快乐无处不在。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快乐》教案4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快乐》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a392f0c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f.png)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快乐》教
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快乐,如获得成就感、收到好朋友的礼物等;
2.探讨快乐与幸福的关系;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格。
教学重点
1.探究生活中的快乐;
2.分析快乐与幸福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与表达。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人或物体正在做什么,并谈谈这些人或物体在做这些事情时会感到什么样的快乐。
2. 学习与讨论(25分钟)
•学生阅读课文,接着老师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让他们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快乐有哪些,并在课后记录在笔记本上。
•老师让学生依次说出自己在课文中和生活中的快乐,并就每一种快乐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老师针对课文里的案例,跟学生一起思考幸福和快乐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幸福元素有哪些。
3. 操练(20分钟)
•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一种他们认为最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事情,并思考为什么这种事情会给人带来幸福。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依次表达出自己小组的选择和理由。
4. (5分钟)
老师请出一名学生,让他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在课后把写进笔记本上。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们学会了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快乐,探讨快乐与幸福的关系,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品格的重要性。
但是在今后,老师需要多利用生活实例和课内外资源,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doc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5ed0e4e44431b90d6d85c7c5.png)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快乐》: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1 课二、【教材分析】《生活中的快乐》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个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是“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主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可见,这课时是本单元学习的起点和支撑点,学生只有真正地感悟到快乐的真谛,他们才有可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才有可能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快乐与烦恼,才会让挫折与失败成为他们人生的财富与进步的阶梯。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三、【教学目标】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自己快乐时的照片或成果,以及收到的礼物、笑脸等。
六、【活动过程】【课前互动】:播放《倒霉熊》1、师:上课前,老师先给同学们播放一段动画片,想看吗?2、师:同学们,刚才看了《倒霉熊》这个短片,觉得有趣吗?3、师:是啊,老师从大家的脸上看到了快乐,从大家的笑声里听出了快乐, 我也感到很快乐,其实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那好,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吧!(板书:生活中的快乐)【活动一】:寻找快乐1、师:今天,老师先为大家带来了几个快乐的场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课件]2、师:他们有属于他们的快乐,我们也有属于我们的快乐,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
现在赶快把你从生活中发现的快乐晒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可以一边口头描述,一边展示记录你们快乐的照片等东西。
生活中的快乐教案
![生活中的快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13871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a.png)
生活中的快乐教案第一章:认识快乐1.1 教学目标:让学员了解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员对快乐的认知。
1.2 教学内容:1.2.1 快乐的定义:与愉悦、满足、幸福等正面情绪相关的心理状态。
1.2.2 快乐的重要性:对个人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引入关于快乐的谜语或故事,引发学员对快乐的兴趣。
1.4.2 讲解快乐的定义和重要性。
1.4.3 小组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和经历,探讨快乐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寻找快乐的源泉2.1 教学目标:帮助学员认识到快乐的源泉,学会寻找和创造快乐的途径。
2.2 教学内容:2.2.1 快乐的源泉:亲情、友情、爱情、工作、兴趣爱好等。
2.2.2 寻找快乐的途径:积极思考、感恩、乐观、自我激励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通过引入关于寻找快乐源泉的案例,引发学员对主题的兴趣。
2.4.2 讲解快乐的源泉和寻找快乐的途径。
2.4.3 小组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寻找和创造快乐的经验和方法,互相借鉴。
3.1 教学目标:帮助学员认识到心态对快乐的影响,学会培养积极的心态。
3.2 教学内容:3.2.1 心态与快乐的关系:积极心态有助于快乐,消极心态容易导致不快乐。
3.2.2 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自我激励、积极思考、学会放下、保持乐观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心理测试法。
3.4 教学过程:3.4.1 导入:通过引入关于心态对快乐影响的心理测试,引发学员对主题的关注。
3.4.2 讲解心态与快乐的关系,以及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
3.4.3 小组讨论:让学员分享自己调整心态、培养积极心态的体会和经验。
第四章:快乐的人际交往4.1 教学目标:帮助学员认识到人际交往对快乐的影响,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2 教学内容:4.2.2 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技巧:沟通、倾听、尊重、包容、合作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1《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1《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81bc1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d.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快乐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快乐的基本原理。
-实践:制定快乐成长计划,设定目标、行动步骤
④快乐与责任:
-快乐与责任的关系:享受快乐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⑤快乐与成长:
-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快乐与烦恼相伴随,学会在快乐中成长,面对烦恼保持积极心态
典型例题讲解
1.例题1:请举例说明快乐的不同类型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答案:快乐的类型包括成功带来的快乐、亲情带来的快乐、友情带来的快乐等。例如,成功带来的快乐可以增强自信心,促进个人成长;亲情带来的快乐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提高生活品质;友情带来的快乐可以增进友谊,丰富人际关系。
4.例题4:请解释快乐与责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如何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答案:快乐与责任的关系在于,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例如,在家庭中享受亲情带来的快乐时,应承担关爱家人的责任;在学校中享受友情带来的快乐时,应承担努力学习、尊敬师长的责任;在社会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时,应承担回报社会、服务他人的责任。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1《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的1课《生活中的快乐》。本节课主要围绕生活中快乐的体验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展开,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快乐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和创造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
![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https://img.taocdn.com/s3/m/39053230e2bd960591c67703.png)
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高车中心小学赵月惠一、教学目标1. 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身边的快乐;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 引导学生明白获取快乐的方式,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3、培养学生学会创造快乐的乐观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引导学生明白获得快乐的方式。
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三、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创设情境:播放视频音乐《幸福拍手歌》(设计意图:歌曲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课堂变得轻松起来,通过让学生唱一唱,用姿体来愉悦身心,这设计已经让学生投入到快乐的体验中,再让学生作表情体验快乐,从而自然而然引出课题。
(二)体验快乐,激发快乐细胞1、师: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场景,我看到了大家开心的笑脸,听到了大家爽朗的笑声,我感到很快乐。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吧!(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快乐)(三)寻找快乐,感受快乐生活1、师:今天,老师先为大家带来了几个快乐的场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PPT播放课件:感受快乐的插图)2、师:大屏幕上的他们有属于他们的快乐,我们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快乐,总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
3、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3页《我发现的快乐》。
然后讨论,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师:只要带着一颗快乐的心去体验,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快乐。
现在请同学们同学们互相交流,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快乐?5、师生交流,相机引导补充6、小结:通过刚才的“快乐大寻找”活动,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
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
板书:感受快乐——快乐就在身边7、师:快乐无处不在,就看你是否能够发现它。
当然,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有单纯的快乐,也有付出努力以后得到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永久的快乐,有时候帮助别人我们快乐,别人帮助我们,我们变得快乐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快乐》教案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快乐》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单元。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中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成为生活的创造者。
学情分析
教学中要特别关注那些缺少快乐的学生。
这些学生感到缺少快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学生的生活环境本身缺少快乐,或近期家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了孩子的心情;二是学生缺少对快乐的感受力,对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令人快乐的事情视而不见。
对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共同帮助他们找找身边的快乐。
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和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
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如何解决生活中的烦恼。
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以达到不断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游戏:每组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做动作猜词语
揭题
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怎麽样?刚才所猜的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还能说出几个表示心情的词语?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二:感受快乐、寻找快乐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老师发放“快乐卡片”,让学生把自己平时的快乐写下
来。
学生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快乐。
学生说自己的体会或感觉,并在全班展示。
同桌交流,再全班指名反馈。
学生共同感受快乐,体会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快乐无处不在。
活动三:汗水换来的快乐
让学生分别说说教材上几幅图的内涵。
自由朗读教材上的一则日记,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这是小作者最快乐的一天?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
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体会和自己类似的经历,全班交流,总结。
引导学生明白付出努力和汗水得来的快乐,会让人感到更加兴奋,更加回味无穷!
活动四:给予的快乐
观察教材上的几幅图,思考:为什么这些人会感到快乐?
你做过哪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事情?你当时的感受怎样?
自由读《高尔基写给他儿子的信》,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
指名说。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指名说体会。
学生明白给予他人帮助,自己也会快乐的心胸。
活动五:活动延伸、总结
让学生以“当我……的时候,我感到快乐。
”说说自己对快乐的理解。
总结评价
学生自己说感受
加深对快乐的理解
板书设计
生活中快乐
用心感受汗水换来给予。